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2收藏

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第1张

八股文又叫“制艺”、“经义”、“制义”,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专用的文体形式,八股文写得好坏,直接决定应考举子的命运。 所谓“八股”,是因为文中有四个段落,两两相对构成排比句,就像人的两股(腿)相对一样,四个段落共有八对,所以称为“八股”,这样的文章就叫做“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大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些字句为题。大约十字之内的称“小题”;十字之外的称“大题”。如民间广泛流传的清代官吏查嗣庭在科举时以“维民所止”命题,被理解为将“雍正”二字的头颅割去而最终罹祸,可见题目只有四字。 八股文步骤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然后“起讲”;接着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也叫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章的最后是“收合”。破题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而且只能用两句话,如以《子曰》为题,破题的话就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承题是对主题作进一步补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三句为标准。起讲是较为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四比可以说就是正文,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如何,反面如何如何等等。这是文章中最难的部分,既考了分析理解能力,也考词语对仗、音韵转换能力,四比如同四副对联。上下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一篇文章中要对出这么多对联的确不是很容易的。最后收合,文章的结束语,一般约在八句之内。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规定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这种八股文 严重,内容脱离现实,毫无用处,而且用孔孟之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很难发挥应考者的创造力。但是,它也不是一无是处,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它有点类似今天的标准化考试,易于阅卷者掌握标准,有利于避免主观性,增加客观性;其次,它的写作技巧和言简意赅也还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 zh /wiki/%E5%85%AB%E8%82%A1%E6%96%87

隋唐以来,乡试(解试)与会试(省试)考试内容大致相同。

唐朝初年,进士科的考试仅考时务策。唐高宗时期,加试杂文、帖经。到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科举考试就形成了“先帖经,然后试杂文及策”的三场考试制度。所谓“杂文”,在唐中宗以前主要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才开始专用诗赋。

北宋初年,沿袭唐及五代旧制,科举考试时,主要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 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偏重于以诗赋取士。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在变法中改革贡举,进士科停考诗赋、帖经、墨义,改为四场考试: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五道,第二场 考《论语》、《孟子》大义各三道,第三场考论一首,第四场考时务策三道。

南宋时期的进士科,分为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两种。诗赋进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第二场 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第二、第三场所考内容与诗赋进士相同。

明朝的乡试、会试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 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考试题目和答题主旨主要出自“四”和“五经”之中。试卷行文是严格的八股文程式,并且答题内容和行文格式不得有任何的突破。

清朝的科举考试,沿袭明朝的制度,其中也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为定制: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 道。

清朝末年,因为时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科举考试上也相应地出现了变更。光绪二

十七年(1901年),考试改为: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 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但是,仅仅实行了三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至于殿试的内容,北宋前期是赋、诗、论三题。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改为考时务策一 道。此后,元、明、清一直沿袭不改。

李昂

李昂是唐玄宗时小有名气的文人,根据徐松《登科记考》卷5和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的考证,此人为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科举状元,但是籍贯、字号、年岁皆不详,新、旧唐书皆无传。他任考官秉公录取、不徇私情的故事,记载在唐人笔记小说《大唐新语》和《唐摭言》中。据载:“开元二十四年,李昂员外性刚急,不容物。以举人皆饰名求称,摇荡主司,谈毁失实,窃病之,而将革焉。”他把科举考生都集中起来,对他们说:“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请托于时,求声于人者,常首落之。”李昂因为不徇私情,得罪了朝廷众官,从此官运不佳。但他秉公录取、不徇私情的精神,却受到人们的赞扬,其事迹也被载入唐人小说中。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文帝分科考试究竟有哪几科按《隋书·高祖纪》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所开为“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当时确已有秀才、明经二科。《隋书·房晖远传》就说过隋文帝开皇年间命他主考“明经高第”的人。还有唐初名臣韦云起也在“隋开皇中明经举”。因此可以说,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旧唐书·杨绾传》引杨绾上唐肃宗的奏疏说:“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就试策而已。”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一书中说:“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开科考试在隋炀帝时就形成了一个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令所规定的完整的体系,成为国家纯粹按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持相同意见者,还有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等。

房玄龄、孔颖达考中科举

房玄龄为唐太宗时名相,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旧唐书·房玄龄》载:“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于隋末举进士。孔颖达是唐朝一代名儒,著名经学家、史学家,与房玄龄同为著名的唐代十八学士之一。他在隋炀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旧唐书·孔颖达传》说他:“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

唐太宗重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举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贞观政要》卷1、卷7),力纠重武轻文的弊风,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叫生徒,教师为博士、助教。国子学收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四门学收下级官员及庶人子弟。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以后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旧唐书·儒学传》)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材,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ǔ)的诗,见《唐摭言》卷一引,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名闻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唐朝进士、明经两科的考试内容

唐朝科举考试的进士科,在唐初时沿袭隋朝考试内容,只考“时务策”,即对时事和政治的看法;唐太宗时加考以经书或史书内容拟出的策问题;高宗时又加考《老子》及其他“杂文”题,形成“三场考试”。玄宗时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明经科则注重考核儒家经义,内容以几部儒家经典为主,也分三场考试。第一场为“帖经”,第二场为口试,第三场为时务策。进士、明经通过上述三场考试,即可以“及第”,也即考中,从此便可进入仕途。除进士、明经科外,唐朝科举尚有明法、明字、明算、三史科、开元礼科等,分别考试法律、文字、数学、历史、礼制等。

武则天开始殿试和设立武举

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的重视科举,促成唐朝科举文章考试的进一步发展。史称“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寝以成风”(《通典·选举》)。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唐朝名将郭子仪即由武举进入仕途。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清朝学者徐松在考证唐代科举制的著作《登科记考》中说:“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间。”他认为,以诗赋取士,开始于唐玄宗年间。当时进士的三场考试,第一场就是考试诗赋,不合格者后两场免考。史载,玄宗时以诗赋作为命题的考试有开元元年、二年、四年、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和天宝年间的若干次,相当频繁,后来就成为定制。唐朝省试诗中出现了许多名诗名句,如,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都是其中出色者。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方式,大批士大夫便潜心钻研于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登龙门”和曲江宴

唐朝时社会上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当时人把榜上题名,高中科举者美称为“登龙门”。唐人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说:广大士人弟子无不“酷嗜进士名”,以为“俊秀皆举进士”,榜上题名“百千万里尽传名”,因而视为“登龙门”。那些考中的进士,纷纷写诗,表达自己得意的心情。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诗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新进士赵匡写的《及第谣》,前几句已录在课本里,下面还有几句说:“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唐朝每次科举放榜后,还有曲江宴的盛举。曲江指长安东南的曲江亭子,宴时热闹非常,皇家教坊乐队特来演奏助兴,有时皇帝也登上曲江南岸的紫云楼垂帘观看。宴会过后,众进士又到大慈恩寺雁塔题名,以示荣耀(《唐摭言》)。诗人白居易就在雁塔下题过名,他登第时年方27岁,年纪最小,所以题名后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科举制对邻国的影响

科举制对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有重要影响。682年,新罗就仿照唐朝建立国学,规定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788年,新罗又仿唐朝科举,设“读书三品科”,规定由国家按三品统一考试,科目全为儒家经典。同时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名诗人崔致远,就是入唐后考中科举的。唐朝的科举制和学校制度对日本也有影响。日本大化革新后,也仿照唐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大学寮、国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并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

学术动态

关于唐代科举制的研究

对我国古代的科举制,中外学者历来有较为精辟的评价。近年来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的论著纷纷问世。这些论著大致有以下四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一,指出我国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列举包括欧洲文艺复兴思想家、西方传教士、当代西方学者和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科举制的评价。如明朝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利玛窦赞扬中国科举制说:“他们(指中国)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儒生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着整个国家。”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也都肯定中国科举制,称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法国重农学派奎纳,更主张在西方仿行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因此,1791年起,法国率先实行了文官考试,接着1853年后英国也推广文官考试。正如《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里也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第二,肯定唐朝实行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认为科举考试的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它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

第三,肯定唐代的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的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勃兴和传奇小说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第四,在肯定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隐含的弊端。一是科举制度的施行为士子敞开宦门,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举业,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推动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1 古文常见科举名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

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名词释意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第二声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当代的大学校长。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文言文开解及第是什么意思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

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相关记载如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又如《祭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

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因此,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见《封氏闻见记》)。

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3 名落孙山 古文 翻译

宋朝苏州有个书生,名叫孙山,为人风趣诙谐。参加科举考试以踏上仕途谋取功名,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孙山当然也不例外。那一年省试,孙山前去应考,有位同乡相约同往。十年寒窗,结果在此一举,各人心情可想而知。考试完毕,就盼放榜,巴望榜上有名。放榜那天,榜前人头涌涌,孙山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瞪大眼睛从头看去。中举的第一名称解元,其他中举榜上题名的称解名。先看解元,不是自己;再看解名,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孙山才见着了自己的大名。而他的那位同乡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

孙山中举,满面春风,赶回家报喜,比同乡早到家。那同乡的父亲闻讯,见儿子还没回来,连忙过来询问儿子考试的情况。孙山生性幽默,随口编了两句诗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那意思是:榜上最末尾的地方是我孙山,令公子的名字落到孙山的后面了。

4 名落孙山文言文全解

原文

吴人孙山,滑稽(gǔ jī)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译文

吴国有一人叫孙山,是个说话诙谐风趣的才子。孙山去别的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孙山带儿子一同前往。同乡人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乡。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排在我后面呢。”

字词注释

1 吴:今苏州一带。

2滑(gǔ)稽:能言善辩,应对如流。

3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偕:都。

5失意:没考取。

6缀:附着。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

7解名:录取名单。解,(乡试)录取。

8更:又。

9得失:是否考中

5 名落孙山 古文 翻译

宋朝苏州有个书生,名叫孙山,为人风趣诙谐。参加科举考试以踏上仕途谋取功名,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孙山当然也不例外。那一年省试,孙山前去应考,有位同乡相约同往。十年寒窗,结果在此一举,各人心情可想而知。考试完毕,就盼放榜,巴望榜上有名。放榜那天,榜前人头涌涌,孙山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瞪大眼睛从头看去。中举的第一名称解元,其他中举榜上题名的称解名。先看解元,不是自己;再看解名,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孙山才见着了自己的大名。而他的那位同乡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

孙山中举,满面春风,赶回家报喜,比同乡早到家。那同乡的父亲闻讯,见儿子还没回来,连忙过来询问儿子考试的情况。孙山生性幽默,随口编了两句诗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那意思是:榜上最末尾的地方是我孙山,令公子的名字落到孙山的后面了。

6 "考试"用文言文怎么说

应试

大比

科举

春闱

秋闱

乡闱

礼闱

试策

省试

礼部试

贡举

恩科

乡试

会试

……

科举考试称谓

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 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 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你首先应当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推荐两本经典,一是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而是吴宗国先生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研究科举需要的材料及其广博,要注意的有《通典·选举门》《新唐书·选举志》(《旧唐书》无选举志)等制度说明,还有《登科记考》这样的考证与人名索引。此外要看大量的唐人文集。具体要用什么,看一下我推荐的两本书里的引用,心里就有数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