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峰的古籍记载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玉女峰的古籍记载二,第1张

“真与峨眉争秀色,要从灌口觅源头”。有送人士立即进行探索研究,根据李冰治理岷江水患,分别在四川都江堰市和乐市各凿离堆一处。乐山的“卧佛”是男性,凿的是头部;都江堰发现的“卧佛”是女性,凿的是脚部。姊妹佛仙,一江相连,景观奇特,无独有偶。 “天生玉女降古堰,藏在深闺有人识”。我们从发现者摄下的照片上清晰看出“李冰与玉女心连心”、“伏龙观乃为李冰的冠冕”。文史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发现,她是把中断数十个世纪的“内在联系”接通,对后永世不会遗忘的再发现。“玉女”与“玉女房”同在一地,其内在联系是自古已然;凿山为穴的“玉女房”,只是标志“玉女”的地点,不是“玉女房”的全貌;“东汉李冰石像”的出土,重在点明“玉女”所在,“玉女”就是“玉女房”的主人,故早在晋朝《华阳国志》、《水经注》、《太平环宇记》、《溢州记》、《灌江备考》、《灌县志》等史书上均有记载(而晋人误记“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也作三石人立三水中“应予更正)。 战国后期秦楚两霸争天下,秦为实现一统天下大业,便将“得蜀则得楚,得蜀先治水”列为秦的根本国策。蜀居楚之上,水路不通,而都江堰“北旧无江”(汉书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水上运兵攻楚旦夕即至。秦出于政治目的,遂意派李冰治理岷江,所以“秦并六国,自蜀始”(见蜀鉴),李冰为避沫水之害变水利,首要解决交通、灌溉,便凿开离堆,将岷江分流切址,外江为正流,内江为引流,离堆以下开二江于成都平原,离堆以上科学引水拥江作棚,最后必须同时再集中于离堆之下,开展生死攸关的“水下决战”,李冰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其女自告奋勇,替父深入“水下开水”,不幸捐躯长眠,恶噩传开,震撼天地,更加激发了当时修建都江堰的健男壮女争先恐后要当李冰的儿女,投入水下代“玉女”的替身,劳动人民的化身,传说(六月二十四),'玉女'便羽化成仙,神灵依附在玉垒江畔,日日夜夜守护着这千年古堰,受益的川西平原劳动人民更加怀念李冰父子,恩泽百性,建造了二王庙,寄托哀思。在封建社会几千年,女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上神龛,所以我们在二王庙里看到的只有李二朗和李冰夫妇的神便。列朝列代政界要员,文人墨客为悼念李冰父子均要到伏龙观、二王庙祭祀,留下了众多的诗画题记、玉雕碑铭,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贡献毕生精力。

宋靖康年间(1126--1127)官至太常少卿,兵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使河北军前通问使。建元三年公拜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是年十月郭仲威来降,诏加公同知枢密院事,仍守平江。建炎四年二月,金兵游骑至平江,公奔太湖,知府汤东野弃城而遁,乌珠人入城纵火焚掠,死者五十万人,得脱者十之一二。望属力抵和金派,因此事大书周望有罚,五月罢衡州居住,六月再贬昭化军节度副使,连州安置。'上为侍御史沈与求之论。累及宗族熊公兄弟八人四散各地。周望有四子:周进、周通、周达、周道兄弟四人,前三人因父坐贬削籍而害殁,惟周道躲隐婆党邱家幸免于难。后人有洗紫阳书院左手望公坟棺(巳山亥向),观铁索拘挛。又载:由于当时望公力抵黄潜善和金,党派斗争,奸臣当权,处罚明轻暗重。

建炎元年五月戊午(1127),遣太常少卿周望使河北军前通问二帝。

建炎三年元月己丑,趣大金通问使李邺、周望、宋彦通、吴德休等往军前。

四月癸亥,以给事中周望为江、浙制置使。丁卯,帝发杭州,留郑瑴卫皇太后,以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及刘光世追讨傅、正彦。

五月己亥,苗傅裨将江池杀苗翊,降于周望。傅走建阳县,土豪詹标执之以献。

七月戊寅,己丑,以资政殿大学士王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事。

九月壬子,金人陷单州、兴仁府,遂陷南京,执守臣凌唐佐,降之。癸丑,以周望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

十月癸未,帝至杭州,复如浙东。庚寅,渡浙江。郭仲威诣周望降,望以仲威为本司统制。

十一月庚午,(帝)复还越州。以周望同知枢密院事,仍兼两浙宣抚使守平江,殿前都指挥使郭仲荀为副使守越州,右军都统制张俊为浙东制置使从行。

建炎四年二月乙未,金兵游骑至平江,望奔太湖,知府汤东野弃城而遁,戊戌,金人入平江,纵兵焚掠。死者五十万人,得脱者十之一二。

五月甲子,周望罢,寻分司、衡州居住。

六月癸酉,再贬周望昭化军节度副使、连州安置。

————————《宋史,高宗本纪》

建炎三年,杜充以建康降,金人夺马家渡。御营统制王<王燮>、王<王民>素不相能,至是,拥溃兵砦城外索斗。光亲至营,谕以先国家后私雠之义,皆感悟解去。时奔将、散卒至者,光悉厚赀给遗。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进右文殿修撰。光奏:“金人虽深入江、浙,然违天时地利,臣已移文刘光世领大兵赴州,并力攻讨。乞速委宣抚使周望,约日水陆并进。”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李光》

四年正旦,忽西风起,金人乘之,果复攻明州。俊与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金人奔北,死于江者无数,夜拔砦去,屯余姚,且请济师于兀术。后七日,敌再至,俊引兵趋入台州,明州居民去者十七八。

未几,江浙群盗蜂起,授俊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制置使,以所部招收群盗,命后军统制陈思恭隶之,且令两浙宣抚使周望以兵属俊,刘光世、韩世忠之外,诸将皆受节度。六月,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俊即本军为神武右军都统制,除检校少保、定江昭庆军节度使。十月,浙西群盗悉平,改江南招讨使。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张俊》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昆仑这个区域实在是太神秘了,以至它的确切位置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为此,歧说纷出,聚讼不断。

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昆仑山是黄河的源头,盛产玉石。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联系黄河源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并以出产玉石作为旁证。

最早确定昆仑山位置的是汉武帝。张骞“凿空”西域,了解到一些西北地理知识,回来报告黄河源头就在于阗(即今新疆和田附近),但他以为昆仑山还应在更西边的地方。以后汉武帝不断派使者到西域各国。《史记。大宛列传》说:“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于是,武帝断然拍板定案:昆仑即于阗的南山。此说一出和者甚众。我们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脉”便由此得名。

但是,历代地理学者们对这个说法并不以为然,只是因为有了这一说,必要时姑且沿用而已。与武帝同时代的司马迁就认为于阗南山够不上高峻美丽的条件,不是昆仑山。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对于阗南山也仍叫南山,绝口不提汉武帝说的“昆仑”两字。后来有的学者则认为于阗并不是黄河的源头,从昆仑和黄河的联系上排斥了武帝的昆仑说。

《山海经》曾提到“海内昆仑之虚”。为《山海经》作注的东晋郭璞就此指出:“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清朝的郝懿行在注《山海经》时继承了郭的说法,提出有大昆仑和小昆仑之分。由于古籍记载的问题,又由于对黄河源头看法的不一致,很自然地,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就有了几处昆仑山。

清人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总计前人诸说,指出昆仑山共有七处:“一在海外,一在西宁,一在肃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卫藏之北,一在北印度。”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渐渐趋向昆仑一元说。但是说法仍然不一。

岑仲勉针对陶保廉的统计,通过考订,得出结论:“海外、新疆、卫藏及北印之四昆仑,皆即古昆仑。非名称如一,地点亦未有异。西宁、肃州两昆仑者、古昆仑之东支,……唯青海之昆仑、则因真河源发现而层化。由是言之,昆仑之广义,实一元也。”岑认为古代昆仑是泛指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以及青海地区的一些山脉。

吕思勉综合《禹贡》、《说文解字》、《十六国春秋》等资料,指出汉武帝之前人们以为的黄河源头是在今札陵泊、鄂陵泊处,昆仑山应是酒泉的南山(也就是在个祁连山附近)。至于把于阗当作河源并以此来确定昆仑山,那是汉武帝时君臣们的“自误”。

顾颉刚则以为在《山海经)中昆仑山只有一处。他说:“许多人不了解《山海经》有整体性,受了它分篇的名词的蒙蔽,以为在图和经里,这几个昆仑山不在一处,便说‘海内昆仑’怎样,‘海外昆仑’怎样,这是大误。”并指出昆仑山和黄河源头“可以不发生必然的连带关系”,但他也没确定昆仑山究在何处。

他说昆仑山或在甘肃,或在青海,或在新疆,三处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像。值得注意的是顾颉刚从神话传说的传播这个角度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古籍中记载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时至今日未有定论。或许昆仑山和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能指出它的确切位置。因此,昆仑山位置的千古之谜,看来要结合神话学等学科才能有一个较为完满的解答。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