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长水泡不一定是香港脚 还有可能是超难根治的汗疱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2收藏

脚上长水泡不一定是香港脚 还有可能是超难根治的汗疱疹,第1张

花椒泡脚是可以放盐的,不会有什么冲突,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反而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那么花椒和盐泡脚有啥用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花椒和盐泡脚起啥作用 缓解痛经

花椒水泡脚加盐可以治疗痛经。花椒盐水泡脚可以治疗痛经,但花椒盐水泡脚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中医专家指出,先将花椒煎汤,然后将双脚洗净,再用花椒汤烫泡。天天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可起到缓解痛经之功效。

舒缓疲劳

花椒水泡脚加盐可以解乏。长时间走路,脚感到酸疼。可用一盆热水,加一小把盐、一撮花椒和半杯醋,泡脚20-25分钟。感觉很舒服,脚乏也能得到缓解。

预防便秘

花椒水泡脚加盐可以防便秘。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取花椒、姜、小茴香若干,将这些材料水煮去渣后,加入醋、盐,温水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预防脚气

花椒水泡脚加盐可以预防脚气。脚气属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应尽早治疗。花椒盐水能预防脚气是因为在人的足部存在着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药汤浸泡或按摩这些反射区,就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技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烧一壶开水,在水即将开时放入适量的花椒和盐,直至烧开为止。将煮开的花椒盐水适量倒入洗脚盆,待水自然降温后泡脚。每天晚上一次,每次30分钟(水凉了再加入适量的花椒盐开水)。

花椒和盐泡脚有什么副作用 一、上火

过分使用花椒水泡脚的反应主要是“肺火”,很多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花椒水泡脚对肺的“补阳”是明显的,其次当然还有对肾、脾和肝的作用。

二、失眠

一般刚开始几次花椒水泡脚反应敏感,或者花椒量过大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有一点发烧。

三、头晕或晕眩

这种情况也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因为人在阳分相对过剩时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例如喝多酒和肝阳上亢的情况下都可能出现。

花椒和盐泡脚有什么禁忌 经期不宜泡

女性经期不宜使用花椒水泡脚,否则会加剧痛经症状;泡脚水不宜太烫,过高的水温会导致足部充血,而心、脑、肾等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症状。

儿童不宜泡

足弓是从儿童期开始形成的,如果经常性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会给足部的神经、血管的功能带来一些影响,尤其是频繁的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时间不宜太长

泡脚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以刚刚出汗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对于刚开始泡脚,或者是寒性体质的人来说,可能最初一段时间泡脚出不了汗,这是体内寒气大的表现,这时可适当加大花椒用量和泡脚频率,直到出汗为止。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

频率不宜太多

花椒水泡脚不宜长期连续进行,感觉原来的病症消失,就应该停止几天再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中医古籍中说的“乏气”和“火自水中生”等现象。对此,从我的体验看:过度使用花椒水泡脚,主要是造成“肺火”,然后“壮火食气”,所以气虚,另外,还出现咳嗽、流涕痰多、易感冒等肺部问题也证明这一点,但与其对身体的众多功效相比,这点小问题简直不值一提,注意点就行。

老年人、失眠者不宜多泡

对于健康人群,较低温度、短时间足浴可以辅助睡眠,但对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温长时间足浴,还会同时提高远端和核心体温,反而不利于睡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泰一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太乙穴的定位 8 取法 9 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太乙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主治病症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配伍 14 文献摘要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泰一 1 拼音

tài yī

2 概述

泰一为太乙穴的别名[1]。

穴位 太乙 汉语拼音 Taiyi 罗马拼音 Taiyi 美国英译名 Great Yi 各

号 中国 ST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E23 富耶氏 E23 德国 M23 英国 S23 美国 St23

太乙为经穴名(Tàiyǐ ST23)[2]。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太一[3]。属足阳明胃经[2]。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2]。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

3 泰一的别名

太一(《备急千金要方》),泰一[1],泰乙[1]。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太乙,在关门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5 穴名解

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2]。

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1]。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而主治神志病,故名太乙[1]。

太乙穴平于下脘,穴底挨近脾脏并胰而言,内应小肠。小肠多曲,以及横结肠两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肠道多曲也。汇此诸意,故名之为“太乙”。乙指一言,宇宙万物赖一以生,吾人赖脾胃而生,因名太乙。[1]

6 所属部位

上腹[4]

7 太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太乙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5][6]。

太乙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旁开前正中线2寸处。仰卧取之[2]。

太乙位于腹部,脐上2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3寸)[3]。

太乙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太乙穴的位置(肌肉)

太乙穴的位置(内脏)

8 取法

太乙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旁开前正中线2寸处。仰卧取之[2]。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点处,旁开中线2寸处取穴,横平内侧的商曲、下脘[7]。

仰卧位,在脐上2寸,下脘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9 穴位解剖

太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著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8、9、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为大网膜和小肠。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8]。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8]。

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3]。

10 太乙穴的功效与作用

太乙有涤痰开窍,镇惊安神的作用。

太乙有和中化滞的作用[2]。

古“太”与“大”通,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礼记》“鱼馁必自乙。”注:“鱼去乙则不肥。”大肠俗名肥肠。“太乙门”即是“大肠门”。其所治症,除肠疾吐泻而外,如癫疾狂走、心烦,正合中医之阳明腑证,弃衣登高谵语等证。正与中枢神志有关,所谓脏燥则狂者,由于大肠结热。而大肠结热,又当在迂曲弯转之处,故治取此穴有效。[1]

11 主治病症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胀、心烦、癫狂[6]。

太乙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肠腑等疾患: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烦心、癫狂、脚气、遗尿等[2]。

现代多用太乙治疗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肠疝等[2]。

太乙主治胃痛,腹胀,心烦,癫狂等[3]。

太乙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癫狂[7]。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腹胀;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癔病,癫痫,精神病;

其它:遗尿。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5~08寸[6]。

一般直刺10~15寸[2]。

直刺08~12寸[3][7],局部有酸胀沉重感[7]。

122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配伍

太乙配足三里、脾俞,治消化不良[7]。

太乙配足三里,脾俞、胃俞,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

太乙配梁门、中脘,治胃痛[7]。

太乙配滑肉门,有清心化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癫狂,吐舌。

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狂癫疾,吐舌,太乙及滑肉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心烦吐舌。

《针灸大成》: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