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江西的文明中心,是从吴城到大洋洲吗?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江西一带,在史书上存在感极低,在西周之前几乎找不到什么与江西相关的史料记载,学界曾长期以为夏商时期的江西还处于绝对蛮荒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先进的文明中心存在。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重要发现改变了这一刻板印象,这就是吴城遗址的发现。这是一处占地达4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址,拥有规模不小的夯土城墙,后来的发掘表明此地具有都邑的性质,其年代相当于商代中晚期,后来将陆续发现的类似遗址统称为吴城文化。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甚至原始瓷器,不少青铜器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明显带有商人文化的影响,表明此时江西已经出现了生产力比较先进、文明程度不逊中原的文明中心,而在其中某些陶器上发现的刻符文字,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有的则是自己的文字体系,显示出吴城人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文字时代。
而随后在江西新干大洋洲一处大型墓葬中出土的大批青铜器更是震惊世界,其器物之精美、铸造工艺之先进、器型之众多与奇异,足以与四川三星堆遗址相比,同样是迥异于中原文明的青铜文化高峰。这些青铜重器的出土足以证明在当时的江西存在着和北方夏商并肩的高度文明,而这一高度文明的方国在古代典籍中却找不到相关的记载,目前还不知道它和中原各邦国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交流的。也不确定它的青铜文化到底是独立产生的,还是从中原或其他地方传播而来的。
仔细查看这些宝贵的青铜器,可以看到很多器物上都有老虎的形象,表明此地的古人对虎十分崇拜,其中一个青铜铸造的双尾伏鸟老虎,造型威猛刚毅、威风凛凛,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另外一个萌萌的青铜人面像,造型朴拙、铸造精美,到底代表何等人物或神灵的形象,还不清楚。古籍上有所谓南方“虎方”这一方国的零星记载,但没有这一方国的具体位置,从这些器物看,很可能就是中原人对江西此地文明的模糊记忆。
从吴城到大洋洲,还有其他江西境内遗址的相继发现,向世人展示了夏商时期的江西,文明同样辉煌灿烂,华夏文明史上固有的“中原文明中心论”不攻自破。江西的文明中心和四川三星堆文化,以及南方其他遗迹都证明中华文化是众多文明中心并行发展,最后汇聚成河、走向辉煌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各地的文明中心就相继出现,并在夏商时期发展到相当高度,这一时期的中国绝不是以夏或者商为绝对中心的时代,夏和商只不过是此时众多文明中心中的一个而已。
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客家人”这个称呼的,但其实,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并没有客家人,换句话说,客家并非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客家人其实是一个汉族民系,用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概念并不能概括客家人的概念。而客家人的分布又是非常的广泛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人的人数也是众多,很多人也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客家人这个群体出现客家这个称呼的含义很显然,是说他们原本并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后来到这里定居了,因此是“客”,那客家人的祖先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如今遍布世界,他们最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有很多客家人的家谱当中记载他们来自江西
1客家人简介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语白话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语拼音:Hag1-ga2或Kag1-ga2)。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汀州(今分属龙岩和三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印尼、大马、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牙买加、荷兰、缅甸、法国、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其中印尼、沙巴州、英国、牙买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塔希提岛等华人社区以客家人为主。客家语成为苏里南法定语言。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语发音的你、我、他就是尔、吾、其的古音。。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至2017年,设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
2客家人的起源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客家人是正宗的汉族人,也即客家人自称的“老汉人”。汉民族最早的起源地在黄河流域的渭河平原一带,属于炎黄子孙后裔,黄帝之后有大禹,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夏商两代的人都称自己为“有夏”、“华夏”,华夏族便是最早的汉族主体。
后又历经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秦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之后,华夏族的称谓被汉族取代,汉族称谓从此流传天下。随着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争的影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开始南迁。最初的汉人从山西、陕西南下,经过河南南阳,进入湖北襄阳后,沿着汉水进入今天安徽、江苏一带,也有少部分迁移到了江西、湖南等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又开始南迁。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在江南起义,黄巢20多万大军直指长安。唐王朝此时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在润州刺史、镇海州节度使高骈的手上,唐僖宗命令高骈率领7万精锐阻截黄巢,高骈非但不听圣旨,反而起兵谋反,割据江淮。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派大将秦彦降服了高骈。高骈虽然被灭,但江淮各地的军阀趁机起兵作乱,杨行密、朱温、孙儒等人长期在江淮之地割据厮杀,来回反复践踏。最后,朱温击败其他势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这一场大混战,史书上称之为“唐末江淮大混战”。
唐末江淮大混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从秦汉以来迁居到江淮等地的汉人继续被迫南迁。从渭河平原迁来的汉人,在江淮之地繁衍生息数百年,人口兴旺。安史之乱时,人口的大量南迁,主要迁在河南、江淮一地。安史之乱后,尤其是唐末江淮大混战之后,迁居在江淮之地的大量汉人继续南迁,进入江西避难。
3为何客家人家谱上记载起源于江西如此一来,作为距离江淮最近的江西省,成为了承接大量人口涌入的地区。当时江西节度使危全讽管理江西,由于防守严密,兵灾和战火很少波及江西。古籍《谭全播传》记载:“危在任七年,人物殷盛。”
唐朝末年,江西的袁州、汀州两地突然之间人口暴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汀州人陈本起兵造反,陈本的兵马大多是江西本地的土人,但是战争打到第三年时,陈本的人马越打越多,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两淮之地的汉人。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有“淮汉入汀”、“掳淮汉为前驱”等记载。可见,当时大量汉人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人口数来看,唐朝末年,赣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明嘉靖年间的《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的户数是120985户,淳熙年间(1174—1189)赣州户数增加到193339户。在汀州,崇宁年间(1102年)汀州的移民户数达到了172432户,庆元年间的汀州户数是达到了218570户。在虔州,崇宁年间人口从172432人,迅速暴增到272400人,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人口暴增了10万人。
北宋中期之后,赣南之地聚集的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区。由于赣南之地不产盐,百万人口逐渐向南方的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当时地处蛮荒的两广和福建也渐渐有了汉人迁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嘉枯七年(1062)二月辛巳说:“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盐既弗善,汀故不产盐,二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既毕,往往数十百为拿,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湖、循、海、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斗格,至杀伤吏卒,则起为盗,依阻险要,捕不能得,或赦其罪招之,岁月浸霪滋多。”
《资治通鉴》这段话,证明了大量汉人从赣南迁到两广一带掳掠钱财和盐巴,最后甚至结成一个团体对抗官府的事实。南宋之后,随着战火蔓延,汉人继续从赣南迁出。《梅州图经》记载:“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借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是谁当然就是唐末迁移到江西的汉人,因为从南宋时起这些人就被称之为“侨寓者”,所以人们都通俗地称呼他们为“客家人”。
这就是客家人的祖辈为何大多来自江西的缘故,翻开客家人的家谱追溯到唐末时期,大多数客家人的先祖均来自汀州、赣州等地,再往前推则是江淮之地和河南,这符合客家人迁移的路线,也符合历史事实。
经过对南方客家人姓氏及家谱的研究,发现南方的揭、曾、赖、廖、刘、蔡、钟、练、卢、谭、黎、罗为主的客家人姓氏家谱,都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从南方客家姓氏的族谱来看,其迁移路线和祖辈溯源符合客家人迁移路线图,符合唐末江淮大混战和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规律。
由此可见,唐末江淮大混战后,迁居到江淮、河南等地的客家人纷纷进入江西,江西人口在短时间内暴增至百万,从唐末在宋末的数百年之间,客家人在江西繁衍生息,并有人因为盐、土地等不足向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南宋末年之后,大量客家人继续迁移南下,进入到当时还是蛮荒的两广、福建等地。
由于客家人是迁入者,因此被两广和福建一地的人称之为“侨寓者”,也就是后来通俗话说的客家人。当然,客家人从南宋迁移两广和福建等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历经了近千年的历史。乾隆中期后,大量客家人进入两广。清末时,土客矛盾激化,因为土地、水源、婚姻等爆发大规模土客械斗,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一般来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历经了西晋、唐末、南宋、清初、清末五次大迁徙。五次大迁徙,客家人一路南下,并经过近千年的繁衍,这才形成了今天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截止目前,客家人总数约为8000万人,海外约有15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海外的客家人在越南、新加坡、美国等地。在历史上,客家人出过很多豪杰英才,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这就是客家人的来源,这就是客家人家谱记载祖辈来自江西的原因。
答案:江西清玄阁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建筑物,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洪都中大道与京东南路交汇处,是一座道教建筑。清玄阁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道教建筑风格。清玄阁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解释:江西清玄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江西省的文化遗产之一。清玄阁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拓展:江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除了清玄阁之外,江西省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化景点,如庐山、三清山、井冈山、赣江风景带等。这些景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南昌有很多文化景点,那么南昌有哪些传统文化体验的好地方呢?樟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可以体验中国的传统工艺,江西省新博物馆可以看到很多重点保护的文物,新建的望山土图书馆等地方都值得一看。
01、樟树林非遗展示馆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馆,是全国首家以非物质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展馆。整个博物馆包括博览区、展示区、手工体验区、商品销售区等区域。其中,特色区——手工艺体验区最受市民欢迎,包括陶艺工坊、创意工坊、民俗工坊、竹艺工坊、美食工坊、科学工坊、传统工坊等七大主题体验工坊。
博物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制陶、蜡染、纸伞、折扇、风筝和手工蛋糕丰富多彩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佘山路66号张树林文化生活园9栋2楼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五:10:00-12:30,13:30-18:00。
周末:10:00-12:30,13:30-21:00
星期一休息,法定假日除外
02、江西省博物馆新馆
江西省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江西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场馆由三个独立建筑组成,分别是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
随着黑海刘和陵的发现,江西省博物馆成为了江西的必去景点之一!金币,古代陶瓷你可以看看你的眼睛!
地址:赣江北大街398号江西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00停止入场。
星期一休息(法定假日除外)
门票:无
03、新建汪山土库
望山土堤底蕴深厚,不仅能欣赏到宏伟的建筑,还能陶冶历史文化。
“一门三都抚,五里六翰林”。在这里,程氏三兄弟都成就了功名,把望山土库变成了供奉“学霸锦鲤鱼”的地方。
地址: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王山岗
开放时间:每天9:00-17:00
04、象湖万寿宫
胡翔万寿宫是南昌道教文化的代表,黄墙红瓦。是入口戏台,真君殿,铁柱镜,玉皇殿,两侧有钟鼓楼。多逛逛佛寺,不如逛逛道教的正统道场~
地址:胡翔万寿宫
开放时间:08:00-18:00
05、滕王阁
葛藤亭是南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人人都能背诵“夕阳与孤鸟齐飞,秋水共天一色”的名句。然而,市民和朋友们很少知道王腾馆值得一看的夜景!
从晚上八点开始,灯光秀在赣江地区开始。十多分钟后,大型现场文艺演出《滕王宴乐》又将你淹没。在这里,就像是古装剧里的宫宴。
夜场晚上19:00开始,表演可以反复看。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榕门路顾芳街58号
开放时间:白天8:00-18:30,晚上19:10-22:30。
门票:成人45元,夜游95元。
购票入口:每个周末平台
江西国家级图书馆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创建于1920年,原馆址南昌市中山路171号,新馆位于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98号,占地近百亩,大楼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是江西省规模比较大、藏书比较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本馆现有藏书310余万册,其中中文线装书50万余册。在收藏的图书、报纸、期刊、微缩品。
2
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位于南昌市新洲路12号,属于综合性的市级一级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藏书90万余册,报刊近700种以及《四库全书》、线装书7000余册(其中古籍2200余册)等珍贵书籍。全年365天开放,节假日照常接待读者,馆内设有少儿部、期刊部、电子阅览室、外借部。
3
赣州市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创立于1926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54万余册,其中珍贵古籍图书31020册,古籍善本3012册,另珍藏有蒋经国先生在赣南活动时期创办的《正气日报》、《新赣南报》、《民国日报》及丰富的赣南地方特色文献。赣州市图书馆由别具风格的新老两部分组成。
4
宜春市图书馆
宜春市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9月30日奠基,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放,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5层(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精美,功能齐全,硬件设施满足国家一级馆标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目前拥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包括电子图书3万册。
5
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坐落在庐陵新区吉州大道与崇文路交界处,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分为主附两栋相连的楼宇建筑,藏书规模为60万册,总投资规模约为4仟万元。吉安市图书馆设立了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视障人士人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学阅览室、外借室及办证处等多个读者服务窗口。
6
上饶市图书馆
上饶市图书馆于2009年12月开馆,占地42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上饶市图书馆现有各类纸质藏书20万余册。电子图书70万余册,杂志近700种,装订成册2万余册。报纸近100种,装订成册1万余册。实行开架免费借阅,全年节假日正常开放。
7
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原为临川区第一图书馆,2000年10月撤地设市后升格为市级图书馆,该馆成立于1958年,现馆舍于1989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坐落在抚州市区赣东大道150-1号“五茗园”内,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3万余册,其中期刊600余种,1万余册,古籍书2000余册。
8
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前身为江西省建设厅图书馆,1939年创办于江西泰和,现馆位于九江市庐山南路229号,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九江市图书馆现藏书50万册,其中包括古籍、地方文献3万余册以及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版图书、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每年新增图书入藏量2万册。
9
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位于广场与珠山南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为景德镇市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目前有珠山、昌江两分馆。图书馆现有藏书61万册, 尤以珍贵的陶瓷古籍珍善本和丰富的地方文献著称。现藏古籍线装书31000余册,其中善本古籍81部640册。
10
萍乡市图书馆
萍乡市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建于1936年10月,新馆座落于萍乡市绿茵广场西侧,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现有藏书91万余册(件),其中电子图书36万余册、古籍和民国时期文献近8万册、地方文献8000余册(件)。2011年增设了少儿图书馆,2015年实施了通借通还。
江西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名单
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图书馆等级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宜春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上饶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萍乡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新余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鹰潭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泰和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吉安市吉州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上高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宁都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兴国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乐平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樟树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瑞金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玉山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南昌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南昌市青云谱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信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弋阳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都昌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丰城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宜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进贤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赣州市赣县区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鄱阳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永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乐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吉水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安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南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吉安市新干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龙南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万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井冈山市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吉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德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景德镇市珠山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浮梁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崇义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永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赣州市章贡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永修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横峰县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南昌市青山湖区图书馆江西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江西发现一册永乐大典是真的。
近日,江西九江喜欢收藏文物的翟晶晶女士,收藏了一册《永乐大典》,6月14日,记者在九江火车站前广场的古玩市场看到了这本用牛皮袋原封精装的《永乐大典》。
据翟晶晶女士介绍,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喜欢收藏,包括邮票、瓷器、紫砂、古书等,还收购了不少明清时期的钱币,成年后,她曾经在新加坡从事劳务,发现市场上有许多回流瓷器,只要一发工资,立即就收购几件瓷器。
回国后,她一直在九江火车站前广场的古玩市场从事古玩生意,前不久,她通过朋友的介绍,在瑞昌市乐园乡一名70多岁的农妇手中收购这本《永乐大典》。
记者注意到,这一册《永乐大典》的牛皮封面有“天下至上圣品,古物钦定入库”字样,边上用线封装,四方还盖有“御书房鉴藏宝”等字样的印章形墨多枚。这册《永乐大典》由木质制成,成折叠式,共有十折,封面上还有“一万一千一百三十六册”字样。
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副本命运:
乾隆五十九年(1794),曾对《永乐大典》副本做过清查统计,还剩9881册,已经有千余册不知所终。副本最大规模的遗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北京外国使馆林立,“洋人好奇货,国人善卖之”。
在当时,洋人花10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册《永乐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永乐大典》已不足5000册,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 )仅存900余册。
《永乐大典》的另一大劫难就是 1900年的庚子国变。义和团把翰林院烧了,于是《永乐大典》落入英人手中。后来英国使馆交还了330册《永乐大典》, 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已经无力或也无心保护这部书,书放回之后又遭盗窃。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时,《永乐大典》仅存64册。
红色江西-江西九江发现一册《永乐大典》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山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的根茎。分布西南、华南及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止痛。治脘腹冷痛,泄泻,食滞腹胀,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损瘀滞,月经不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饮。化学成分根茎含佛术9烯11醇(Eremophil9ene11ol)、山姜萜醇(Alpiniol)、山姜内酯、汉山姜过氧萜醇(H pinol)等。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山姜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大良姜之别名。别名山姜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d的根茎。主产广西。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及伤食吐泻。用法用量煎服:3~9g。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药理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大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 作用,内服有驱风及抑制小肠过度蠕动的作用。山姜煎剂可抗大鼠多种溃疡,抑制肠管兴奋,并可抗菌。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姜拼音名ShānJiānɡ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来源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以根状茎入药。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60厘米。根状茎分枝,多节,幼嫩部分红色,生细长而稀少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常排成二列,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5~6月开花,总状花序顶生于有叶的茎顶,密生锈色茸毛。花白色捎带红条纹。果实宽椭圆形,直径1厘米,红色,表面密生毛。种子多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
详见百科词条:山姜 [ 最后修订于2015/8/24 17:22:15 共344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09 14:31: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