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华夏是中国古代汉族先民的自称,以区别四方部落。如《左传》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的母亲即为华胥氏。
周朝时,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诸夏。古籍中“华”、“夏”作为中原,四方为"夷蛮戎狄"。《礼记王制》:"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华夏又称中华、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如《左传》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从春秋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华夏部落,以炎黄为共祖。周朝时,以是否遵守周礼评判是否为华夏的标准,当时遵守周礼的诸侯国大多在中原地区,所以夏也指中原地区。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战争,炎帝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又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
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转化为父系氏族。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後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公元前21世纪,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尽头,阶级社会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商、周几个王朝。周时,已出现华夏连称的部落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但,夷夏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时,夷夏贵贱尊卑的观念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
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华夏部落吸收了巴蜀、荆楚与百越等部落,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别称。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没有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传统思想认为,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历史,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过渡、发展。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2、九州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3、中国
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4、赤县神州
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九州。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5、神州
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
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桑梓,读音为sāng zǐ,借指故乡。出自《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华夏,也称“夏”、“诸夏”等,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今河南一带)的居民的自称。“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三国时期,荀彧对曹操说“今华夏已平”,说明此时的华夏是指中原一带。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流域,即今天的河南省 。
华夏两字使用之初,是指河南中原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也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华”是因为华山而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夏”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妫汭、东夷、华夏分别是山西省永济市、鲁中山区、中原地区。
东夷,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各部落的称呼,《春秋》载:任宿须句颛臾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扩展资料: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东海)。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囗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伙被考古认定为华夏先民所创造新石器文化。
一般认为即中原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
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後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华夏
-东夷
-妫汭
华夏先祖有黄帝、颛顼、帝喾三位。
华夏三祖,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这种说法最早出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原始时代,黄帝统一中原各部落后,中原从此被人称为“华夏”,黄帝死后华夏大地一直都是黄帝的子孙在统治,而真正确立“华夏政权”的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和曾孙“帝喾”,颛顼第一个真正统合中原各部落,帝喾第一个成为华夏政权实际意义上的共主。
华夏先祖介绍: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颛顼:
颛顼[zhuān xū](生卒年月不详):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国语·楚语》说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列子·汤问》说法亦同:“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
帝喾:
帝喾(kù),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商朝、周朝都尊其为先祖。出生于高辛,中国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滨),其祖父玄嚣,是次妃女节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即为华胥氏。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部落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
呃呃~~~秦始皇焚书坑儒失去了大量书籍,这个我也不知道;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撰写的《象经》已经失传了,据说是周武帝发明了象棋并写了象经,但现在仅剩下《象戏经序》 、《进象经赋表》、《象戏赋》,三篇。
本文2023-08-09 11:22: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