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人本有的隐身神通 ,为何突然不灵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6浏览:1收藏

修道人本有的隐身神通 ,为何突然不灵了?,第1张

古人修道以修心为先,若是心术不正也不能得到神通的,即使是得到了神通,一旦作了坏事也会被收回去。 神通不是让人用来在常人中求名、求利的技能,是让人修道提升生命层次,返本归真的。 (修道人想在常人社会中显示或运用神通的心,其实是显示心,求名求利的心在作祟,这在任何的正法修炼中,都是要修去的执著心。 )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记载在唐朝古籍《集异记》中的事例。

唐朝时庐山有个叫茅安道的道士,他的道术很厉害,驰名远近。他能画符驱鬼,又能化身成各种形态来,跟着他学道术的常有好几百人。

他曾经教了两个弟子隐形透视的法术。这两个学生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都说要回家照顾父母长辈,请求归乡。安道同意他们离开,离别前特地叮咛他俩说:“我教给你们的法术,是让你们学道之用,不是让你们去炫耀法术来博取声名的。如果你们违背我的教诲,我会让你们的法术临场失灵。”两人都说记得了,然后离去了。

当时,晋国公韩滉(公元785年受封“晋国公”)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韩滉当官以廉洁公正著称,他对混耍道术之辈非常憎恨。

那两个茅安道的弟子离开师父之后并没有返乡,反倒是直接上润州,登门进见韩晋公。他们自负有隐身术可以来去无碍,心想如果晋公不礼遇他们,那就遁形离开。

韩晋公召进了两人,对他俩毫不看重。他俩形色傲慢放肆,目中无人一般,随随便便撩起衣裳下摆直上台阶,也不行礼。这让韩晋公大怒,立即命令吏卒把他俩抓起来,两人见状就要施行法术逃脱,结果法术竟都不灵验了,两人都就地被擒,被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晋公要将他俩处死,两人便说:“我们本来不敢这样放肆,这都是我们的师父误了我们啊!”

晋公要把传授法术的根源一并杀绝,便对他俩说:“只要将你们师父的姓名和住处告诉我,我可能就免除你们的死刑。”两人才刚要说,茅安道已经现身门边。

吏卒向晋公传报茅安道来了!晋公大喜,心里想,现在他们一个都别想有活路。立即令人把安道召进来。只见安道白眉、美胡须,姿态神情高雅古朴。眼前的茅安道让晋公不由自主地离开座位,延请他入客席,正对着他坐下。

就听到安道开口说道:“听说我的两个弟子愚昧无知,冒犯了您。现在他俩的死活,就在弹指之间了。我想责问他们,让他俩愧对自己错误的行为,然后等您行刑。”

晋公便命令士兵持刀械、拿绳索严阵以待,然后下令将两人带到阶下。那两个人被召到阶下时,频频叩头哀求。

安道对晋公身边的人说:“请给我一杯水。”晋公戒备着他施展水遁法,坚持不给。安道看到晋公桌上砚台的余水,很高兴地急速喝了一口,然后喷向那两个弟子。两个弟子当时就化为两只黑老鼠,在庭前乱跑乱窜。

说时迟那时快,安道迅速振身而起,突然变成一只大鹰,一脚抓一只老鼠,冲天飞去。晋公大吃一惊,久久无法回过神来,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古人学道以修心为先,若是心术不正也不能得到功能的,即使是得到了功能,一旦作了坏事也会被收回去。 功能不是让人用来在常人中求名、求利的技能,是让人修道提升生命层次,返本归真的。 学道、得道的这些人在另外空间都有师父在管,就像故事中的茅安道那样管教他的弟子; 弟子违背了师父的教诲,师父就让他们的法术失灵了。

在道教神的划分中,我们知道“三清”作为道教的最高神,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道教的诞生,就是道教思想的非物质化。因此,道教创始人老子是“三清”之一,被称为太清仙境大圣人和天道道德,又称太行老君。

庄子是道教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在《道教诸神家谱》中,庄子在哪里?通过对道教神谱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神谱末端的民间神仙中有庄子的身影,是一个真正的南方人。这让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庄子和老子一直被学者视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为什么他们在道教神的构成中的地位和老子有很大的不同。《史记》首次记载了老子、庄子的故事。

老子的历史叙事主要是一部短传。孔子问李渔《老子》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而哈库坦斯基的《老子西》给殷西留下了一本书,书中有5000多个字,最后不知在哪里。主要是对庄子生平的简要介绍,以及庄子的非主流态度。同时,对司马迁眼中的《庄子》十万篇进行了评价。司马迁认为,庄子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为了弘扬老子的道教思想,并刻意批判儒家和墨家学说。此外,庄子的话是多方面的,不能付诸实践,这在百强争霸时期是不理想的。

太师公岳:老子是一个很贵的人,一无所获,一无所获,对变化没有反应,所以写书和演讲说得很微妙,很难理解。庄子散德、立德、回归自然。在这里了解司马迁的个人观点。最后,是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通过无为来适应自然的客观变化。所以老子的书没有被很好地理解。庄子提倡道德思想,推导演绎,以寓言的形式浅显道家的无为思想,迦勒底年六百岁,或是血二百年,是靠自己的修道生活养活的。

我们知道古代人崇拜神话思想。司马迁在史书中写道,孔子认为老子居若龙,评价何等高。此外,老子是从哈科坦斯基出来的,再也没有踪迹。司马迁又写了一篇毫无根据的谣言,说老子因为修道而活了将近200年。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与佛教中的禅坐、禅定及”结跏趺坐”有着相同的功能。盘坐又分自然盘、单盘和双盘,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慧增智。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写的《坐忘论》曰:”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黄庭经》中云:”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体自安,体虚无物身自闭,寂寞旷然口无言。“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讲:”夫修炼了身,饮食有则禁口独坐,口唇相沾,牙齿相对,眼不观邪色,耳不听*声。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万缘消息,外想不入,内想不出。莫起一念,万事俱忘。”

在打坐中由于思想和身体各部位都已放松,所以极易入静,《玄珠心镜注》云:”人能空虚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

《道德经》曰:”塞其兑,闭其门。”"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实其腹。”等都是指入静及打坐的要领,而入静则是打坐的基础和精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司马承祯说:”夫定者,出俗之极也,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

王重阳在《立教十五论》中也讲:”凡打坐者,须要十二时辰,往往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云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

《太平经》说:”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

在打坐中我们不但要求静,而更主要的还需求忘,道家中的许多圣贤、真人就是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使自我与整个自然合而为一,从而领悟到宇宙大道及人生真谛。那么,在打坐中什么是虚无和坐忘呢

《无上秘要》曰:”遗形忘体,泊然若无,谓之虚。”

《庄子·大宗师》云:”坠肢体,黜聪明,离型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天地》篇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我们练功修道,就是要以人道效法天道,管子曾说:”天曰虚。”所以我们打坐也必须要像宇宙创生之前那样保持虚静。

《庄子·人世间》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让心神洁净无欲念,无欲方能虚静。

又如《玄珠心镜注》中讲的:”守空虚无为,久而神效,如响应声,如影随形也。”和《抱扑子·论仙》中说的:”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及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形容的:”坐忘,可游乎无人之野,游乎四海之外”

而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对”虚极”和”坐忘”两意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在我们修炼中,不论内功、外功与打坐都很重视上虚下实,如果是上实下虚则成为头重脚轻的病态。所谓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元轻虚,所谓下实则是指脐以下的下元充实。而练功时姿势的重心只有放在脐下,才能使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

《玄珠心镜注》云:”夫守一之人,凝思冥冥然,胎息绵绵然。一定凝神不动,又名身心泰定,即神之久留,是神不出身。神不出身,可与天道同久,可以守神长存也。”

另外古人打坐也很注重时间,因人是自然之子,我们的气血运行根据”天人合一”理论与宇宙中的运动息息相关,故《性命圭旨》曰:”人若知此天人合发之机,遂于中夜静坐,凝神聚气,收视返听,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一念不生,万缘顿息”。

明代高攀龙所著《静坐说》云:”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过。”所以我们说打坐时的姿势是很重要的。打坐时我们还必须做到”无为”,《洞古经》曰:”无为则神归,神归则万物云寂。不动则气泯,气泯则万物无生。”

《太清中黄真经》云:”专修静定,身如玉。”另外打坐时还需内观,《云笈七签》中说:”慧心内照,名曰内观。”

《道枢》卷三又云:”学道以清静为宗,内观为本者也,于是深根固蒂,使纯气坚守,神不外驰,至于坎离交际而大药可成矣。”据有关资料介绍,87岁的郭沫若和活了101岁的少帅张学良在年轻时都常习打坐,故而长寿。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命终时85岁,他年轻时修道学禅也常习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体都十分健壮并头脑灵活。

《史记》中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太平经合校》曰:”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兴以道。”

《中经》云:”静者寿,躁者夭。”

《坐忘论》讲:”静定曰久,病消命复。”

《金莲仙史》言”静久则气益生。”

《太平经钞》也说:”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

《易系辞》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

司马承祯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

打坐贵在自然舒适,妙在自然天成,打坐的关键就是在”忘我”中入静,而只有这样才能证悟人生大道、世间真谛。《道枢》中曰:”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也。”

打坐的意义不仅仅是养生与开悟,另外它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古人程颐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讲:”每见学者静坐,便叹其好学。”

朱熹也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明代王阳明说:”昔吾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