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玄参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生地玄参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生地玄参汤的用法用量 3 《不知医必要》卷二 31 组成 32 主治 33 生地玄参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生地玄参汤 1 拼音

shēng dì xuán shēn tā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组成

生地15g,玄参15g,甘草31g,板兰根31g,银花15g,石斛31g,北沙参31g,紫草31g,莲子心9g,当归15g,丹参31g,桃仁15g,山萸肉15g,山甲9g,全虫9g,蜈蚣2条,大白花蛇6g,秦艽15g。

22 主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23 生地玄参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

3 《不知医必要》卷二 31 组成

生地4钱,麦冬(去心)1钱5分,白芍(酒炒)1钱5分,丹皮1钱5分,丹参1钱5分,郁金7分,玄参1钱5分,三七5分。

32 主治

过度之人,肾火烁金而吐血、唾血。

33 生地玄参汤的用法用量

加磨浓墨并童便各半酒杯,冲服。

古籍中的生地玄参汤 《玉机微义》:[卷十火证治法]滋阴壮水之剂

中至阴之剂经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谓求其属也局方玄参汤治肾脏实热心胸烦满耳听无声腰背俯仰强痛口干溺赤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三心脏门]善笑

不安。玄参汤方玄参白薇茯神(去木)山栀子仁羚羊角(镑各八两)石膏(碎五两)人参(一两半)生地上八味

《伤寒大白》:[卷一]咽痛

痞满,以甘草、黄连同用,取其直折心火。后以甘草、生地、木通同用,导去心经之火。后人又以二方合用,而泻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四伤寒门]伤寒咽喉痛(附论)

及地黄汁。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匙。不计时。咽津。玄参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咽喉痛。壅塞不通。口苦。玄

《普济方》:[卷七十五眼目门]风目赤

周杰伦有首歌叫《本草纲目》,很多不知道这本医书的人也因此歌了解了《本草纲目》,知道了李时珍。直到现在,《本草纲目》依旧为我国中医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经典古籍。那么,李时珍是在何种情况下编撰此书的呢?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怎么编撰的

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

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最终,历经三十年,阅读的书籍八百余家,书稿订正三次而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其人生平简介

作者李时珍,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死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他一方面精研历代的医书(读过将近一千种这类的书),订正古人的谬误,吸收古籍的精神;一方面借着行医的经历,到处采集药物,还经过他多方的探访、观察、实验、比较、阅读、亲尝以及自己临症的印证,费了将近三十年的工夫,才把这本书编写完成。

本草纲目里都是些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全书共收录了中药一千八百三十二种,共五十二卷,分为十六部(纲),六十二类(目)。卷一至四是全书的附录,收入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一些医药基础理论等等。卷五以后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李时珍把一千八百三十二种药物分为十六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每一部又分若干类,共计六十二类。其中植物一千九十五种,动物四百四十种,矿石三百五十七种。

中国的生药,一向以草木为主。本草纲目所收的药物将近二千种,除了草木以外,还有米谷、豆类、花果等植物,以及虫、鱼、鸟、兽、玉石等等的动物和矿石;用“本草”来概括它们作书名,大概和汉书艺文志上的“径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等的话有关系。

因为这本书收集的药物,数量多,分类繁,在这里不能一一详述。我们只拿书中动物类的药材来举例,以见一斑。动物类的药有四百四十种,除了最高等的人以外,李时珍还把它们分类为:虫、鳞、介、禽、兽五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厥阴心包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7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72 《脉书·十一脉》 73 《中医大辞典》 74 《中国针灸学词典》 7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8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81 本经腧穴 82 特定穴 821 原穴 822 络穴 823 郄穴 824 五输穴 825 交会穴 826 八脉交会穴 83 本 84 标 9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 9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92 《脉书·十一脉》 93 《中医大辞典》 9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0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病证 101 主治对比 11 经文互参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厥阴心包经 1 拼音

shǒu jué yīn xīn bāo jīng

2 英文参考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 jue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Jue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Jueyin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Jueyin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PC[2]。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相)火[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2][3]。它的分支,从胸中分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2][3]。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2],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3]。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2]。

本经从胸中开始,出来属于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原穴为大陵穴,络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1]。本经腧穴可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狂、呕吐、热病、疮病及肘臂挛痛等。厥阴是阴气消尽的意思,适应虚症里症,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1]。

4 五行

火[1]

5 表里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1]。

6 手厥阴心包经属络的脏腑

属心包,络三焦[4]

7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7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

[本经穴] 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交会穴] 手三阴无交会于他经的穴。

语译

手厥阴心包经:①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②沿胸内出胁部,③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⑤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⑥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掌中支脉:⑦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

(1)手厥阴心包络经部分:起自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心包络之经,内行下膈,历络三焦者,散布于腹之上、中、下三焦。

(2)手厥阴心包经部分:其支者循胸中出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从天池循臑内至天泉。从天泉穴循行手肘经手太阴肺经及手少阴心经两脉之间,入肘内曲泽穴。下臂行两筋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四穴,再入掌中劳宫穴。从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即中冲穴。

(3)手少阳三焦经部分:手厥阴心包络经行至中指出,至中冲穴即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循行路线:

起于胸中

属心包络

下膈

历三焦

出腋

入肘

抵掌中

循中指之端

7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臂泰阴脉: 循筋上廉,以奏臑内,出腋内廉,之心。

[阴阳本]臂巨阴脉: 在于手掌中,出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

73 《中医大辞典》

手厥阴心包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2]

7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出来属于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

7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3]

8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81 本经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原穴为大陵穴,络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总图

起自胸乳处(第四肋)外侧一寸之天池穴,经腋平线下行二寸之天泉穴,下行肘内廉大筋内侧横纹头下陷之曲泽穴(合穴),从曲泽下行掌后去腕五寸郄门穴(疗穴),下行掌后三寸两肋间陷中之间使穴(经穴),下行掌后二寸两肋间之内关穴,下行腕关节横纹上两肋间之大陵穴(原穴),再下行掌中第二、三掌骨间之劳宫穴(疗穴),沿手掌食指外侧,止至中指末端指甲旁之中冲穴(井穴)。

手厥阴心包络经经筋图

82 特定穴 821 原穴

大陵

822 络穴

内关

823 郄穴

郄门

824 五输穴

井穴(木):中冲

荥穴(火):劳宫

输穴(土):大陵

经穴(金):间使

合穴(水):曲泽

825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阳胆经

天池

826 八脉交会穴

内关(通阴维脉)

83 本

部位:掌后两筋之间2寸

腧穴:内关

84 标

部位:腋下3寸

腧穴:天池

9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

手厥阴心包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

患手厥阴心包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胸、心、胃、神志病为主,有下列病候:心悸、失眠、手心发热、肘臂拘攀、腋下肿、胸胁部支撑胀满、心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心烦。

9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挛,腋窝部肿胀,甚至胸中满闷,心跳不宁,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

本经穴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证: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9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 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

[阴阳本] 是动则病: 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

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肩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

93 《中医大辞典》

手厥阴心包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2]

9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厥阴心包经病 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1]

10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可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狂、呕吐、热病、疮病及肘臂挛痛等。厥阴是阴气消尽的意思,适应虚症里症,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

手厥阴心包经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天池

胸闷、瘰疬

天泉

上臂

心痛、胸胁胀瘸

胸、上臂部:心、胸疾患

曲泽

心痛、胃痛、呕吐、热病

郄门

前臂

心痛、心悸,呕血

间使

前臂

心痛、呕吐、癫狂痫、疟疾

内关

前臂

心痛、心悸、胸闷,呕吐、癫痫、热病

大陵

心痛、呕吐、癫狂,疮疡

劳宫

心痛、癜狂痫、口疮

中冲

指端

心痛、昏迷.热病

手臂部:心、胸、胃、神志病、热病

为常用穴

101 主治对比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与“心”有关的内脏病症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心痛”,主治症中又写作“心暴痛”、“卒心口痛”,间使、内关可治之。“心澹澹大动”是形容心悸不宁的一类症状,主治证中“胸中澹澹”意义相似。

“肘挛”、“腋肿”、“掌中热”是本经经脉循行之处的外经病候,也是腧穴主治的重点。

“目黄”一症,腧穴主治中既有作“目黄”,又有作“目赤黄”、“黄疸”,这说明本经腧穴还有治疗目赤和黄疸的作用,这与各经中单纯称“目黄”解释作一般目疾者意义有别。目赤黄者是指心火上炎的见症;劳宫之主黄疸目黄,也在于此穴能泻心火。

取心包经以治“心”,在《邪客》篇中已说明其关系。“心痛”既指心绞痛,也包括胃脘痛,即所称“心口痛”。心烦、心悲,均属于“心”。

11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按:此为心与包络的关系作解释。)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按:此篇分析精、气、津、液、血、脉。)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按:此篇分五脏虚实证。)

对于中医初学者,自学中医的话我大致次序是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现在的教材虽然质量不高,经常被人诟病,但至少观点比较综合,不偏激(中医流派很多,各执其说,各有所偏。如果单从某一派开始学,比如起手就学现在流行的火神派,容易走偏)。但教材本身不必读得太钻进去,不必在这阶段花太长时间。有些东西暂时看不懂没关系,不必深究,后面进入从伤寒开始的下一阶段学习后,很多东西自然而然会开始懂。

我回答中的这些中医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处都有,基本上包括了中医各大类的书籍大概有五六万册且都是电子版的

有些书太浅,如《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之类,而且这些书我也翻过,很多观点有些偏颇,不是很推荐。

有些书又太深,比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四圣心源》之类,全是文言,很多内容还很难从字面意思理解,

个人推荐的书目如下:先看看《名老中医之路》,这是很多中医大家对于他们学习历程的总结,每个人的建议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经历又有着许多共同点,

接下来看看印会河教授主编的五版《中医基础理论》,算是能对中医有个整体的框架。之后看一看《临证脉学十六讲》,《频湖脉学》,《中医诊断学》以及舌诊类图谱,对中医诊断方法有个系统了解。

再接下来就可以大致涉猎一下经典了,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之类,但是,直接看还是会很难,同时,这个阶段应该开始同时学习中药学和方剂学了,不一定要用大学教材,人卫的名师名家讲稿系列丛书,或是一些中医古籍,比如《长沙药解》之类的,也可以用。 需要特别特别强调的是,这个阶段尤其不能犯懒!!! 该背的必须背!! 没有捷径可走!! 没有折扣可打!! 中药功效记不住,方剂组成记不牢,伤寒条文不会背,这医还是趁早别学了!!!

最后就是临床学科了,包括但不限于 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等等等。同样,不一定要用教材,很多古籍同样很好。这个阶段可以看的书太多了,随便举几个栗子:《傅青主女科》《小儿药证直诀》《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脾胃论》,同时还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验方荟萃之类的著作,比如《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赵绍琴临证400法》之类的,这要是想写全了,写几百本出来都易如反掌。但要是想全看一遍,就显然比较困难了。所以这个阶段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性的涉猎吧。

推荐的这些中医书籍注意看一下图上中医书籍的右下角,此所有中医书籍在其内都有电子版

后期可以看看这些中医书籍,在你时间充足或者有深厚兴趣的情况下可以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些中医书籍

中医书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中华医书集成

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

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全2辑)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共七册)

国医英才系列丛书(全3卷)

圣济总录(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版)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黄帝内经灵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中医方剂大辞典(十一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

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

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伤寒类书籍

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

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

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

内经类书籍

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医学入门(上、下)

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

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

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

医家金鉴

医方类聚(全十一册)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

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全26册)

中医大辞典(全七卷)(扫描版)

中医学解难

中医学资料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

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

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

吕志杰著作(河北中医学院)

吴中医集(全4集)

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

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

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

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

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药类书籍

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

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医经六书(全3册)

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

历代本草精华丛书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

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医名方录(全4册)

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全2集)

实用偏方秘方经典

巧记、熟练、妙用中医丛书(全4册)(高清版)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常见疑难病中医经验丛书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共25册)

平衡针灸(王文远)

张山雷医集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共十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全八册)

当代妙方(人民军医出版社)

当代药用植物典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全10卷 善本扫描版)

御纂医宗金鉴

御纂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