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面真的有那么多艾灸的记载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8收藏

古书里面真的有那么多艾灸的记载吗?,第1张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曾几何时,中国人是一个善用灸法的民族。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过:“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他认为善针又善灸的人才是好医生。

神医华佗给患者调理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柱,病就能当场痊愈。

唐代药王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日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灸法是种植在中国人骨髓深处的花朵,曾骄傲地盛开过,曾无私地滋养过中国人的身心土壤。那为何现在艾灸在医院只是配角?难道艾灸不能治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讲讲!

一、艾灸为什么在医院不受欢迎?

针灸科,顾名思义包括针法和灸法,可现状是大多数医院的针灸科只有针没有灸。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年近 60 的刘女士是某大学一名退休教职工,被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主治医生建议她用非药物疗法抑制病情,其中首推艾灸。但是咨询了数家大医院针灸科,医生都不乐意做艾灸。

刘女士说她翻阅了很多古籍,对艾灸有所了解,很清楚自己是因为脑供血引起的神经性疾病。艾灸的热度和渗透力,渗透到血管内,会增加血氧的浓度,从而改善脑血管缺血缺氧的状态。

刘女士纳闷了:针灸针灸,医院有针无灸,怎么能称得上针灸科?最 后,她只得在家附近找了一家小艾灸养生馆进行调理。

二、现在的医院都不怎么“喜欢

第一、艾灸耗时太长消费低

解放后,也就是近几十年,艾灸逐渐从医院淡出。不少医院只把灸疗作为针刺疗法的配角。

倒不是因为艾灸疗效不好,主要是因为艾灸太耗时,例如医生为一个病人做艾灸,一个穴位就至少几十分钟,需要灸的穴位多的话,耗时就更久了。

很多医生认为,外科医生十几分钟可以做个手术,收费是几千元,但同样的时间做个艾灸,收费几十元病人都嫌贵,艾灸对大医院运营来说并不划算。

第二、患者不理解艾灸排病反应

虽然现在很少会用直接灸来治病,但采用悬灸等灸法,需要专心致志,万一操作不慎很容易烫伤。

再加上艾灸一些排病反应,如出水泡、红疹子,很容易被误认是灸者的疏忽,医生难以承担责任。现在医患关系本就紧张,艾灸成本又低,如果弄伤了病人,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

第三、医院受西医影响更深

艾灸的兴衰起伏和中医地位紧密相连。如今社会价值取向以西医为标准,整个环境,对中医都是不友善的。

上个世纪,中医、艾灸几乎处于被打压的状况,艾灸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很多医院的医生,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教材也偏西医。一些医生打心底只接受西方那一套,对艾灸是不信任的。

第四、艾灸简单方便,大众都能用

最近几年,艾灸逐渐兴起,简单方便,容易上手,美容院,养生馆越来越多地引进艾灸。

一些艾灸新手开始去这些地方施灸,在学会一些基础知识后,都会选择自己在家艾灸。所以这样一想,医院设立艾灸好像必要性也不是很大了。

第五、医院的作用:在危难时救人一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如今大多数人只看当下,只在疾病严重时才会着急,没有半点未雨绸缪的想法。很多人宁愿倾家荡产也要做手术,却不愿花一点代价保护身体。

医院的作用,是在危机之时给予病人帮助,在手术台上将病人抢救回来,而艾灸重在从根源上调理疾病,不少的患者觉得好像医院的作用更大一点。

其实,灸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群众性医疗技术,其在当代价值,至少可以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至少可以自救!

如果不算施灸大夫的调理费,单购“艾绒”的费用是很低廉的。有一位老中医,治好一个ai症病人,用“艾绒”的费用仅仅为几十元。

这样的花销,在当代人心中,如不是亲眼所见,则肯定以为这是万万不能相信的“神话”了。

三、日本艾灸的普及程度

艾灸,作为中医学中的排头兵,早在公元550年就经朝鲜传入日本,从此在这片当时资源较贫瘠的岛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

刚入日本国,艾灸在宫廷中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灸疗从宫廷走入了民间,并被广为使用,且在承袭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约1100年前,日本天庆2年(939年),日本天皇发表全日本国民艾灸布告,主要内容就是“春秋施灸,以防疾患,人因应勤于所业,然有所患则业废身蔽,不可不知,妇孺产然”。

1912-1932年间,日本最长寿家族,万平家族三代之中有6人达100岁以上,其长寿秘诀是:每日实施足三里等穴位的艾灸,维持下体的气力旺盛健康。

1937年,日本政府当时在著名的医师代田文志博士倡导下,展开全日本国民健康艾灸法运动。此外又依据他著写的《简易灸法》里实践方法,全日本国民集体实施艾灸运动。

日本明治45年,日本医家开始对灸法运用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现代医学者,日本京都大学校医学部教授,西医原志免太郎博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艾灸进行了20年的临床研究,他确信艾灸疗法是对人类健康最善益的调理法。以日本全国学生和国民为对象,为开展保健艾灸运动而献身努力。

顾名思义,通过艾灸的温暖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促进人体气血运行顺畅的作用已经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例如,艾灸可以促进伤口血管生成,改善局部血流状态,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建立和伤口的愈合。艾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温暖经络、提高肌力、加强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这不是艾灸的独特之处,其他方式的温暖刺激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细胞这个名词其实是西医说。中医没有细胞的概念,所以可以杀死体内细胞的说法也没关系。艾灸是消除疾病和养生的好方法。

艾灸能杀死身体里的细胞吗?

用艾灸疗法调理身体,要知道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或者有什么作用。中医传承数千年艾灸,古籍记载艾灸可以通筋、行气活血、祛湿、祛寒、调阴阳、回阳地区、防病保健。

1、肌腱活动

在气血运行过程中,部分韩湿欺诈导致经络封闭,诱发疾病是不可避免的。艾灸通过12经络、温暖的穴位、经脉来疏通身体的腱,分散冷血,使身体顺畅地进入“高速公路”。

2、行气活血

中医认为,人体在气体和血液相互作用后,身体获得能量支撑,只有气血充足的情况下,人才健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艾灸有调节气血的作用,不仅能梳理机体,还能达到举中期充满气血的目的。

3、除湿除寒

众所周知,艾灸主要是使用“火”的方法。艾灸可以提高阳气,女性很多妇科问题,如盆腔液、附属炎、宫寒等,都知道身体处于阴沉沉的环境中。我们知道的常识之一是,阴的地方有阳气,坏的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4、调节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只有通过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阴阳失衡会引起各种疾病,可以通过艾灸调节阴阳,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恢复身体平衡,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导读: 。神阙穴是养生的要穴之一,那么神阙穴有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神阙穴的

歌曰:“常灸神阙穴,万自会灭。”神阙即,人体任脉上一穴位的名称。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门户。按压或艾灸神阙,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随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都源于元气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气,任何都能很快治愈。

神阙穴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加之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环好。因此不断 神阙穴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能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达到的作用。

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位于人 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061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点是调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

艾灸神阙不仅可以治病,更可以健身,作为灸,主要体现在艾灸神阙穴对人体的整体性调节作用上。由于脐通百脉,以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及所灸药物的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采取仰卧的姿势,弯曲双膝,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济厘米处悬灸,持续灸20即可。同时也可以手持艾条沿着肚挤转圈。艾灸时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艾火和皮肤的距离,以免灼伤皮肤。

在医典古籍《类经图翼》里,还提到了一种隔盐。用纯白干燥的食用细盐把肚哜填平,将姜片用针刺几个孔,放在肚挤上,然后施灸。气虚质的人适宜在秋、冬、春三个季节施灸,夏季施灸容易引起虚火。

除了直接灸和隔盐灸以外,也可采用“隔药饼”灸的方法。准备人参、黄度、川芎各6份,党参、白术、陈皮各3份,干姜2份,甘草1份;将所有药物一同碾成碎末,然后在药末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制作成约3毫米厚,直径为2厘米的圆形药饼。准备艾灸时,取一个药饼,用针在药饼上刺几个孔,放在肚脐上,再在药饼上加一层艾绒制成的圆锥状艾炷,将艾炷固定后,就可以施灸了。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5、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6、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灸。

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艾灸神阙穴的功效、、、、

很多人都知道艾灸是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医疗法,一些著名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扁鹊心书》,书中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皇帝内经中也说,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这说明了艾灸在我国医学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它主要是用艾叶做成艾绒,再制成艾条和艾柱,用他们艾灸患处或相应穴位,以此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通常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我们会在艾灸贴上滴上精油再进行贴敷,那么艾灸配合精油有何功效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一下。

艾灸现在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对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都有很普遍的运用。同时呢,艾灸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好的健康养生作用,常常艾灸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也可以起到美容养颜,延长寿命的效果,甚至日本的专家学者在专业的研究中发现经常艾灸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低很多。

在我们传统使用艾灸过程中,由于艾柱,艾条和皮肤距离没把握好,距离太近温度过高会灼伤皮肤,而距离太远温度太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艾灸的主要功效是通过热力和艾烟的熏烤发挥作用,大部分艾烟都挥发掉了,真正留下很小一部分能被人体吸收,这就导致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现在比较流行比较受欢迎的艾灸贴就很好的改善这几点,无须手持,无须点燃,一撕一滴贴在患处或穴位处就可以享受艾灸的好处了。

  那么艾灸贴是怎么起到这些作用的呢艾灸是通过持续温热和药力渗透来刺激我们的穴位,除此之外,在艾灸的过程中,配合蕲艾精油的使用,也能让更多的有益成分渗透机体,促进人体更好的吸收。

那么艾灸贴配合精油到底有哪些功效

这里给大家介绍时珍上品的艾灸贴八大功效:1、乳腺疏通散结;2、暖宫调经化瘀 3、气血双补美容养颜、4调理肾虚体寒手脚冰凉5、健脾祛湿养胃温中;6、改善睡眠延缓衰老7、缓解肩颈腰腿僵硬疼痛;8、调理少儿厌食及免疫力差

  以上就是关于艾灸配合精油有何功效的介绍,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艾灸是一种常见的针灸疗法之一,艾灸对于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艾灸的过程中,一般会配合精油使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最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真冷啊,把人都冻透了,”是呀,真冷呀,这才刚开始冷呢,更冷的在后面呢!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才二九已经冻透了,到了冰上走的时节人们又该怎么样呢?

冷,是四季轮回的一个过程,在冬季只要人们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就好。

有的人则说,我保暖措施做的很好呀,上班有暖气,回家也不冷,你说我咋就觉得一到冬天身体内里都是凉的呢?晚上睡觉到天明,脚丫子都暖不热。

从中医角度看,手脚容易冰冷,多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造成了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

而寒湿伤阳,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元阳气虚,你的元阳不足,气为血之帅,阳气带不动血的运行,你自然脚丫子暖不热。

那么阳虚是怎么引起的呢?

老辈人常说“寒从足底起,百病从寒生”,像一些人喜欢光脚,穿凉鞋,冲冷水澡,喝冷饮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阳气虚的原因。

虚则补,阳虚则需温补,除了食养温补外,我们也可以选择 艾灸补阳。 艾灸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很强大。

《本经》中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本草》中也有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古籍上面有许多关于艾灸温经通络、培补元气的说法, 所谓阳气足,机体的免疫力就强。

还有一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九”是 阴气旺盛之时 ,同时也是 阳气始生之时 ,但阳气在此时比较微弱,因气温较低,阳气敛藏,毛孔闭塞,气血不畅,如果不及时护住人体阳气,就可能会让外邪趁虚而入,导致百病缠身!

在三九天艾灸,可平衡阴阳、通经活络、温阳祛寒,更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这里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简单的艾灸元气的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

属任脉常用穴位之一,关,关卡;元,元气。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故名。关元穴又称为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

穴位定位

在脐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处,即关元穴。

功效作用

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温肾固精、补气回阳、理气和血、通调冲任、清热利湿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关元穴5 10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万病皆损与阳气 ,从冬至一阳生开始,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可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借助艾灸之阳气温通经脉,身体 有寒化寒 , 有瘀则化瘀,有湿则化湿。

数九寒天,正是我们调节体内阳气的最佳时间段,此时抓住天时进行灸疗保健,我们才能阳气充足、面色红润、元气旺盛!

作者 心山育明德

给我一份关注,还您一份 健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