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2收藏

玉屏风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玉屏风丸 玉屏风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ù píng fēng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yupingfeng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05189

23 处方

黄芪 360g 白术(炒) 120g 防风 120g

24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淡**的水丸;味微甜。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 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 石细胞黄绿色,长卵形、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孔沟明显。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 易感风邪者。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 3次。

210 规格

每15粒重 1g

211 贮藏

密闭,防潮。

古籍中的玉屏风丸 《寿世保元》:[卷九·外科诸症]疠风

圣散。此方乃汗下之剂也。非荣卫虚弱者所宜。今以玉屏风丸更之。则黄可以排脓补表。防风可以利气疏邪。白术

《时方妙用》:[卷三]恒法

。此久风成食泄。风气通于肝。肝伤不能藏血也。宜玉屏风散。去白术。倍防风。加羌活葛根升麻主之。宜玉屏

《友渔斋医话》:[第五种证治指要一卷]哮喘

兼固表调里之药。如异功散合玉屏风,再加甜杏仁、苏子、梨汁。或莱菔汁熬膏为丸,以杜不发。华真人曰∶哮喘

《医学从众录》:[卷六自汗盗汗]方药

真武汤(方见《伤寒》)外治法用五倍子研末,口水为丸,贴脐中。(男用女津,女用男津)外以膏药封之,不

《医学实在易》:[卷五表证诸方]汗出不治症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功能与主治 38 用法与用量 39 贮藏 4 三黄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三黄丸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三黄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三黄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5 《千金翼方》卷十九方之三黄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三黄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64 功能主治 65 三黄丸的药理作用 7 《银海精微》卷上方之三黄丸 71 组成 72 功效主治 73 制备方法 7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8 《脉因证治》卷上方之三黄丸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84 附注 9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三黄丸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用药禁忌 10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补丸,本方方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101 三黄丸的别名 102 处方 103 制法 10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05 功能主治 11 《三因》卷八方之三黄丸 111 三黄丸的别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16 附注 12 《袖珍》卷三方之三黄丸 121 方名 122 三黄丸的别名 123 组成 124 主治 12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26 加减 127 制备方法 128 附注 13 《普济方》卷二九六方之三黄丸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外台秘要》卷三十八方之三黄丸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46 制备方法 15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三黄丸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活人书》卷十八方之三黄丸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片玉心书》卷四方之三黄丸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家宝》方之三黄丸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之三黄丸 191 方名 192 三黄丸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主治 19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用药禁忌 198 各家论述 199 附注 20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三黄丸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三黄丸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16 附注 22 《明医指掌》卷六方之三黄丸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良方》方之三黄丸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喉科秘诀》卷下方之三黄丸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之三黄丸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26 《青囊秘传》方之三黄丸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2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黄丸 三黄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ān huáng wán

2 概述

三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二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Sanhuang Wan

32 处方

黄连 100g 黄草(炒) 100g 大黄(制) 100g

33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的水丸;味苫。

35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40~140μm。纤维束鲜**,壁厚,纹孔较大而稍稀,孔沟较粗,纤维淡**,梭形,长60~250μP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Ⅰ A)。

37 功能与主治

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痢疾、吐血、衄血、咯血、便秘、疮痈等症。

3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 9g,一日3次。

39 贮藏

密闭,防潮。 安徽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4 三黄丸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中药

42 药品名称

三黄丸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用于治疗便秘、疮痈。

49 规格 410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3次。

411 禁忌

孕妇忌服。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三黄丸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 《千金翼方》卷十九方之三黄丸 51 处方

春三月:黄芩、黄连各四两,大黄三两;夏三月:黄芩六两,黄连七两,大黄一两;秋三月:黄芩六两,黄连三两,大黄二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1]。

52 制法

为细末,炼蜜为丸,大豆大[1]

5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至七丸,日三次[1]。

54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1]。

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三黄丸 61 处方

黄连、黄芩、大黄各十两[1]。

62 制法

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6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1]

64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解毒。治三焦积热,上焦有热,致目赤头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致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疽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 肿痛,或下鲜血;并治小儿积热[1]。

65 三黄丸的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本方对弗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效能。又有某种程度的降压、抑制神经兴奋和降低血中总脂质、中性脂质和胆固醇的作用[1]。

7 《银海精微》卷上方之三黄丸 71 组成

黄连1两,黄芩1两,大黄(酒浸过,炒)3两[1]。

72 功效主治

治大眦赤脉传睛,症见大眦常壅涩,看物不准,及目赤,眼内生虚肉,形似鸡冠蚬肉者[1]。

泻心火。心经火盛,大眦赤脉传睛,大眦常壅涩,看物不准者。

73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

7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热水送下[1]。

8 《脉因证治》卷上方之三黄丸 81 组成

大黄半两,芒硝、地黄各二钱,黄连、黄芩、栀子各一钱[1]。

82 功能主治

主治衄血不止,大便结燥者[1]。

8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炼蜜为丸服[1]。

84 附注

方中芒消用量原缺。

9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三黄丸 91 组成

熟大黄(酒磨汁)三两,制乳香、制没药各一两,雄黄五钱,麝香、牛黄各三钱[1]。

92 功能主治

治悬痈红肿,及热毒大痈,杨梅结毒,大毒疼痛等症[1]。

93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1]。

每服5钱,连服10次。

94 制备方法

为细末,和大黄汁为丸,梧桐子大[1]

先将熟大黄酒浸透,隔水蒸软,捣烂;然后以乳、没、雄、麝、西5末和入,再捣千捶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10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补丸,本方方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三黄丸即三补丸,三补丸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其方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101 三黄丸的别名

三补丸、三黄丸[1]

102 处方

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2]。

103 制法

为细末,蒸饼为丸,梧桐子大[2]

10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白开水或盐汤送下[2]。

105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泻火。治三焦火热之证[2]。

11 《三因》卷八方之三黄丸 111 三黄丸的别名

金黄丸

112 组成

黄芩6两(冬用3两),大黄2两(冬用4两,夏用3两),黄连4两(夏用7两,秋用6两,冬用2两)。

113 主治

骨实极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闭。

11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15丸,米饮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豆大。

116 附注

金黄丸(《普济方》卷三十三)。

12 《袖珍》卷三方之三黄丸 121 方名

三黄丸

122 三黄丸的别名

噙化三黄丸

123 组成

大黄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黄药子1两半,白药子1两半,山豆根1两,黄柏1两,苦参1两,硼砂2两,京墨3钱,麝香少许,片脑1钱半。

124 主治

喉痹。

12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1丸,后食。

126 加减

冬,加知母。

127 制备方法

上为末,猪胆调,摊甑内蒸药3次后,入片、麝、硼为丸,如豆大。

128 附注

噙化三黄丸(《奇效良方》卷四十八)。

13 《普济方》卷二九六方之三黄丸 131 方名

三黄丸

132 组成

雄黄1两,硫黄1两,黄丹2两。

133 主治

痔。

13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若大肠出血有窍,或粪前出,以木通汤送下;若粪后有血,甘草汤送下;甚者加至15丸,空心服。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盏内,以黄丹盖定,用湿纸封却,火烧,候青烟出为度,取出候冷,研细,以软柿干和为丸,如绿豆大。

14 《外台秘要》卷三十八方之三黄丸 141 方名

三黄丸

142 组成

黄连3两,黄芩3两,大黄2两。

143 功效

清上焦之火,润大便。

144 主治

乳石发动,虚热气壅不通,头痛,上焦有火而大便稍滞者。

14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汤饮送下。以利即愈。

146 制备方法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三黄丸 151 方名

三黄丸

152 组成

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微炒)1两。

153 主治

小儿诸热。

15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热水送下。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16 《活人书》卷十八方之三黄丸 161 方名

三黄丸

162 组成

黄连3两,大黄1两,黄芩2两。

163 主治

三消吐血,黄疸。

16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滚白汤送下。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7 《片玉心书》卷四方之三黄丸 171 方名

三黄丸

172 组成

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173 主治

小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腹中胀痛者。

17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神曲糊丸,木香、槟榔汤送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家宝》方之三黄丸 181 方名

三黄丸

182 组成

雄黄1钱,郁金(焙)1钱,巴豆3个。

183 主治

小儿咳嗽有痰,并解诸药毒,及上焦壅热,身上生疮。

18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婴孩3丸,饭饮送下;薄荷汤亦可。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烂饭为丸,如粟米大。

19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之三黄丸 191 方名

三黄丸

192 三黄丸的别名

加减三黄丸、四季三黄泻心丸、四季三黄丸

193 组成

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194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195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饮服5丸,1日3次;不知,稍加至7丸,取下而已。

196 制备方法

上药随时和捣,以蜜为丸,如大豆大。

197 用药禁忌

忌猪肉;津枯血燥慎勿投。

198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巴蜀风土刚厚,民多血气刚强,虽有劳伤消渴肌肉不生,多属水亏火旺。故巴郡所奏之方专取伊尹三黄随四序而为加减;在春阳气方强之时,虽当寒折,只宜平调以分解之;夏月阴气在内,总有湿热,反堪以苦燥之;又秋燥令司权,热邪伤表居多,故取轻剂以外泄之;平冬阳气潜藏,热邪内伏,专事苦寒以内夺之,药虽峻削,日服无几,可无伤中之虑,妇人湿热带下亦不出此。

2《医方考》:上件皆火证也。火炎则水干,故令消渴;燥万物者,莫于火,故令羸瘦,不生肌肉;火甚则速于传化,故善谷。芩、连、大黄,苦寒物也,寒能胜热,苦能泻火,火去而阴自生,阴生而肌肉自长矣。

3《审视瑶函》:味之苦者能降火,黄芩味苦而质枯,黄连味苦而气燥,大黄苦寒而味厚。质枯则上浮,故能泻火于膈;气燥则就火,故能泻火于心;味厚则喜降,故能荡邪攻实。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水流湿,火就燥之义也。

199 附注

加减三黄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四季三黄泻心丸(《审视瑶函》卷六)、四季三黄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原书注:一本云,夏三月不服。

20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三黄丸 201 方名

三黄丸

202 组成

大黄、黄芩、黄柏各等分。

203 主治

男子、妇人咯血、衄血、嗽血、咳脓血,扬梅疮。

20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水送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为丸。

21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三黄丸 211 方名

三黄丸

212 组成

黄芩半两(去心),大黄(去皮,湿纸裹煨)1钱,黄连(去须)1钱。

213 主治

小儿诸热,热症心躁夜啼,亦治昼啼。

21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7丸至15丸、20丸,食后米饮送下。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或麻子大。

216 附注

《卫生总微》用人参汤送服。

22 《明医指掌》卷六方之三黄丸 221 方名

三黄丸

222 组成

苍术1两半,陈皮1两半,黄连7钱半,连翘半两。

223 主治

积热便血。

22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地捣烂糊丸,如梧桐子大。

23 《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良方》方之三黄丸 231 方名

三黄丸

232 组成

黄连、黄柏、槐花(炒变色)各等分。

233 主治

痔。

23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酒亦得。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

24 《喉科秘诀》卷下方之三黄丸 241 方名

三黄丸

242 组成

大黄、黄芩、黄连、山豆根各等分。

243 主治

喉风。

24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5丸。

245 制备方法

加入冰片少许,共为细末,和熟,青鱼胆为丸,如绿豆大。

25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之三黄丸 251 方名

三黄丸

252 组成

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栀子仁1分,柴胡(去苗)3分,黄连(去须)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芍药半两。

253 主治

瘰疬肿毒,结成恶核。

25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3次。取微利。更以意加减。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26 《青囊秘传》方之三黄丸 261 方名

三黄丸

262 组成

制军3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去油)1两,雄精5钱,麝香1钱5分,犀黄2分,淡芩(酒拌,晒干)1两,雅连3钱。

263 主治

悬痈红肿疼痛,热毒大痈,杨梅广疮结毒,火毒。

264 三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

265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紫金皮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注意 11 附方 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紫金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紫金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紫金皮 1 拼音

zǐ jīn pí

2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3 拼音名

Zǐ Jīn Pí

4 紫金皮的别名

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药》),紫金藤(《云南中草药选》),黄藤根(《广西植物名录》)。

5 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或根皮。全年可采。

6 原形态

落叶攀援状灌木,高2~3米。小枝红褐色,有棱角,具小疣状突起,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单叶互生,卵形或长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锐,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侧脉6~7对,两面突起;叶柄长约1厘米,有棕色短柔毛。花小,白色,为顶生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5,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上位,3棱形,3室,每室有胚珠2颗。

7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的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8 性味

苦涩,温,剧毒。

9 功能主治

续筋接骨,祛瘀通络。治骨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10 注意

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11 附方

①治骨折:掉毛草根皮三钱。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

②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掉毛草根皮三钱。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紫金皮的方剂 紫金皮散

拼音:zǐjīnpísǎn处方:紫金皮(醋炒)天南星半夏黄柏(盐炒)草乌(炮)川乌(炮)川芎(茶水

定痛膏

治准绳·疡医》卷六:定痛膏:处方:芙蓉叶60克紫金皮独活南星(生)白芷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

散血膏

拼音:sànxuègāo处方:紫金皮白芷大黄姜黄南星大柏皮赤小豆寒水石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地黄汁调

紫金皮丸

īnpíwán《普济方》卷三一○:方名:紫金皮丸组成:紫金皮(醋炒)、刘寄奴、川当归(煨,盐水炒)、

两面龟散

子、鸡(月巨??)根、诈死子、真珠美、山鸟豆、紫金皮、脱壳藤、鱼桐根、山淡豉、连叉大青、沿地鸡(月

更多用到中药紫金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紫金皮的中成药 紫金锭

物中毒、痢疾等由秽恶痰浊之邪引起者。外敷亦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中成药紫金锭又称

近视乐眼药水

shui标准编号WS3B385198本品为紫金龙经提取、精制加工制成的眼药水。制法取紫金龙粗粉

跌打丸

、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

失笑散

经验失笑散(《金匮翼》卷六)。本方改为丸剂,名“紫金丸”(见《妇人良方》)、“失笑丸”(见《医学心悟

生肌散

许吹之。运用:如疮口破烂艰于完密者,加珍珠1钱,紫金藤2钱。用药禁忌:忌牛、羊肉及一切发物。《外科十

更多用到中药紫金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紫金皮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流注

,用穿山蜈蚣、白田柯、石楠藤、山良姜、九节香、紫金皮,含笑叶,煎水,时时热淋洗之。却服续骨散、九金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外治方药

折骨,跌磕、木石压伤,赤肿疼痛。芙蓉叶(二两)紫金皮独活南星(生)白芷(各五钱)上末,加生采马蓝菜

《松峰说疫》:[卷之三·杂疫]赤膈类伤寒

毒散(见捻颈瘟)。加蒌仁(去油)、黄连、黄芩、紫金皮、元参、赤芍、升麻、白芷。如症有表复有里而胸膈

《普济方》:[卷三百九折伤门]接骨手法

此药服之。麻不知痛。然后用手整骨猪牙皂角木鳖子紫金皮白芷半夏乌药川芎杜当归川乌(各五钱)舶上茴香好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脚气门]一切香港脚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补肺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补肺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补肺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补肺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千金翼》卷十五 51 组成 52 主治 5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 61 组成 62 主治 6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71 组成 72 主治 7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81 组成 82 主治 8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 91 组成 92 功效 9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补肺丸 补肺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ǔ fèi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Bufei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08989

23 处方

熟地黄  200g 党参 100g 黄芪(蜜炙) 100g 桑白皮(蜜炙) 200g 紫菀 100g 五味子 80g

24 制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00~ 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甘、微苦酸。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 含棕色核状物。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 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μm。下皮细胞长方 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含紫 素。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 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

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 咳痰粘,咽干舌燥。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规格

每丸重 9g

211 贮藏

密闭,防潮。

3 补肺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补肺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39 规格

每丸重9克

310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1丸,一日2次。

311 禁忌

外感咳嗽者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气虚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短气,咳声低弱,痰质稀薄,自汗畏风,体虚乏力。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寒热表现,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补肺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41 组成

钟乳粉半两,人参半两,白石英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3钱,细辛(去苗叶)2钱。

42 主治

肺虚喘咳少气。

4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甘草汤送下。

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千金翼》卷十五 51 组成

麦门冬(去心)2两,款冬花2两,白石英2两,桑根白皮2两,桂心2两,五味子3合,钟乳5分(研为粉),干姜1两,大枣100枚。

52 主治

肺气不足,失声胸痛,上气息鸣。

5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饮送下,日3次。

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6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 61 组成

黄耆200g,党参200g,白术150g,防风30g,蛤蚧5对。

62 主治

肺气虚,咳后气短,久咳,倦怠无力,自汗,语音低微。

6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

7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71 组成

百部(焙)2两,贝母(去心)2两,山芋2两,阿胶(炙令燥)2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3两(生),半夏2两(捣罗为末,先以鹅梨汁1盏,生姜自然汁1盏,同熬,至一半入半夏末熬成膏)。

72 主治

肺气上童,久病咳嗽,咽膈隘塞,语声不出,津液干燥,痰毒头痛,心神恍惚,及劳嗽咯血、呀呷等疾。

7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含化。

74 制备方法

上药除半夏膏外,为末,以膏和,如干加炼蜜少许,为丸如鸡头实大。

8 《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 81 组成

杏仁2大升(山者不蛀,拣却双仁及陈臭)。

82 主治

咳嗽。

8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前后任意茶酒送下。

84 制备方法

以童子小便一斗,浸之,春、夏日,秋、冬14日,并皮尖于砂盆中研细,滤取汁,煮令沸,候软如面糊即成,仍以柳篦搅,勿令著底,后以马尾罗或粗布下之,日曝,可丸即丸。

9 《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 91 组成

干地黄1斤(汤净洗),杏仁半斤(汤去皮尖)。

92 功效

补肺。

93 补肺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30,食后熟水送下。

94 制备方法

上细切,以木臼中先杵地黄,后入杏仁同杵令匀,急手丸如梧桐子大。

95 用药禁忌

忌萝卜、莲、藕、贝母、白药、毛米粥。

古籍中的补肺丸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六]咳嗽失声

干燥,痰毒头痛。心神恍惚。及劳嗽咯血呀呷等疾。补肺丸方百部(焙)贝母(去心)山芋阿胶(炙令燥各二两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七咳嗽门]诸咳嗽(附论)

豚胆和小便。生姜、橘皮、诃黎勒、桃皮煮服。治嗽补肺丸(出本草)用杏仁二大升。小者不用。拣却双仁及陈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论斗殴穴道

药,补药亦可。肋骨不断者,亦用十三味一帖,后用补肺丸为妙。人参五钱,白芍五钱,浓朴五钱,前胡一两,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三下品]杏核仁

实不可多食,伤神,损筋骨。刘禹锡《传信方》治嗽补肺丸,杏仁二大升,山者不中,拣却双仁及陈臭,以童子

《养生类要》:[前集]邹朴庵玉轴六字气诀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

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

”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

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

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

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

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

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

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

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

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

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

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

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

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

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

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

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

”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二)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

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

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

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

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

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

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

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

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

”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

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四)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

”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

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

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

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

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

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

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

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

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

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

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

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

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

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

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

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

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

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

是金子总在闪光。

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

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

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

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