肉桂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肉桂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肉桂粉的食用量 4 肉桂粉的营养价值 5 肉桂粉适合的人群 6 肉桂粉的食疗功效 7 肉桂粉的食用建议 8 肉桂粉的炮制 9 《外治方》肉桂粉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肉桂粉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肉桂粉 1 拼音

ròu guì fěn

2 概述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肉桂常绿乔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我国从1962年从越南引种大叶清化桂,栽培于丘陵或斜坡山地,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肉桂磨成粉后称之为肉桂粉。

3 肉桂粉的食用量

调味适量

4 肉桂粉的营养价值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饮食只要加点肉桂,就可帮助Ⅱ型糖尿病患降低血糖、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并改善胰岛素功能。

5 肉桂粉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及孕妇禁服。

6 肉桂粉的食疗功效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

7 肉桂粉的食用建议

咖啡加肉桂粉,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装饰作用,一般适用于卡布基诺。

8 肉桂粉的炮制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捣在小碎块。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避热。

9 《外治方》肉桂粉 91 处方

肉桂粉10克

92 制法

用醋调成糊饼状。每晚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均匀摊于2块塑料薄膜上,分别贴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93 功能主治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口角流涎6例,均治愈。

94 肉桂粉的用法用量

次日晨取下,每日1次,连敷3~5次,即可告愈。

古籍中的肉桂粉 《医学见能》:[卷二证治]呕吐

肝气平时病不侵。(伯未按∶一味吴萸浓煎服亦效,肉桂粉亦佳。)呕吐不止,兼见腹痛下利者,脾气之虚脱也

《万病回春》:[卷之六]调经

阿胶(炒)沉香(另研)小茴(酒炒)吴茱萸(炒)肉桂粉甘(炙。各三分)上锉一剂,姜枣煎服。经验调经汤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治法通论

苓(去皮)川白芷川芎当归(去土)茴香(炒)木香肉桂粉草(各一两)上锉碎,生姜、木瓜入盐煎服。阴证伤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治法通论

苓(去皮)川白芷川芎当归(去土)茴香(炒)木香肉桂粉草(各一两)上锉碎,生姜、木瓜入盐煎服。阴证伤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调经通治方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

(子源编著2020年6月)

三伏贴运用温阳助阳、驱散里寒的中草药,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和吸收作用,借经络的传导,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调理脏腑、驱散体内的陈寒、老寒,以培补亏损的阳气而达到外治内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科多种慢性疾病。

三伏贴是怎么治病的?

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念,按照季节时令的特点,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结合天灸、经络与中药,采用天然中草粉,用姜汁调和成膏状,在人体相应穴位处,提高人体阳气和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同时,它所采用的穴位敷贴也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此"冬病夏治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此外,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且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经过了近百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例证后,三伏贴疗法已积淀的越来越成熟。目前,它神奇的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人感知幸福和健康

中医详解“三伏贴”的妙用

夏至  是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太阳黄经90°,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而“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穴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中医《内经》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中国农历“夏至”、“初伏”、“中伏”、“末伏”的时令内,采用中药穴贴进行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和中医特色。

何谓“三伏贴疗法”?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穴位贴敷主要适用于成人及儿童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 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

何为“冬病夏治 内病外治”?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近年来实践经验表明,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穴贴,以期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穴贴,以致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可以使人体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为预防季节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何时是“三伏贴”的最佳时间?

“冬病夏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治疗时机非常重要。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也正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在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来预防“冬病”,将辛温发散的药物精制而成药膏贴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后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

贴三伏贴时 要注意5个方面

三伏贴,即在特定穴位敷以中药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散寒痰的作用,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经络通畅,可把寒气从人体中释放出来以治本,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愈或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的目的。那么,贴三伏贴时注意哪些问题呢

1在准备贴敷前,一定要清洁皮肤,如果有严重的皮肤病或是过敏的话,最好不要贴敷。

2每次贴敷时间成人以4-6小时为宜,如果短于4个小时的话,可能会影响疗效,但儿童不得超过2小时。

3有些人贴敷后会出现一些局部皮肤反应。一般来说轻微的皮肤发红或冷热感觉属于正常,如果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

4贴药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同时也要远离空调和电扇。因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贴敷当天更是应避免过度吹电风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

5治疗期间饮食方面要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辛辣、海鲜易致敏及刺激性的食物。贴敷局部3天内不能沾水。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功效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遵照古籍,这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三天,亦即所谓的初伏、中伏、末伏,来施行贴药治疗。

适应症

经中医辨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禁忌事项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分类 31 按发病部位不同 311 上发背 312 中发背 313 下发背 314 上搭手 315 中搭手 316 下搭手 32 按形态不同 321 莲子发 322 蜂窝发 4 治疗方法 5 因失治或误治而发生陷证者治疗方法 51 火陷 52 干陷 53 虚陷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发背的穴位 2 治疗发背的方剂 3 治疗发背的中成药 4 发背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发背 1 拼音

fā bèi

2 概述

发背为病名[1]。为有头疽生于脊背者[1]。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三。脏腑俞穴皆在背部,故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郁,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滞不通而发[1]。又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后世又有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因形态不同而有莲子发、蜂窝发之称[1]。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2]。可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贴敷,腐肉不去用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2]。初起疮形平塌,根形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迟,脓质清稀,神疲少食,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舌绛或淡者属虚证[2]。若偏于阴虚者,内服竹叶黄芪汤;若气血双虚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同时可加桑柴火烘法[2]。

3 分类 31 按发病部位不同 311 上发背

上发背为病名[3]。系有头疽生于上背部天柱骨(第七颈椎)之下者[3]。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脾肚发、脾肚痈[3]。

312 中发背

中发背为病名[4]。系有头疽生于背中心筋缩穴者[4]。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心发[4]。多因心火盛,热邪聚会于该处而发[4]。

313 下发背

下发背为病名[5]。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5]。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脐发[5]。多因火毒伤肾所致[5]。

314 上搭手

上搭手为病名[6]。系有头疽生于背上部肺俞穴处,手由上可搭著者[6]。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上鼠疽、肩后疽、左右串[6]。

315 中搭手

中搭手为病名[7]。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7]。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肓穴(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3寸)处,手后伸于背中部正可搭著此部位[7]。

316 下搭手

下搭手为病名[8]。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肾俞发、腰疽、连肾发[8]。指有头疽生于腰部肾俞穴(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脊柱旁三寸)处,患者手由下可搭著者[8]。

32 按形态不同 321 莲子发

莲子发为病名[9]。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9]。即蜂窝发[9]。蜂窝发指有头疽之严重者[10]。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多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10]。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很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中期则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状似蜂窝,故名蜂窝发、蜂窝疽[10]。

322 蜂窝发

蜂窝发指有头疽之严重者[10]。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多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10]。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很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中期则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状似蜂窝,故名蜂窝发、蜂窝疽[10]。

4 治疗方法

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2]。可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贴敷,腐肉不去用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2]。初起疮形平塌,根形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迟,脓质清稀,神疲少食,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舌绛或淡者属虚证[2]。若偏于阴虚者,内服竹叶黄芪汤;若气血双虚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同时可加桑柴火烘法[2]。

5 因失治或误治而发生陷证者治疗方法

本病若因失治或误治而发生陷证者,按照陷证治疗[2]。《疡科心得集》卷上:“……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痛便泄,寒热宛似损怯变象,皆不治之证也。”

51 火陷

火焰[质疑]火陷?为病证名[11]。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1]。多见于有头疽毒盛期[11]。因气不能引血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所致[11]。证见:疮色紫黯,疮口干枯无脓,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短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11]。治宜清营凉血解毒为主,补养为辅,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人参、生黄芪,或清营汤,配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11]。

52 干陷

干陷为病证名[12]。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2]。多见于有头疽化脓期[12]。因气血双亏,正不胜邪,不能酿脓托毒外出所致[12]。症见:应成脓而脓腐未透,根盘紫滞,疮顶干枯腐烂,脓少而薄,疮色晦暗,肿势平塌,闷胀疼痛或微痛,发热或微恶寒,自汗神疲,渐致神识不爽,脉虚数,甚则转为肢厥脉微的脱证[12]。治宜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12]。方用托里消毒散,另加牛黄、琥珀冲服,或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见肢冷、便溏、溲频者,宜温补托里,用神功内托散加减[12]。

53 虚陷

虚陷为病证名[13]。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3]。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13]。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13]。证见:疮口腐肉脱尽而疮面肉芽色淡,状如镜面,光白板亮,新肉不生,经久不敛,不知疼痛,伴见形寒发热;病趋恶化,或现神疲纳呆,腹痛泄泻,自汗肢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转为脱证[13]。治宜补养脾胃,方用补中益气汤、益胃汤;已成脱证者,应以温补脾肾为主,扶阳固脱,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龙骨、牡蛎等[13]。

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发于颈部的痈·夭疽 5 生于耳后高骨处的有头疽·夭疽 6 脑疽的别名·夭疽 61 脑疽的病因病机 62 脑疽的辨证治疗 621 实证 622 虚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夭疽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夭疽 3 治疗夭疽的穴位 4 治疗夭疽的中成药 1 拼音

yāo jū

2 英文参考

carbuncle on the left mastoid reg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dnape carb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rbuncle of mastoi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夭疽为病名[1]。有三个义项。

4 发于颈部的痈·夭疽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1]

5 生于耳后高骨处的有头疽·夭疽

夭疽(carbuncle of mastoid)为病名[1]。出《外科正宗》卷一。指生于耳后高骨处的有头疽[2]。

夭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1]。左名夭疽,右名锐毒,俱属少阳胆经[1]。

夭疽多因情志内伤,郁火凝结而成[1]。由于此处肌肉不丰,气血不充,故预后欠佳[1]。红肿速溃为顺证,坚硬黑陷者属逆证[1]。

初宜服柴胡清肝汤,脓将成服托里消毒散,虚者十全大补汤,外敷乌龙膏。余见有头疽[1]。

6 脑疽的别名·夭疽

夭疽为病名[1]。出《仙传外科书》。脑疽的别名[1]。脑疽(nape carbuncle)又名对口、对口发、对口疮、对口疽、对口疔、对口痈、脑漯、落头疽、项疽、项中疽、脑后发、脑痈、大疽、属虚者又称为脑烁[3]。是指生于项部,易致内陷的有头疽[2]。

61 脑疽的病因病机

脑疽患部为督脉、膀胱经之循行处,多因膀胱经湿热邪毒上壅或阴虚火炽,热邪上乘所致[3]。由于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疽发之后,毒邪内陷,易伤脑髓,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3]。

62 脑疽的辨证治疗 621 实证

脑疽初起患部色红发热,根束高肿,疮头如粟米,一个至多个不等[4]。疼痛剧烈,身热口渴,便秘溲赤,脉洪数,舌红苔黄者为实证[4]。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4]。可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贴敷,腐肉不去用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4]。

622 虚证

初起疮形平塌,根形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迟,脓质清稀,神疲少食,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舌绛或淡者属虚证[4]。若偏于阴虚者,内服竹叶黄芪汤;若气血双虚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同时可加桑柴火烘法[4]。

身体溼气好重,怎么样调整才好?

第1招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溼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溼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回圈,增强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及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 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溼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溼环境中。尤其对溼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溼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溼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溼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尽管环境潮溼,但你仍有机会扭转乾坤,把潮溼赶出体外。

养生专家提醒:身上溼气重怎么办,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运用植物香气来祛溼,南方人随身佩戴艾草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好发的五月午,门口挂把佩兰、石菖蒲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也是消毒祛溼净化空气的好方法。

第4招穴位贴敷法祛溼

穴位贴敷乃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 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溼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

身体里溼气太重怎么办才好?

溼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溼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

平时也可用中药调理,德浦溼清草茶调理,内部调理,祛走“溼”气。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溼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溼外也溼,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溼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溼,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溼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身体溼气重怎么调理对身体好啊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溼气较重。

溼邪过盛可致病。溼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溼多由气候潮溼,坐卧溼地而致病;内溼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溼。脾喜燥而恶溼,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溼功能正常,溼邪则不易致病。可用中药内部调理去走溼气,徳辅的溼清草茶。反之,溼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溼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溼邪的侵袭。

溼气重怎么调理对身体好

对于溼气的解决方案,提供看一下,

1回家可以熬红豆,绿豆,薏米粥,但是粥里不要放大米。最好用豆浆机做。

2多运动,运动通过流汗排除毒素

3用艾草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菸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 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中医认为用中药调理去走溼气,可用德埔时清草茶,内部调理,去走溼气。

9、避环境的溼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溼环境中。尤其对溼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溼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

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溼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溼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溼是最容易渗透的。溼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溼气遇寒则成为寒溼,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溼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溼气比较重,寒溼袭人。溼气遇热则成为溼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溼,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溼气遇风则成为风溼,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溼,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溼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在平时可以喝中药,德埔时清草茶,有帮助去溼气的好处。

还有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溼,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溼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溼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溼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溼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身体溼气重怎么调理好些呢?

一般来说,当空气中的溼度为40%至60%时,人体体感比较舒适。但如果溼度过大,细菌则更易繁殖或传播。溼度大除了可能会对人体面板产生影响外,还会导致产生一些疾病。人体对外界温度、溼度变化有自然的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内水分调控失衡,溼留体内,影响健康。而溼气重容易让人感觉疲乏困倦,没有食欲,手脚冰冷,身体黏腻不舒服。这些都是溼清重表现,可以选择中药调理,徳甫的溼清草茶,可以帮助去除体内溼气,帮助调理,祛走“溼”气,随身携带、方便饮用。

溼气重的人要多食扁豆、玉米、鲤鱼、鲫鱼、芡实等祛溼之物。

溼气重应该避免吃水果的,不要吃凉性的,西瓜、香蕉和柿子是大忌。溼气重的人应少食虾蟹、芒果、榴莲等溼热、滞腻之物。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肺俞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肩中外俞穴的定位 9 肩中外俞穴的取法 10 肩中外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肩中外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肩中外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肩中外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肩中外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肺功能的影响 162 对脑血管的影响 163 对白细胞的影响 16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165 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166 治疗咳嗽 167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68 治疗哮喘 169 治疗鼻炎 1610 治疗痤疮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肩中外俞 1 拼音

jiān zhōng wài shù

2 概述

肩中外俞为经穴别名,即肺俞。见《脉经》。

穴位 肺俞 汉语拼音 Feishu 罗马拼音 Feishu 美国英译名 Lung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13 富耶氏 V13 德国 B13 英国 B13 美国 BI13

肺俞为经穴名[1](Fèishù[1]BL13) 。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肺俞是肺之背俞穴[1][1]。肺即肺脏,俞乃输注,本穴是肺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肺俞[2]。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咯血,皮肤瘙痒,瘾疹,骨蒸潮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咳嗽上气,胸满喘逆,头项强痛,自汗盗汗,肺痿痨瘵,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晕,黄疸,呕吐,癫狂,瘈疭,瘿气,疠风,现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胸背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百日咳,肺气肿,颈淋巴结核,感冒,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3 肺俞穴的别名

肩中外俞(《脉经》)。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肺俞在三焦(椎)之间。

5 穴名解

肺即肺脏,俞乃输注,本穴是肺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肺俞[2]。

肺,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俞,同“输”或作“腧”,意均同,有转输、运输、输注之义。此穴系肺在背之俞穴,穴在第3胸椎下两旁各1寸5分处,是肺气转输、输注之穴,治肺疾要穴之一,故名之。[3]

6 特异性

肺俞穴为肺的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肩中外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5]。

肺俞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三胸椎棘突下间旁开15寸处。俯伏或俯卧取穴[2]。

一说肺俞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肺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2]

肺俞穴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肩中外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肺俞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三胸椎棘突下间旁开15寸处。俯伏或俯卧取穴[2]。

俯伏坐位,第3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0 肩中外俞穴穴位解剖

肺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二、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骶棘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纤维向上分面三列,外侧列止于肋骨,称髂肋肌;中间列附于横突,向上可达颞骨乳突,称最长肌;内侧列附于刺突,称刺肌。骶棘肌亦称竖脊肌,受颈、胸、腰部脊神经后支支配。针经骶棘肌外侧更的髂肋肌,可至第三肋间隙内的结构。其胸腔内相对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不宜深刺。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第4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3和第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11 肩中外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肺俞穴有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2]。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的功效。

肺俞穴有宣热疏风、调理肺气作用[3]。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与肺脏内外相应,因此是治疗肺脏病的重要腧穴[8]。

肺俞穴位于背部,故还可治疗肩背部疾病[8]。

肺为五脏之华盖,主气、主表,外合于皮毛,鼻为肺窍,故可治疗外感病和鼻病[8]。

12 肩中外俞穴主治病证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咯血,皮肤瘙痒,瘾疹,骨蒸潮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咳嗽上气,胸满喘逆,头项强痛,自汗盗汗,肺痿痨瘵,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晕,黄疸,呕吐,癫狂,瘈疭,瘿气,疠风,现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胸背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百日咳,肺气肿,颈淋巴结核,感冒,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7]。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鼻塞;皮肤瘙痒,瘾疹;骨蒸潮热,盗汗[6]。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以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5]。

肺俞穴主治肺、胸、背等疾患:如咳嗽上气、胸满喘逆、头项强痛、自汗盗汗、肺痿痨瘵、骨蒸潮热、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晕、黄疸、呕吐、癫狂、瘈疭、瘿气、疠风[2]。

现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咯血、胸膜炎、皮肤瘙痒症、胸背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气肿,肺结核;

2 外科系统疾病:颈淋巴结核,胸膜炎;

3 其它:感冒,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2]。

斜刺05~08寸[7][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可直刺或深刺,以防伤及胸膜及肺脏,引起气胸[6]。

132 灸法

可灸[2][7][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常灸本穴可预防流感[6]。

夏季对肺俞进行直接灸或药物敷贴,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2]。

14 肩中外俞穴的配伍

肺俞配中府,为俞募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

肺俞配膏肓、三阴交,有补虚损清热的作用,主治骨蒸,潮热,盗汗。

肺俞配曲池、血海、有祛风邪,和营血,化瘀滞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

肺俞配天突、尺泽,治咳嗽、哮喘[6]。

肺俞配风池、太阳,治头项强痛[6]。

肺俞配大椎、外关、合谷,治感冒、发热[6]。

肺俞配迎香、合谷、曲池、足三里,治鼻流清涕[6]。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骨蒸劳,肺痿咳嗽。

《针灸资生经》:哮喘,按其肺俞穴,痛如锥刺。

《针灸甲乙经》: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腰脊痛,肺俞主之。癫疾憎风、时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瘛疚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

《针灸大成》:主咳嗽红痰。

《针灸大成》: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太阳肺俞、肝俞。

《备急千金要方》:心烦上气,灸肺俞,针入五分。治喉痹,气逆咳嗽,口中唾涎,方灸肺俞七壮,灸可随年壮至百壮。灸主黄疸,通治百毒病。

《医宗金鉴》:治内伤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痈。

16 肩中外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后可增加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能改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患者,针后可调整支气管平滑肌,减低呼吸气道阻力。因此,在防治气管炎时,不但有近期疗效,而且远期疗效也很好。临床实验对肺俞的平喘作用的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电针肺俞、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等穴,观察对咳喘患者即刻平喘作用的特异性。结果:肺俞平喘效果最佳。肺经的五穴效果均次于肺俞。又通过电针肺俞进行对改善小气道功能的观察,推测其机制为解除细支气管痉挛,减轻水肿,降低外周气道阻力,使通气功能得到改善。还有观察针刺肺俞穴对肺功能的改善,发现留针时间不同,产生效应也不同,留针20 min,可见针刺效应;留针40 min,针刺效应最明显;留针60 min,针刺效应有所降低。[6]

针肺俞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2]。

162 对脑血管的影响

针后可延缓动脉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163 对白细胞的影响

针后可使嗜酸性粒细胞逐渐下降,效果十分显著[6]。

对热带性白细胞增多症,使嗜酸性白细胞数随着症状好转而逐渐下降。

16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针刺肺俞可使肝的血流量明显增加。若在此穴处施灸或拔火罐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功能,增强抗病能力[6]。

165 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针肺俞,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

166 治疗咳嗽

痊愈36例,好转4例,全部有效;治疗急慢性咳嗽,采用腧穴贴敷双侧肺俞,取附子、肉桂、干姜各20 g,山柰10 g,共研细末,使用时,先在双侧肺俞上 30 s,使局部潮红,将上述药末一小撮置于腧穴上,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此法多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咳嗽[6]。

167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控制82例,占333%;好转107例,占435%;无效57例,占232%;总有效率768%。痊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6];

取肺俞、心俞等穴,贴敷洋金花、甘遂等,治疗298例,有较好疗效。

168 治疗哮喘

元胡、细辛各4g,甘遂、白芥子各17 g,共研细末;取鲜生姜20 g捣烂取汁,将药粉调成糊状,于三伏天用胶布贴敷,每穴贴敷2~3h,每隔10 d一次,3次为一疗程,连续贴敷3年。结果:痊愈50例,占5%,贴敷1、2、3年的显效率分别为:375例,占375%;560例,占56%; 600例,占60%[6]。

169 治疗鼻炎

采用肺俞穴药物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556例,主穴取肺俞;配穴取大杼、风门、脾俞、肾俞。将中药制成饼,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时进行贴敷,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2~3 h。结果:痊愈58例,占105%;好转405例,占728%;无效93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6]。

1610 治疗痤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