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特产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洛阳的特产是什么,第1张

洛阳的特产是什么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洛阳的特产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偃师银条

 偃师银条洁白光亮,质地致密,清脆爽口,具有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等功能。据现代科学测定:银条富含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偃师银条有着深厚而广远的历史背景,其始于夏,兴于唐,盛于明清,名于今。真可谓“银条故事多,传说汇成河,上下几千年,盛世话更多”。

  嵩县皂角刺

 嵩县皂角刺皂角刺,又称皂角针、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属较为稀有的中药品种。嵩县皂角刺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涉及白河镇、车村镇丶旧县镇、大章镇丶德亭镇、城关镇、纸房镇、闫庄镇、田湖镇丶饭坡镇、九店乡、何村乡、大坪乡丶库区乡、黄庄乡、木植街乡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嵩县皂角刺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0′30″至112°22′30″,北纬33°33′00″至34°20′12″,适宜种植面积3400公顷,年产量1200吨。

  嵩胡

 嵩县盛产柴胡历史悠久,又因嵩县各地均产柴胡,属当地的一大特产,故又称为“嵩胡”。嵩县产柴胡根粗气浓,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从元、明至今,全国各地药商纷至沓来,收购嵩县柴胡,有些向外出口,使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盛誉。嵩县柴胡耐寒耐旱,适宜在600-800米海拔高度浅山区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沟旁生长,比较理想的土壤为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土。嵩县地处丘陵山区,气候暖和,适宜多种药材生长。

  伊川杜康酒

 伊川县盛产杜康酒。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据历史记载,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已历5000余载。历史上,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酒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杜康酒除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伊川也由此而被誉为“酒城”。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等。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

  汝阳杜康

 杜康酒:选用杜康优质矿泉水及小麦、高梁等原料酿就,其酒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年生产能力8万吨。梅花玉:汝阳梅花玉世上独有,其玉底色如墨、晶莹剔透,梅花隐嵌,佳趣天成,花纹奇特,色泽绚丽,质地细腻坚硬,其图案形如梅花朵朵,是生产高档工艺品及饰面板材的稀有原料,主要产品有健身球、手镯、茶具、酒具等。总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河南省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原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位于杜康当年造酒遗址——杜康村。

  水沟庙大蒜

 水沟庙大蒜是河南洛阳宜阳县的特产。水沟庙大蒜产于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九朝古都洛阳三乡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水沟庙大蒜”蒜头大、色泽白、瓣大、皮薄、易剥皮、耐储藏。蒜汁味鲜,浓而不沉淀,是餐厅、酒店、家庭必备的绿色保健佳品。当地人常在三乡镇水沟庙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也成为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歇后语。

  嵩县银杏

 嵩县银杏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银杏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抗癌、平喘、活血、壮阳等功效。嵩县地处伏牛山生态功能核心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县林地面积321万亩,森林覆盖率629%,森林资源总量位居河南省第二,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动植物保护先进县。嵩县优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为银杏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县16个乡镇有8个乡镇分布有突然银杏林或散生银杏古树335株,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汝阳红薯

 汝阳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特产。汝阳红薯外形好,口感好,耐储藏,产量高。汝阳红薯具有“面、沙、香、甜”的特点,非常好吃。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3镇12乡,总人口40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6万,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中常年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红薯总产13421万公斤。全县现有红薯三粉加工龙头企业2家,加工专业村2个,农民经纪人300多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4万户,占全县农户的437%,全县来自红薯产业化的产值达12亿元。

  娃娃鱼

 娃娃鱼又名大鲵,产于河南洛宁。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50斤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

  洛宁金珠果

 洛宁古称崤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称永宁,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更名洛宁至今。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 洛宁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和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悠久历史;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厚重底蕴。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梨原产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500年以上。

  洛宁上戈苹果

 上戈镇位于洛宁县西北部,是洛宁县苹果生产的主要产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山绿水、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十分良好,非常利于苹果生长。所产红富士、新红星等苹果,具有个大型正、色泽艳丽、内质细脆、酸甜可口、含糖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深受全国各级果树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上戈镇有苹果面积46万亩,人均307亩,苹果总产35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3800元,占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上戈”牌苹果共获35项优质产品奖,199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孟津葡萄

 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特产。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孟津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缠河等。黄河为孟津县的最大河流,黄河自新安县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市,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

  宜阳韭菜

 宜阳田土肥美、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百姓就种食韭菜,并奉为上品。早在二千多年前,宜阳先民就首创了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北宋时期开始生产韭黄。《诗经》中“献羔祭韭”的典故和《礼仪》中卿大夫祭祖必备“韭范”(即腌韭菜)的故事均出自宜阳县。唐女皇武则天曾钦点宜阳韭菜入御膳,赐“韭菜三宝”盛赞宜阳韭菜之膳食功效。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在宜阳县做官,任“福昌主薄”(宋朝时宜阳称福昌县)一年有余,深知宜阳韭菜滋味,才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的佳句。

  洛阳牡丹

 洛阳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有许多吟咏赞美牡丹的诗句留传于世,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帝京”的诗句,到了宋代诗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一句更使牡丹获得了“国色天香”的称号。

 洛阳牡丹千姿百态,根据颜色、花形、产地、种植等不同特点,可以分成90多个品种,其中以“姚黄”、“魏紫”最是有名。

 春日赏牡丹的习俗由来以久,最早始于唐代,赏花时间最长可达20多天。从1982年开始,洛阳市把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定为“牡丹花会”。

  孟津黄河鲤鱼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这里所产鲤鱼尾巴浅红、肚皮鲜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营养丰富,滋补健身,为宴席佳肴。孟津黄河鲤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产。孟津以东黄河河道开始放宽,河床宽而浅,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此处的鲤鱼因而味道鲜美。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恐怕是孟津红烧黄河鲤鱼最好的广告词。孟津县会盟镇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

  孟津梨

 是洛阳名产,栽培历史千余年,自古即为贡品。因它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称为“洛阳金桔”。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现在已增至30多个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孟津梨 申请登记人:孟津县翠绿孟津梨专业合作社登记证书编号:AGI00293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繁多的梨树品种,其果形、口味、色泽、个头、成熟期、耐贮性各异。以天生伏梨为主栽品种,也是孟津梨的代表品种。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

  伏牛山连翘

 河南栾川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适宜连翘等药材的生长,连年产量都在1000吨以上,其药用属性也特别地道。国家有关部门在将栾川确定为连翘生产基地后,又于去年9月在栾川召开全国连翘及中药材生产会议,并于日前通过栾川“伏牛山连翘原产地认证”。

;

瓜蒌、皂角刺 作为常规药对以化痰解毒;

青黛 性味咸、寒,归肝、肺经,主要功能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青黛的成分之一靛玉红,在化学上属于一种新型结构,具有抗肿瘤作用。

此处用小量青黛,取其清泻肝火之用,同时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癌毒的形成多由气机不顺,或瘀结成痰,或郁而化热,此处取小剂量的青黛,而非常用的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大青叶、板蓝根等,意在加强清热解毒之效的同时,清泻肝火。

临床用 生薏苡仁 健脾以扶正气,利湿以排毒外泄。

研究表明,薏苡仁中含有酯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糖类及内酰胺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

同时其有效成分薏苡素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可缓解癌性疼痛。取生薏苡仁,而非取茯苓、猪苓、泽泻类利水渗湿类药,因多数大肠癌患者食纳较差,口淡无味,生薏苡仁性凉能除痹,解毒散结,可助邪外出,引邪以出路。

临证取 鸡内金 消食运脾。对于偏正气亏虚者,常加用 黄芪 ,以加强扶正之效。

食纳不振者,再合炒神曲、焦山楂;气郁明显者再合炒麦芽。

治疗大肠癌方中,诸药苦寒药物及虫类药物居多,容易碍胃滞脾,而且化疗药物容易刺激胃肠道粘膜,患者一般会出现胃肠道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固护胃气,扶正祛邪以治本。

癌肿的形成或因气滞,或因血凝,进而痰瘀聚结,凝结成块。所以治疗上多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出发,血行得畅,肿块得除。

莪术 辛散温通,气香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之气滞。

三棱 中主要含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血栓、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报道中多有关于三棱与莪术配伍总挥发油体外抗肿瘤的报道。

硇砂 ,性味咸苦辛,温,有毒,可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李可老中医曾用于治疗食道癌,临床常用硇砂以缓解食道痉挛,缓解食道癌患者的梗阻症状。

硇砂为大热有毒之物,《外台秘要》记载“救急治鱼骨哽在喉中,以少硇砂口中咀嚼咽之立下。”

硇砂具有腐蚀性,取小量入胶囊中,助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之功的同时,可避免腐蚀食管。取其软坚散结之行,直捣大肠。

大肠癌的肿块存在于肠道,损伤人体正气,相当于一个毒瘤的存在,以毒攻毒最为重要,也是控制癌毒复发与转移的关键。现代医学的化疗药物常选用带有细胞毒性的药物。

中医以毒攻毒,在正确辨证基础上灵活选用虫类药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重要环节。常选药物包括全蝎、蜈蚣、水蛭、虻虫、白花蛇、乌梢蛇等。

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其公开的抗癌经验方12首中有11首均含有以毒攻毒虫类药物。如消癌丸(白僵蚕,蜈蚣、炮山甲等);蜣蛭散(蜣螂、水蛭、全蝎、蜈蚣、僵蚕等)。

临证中,以 乌梢蛇、全蝎、蜈蚣 为常用角药,以求搜风通络之效。

临床上运用解毒化毒攻毒治疗恶性肿瘤要依照《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气”的原则。

如果一味追求以毒攻毒,消灭癌毒,结果会损伤正气,使癌毒复生,将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在肿瘤病中晚期,患者正气已衰,癌毒亦盛时,更应采用攻补兼施,扶正荡邪。

皂角刺炒至外焦或老**(但不能炭化)。

刺的特点就是把一些长出来的包给戳破,就好比身体上的某一些痈肿,直接就给消除掉了。

皂角刺就有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痈肿,《医鉴初集》中记载的就是“痈疽恶毒”,在治乳痈的方剂中,它也是占上了很大的比例。

就是用剪刀好。

2021年1月21日下午,贵州大学农学院金州学子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三农服务,投身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潮流,在我校孔欣欣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此次结合农村地方特色合作社项目作物的采摘活动。为确保人身安全和不对社会造成麻烦的情况下,队员采用云调研的方式进行学习了解。

毕节市辖下的阳长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山地小镇,地形较为崎岖,以往的庄稼作物主要为玉米,大豆。由于山地石块多,可耕种土地面积少,庄稼收入也平平。近年来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和全面小康的要求,当地政府结合实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土地流转承包和合作社项目,将土地变为资本,动员每家每户开始种植增收效果更强的经济作物。

皂角刺,是一种中医药材,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对治风杀虫,拔毒祛风以及险恶疮疾的多种症状有奇效,当地种植皂角刺不仅能缓解“入不敷出”的人地矛盾,也能更好的治理环境,保持水土,同时又调动村民的脱贫增收积极性,助推国家全面小康。

皂角刺的收割主要依靠剪刀,成熟的皂角刺既尖锐又坚硬,有些一茬一茬密集生长的在采摘时很容易伤到手,所以在上手之前要有一定的防护,成熟的皂角刺被从根部剪下,留下的刺茬留待明年萌发新芽,几个小时的采摘结束后,皂角刺会被运到村里统一收购的地方,虽然顶着寒风,但是将近年关的喜悦,踩着脱贫攻坚的步子坚实向前走的每一个人都流露出真实的高兴和期待。皂角刺和其他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让这个小镇里的每一个人实现了经济增收的愿望,也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曙光,在这样一个奋力向前的时代里给人以强大的精神支持的动力去触摸更为光明美好的未来新生活。

清洗液有植物成分的,比如皂角。皂角就像肥皂一样,在水里能产生泡沫,除了这日常洗涤的功能之外,皂角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中国药典》里收载了一种中成药——通关散,组方有三味药:猪牙皂、鹅不食草和细辛,是用他们的粉末制成。

《本草纲目》记载皂荚树很高大,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天开**的花。皂荚果实有三种,第一种小如猪牙,荚果又小又弯,长得像野猪的獠牙一样,叫猪牙皂。第二种是大皂角,长而肥厚,多脂而粘,健壮饱满,洗衣服最好用。第三种长而瘦薄,枯燥不粘,长瘦形,不饱满,没人用。《中国药典》收载入药的皂荚是前两种,像野猪獠牙的猪牙皂和健壮饱满的大皂。

通关散最早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原来的配方里只有皂荚和细辛两味药。记载遇到有人昏厥不省人事时,马上取少许通关散的粉末,从鼻子吹进去,假如他还能被药粉刺激到、接连打出几个喷嚏来,那他就能被抢救过来。

皂角树上有很多枝条都变成了硬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别说人了,连野兽都近前不得。1892年,一位英国的植物学家Hemsley看到了皂荚树,但他并没有近距离长时间地仔细观察,有点乱点鸳鸯谱式地把一种植物记录成了兄弟两个。

早期的《中国药典》就是参照了这位英国学者的错误结论。若要澄清植物分类学家的错误,推翻原来白纸黑字的结论非常不容易。除了猪牙皂和大皂角果实可以药用以外,皂荚树上那些锋利的硬刺也可入药,就是皂角刺。大皂角和猪牙皂功效类似,主要用来治疗顽痰喘咳,大皂角偏于湿痰,猪牙皂偏于风痰。皂角刺则主要来用于治疗各种疮疡肿毒。有一首治疗疮疡的名方仙方活命饮,出自宋代苏东坡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组方中用到了皂角刺,对疮疡肿毒效果特别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