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避讳是为了何?表示对统治者的尊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古时避讳是为了何?表示对统治者的尊重?,第1张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

  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字达五十多个!

  避讳的方法

  改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缺笔法

  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皇帝圣人都要避其名讳,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里面大有讲究的,而且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大有表现。

比如在西方神秘学中就认为如果一个魔法师的真名被别的魔法师知道了,就有可能会被其他魔法师所操控。在中国古代同样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道教典籍《女青鬼律》中就有说到“知鬼姓名皆吉,万鬼不干。”

传说中的白泽也是因为知道所有妖怪的名字,黄帝令它做《白泽图》普告天下,家家户户都会收藏,白泽更是被称为百妖之王。在《抱朴子》中就有专门记载诸多妖怪的真名,并说“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其中还记载知道妖怪的名讳,就能控制妖怪的法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呢,总结一下可以分为3点:首先很早之前就有仓颉造字,鬼神皆哭的说法。可以说文字本身就有神秘性,另外古人们也认为名字和本质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外在之名,掌握物质本质。在古代同辈互称名表示绝交,皇帝跟孔子的名更是被视为禁忌,在书中和称呼时都要避讳。

当然还有很重要一点,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远古时期人类原始巫术有关。早期人类相信,通过获取对方身体的某一部分, 比如头发,指甲等,就能用来诅咒或控制。所以当人们把真名视作身体的一部分时,就要努力的去保护它避免受到巫术的侵扰。

所以大家仔细想想,其实平时工作学习中,呼唤你全名的人真的并不是那么多,同学朋友之间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称呼,父母亲戚一般喊你小名,工作之后公司也会喊你小王小李小张代替,其实到如今人们潜意识里还是有些避讳使用全名。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

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丘逢甲先生后来主修家谱,又改“邱”为“丘”。

另外,还存在一种“宪讳”,是古代官场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如:五代时期的著名宰相冯道,字可道,被称为“十朝元老”,据考证实际为十三朝元老。他的门客在给他讲《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时,只能读作“不敢讲可不敢讲,非常不敢讲”。

二、避讳的方法。对于封建社会避讳,往往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付:

“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还如前所述的“恒”改“常”,“启”改“开”。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 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斤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避讳作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之一,目的为了强化国人尊祖敬宗的意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造成许多麻烦和文化史集的混乱。后来的皇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起名时故意用一些生僻字,以减少平时老百姓交流过程中的麻烦。

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了尊敬君主、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说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来加以回避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在古书用字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给我们阅读古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对古代的避讳习俗很有必要认识了解。

避讳起源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左传》《礼记》及《孟子》等书对避讳也有记载和论述,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臣民必须遵守使用,否则就要砍头问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