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用哪些课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用哪些课本?,第1张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课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经典--安徽文艺出版社;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另外还有《美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中国通史》、《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学史》、《中国传统文化》。

  华师大中文系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

  (1)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红皮儿的,修订二版。后来童庆炳主编的三版、四版不适合。建议参考书,《文学理论教程教学指导参考用书》)

  (2)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

  后两本书不是考试出题的范围,然而,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肯定是学过或者看过的,这也是作文所需的重要积累。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1)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师大中文系的真题里现当代文学部分侧重点是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重点则是新时期文学。

  至于作品选建议不要太局限于它,一定要看教参书里提到的作家、流派的重点作品、代表作品。写作文是需要文学积累的。

  3、中国古代文学史:

  (1)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两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者选其一,只不过,中文系的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肯定学过一套,那就看没学过的一套,双剑合璧,事半功倍。袁本新颖,讲解详细,资料丰富;游本基础,脉络清晰,简洁明了。

  古代文学复习可以参考《古典文学三百题》这本书,相当有用,尤其是应对古代文学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4、外国文学史:

  (1)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外国文学也是需要大量的文学积累,许多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是需要联系作品进行解答的,认真研究真题就可以发现这一点。华师大的外国文学出题注重后现代的作家作品,也注重关键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家,还有就是每一个文学史时期的特点。在论述题里这几年都有一篇外国文学的作品解读,大家应该明白该怎么复习。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CNU),简称华东师大、华师大,创建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同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直到1986年初,我有一个觉悟,潘先生讲的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中国最新鲜的学问。  ——张文江  我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就是一般人传说中的七七、七八级。七七、七八级入学在同一年,七七级在春天,七八级在夏天。当时的学生热爱读书,又遇到思想解放运动,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对我来说还都是小事。  我在华东师大读书七年,所遇到的最幸运之事,首先是本科将近毕业的时候,遇到了中文系的施蛰存先生,后来就成为他的研究生。其次是研究生将近毕业的时候,遇到了古籍所的潘雨廷先生,后来就跟随他读《易》。尤其是后者,对我的生命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事后想来,我所遇到的这两位老师,差不多是华东师大人文学科中最好的,遇到他们是我一生的幸运,那时候却朦胧未知。  在当时的学生中,我勉强可以算读书比较多的人,也常常因此而骄傲。比如说,现在钱锺书好像是家喻户晓吧,然而在我们当年,据说整个中文系只有两个人知道钱锺书:一个是教俄苏文学的老师王智量,他翻译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还翻译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另外还有一个学生知道钱锺书,那个人应该就是我。  然而就是这样的我,到潘先生那里听课,居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很多书连书名都没听到过。读书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没有读过的书当然有,但没听到过的书,那几乎是很少的。但在潘先生那儿,却有很多书连书名都不知道,当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到潘先生那里,在1984年11月前后。以后跟着读书,听到的东西是崭新的,每天也都是崭新的。当时记不下来,也不懂,朦朦胧胧,只有一些零碎的笔记。直到1986年初,我有一个觉悟,潘先生讲的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中国最新鲜的学问。  当时流行有一本《歌德谈话录》,我读了以后,感觉跟其他人不一样,这些内容哪里值得记?歌德当然是世界性的大文豪,但他谈的那些几乎都不重要。我不知道是记的人的问题,还是谈的人的问题,要隔开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点关键性思想。我禁不住私下想,我听见的东西才好呢。于是我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潘先生的谈话记下来,这是我自己当年的日记,也就是《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的原型。  我刚才提到的《歌德谈话录》,不是对这本书的客观评价,而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这个想法完全可能是错误的。  我的日记有时疏,有时密,断断续续地写,一直写到潘先生去世。日记主要记录学术性的内容,其中的主角就是潘雨廷先生。记的时候虽然很认真,但是并没有考虑出版,记下来就放在旁边,连自己也不去看。一直到好多年以后,也就是2004年,由于我自己生命中遭遇的困难,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感发,于是下决心整理这份日记。在朋友的帮助下把它打印下来,初稿前后打印了一年,然后反复修改、校订,差不多有二十多遍,才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大家手上拿着的《潘雨廷先生谈话录》。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记录的时间,前后差不多是七年,1986到1991年,《补遗》中还加上1985年。记录结束到下决心整理,前后相隔差不多十二年,一直扔在旁边,除了少数朋友以外,也没有什么人看。下决心把它整理出来,到现在放在大家面前,前后是八年。其中有很多特殊的机缘,有很多特殊的故事,这些机缘和故事,对我个人来说刻骨铭心,但是对其他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所以不说也罢。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这本书特殊的地方,是潘先生本人写不出来,我自己也写不出来,这是在特殊机缘下,天造地设形成的。这本书近乎包罗万象,好像并不容易读。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读者自己——其实任何书都是这样,这本书尤其如此——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其中什么,不喜欢其中什么,都是你自己的写照,是你的心性状况的写照。当然不可否认,这本书依然有其缺点和不足,希望将来有讨论这方面内容的人出现。  这本书内容很多,可以有多种读法。我初步考虑一下,至少可以列出九种,甚至还可以更多:  第一种,可以看成类似于《管锥编》的资料集。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内容,初看起来杂乱无章,细心捡拾,可以各取所需。  第二种,可以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剪影。此书的内容是实录,涉及比较精深的学术内容,可以据此研究八十年代的思想状况。  第三种,可以看成多少带有日记体性质的小说,连续起来读,有着隐隐约约的故事线索。我有控制地运用了一些写作技术,尤其是节奏、音韵、气息,不经意中或许会闪现出来。  第四种,可以看成语录体的现代试验,和微博体也有所相似。语录是很早很早的文体,《论语》由师生谈学而形成。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精要处点到为止,并不主张长篇大论。今日流行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也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可以有联系,也可以没有联系,看似断断续续,却说明了大问题。  第五种,可以看成读潘先生著作的入口。由于潘雨廷先生的学问深度,社会至今还不太认识这位大学者。他的书已经出版了十二种以上,但是很少有人能全部读完。理解潘先生的学术,此书可以作为入口之一。  读潘先生的著作,在我看来,可以有五个入口:  第一个入口,《周易表解》。这是从《周易》经文入手,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元亨利贞之类卦爻辞,这是传统易学的角度。  第二个入口,《易学史发微》。这是不受传统经学束缚的,潘先生所发展的新型易学。此书是潘先生晚年思想的精华,可以从现代学术的角度来读,内容比较艰深。  第三个入口,从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基本史实入手,可以读《易学史入门》。这本书由我搜拾残稿编集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第四个入口,潘先生学术思想的总结,可以读《潘雨廷学术文集》。这本书是选集,概括了潘先生学术的主要方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第五个入口,从日常生活和解说学问入手,就是现在这本《潘雨廷先生谈话录》。此书亲切可读,点缀了很多日常琐事,提供了不少关键性背景。当然这个入门还是有一定难度,对人的智力形成挑战。  潘师母读过我的八本日记,她一直希望我早些把它拿出来,当时书名还没确定。现在此书终于出版了,多少完成了她的心愿。《潘雨廷先生谈话录》和《潘雨廷学术文集》结合起来,能基本了解潘先生的形象,至少是我心目中的潘先生形象。  第六种,这本书可以看成在世界竞争格局下比较纯粹的中华学术的入口。我们身处国际关系学院,就跟世界竞争的大格局有关系。现在一般讨论的国学或者儒家之类,都还是偏向于抵抗外来文化的保守层面,谈不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而《周易》是自强不息的中华学术的代表,它是中华民族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应对的就是竞争的场面,而不是单单提倡仁义道德之类。在世界竞争格局下,比较纯粹的中华学术——也不是文学,也不是历史,也不是哲学——就是有这个强悍的东西。中华民族可以在智力上、学术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不逊色于任何外来民族,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交流。  第七种,作为研究从古到今文化传承的文献。我们现在讲古代学术,往往都是根据课本猜的,没有真实的传承。读《潘雨廷先生谈话录》,你就知道,它和古代传下来真实可考的学术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潘先生和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薛学潜、杨践形等人都有深切的交往,他和很多派别、很多人物有关系。比如说,当年潘先生讲课的时候,顾毓琇也到家里来参与听,参与讲。当时的大知识分子文理兼通,理科的学者也能写中国禅宗史。潘先生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学术人,他和很多大家有来往,和他们讨论过学问,甚至受到学问的托付。  第八种,可以作为有一定纯粹度的人休闲的励志读物,可以在睡觉前读,东翻翻,西翻翻,受到真实的启发,甚至可以安神。  第九种,也可以作为比较有大志向的人的修行参考,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攻错的标的:此书包容甚广,涉及天地人、儒释道,但是也不一定要完全相信,甚至可以用来挑挑错:第一,材料的错。尽管潘先生的程度很高,我也认真校对过二十多遍——但是涉及面实在太宽,难免没有用错的材料,事实上现在已有所发现,相信将来会更多。第二,义理的错。我刚才还跟一个朋友讨论其中的谈话方式,此时此地讲的话,不能移到彼时彼地中去。所以说攻错也要当心,非常有可能是自己的错。本书讲的不一定是教科书常识,或者是辞典定义,而是和真实人的对话,在当时起有益的作用。每一次谈话旁边都有具体的人,有一个程度并不高的人在听,这个人就是我。第三,最好是在理解这本书后,另外走出更高的向上之路,那么这本书的责任就尽到了——这不是轻易可以讲的,但是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  这本书当然还可以有其他读法,以上的提示仅仅是初步,并且自身也可能存在错误。如果感到完全看不下去,那就是这本书不适合你,你应该另外寻找适合自己的读物。如果看得下去,又不完全看得懂,那就可以尝试跳着看。  潘先生活着的时候,没有出过任何一本书。他生前在华东师大不太知名,身后也不太知名,这几年才多多少少有些学术界认真读书的人知道他。在2000年前后,我遇到华东师大一些有名的人,问他们是否知道潘先生,回答只是说好像有过一个这样的教师。我自己在华东师大读书七年,也不知道潘先生,他当时默默无闻,甚至是甘于默默无闻。我们1984年跟随潘先生念书的时候,他的职称还是副教授,但他的学问真是最好的。  我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和朋友经常讨论一些类似于人生的问题,其实是非常无知的。当时连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出版,我们也会欣喜若狂地去买。我有个朋友叫宋捷,在这本书里经常出现,他现在的职业是律师。我们随时会交流一些书,喜欢讨论自己不懂的,像政治、人生、社会这些大问题,尽管实际上层次很低,但是年少轻狂,心无遮拦,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我们很纯粹,讨论问题很认真。我们自以为想出的最精彩观点,遇到另外一个朋友,他说这个不稀奇,如此这般,轻而易举地就破解了。我们很惊讶,我们费尽心血、读了好多书想出的观点,对这个朋友来说都不值一提,就像现在的网上掐架,我们拼命读书还不如他。  直到改革开放中的那一年,他要去深圳闯天下——他是个非常好的画家,画的动画片都得过奖。在离开的时候,我和宋捷去送行,大家在一起谈话,我把自己最好的书——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都送给了他。当晚在分手的时候,我记得大概在晚上十一点左右,他说别烦了,我给你们介绍吧,我讲的东西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那个人叫潘雨廷,原来就在学校里边,过去从来也没有注意到。听了他的介绍,我和宋捷就到潘先生那里去,看到那里已经有一群人听,其中大部分人后来出国了,一些人在社会上很有名。然后就是相见恨晚,每天都是新的,连笔记上都打着感叹号。  把笔记保存下来的想法很晚才产生,其实也不算太晚,在一年多以后。早在此之前,我已经开始协助潘先生做事情,我觉得这种一般人不懂的绝学,对我们民族非常重要。潘先生把当时所有看得到的学问,不仅仅是某一家某一派,都贯通了——过了二十年,我重新整理这本书,也没有觉得它落后多少。从传统文化讲,有一种类似于感应的事情,你内心真正想的东西,假以时日终究会实现,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我们当时是完完全全不懂的,冥冥之中就是有类似于这样的巧合。我们是纯粹的,没有其他的杂念,然而这件事,我相信它改变了我的生命。  我整理潘先生的稿子,做了二十年。潘先生的书到现在出了差不多十二本,但是学术界没有几个人读下来。这并不要紧,我把它保存下来,让想看的人看得到,自己的责任就尽到了。  这八本日记原来就是学术性的,整理时有节制地删去了一些私人的事情。中国的学术和日常生活并不脱离,我有意保留了一点其他内容。比如写到上海音乐学院大火,如果该院的院史有记载的话,那一天真的有大火,这就是所谓的实录。 ■  (2012年3月14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速记稿整理而成)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了。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与前身之一大夏大学都与普陀有着深厚的渊源,不仅创建在普陀区,其师生也在普陀区留下深刻的历史足迹,华东师大与普陀区的合作更是不断深化。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位于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近日,位于长风新村街道的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不需要预约,只需刷身份证,便可逛校园。

馆藏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藏资源包括古今中外各类印刷型文献和数字文献。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

截至2022年9月,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49529万余册,其中图书40786万余册,期刊合订本4128万余册,古籍文献3348万余册,学位论文579万余册,非书资料51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4个(466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802万余种,电子图书22016万余种。

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招生情况

近些年文艺学基本上是招6人,其中推免3人,招考3人。

二、专业课一

考题概况:专业课一一般有四道题。必答题三道,分别关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原理、美学/西方文论三个方面。选答题三道,根据个人的报考方向作答对应题目。

文学理论:

书目: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大家看过会发现两本书论述体系并不一样,这在理论研究中是常见的。但它们有内在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即使只读通了《文学原理》,从《文学理论教程》里边出的题,也基本上能自圆其说。只不过,针对某一问题,《教程》里也许会有专门章节展开分析,《原理》里要把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反之亦然。从考试的角度说,考场时间有限,最好有扎实明晰的书本知识做基础,然后再加以发挥。所以两本书都是必要的,做题时,可以根据试题的情况,以一本为主干,一本为辅助,在完整的基础上,又有深化的空间。

答题技巧:如果能找到和所论述的原理相契合的文论家及其观点,不妨适当引用,增加答案的厚度。比如,论文学构思时,陆机《文赋》中的观点、名句就是很好的支撑。

西方文学理论史:

西方文论一般算作文学理论方向的内容。不仅会在必答题中出现,也有过作为文学理论方向的选答题考察的情况。不过2017年,初试、复试都没有涉及西方文论的内容,在近几年算是个例。

书目:董学文著《西方文学理论史》。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从第八章: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开始,就进入了韦勒克所说的“批评的世纪”,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书目: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是丰富而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难,重在记忆。

答题技巧:中国古代文论的不少论述都极具文学性,做题时不妨适当引用。同时古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与论点相符,也可以运用其中。

美学:因为我报考的是文学理论方向,对美学的复习实在知之甚少,抱歉了。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专业课一的试题不会很偏,大块的东西考察的概率比较大。

另外,由于理解是层层递进的,如果觉得自己更适合由易到难学习的话,我对上述参考书目学习顺序的建议是:《文学理论教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二、专业课二

如果说专业课一的特点是难,那专业课二的特点就是多。最近两年专业课二没考大综合,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内容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我用的参考书是本科时的教材,其实感觉并不是很合适,所以就不推荐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找找北大本校的教材,有可能更适合做题。

题目情况:重点知识还是主流,但相对于专业课一,更有剑走偏锋的可能。比如,可能有很灵活的题,或者所谓的非重点。大家看成绩单会发现,很多考文艺学的人挂在专业课二上,所以一定要重视。

英语、政治

1、英语一

英语总的宗旨就是:早。各个环节都是越早开始越好!

(1)单词

单词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开头一直背到结束。我开始背单词还是开始得挺早的,从我决定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了,并且也一直背到了考研前一天,遗憾的是,中间摸鱼的时间太多了,悔恨啊!导致我到了后期刷真题依旧有很多不认识的词,最令人伤心的是,题干中的单词不认识,最后猜词也猜错了,真的想捶死自己。上了考场我担心的事发生了,背好大小作文模板的我心里美滋滋地想要一鼓作气写完大小作文,但是一看小作文题干要求,妈呀,这个词啥意思啊不认识啊怎么办啊天要亡我啊,只有灰溜溜地略过它。我买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并且结合他的视频看。看学姐学长分享的经验贴说近两年的视频朱伟的废话太多了,所以我看的是2018年的。就算18年他的废话不多,但是每个视频也太长了,我两倍速看都要花好长的时间,所以在看完前两个单元后,我就只看单词分析,不看长难句了,到十个单元后我连视频都不看了,直接背单词(主要还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面没得时间看视频了,枯了!千万别学我)

总之,直接背单词(单词书和真题中的生词),一直背到考研那一天!个人认为不论哪本单词书,它的作用都只是一个单词本,只要我们作为使用者能坚持背下去,它就是一本好的工具书。背的时候可以结合记忆遗忘曲线及时复习背过的单词。

(2)阅读

因为我经常晒网,所以我97到09的真题只刷了一遍,10到19的真题做了两遍(有点搞忘了,都怪我的拖延症!反正就是近几年的刷了两遍)

我大概刚准备考研就开始做真题了,那会儿也没看什么经验贴,直接就开始做了,做了个完型,就对了三四个,完全丧失信心!就没做了!然后看了经验贴说三四月做了题根本没用会错很多要先背单词。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到这里我真的要仰天长笑了,果然不是我自己的问题,于是很愉快地放弃做真题了!一拖再拖最后单词也没怎么背,到了七月还是开始做真题了!

(3)写作

一开始我也是看经验贴说狂背王江涛作文总结自己得模板,等我背了那么久的作文,最后晒了个网回来,啥都不记得了!到这里我清醒了,我是个废物我还想什么自己搞模板啊!简直是不自量力!

然后我发现了我的救星我的女神!刘晓艳!看她讲的作文课!有趣又有用!她会根据不同的模块将好多种模板,最后自己再根据自己的习惯组装一个专属自己的模板!她的这个课程完全就是保姆级别的好吗!这真的看了她的作文课后,我觉得这作文真的太简单了!唉,收拾寝室的时候把笔记都给扔了,没法拍照了,不开心。

(4)其他

完型、新题型、翻译,这三个分不好拿,我确实也没怎么花时间去刷这几个题型

完型、新题型可以看刘晓艳 的视频!她真的讲得是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我这种学渣,而且人又有趣!

翻译可以看唐静 的视频,我看了一点点后面就随缘了!这个我好像也是看的刘晓艳 的视频!她真的太棒了!我觉得刘晓艳的方法比唐静更适合我,刘晓艳讲的都是那种考前突击纯干货而且完全是保姆级别,手把手教学,唐静比较适合那种时间还比较充足可以慢慢学的人,大概是因为我基础太差了,人又懒吧。

2政治

首先资料我买的肖秀荣(毕竟考研政治有他了不起,虽然去年他也没压中多少)的精练精讲还有一千题,视频我看的徐涛 。肖秀荣的书比较全面,但他讲课讲得太催眠了;徐涛讲课很有意思,很有趣,能让我一直听下去,但我觉得他的书不够全面。所以我就用肖老的书看涛涛的视频,但是由于教材不配套,所以经常在看视频做笔记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勾画!这都不重要,基本上还是都能找到的,如果想要一个好的听课体验的话,可以买徐涛的书来配合视频,觉得不够详细的地方再看肖秀荣书的PDF。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题 !最好是看完一章或一节的视频就把对应的选择题给做了!我推荐看一节做一节,因为有些章太长了也太多题了,可能会导致全部视频看完前面的讲的啥已经忘完了,这样题也不会做,错误率也高,严重打击做题积极性!可能最后就题和视频进度不一样。(没错,这些都是我犯过的错,哭死)做一千题的时候,尽量不要翻教材,等做完修订的时候再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标记,最好是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千题做第一遍的时候是配合视频的进度来,但是千万别等视频看完了题做完了再来做第二遍,可以在中途就又开始从头开始做,开始二刷了。刷选择题主要是熟悉那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我因为经常晒网导致时间不够,就只刷了一遍一千题,后期做肖四肖八的时候这些缺点就全部暴露出来了,关键是也没得时间去补救了。所以要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可以经常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读一读,加深印象。

肖八主要就是做选择题记知识点,肖四就狂背大题当然选择题也不能忽略!

永远不要觉得还早,觉得还有时间,觉得还没到学习政治的时间,早早得就开始准备,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我用到的政治资料: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四、肖八、历年真题除时事政治外的选择题、徐涛小黄书

四、复试中文系复试名单会在复试前3-4天公布,这时再去准备资料就时间就太紧了。所以过线的同学最好都准备一下,每年进复试的人数也不是一定的。

资料:复试报道时,要求提供个人资料。这些资料老师可能前一天看,也可能在你复试过程中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报名登记表,个人陈述(1500字),各种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能证明个人能力的论文、著作及汇总表等。写过的论文可以过一遍,如果碰到灵活的题目,以前的积累会有很大帮助。

流程:

3月20日上午8:30-10:00报道,上交个人资料,老师会查看原件,不要忘带。

20日下午2:00——2:20考英语听力。(一般不会太难,六级听力应该够用了。)

3月21日上午8:00开始面试。老师先叫所有人进去,说一下规则,抽签决定面试顺序,如果有时间要求也会告知,今年要求每人不超过20分钟。然后大家到旁边教室等待。面试中,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会给三道题,三选二作答。答题前,共有两分钟的思考时间,有纸笔可做简单提要。两道题答完后,老师会根据你的答案进行提问。

题目:今年的三道题是:1谈谈你对《文心雕龙》的理解。2谈谈你对生命美学的理解(因为时间很紧我也很紧张,当时没选这道题,所以记不太清了)3任选两部中外名著,对比其审美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仍然是三个方向各有一题,基础知识是必考的,也会有灵活的题考察日常的积累和思考。

复试气氛很轻松,老师都很亲切和蔼,不会为难学生的。

参考书目: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华东师范大学是全国唯二的985师范院校,也直属于教育部,曾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起点就很高。再加上借助上海的地理优势,享受到优厚的教学资源,近些年来发展尤为迅速,A类学科就有12个,所有专业中,以“心理学”最为出色,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211和985指的是国内的重点大学。985大学指的是入选“985工程”的大学,“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211大学指的是入选 “211工程”的大学,“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大学的数量是要少于211大学的,但是含金量却要比211大学高,985院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前途,但是211大学也是重要的力量。如果分数够的话,985学院是最佳选择,如果分数稍微差一点,211院校也是非常不错的。

                                   

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

                                   

特色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对外汉语、化学、生物科学、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统计学等。

学校先后与法国高师集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高师集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可授予21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美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美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法律、新闻与传播、金融、应用统计、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艺术、体育、国际商务、保险、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翻译、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出版、汉语国际教育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先后与法国高师集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高师集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馆藏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现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藏资源包括古今中外各类印刷型文献和数字文献。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截至2018年底,图书馆拥有印刷型文献总量47130万余册,其中图书38808万余册,期刊合订本4014万余册,古籍文献3326万余册,学位论文485万余册,非书资料495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57个(449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754万余种,电子图书2111万余种,学位论文56896万余篇。

2017考研学习集中营: 389812479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单位****

院系名称

招生类别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办公地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硕士

奚老师

5434 5081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4225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

陶老师

5434 5085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423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

全部类别

田老师

5434 5143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120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全部类别

陈老师

5434 233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2205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全部类别

乐老师

5434 5414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北楼321室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

学术学位

郑老师

5434 3995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北楼427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

专业学位

姜老师

5434 4588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北楼427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

全部类别

张老师

5434 5062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北楼21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

全部类别

曹老师

5434 5055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3321

社会发展学院

全部类别

张老师、郭老师

5434 5043(学术学位)、5434 5171(专业学位)

cn、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北楼527

外语学院

学术学位

王老师

5434 4925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外语楼216

外语学院

专业学位

张老师、王老师

5434 4925(全日制)、62233231/138 (在职)

、138@163com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外语楼216、体育健康楼305室外语学院

对外汉语学院

全部类别

陈老师

6223 3100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0062)

对外汉语学院办公楼101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全部类别

汪老师

6223 2258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文附楼417室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全部类别

王老师

6223 2808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文附楼217室

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全部类别

陈老师、王老师

6223 2042(陈老师)、3252 6084(王老师)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文附楼516室(陈老师)、文附楼413室(王老师)

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全部类别

岳老师

6223 2291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文附楼403室

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全部类别

徐老师

6223 2156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文附楼402室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全部类别

汪老师、白老师

6223 3433

cn、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俊秀楼202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

全部类别

汪老师

6223 2669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田家炳楼1006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系

全部类别

陈老师

6223 2682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田家炳楼1006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

全部类别

程老师

6223 3895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田家炳楼1006

体育与健康学院

全部类别

鲍老师、孙老师

5434 5296

cn、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体育楼101

公共管理学院

全部类别

陈老师、王老师

6223 8751(公管院)、3252 7423(MPA中心)

cn、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原外语楼307、原外语楼503

商学院

全部类别

杨老师、姚老师

5434 4959(学术学位)、5434 4911(专业学位)

cn、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法商楼南楼339

金融与统计学院

全部类别

徐老师、常老师

5434 2648(学术学位)、54345173 (专业学位)

cn、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统计楼129、法商楼南楼115

传播学院

全部类别

徐老师

54343073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传播艺术楼213

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全部类别

昂老师

5434 5332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美术学系332办公室

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全部类别

秦老师

5434 5442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音乐学系335

设计学院

全部类别

许老师

6223 7313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设计学院楼103(原二附中艺术楼)

理工学院数学系

全部类别

吴老师

5434 491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数学楼117

理工学院物理学系

全部类别

王老师

5434 2934、6223 325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物理楼229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全部类别

陆老师、张老师

5434 0118(学术学位)、6223 3485(专业学位)

cn、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化学楼149室、理科楼B-1707

地理科学学院

全部类别

缪老师

5434 1217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资环学院楼277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全部类别

柳老师

5434 5445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资环学院楼238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全部类别

赵老师

5434 1305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资环学院楼544

生命科学学院

全部类别

徐老师、赵老师

5434 2604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生物楼163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全部类别

塔老师

5434 522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信息楼117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学位

金老师

6223 2922(单证在职)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全部类别

张老师

5434 522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信息楼117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

全部类别

张老师

5434 522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信息楼117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中心

全部类别

塔老师

5434 5220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信息楼117

软件学院

全部类别

吴老师、沈老师

6223 2184(学术学位)、6223 3261(专业学位)

cn、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理科楼B-908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全部类别

肖老师

5434 5087

cn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文史哲楼3229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全部类别

尹老师

6223 2113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理科楼A-406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全部类别

金老师

6223 8334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河口海岸大楼207室

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

全部类别

常老师

6223 5012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理科楼A-1602

艺术研究所

全部类别

徐老师、张老师

5213 7074

cn、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干训楼604、干训楼605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部类别

蔡老师

6223 2056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理科楼A-805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全部类别

孙老师

6260 9784

cn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原物理楼310

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全部类别潘老师6223 5109(博士)、6223 3320(硕士)cn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研究生院楼104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全部类别彭老师6223 3427cn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原小教楼302国际教师教育中心全部类别王老师6223 7101、5434 2991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系统科学研究所全部类别张老师5434 5220cn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信息楼117教育学部全部类别赵老师、李老师6223 2614cn、cn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文附楼319教育管理系全部类别闫老师3252 7546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时间转瞬即逝,而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之路有多么艰难,相信大家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猎考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精彩文章推荐

15个问题了解你是否适合考研如何备战2017考研?如何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2017考研:择“研友”标准2017考研:全年复习规划大三备考6大问题答疑2017考研人容易混淆的七大专业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VS统招研究生2017考研四种优惠政策须知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猎考考研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姜进,女,1954年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姜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54年 人物经历,主课讲程,研究方向,主要贡献, 人物经历 姜进,女,1954年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等称号。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夏东元先生的学生。 1978—1984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 1986年,执教于深圳大学 1988年,赴美留学,1998年获美国史丹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8年,获聘于美国凡萨学院,数年后被评为教授,后当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会成员 2004年,已经在美国担任教授的姜进毅然归国,任教于母校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至今,为推动中国妇女史的发展,姜教授积极参加、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与欧美中国妇女史、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研究机构和学者维持着广泛的学术交往。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用英文和中文发表多篇重要论文,2009年将有一部英文专著问世。 主课讲程 戏曲与上海都市文化、中国近现代妇女史、女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文化(双语课)等。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妇女与性别史、社会文化史、上海都市文化。 主要贡献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女性,表演,与上海都市文化”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画个人项目:Performing women: opera, popular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20th-century Shanghai 上海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女子越剧与上海都市文化。 主要著作: “Women and Public Cultur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Women’s Yue Opera in Republican Shanghai, 1930-1940s,”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博士论文已经出版,史丹福大学出版社) 《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 辑,朱政惠主编,王东、姜进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 辑,朱政惠主编,王东、姜进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主编),新星出版社,2008年10月 论文 《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引进》,《科学经济社会》,1984年1期。 《历史研究的非线性化及其方法论问题》,《历史研究》,1986年1期。 《谭嗣同——东西方人本主义的特殊交汇》,《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3期。 “Heresy and Persecution in Late Ming Society: Reinterpret the Case of Li Zhi,” ( Late Imperial China ,December 2001) “Times Have Changed; Men and Women are the Same” (Some of Us: Chinese Women Growing up in the Mao Er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1)。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历史》, 《文汇报·学林版》,20041226。 《断裂与延续:1950年代上海的文化改造》,《社会科学》2005年6期 。 《女性与中国政治》(原载《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10期下,中国社会出版社,入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科学文化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2006年11月。 《涌动与重构:从越剧观众看都市文化中的性别和阶层》,2005年“现代中国都市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海外中国学评论》创刊号 (20061)。 《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4期。 “Gender, History, and Medicine in Feminist Scholarship: An Interview with Charlotte Furth”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vol 13, no 2 (Fall 2006)。 《论题:女性主义语境下的性别与阶级——围绕<性沟>一书的一次讨论》,《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2期。 《<蝴蝶梦>与中国戏剧中有关性与道德话语的女性重构》,《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8年第1期(2月)。 《女性与中国政治》,《晚霞》,2007年20期。 《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译文 Reminiscences of Hongkew: The Life of Jewish Refugees, 1938-1945 Translation of 《虹口记忆1938-1945 犹太难民的生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8月 “明清时代的性别、医学、与身体:中国研究中女性主义历史写作的历程” ,《海外中国学研究评论》, 2006年1月创刊号。Translation of Charlotte Furth’s talk in English at ECNU on December 6, 2004 titled “ Gender, Medicine, and the Bod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Popular Reception of the West in Shanghai, 1950-1966 ”(中译英),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vol 12, issue 1 (April 2005) Translation of Zhang Jishun’s paper in Chinese titled ,“转型与延续:文化消费与上海基层社会对西方的反应(1950—1960年代早期)” Reminiscences of Hongkew: Legends of the Revolution (《虹口记忆:红色印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 “中国革命中的知识精英与底层教育”(Elizabeth Perry‚ “Social Movement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2007年10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