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炒山药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土炒山药的炮制方法 5 土炒山药的性状 6 山药的性味归经 7 山药的功效与主治 8 土炒山药的炮制作用 9 山药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0 土炒山药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土炒山药 1 拼音
tǔ chǎo shān yào
2 英文参考stirbaked RHIZOMA DIOSCOREAE with so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土炒山药为山药的炮制品。山药的炒法宋代已有,明清时有了土炒,见《本草害利》。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1]。土炒山药,表面土红色,粘有土粉,略具焦香气[1]。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1]。
4 土炒山药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开始有蒸法(《雷公炮炙论》)[1]。
唐代提出熟者和蜜(《食疗本草》)[1]。
宋代增加了姜炙(《普济本事方》)、炒黄(《校注妇人良方》)、酒浸、酒蒸(《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炮制方法[1]。金元时代有白矾水浸焙(《儒门事亲》)、酒浸、火炮(《瑞竹堂经验方》)法[1]。
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姜汁浸炒(《普济方》)、乳汁浸(《滇南本草》)、葱盐炒黄姜汁拌蒸(《寿世保元》)、酒炒(《景岳全书》)、乳汁拌微焙(《外科正宗》)、醋煮(《先醒斋广笔记》)、乳汁蒸(《幼幼集成》)、炒焦(《吴鞠通医案》)、土炒、盐水炒(《本草害利》)等炮制方法[1]。同时对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入药贵生干之,故古方皆用干山药,盖生则性滑,不可入药,熟则滞气,则堪啖耳”(《本草纲目》);“焙,夏日晒不生虫”(《仁术便览》);“补益药及脾胃药中熟用,外科生用”(《炮炙大法》);“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药内宜炒黄用”(《本草求真》)[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土炒、麸炒等[1]。
山药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1]。山药切片以春秋季为宜,在切制水处理过程中,防止发黏变质,切片后宜及时干燥[1]。
土炒山药的炮制方法是:先将土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再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1]。
每100kg山药片,用灶心土30kg[1]。
注意土经加热后逐渐变色,因此炒山药的土稍显黑色时及时换新土,以保持药色美观[1]。
5 土炒山药的性状山药为类圆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周边显浅黄白色,质地坚硬,粉性[1]。无臭,味淡、微酸[1]。
土炒山药,表面土红色,粘有土粉,略具焦香气[1]。
6 山药的性味归经山药味甘,性平[1]。归脾、胃、肾经[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甘,平。归脾、肺、肾经。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
《别录》:"平,无毒。"
《药性类明》:"味甘,性凉而润。"
《药品化义》:"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
《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7 山药的功效与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中药大辞典》: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中华本草》:山药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脾止泻,补肺益肾。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喘咳,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白带。
《中药炮制学》:山药具有补脾益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能[1]。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1]。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1]。如治脾虚久泻,身体羸瘦的扶中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
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1]。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1]。如治脾虚厌食或脾虚泄泻的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脾虚带下的完带汤(《傅青主女科》)[1]。
麸炒山药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8 土炒山药的炮制作用山药生品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1]。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1]。如治肺虚喘咳的薯蓣丸(《金贵要略方论》);治阴虚消渴的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及治肝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1]。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1]。如治脾虚久泻,身体羸瘦的扶中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
9 山药的炮制研究山药中主要含有薯蓣皂苷元、皂苷、黏液质、氨基酸及淀粉等[1]。薯蓣皂苷元也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原料[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通过对不同炮制品中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证明土炒、清炒和麸炒后,能促使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溶出(为生品的2~3倍),从而有利于药效作用的发挥和临床疗效的提高[1]。
(2)对生品及各类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土炒品除了Co元素以外,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大大升高,而麸炒品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却降低[1]。
(3)对山药炮制前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研究分析,测定结果是炮制后必需氨基酸中的甲硫氨酸与色氨酸含量大为降低[1]。而其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亦是土炒品、麸炒品为最低[1]。 (4)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药及其炮制品中总磷脂的含量,结果是蜜麸制>麸炒>生品>米炒>土炒>炒焦>炒炭[1]。说明山药经炒制后,造成了部分磷脂成分的破坏[1]。
(5)通过对山药生品、清炒品、土炒品和麸炒品四种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比较,结果它们之间含量相差不大,生品略高,麸炒品低[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山药能 小肠运动,促进肠道排空,具有助消化作用;可降低血糖,预防和治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显著的常压耐缺氧作用;有滋补和延缓衰老的作用[1]。
实验研究表明,生山药及清炒、土炒、麸炒山药四种饮片煎剂对家兔离体肠管节律性活动均有明显作用[1]。对脾虚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而山药生品、麸炒品及土炒品还能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生品又强于麸炒品和土炒品,而麸炒品和土炒品之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1]。
10 土炒山药的贮存方法金沙山药不一定是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是怀山药中的精品。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因故得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营养良好,药用价值高,在古籍记载中便已入药。河南焦作温县是铁棍山药的地理标识原产地。铁棍山药按栽培土壤的不同分为沙土和垆土两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是种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铁棍山药,因种植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其中以产自古怀庆府的怀山药药用价值更高。怀山药主要指古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
山药是自然生成的植物,而金沙山药是后期加工制作,制作金沙山药最好的就是铁棍山药。
地黄、山药、 牛膝、菊花并称为“怀四药”。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是怀山药中的精品。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因故得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营养良好,药用价值高,在古籍记载中便已入药。河南焦作温县是铁棍山药的地理标识原产地。铁棍山药按栽培土壤的不同分为沙土和垆土两种铁棍山药。
薯蓣(学名: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aninow)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
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花期6-9月,果期7-11月。
铁棍山药粗细在1~15公分左右粗细,长短无所谓,头圆尾巴尖;而普通山药则是非常的粗壮,粗度能达到四五公分粗,形状不规则。
铁棍山药表皮有紫斑,有毛孔疙瘩、毛须分布稠密,但是,如果山药经过整理,上面的毛须会有脱落,这个不能全全做判断依据,可从毛孔疙瘩上判断;菜山药表皮比较光滑,毛孔疙瘩和毛须零星分布。
从山药断口上可以看出,铁棍山药质地非常细腻,紧实,也就是说纤维非常的细,结实,这是铁棍山药的由来,不易断;而普通山药质地纤维粗糙,水分多,用手捏可以挤出水来,长的较水灵,稍微一碰就会折断。
本文2023-08-09 11:17: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