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清味散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古刹清味散文,第1张

  一、雪魔芋

 我以为,若进入四川峨嵋的幽谷奇峰,选一寺院小住。晨观日出,夕仰佛光、赏云海圣灯、待金顶月升……繁杂心境定会刷新,凝滞气血也会流畅,思绪,会比往日愈发澄澈。

 山巅之夜很静,即便偶尔有几声鸟鸣虫吟。我联想多多、难以入眠,于是,在山上长久独自徘徊,渐而引发了强烈的食欲。当时,我非常想品尝一次禅院里的素斋。然而子夜深深、归路朦胧、山门早闭、幽径孤灯,这情境不可能会找到果腹之处。故此,只好坐在一片竹丛旁,持一杯半冷的清茶,追忆鲜美、清雅的峨嵋素斋,权且作精神食粮。

 峨嵋斋菜菜谱中的三姑六耳和豆腐青菜,在其他佛山的斋堂里也多见,不足为奇。唯独一款斋菜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便是峨嵋僧首创的雪魔芋。四川人用魔芋炒制素菜的历史已近千年。宋代作家孙光宪所著的《北梦琐言》,记述了四川官府在唐代已开始用魔芋与面粉制成“以素托荤”的多种象形菜肴。

 记得初识此品,给我的第一种感觉就是,这类吃食既含“魔”字,自然有些诡异之处。一向习惯“未游先读”的我,曾在《食典》中认识了食材的来由——这种天南星科的植物还有其他可怖的名称,如蛇六谷、鬼头、鬼芋等。面对一盘魔芋,询问详情,更令我大吃一惊!原来,魔芋因富含高量的生物碱和毒性,须用加热的碱水或石灰水处理后方可食。

 边吃边问,忽然有了几分哲思。制作魔芋豆腐的程序,说来较为怪诞——将干魔芋粉入锅搅煮之时,加入人们无法想像的石灰水,使其充分吸收膨胀,而后再加米粉搅匀,收汁冷却后,变为淡棕色的“豆腐”。即便如此,峨嵋僧人还要继续“磨炼”它,将魔芋豆腐放在冰块下压实,一任风吹雪打、日晒雾浸,最后终于成为四海闻名的美味健身食品——峨嵋雪魔芋。如此经历,颇像山中的毒魔经智者降服、引导、调教后终为善类,为人所用一般。在峨嵋品雪魔芋制作的素品,令我想到了世间的许多因因果果……想到此,忽见一缕晨光隐现在松林云海之间。一夜未睡,依然觉得很充实。

 二、鼎湖上素

 “吃在广东”早已成为遍及旅游品味族的广告词。后来不知谁又补充了一句“广东人什么都敢吃”。我曾直言,这话非但有些“添足”感,还隐现较为粗鄙的进食理念。须知,任何可食物都敢入口的直立动物,还像现代人吗?

 唐宪宗在位时,生于河南、直言犯上的韩愈被贬到潮州。新官上任后,发现岭南一带尚处于荒蛮之地,吃食多为狰狞怪异之物,如鲎、牡蛎、蟾蜍、蛇等。由此,老先生战战兢兢、勉勉强强地吃了一些,忍着肠胃不适,写了一篇《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字里行间凸显惶恐:“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蚝相粘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这位曾在当朝任监察御史、后随裴度平淮西之乱的铁面人物,面对像武将官官帽(惠文)似的鲎鱼、尾如蛇莽般的蒲鱼以及形态怪异的章鱼和鲜贝,也不禁吓得冷汗直冒、面红耳赤。

 试想,作为想一览美景的游人,口腹中吞咽下这些精灵古怪,能平心静气地感受山川殿阁的奇美吗?

 所以,我几赴珠江三角洲一带独游,都尽量寻觅有素馨感的美食。一道让我心仪已久、但至今无缘品尝的名吃,便是广东肇庆鼎湖山的名菜——鼎湖上素。

 鼎湖山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半山间,悠云半掩的庆云寺,又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可见其境非俗景可比。明清时期,寺中老僧,为使众多香客体味山中菌类食品的独特美味,用三菇六耳(即北菇、鲜菇、蘑菇、雪耳、黄耳、石耳、木耳、桂花耳、榆耳)烹制一道素馔,名为鼎湖上素。这道素菜历经数百年,在多方店厨的不断研制加工下愈发完美,现已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享有盛誉。

 那天,我独自在天溪、云溪、天湖三景畅游了一番后,但见暮色已沉、丝雨飘摇,山路的游人逐渐零落,在天溪景区半山腰向峰顶仰望,一泓飞瀑由40余米高的崖口倾泻而下,呼啸着跌入龙潭。向下鸟瞰,林木与危径,隐现在迷迷茫茫的山岚深处。下一步该去哪里?值此深山寒雨的境况,该夜宿谁家?我默默自问,觉得很是孤寂无助,在恍然行走之间,无意中来到了庆云寺门前。

 夜宿山寺,也许是颇具诗感的`。风雨穿林打叶和孤灯夜话,不仅会令人忆起古籍中的精彩情节,也有涤荡心境之感。一位专程到此学习“上素”烹制方法的青年厨师在走廊下背书,与我不期而遇。面对深山夜雨,我们泡上一杯清茶,轻声细语深谈起来。在我的提问下,他绘声绘色,向我介绍起烹制“鼎湖上素”的工艺……

 原来,制作这款菜很是繁杂,须将雪耳、桂花耳、榆耳、黄耳、鲜菇蕾、水发竹荪、笋花、新鲜莲子、银针及青菜嫩梗等先焯后入冷水浸泡,炒锅烧热下素油,加入“素上汤”,将上述原料煨煮入味。经几番焯、沥、煸、炒后,将白菌、香菇、竹荪、鲜草菇等在大汤碗的底部依序排好,再将剩余原料填满碗心,继而,把大汤碗扣在大盘上,形成山林起伏形。待锅热入油,匀点味精、精盐、白糖、鲜味素汤及酱油,而后烧沸,分原料类别依次整形后,将湿芡粉淋洒到盘中。

 “看到色泽雅丽、鲜嫩爽滑、清香溢口的鼎湖上素,我就想到‘百味不如本味’的古训。”青年厨师神态凝重地表示。

 直到我第二天下山时,我也未见到鼎湖上素的品相。然而,不知为什么,数年来,这款菜的名称和做法,一直深深留存于我的记忆中。想到它,就想起山崖间瞬息万变的烟云,就想起禅林暮雨,就想起孤灯夜话,就颇有滋味地想像起鼎湖上素的色形,倘若再有机会到鼎湖山,我真的很想品尝一次。

据锦州府志记载:紫荆山距城东二十里,高约三里,周围四十里,尊严高大,郡之主山,以产紫荆色故名,因紫荆山风景清幽,古时文人雅士游此多留诗文。明大学士孙承忠题:“紫荆山高大为城东障,日出时山顶如盘捧日,而山岚光青霭入画”,并作诗:“西周荆作天,东周荆作山,独有关山月,双披客鬓斑”。又诗曰:“荆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红,夕河抛日梭,织山锦州雄”。

另外明代郡守孙成作诗:“紫荆横亘壮东偏,幼出扶桑景宛然,残月已沉苍霭散,片云初拥赤光悬,海门耀日腾朝气,水际凝寒恋烟宿,锦水风清春光晓,肿胧直上翠屏边”。另有无名氏赞誉紫荆山“紫荆高耸客城东,曙色平分瑞霭浓,烟锁层恋连翡翠,岚腾绝项隐芙蓉”,并作藏头诗云:“紫气东来道貌岸然可传,荆门山脉绕城边,朝时日出窗前望,旭字形成八月天。”

紫荆山原有古建筑——“荆山寺”(现改名为“三圣寺”),建于唐代、重修于明嘉靖年间。据大明嘉靖丁末年所立重修碑文记载:“紫荆山云锦城东十八里许山之西麓有寺稽诸说盖自宋元以来古刹也,峰峦叠翠水秀溪明名曰‘紫荆清晓'为锦州第六景,僧众修养于此凡居民过客岁时伏暑盛游玩于焉”,再现了当时寺庙气势恢宏的景象。

锦州义县宝林楼

--------------------------------------------------------------------------------

宝林楼坐落在东北第一山--医巫闾山南段方圆150平方公里的宝林楼自然旅游风景区内。四周群山环抱、奇峰耸峙,林涛树海、翠岭蓝天,悬泉飞瀑、流光异彩,溪流潺潺、径幽谷深,蜂欢蝶唱、鸟语鹿鸣。举目远眺,青山淡淡、白云缭绕,南海茫茫、凌水湾湾。宝林古刹就是镶嵌在这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奇观胜境中悬崖断壁上的琼楼画阁,宛如浮悬于云端的玉阙仙宫。她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辽西这古老而又文明的山水之间,展示着她近5000年来的神奇色彩,传播着她那沁人心扉的美丽传说。

  闻名中外的宝林古刹南距锦州市区60公里,北离义州古城35公里,交通便捷,是旅游观光、度假,上香朝拜的最佳选择。古往今来,从炎帝开始,先后有26位皇帝和120多位朝廷重臣、阁僚、将军来过宝林古刹。来宝林楼次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就是清朝乾隆皇帝,乾隆29年,他来宝林古刹避暑一住就是45天,并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墨宝《宝林八景》诗。

宝林古刹不知年,山在楼头寺在前。

画阁不因风雨朽,老僧长伴孤松眠。

砥柱险托千仞阁,翻身独步几重天。

井扳不倒将军马,石立高山国公鞭。

兔儿山头云渺渺,孤佛顶峰雾漫漫。

棋盘曾见僧游迹,仙人桥留马蹄牵。

金鸡顶峰南海近,宝林楼居闾山巅。

诗情共羡凌河景,古时香火塞北烟。

  晋朝的无味空道人,唐朝的李世民、徐茂功,明朝的吴三桂等等历史人物都留下了宝贵的墨迹。关于宝林楼景区的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神话故事和奇闻趣谈,非常丰富。如炎帝避居石屋山、鞭打石门、扳倒井、韦陀显圣、罗汉显圣、顺治焚香、千古之谜隐型佛、吴三桂立碑宝林楼、王省长还愿、张作霖讨签、唐王揭幕、章帝出巡、文帝修庙、乾隆避暑、三义士救薛礼等不下百余篇,可见宝林古刹悠久的神秘历史和当年的影响与辉煌。

  宝林古刹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前。据《炎汉古刹说》记载,四世炎帝(神农氏)榆网施暴政于民,黄帝起兵,炎帝在中原败北,逃往云梦,选居闾山石屋,休养生息。炎帝做古后,子嗣为祭祀他和先祖三皇五帝,就在他居住过的石屋,由云梦真人主持,修建了庙宇,主要供奉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神农氏、女娲氏和炎帝榆网等。同时还在古刹右侧修建了神农罐(炎帝的陵墓),八卦神农双塔,(七级单檐式双塔)和神农碣。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是出现的人文景观,是世界之最,它比埃及金字塔还早建300年以上。

  刘邦称帝后,于公元前202年为削弱楚王韩信的势力,10月伪游云梦来到古刹,并钦定改炎帝古刹为两层主楼,又修东西配殿。殿内增添了其父太公望和母亲刘温的塑像,汉楼实际上就是刘邦的家庙。到此炎汉古刹才真正形成。

  东汉光武17年,即公元41年,光武帝刘秀为纪念东征匈奴、鲜卑牺牲的英烈,命辽东太守祭彤在半山腰的断壁崖前宝林楼下突出的高山平台上,修建了雄伟壮观的古刹禅院,主殿供奉弥勒佛金身塑像,西配殿供炎帝神农氏榆网塑像,东配殿供汉高祖刘邦塑像。古刹禅院作为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举佛事、办道场、讲经说法、接纳香客游人。

  到了唐贞观19年10月,即公元645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大将军鄂国公慰迟敬德带兵到此,夫人白氏生子于古刹,取名宝林。李世民为纪念东征胜利和慰迟敬德的功绩,改古刹为宝林楼。遂命徐茂功设计,尉迟恭监修,改汉楼二层为四层,东西配殿改修配楼,第一层楼称大雄宝殿,二层为大兴宝殿,三层为大安宝殿,最上一层为凌烟阁,古刹禅院随之改为宝林禅院,并请智剀弟子心任宝林禅院住持,佛教天台宗便传入辽宁。从此宝林楼完全变成了佛教活动场所,道士则搬迁到新修的庆云宫修炼。

  宝林古刹共有金、乌金、银、铜、铁、玉、石、木、泥塑佛像760尊,碑碣12筒。现存的宝林楼上二层,就是唐贞观19年的遗存,距今已有1359年的历史。宝林楼最兴旺时期尚属明代。明永乐年间,宝林古刹住持、僧人200多名,各种杂役30多人,有庙产42万亩。是辽西地区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每逢佛事,国内外僧、俗云集、香烟缭绕、钟鼓齐鸣、诵经不绝。宝林古刹最后一位住持欣然,解放初期不知去向。

  宝林古刹近5000来年,历尽沧桑,几经兴衰。特别是在近代几经浩劫,宝林古刹建筑群已荡然无存,仅留下最高二层楼的断壁残垣。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宝林楼才迎来甘露春雨。为重现宝林楼历史风貌,义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张志贵任组长的宝林楼开发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开发建设宝林楼,准备投资13亿元三年内恢复宝林楼的历史建筑规模以及历史上的宝林八大景观。在石门外修旅游度假村和旅游休闲别墅……。

风景优美的锦州,总是让人感觉很温暖,清澈淡淡的风,总是让人感觉很迷人。七月的锦州,山川早已绿意盎然。如果你来参加这个醉春游,你一定会觉得很庆幸你来了。

第一行:

寻找历史遗迹一日游(翠岩山、西北屯长城一号码头、老虎沟名人村)

驾驶路线:

起点为金州松坡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沿金池公路(S306)至翠岩山景区,再折回翠岩山北麓马迪人西侧码头、梯田遗址;中午翠岩山农家乐吃农家饭(需预约,团体聚会、聚餐、娱乐也可接待,公费消费价格为价格),或在边墙子一家农家乐餐厅就餐;下午在马底屯的大棚里采摘黄瓜(51左右可以采摘哈密瓜、西瓜、西红柿),然后参观老虎沟名人村,领略著名画家创作基地的风采。之后,旅行就结束了。

第二行:

朝阳寺(小东山)、燕京寺、牛心山明长城一日游

驾驶路线:

起点是锦州市松坡路与人民大街交叉口。乘坐金宝线(S209)北行5公里,从扶余庄村左转至菜地楼村屯北至朝阳寺,品味千年古刹的韵味,再折返至金宝公路左转北行至文地楼镇政府,再北行3公里至燕京寺景区。参观完牛心山明长城遗址,中午可在文帝楼镇街农家乐餐厅用餐,行程结束。

第3行:

燕京寺、月亮湾、岭头山庄、大毛宝、双井寺一日游

驾驶路线:

起点是锦州市松坡路与人民大街交叉口。沿金宝线(S209)文帝楼镇政府左转,向北行驶3公里至燕京寺景区。然后折返金宝公路北行3公里至龙王坨子屯南月亮湾(可拍照),再游览岭头山庄(可在此就餐,也可按大众消费价格接待团体聚会、聚餐、娱乐)。中午在古城饭店用餐(可按大众消费价格接待团体聚会、聚餐、娱乐),下午参观明长城大毛堡遗址、双井寺。旅行结束。

第4行:

巨山园、满家沟战斗遗址、生态园、佛爷沟一日游

驾驶路线:

起点是锦州市松坡路与人民大街交叉口。沿着金宝公路(S209)向北行驶至康佳村,然后左转至营城子村。向北到村里出了巨型自行车园,再爬上山路参观战斗遗址,然后参观佛爷谷。中午可以在大茂堡古城餐厅或者岭头山庄吃晚饭,都需要预订。

路线5:鸭巴山辽沈战役遗址

驾驶路线:

(1)走金宝线(S209)到康家村,小杭底屯以西右转进入大康线,沿山沟方向向北到山下,走小路爬山。

(2)走金夫公路马家路北到下七台村路口,左转约3公里到小行地屯,沿沟沿屯溪西走小路到山下。这些地点都在山顶。中午自己带干粮或者在附近餐馆吃。

路线六:燕京寺单程游

路线:

锦州火车站坐203路汽车总站到景区下车。

温馨提示:这个假期是当地防火戒严期。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景区,禁止野外用火。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户外运动请准备急救药品和必要的防护装备。

在城市里哪里可以骑车和开车?

路线一:滨河路——解放路东端

从金陵水库开车到解放路东端,自行车和汽车约25公里。沿河而行,风景如画,是一条会让你心旷神怡的路线!

滨江路作为锦州的重大民生工程,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也成为沿河而建的景观道路。目前,第三期工程

花地城温泉度假村以湿地源头为背景,以芦苇为背景。春天在苇海泛舟,夏天在湖上观鸟,秋天钓蟹,冬天滑冰。是辽宁温泉旅游项目的收尾工作。

骑行时间:4小时

自驾时间:1小时

骑行和自驾具体路线:市区(市府广场)-科技路-省道209-龙栖湾大道-滨海大道-终点。

1、医巫闾山:医巫闾山因与古代华夏民族的“医、巫”文化崇拜有关而得名,风景区内奇峰怪石、苍松翠柏遍布山巅,是登山赏景的好去处;而且山上古迹众多,更有古刹庙堂,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拜佛祈福与访古胜地。

2、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座专题性军事博物馆,主要由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名录碑、大型组雕、兵器园、广场、纪念馆组成,适合带孩子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纪念馆中的枪炮、旗帜奖章、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图文介绍与战场全景画,你可以了解到中国解放战争辽沈战役的过程与先烈们的艰苦革命生涯。

3、北普陀山:北普陀山先是个自然景观很不错的地方,在山间上还有着有1400年左右历史的古刹,同时还有着东北地区的最大佛教建筑群,如果是对佛教有兴趣这里很值得一去。

4、笔架山:笔架山是道教名山胜地,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因形如笔架因此而得名。山上悬崖峭壁奇秀,有真人观、吕祖亭、五母宫、三清阁等众多道教庙宇,其中以三清阁最为精美。

锦州北普陀山属于锦州高山奇峡的著名景点。

北普陀山始建于辽代。经历次战争、浩劫,几经损毁,几经修缮,于一九八三年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以来景区从没停止过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集食、住、行、娱、游、购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其间的艰苦创业历程,积淀了富有北普陀山特色的“普陀文化”。首先,景区倡导“快乐工作每一天,微笑服务每一人”,打出“争行业之秀,创一流服务”和“笑迎八方宾客,满意在我景区”的品牌形象;以“让游客带走微笑”为经营理念;以“规范服务、个性服务、微笑服务、体现完美服务”为服务理念;以“制度管理、个性管理、微笑管理、体现时代管理”为管理理念,以弘扬企业文化,展示普陀风采为主导,连续六年创办了《北普陀山期刊》,拍摄了《北普陀山风光片》和《北普陀山山歌》MTV光盘;景区每月评出两位“微笑大使”和一个“品牌班组”;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十辆观光车,司机兼导游全部用中、英文讲解;导游员专业的导游水平,热情的接待服务,规范的举止言行,被广大游人誉为北普陀山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所有这一切都是北普陀山的文化展示,是景区整体素质文明的表现。也正是这些特色文化为北普陀山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北普陀山走向了企业文化的振兴之路。

雄势辽西的北普陀山,曾引无数爰国诗人、民族英雄为之高歌,拔剑起舞,留下不朽的诗篇和神奇的故事。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宁锦之战,袁崇焕伏雄兵“普陀山”的故事。

锦州北普陀山历经千百年的修茸,真乃为“辽西第一洞天”,楹联、石额、匾额、石碣、碑等有四十九方之多,据锦州八十六座庙宇之首!

出历史名城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险壑逶迤伴绕,飞泉云岫横生妙境的名山胜地。这就是声震辽海、誉播京华的关外第一佛山——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诸端寺刹,晨钟暮鼓梵音法号经年袅渺,祥云喜雨龙光清岚百代氤氲,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称之。至辽代,又因让国皇帝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闻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贯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枫林旭日、苍山观海、红石卧龙、滴水观音、泓池澄晖、烽台夕照”等景观而著称于世。明清两代,更以辽西“第一洞天”驰名海内,为佛、道两教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拥有奇特壮观的山峦;千姿百态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树悬挂的峭壁。名峰、古刹、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听莺啼鸟语,夏可闻蝉鸣桑林,秋可睹栌红霜染,冬可观石堂松雪。四时景致,异彩缤纷,胜如巧笑顾盼焉。九大景区共有五十多处景观,其云、石、水、洞、林、花、鱼、鸟浑然一体,雄、险、奇、幽、动、静、美、妙交相生辉。实为洞天福地,人间胜境。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辽宁五十佳景之大观。

锦州北普陀山以四季美景、真诚服务,广邀四海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

愿我们在锦州北普陀山相聚,相知,相谐,相共,同创美好的未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