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5收藏

天麻钩藤饮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组成 5 功用主治 6 天麻钩藤饮的用法用量 7 方解 8 运用 9 现代适应证 91 高血压 10 天麻钩藤饮的药理作用 101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02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03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04 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105 参考资料 11 歌诀 12 出处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麻钩藤饮 1 拼音

tiān má gōu téng yǐn

2 英文参考

tianma gouteng drin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麻钩藤饮记载于《杂病证治新义》,其组成为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实验研究本方有降压作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天麻钩藤饮各味药具有一致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对大脑及神经细胞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同时又具抗炎、抗氧化、降血脂作用,对免疫功能有调节和促进作用,因此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证型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2]

4 组成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1]。

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3]

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4]。

5 功用主治

《杂病证治新义》方之天麻钩藤饮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安神[1]。治肝阳上亢化热生风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甚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等症;近代也用于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者[1]。

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3]。症见头痛,头胀,耳鸣,眩晕,失眠,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红,苔黄,脉弦[3]。

主治暴盲(肝风内动之偏阳亢动风者)、风牵偏视[5]。

6 天麻钩藤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7 方解

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平肝息风为主;辅以栀子、黄芩清热,牛膝引血下行,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以潜肝阳而息风[1]。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1]。

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5]。

天麻钩藤饮主治为肝肾不足、火热上扰的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治以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为法[3]。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3]。石决明性味咸平,功能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共为臣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为佐药[3]。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3]。

8 运用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3]。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3]。

加减法:若肝阳亢盛者,加生白芍、珍珠母;偏于风盛者,可酌加龟板、鳖甲、牡磁石等;偏于火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等[3]。

天麻钩藤饮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3]。

9 现代适应证

[6]:

适应证: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91 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所说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精神紧张、超负荷脑力劳动、高盐、低钙、高蛋白饮食以及饮酒等有关。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等各种神经递质浓度及活性异常,使周围小动脉紧张性增加,阻力增强;二是肾性水钠潴留如肾小球病变等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强;三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周围小动脉收缩;四是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如钠泵、钙泵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Ca2+增高,导致血管阻力增强;五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进而肾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主要病变为初始小动脉紧张性增高,继而小动脉壁肥厚、管腔变窄,以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视网膜动脉痉挛、渗出和出血、肾小球动脉纤维化和硬化而发生肾功能衰竭。

10 天麻钩藤饮的药理作用

[7]

101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君药天麻能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其所含天麻素可明显降低谷氨酸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天麻可维持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LPO生成,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从而保护脑细胞,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天麻乙醇提取物乙醚部分大剂量可减少全脑缺血引起的CA1区海马趾神经的损伤,天麻注射液以及所含天麻多糖、香草醇、香草醛等多种成分均有镇静、镇痛作用,延长水合氯醛及戊巴比妥的催眠时间,与柳贲妥钠有协同作用;香草醛等能有效地抑制脑部癫痫放电,抑制杏仁核点燃效应的全身阵挛发作,显著改善脑电活动,产生抗癫痫作用;天麻醇提取物还有抗眩晕作用;天麻甲醇提取物乙醚部分可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水平降低,使脑中因惊厥升高的过氧化物水平恢复正常;天麻可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DA、NA的重摄取和储存,从而使脑内DA、DN含量降低;天麻在体内先分解为天麻苷元,而天麻苷元与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结构相似,能与天麻内苯二䓬受体结合而发挥镇静、安神、抗惊厥等作用;天麻可通过中枢不同区域的儿茶酚胺含量而制止癫痫发作,改善大脑皮层功能状态,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天麻素可维持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LPO生成,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从而保护脑细胞,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钩藤以及其所含的吲哚类生物堿像天麻一样通过调节中枢多巴胺系统而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钩藤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所造成的损伤;钩藤堿能降低脑内NO生成,增加缺血再灌注大脑组织中SOD、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NO和MDA的含量,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起到保护作用;钩藤水提取物以及所含氧化吲哚堿通过阻止Ca2+内流能对抗谷氨酸诱发的神经细胞死亡;其所含逢籽嗪甲醚通过对5羟色胺神经元系统5HT2A受体的阻滞和兴奋5HT1A受体而可抑制抽搐反应。臣药石决明虽然文献无对神经系统功能记载,但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牛黄酸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大量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如钾、钠、钙、锌、镁、铜、铁、铬、钛、锰、镍、锶等,这些元素在维持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及心血管功能等多方面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详见镇肝熄风汤一节)。牛膝及其所含的牛膝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佐药栀子醇提取物及所含熊果酸具有镇静和降温解热作用,其所含京尼平苷具有镇痛作用。黄芩煎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具有镇静作用,同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使梗死面积缩小。益母草能降低脑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对神经肌肉有阻滞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协调全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的功能。夜交藤及朱茯神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可见该方剂所有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药味均具有一致的镇静、镇痛作用,特别是君药除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外还对脑功能及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和保护作用。

102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天麻及其所含的天麻素能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损伤作用,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使血流加快,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花生四烯酸诱发的急性肺血栓的死亡率;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降低心肌及血清LPO及MDA水平,缩小心肌梗死体积,对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中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钩藤所含钩藤堿及异钩藤堿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阻滞交感神经及神经节,抑制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重复给药无耐受现象,对自发性、肾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同时钩藤堿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及ADA生成,抑制血小板因子Ⅳ释放,对肺血栓、脑血栓以及静脉血栓均有对抗作用;同时钩藤还能抑制房室传导,抑制心肌细胞自律性,抑制异位节律点,具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臣药牛膝大剂量对心肌收缩力也有抑制作用,但可明显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同时可兴奋呼吸中枢;牛膝煎剂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浆复钙时间明显延长,使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从而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佐药栀子通过增强延髓副交感神经中枢紧张度而具有持久的降血压作用,栀子中低分子量成分能 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修复,同时能显著增加内脏血流量。黄芩的多种制剂及多种不同的给药途径,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以及抑制血管感受器,对多种动物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同时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黄芩的多种成分如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可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花生四烯酸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黄芩可通过拮抗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升高SOD、GSHPx,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效应;同时黄芩苷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益母草能明显抑制血中及心肌组织中MDA产生,保护SOD、GSHPx、ATP酶的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心肌内Ca2+超载和心肌酶的逸出,从而对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益母草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冠脉血流量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对缺血过程中升高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二磷酸腺苷及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能使之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同时益母草煎剂可使血栓形成时间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还可使血小板计数减少,聚集功能减弱,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杜仲煎剂及其所含右旋松脂酚双葡萄糖苷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同时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协调全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使机体机能恢复正常。桑寄生水浸液具有降血压作用,其注射液能明显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并能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对心脏收缩力先抑制后增强,同时有利尿作用,从而可减轻心肌前负荷。

由此可以看出该方剂对心血管、血液流变学具有一致性的显著的降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对心脏均能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细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103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天麻注射液对5HT、前列腺素E2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显著抑制,同时对炎性水肿也能消除;天麻注射液可使血中SOD及GSHPx活力明显增高,并能降低MDA水平,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天麻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臣药牛膝能明显提高血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LPO,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牛膝煎剂可显著提高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再加之能改善微循环,从而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佐药栀子具有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及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多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黄芩新素Ⅱ、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均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PGE及LT的生成与释放,从而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水肿和渗出,抑制WBC的趋化作用;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均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黄芩苷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甘露醇更强,在体内黄芩苷与Cu2+、Zn2+通过螯合形成黄芩苷铜、黄芩苷锌,二者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比黄芩苷还强;黄芩苷能明显降低肝中MDA的含量,对巨噬细胞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即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之;对淋巴细胞也具双相调节作用,即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之;黄芩苷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益母草与山楂1:1配伍制成合剂可明显提高GSHPx、SOD活性,使血中LPO下降,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杜仲煎剂醇提取液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杜仲水煎剂还能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拮抗氢化可的松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是一致的,对免疫功能的促进调节功能也是一致的。

104 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黄芩素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使肝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并能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桑寄生具有明显的降低高脂血症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作用。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者血清中总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值极明显升高,抑制动脉硬化形成。

105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天麻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卫生总微》卷五 71 组成 72 主治 73 天麻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74 加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天麻钩藤汤 1 拼音

tiān má gōu téng tāng

2 处方

钩藤09克 天麻 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并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15克 甘草(炙)芎藭各03克 麝香3克(研)

3 制法

上药同为细末。

4 功能主治

治小儿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成慢惊。

5 天麻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不拘时服。

如面青唇白,四肢冷,加附子15克。

6 摘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五

7 《卫生总微》卷五 71 组成

钩藤3分,天麻半两,蝉蜕(去土)半两,防风(去芦叉枝,切)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僵蚕(去丝嘴,炒黄)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芎1分,麝香1钱(研)。

72 主治

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慢惊。

73 天麻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2钱,水1盏,煎至6分,量大小与服,不拘时候。

74 加减

冷多,面青,唇白,四肢冷,入附子末半钱。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天麻钩藤汤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惊痫方治]治阴搐慢惊方(附慢脾风)

筒吹入儿两鼻孔中。候两手定时。方可兼服别药。天麻钩藤汤治因吐痢。脾胃虚而生风。变慢惊。钩藤(三分)

《婴童百问》:[卷之三]天钓内钓第二十一问

所以夜啼不歇也,钩藤散主之。治惊啼加蝉蜕、防风、天麻。前十六问有钩藤散,又二十问蝉蜕钩藤饮可兼看,对

《妇科秘书》:子痫论(一名子冒)

荆防安胎散人参当归(酒洗)白术(土炒各三钱)生地天麻(各二钱)麦冬(一钱)条芩(八分)荆芥防风(各三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痫论

类风证。人参当归(酒洗)白术(土炒。各三钱)生地天麻(各二钱)麦冬(一钱,去心)条芩(八分)荆芥防风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泄泻门

目录 1 拼音 2 白钩藤的别名 3 来源 4 生境分布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钩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钩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钩藤 1 拼音

bái gōu téng

2 白钩藤的别名

耿马钩藤、双钩藤、无柄果钩藤、双钩

3 来源

茜草科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带钩的藤入药。

4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

5 性味

甘,微寒。

6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活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白钩藤的方剂 四物钩藤汤

éngtāng《一盘珠》卷八: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钩藤。主治:急惊,目动筋挛,木旺血虚者。

温脏钩藤膏

金箔各等分。主治:小儿变蒸,惊焦啼叫。用法用量:钩藤、苏木汤化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附注:

钩藤汤

别名:钓藤汤处方:钩藤、红花、木香、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白术、青皮、黄连、官桂、生姜各等分。功

钩藤饮

n《医学正传》卷八:钩藤饮:处方:钩藤15克蝉蜕防风(去芦)人参麻黄(去节)白僵蚕(炒)天麻蝎尾(

代赭扶脾汤

苓1钱,代赭石1钱5分(酒淬7次),炙甘草3钱,钩藤5钱,天麻1钱,远志1钱(甘草汤煮),胆星1钱。

更多用到中药白钩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钩藤的中成药 感冒解热冲剂

45g防风45g生姜30g石膏150g葛根90g钩藤60g制法:以上九味,取菊花加水温浸1小时;麻黄

回春丹

360g麦芽12g槐花12g桃叶12g黑豆12g白术12g车前子12g侧柏叶12g厚朴12g半夏(

八宝镇惊丸

20g木香15g雄黄5g钩藤20g细辛10g法半夏20g僵蚕20g琥珀5g白附子20g天竺黄10g朱

小儿金丹

迟缓。用法用量:周岁以上每服一丸,周岁以下酌减,白开水送下。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J

伤科壮骨膏

仲24g川芎24g独活24g细辛24g牛膝30g钩藤24g防己24g血竭30g制法:以上三十二味,血

更多用到中药白钩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钩藤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

干。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金石斛茯苓半夏广皮白钩藤白蒺藜张脉右缓。湿著阻气。浓朴广皮煨草果炒楂肉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

,(此风皆本内热,故立方亦皆从内)用钩藤汤加柴胡、山栀、黄芩、白术,以平肝木,降心火,养气血;若风痰

《幼科发挥》:[卷之二急惊风类证]天钓似痫

爪甲皆青。如祟之状。故宜和解风热。钩藤散主之。钩藤(一两五钱)白茯苓(一两五钱)防风(二钱)朱砂(

《成方切用》:[卷十下胎产门]钩藤汤

相火为病也。)钩藤钩当归茯神人参(二钱)桔梗(钱半)桑寄生(五分)风热加黄芩栀子柴胡白术钩藤之甘寒,

《经验麻科》:半表半降良方(第八)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通俗伤寒论》方之羚角钩藤汤 41 组成 42 功效与主治 43 方解 44 临床运用 441 加减法 442 使用禁忌 45 现代适应证 451 流行性乙型脑炎 452 高血压 453 妊娠子痫 46 羚角钩藤汤的药理作用 461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62 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64 对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465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466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67 微量元素的作用 47 歌诀 48 出处 5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羚角钩藤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羚角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54 方解 55 出处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羚角钩藤汤 1 拼音

líng jiǎo gōu téng tāng

2 英文参考

lingjiao gouteng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ngjiao Gouteng Ta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Cornus Antelopis and Uncariae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羚角钩藤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通俗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羚角片(先煎)45g、双钩藤(后下)9g、霜桑叶6g、菊花9g、生地15g、生白芍9g、川贝母12g、淡竹茹15g、茯神木9g、生甘草3g,具有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功效。主治肝热生风证。本方为主治肝经热盛动风病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妊娠子痫、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者。

4 《通俗伤寒论》方之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汤有强大的降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抗氧化损伤、抗炎作用,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高血压病有着十分积极的根本性治疗作用;同时有着强大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这对其所适应证中的惊厥起到决定性的对症治疗作用;其抗病原微生物谱广泛,且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这对乙型脑炎的病原治疗尤为重要;同时对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功能有着调节作用,这就从病因上解决了高血压病、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问题。因此该方剂对高血压病、妊娠期子痫、乙型脑炎应当有一定疗效,但是上述3种适应证均是危重症,抢救不及时,如果出现惊厥持续状态、严重脑水肿、脑疝时应配合西药镇惊、吸氧、降颅压等治疗。[1]

41 组成

羚角片(先煎)45g、双钩藤(后下)9g、霜桑叶6g、菊花9g、生地15g、生白芍9g、川贝母12g、淡竹茹15g、茯神木9g、生甘草3g[2]

羚角片(先煎)45g、双钩藤(后入)9g、霜桑叶6g、滁菊花9g、鲜生地15g、生白芍9g、川贝母12g、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15g、伏神木9g、生甘草3g。[3]

42 功效与主治

羚角钩藤汤具有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功效。主治肝热生风证。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2]

43 方解

羚角钩藤汤主治因热邪传人厥阴,肝经热盛所致的热极生风证,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配合增液舒筋为法。方中羚羊角入肝经,凉肝熄风;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解痉,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辛凉疏泄,清热平肝熄风,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热极动风,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生地、白芍药、生甘草3味相配,酸甘化阴,滋阴增液,柔肝舒筋,上述药物与羚羊角、钩藤等清热凉肝熄风药并用,标本兼顾,可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功;邪热亢盛,每易灼津成痰,故用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又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凉肝熄风药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故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剂。[2]

本方治证为热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邪热炽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闷躁扰,甚则神昏。由于热灼阴伤,热极动风,风火相煽,以致手足抽搐,发为痉厥。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配合增液舒筋为法。[3]

44 临床运用

[2]

羚角钩藤汤为主治肝经热盛动风病证的代表方剂。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证治要点。

441 加减法

若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配合紫雪、安宫牛黄丸等清热开窍之剂同用;热毒甚者,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热盛津伤较甚者,酌加玄参、麦冬、天冬、石斛等以养阴增液。

442 使用禁忌

若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而病属虚风者,不宜应用。[2]

45 现代适应证

羚角钩藤汤适用于妊娠子痫、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者[4]。

羚角钩藤汤现代常用于治疗妊娠子痫、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者。

451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大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当蚊虫叮咬带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或人再去叮咬正常人时,部分免疫功能较差的人则会发病。乙脑病毒进入血液循环首先形成病毒血症,当人体抵抗力强时,病毒很快被消灭,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若病毒量大,人体抵御力低则进人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元变性、坏死、噬神经细胞现象,特异性动员被激活的炎性细胞。大脑皮质、深部灰质神经核、脑干、小脑乃至脊髓等部均可有广泛的损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是脑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及有关中枢神经组织血管扩张、充血、血流淤滞,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出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4]

452 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所说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精神紧张、超负荷脑力劳动、高盐、低钙、高蛋白饮食以及饮酒等有关。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等各种神经递质浓度及活性异常,使周围小动脉紧张性增加,阻力增强;二是肾性水钠潴留如肾小球病变等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强;三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周围小动脉收缩;四是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如钠泵、钙泵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Ca2+增高,导致血管阻力增强;五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进而肾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主要病变为初始小动脉紧张性增高,继而小动脉壁肥厚、管腔变窄,以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视网膜动脉痉挛、渗出和出血、肾小球动脉纤维化和硬化而发生肾功能衰竭。[4]

453 妊娠子痫

妊娠子痫是指妊娠晚期、产前或产后或产时眩晕头痛,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且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少顷可苏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该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一种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机制复杂,主要因素有:①免疫机制,妊娠被认为是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患者同种异体抗原如滋养叶细胞抗原超负荷,影响子宫胎盘血管床的发育和重铸过程;母胎免疫平衡失调,封闭抗体产生不足,保护作用减弱;患者蜕膜细胞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保护性免疫反应降低,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如TNFα、IL1使血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内皮素、纤溶酶原激活物1等含量增加,造成毛细血管内高凝状态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夫妇、母婴HLADR4出现频率增高,可直接作为免疫基因影响巨噬细胞呈递抗原;同时使疾病致病基因连锁不平衡以及母胎间抗原呈递及识别功能降低,导致封闭抗体产生不足,最终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病。②胎盘浅着床亦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细胞毒性物质和炎性介质如氧自由基、过氧化脂质、肿瘤坏死因子、IL6等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从而使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如NO、PGI2分泌减少而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如TXA2等增加,致使血压升高。④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NO合成下降及脂质代谢紊乱,影响前列腺素E2合成,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压。⑤营养缺乏如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缺乏,血清钙下降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硒可防止脂质过氧化物损害,维生素E、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锌是核酸及蛋白合成的重要元素,这些均可导致血压升高。⑥遗传因素。该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各脏器多系统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可导致母儿严重危害或死亡。[4]

46 羚角钩藤汤的药理作用

[5]

461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钩藤所含钩藤堿及异钩藤堿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抑制房室传导,抑制心肌细胞自律性,抑制异位节律点,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钩藤煎剂及钩藤总堿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阻滞交感神经及神经节、抑制神经末梢递质释放等,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重复给药无耐受现象,对自发性及肾性高血压均有显著降血压作用;同时钩藤堿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生成,抑制MDA生成,抑制血小板因子Ⅳ释放,对肺血栓、脑血栓及静脉血栓均有对抗作用。羚羊角水解提取液静脉注射亦可使血压迅速下降。臣药桑叶亦有降血压作用,同时能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时间,抑制血液凝固。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增加心肌耗氧量并加强心肌收缩力,还有降压作用。佐药鲜生地水煎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重复给药有快速耐受现象,同时能降低肾性高血压的死亡率。地黄煎剂有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白芍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白芍水提取物及白芍总苷均能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轻血小板血栓的湿重。甘草所含甘草酸能抑制磷酸二酯酶A2活性及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能抗心律失常;甘草次酸静脉滴注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并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川贝所含川贝堿亦有降血压作用,平贝母水溶部分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该方剂各味中药降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冠脉血流等作用是一致的,这对高血压病、妊高征、子痫以及乙型脑炎发作过程中产生的循环障碍有着十分积极的治疗作用。

462 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钩藤甲醇提取物可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所造成的损伤,钩藤堿能降低NO的生成,增加大脑缺血再灌注组织中SOD、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自由基、MDA及NO含量,因此对大脑缺血所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钩藤水提液以及所含钩藤堿、异钩藤堿等多种物质可通过阻滞Ca2+内流对谷氨酸诱发的神经细胞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阻滞5HA2A受体和部分兴奋5HA1A受体对抗颤搐反应,通过调节脑内多巴胺系统而具有镇静作用。羚羊角粉剂、水煎液均具有十分显著的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臣药菊花具有解热作用。佐药鲜地黄能显著加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白芍煎剂、白芍总苷以及所含牡丹酚有显著的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同时与甘草合用时与甘草中FM100的镇静、抗惊厥作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甘草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甘草酸静滴可提高缺血再灌注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茯神木具有镇静安神作用。

可见该方剂上述各味中药具有一致的镇静、抗惊厥作用,同时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损伤及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加之该方剂对血压、血液流变学的积极影响,故对其适应证不仅具有显著的对症治疗作用,也从根本上保护了大脑功能。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从君药钩藤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堿对免疫系统有 作用,同时钩藤总堿也有抗组胺作用。臣药桑叶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生地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DNA合成、蛋白质合成及IL2产生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可阻断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的某些环节而对免疫功能起到保护作用。白芍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可依机体状态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使免疫功能亢进者下降,功能低下者增强。甘草不仅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诱导干扰素,同时甘草酸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使IL1及体内抗体产生增加;甘草多糖为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可激活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产生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对过敏性休克具有保护效应;甘草甜素可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甜素还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甘草次酸可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

464 对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臣药桑叶所含桑叶多糖腹腔注射可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而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菊花水煎剂能激活胆固醇羟化酶,从而可加速胆固醇代谢,保持血清总胆固醇正常水平,提高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有危害作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浓度,在高脂膳食情况下有抑制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的作用。地黄煎剂有报道认为具有降血糖作用,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及功能低下;能使甲亢大鼠肾脏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恢复正常:白芍及所含总苷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双相调节作用;同时能调节血清脂质、MDA、TC/LDL,大剂量的白芍总苷能升高HDL。竹茹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甘草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而产生皮质激素样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内分泌调节能力,起到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甘草酸能明显降低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甘草酸单胺也能显著降低胆固醇、β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甘草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内,防止动脉硬化;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及类似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解毒作用,改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甘草与芍药组成的芍药甘草汤能明显增加垂体多巴胺受体的活性,并直接作用于卵巢,促进排卵;甘草次酸还能抑制睾酮生成。

可见该方剂对血脂、血糖代谢有积极调整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生殖腺等也有调节作用,这对于高血压病以及妊娠期子痫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治疗十分必要。

465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桑叶及鲜桑叶煎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大部分酵母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热稳定性强、抑菌浓度低、抑菌pH范围广的特点,桑叶水煎剂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菊花煎剂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以及多种致病性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菊花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钩端螺旋体、艾滋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佐药鲜地黄汁及地黄煎剂对须疮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芍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除上述大部分细菌外,对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及乙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以及上述大部分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芍总苷还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川贝母醇提取物对上述大部分细菌及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竹茹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使药甘草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幽门螺旋体杆菌有抑制作用,同时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对水疱性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抗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较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艾滋病毒,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有杀灭作用,甘草煎剂对 滴虫及阿米巴原虫也有杀灭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抗菌、抗病毒范围相当广谱。

466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钩藤及所含钩藤堿能降低脑内NO生成,增加缺血再灌注大脑组织中的SOD及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自由基、MDA和NO的含量。臣药桑叶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炎性水肿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菊花能显著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同时菊花可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杭白菊还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菊花提取物还能提高心脑耐缺氧能力;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有保护作用。佐药生地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能增强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白芍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实质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白芍总苷,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水肿和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白芍水提物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其所含白芍总苷及丹皮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作用,能显著抑制LPO生成,对巨噬细胞产生的H2O2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能对H2O2所致人RBC损伤性溶血均可显著抑制。川贝能明显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使药甘草具有保泰松和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抑制自由基及LPO的生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各味中药是一致的,这正切中其所适应证的发病机理。

467 微量元素的作用

羚羊角中含有大量钙。地黄中含有铁等20种微量元素。川贝母含有钾、钠、钙、锌、铁、锰、钴等10种微量元素。其他各味中药分别含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对由于营养素缺乏所致的妊娠期子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各种元素的作用详见下一节镇肝熄风汤。

47 歌诀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2]

48 出处

《通俗伤寒论》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羚角钩藤汤 51 处方

羚角片(用代用品)一钱半(先煎),霜桑叶二钱,京川贝四钱(去心),鲜生地五钱,双钩藤三钱(后入), 滁菊花三钱,茯神木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八分[6]

羚羊角一钱五分(先煎代水),桑叶二钱,川贝母四钱,鲜生地黄五钱,钩藤(后入)、菊花、茯神木、白芍药各三钱,生甘草八分,鲜竹茹五钱(先煎代水)[7]。

羚角片45克(先煎)霜桑叶6克 京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入)滁菊花9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5克

52 功能主治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羚角钩藤汤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之功效。主治肝风上扰,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孕妇子痛,产后惊风。

羚角钩藤汤功能凉肝息风,增液舒筋[7]。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而致的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甚至神昏,发为痉厥,舌绛而干,脉弦而数,及妊妇子痫,产后惊风等症[7]。

53 羚角钩藤汤的用法用量

用淡竹茹五钱(鲜刮,与羚角代用品先煎代水)[6]

水煎服[7]。

用鲜淡竹茹15克与羚羊角先煎代水,煎上药服。

54 方解

方中以羚羊角、钩藤清热凉肝,熄风止痉,共为君药;桑叶、菊花清热熄风,为臣药;白芍、生地黄、甘草养阴增液以柔肝舒筋,竹茹、贝母清热除痰,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之效。

方中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息风定痉;川贝母、茯神、竹茹清热化痰安神,防热邪生痰,蒙蔽心窍;鲜生地黄、白芍药滋阴养血,柔肝舒筋;生甘草缓肝急,和诸药[7]。合用而为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方[7]

55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大叶钩藤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化学成份 9 性味 10 功能主治 11 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 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1 拼音

dà yè gōu téng

2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3 拼音名

Dà Yè Gōu Ténɡ

4 大叶钩藤的别名

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5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季采集,切段,晒干

6 原形态

攀援状大藤本,高12~15米。小枝压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节上有双钩,钩幼时亦有疏粗毛。叶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圆球形,单生叶腋,开花时径4~45厘米,花序柄长35~65厘米,有褐**粗毛;花淡**,长约16厘米,萼管长,5裂;花冠管状漏斗形,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厦米,有粗毛。花期夏季。

7 生境分布

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8 化学成份

含钩藤堿。

9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甘苦,凉。"

10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平肝,熄风镇惊。治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11 大叶钩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不宜久煎)。

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钩藤汤

热,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匀,

钩藤饮

,蝉退(去头足)4只,钩藤1钱5分,荆芥6分,竹叶10片,陈皮4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感冒,兼肝

钩藤膏

儿服寒胃冷,肚腹(疒丂)痛,夜间啼哭,呕吐乳食,大便泻青,状若惊搐,时有冷汗。用法用量:钓藤膏(《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微苦、辛凉

补肺清肺化痰汤

)、百部、百合、阿胶、川贝母、知母、北沙参、钩藤、枇杷叶、竹茹、马兜铃、栝楼仁。功能主治:肺虚气粗,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小儿金丹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味微苦、辛凉

安脑牛

,连翘、栀子、黄芩、知母、郁金、钩藤、雄黄、黄连、珍珠、辛夷,大肯叶.石菖蒲、水牛角浓缩粉。安脑牛黄

回春丹

方及制法处方:大黄360g麦芽12g槐花12g桃叶12g黑豆12g白术12g车前子12g侧柏叶12

太和妙灵丸

,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

荆菊感冒片

μm,柄单细胞。非腺毛多碎碎,完整者1~6细胞,大多数具壁疣,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粘液化,胞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钩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大叶钩藤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结不通,宜此下痰利惊。凉惊丸青黛、草龙胆各三钱,钩藤二钱,防风、黄连各五分,牛黄、龙脑、麝香各一字,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

干。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金石斛茯苓半夏广皮白钩藤白蒺藜张脉右缓。湿著阻气。浓朴广皮煨草果炒楂肉藿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吐血

。肝胆相火扰动阳络故也。金斛山栀郁金丹参川贝苏子钩藤茯苓又接用清气热。安血络方。生地麦冬玄参知母花粉

《友渔斋医话》:[第六种]药笼短剧一卷

饮下诸骨尽消。)大耗真气,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钩藤〕甘苦微寒,除心热,平肝风,舒筋除眩,治小儿惊啼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钩藤散 21 钩藤散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各家论述 27 摘录 3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普济方》卷三六六:钩藤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审视瑶函》卷五:钩藤散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惠》卷八十二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普济方》卷三八五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12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2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钩藤散 1 拼音

gōu téng sǎn

2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钩藤散

21 钩藤散的别名

钩藤汤

22 处方

钩藤2两,茯神2两,人参2两,当归2两,桔梗3两,寄生1两。

23 功能主治

妊娠子痫及产后发痉。妊娠经89个月,胎动不安,或因用力劳乏,心腹痛,面目清,冷汗出,气息欲绝。孕妇手少阴,足厥阴血虚风热,发为子痫。产后发痉,口噤背强。

2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钩藤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若烦热,加石膏2两半;临产月,加桂心1两。

25 注意

忌猪肉、菘菜。

26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厥阴药也。钩藤之甘寒以除心热而散肝风;柴胡、桔梗之辛凉,黄芩、栀子之苦寒,以平少阳,厥阴之风热,风热去则瘈疭止矣;人参、茯神以益气而宁神;当归、寄生以养血而安胎也。

27 摘录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

3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31 处方

钩藤、蝉壳(微炒)、马牙消、黄连(去须)、甘草(炙微赤,锉)、川大黄(锉碎,微炒)、天竹黄(细研)各等分。

32 制法

上为细散。

33 功能主治

小儿惊热。

3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4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41 处方

钩藤半两,犀角屑1分,牛黄1分(研细),虎睛1对(微炙),防风1分(去芦头),栀子仁半两,石膏半两(研细,水飞过),蚱蝉1枚(微炙),独活1分,人参1分(去芦头)。

42 制法

上为细散。

43 功能主治

小儿45岁,忽患惊痫。

4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如人行23里进1服。

4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5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51 处方

钩藤3分,蚱蝉2枚(微炒,去翅足),人参半两(去芦头),子芩半两,牛黄半两(研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52 制法

上为粗散。

53 功能主治

小儿热痫,时时戴眼、吐沫。

5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牛黄1字温服。

5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6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61 处方

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62 制法

上为粗散。

63 功能主治

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6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6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7 《普济方》卷三六六:钩藤散

71 处方

钩藤、玄参、升麻、黄芩、赤茯苓、苦梗、甘草、山栀子各等分。

7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73 功能主治

风热喉痹。

7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钩藤丸”。

75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六

8 《审视瑶函》卷五:钩藤散

81 处方

钩藤、陈皮、麦门冬、石膏、家菊花、人参、明天麻、防风、白茯苓、鹿茸、制半夏、甘草各等分。

82 制法

上为粗末。

83 功能主治

恣酒嗜燥,头风痰火之人阴虚血少,虚火上旋,视定反动。

8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白水煎服。

85 摘录

《审视瑶函》卷五

9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91 处方

钩藤1分,蚱蝉2枚(微炒,去翅足),川升麻半两,子芩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蛇蜕皮5寸(烧灰),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92 制法

上为粗散。

93 功能主治

小儿风壅气盛,心胸痰滞,壮热发痫。

9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服之。

95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10 《圣惠》卷八十二 101 方名

钩藤散

102 组成

钩藤1分,龙胆1分(去芦头),犀角屑1分,茯神1分,黄芩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103 主治

小儿惊啼壮热,心烦不得稳睡。

10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频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1 《普济方》卷三八五 111 方名

钩藤散

112 组成

连翘1两,瞿麦1两,车前子1两,牛蒡子1两,赤芍药1两,滑石1两,栀子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防风半两,荆芥半两,黄芩半两,柴胡2两,甘草2两,蝉壳2钱半。

113 主治

小儿风热惊悸,大小便赤涩。

11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灯心,煎服。

12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121 方名

钩藤散

122 组成

生地5两,川贝2两(去心),池菊3两(去蒂),薄荷1两半,茯神1两半(去木),羚羊角1两半,甘草1两半,金斛3两,钩藤5两。

123 主治

妊娠血亏木旺,肝热生风,眩晕卒仆,胎孕不安,脉数急。

124 钩藤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5钱,去滓温服。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26 各家论述

生地滋阴壮水以护胎;羚羊角解热清肝以定眩;池菊解郁热,兼益金水;石斛退虚热,兼荣肾肝;薄荷散热清头;甘草缓中泻火;川贝清心解热;茯神渗湿安神;钩藤抑肝舒筋,以熄肝风也。为散水煎,使肾热退而肾水得滋,则水润水荣,而眩晕自退,胎无不安,何卒仆之不省哉。

古籍中的钩藤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小儿门]附∶小儿病机

时有头疼,咳嗽气促。大概热者,宜先服大青膏,或钩藤散发散,后服益黄散补脾;冷者,先服益黄散补脾,后

《保幼新编》:天吊

乳母过食热毒物,心肺生热,加以外感风邪所致,则钩藤散主之。热胜则保命丹主之,痰盛则胆星抱龙丸主之)

《保婴撮要》:[卷三]胎惊

囟法;甚则以朱银丸下之。若面青拳搐,用保命丹、钩藤散之类,切不可误作脾风,妄用温药。若眉间色赤,或

《明医指掌》:[卷十小儿科]惊风七

夜啼夜啼有寒,腹痛面青,口中冷,厥逆便泄不乳,钩藤散去当归,加干姜、肉桂。夜啼有热证者,钩藤散去当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子痫

地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蚯蚓,中药里面用蚯蚓入药称作地龙,一般地龙入药有一定的活血的作用,但是地龙也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所以一般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现在用的比较少。那么,地龙入药有什么作用?地龙有哪些药用功效?

地龙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后三种习称“沪地龙”,主产于上海一带。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秋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砂,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鲜用。

药性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本品性寒,既能息风止痉,又善于清热定惊,故适用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或癫痫、癫狂等症。如《本草拾遗》治狂热癫痫,即以本品同盐化为水,饮服;《摄生众妙方》治小儿急慢惊风,则用本品研烂,同朱砂作丸服。治高热抽搐惊痫之症,多与钩藤、牛黄、白僵蚕、全蝎等息风止痉药同用。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本品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_斜等症,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3痹证。本品长于通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症。性寒清热,尤适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桑枝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如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尤甚、屈伸不利等症,则应与川乌、草乌、南星、乳香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药配伍,如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4肺热哮喘。本品性寒降泄,长于清肺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用鲜地龙水煎,加白糖收膏用。或与麻黄、杏仁、黄芩、葶苈子等同用,以加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而利水道。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通,可单用,或配伍车前子、木通、冬葵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有降压作用,常用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

2《本草纲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含铁、锌、镁、铜、铬等微量元素;含花生四烯酸、琥珀酸等有机酸。还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黄嘌呤、次黄嘌呤、**素及酶类等成分。

2药理作用:蚯蚓水煎液及蚯蚓解热碱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热浸液、醇提取物对小鼠和家兔均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广地龙次黄嘌呤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芸香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广地龙酊剂、干粉混悬液、热浸液、煎剂等,均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此外,地龙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菌、利尿、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地龙白糖浸出液治疗Ⅰo至浅Ⅱo水火烫伤、烧伤50例,1周左右治愈(赤脚医生杂志,1974,4:43);用鲜地龙焙干,研末,加白糖,晨起1次顿服,治疗泌尿系结石5例,均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1:42);用地龙液:新鲜地龙若干条、白糖,按比例搅拌出液体即成。每次20ml,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取效较好(辽宁中医杂志,1999,10:477)。另有用地龙等治疗乙脑、癫痫、精神分裂症、脉管炎、腮腺炎等。

4不良反应:地龙口服用量过大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血压先升高后降低,腹痛,胃肠道有时有出血现象,心悸,呼吸困难。又复方地龙注射液肌注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故使用地龙应注意:⑴掌握用药剂量;⑵注意加工炮制;⑶过敏体质应忌用;⑷血压低者禁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地龙制剂引起过敏反应时,可按过敏反应常规处理;中医疗法:(1)中毒后立即服盐水1杯,即解。(2)葱3根,甘草15g,水煎服。

地龙功效

1、清热息风

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

用于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