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秋分?它有什么特点?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特点包括:
1、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扩展资料: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秋分
冬至是什么意思: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冬至,又称“一杨胜”,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至”、“最长的节日”、“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用土归观测太阳并进行测量。
值得注意的是,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略快,这就造成了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北半球短8天左右,所以北半球冬季比夏季略短。
冬至起源
年冬至,太阳运行到经度27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太阳最偏向北半球。因此,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太阳全天在地平线以下,是北半球最宽的极夜。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冬至也是全年中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这一天只有9小时20分,正午太阳高度只有2642’。在这个冬天,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50%左右。冬节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新的一年开始了。年,“夏至秋分,春至冬至”,冬至节,春初声。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将完全被冬季星空取代,从今天开始“入九”。此时,南半球正处于炎热的夏季。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由来其实来自于一个国家的首都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开始用土归法测影,在洛邑测出世界的位置,定为地球。这在当时是一个政治意义重大的举动,却成为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了洛阳,用土归法测得洛阳所在的地方为“天下”,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的吉祥之地。0年记载:周公“上罗食”,考察了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最后确定建水东、秋水西、秋水东都是“唯罗食”。周公通过《土归风光勘测》选定洛邑为根据地的史实,在古籍中有所记载,被后人视为立国之法。
“土贵景观调查”的目的是找出“地球的中间”。这种方法的精髓是“树长八尺,夏至,山水长五寸;冬至,景长13尺5寸”。“量土之深,定日影,求地,四时止”。这种方法被用来测量洛阳和洛邑在土壤中的理论位置。
根据的影测所确定的世界,周人详细规划了商朝灭亡后的第一个国家首都,时间从0755年到79000年:“是一个建在土里的大城市。国家建成后,周公在《成州唐明礼乐制度》中制定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朝的正月是冬十一月,冬至是新年的开始。也就是说,周公选择了土贵法测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年。
从周朝到秦朝,冬至一直是一年的开始。汉代依然如此。从0755年到79000年,有这样一种说法:“冬至太阳升起,你就庆祝”也就是说,人们最早庆祝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之阳开始越来越强,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是盛世之日。所以,后来春节祭祖、家宴的习俗也经常出现在冬至。冬至也被称为“小年”。第一,意味着年关将至,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第二是冬至的重要性。以冬至为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周历的第一个月是夏历的11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今天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过年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所以也可以说“冬至节”是从汉代才开始举办的,到了唐宋才兴盛起来,一直流传至今。
1 24节气之秋分小知识(24节气之秋分节知多少300个字)
24节气之秋分小知识(24节气之秋分节知多少300个字) 124节气之秋分节知多少300个字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二十四个节气的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324节气里什么是秋分
9月23日是“秋分”,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
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时到达黄径180。,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
季。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
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
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
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
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
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
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
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
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
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4秋分的介绍求二十四节气秋风的介绍
秋分介绍: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秋分由来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习俗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在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5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6关于24节气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太多了,还是自己看看吧,这挺全的
7秋分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
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
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至’者,极也。”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
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 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
秋分的由来:
一、秋分的地理学解释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二、秋分的含义
1、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2、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扩展资料:
秋分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的十六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秋分习俗:
1、秋分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为了春天祈祷农事顺利举行的祭祀,后来倡导“春祈秋报”的做法,于是在秋分节气之际又设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日)的春楔。
如兰亭曲水流筋等,后来春秋两季的佳日,都借以举行游戏活动,于是又有了秋楔。大概民间认为春季农事即将开始,祭祀可以祈祷农事顺利,而秋季耕作结束。
便应以举行祭赛来表达感恩之情。唐代以来,秋社的日期,各地都不相同。如安徽贵池在八月上旬,重庆万县以八月十五日为秋社,江苏通州在九月九日,湖北监利在八月初一。
而其他各县,或者在八月二日,或者在九月九日,或者在十月一日,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秋社都取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约在农历八月秋分前后。
各地谚语有按照秋分日在社前还是社后,来占卜年景的丰歉的。如福建建阳的农谚:“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
江苏松江的农谚:“分了社,白米遍天下;社了分,白米如锦墩。”无论秋社在何时,每逢此时,人们都要祭祀先农,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2、秋分食新
秋收时,农家割新稻,一般称之为开稻门,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饭,都要先祭献过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称之为食新或者献新。
考究的人,还会选择吉日,焚香设酒以祭献。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少数民族尝新多在六月二十四日,以荞麦成熟作为尝新之日。
而冕宁、越雟一带,则在七月十五,以稻米成熟之期为尝新。遇到闰月,应提前一个月。尝新之日,采收新荞麦或者新米制成米饭。
另用当年的母鸡一只,富裕人家还要宰羊,祭献在祖灵之前,以示珍视米谷,报答恩德,绝不忘本。
3、秋分走社
农家以土地为其唯一的资源。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而且人口稀疏,住所固定,环聚一处,守望相助,彼此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
乡邻之间的关系异常亲密,有时因为农事上的关系,如耕地整理,病虫害的驱除与预防等,都不得不互帮互助,协力完成。
秋社之时,一年的辛劳,已经得到回报,彼此愉快的心情无以复加,因此男女走社,总是要比春社还要盛大。各家经常拿出最丰收的土产食品招待客人。
以相互展示夸耀,如此也促进了人们的进取之心。有民谚道:“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
5、秋分投壶
投壶是古代秋分节气期间宾主宴饮时盛行的游戏。方法是,设一壶,使宾主依次向壶内投矢,胜者倒酒给败者喝,大致与乡射相同。所不同的是,投壶用手掷,不是以弓射。
投掷的是标而不是箭,命中的是壶而不是靶。投壶技巧娴熟的,往往心手相应。投壶的花样繁多,其名称种类有春睡、听琴、倒擂、卷帘、雁衔、芦翻、蝴蜂等项,不下三十余种。
-秋分日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2023-08-09 13:12: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