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典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杨贵妃典故,第1张

记载杨玉环(公元719年-755年)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现将碑中全文记载抄写如下:

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士,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孕十二月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股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母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女,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以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与母偕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资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未逮也。”遂给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肋取之。举家号泣。送去无几何,长史秩满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律师,明经史,后进入寿宫。开无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云

这《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此外,杨贵妃的一个食性爱好,她好食荔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你想,一个人远离家乡千里万里仍想着“八百里加急”送来荔枝,这自然是小时候就养成的嗜好了。而在当时的气候环境,四川和西安显然是不可能特产有荔枝的。

杨贵妃是不是容县人?在十年前历来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现在随着考古新发现,从科技发展观点看问题,杨贵妃下落谜底,离开史实一定会愈来愈近。

根据具有正史参考价值的唐朝时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一文所记载,杨玉环最少应有三个籍贯也是不足为奇的。

第一籍贯是生身父亲杨 维祖籍的容县十里乡杨外村;

第二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后军都督署任职的义父杨 康的祖籍;

第三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任长吏的义父杨琰,杨琰祖籍陕西弘农华阴,后迁居山西蒲州永乐。

刚好就在2004年,随着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完成,考证了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当年广西容州府所辖14个州中的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与杨玉环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特注:这种荔枝唯广西容县一带特产!)的优质早熟荔枝。高力士与杨玉环同为容州都督府人氏,高力士的潘州家乡与杨玉环的容州普宁县家乡相距仅100公里,这一考古新发现,完全考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来自何处的长期争议!由此,其他的我无须道来了。

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出生地: 四川崇州 ,

杨贵妃(杨玉环)(公元719年-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从作品中提炼写作方法,训练学生以读促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来了解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发现自己独得的秘密。

[教学法构想]

一、教法

1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了解有关元散曲的知识和相关的作家作品。

2通过诵读指导,体会语言,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3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读写结合。

二、学法

1借助网络等媒体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学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2反复诵读,抓住形象,体会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难点: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这一条是重点)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2)外乐番曲的传入。(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随之传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记“者剌古”“唐古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是为他们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作为王侯贵族的御用品了。这些地方,也给予散曲发展以一定的影响。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二、了解散曲独特的诗歌形式——与音乐相生相伴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元曲无论是散曲或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一定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的词牌。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和小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不同的曲牌各自有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字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作者一定要按曲牌的要求填写曲词,不可更改。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过曲”,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如“中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带过曲有三支相连的,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恩”、“采茶歌”,但比较少见。在字数方面,无论小令或套数,都要按曲牌的规矩填写曲词,但作者可在曲牌的正文之外,在句首或句中加添一些文字作帮衬补助之用,使曲中文字气脉连贯、词意清楚。这些额外加添的字称为衬字。一般都使用口语。在音韵方面,元散曲没有入声协,余下的平、上、去三声,可以混合使用,比较自由,使作者不致因韵脚受平仄限制而妨碍其表达和创作,这是押韵的一个解放。但是散曲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有时甚至是每句一韵。在这方面,格律又较诗、词严格。

三、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

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四、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元曲五首》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从作品中提炼写作方法,训练学生以读促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来了解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发现自己独得的秘密。

〔教学法构想〕

一、教法

1�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了解有关元散曲的知识和相关的作家作品。

2�通过诵读指导,体会语言,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3�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读写结合。

二、学法

1�借助网络等媒体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学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2�反复诵读,抓住形象,体会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难点: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这一条是重点)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2)外乐番曲的传入。(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随之传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记“者剌古”“唐古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是为他们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作为王侯贵族的御用品了。这些地方,也给予散曲发展以一定的影响。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二、了解散曲独特的诗歌形式——与音乐相生相伴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元曲无论是散曲或杂剧,都是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一定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的词牌。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和小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不同的曲牌各自有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字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作者一定要按曲牌的要求填写曲词,不可更改。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过曲”,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如“中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带过曲有三支相连的,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恩”、“采茶歌”,但比较少见。在字数方面,无论小令或套数,都要按曲牌的规矩填写曲词,但作者可在曲牌的正文之外,在句首或句中加添一些文字作帮衬补助之用,使曲中文字气脉连贯、词意清楚。这些额外加添的字称为衬字。一般都使用口语。在音韵方面,元散曲没有入声协,余下的平、上、去三声,可以混合使用,比较自由,使作者不致因韵脚受平仄限制而妨碍其表达和创作,这是押韵的一个解放。但是散曲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有时甚至是每句一韵。在这方面,格律又较诗、词严格。

三、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

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四、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

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疑。

散曲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葫芦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不合作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只有作如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双调·夜行船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充满了文采。这套套数表现了马致远的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对写作的启示:无论语言典雅还是通俗,只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来就是好文章。将不同风格的语言相结合,打造出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五、比较阅读《越调·天净沙秋》和《双调·大德歌春》

问题:两首曲诗如何打破常规,写出个性的?

分析: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写作时,有自己独得的秘密。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写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双调·大德歌春》是用春日即将回归大地的景象表达游子依旧滞留他乡的情怀。

对写作的启示:哀伤的景物可以表达愉悦的情感,同样欢乐的景物也可以传达哀伤的感情。这种写法往往可以将情感进一步升华。

常见的情景关系图: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六、阅读《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问题:试着说说你在阅读中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可随意选取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分析:(1)“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这两句景中蕴情,寄托深沉婉转。(2)视线由远山、碧水触及婀娜杨柳,滚滚飞絮,最易惹人愁思,让人生出几许怅惘。桃花之艳丽明亮,最易让人兴时光易逝之感。香风、暮雨适足以增其愁绪。此处“滚滚”“醺醺”“阵阵”“纷纷”等叠词的使用,渲染自然界细微之变化,强调人世的无常与惊心动魄。(3)“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文句点化自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此处不避重复,化熟为生,化俗为雅。“怕”意为担心天黑,暗含相思之苦,“又”表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在相思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黄昏。“新啼痕”“旧啼痕”,表明整日以泪洗面,着一“压”字,更是写绝了凄苦。“断肠人忆断肠人”指明双方的相思之苦,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复的使用,强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那英,1967年11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知名歌手那英的资料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那英的资料简介

 中 文 名:那英

 别 名:格格

 国 籍:中国

 民 族:满族

 星 座:射手座

 血 型:O型

 身 高:168cm

 体 重:46kg

 出 生 地: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出生日期:1967年11月27日

 简介:那英,华语乐坛知名歌手,籍贯辽宁沈阳市,满族叶赫那拉氏。她的《征服》、《干脆》及《心酸的浪漫》三张唱片的销量超过580万,单是《征服》便已超过200万。她在1994年前的黑胶唱片及卡带销量已超过800万张,而她的音乐专辑在2001年之前在全亚洲已冲破2300万销量。并有“中国第一天后”的称号,更曾被《Time》时代杂志评为“13亿华人最爱的声音”,更有东方惠特妮·休斯顿的美誉。

那英演艺经历

 1988-1993年翻唱及黑胶唱片、卡带时期

 1988年,那英跟随名作曲家谷建芬期间参加全国“阳光杯”通俗歌曲比赛,演唱《我找到自己》荣获金奖;参赛被邀请选入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于是那英便由沈阳搬住北京展开歌唱事业。那英于此时期主要在谷建芬老师的教导,为毛阿敏等歌手录唱片样本,她也取艺名为“苏丙”,大量翻唱偶像、台湾歌手苏芮的歌曲。

 1994-1996福茂唱片、台湾成名时期

 那英于1993年加入知名唱片公司福茂唱片,并在此时期认识了王菲等好友。她在1994年初发行首张国语专辑《为你朝思暮想》,曲风较为柔婉,还有浓浓的东北口音,在台湾不如在大陆受欢迎。专辑的代表作有:《为你朝思暮想》《醒时作梦》。

 1995年,那英发行第二张国语专辑《白天不懂夜的黑》,为继《为你朝思暮想》之后又一张进军台湾市场的专辑。《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改《为你朝思暮想》中的女人柔情的曲风,主打歌由林隆璇作曲的《白天不懂夜的黑》完全突显那英大器的唱功,以大幅度的音域跨度,淋漓尽致的感情渲泻,婉转上口的动人旋律,随即横扫各地电台的排行榜,为那英在台湾的成名作,并为她奠定“情歌天后”的歌曲路线。专辑在两星期内曾在台创下销量近三白金(十五万张)的纪录,同时也确立了她在中国乐坛天后的稳固地位。

 1997-2001全盛时期

 有了《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成功,那英确立了大器唱功的路线。1997年,那英和另一天后王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合唱了《相约1998》,随即红遍全中国大陆,更巩固两人的天后地位,至今亦成为春晚历年来的经典环节之一。

 1998年,那英加入百代唱片,推出至今华语唱片其中一张经典之最的专辑-《征服》,同名主打歌《征服》带有沉实的中音和嘹亮的高音,而配器上趋于简约化,旋律高潮起伏、变化大,很适合那英宽阔的音域,更为了突出那英嘹亮的声音,更被认为华语音乐其中一首最难唱的歌曲。另一首歌曲《不管有多苦》歌词出自那英本人手笔,表达了她在感情路上的争扎。《梦醒了》则比专辑中其他歌曲中较为重女人味,另有王菲和唱的版本。专辑《征服》一举征服了全亚洲歌迷和音乐人的心,为那英个人的登峰造极之作。《征服》在台湾地区销量超过70万,全亚洲则超过200万,她凭《征服》成为首位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项的中国大陆女歌手,并荣获众多华语女歌手奖项。至始,那英成为名乎其实的台湾乐坛天后、中国大陆第一天后、亚洲华语乐坛天后,地位无人能取代。

 1999年,那英推出另一经典专辑《干脆》,专辑没有延续《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大器的曲风,转为着重感情的投放。主打歌《梦一场》唱出女人细腻的情感,木吉他凄清的声音轻轻带出了一股竭力压抑却挥之不去的自怜情绪。《相见不如怀念》则是那英少有的快歌代表作,营造出一片故作轻松的氛围,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优美的旋律下面隐藏着无尽的叹息和难言的悲哀。专辑总销量在台湾首周销量突破20万,台湾地区总销量超过65万,亚洲销量160万。

 2000年,那英推出专辑《心酸的浪漫》,专辑同名主打歌《心酸的浪漫》,不但由那英自己作词,更是首次与同门师兄张宇的空前合作,词曲搭配得天衣无缝又充满画面,听来让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出卖》则由情歌教父小刚周传雄作曲,有再创《征服》的成功之意。为了配合当时华语乐坛由陈慧琳、郑秀文带起的电子音乐潮流,《苦中作乐》则是为那英度身订造的电音歌曲。《心酸的浪漫》再次为那英带来巨大的成功,成为首位至今也是唯一一位荣获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项的中国大陆女歌手,登上台湾金曲歌后宝座!意外的收获是凭《心酸的浪漫》夺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专辑亚洲销量达150万。

 2001年,那英加入华纳唱片,推出专辑《我不是天使》,专辑内10首歌曲以说故事的方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动人情绪。同名主打歌《我不是天使》为罕有非那式情歌,由伍佰作曲。除了保有必有的那式情歌外,在几位各地精英制作人的打造下,那英尝试了Soft Rock与气音的浪漫表情和真假音转换的高难度唱法。专辑在当年经济不景气下在台湾面世五天已破28万销量(台湾首发式当天就接到18万张唱片订单)。

 那英《征服》、《干脆》及《心酸的浪漫》三张唱片的销量在2001年前超过580万,而她的专辑、黑胶唱片及卡带在2001年之前在全亚洲已冲破1300万销量。那英于同年举行首次个人巡回演唱会-“我不是天使巡回演唱会”,地点包括:香港、上海、吉隆坡及沈阳,她创下先河,是首个大陆歌手在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

 2002-2008淡出期

 2002年,她推出华纳唱片最后一张专辑《如今…》, 主打歌《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讲述一场绝望的相遇,在弦乐伴奏下,那英式的坚决发挥得更淋漓。《你从未离开》则唱出哀怨缠绵的感觉。专辑再次令那英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而《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则夺得台湾金曲奖最佳音乐录像带奖。

 那英推出此专辑后淡出演艺圈,在7年间结婚并且生育,现有2名子女(1男1女)。

 2009- 复出时期

 2009年底,那英在北京举行跨年个唱“那英-那20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宣示自己经过多年的沉寂后,再次复出乐坛。期后,她举行大规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地点包括:北京、澳门、天津、台北、沈阳、维也纳、东京、济南、烟台、上海、成都。她是首位在台北(小巨蛋)、维也纳、东京、澳门的中国大陆歌手,为各城市歌迷唱出20年不挠的经典作品。

 淡出华语歌坛近二十年的台湾著名玉女歌手方季惟 在2012年七月到北京宣传表示有机会想与那英合作也最欣赏她。

 2011年,她于10月推出睽违9年的新专辑《那又怎样》,这张专辑是宣示她现阶段的生活态度,幸福轻快歌曲较以往占专辑比例较重。主打歌《长镜头》为蔡健雅作品。

 2012年,那英与刘欢、庾澄庆、杨坤一起作为导师参与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7月13日其团队“小二班”学员梁博获得年度中国好声音冠军。

 2013年担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导师,其团队学员萱萱获得季军。5月,那英在香港献唱两首经典曲目《春暖花开》和《征服》,成功获得200万港币的募款。同年春晚献唱《春暖花开》。同年还展开了那世界全国巡回演唱会。

 2014年任《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导师,其团队学员张碧晨获得中国好声音冠军。4月20日,那英同好姐妹张惠妹、蔡健雅,协同林忆莲,在蔡健雅的号召下举办Project WAO(Woman As One)女生团结音乐节,携手为受虐少女募款义唱。首场演唱会在台北小巨蛋举行,在嘉美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刘嘉松的认证下,公布首场演出共募得1253万2050元新台币。9月,Project WAO在香港亚洲博览馆唱响。同年参演**《一步之遥》。

 2015年2月18日,参加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献唱歌曲《丝路》,4月3日,确认继续担任第四季《中国好声音》导师。5月,那英“那世界巡回演唱会”在美、加两国举办3场。10月7日,那英第三度成为《好声音》的冠军导师。

 2016年,那英再度作为导师参与《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

那英的人物评价

 那英有一把天生的好嗓子,略带沙哑的唱腔中透露出几分慵懒,又不失大气。那英以其性情豪爽和特立独行的典型北方性格,成为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新浪评)。

 那英在签约台湾唱片公司后,收起了唱《山沟沟》的豪迈大嗓,梳起柔顺可人的直长发,从《为你朝思暮想》开始转型唱情歌,直到《白天不懂夜的黑》把大气和细腻结合得天衣无缝。而在专辑《那又怎样》中,则展现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那英,其更沙哑的声音唱起歌来显得相当内敛,不带一丝晚会歌手的意味,而是以人声的丰富历练做底,诠释蔡健雅这种内心戏比较深刻的风格。那英已经不是大家印象里的大嗓门,而是抹去了曾经的口音、深入浅出讲述音乐故事的那英(《新闻晨报》评)。

 那英在专辑《我不是天使》中,除了保有其原来的高亢呐喊式唱法,也尝试了soft rock与气音的浪漫表情和真假音转换的高难度唱法,为专辑增添适度的技巧,也增加更高的聆听度,而她的潜能也因此被激发出来。那英在此专辑中,还担任了作词人,她文字的表情丰富,以女性观点来看待感情的多种面向,无论是甜腻、离苦、犹豫与无可奈何,都显示出文字与歌声之间的韧性,也为其音乐的生命更增添许多。同名主打歌《我不是天使》在那英直爽的诠释之下,既保有伍佰豪爽的个性,又多一份直率背后的无奈,令人玩味(《南方都市报》评)。

 那英是一个直率而细腻的女人,她的嗓音具有像欧美黑人歌手的磁性和爆发力,无论是早期的《山不转水转》到后来的《征服》,她的所有歌曲在不同环境中播放都很有流行度。那英在“那又怎样Music Live”北京演唱会中,她的几套造型可圈可点,不仅体现了其端庄大气高贵的气质,而且还勾勒出了她的身材曲线,其多变的造型也体现了她舞台上成熟大气的台风。生性豪爽幽默的那英,其实也是内心情感细腻丰富的“女汉子,在“那世界”全球巡回演唱会中,那英大展其唱将魅力,不论是深情款款的苦情歌,还是动感劲爆的快歌舞曲,她都能演绎得从容大度,得心应手(《成都商报》、网易、《每日新报》评)。

1 歌手叶蓓个人简介

2 唐古的个人资料

3 知名歌手丁当的资料简介

4 歌手马頔的个人资料

5 默的吉他弹唱谱D调纵玩版那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