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6浏览:1收藏

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第1张

古代传统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元代戏曲和明代戏曲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种文学文化,我也研究戏曲差不多四五看了,平时也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戏曲古籍,这些戏曲古籍可是花费了我不少代价才收集这行齐全的,目前来说我还没看到比此更全面的戏曲古籍

这里不得不说,也不得不感谢  “古籍阁” 海量的戏曲古籍收藏,

中国古代戏曲书籍目录:

《孤本元明杂剧(1-32册) 王季烈辑,上海涵芬楼印行》

《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2   增定南九宫曲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3  南词新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5  新订十二律京腔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1  风月锦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3  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4  赛微歌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6  玄雪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7  南音三籁》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8  醉怡情》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9  乐府歌舞台》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10  千家合锦万家合锦》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1  2缀白裘新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2  审音鉴古录》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3  彩笔情辞》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4  太霞新奏》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5  万花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6  丝弦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1  北词广正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2  纳书楹曲谱》

《古典戏曲典籍》

《中原音韵(元 )》

《中州音韵辑要(乾隆音韵辑要本)》

《元人杂剧辑逸》

《元代戏曲选注》

《元散曲一百首》

《元散曲选注》

《元明散曲选》

《元明清散曲选》

《元曲选·[明]》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

《元曲选校注·[明]》

《全元散曲[详细书签]》

《全明散曲(第1-5卷)》

《南柯梦记汤显祖著》

《善本戏曲丛刊万壑清音(一、二)》

《善本戏曲丛刊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审音鉴古录(一、二)》

《孔尚任:小忽雷传奇》

《庚子国变弹词》

《戴敦邦聊斋人物谱签名本》

《散曲集《林石逸兴》(明)》

《文史英华12·散曲卷》

《新发现康海散曲集《沜东乐府后录》校笺(上)》

《明清传奇选》

《明清传奇选刊党人碑》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双忠记》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燕子笺翡翠园》

《明清传奇选刊红梨记+西楼记》

《明清传奇选刊连环记+金印记》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凌蒙初西厢记五剧》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录鬼簿》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王伯良古本西厢记校注》

《桃花扇 越剧》

《桃花扇万有文库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横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竖版)》

《桃花扇注 梁启超 下》

《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

《梁启超 桃花扇注 上》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校注)》

《汤显祖全集 第1册》

《汤显祖全集 第2册》

《汤显祖全集 第3册》

《汤显祖全集 第4册》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横版)》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竖版)》

《琵琶记高明商务印书馆1937》

《白雪遗音》

《白雪遗音续选》

《白雪遗音选 西谛编》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一)》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二)》

《聊斋俚曲选[清]蒲松龄关德栋校注》

《西厢记-插图版》

《西厢记横版》

《西厢记》

《路工:明代歌曲选》

《重冈已隔红尘断-元散曲合集》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

《金圣叹点评西厢记》

《元本琵琶记校注》

《集评校注西厢记_王季思校注》

《古本戏曲丛刊》

《任风子岳阳楼青衫泪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单刀会救风尘玉镜台望江亭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004金锁记》

《古本戏曲丛刊目录》

《墙头马上渑池会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朱砂担货郎旦敬德不伏老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梅香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汉宫秋马致远北京图书馆古本戏曲丛刊1954》

《窦娥冤裴度还带单鞭夺槊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荐福寺陈抟高卧踏雪寻梅黄粱梦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陈母教子梧桐雨东墙记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风云会博望烧屯马陵道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通行本有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其中“冰下难”三字,论者注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究其所以,就在于因版本的异文而产生的不同理解与训释。请看版本的异文:

  ①作“冰下滩”——明万历三十四年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清康熙四十三年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清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

  ②作“冰下难”——汪立名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扬州诗局刊本《全唐诗》在“水”下注“一作‘冰’”、在“滩”下注“一作‘难’”;北京图书馆藏失名临何焯校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

  ③作“冰下滩”——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在“水”下注“一作‘冰’”,《四部丛刊》影印日本那波道圆翻宋本《白氏长庆集》;

  ④作“冰下难”——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绍兴本《白氏文集》,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校《白氏文集》。

  琵琶曲《琵琶行》内容介绍:琵琶协奏曲, 张晓峰 作曲。表达的内容与白居易诗《琵琶行》一致。

  引子由琵琶和箫奏出自由的散板旋律,筝则以流水般的琶音衬托,描绘了"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乐队以慢速奏出白居易的主题,豪放洒脱。然后是悠美的琵琶声,接着,乐队与琵琶时分时合,犹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

  ②“说尽心中无限事”:委婉连绵的旋律配以琵琶连珠般的轮指和琵琶女的主题,深刻地表现了感情绯恻,忧患沧桑的古代妇女的形象。接着,运用多种手法,根据诗的描述,刻划了琵琶女形象的不同侧面高超的演奏技艺、风流的教坊生涯和凄凉的天涯沦落;

  ③“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以摇指变化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继而旋律连续的上下行模进,琵琶和乐队的交替奏鸣,诗人和琵琶女主题的糅合发展,犹如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④尾声“月白江心”:皓月当空,秋水如银,唯有琵琶的泛音在寂静的夜色中飘荡。

司马青衫

  司马青衫 ( sī mǎ qīng shān )

  解 释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出 处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示 例 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来 高中语文 课文王实甫《 长亭送别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

  “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 吴激 《 人月圆 》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

  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

编辑本段 诗词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不情愿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枇杷与琵琶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是先有枇杷才有琵琶,还是先有琵琶才有枇杷?到底此“枇杷”和彼“琵琶”有什么样的渊源呢?这就得从《

说文解字

》说起:“琵琶本作枇杷”。《

释名

》中也有解释,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人们将它命名为“

批把

”,而当时的“批把”是由木头制成,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将它写作“枇杷”。

琵琶因出胡中,中原人又称之为“

胡琴

”,所谓“对牛弹琴”之琴,其实是指琵琶到了

魏晋南北朝

时,音乐文化盛行,乐器繁多,古人为了将它与琴、瑟等乐器字形统一,才确定将“枇杷”改为“琵琶”,自此琵琶便作为乐器名字沿用至今。而当时,因叶片形似乐器琵琶的水果,最终得到了“枇杷”这一名字。水果枇杷作为珍贵的美味,被一代一代的

美食爱好者

命名,其中腊兄、(黄)金丸、

蜜丸

、粗客、

卢橘

等最被人们熟知,还有更多的名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取不了。广东部分地区还将“卢橘”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枇杷又被人称之为“卢橘”,英文也取其音译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这个故事,枇杷的英文名Loquat其实来自一场误会,它是粤语“卢橘”的音译,而卢橘成为枇杷的别名,皆因

爱美食

苏东坡

的一个失误。“

罗浮山

下四时春,卢橘

杨梅

次第新。”这首诗写出来以后,朋友问他:“卢橘何物?”对曰:“枇杷是矣。”又问:“何以验之?”对曰:“事见相如赋。”这里说的是汉

司马相如

的《

上林赋

》,有句云:“于是乎卢橘夏熟,

黄甘

橙榛,枇杷橪柿……”然而相如赋中是将卢橘与枇杷并列提及,由此可见枇杷并非卢橘。一定是

美食家

苏东坡太爱枇杷,

记错

古籍错将卢橘之名灌之,由此坑了歪果仁800余年。

(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曾以十分赞赏的笔调描绘了几出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富有特色的传奇剧目,其中就有《续琵琶》的《制拍》一折,而《续琵琶》这个传奇并不象《西厢记》、《玉簪记》那样有名,那样为人所熟知。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的作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此,我们有了想进一步探讨这个传奇剧本的愿望。

(2)在清初以来的传奇剧目记载中,我们还没有看到《续琵琶》传奇的著录,但周汝昌同志在广征博引的《红楼梦新证》中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和若干资料,指出《续琵琶》传奇尚有钞本传世(虽然已经是残本),并摘引了刘廷书中的有关记载。[1]因此,更使我们对这个目前仅有的钞本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同时,又值话剧《蔡文姬》和昆剧《蔡文姬》不久前在北京上演,而蔡文姬正是《续琵琶》传奇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也可以说《续琵琶》正是目前可见的有关蔡文姬的一个昆曲传统剧本。由于这几个原因的推动,我们查阅了这个钞本,并对它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期为百花园中推荐一个已经湮没近三百年,至今或许还有可供学习和借鉴之用的“新”剧目;再则是希望提供一个研究的题目,借以引起古典文学方面的戏剧、词曲、《红楼梦》研究者的注意,并向同志们请教,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

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阵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曹雪芹借经过贾府全盛时代多见多闻的贾母之口,对戏曲弹唱着实发表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当两个说书的女先儿讲述了新书《凤求鸾》的梗概时,就被贾母打断,马上猜出了故事的结局,并且指出“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因此引起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把贾母的评论称为《搿谎记》,顿使席面生春,“未曾说完,众人俱已笑倒。”接着,又由贾母提出“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要提琴,至于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又“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目的在于让亲戚们听一个“发脱口齿”和歌喉的“疏导”,作一番内行的艺术欣赏。可见这位贾府的权力至尊确是有着很高超的鉴赏艺术的能力,而且有阅历,有研究。这从下面一段观剧掌故的谈话中就十分清楚了:

(贾母道)“只是象方才《西楼》《楚江晴》一支,多有小生吹箫合的。”

(贾母指湘云道)“我象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奏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2]

这里,又是曹雪芹借贾母之口,道出了这几个富有艺术特色的传奇折子的共同特点:都是演员能演奏乐器的剧目。如《西楼记》是于叔夜为穆素徽唱曲用箫伴和;《西厢记》是崔莺莺听张君瑞弹琴而知音会意;《玉簪记》是潘必正和陈妙常各自弹琴歌唱,借琴曲以诉自己的心曲;而《续琵琶》则是蔡文姬在《制拍》-折中自弹自唱了自制的《胡笳十八拍》,来抒述自己颠沛的生活遭际。前三个剧目流传较久较广,直到建国以后南、北昆还都能演出(虽然由于分工的发展,能自弹自唱的演员是没有了)。唯独《续琵琶》这个剧目,不但无人演出,而且在昆曲剧本中连一折戏也没有保存,其内容和面貌二百多年来,毫无线索,竟然是一个失传的剧目。

为什么曹雪芹却在《红楼梦》里记下了《续琵琶》,还把它和《西厢记》、《玉簪记》并列可以设想这个生僻的剧目,自有与曹雪芹特殊的渊源,也许正是曹家的私家戏。其实,演员在舞台上弹奏乐器的剧目并非仅此四折,象与曹寅同时代的洪升和孔尚任的剧作:《长生殿》的《弹词》中有李龟年弹琵琶自唱;《桃花扇》的《晚香》中有演员分列侯朝宗、李香君两侧吹弹奉酒,甚至吹打“十番”,若以弹来说,更有直接影响到产生《续琵琶》的另一传奇,那就是同曹寅作忘年交的尤侗的《吊琵琶》杂剧四折,前三折以明妃自抒悲怨,第四折就有蔡琰酬酒青冢,并以《胡笳十八拍》写入琴中鼓之,以申其哀思,以上几个剧目可算是清代康熙朝的“新编历史剧”了!

在历史更久的剧本中演员打渔鼓、按檀板的科介动作也是有的,不过,这些都没有为曹雪芹所采用列举。看来,他虽然没有见过祖父曹寅,但是曹寅殁后,曹家并未就此衰败,小戏班也未必立即解散,十余万卷“楝亭藏书”也会保存下来。如果曹雪芹赶上-小段曹家繁华之时,就有可能见到过《续琵琶》传奇中几折戏的演出,当然也可能是听长辈们绘声绘色地形容过,至于读过此剧的钞本,更是情理中事。无疑,曹雪芹对《续琵琶》是极为赞赏的,并且在思想上和文艺才能上会接受一些影响,所以他才能“如数家珍”地把祖父的杰作《续琵琶》写入书中。我们认为:这不仅仅因为剧本中有个会弹琴的角色,也不仅仅是为了“忆繁华”和“梦旧家”,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词曲家数的曹雪芹自家的艺术才能和欣赏水平。

(二)

我们出于对于《红楼梦》的爱好,有意于进一步探索一下《续琵琶》传奇的现存面貌和内容。首先,据《红楼梦新证》所供线索,我们在北京图书馆的协助下,查阅了这个国内仅有的残钞本。据了解,此钞本系一九二七年左右张元济先生主持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藏书时,从安徽购得的怀宁曹氏所藏七十种戏曲钞本之一,是经过“一二八”炮火幸存下来的珍贵书籍。

《续琵琶》传奇残旧钞本,是一个工楷手钞本,其行款格式、字迹笔划极为整齐清楚。全剧共分上下两卷,计九十二叶,每叶十六行,行二十字(间有十九字或二十一字)。上卷五十六叶,卷前有二十折的目录,第二十折《陷京》尾约缺半叶;下卷仅三十六叶,首尾各有缺佚,无目录,仅散存十五折名目,第三十五折《覆命》只剩下曹操念白的四十个字,往后几乎缺佚了六折。在第二十一折开首缺页中缝处则有行楷书写的“文姬归汉”四个字,和原钞笔迹迥异,显系后人所加。上卷卷首钤有“听雨楼珍赏图书”白文印章一枚,此外别无其他序跋题款。怀宁曹氏所藏戏曲钞本的整理者卢前于《读曲小识》中亦仅志为“旧钞本”而不署撰者姓名,又云“反侧未宁’之‘宁’字不避宪宗讳,疑出雍乾时人手笔”,这个推断看来并不十分正确。当我们细读钞本,除发现几个错别字外,钞写者确是严格地遵守了缺笔避讳的制度,但又仅仅避了康熙玄烨的讳,而对于雍正胤禛、乾隆弘历、嘉庆颙琰、道光旻宁的讳都没有缺笔,如第四折《议立》董卓(唱):“威镇处动君王,千群铁骑拥西凉。”同折董卓命李儒:“将幼主废为弘农王”等是,剧中蔡琰的名字也是直写的,至于第十四折《陷狱》蔡邕(唱):“当今呵反侧未寕。”之“寕”字当是早就通行的俗写异体字,并非为避道光旻寜之讳。由此我们初步断定这是一个康熙时代的钞本,也就是说,曹寅写作的这个“传奇”,不但在他生前曾演出过,而且还有钞本流传。

《续琵琶》传奇以曹操赎蔡琰修史为主线,敷衍了蔡文姬悲欢离合的故事,并描写了曹操的整个政治生涯。据我们所知,历史上也有把蔡文姬的故事写入戏曲的,在曹寅以前的元代有金仁杰的《蔡琰还汉》;明代有陈与郊的《文姬入塞》(写其将与曹操所遣还归之使者一同归汉时《别子》一场,至玉门关亦止笔);清代有南山逸史的《中郎女》和尤侗的《吊琵琶》。《续琵琶》又名《后琵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佼佼者,它的创作意图是要出新意,“用证《前琵琶》之不经”,故《开场》一首《西江月》词云:“‘琵琶’不是这琵琶。”以便观者着眼。细读《续琵琶》剧本,确实觉得其文字精美清新,雅而不涩,其思想则颇具创见。兹就其残存的三十四折试作分析如下。

首先,《续琵琶》的主要情节除采摘《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记载外,基本上脱胎于《三国志演义》等讲史说唱。这在与曹寅相识于康熙四十二年,有机会看到《续琵琶》演出的刘廷玑所著《在园杂志》中,为我们作了一些确切的记录,他说:(《续琵琶》)“大意以蔡文姬之配偶为离合,备写中郎之应征而出,惊伤瘐死,并文姬被掳,作《胡笳十八拍》。及曹孟德追念中郎,义敦友道,命曹彰以兵临塞外,胁赎而归;旁入铜雀大宴,祢衡击鼓,仍以文姬原配团圆,皆真实故事,实出《中郎女》之上。乃用外扮孟德,不涂粉墨季,说者以银台同姓,故为遮饰……”

刘廷玑这段话大都是可信的,但有不正确的地方。如全剧剧文中并未有丝毫“胁赎”的痕迹,相反倒是曹操应文姬之告急文书,才命曹彰出兵,击败了劫杀左贤王的乌桓国王。接着又派董祀“赍了黄金白璧去单于处赎取娘娘”。刘文中“仍以文姬原配团圆”一句,却透露了现已缺佚的后六折的主要剧情。

另外,“用外扮盂德,不涂粉墨”两句,则不但解释了剧本中对曹操这个角色是什么行当饰演的疑窦,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续琵琶》传奇作者的一个重大的艺术创造,完全突破了“粉脸藏奸”的扮相。他敢于打破宋代以来把曹操当作“奸雄”的正统观念,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智谋、有魄力,求贤若渴,爱才如宝的英雄形象。在好几折戏中,传奇作者舍弃了《三国志演义》中割须弃袍、左慈戏弄等足以损害曹操形象的狼狈处境;在写到祢衡击鼓时也突出了曹操宽厚的一面,而且还从向来是戏曲中的奸雄形象曹操口中说出了“今各路诸侯合兵百万,足以寒奸贼之胆,动忠义之心”这样的话。

在剧本中,几个主要角色都是注明了行当扮相的,如董祀上场为“生巾服上”;蔡邕出场为“外苍冉巾服”;文姬、侍女上场为“旦引贴惜春、抱琴上”,以及“净扮董卓金冠蟒服上”、“末扮伍孚朝服束甲带刀上”等等,但对主要人物之一曹操的出场却并未注明由什么行当来扮演,先是“曹操冠带引众上”,“曹操冠带上”,后为“杂持爪棍伞引曹操金冠蟒玉上”,因为按一般传统观念曹操一角总是由大白粉脸的净角来扮演的,所以就不必注明;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为了要和董卓的“净”避开所以不写,正如董卓在剧本中只写“净”不写“董”,那是为了避免和董祀混淆。但是刘廷玑如实记录演出实况中,确是写明了“用外扮孟德,不涂粉墨”,这一点是可以使人深信的。

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传奇作者为了取得人物内心性格和外观形象一致所作的一个大胆的创新,是《续琵琶》传奇的一个重大的成就。试想二百多年前一个封建文人塑造了这样一个曹操的艺术形象确属非易。如果没有刘廷玑的这个记录,我们也许将会永远无法充分认识到《续琵琶》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了。至于“说者以银台同姓,故为遮饰”云云,以曹寅之身份地位,文史修养,断不会浅薄至此,仅仅因为与曹操同姓而加以饰伪,似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把历史上的名人引为自己的祖先而自豪这种可能性是有的,象关汉卿写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就可能有这样的意思,但决不会有一个姓秦的作者去写秦桧,因为同姓而加以“遮饰”,要知道曹操也是已经被人骂了几百年的“奸臣”呀!我们认为:主要还是曹寅以他的历史知识,结合他的某些较开明的思想和文艺修养,才为我们创作了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把曹操作为正面人物来表现的剧目。

其次,《续琵琶》传奇作者通过“蔡文姬故事”为主线,还强烈地表现了当朝统治者比较缓和的民族政策,正是在这一点上才使《续琵琶》传奇有了比同类题材作品更多的新意。我们从曹寅在康熙朝显赫的政治地位和江宁织造等重任来看,这不但由于他是内务府包衣,又是康熙帝玄烨的奶兄弟,因而深胤圣眷隆恩。实际上他是受玄烨密旨在江南结交故明遗民,联络汉族上层人士,负有诸如“统战”等特殊使命的人物,因此,可以认为曹寅是懂得“和亲”对稳定封建政权的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他自然会赞成“民族和睦”政策,而且在《续琵琶》中用艺术实践来体现这种思想。所以《续琵琶》对剧中出现的昭君幽魂也是给以肯定的,即使它仍然袭用了马致远“汉宫”等昭君戏中“失意丹青,远嫁异域”的悲剧内容,却已将“为国和亲,名垂青”的新意灌输进去了,因而全剧在对蔡文姬故事的铺叙中,给人以另一种思想艺术的形象。剧本从蔡邕《却聘》开始写到文姬“原配团圆”,肯定了蔡文姬的一生。前面说过“原配团圆”的喜剧结局,是在残佚部分中。我们只能从第十五折《探狱》中知道,这个“原配”是指蔡邕亲自向前来探监的学生董祀所说“将小女文姬与汝为配”的照应,不过蔡邕遗命的实现却是出于曹操的成全。这种情节安排,这种表现手法,也是前所未见的。

当然,《续琵琶》传奇也还有着一般传奇的通病,也有“冗折”和“废场子”,也有语句雕琢,堆砌典故,强凑声韵方面的反映,但是它主线明确,故事集中,枝蔓不杂,加上一些艺术技巧上的优点,应该说是个较好的传奇剧本。

(三)

关于《续琵琶》这个剧本未能在舞台上流传下来的原因,我们认为除了它的排场雄伟,一般私家戏班难以演出外,或许钞本不多,又未经刊刻,且自曹家抄没以后再演出已有所不便,因而剧本也就鲜于见到了。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正如前面所说过的,曹寅在这个传奇里把曹操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安排,这在封建社会里,是不易为一般有正统观念的人所接受的。我们在这个剧本中没有发现什么可以触犯清廷文网的违碍之处,其主线甚至还是根据了小说讲史的故事。在剧中,曹寅只不过是把曹操作为一个有谋略、有魄力的英雄形象来刻划罢了。如第三十一折《召宴》,一支《大红袍》曲概括了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数篇诗文的内容,真是自然挪来,不露缝折,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替曹操翻案的戏。

当然,在指出曹寅的这个《续琵琶》传奇所表现对曹操的一些新的看法的同时,我们也并不反对和排斥传统戏剧中几百年来艺人们精心塑造的白脸曹操那个奸诈多智的形象,何况加上它们已有了千锤百炼的唱、念表演艺术,例如昆曲的《议剑》《献剑》里的曹操;或者京剧的《捉放曹》《马踹青苗》《华容道》里的曹操,甚至象《战宛城》这样的戏,只要剔除其猥亵的表演,也还可以作为传说中曹操一段罗曼史而予以保留。我们的想法是: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表现在“史学”上应务求其真实,但在“艺术”上尽可以“百花齐放”。

最后,再谈一谈《续琵琶》传奇的版本,限于我们的见闻,目前还只见到这样一个残旧的钞本。不久前,承周汝昌同志赐教,说是前几年曾有一位朋友告诉他在上海某处见到过一个“刻本”,但是因为在运动中信件被抄走,现在已无从查找,因此这个“刻本”的线索,也就有断线之可能。所以我们在此呼吁了解这个线索的同志能提供出来,使淹没多年的古籍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戏曲、研究《红楼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简介

自嬴秦以来,改朝换代更天换地者十数次,这些氏族为何能在十数次天崩地溃中屹立不倒?人自然明白,无他,出卖旧天子,充当新奴才尔,通敌才是贵族之大道,是故,国因贵孔而空,民以卖国而荣,民之所以卖国,是为其族可以老大也,国之所以靡空,是因其崇老大而失道也,进而,要从根本上拯救糜烂的清朝,梁启超就写了本篇《少年中国说》,为的是克服氏族传承5000年的谎言,断了崇洋媚外的根源,了结卖国而偷生的情愫

原文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饮冰室合集》

任公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末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固,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敬贺,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为什么现在学琵琶这门乐器的人那么少

不要说琵琶了,现在学民族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听不懂,觉得不好听,大家都比较喜欢流行歌

现在学什么乐器的人最多?学什么乐器的人最少?

学钢琴的人最多。好多家长不管孩子爱不爱学,先买台让他学。坚持下来的没几个。即便坚持下来将来想考专业也很难,因为学的人实在是太难了。我建议别让孩子凑那个热闹。除非他特别爱学,而且很有天赋。

学中提琴的人比较少。因为中提琴在乐队里是陪衬,很少担当主角。没几个人愿意学,老师也少。是不是最少不知道。另外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短笛、大号这些冷门乐器学的人也少,但是不太适合小孩子学。

看你的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了。如果很有天赋,可以学小提琴。小提琴是最难学的乐器。虽然学的人也不少,但是坚持下来的没几个。

如果只是想有个爱好,还是学点民乐吧。相对来说容易多了。

现在学什么乐器的人多啊?

钢琴 电子琴 小提琴 人超多 管乐里 长笛 萨克斯 第一 小号 单簧管其次。 长笛 钢琴 小提琴 打击乐类的都还不错 这是西洋乐器 都挺有气质的 其中长笛最简单易学 但是现在学这些的都太多了 要想有个才艺或者提高素质学学还可以 要说想学出个名堂来真不容易 民乐里面 古筝很好学 而且也比较有气质 琵琶比较难 但是学的人不太多 学好的更少 学什么东西要你自己先喜欢 想学才能学好 如果你动机不纯或者没有动力再简单的乐器也不能坚持学下来 还是自己先考虑好吧

琵琶难不难学 在哪里学琵琶 现在学琵琶多少钱

不太简单呀

琵琶(pí pá)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现在琵琶分为十级,全级学完大概用数年时间。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食指向前弹,琶是右手大拇指向后挑。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或玳瑁)假指甲拨弦发音。

在哪里学琵琶 现在学琵琶多少钱 琵琶难不难学

钢琴与琵琶都是用十个手指头演奏的乐器 大致手型还差不多呢,比如手腕的平行,既不能压也不能鼓,按音不可以折纸 手指的独立性和平均的力量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是可以移植过来的,会帮你的 说实话告诉你琵琶挺难的,是一件很难上手的乐器 不是两三年就能成的东西,一点点进步都很不容易 看你自己要是为了真的想学到真本事,技术,那不是短时间内能成的 要是娱乐的话也就无所谓什么几年能弹几级的曲子之类的,那太扯淡了 乐者,要演奏的是感情和旋律,那种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是要有深厚的积淀的 音符谁不会弹啊,好高骛远有什么意思 我从小爸爸妈妈就想培养我 我弹琵琶十几年从来也没觉得自己水平有多高 妹妹,速成是不可能的,想都别想 真的想静心学,我给你指条路 大学里音乐学院的琵琶老师 深圳大学的我不清楚是否有 你要是乐意就去星海音乐学院找个老师 那学的才是技术!谁知道什么琴行,培训班的老师是不是专业的 如果没有个好老师指点,再有天分也白搭的 深圳不是有个丝竹管琵琶俱乐部么 你从网上看看嘛。我也是听说的了。 要是为了陶冶情操其实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现在学哪些乐器的人最多?

现在学二胡、古琴、马头琴的人比较多。看看他们的销量就知道了。这东西就是跟风啊。只要电视台出现一位乐器高手演奏的音乐又能够打动人。他所使用的乐器就会很快成为热门乐器。销量在短时间内就会增加不少。比如尤克里里,葫芦丝,萨克斯等。前一阵子有一个冯满天,弹中阮的,出名儿了,那一阵子中阮卖的特别好。现在这种学习乐器的风潮只是一种时尚。说白了就是赶时髦。老些连乐谱都不认识的人,也买把乐器学。学了几天,一看不是那块材料,几千块钱甚至几万块钱的乐器就扔一边儿了。纯属浪费。所以学这样的时尚乐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冲动为之。不然就会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并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所以一开始学这类的乐器,不应该买最贵最好的。卖一个价格相对便宜的,练练看。如果真的有兴趣能够学进去,将来练好基本功,再买好的也不迟。说了这么一大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现在学古琴的人比学古筝萧笛甚至琵琶二胡的要少

为您解答

古琴要求个人涵养和自我认知更高,包括对古籍理解。很多年龄小的人还未到这一阶段。

为什么霸王卸甲用琵琶弹不用其他乐器的弹

霸王卸甲曲境悲凉,既有金刀铁马又有萧索之意。

琵琶古时为横抱弹奏,本身就为马上乐器,有“欲饮琵琶马上催”之句,音色高亢者如刀兵四起,缠绵者若江上明月。故琵琶曲本身也有文武之分,民乐里算是文武双全,音色比较合适。其他乐器从音色上,古筝华丽,二胡连绵,笛箫稍显敦厚,古琴君子礼器更不合适。

个人一点意见,不代表官方

14岁没有音乐基础但喜欢琵琶 现在学琵琶晚吗

不晚不晚,人家也是十四岁学的,现在二十了,十级曲子没有问题的。你努力,努力就会有回报哦~

第一要找个老师啦,琵琶先难后易,基础要找老师学习,因为如果指法不够标准会影响曲子的质量。

二是多听名家和名曲,嗯,为了不使你先产生逆反,先听听东湖白莲,欢沁之类的舒心的曲子,培养情感与乐感

三是要学简谱基础,去百度文库之类的看看,有大用处。

一点经验之谈。

从来没学过乐器的人,30岁还可以学琵琶吗?

我是学琵琶的。

我认识很多像你这个年龄段学琵琶的,刚开始是有些问题需要克服,毕竟人大了手指不太灵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都有针对的活指练习,如果你学琵琶是为了自己喜欢,自娱自乐的话,真的不晚,八十岁都不晚,但是你要是想走专业路线的话,那就太晚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枯燥,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但是只要把开始的入门阶段坚持过去。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喜欢的话就赶快去学,你觉得晚的时候,其实都不晚呢~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的QQ307215204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