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故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是,无论何种软骨损伤,最终都可能导致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遗留永久性损害,故近年来已引起重视。

基本介绍 就诊科室 :骨科 常见发病部位 :髌股关节 常见病因 :运动性损伤 常见症状 :髌后疼痛 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预后, 病因 任何影响关节滑膜正常分泌或关节软骨挤压机制,有碍关节正常活动的因素均可引起关节软骨的损害。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髌后疼痛,在活动或半蹲位出现,初期为酸乏不适,后期发展为持续或进行性的酸痛。往往在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结束或休息时疼痛又加重。在上下楼梯,尤其在下楼或下坡时酸痛明显。有时有关节交锁症状。 检查 1体征 体征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1)髌骨磨压痛   多为阳性。 (2)推髌抗阻痛   阳性,将髌骨向远端推挤,同时股四头肌收缩,髌下出现酸痛为阳性。 (3)单腿半蹲试验   阳性,该征是髌骨软骨病最显著而又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之一。 (4)股四头肌萎缩   多较明显,尤其以内侧头更为显著。 (5)膝关节积液征   中后期多为阳性,浮髌试验可助诊断。当膝关节积液量少于30ml时,可用积液诱发膨出试验查出。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透明液体,偶可抽出混浊的关节液。 (6)髌周指压痛   髌骨软骨病并发周围软组织炎症时,用示指指甲扣刮髌周可以出现疼痛。 (7)髌后捻发音   髌骨软骨软化剥脱之后,髌软骨面不平整,膝关节运动时髌后可扪及粗糙的捻发音。这种捻发音的特点是在膝关节活动到某一固定角度时出现,多次重复不变,为粗糙不平的软骨摩擦所致。 2X线检查 普通X线平片对诊断无太大意义。但选择拍摄不同屈膝角度的髌骨轴位片,可观察髌骨形态、髌骨软骨下骨的硬化程度、测量髌骨的某些指数,如髌骨角、髌骨深度指数、髌骨指数、槽角、叠合角等。膝关节侧位X线片可检测髌骨位置异常,正常时髌骨长度(P)与髌韧带长度(PT)相等,当PT超过P的15%,或超过 1cm时,为高位髌骨。 3MRI检查    可发现髌骨软骨的剥脱和溃疡区。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可大致诊断为本病。确诊还得依靠关节镜、手术探查等检查。 治疗 1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为本病的基本和主要治疗方法,常用以下措施。 (1)股四头肌练习   是防治髌骨软骨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加强股四头肌力量,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髌股关节应力分布,并可防止由于膝酸痛及发软而造成的跌扑或意外伤害。常用方法如站桩,一般采用靠墙避开疼痛角度的站桩方式。也可做主动直腿抬高或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2)髌股关节粘膏支持带或护具   作为保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创伤医生经常推荐那些不愿手术的患者采用髌骨粘膏带或髌骨护具,改变髌骨的运动轨迹与接触力学,达到缓解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 (3)关节腔内注射   选用醋酸曲安奈德或康宁克痛注射液,每周1次,短期效果较好,只能临时适用于需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2手术疗法 对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髌骨软化症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1)局限性软骨切除加钻孔术   为目前仍较常采用的基本术式,可采用关节镜或髌前内侧或前外侧切口,显露后以刨刀削除变性的软骨,暴露软骨下骨板,用1~2mm钻头钻孔数个。本手术的目的是使来自骨内的纤维肉芽组织填补缺损软骨,最后化生成纤维软骨。钻孔也能释放骨内压,使疼痛得到缓解。 (2)髌骨重排列手术     包括近端和远端重排列术。近端重排列术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切断髌股横韧带、髌骨下的斜束及部分股外侧肌肌腱)、股四头肌内侧头外移术(固定于髌骨背侧面的中部)。远端重排列术主要有胫骨结节抬高术,或抬高后加内移。 (3)髌骨截骨术   可解除骨内高压,缓解疼痛,同时又可调整髌股关节面使之接触更协调。 (4)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严重的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考虑采用髌股关节人工表面假体置换术治疗。 (5)软骨移植   包括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和自体骨软骨块蜂窝状移植(又称马赛克软骨移植术)。前者取患者自体软骨进行体外软骨细胞培养,用组织工程方法将培养增殖后的软骨细胞植入病灶区,再用骨膜覆盖。自体骨软骨块马赛克移植术,用特殊器械凿取膝关节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组织,是将这些柱状的骨软骨块移植至负重区软骨,呈马赛克样镶嵌移植。以上两种方法均可在关节镜下进行。 (6)髌骨切除术   仅适用于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重症患者。 预后 常用非手术疗法,能缓解或减轻症状,一般预后尚好。

基本介绍 西医学名 :低钙血症 英文名称 :hypocalcemia 所属科室 :内科 - 主要症状 :肌肉痉挛,心律失常 主要病因 :血钙过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疾病简介,发病原因及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急救措施,疾病治疗,疾病预防,专家观点, 疾病简介 成人体内总钙量约1000~1300g,99%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存在于各种软组织中,细胞外液钙仅占总钙量的01%,约1g左右。成人血钙水平约为22~26mmol/L(88~104mg/dl),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①游离钙(50%),也称离子钙;②蛋白结合钙(40%);③可扩散结合钙(10%)。 当血清白蛋白浓度在正常范围时,血钙低于22mmol/Ll(88mg/l) 正常值22~270 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不同医院血钙化验参考值有小的差异,也有血钙低于21mmol/l(84mg/l),正常值21~255 mmol/L,确定为低钙血症。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症时仅有蛋白结合钙降低,此时血钙低于正常,但离子钙不低,不发生临床症状;反之,碱中毒或高蛋白血症时,游离钙降低,但蛋白结合钙增高,故血清钙仍可正常,也会发生低血钙临床症状,低蛋白血症时需要计算校正的钙浓度依此诊断低钙血症。 发病原因及机制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一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DiGeorge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型等,新生儿低钙血症可由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或由于母亲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家族性良性高钙尿症而存在高钙血症,从而使新生儿导致暂时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②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较为常见,多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及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后、浸润性疾病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转移性肿瘤等;此外,骨饥饿综合征是手术后导致低钙血症的又一原因,见于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造成相对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使大量Ca2+进入骨细胞所致。严重的镁缺乏是功能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能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障碍及效应组织如骨和肾对PTH作用的抵抗。③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表现相似,但甲状旁腺本身无病变,低钙 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因而血清PTH常升高。 2维生素D代谢障碍: ①维生素D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特别是接触阳光过少时;此外还见于慢性腹泻、脂肪泻、慢性胰腺炎、囊性纤维化及胃切除术后等②维生素D羟化障碍:见于肾功能衰竭、肝病、遗传性1α羟化酶缺陷、维生素D依赖性骨质软化症Ⅰ型等疾病。由于维生素D的羟化障碍,体内不能有效的生成活性维生素D3。另外还有维生素D依赖性骨质软化症Ⅱ型,是由于维生素D受体突变引起。③维生素D分解代谢加速:长期套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能有效地增强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维生素D及25(OH)D3在肝脏的分解代谢加速。苯妥英钠虽对维生素D分解代谢无直接作用,但能减少钙从骨中释放及减少肠对钙的重吸收,亦能导致低钙血症。同时抗癫痫药的使用均能增强维生素D 的需要量。 3肾功能衰竭: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1,25(OH)2 D3的生成减少,使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衰竭时磷的排泄减少导致磷潴留使肠道吸收钙减少;而高磷血症及骨对PTH的抵抗性造成阻碍骨内钙的动员;出现酸中毒时加速了钙从肾脏排泄而造成血钙进一步降低。 4药物: ①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及骨吸收过多的药物,如二膦酸盐、普卡霉素(光辉霉素)、降钙素、磷酸盐等。②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能通过改变维生素D代谢导致低钙血症。③钙螯合剂:常用的有EDTA、枸橼酸等。④膦甲酸:能够螯合细胞外液中的钙并导致低镁血症。 5恶性肿瘤伴发的低钙血症: 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成骨细胞转移,能加速骨的形成导致低钙血症。另外淋巴瘤、白血病化疗时大量组织破坏,使磷酸盐释放入血,血钙可明显下降,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 其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脂肪坏死可使大量钙沉淀形成皂钙;横纹肌溶解也可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理生理 各种原因引起血钙降低,低血钙 甲状旁腺合成和释放PTH;而低血钙、PTH均可增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1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1,25(OH)2 D3的合成。PTH可促进骨的吸收,同时PTH和1,25(OH)2 D3又可增加远端肾小管钙的回吸收,1,25(OH)2 D3还可增加肠道钙的回吸收,从而使血钙升高。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功能衰竭时,PTH、1,25(OH)2 D3合成障碍,使机体正常的血钙平衡调节紊乱,从而出现低钙血症,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低钙血症经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血钙降低的程度不完全一致,而与血钙降低的速度、持续时间有关。血钙的快速下降,即使血钙水平在2mmol/l,也会引起临床症状。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主要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有关。 1神经肌肉系统: 由于钙离子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低钙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可出现肌痉挛,周围神经系统早期为指/趾麻木。轻症患者可用面神经叩击试验(Chvostek征)或束臂加压试验(Trousseau征)诱发典型抽搐。严重的低钙血症能导致喉、腕足、支气管等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能力减退等。 2心血管系统: 主要为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室纤颤等,心力衰竭时对洋地黄反应不良。心电图典型表现为QT间期和ST段明显延长。 3骨骼与皮肤、软组织: 慢性低钙血症可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骨骼病变根据基本病因可以为骨软化、骨质疏松、佝偻病、纤维囊性骨炎等。慢性低钙血症患者常有皮肤干燥、无弹性、色泽灰暗和瘙痒;还易出现毛发稀疏、指甲易脆、牙齿松脆等现象;低钙血症引起白内障较为常见。 4低血钙危象: 当血钙低于088mmol/L(35mg/dl)时,可发生严重的随意肌及平滑肌痉挛,导致惊厥,癫痫发作,严重哮喘,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喉肌痉挛致窒息,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 诊断鉴别 病史 应注意询问有无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其他甲状腺和颈部手术,肝脏疾病,肠道吸收不良,摄入不足,缺乏光照,多次妊娠,长期哺乳的历史。长期套用抗癫痛药(如扑癫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或鱼精蛋白、肝素、反复输入含拘檬酸钠的血液均可导致低钙血症。此外应询问有无手足搐期发作和感觉异常,以及骨质钙化障碍的历史。 体格检查 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肌痉挛、喉鸣、惊厥,以及易激动、情绪不稳、幻觉等精神症状。低钙血症患者可表现Chvostek和Trousseau征阳性,但约l/3的患者可为阴性。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PTH、肝功、肾功、白蛋白、尿钙、1,25(OH)2 D3、血镁等 心电图: 低钙血症患者的心电图常出现Q-T间期延长,有时可出现心动过速。 影像学检查: 可发现20%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有颅内钙化(以基底核为主),外科手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一般不出现颅内钙化。骨骼摄片可以了解骨病的性质及程度,同时还可确定有无转移性肿瘤等。 诊断低钙血症时的总钙浓度必须是经血清白蛋白校正后的校正钙浓度,必要时可测定游离钙浓度。校正钙浓度(mg/dl)=总钙(mg/dl)-08×[ 40-血清白蛋白浓度(g/dl) ]。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磷、PTH、肝肾功能、白蛋白等)常可明确本病的病因。如大部分低钙、高磷、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常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靠近颈部手术史应怀疑甲状旁腺受损;镁含量、营养状态、日照不足、大量输血、化疗、急性胰腺炎、胃肠道病变、用药史、是否伴维生素D缺乏、是否合并其他内分泌异常等均有助于诊断。 急救措施 严重的低血钙可出现低钙血症危象,从而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 1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10ml葡萄糖酸钙含90mg元素钙),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重复一次。 2若抽搐不止,可10%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20~30ml,加入5%~10%的葡萄糖溶液1000ml中,持续静脉点滴。速度小于4mg元素钙/(h·kg)体重,2~3小时后查血钙,到222mmol/L(9mg/dl)左右,不宜过高。 3补钙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低血镁,必要时可补充镁。 4症状见好,可改为高钙饮食,口服钙剂加维生素D(营养性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 疾病治疗 有症状和体征的低钙血症病人应予治疗,血钙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纠正低钙血症的快慢。若总钙浓度小于75mg/dl(1875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 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抽搐、低血压、Chvostek征或Trousseau征阳性、心电图示Q-T间期ST段延长伴或不伴心律失常等,应予立即处理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含Ca2+9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大于10min),注射后立即起作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以控制症状。注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尤其是使用洋地黄的病人,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若症状性低钙血症反复发作可在6~8小时内静脉滴注10~15mg/kg的Ca2+。氯化钙亦可使用,但对静脉 大。Ca2+浓度不应大于200mg/100ml防止外渗后造成对静脉和软组织的 。若患者伴有低镁血症必须同时予以纠正。 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低钙血症因,如低镁血症、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等;另外可以给予口服钙和维生素D制剂(营养性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口服钙制剂包括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和碳酸钙,根据低钙血症情选择套用,一般每天可服1~2g,鱼肝油内富含维生素D,可促进钙从肠道吸收,价廉,但作用较慢一旦作用发生可持续较久,应经常监测血钙调整用量。活性维生素D包括25(OH)2 D3及1,25(OH)2 D3(骨化三醇),作用较快,尤其是后者,用后1~3天开始生效,且作用时间短,使用较安全,每天使用025~1μg。非肾功能衰竭的慢性低钙血症也可在低盐饮食的基础上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减少尿钙的排出。 血钙一般纠正到正常低值即可,纠正到正常偏高值可导致高尿钙症,易发生尿路结石。 疾病预防 1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体检。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后易发生低钙血症。 2增加日晒,恰当营养,防止减肥、慢性腹泻等导致营养不良性低钙血症。 3补钙治疗不是万能的,绝经期妇女或骨质疏松患者,如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者应大量饮水,定期化验血钙和尿钙水平,防止补钙导致高钙血症。 专家观点 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或21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低钙血症经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钙浓度迅速下降或持续低钙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般低钙血症都伴有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钙剂,适当锻炼,每天一定的日照,合理营养可以避免其发生。但不可过度补充钙剂以免发生高钙血症。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由于测量方法的日益改进和先进软体的开发,使该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除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之外,尚可用于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骨密度 外文名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衡量标准 :骨质疏松程度 作用 :预测骨折危险性 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 正常数值,测定方法,测试结果,提高手段,测试意义, 正常数值 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确定峰值骨密度年龄、大小及各年龄段的正常值。套用DXA测定腰椎L2--L4及髋部骨密度。结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龄各部位均在20--24岁,L2--L4 密度值为1228(g/cm3);女性峰值年龄腰椎在30--34岁,值为1197(g/cm3)。髋部骨密度峰值年龄在25--29岁。 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FO)2004年世界骨质疏松大会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WHO代谢性骨病研究中心Johnell等对12个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后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骨密度(BMD)均是十分重要的骨折危险因素。该研究纳入12个人群研究中的3万9千人,共观察了约17万人年。采用Poisson模型分别对每个研究人群中BMD对骨折发生危险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加权系数对每个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男性和女性,BMD均是很好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预测指标。 在65岁年龄组中,BMD值每降低1个标准差(SD),男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增加294倍(202--427),女性增加288倍(231--359)。但是,这种作用呈年龄依赖性,50岁的危险梯度显著高于80岁。各种类型的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梯度均低于髋部骨折,BMD预测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65岁年龄组中,BMD每降低1个SD,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增加141倍(133--151) 女性增加138倍(128--141)。对于髋部骨折,骨折与测量BMD间隔时间延长,BMD的预测价值减小,但没有显著性。BMD值越低,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各种类型骨折)的作用越大,T值降低4个SD时的危险比是210(163--271)T值降低1个SD时危险比是173(159--189)。对于髋部骨折,BMD的预测作用也相似。Johnell等认为,由于所选的临床研究是国际性的,因此,该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好的套用价值。该分析结果表明,BMD可以用于易感病例的筛查,但是,在套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年龄对BMD骨折预测价值的影响。 测定方法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物质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性同位素为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矿含量。一般选用部位为桡骨和尺骨中远1/3交界处(前臂中下1/3)作为测量点。一般右手为主的人测量左前臂,“左撇子”测量右前臂。该方法在我国套用较多,且设备简单,价格低廉,适合于流行病学普查。该法不能测定髋骨及中轴骨(脊椎骨)的骨密度。 (2)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管球经过一定的装置所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此种光子峰穿透身体后,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该仪器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检测一个部位的放射剂量相等于一张胸片1/30,QCT的1%。不存在放射源衰变的问题,目前已在我国各大城市逐渐开展,前景看好。 (3) 定量CT(QCT):近20余年来,计算机机层(CT)已在临床放射学领域得到广泛套用。QCT能精确地选择特定部位的骨测量骨矿密度,能分别评估皮质骨的海绵骨的骨矿密度。临床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常位于脊柱、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等富含海绵骨的部位,运用QCT能观测这些部位的骨矿变化,因受试者接受X线量较大,目前仅用于研究工作中。 (4) 超音波测定法:由于其无辐射和诊断骨折较敏感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声波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能反映骨矿含量多少和骨结构及骨强度的情况,与DEXA相关性良好。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害,价格便宜,所用的仪器为超声骨密度仪。 测试结果 骨密度测试结果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值。平均值为实际测试结果。标准值为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它包括两部分:标准值±标准差。标准值按性别和年龄的组合不同而有不同的值,即按男女性别分为两大系列组,并同时按年龄分为:20岁以前每两岁一个年龄组,20岁以后每十岁一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一个值。 以平均值和标准值求差,如果差为正值或零,则被测人骨密度良好。如果差为负值则被测人为骨密度降低,降低程度将由负差值与标准值中的标准差进行比较后决定:如果负差值的绝对值小于1个标准差为骨密度轻度降低,其绝对值大于1个标准差小于2个标准差为骨密度中度降低,其绝对值大于2个标准差的为骨密度重度降低。 提高手段 提高骨密度的药物和饮食方法: 根据骨密度缺少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在进行保健食品配方设计时可选择不同原料。经常使用的原料如下: 1.钙剂:如钙吸收正常,每日给1.00克—1.50克即可。各种钙剂中,碳酸钙使用得比较普遍。对65岁以上老人每日0.75克—2.5克。对使用雌激素副作用多且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者,给予大剂量的钙,可起到与使用雌激素相同的作用,肾结石病人不能摄入大量的钙。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过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因此主张多给维生素D,实际上除了合并有骨软化(一般来讲,仅有儿童易患骨软化,如佝偻病),肠钙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者,一般无需补充大量维生素D,确有上述三种情况者,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 3.降钙素: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4.磷酸盐类:磷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近年来得到发展,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套用。 5.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n-3脂肪酸影响人类的骨代谢 ,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起调节作用,强化n-3脂肪酸有利于提高骨密度。 其他:目前,市场上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以化学原料和中药提取物为主,服用剂型主要为胶囊、片剂等。保健食品的新法规出台以后,将会提高保健食品的研发技术要求。根据申报的保健功能,在原料上面放宽界限,可以用一些新的原料,在剂型上面可以研制一些新的剂型,这样会更好地提高保健食品的作用效果。 测试意义 人体骨矿物质含量与骨骼强度和内环境稳定密切相关,因而是评价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生理状态下,人体骨骼中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不同而异,在病理状态 下,某些药物可导致骨矿含量改变。因此人体骨矿含量的定量测定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骨矿的常规检测主要是通过对人体骨矿含量测定,直接获得骨矿 物质(主要是钙)的准确含量,它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均有重要作用。正常人骨矿含量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同年 龄组不同性别有差异,女性低于男性。同一性别随年龄增长发生相应的变化,35-40岁以后骨矿含量出现逐渐下降趋势,女性尤为显著。这些生理性变化数据也为疾病的诊断及不同原因所致的骨矿含量改变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年龄与性别是影响人骨矿含量的因素之一。婴儿至青春期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青春期之后,骨矿含量的增加男性较女性显著,30-40岁达到最高峰值。以后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下降幅度较男性大。有资料记载对50-65岁妇女桡骨远端进行测量,每年骨矿物质含量下降率为00118g/cm/year;一个老年人其桡骨远端的骨矿含量比骨峰值下降了39%左右。 体重、身高和骨横径也是影响人骨矿含量的因素之一。男性和绝经期前的妇女骨矿含量与身高呈正相关,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妇女骨矿物质含量与体重呈正相关。由于骨横径的个体差异,使同龄人群的骨矿含量变化较大。若以骨矿含量/骨横径(BMC/BWg/cm2)对骨矿含量(BMC)进行修正,使同龄人正常曲线变异系数由12%降为9%,用多元回归法处理,将身高、体重、骨横径考虑在内,则变异系数降至6%,老年人的变异系数由20%降至10%,儿童降至8%。 运动和饮食对人体骨矿含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实际观测证明运动员桡骨及脊柱的骨矿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摄入钙相同的情况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不活动的人可 保持较高的骨骼健康状态。骨专家的研究表明高钙饮食的妇女其平均桡骨骨矿含量高于低钙饮食的妇女,活动量大而低钙饮食的妇女可保持较好的骨骼指数。所以注 意饮食调整,多吃含钙量多的食物,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可以减少骨量丢失和骨折的危险性。 对正常人不同年龄段骨矿含量检测,以了解人体骨骼发育、成长和衰老过程中的骨矿含量变化规律。如果年轻人骨矿含量尚未达到高峰值,应采取饮食、药物同时补钙,加强锻炼,使骨矿含量达到高峰值水平。老年人除药物饮食补钙外,适当活动和晒太阳,能使骨矿物质含量提高或不继续降低。单光子骨矿测定议的检测技术为 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而非创伤性骨骼测量,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精确性,用于观察人一生中正常骨矿含量的变化及各种疾病对骨的影响和药物疗效,为临床研 究骨代谢病提供了有利的测量手段。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基本介绍 别称 :骨质疏松症 英文名称 :osteoporosis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多发群体 :中老年人 常见病因 :多种疾病或绝经后易致骨质疏松 常见症状 :腰背疼、身长缩短、驼背、易骨折等 传染性 :无 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预后,预防,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④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⑤肝脏病。⑥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⑦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⑧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 ⑨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⑩类风湿性关节炎。 ⑪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⑫其他原因 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2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骨矿含量)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鉴别诊断 1骨软化症 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线(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 (1)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磷减少。 (2)肾性骨病变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同时有肾小球病变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由于血钙过低、血磷过高,患者均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2骨髓瘤 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表现常有边缘清晰的脱钙,须和骨质疏松区别。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血钙、磷变化不定,但常有血浆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增高及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3遗传性成骨不全症 可能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较少,结果状如骨质疏松。血及尿中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患者常伴其他先天性缺陷,如耳聋等。 4转移癌性骨病变 临床上有原发性癌症表现,血及尿钙常增高,伴尿路结石。X线所见骨质有侵袭。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多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治疗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1)激素代替疗法 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 ①雌二醇 建议绝经后即开始服用,在耐受的情况下终身服用。周期服用,即连用3周,停用1周。过敏、乳腺癌、血栓性静脉炎及诊断不清的 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诺酮属于孕激素,用来治疗中到重度的与绝经期有关的血管舒缩症状。 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对于性激素严重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给予睾酮替代治疗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对髋骨似乎无效,因此雄激素可视为一种抗骨吸收药。 ③睾酮 肌内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的BMD下降患者。肾功能受损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险;睾酮可以增加亚临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长,故用药需监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还需监测肝功能、血常规以及胆固醇;如出现水肿以及黄疸应停药。用药期间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供应。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选择。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该类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类药物有雷洛昔芬,为非类固醇的苯骈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动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髋部的BMD,能使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40%~50%,但疗效较雌激素差。绝经前妇女禁用。 (3)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禁用于孕妇以及计画怀孕的妇女。第一代命名为羟乙基膦酸钠称依替膦酸钠,治疗剂量有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给药,每周期开始时连续服用羟乙基膦酸钠2周,停用10周,每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近年来不断有新一代的磷酸盐套用于临床,如氨基二磷酸盐、利塞膦酸、氯瞵酸(氯甲二磷酸盐)以及帕米膦酸纳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强,治疗剂量下并不影响骨矿化。阿仑膦酸钠证实能减轻骨吸收,降低脊柱、髋骨以及腕部骨折发生率达50%,在绝经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 (4)降钙素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和依降钙素。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5)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 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氟,即能有效地 骨形成且副作用小。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药物应减量。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菸、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提起中医五脏口诀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五脏分别开窍于什么?另外,还有人想问五脏口诀,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五脏五行顺口溜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五脏分别开窍于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五脏口诀大全

1、中医五脏口诀大全:五脏分别开窍于什么?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小肠、胆、胃、大肠、、三焦。

心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

肝与胆囊相表里,开窍于目;专业知识二怎么背。

脾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

肺与大场相表里,开窍于鼻;

肾与相表里,开窍于耳。

五脏六腑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也。,肺魄,肝,脾意与智,肾精与志,故为五脏。五脏六腑口诀表。

“腑”是指空心的,有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五脏]

五脏五行顺口溜是什么?

心脏功能

一、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二、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心肝脾肺肾怕什么顺口溜。

功能

一、储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的生理功能。

二、五脏之冠——有一个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三、厌恶拘束——肝有喜好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更年期的障碍以及经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

功能400味思维导图。

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因为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使身体消瘦。肝主目 肾主耳 肺主鼻 心主。

二、支配、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能异常的症状。

三、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的情形。

肺脏功能五脏六腑顺口溜五脏六腑。

一、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的疾病。

二、支配酸的循环——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三、支配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肾脏功能十二脏腑的官职口诀。

一、储精气——精气有三种功能,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来源;其三即支配作用。肾有储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3天可以全部背完的记忆法。

二、支配体内水分——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三、支配骨、耳、发——肾虚使人容易衰老,进而导致各种关节骨病,变弯、重听、头发脱落等现象的产生。一味补五脏。

[六腑]

胆——胃、肠等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失眠。五脏谁是母谁是子。

胃——能将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养分。食欲不振、消化、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需要的。消化、下痢、便秘都是小肠方面的疾病。

大肠——承受各吸收后的残渣、然后体外。便秘、下痢是大肠方面的疾病。大肠发炎会使红肿,甚至造成痔疮,导致。

——将体内的水分集中在一起,然后送到各需要的部位,再将多余的水体外。炎的症状是浮肿、排尿次数频繁。

三焦——能促进气、血及的循环,使各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因此三焦患病,会连带影响各的健康。心肝脾肺肾主什么口诀。

以上就是与五脏分别开窍于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五脏分别开窍于什么?的分享。看完中医五脏口诀大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 骨病患者的症状和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患者在天气热的时候,没有特别明显的痛感,也就不想着治疗,就如同没有疾病一样,可是,天气一冷,关节疼痛的问题就来了,有些患者骨病复发时,病情比之前更加严重,疼的受不了。

因为夏季天气炎热, 血液循环加快,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变活跃,颈项酸胀、僵硬、疼痛等症状往往会缓解甚至消失,很多患者会相应的觉得症状减轻消失,往往就忽视了保健与治疗。

在中医学里,夏季可是治疗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的最佳时机。

高温让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局部“垃圾”,更有利于瘀滞血脉的疏通,消除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舒展,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回纳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神经复苏变活跃,有利于疼痛、麻木的消除。这些因素都能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颈腰椎、关节病的患者治疗要“趁热”。

中医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的特点,故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愈升愈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药物,天人合一,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

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等疾病属于中医“ 骨痹 ”范畴。

《黄帝内经》的《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景岳全书》亦曰:“痹者闭也,以气血之邪所闭”,“不得通而痛也”。

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不密,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邪乘虚侵袭,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不通则是外因。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因此增强和改善体质,顾护正气,祛除和防止外邪侵袭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此季节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外用药治疗,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增强治疗效果。能较好地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行气活血,改善体质,祛除风、寒、湿、热邪,达到治疗目的。

我工作室,针对骨关节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有小竹罐脊椎疗法、外用药穴位贴敷,以及穴位针灸、艾灸调理,还有药浴治疗的方法,内调主要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结合口服中药进行体质的辨证调理。

这几种方法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具体的治疗还需要医院大夫问诊后,确认患者体质症状,辨证后,进行对症治疗。

骨病的治疗,不光要通过药物调理治疗,骨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保健也非常重要。今天主要讲一下,骨病患者夏季如何调养?

夏季切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

要防寒、防受凉,关节处要注意保暖,夏季少吹空调,室温不宜过低,一般保持室温26 ,不要长时间吹风扇,吹空调,不要冲凉水澡,以免造成风寒入侵,引发夏季关节痛。

适当锻炼不可少

要多做关节无负荷运动,减轻对骨关节的压力,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以增加对关节的保护功能。

宜选择游泳、骑车、走平路、打太极拳、关节操等锻炼方式,不要做长跑、打球、爬山等剧烈运动;注意经常变换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避免某个关节长期处于负重的状态;减少上下楼梯,少走上下坡路,避免反复下蹲。

肥胖者关节要承受身体的重压,会加速关节间软组织磨损,使关节过早退化,所以肥胖者要注意减重。

注重饮食调养

中医有“吃苦度夏”之说,吃苦味食物虽可以远离上火的烦恼,但也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可以“吃苦”,对于身患骨病的人,应该尽量少食苦味食品。

在中医看来,苦属阴,骨也属阴,气同则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则阴更盛,具体表现就是骨重而行动不便,加重病情。

那骨病人群在饮食方面要怎么吃呢?

在35岁以后,人体骨量开始流失,尽早预防,正确应对,可有效延缓骨量流失,抑制骨质疏松。可通过日常膳食补充体内所需的钙等微量元素,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长期慢性消耗,常有底热肌肉萎缩、贫血等症状,以及蛋白质维生素不足,全身骨质疏松等。

故应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食物及钙剂的摄入。

在常见的食材中,海米、黑芝麻、牛奶、黄豆、豆腐等都是含钙量高、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可以适当多吃;

可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卷心菜等,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应多吃含钙、含锌多的食物,如葡萄干、芝麻、松子、核桃、猪肝、排骨等食物。

多食含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麦和黑麦等,组氨酸有利于清除机体过剩的金属;

禁服含铁的复合维生素,因为铁与疼痛、肿胀和关节损伤有关;

茄类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烟草中的生物碱能使关节炎症状加重,应少吃;

忌食肥腻、高甜及海产品,据有关资料研究证明,这三类食物会导致关节炎加重。

对于骨关节疾病建议大家不要盲目选择手术治疗,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方法治疗,中医5000多年沉淀,有许多保守治疗的方法,不要气馁,不要放弃!

大家有任何骨病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区留言,会有骨病专科大夫为大家答疑解惑!@王氏脊椎疗法工作室 关注我,学习更多骨病 健康 知识!

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 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线而成,有耻骨上韧带、耻骨弓状韧带加强,有人将耻骨联合算做半关节。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耻骨联合 外文名 :pubic symphysis 类别 :临床用语 适用范围 :医学 组成与功能,辅助结构,意义,相关疾病与治疗, 组成与功能 在耻骨联合纤维软骨的上部到9岁时始出现一甚小的关节腔,在女性较大。耻骨联合下面形成角度,男性呈锐角叫耻骨角,约70~75°,女性呈钝角,叫耻骨弓,平均875°。关节周围的韧带皆甚弱,真正具有连线作用的为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盘,与椎间纤维软骨盘相似,惟有一甚小的滑膜腔,而无髓核。耻骨联合的构造特点说明,当暴力冲击时,常引起耻骨骨折,而不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耻骨联合可进行微小的运动,如旋转和移位,并且多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同时运动,在妊娠晚期和分娩时可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现象。 辅助结构 耻骨上韧带附着于耻骨嵴和耻骨结节。耻骨下韧带亦称弓状韧带,为弓形的厚纤维束,附着于两侧耻骨的下支,形成耻骨弓的圆形部分,其基部与尿生殖膈之间隔一间隙,有 ( )背深静脉穿过。耻骨前韧带由坚强的纤维交织而成,与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纤维相混,耻骨后韧带只有极少的纤维束,最为薄弱。成人男性耻骨联合承受的质量可超过236kg,承受的张力较压力更大,可达270kg。耻骨联合的血供来自闭孔动脉、 内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神经由 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分支支配。 意义 耻骨联合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如根据耻骨联合面上的形态学变化推断年龄及性别;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时,随着耻骨联合的分离程度增加,骨盆容量明显增加,根据耻骨联合的分离距离可预测骨盆内出血量,指导临床治疗;劈开耻骨联合和临时性阻断腹主动脉可以切除骨盆壁及盆腔内巨大肿瘤;微波辐射耻骨联合上区治疗前列腺肥大等。妊娠晚期易发耻骨联合分离,如不及时治疗,症状可延续8周以上并极易造成耻骨不连、耻骨骨炎、出血或感染等。一些特定劳动者如经常骑三轮车者由于耻骨联合周围组织经常与座垫磨擦受压,以致血运不畅,引起耻骨联合骨软骨病,又称耻骨联合骨炎或耻骨联合关节炎或非化脓性耻骨炎。普通民众也可能由于撞击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因而对耻骨间盘厚度及耻骨联合腔的测量和观察、记录耻骨联合与附近器官、组织的位置关系是有临床意义。 相关疾病与治疗 1、耻骨联合分离的有关病因学因素包括:①难产、急产、困难的产钳分娩;②头盆不称、胎先露异常;③产时大腿过分外展或既往有骨盆外伤史;④先天性发育异常、软骨病;⑤妊娠期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的韧带柔弱。 2、临床表现:耻骨联合处疼痛,活动时加重,部分病人会出现腰背部、腹股沟区疼痛;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有局限性明显固定压痛,耻骨联合处可触到增宽的间隙,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B超检查耻骨联合距离超过10mm可确诊。 3、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骨盆生物力学功能和下肢行走,导致残疾。传统上对耻骨联合分离采取保守治疗,如套用骨盆兜、骨盆悬吊,也有很多人采用外固定架。 4、预防 除外骨盆及韧带的先天发育因素,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若能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则其预后良好。预防耻骨联合分离的措施有孕期要均衡饮食,控制胎儿体重,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孕晚期避免过久站立;如估计胎儿体重≥4000g,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产时防止宫缩过强及胎头下降过快;助产人员不要在接产时用力压迫孕产妇两侧大腿,同时避免大腿过度外展;对胎头较大,有一定难度的 助产不可暴力操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