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山海经》中的地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4收藏

求《山海经》中的地名!,第1张

1、青丘之国:不仅是山海经十大仙境,更是九尾狐的发源地,成就了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此地为祥瑞之地,找到此地就会子孙繁盛。

2、天山:在山海经中西山经里,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里面描述,仙山中多金玉,整个山体青黄相间,更有英水出自此处,神兽帝江也居住于此。

3、昆仑:据记载,天帝的都城就位于昆仑之上,是十分壮阔富丽的宫阙,在整个山海经中有着特殊的神话地位,夸父,西王母,三青鸟都起源于此地。

4、泑山:据记载整个神山被红色的霞光所笼罩,是西望日的出入之地,满山遍布着紫色的美玉,神话人物蓐收也居住于此。

5、流坡山:山海经中有名的仙山,位于东海,传说中雷兽就居住于此,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说的就是此山。

6、羲和国:羲和国,据传位于东海之外,甘泉之间,传说中天帝的妻子羲和居住于此,她和天帝生了十个太阳,后被后人称为太阳神之母,羲和之地被称为神仙之地。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曾有一个“米诺斯王宫”。相传,它是戴达鲁斯神为米诺斯王所建。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由于廊道迂回曲折,人入其中往往迷途不得出。米诺斯王宫又称“南海迷宫”。但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南海迷宫”究竟在什么地方?人们都知道,古籍中对地理方位的描写往往不准确,也不能和现代的地名简单地对号入座。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考古学家伊文思把目光逐渐移到希腊南端的克里特岛上。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是地中海交通的要冲。它东西长约260 千米,南北间最宽处约有55 千米,最窄处也有12 千米。岛屿总面积为8252 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它邻近埃及和西亚这些古代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极有可能使克里特岛成为希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

米诺斯王宫之谜

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国位于希腊的克里特岛。它是爱琴海中的最大岛屿。伊文思正是选择了这里开展工作。经过长期的准备、选点和初探之后,他们在一个叫做克诺索斯的山冈真的挖出了一个占地2 万平方米的巨大宫殿遗址。宫殿分为东、西两宫,西宫是两层的小楼,东宫则是四层楼,加起来可能有上千个房间,和传说里一样都是由迂回曲折的廊道和阶梯相连接,结构之复杂令人叫绝。

王宫墙壁上的壁画保持着艳丽的色彩,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还藏着国王的印章以及无数的黄金和宝石。

宫殿的北边是一个露天广场, 南边则是一系列狭长的仓库, 仓库里也盛满了粮食、酒以及战车和兵器。

他们还发现了几万张刻着文字的泥板, 记录着米诺斯人的文明程度。

米诺斯文化消失之谜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米诺斯王宫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产物, 为何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克里特文化属于爱琴海文化,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 年就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而米诺斯的文化正是从那时候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500 年。就在该文化的中期,岛上建立了国家,修建了王宫。在公元前1700 年左右,当地曾遭受一次大地震,岛上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但重建后的王宫比之以前的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被伊文思挖掘出来的这座庞大宫殿正是地震后的修复之作。只是人们感到奇怪, 早期克里特人能将自己受损的宫殿修复, 但到了晚期, 大约公元前1500 年的时候, 他们却弃自己的宫殿于不顾,撒手而去。米诺斯文化也从此戛然而止。后来从这里出土的泥板文字证明, 接着统治这里的已经换成了迈锡尼人。但是迈锡尼人又为何不去享用这座宫殿呢?

欧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八。

1、出自欧冶氏。与区同出于一个源流。

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姓。有的去掉欠字为区姓。欧与区音同。

2、出自姒姓。

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3、出自独孤氏。

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4、来自孔氏。

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改姓了欧氏。

5、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姒勾践,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夏王朝时期,帝王少康有个庶子叫姒无余,少康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到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去守先祖大禹之陵,姒无余后来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

6、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明朝初期迁居于查海(今辽宁阜新)的蒙古贞部中,有一个努日艾里部落,部族人称欧力氏。蒙古语努日艾里的汉义就是靠湖之村,音译为欧力营子,欧力氏即以居地名称为姓氏,汉化今称欧氏。

7、源出待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老满州欧寇氏,满语为Okomongu,汉义犁铧,世代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地区,但人数很稀少。奇怪的是,至今满族人皆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氏。

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白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欧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欧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欧姓发源有关于欧氏的历来,有关的姓氏古籍都考证,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据传自圣君夏禹;因为,先秦时期位于浙江的越国,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孙,那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之子所传。近溯到距今2440多年前,传自越王勾践,《路史》所记载的: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详载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姓氏考略》上所说的: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再近溯到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有《区渭泉祖家谱》又说,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 :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庐陵郡 :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渤海郡 :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

鄱阳郡 :本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时期置番县。西汉时期改名为番阳,三国时期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辖境为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其地的东部和东南部紧邻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邻九江、南昌、抚州、鹰潭市,北部连接安徽省环接景德镇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市一带地区,境内有著名的鄱阳湖,下辖信州区和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弋阳、余干、鄱阳、万年、婺源十县,代管德兴市。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

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饶州堂。

八剑堂:春秋的时候有欧冶子善于铸造剑,越王请他铸了五把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后来,干将又为赵王铸造了三把剑(龙渊、太阿、工布),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利剑。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少梁

今陕西韩城南。本为梁国,春秋时秦灭梁,为少梁,战国时曾属魏,后又归秦,改名夏阳。

羁马

今山西永济南

河曲

http://baikebaiducom/view/704503htm

令狐

本来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的位置,根据《水经·冻水注》所记载的“令狐即猗氏地”,即今山西省猗氏县的西方。

栎邑

今禹卅市

甘肃省(Gansu Sheng)

简称甘或陇。在我国西北部。西夏在其境内以甘(治今张掖),肃(治今酒泉)二州置甘肃监军司,取二州首字为名。宋至元时改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因省境大部在陇山之西,古代又称为“陇西”或“陇右”,故简称“陇”。

1兰州市(Lanzhou Shi)

位于东经103.7 ,北纬36.0 ,在甘肃省中部,地跨黄河两岸。隋置兰州,据《古今图书集成》载,皋兰山在州南,因以为名。清改皋兰县,1941年设兰州市。

永登县(Yongdeng Xian)

位于东经103.2 ,北纬36.7 ,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后魏废县,建永登亭。《水经注》载,润水南经永登亭西是也。元置庄浪县,明改庄浪卫,清改平番县。1927年改为永登县。

榆中县(Yuzhong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5.8 ,在甘肃省兰州市东。汉置榆中县,明为金县。1912年改为金城县,1919年改为榆中县。据《太平寰宇记》榆中国大、小榆谷为名。

皋兰县(Gaolan Xian)

位于东经103.9 ,北纬36,3 ,在甘肃省中部。汉属金城郡,隋置兰州,唐为五泉县,宋为兰泉县,金改兰州,清置皋兰县,以县处皋兰山北麓而得名。

2金昌市(Jinchang Shi)

位于东经102.1 ,北纬38.4 ,在甘肃省中部。明置永昌卫,清置永昌县。1981年析置市。因境内有金川峡,又以永昌县析置,故名。

永昌县(Yongchang Xian)

位于东经101.9 ,北纬38.2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邻接青海省。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永昌为元永昌王号名。

3白银市(Baiyin Shi)

位于东经104.2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部,黄河北岸。1985年以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靖远两县部分地区设立白银市,原为白银厂,曾以产白银得名。

靖远县(Jingyuan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部,东北邻黄河。明置靖虏卫,清改靖远县。靖远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下来”之意故名。

景泰县(Jingtai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7.1 ,在甘肃省中部偏北,黄河北岸。1913年置红水县,1933年改今名,寓意吉祥。

会宁县(Huining Xian)

位于东经105.0 ,北纬35.6 ,在甘肃省东部,祖历河上游。金置西宁县,明改为会宁县。据《甘肃新通志》,北周置会州,因北周太祖曾于此地胜利会师而得名。

4天水市(Tianshui Shi)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4.6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南岸。秦汉置上邽县,汉置天水郡,地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据《水经注》,上邦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又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秦州地记》:“(天水)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唐置天水县,取汉郡之名。1949年设天水市。1985年天水县撤销并入。

武山县(Wushan Xian)

位于东经104.8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南岸。东汉置新兴县,宋改宁远县,1914年改武山县。以县西有武成山得名。又据《水经注》,武山,因武城川水得名。

甘谷县(Gangu Xian)

位于东经105.3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南岸。秦置冀县,唐改伏羌县,有甘谷城,金因置甘谷县。元代废县,1928年复置。

清水县(Qingshui Xian)

位于东经106.1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邻接陕西省。汉置清水县。因地处古陇坂,俗名关山,上有清泉,四注而下,以清泉四注得清水而名。

秦安县(Qin'an Xian)

位于东经105.6 ,北纬34.8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汉置成纪县,金改为秦安县。据《元和郡县志》,相传曾为秦国祖先的封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Zhangjiachuan Hui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6.2 ,北纬35.0 ,在甘肃省东南部,东邻陕西省。1953年由清水、秦安,庄浪及陕西陇县部分地区析置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名。县名因川得名,该县位于后川河上,张家川可能是它的别称。

5嘉裕关市(Jiayuguan Shi)

位于东经98.2 ,北纬39.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北大河北岸。1965年设立嘉峪关市,市区位于嘉峪关之下,故此得名。

6定西县(Dingxi Xian)

位于东经104.5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都,祖厉河支流,关川河上游。金置定西县,明代改为安定县。1914年复改定西县。定西县因宋代定西城为名,意为安定西边。

岷县(Min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4.4 ,在甘肃省东南部,洮河中游。西魏置岷州,以南有岷山而名。1913年改为岷县。

渭源县(Weiyuan Xian)

位于东经104.1 ,北纬35.1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汉置首阳县,西魏改为渭源县。以地处渭水之源得名。1958年会川县并入。

陇西县(Longxi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4.9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南岸。汉置襄武县,宋始称陇西,因地处陇山之西得名。

通渭县(Tongwei Xian)

位于东经105.2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之流散渡河上游。汉置平襄县,宋改为通渭县。取通往古渭州(今临洮)之意得名。一说,因渭河得名。

漳县(Zhang Xian)

位于东经104.4 ,北纬34.8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东汉置障县,为塞上险要处,筑城以为障蔽也。北魏改为漳县,以县有漳水,故名。《水经注》称漳川。

临洮县(Lintao Xian)

位于东经103.8 ,北纬35 3 ,在甘肃省东部,洮河东岸。秦置狄道县,清改狄道州,1913年改狄道县,1928年改临洮县。临洮县,因临近洮河而得名

7平凉市(Pingliang Shi)

位于东经106.6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上游。汉置泾阳县,北周改为平凉县。平凉,以苻秦灭前凉,故名。1950年设市。

灵台县(Lingtai Xian)

位于东经107.6 ,北纬35.0 ,在甘肃省东北部,邻接陕西省。汉置鹑斛县,隋改灵台县。据《舆地广记》,相传县境有周文王的灵台,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得名。

静宁县(Ji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北部,东邻六盘山,邻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元置静宁州。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地处陇山之口,形势险要,此地安宁与否,事关重大,故以静宁为名。

崇信县(Chongxin Xian)

位于东经107.0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支流汭河南岸,南邻陕西省。唐置崇信军,宋改祟信县。县因军名。

华亭县(Huating Xian)

位于东经106.6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支流汭河上游。隋置华亭县。据《太平寰宇记》,华亭,因地处白马、华,亭三川口而得名。

泾川县(Jlnchuan Xian)

位于东经107.3 ,北纬35.3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中游南岸。汉置安定县,唐改保定县,元代改为泾川县,因泾水得名。

庄浪县(Zhuanglang Xian)

位于东经106.0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六盘山西麓。元置庄浪路,明降路为县。清并入隆德县。1913年析出复置庄浪县,县因庄浪河为名。

8西峰市(Xifeng Shi)

位于东经107.6 ,北纬35.7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之流马莲河上游。1985年以原庆阳县部分地区设市。因西峰镇而得名。

庆阳县(Qingyang Xian)

位于东经107.8 ,北纬36.0 ,在甘肃省东北部,马莲河上游。汉设郁郅县,宋改名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4年改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镇原县(Zhenyuan Xian)

位于东经107.2 ,北纬35.6 ,在甘肃省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邻。汉置临泾县,唐置原州,元为镇原州,明改州为县,沿用州名。

合水县(Heshui Xian)

位于东经108.0 ,北纬35.8 ,在甘肃省东北部,西临马莲河。唐置合水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合水县,因县东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县北,岔河流合,故谓之合水。县因水得名。

华池县(Huachi Xian)

位于东经107.9 ,北纬36.4 ,在甘肃省东北部,邻接陕西省。1934年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以华池水得名。

环县(Huan Xian)

位于东经107.3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北部,环江上游。五代周置环州,明改为环县。据《舆地广记》,环县以大河环曲而得名,大河也就是环江。一说,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

宁县(Ning Xian)

位于东经107.9 ,北纬35.4 ,在甘肃省东北部,马莲河下游。西魏置宁州,以“抚宁戎狄”为名。1913年降宁州为宁县。

正宁县(Zhe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08.4 ,北纬35.4 ,在甘肃省东北部,子午岭西麓。北魏置阳周县,隋改罗川县,唐改为真宁县,清改正宁县。据《太平寰宇记》,相传唐玄宗时曾于宁州发现二十七尊玉相,以为灵异,遂改宁州为真宁县。

9成县(Cheng Xian)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3.7 ,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北岸,以陕西省为邻。元为成州,明改成县。成县,以北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礼县(Li Xian)

位于东经109.1 ,北纬34.2 ,在甘肃省东部,西汉水上游。礼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本为元代李店,李、礼音近,明改为礼县。

康县(Kang Xian)

位于东经105.5 ,北纬33.4 ,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南岸。1928年由武都县析置永康县,1929年改名康县。取“安宁、康福”之意,以北周时之康州而得名。

武都县(Wadu Xian)

位于东经104.9 ,北纬33.4 ,在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上游,邻接四川省。汉为武都郡地,汉武都县在今成县。据《汉书·地理志》,天池大泽在县西。颜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西魏曰武州,元译阶州,1913年改为武都县,以汉武都郡命名。

文县(Wen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3.0 ,在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流域,邻接四川省。汉置阴平道,北周设文州,明代改为文县。以北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两当县(Liangdang Xian)

位于东经106.2 ,北纬33 9 ,在甘肃省南部,嘉陵江上游。汉故道县地。北魏置两当县,以县境两当水为名。

徽县(Hui Xian)

位于东经106.0 ,北纬33 8 ,在甘肃省东部,邻接陕西省。汉置河池县,隋设河池郡,元改徽州,清改徽县。徽县,以元代的徽山驿为名。

宕昌县(DangchangXian)

位于东经104.3 ,北纬34 0 ,在甘肃省东南部,岷江上游。1913年设西固县,1954年改宕昌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宕昌为北魏宕昌王号。

西和县(Xihe Xian)

位于东经105.2 ,北纬34.0 ,在甘肃省东部,西汉水上游。唐置汉源县,宋为西和州,明改西和县。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10武威市(Wuwei Shi)

位于东经102.6 ,北纬37.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汉置姑臧县。故匈奴休屠王地,汉武帝以兵力所取,故云武威。明为凉州卫,清改武威县。1985年设市。

民勤县(Minqin Xian)

位于东经103.0 ,北纬38.6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下游。1928年置民勤县。因此地“人勇知义,俗朴风醇,男耕女织。”取人民勤劳之意。

古浪县(Gulang 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7.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邻。汉为苍松县地,明置古浪守御千户所,清雍正年间改为古浪县,因县境有古浪河为名。

天祝藏族自治县(Tianzhu Zang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7.2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邻接青海省。1950年建立天祝自治区,1954年改天祝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县。天祝,即取县境天堂寺、祝贡寺首字命名。

11张掖市(Zhangye Shi)

位于东经100.4 ,北纬38.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汉置张掖郡。据《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地处张国臂掖,故云张掖。隋置张掖县。1958年改为张掖市,1961年复改县,1985年改为市。

民乐县(Minle Xian)

位于东经100.8 ,北纬38.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邻接青海省。1913年由张掖县析置东乐县,因在古乐州之东得名。1989年改民乐县。取民众安乐之义。

山丹县(Shandan Xian)

位于东经101.1 ,北纬38.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支流山丹河中游。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亦曰删丹岭,汉因置山丹县。后删丹讹为山丹,有山丹河,出县南祁连山麓,即《禹贡》中的弱水。北魏改为山丹县。

临泽县(Linze Xian)

位于东经100.1 ,北纬39.1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中游绿洲区,南邻青海省。汉置昭武县。晋避景帝讳改为临泽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古张掖河,流经峡口,入居延海,居延海亦谓之居延泽,因以临居延泽为名。

高台县(Gaotai Xian)

位于东经99.8 ,北纬39.3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下游。明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高台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置县。据《读史方舆纪要》:“高台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一统志》,因西有台子寺为名。高台在千户所二十里,有古台基,后人建寺其上。”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Sunan Yugu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9.6 ,北纬38.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南部。1954年由酒泉、高台、张掖等县析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县。县因方位在肃州南部,故名。

12玉门市(Yumen Shi)

位于东经97.5 ,北纬39.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下游。汉置玉门县,因玉门关得名。1955年以石油矿区设市。1958年玉门县并入。

酒泉市(Jiuquan Shi)

位于东经98.4 ,北纬39.7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汉设禄福县,唐改酒泉县,以城东有泉,“泉味若酒”,故名。1985年设酒泉市。又据酒泉县泉湖公园内碑文记载:汉代霍去病战胜匈奴,当时皇帝赐酒,他把酒倒入泉中与壮士同饮,故名。另一说因“其水若酒”,故名。

敦煌市(Dunhuang Shi)

位于东经94.6 ,北纬40.1 ,在甘肃省西部边境。汉置敦煌县,宋改为沙州,元代称沙州路,清又改称敦煌县。据师古注引应劭说:“敦,大也,煌,盛也。”一说似为“都货罗(Tokhara)”的译音;所谓都货罗(吐火罗),即汉初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族。1988年设市。

安西县(Anxi Xian)

位于东经95.7 ,北纬40.5 ,在甘肃省西部边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汉置冥安县。清设安西直隶州,取“安定西域”之义。1913年改为安西县。

金塔县(Jinta Xian)

位于东经98.8 ,北纬39.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黑河下游。1913年由高台县析置,1956年鼎新县并入。金塔县,因金塔寺得名。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Aksay Kazak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4.2 ,北纬39.4 ,在甘肃省西部边缘,以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1954年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阿克塞,系哈萨克语,意为白石滩。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Subei Mongol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4.8 ,北纬39.5 ,在甘肃省西部,邻接青海省。1950年建立肃北自治区,1954年改肃北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因地处甘肃北部,故名。

13

合作市(Hezuo Shi)

位于东经102.9 ,北纬34.9 ,在甘肃省南部,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驻地。1996年改合作镇为合作市。“合作”一词系藏语音译,意为“首领”。

临潭县(Lintan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4.7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上游。唐置临潭县,相传县址临近水潭,故名。清设洮州厅,1913年复置临潭县。据《元和郡县志》,因县城东西北三面并枕洮水,有似临潭,因以为名。

卓尼县(Jone Xian)

位于东经103.5 ,北纬34.6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北岸。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置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

舟曲县(Zhuoqu Xian)

位于东经104.3 ,北纬33.8 ,在甘肃省西南边境,邻接四川省。1955年由宕昌县、岷县析置舟曲县。境内有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

迭部县(Ttwo Xian)

位于东经103.2 ,北纬34.0 ,在甘肃省南部边境,邻接四川省。1961年由舟曲、卓尼两县析置迭部县。因境内迭山得名。

玛曲县(Maqu Xian)

位于东经102.2 ,北纬34.0 ,在甘肃省南部边境,以四川省为邻。1955年设县,1961复置。玛曲,系藏语,意为黄河。因临黄河而得名。

碌曲县(Luqu Xian)

位于东经102.4 ,北纬34.6 ,在甘肃省西南部,与四川、青海省为邻。1955年由临潭县析置碌曲县。碌曲,系藏语,意为泉水河。

夏河县(Xiahe Xian)

位于东经102.4 ,北纬35.2 ,在甘肃省西南部,西邻青海省。1926年由临夏、临潭及青海省循化县析置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设夏河县。因大夏河得名。

14临夏市、县(Linxia Shi、Xian)

位于东经103.1 ,北纬35.6 ,在甘肃省西南部,邻接青海省。汉设枹罕县,明置河州,1913年改导河县,1928年改临夏县。因临近大夏河而得名。

康乐县(Kangle Xian)

位于东经103.6 ,北纬35.3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中游。1933年由临洮县析置康乐设治局,1940年改为康乐县,取民康乐业之意。

永靖县(Yongjing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9 ,在甘肃省西南部,邻接青海省。1929年由临夏县析置永靖县。永靖取“永远平靖”之意得名。

广河县(Guanghe Xian)

位于东经103.5 ,北纬35.4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下游,1919年设宁定县,1953年改置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1956年改为广通县,1957年改广河县。广河县来源于广通河名。

和政县(Hezheng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4 ,在甘肃省西南部,兰州市南。1929年由临洮、临夏两县析置和政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北周武帝宣政年号得名,改宣政为和政,取义更为祥瑞。

东乡族自治县(Dongxiang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6 ,在甘肃省西南部,北临黄河。1950年建东乡自治区。因地处河州之东而得名。1954年改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改东乡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Jishishan Bao'anzu Dongxiangzu Sala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5.7 ,在甘肃省西南边缘,西邻青海省。1980年以临夏县的部分地区析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因境内积石山得名。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甘肃在中国古代,位于西北边陲,所以当时的诗人写下了无数的诗词篇章。例如描写凉州的(现武威市)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写甘州(现张掖市)的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描写玉门的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阳关(现敦煌市西南)的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连当时不繁华的兰州,岑参也曾经有过描写,“古戌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昨捕鱼郎。”这些美丽的诗词小学语文里就经常接触,所以给我们留下甘肃有一种独特的 历史 韵味。‘

2甘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流传下来许多神秘的神话故事。庆阳市传周先祖“不窋”的曾孙,周老王圣人“ 陶”的长孙,周三圣“公刘”之长子名“庆节”,又因此地在山南水北,故在此地建的行宫因此叫做庆阳行宫。临夏在《禹贡》记载:“导河自积石,出龙门,而入于沧海”,谓 ”大禹导河之州”。传说伏羲,女娲,黄帝都出生天水秦安,岐伯出生在庆阳。当年大禹在现兰州九州台将天下分为九州。这些神话,带给了甘肃神秘的 历史 韵味。

3甘肃的古地名保留的比较完整,不管经过多少年 历史 的冲刷,甘肃大部分地方还是采用古地名,哪怕有些地名被改过,但也是根据 历史 古籍而改,所以保留了很浓厚的 历史 韵味。

甘肃的 历史 韵味不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能够描述出来的, 历史 要经过时间的陈酿,才会变得更有味道。

甘肃如一把玉如意镶嵌在祖国西北大地,又如飞天的丝带翩翩起舞!甘肃地名大都形成于秦汉唐宋时期,是中原王朝振策宇内,经营西域、威慑羌藏的支柱!故而,甘肃地名大有来头!

甘肃霸气地名谱:如一柄玉如意!

1、玉门市: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2、敦煌市:取意“敦,大也。煌,盛也”。

3、金昌市:中国“镍都”,1981年建市,以金川和永昌县各取一字得名!

4、白银市:中国“银都”,因明朝设“白银厂”得名。

5、天水市:因“天河注水”传说得名。

6、武威市:汉武帝为奖励霍去病追击匈奴有功,便封他“武功军威”,将他受封的地方称为“武(功军)威”。

7、张掖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8、酒泉市: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9、庆阳市:因庆州城址位处马莲河上游与柔远河(又名东河)汇流以北,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庆阳”。

10、武都:曾设武州,武都山得名。

汉武帝收复河西,有了河西5市,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昌。其后2000年基本没变过。兰州本叫金城,也挺好听,更名兰州也行(皋兰山旁一绿洲之意),之外其余地名都是跟战争有关,或跟山川有关。

天水,天之水润泽一方,好地名,好地方!

甘肃的地名之所以很有意义,是因为甘肃省相比较内地而言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在取名方面不受 历史 影响,比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定西,这些地名都是汉朝时期的,而关中以东的地名受 历史 影响深远,往往和地理 历史 有关系,比如洛阳咸阳邯郸淄博都是战国以前的地名。

那是故意的,大汉征西域,恩威并重,同时输出价值观,每占一地,先取个好名字,用汉字的魅力感化他们。

因为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中华大地每个地方的地名都很有韵味

我身边的甘肃同事,如果有人问老家哪的?回答:陕甘宁边区的,很少有人直接说我是甘肃的,搞不懂!

简介

蒋骥﹐字涑塍(音cheng橙),江苏武进人,对《楚辞》有专门研究。

王逸以《招魂》为宋玉做,《大招》为屈原或景差作,蒋骥则以二篇俱归屈原。此书于篇目附记中推定屈原作文次第﹐依次为《惜诵》﹑《离骚》﹑《抽思》﹑《思美人》﹑《卜居》﹑《大招》﹑《哀郢》﹑《涉江》﹑《渔父》﹑《怀沙》﹑《招魂》﹑《悲回风》﹑《惜往日》﹐并说“《九歌》﹑《天问》﹑《橘颂》﹑《远游》﹐文辞浑然﹐莫可推诘﹐固弗敢强为之说云”。此外﹐卷首附考正地图五幅,以示屈原作品的地理环境,在《九章》各篇的注释中﹐对年月道里诸问题考辨特详。

所附《楚辞馀论》﹐纠驳旧注的谬误﹐考辨名物的异同﹐时有精深之论。如考证《离骚》“摄提”为太岁在寅之说﹐并引《後汉书‧张纯传》“摄提之岁”为证﹔又屈赋中“民”字﹐注家多解为民众之民﹐蒋氏认为“皆原自指”。凡此都独具只眼﹐可成一家之言。但也偶有不确之说﹐如解《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以“哀江”为地名﹔又说《九歌》少司命为“月老之类”。《四库全书总目》说:“汰其冗芜﹐简其精要﹐亦自瑕不掩瑜。”

《楚辞说韵》则研讨《楚辞》的声韵﹐按“母”分列文字﹐通以方音﹐每部列“通韵”﹑“叶韵”﹑“同母叶韵”之例﹐虽还不是通论全部楚辞声韵﹐而徵引赅博﹐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资料。

有康熙五十二年武进蒋氏山带阁刻本与清雍正五年刻本﹐通行本有1958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但清光绪《无锡县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鸟"。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有三种传说:

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却成了香港的别名。

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后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红香炉港”,统称“香港”。

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

香树长高至二十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故尖沙咀古称“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一名被扩大应用于全岛。

长沙作为地名,应出现于城市形成以前。长沙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281年(晋太康二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则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根据。“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当时“长沙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据孔晁注“王会篇”,谓“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方物以地而名,可见长沙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这是长沙之名出现有据可考的最早时间,此后在《战国策·赵策》中有“长沙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也”等等,长沙的名称就屡见不鲜了。如果说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可能失实的话,还有一份最有权威的资料,1986年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时发掘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长沙之名,一为“长沙正”名“龚怿”,一为“长沙公之军”。包山2号墓的时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以上资料证明,长沙地名的出现不晚于战国中期,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据《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

长沙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这些说法适应于封建社会人们的认识和心理需要,故长沙得名的此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第二,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 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长沙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长沙者,所谓万里长沙也”之说。

第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环境未经污染破坏,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第四,得名于长形的沙洲。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关于水陆洲的出现,有不同的认识,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洲生。”认为水陆洲是东晋才出现的。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作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时代至少在1万年以上。古代湘江水位较低,如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土乇 遗址,与水陆洲南头相距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陆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亦为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因此,水陆洲应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出现,可能由于水位的涨落,有时被洪水淹没。

第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以上数说,经过各时代文人学者的研讨,第一、二说逐渐被否定。关于第一说,认为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理论的著作《吕氏春秋》中记录了轸宿和长沙子星,但该书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239年。轸宿名称的出现也仅在公元前443年。曾侯乙墓1件漆器上有二十八宿图和轸宿之名。此外,根据二十八宿的部分星宿在《诗经》已有出现,可把其星宿营的出现定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但以上均晚于长沙一名出现的时间。正如《善化县志》所说“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至于第二说,亦早有人提出质疑,明崇祯《长沙府志》云:“通志谓郡有万里沙祠,日方 (按:开始)于周威烈王之季,不可考矣。”又明《一统志》云:“在莱州府城东北三十,夹万岁两岸,沙长三百里,是祠在东莱,与长沙无与。”综合各方面关于“万里沙祠”并无关系,长沙是否在周威烈王时始有万里沙祠,不但连记述者都认为“不可考矣”,且周威烈王在位为公元前425年至前402年,距长沙一名出现的周成王时晚了600多年,恐怕即使有万里沙祠,也在长沙地名出现之后。

第三说和第四说的依据基本相同,都是突出长沙的地物特征,不同的是前者偏重于个体,后者则偏重于群体。沙质土是长沙的地质结构特点,长如米,白如雪也一定是很引人注目的,但形成长约5000米的沙洲则是更壮观的景物了。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人们以其居住的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来命名地名,是古代地名产生的主要来源,这符合古代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长沙地名,应是先民们根据长沙古代的自然环境特征而逐步确认,最后约定俗成,流传后世;理应“始于洪荒之世”,至西周时被确认。

至于第五说,虽无定论,但亦可作为一家之言。长沙地名的来源之多,正好说明了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亚地名的由来

三亚,镶嵌在祖国宝岛海南岛南端的一颗明珠。

近些年来,随着三亚知名度日益提高,前来三亚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对三亚地名由来感兴趣者。笔者日前走访三亚有关人士,并查阅有关方面记载,打听到了当地群众广为认可的说法。

三亚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其建置演变先后为:临振县、临振郡、振州、崖州(宋)、珠崖军、吉阳军、崖州(明)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直隶州,设崖县。1958年,崖县县治从崖城迁至三亚。1984年5月,撤销崖县,以崖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县级)。1987年11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陆地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是一个黎、苗、回、汉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三亚市的地貌有山有海有河,北面环山,南面临海。

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联。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最大的宁远河、藤桥河;其次为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水等。

三亚河,由六罗水、水蛟溪、半岭水三条河组成,以六罗水为主流,发源于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的中间岭右侧高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三亚市区注入三亚港入海,流程28.8公里,流域面积337.02平方公里。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三亚河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此处是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从此上岸,成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这里的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

三亚市区名称几经变化,1949-1950年,为榆亚特区;1951年称三亚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至1959年7月先后属鱼雷公社、榆林公社、三亚公社、南海公社、南海水上运输公社;1961年5月改三亚镇;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1984年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1988年5月,成立河东、河西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