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燕乐”最初是在什么场合中演奏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6浏览:1收藏

古时的“燕乐”最初是在什么场合中演奏的?,第1张

 燕乐

  court banquet music

  中国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饮宴时,供娱乐欣赏的、

  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亦称“宴乐”。

  周代已有所谓“燕乐”,即“房中乐”,为后妃在

  宫中所用,其歌词俱在《诗经》的《周南》、《召南》

  中。汉代宫廷中也有“房中乐”,这些都是雅乐的一部

  分,性质与唐、宋燕乐不同。广义的燕乐,如宋人沈括

  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

  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

  或外族)音乐的总称。燕乐的狭义概念则专指唐十部乐

  的第一部,即张文收所作的燕乐。

  燕乐的兴起与发展 从唐初到开元、天宝时期(618

  ~755)的百余年间,社会空前繁荣安定,形成两汉以后封

  建社会的最伟大的时代,文化艺术也发展到高峰。音乐

  艺术则以新的宫廷音乐燕乐为中心,向多方面发展。燕

  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并且容纳了更多的外来音乐

  的影响,在几个嗜好音乐的皇帝的提倡下,得到很大发

  展,成为隋、唐时期音乐史中最突出的事件。

  隋、唐时期几个君主成为宫廷音乐的组织者。隋炀

  帝(杨广)好尚奢侈,集中了六朝以来流散在各地的乐

  工,常常做极豪华的表演。隋亡后,唐太宗(李世民)宫

  廷中也有大规模的音乐舞蹈表演,如用120人表演《破阵

  乐》,借此赞扬他的武功。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精通音

  乐的皇帝,既能作曲,又是打羯鼓的能手,他精选乐工

  数百人,在宫廷中亲自教练,称为“皇帝梨园弟子”。这

  个时期宫廷音乐规模更大,艺术水平更高,许多有名的

  大曲在这个时期形成。

  隋、唐时期设有规模宏大的宫廷音乐机构。隋炀帝

  有专业乐工3万人,以太常寺辖之。唐玄宗时宫廷中乐工

  多至数万人,设“教坊”5所加以管理。又设“别教院”,

  专门教练宫廷音乐创作人员,下设3部:①梨园。选具有

  相当水平的男乐工300人,女乐工数百人,皇帝亲自教练。

  ②宜春院。是女部,所属都是高级女乐师。③小部。选

  拔技艺最精湛者30余人,专门从事小规模的室内演奏。

  教坊和别教院是音乐人才荟萃的处所,成为音乐活动的

  中心。

  隋炀帝时把大型的宫廷乐队按照所奏乐曲的来源,

  分为“九部乐”。包括:清乐(传统音乐)、西凉(今

  甘肃)乐、龟兹(今新疆库车)乐、天竺(印度)乐、康

  国(即康居,今新疆北部及中亚)乐、疏勒乐、安国(中

  亚细亚)乐、高丽乐、礼毕(最后所奏,一说即文康乐)。

  唐初改为“十部乐”,包括:燕乐(杂用中外音乐)、

  清商伎(传统的旧有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

  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高昌(在今新疆)伎。

  清乐或清商伎,保存了汉魏以来的传统旧乐。其他以外

  国或外族名称立名的乐部,隋有七部,唐有八部。它们

  所演奏的乐曲是根据外来音乐重新创作的,并保存了较

  多的外来音乐的面貌,仍冠以外国或外族之名。自汉魏

  以来,大量吸收和消化外来音乐,是这个时期音乐艺术

  高度发展的条件之一。

  唐玄宗时将十部乐改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

  部。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乐器声音较清细,乐

  师需要有较高的技艺。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乐

  器声音较大,常是很喧闹的合奏,有时还加入百戏(杂

  技)等,因此技艺上要求较坐部为低。坐部中不合格的

  降入立部。立部不合格者降到雅乐队去,此时雅乐之衰

  落可以想见。

  从九部乐、十部乐到坐、立二部乐队组织的变迁和

  所演奏的乐曲变更,可以看出外来音乐被逐渐融合消化

  的过程。九部乐所奏乐曲,如西凉乐中的《于阗佛曲》,

  龟兹乐中的《善善摩尼》、《婆伽儿》,天竺乐中的《沙

  石疆》,康国乐中的《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

  《前拔地惠地》,疏勒乐中的《亢利死让乐》,安国乐

  中的《末奚》、《居和□》,高丽乐中的《芝栖》等等,

  都是外来乐曲的音译。坐部伎所演奏的大型乐曲有《燕

  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

  池乐》、《小破阵乐》等。立部伎所演奏的大型乐曲有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

  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等。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这是在乐

  府音乐和外来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乐师们的创造而发展

  起来的,综合了歌唱、器乐和舞蹈的大规模的音乐,它

  完成于唐代的极盛时期(开元、天宝年间,713~755),

  集中地代表了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大曲中有一部分称

  为“法曲”,是大曲中精致绚丽的部分。唐玄宗创作的

  《霓裳羽衣》就是最有名的一首法曲。

  唐代所用乐器有 300余种。燕乐中占主要地位的乐

  器是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乐器

  制造业很兴盛,长安有制造及修理乐器手工工场的集中

  地带。从史籍和敦煌的大量唐代乐舞壁画中,可以看到

  燕乐使用乐器的情况。教坊和别教院荟集了许多著名的

  歌唱家和演奏家。最著名的羯鼓演奏家黄□绰,古籍中

  多有关于他的故事。唐南卓《羯鼓录》一书,记载了羯

  鼓的演奏技术、演奏家和鼓曲。琵琶的演奏方法由拨弹

  过渡为手□,名手辈出,如段善本、康昆仑、曹刚等。筚

  篥名手尉迟青,吹笛名家李谟,歌唱家李龟年、许和子

  等。教坊的乐工不仅在宫廷中演奏,有时到贵族家中献

  艺,年老乐工则在宫外以传习歌舞为业,使燕乐得以广

  泛传播。

  燕乐的衰落及其余绪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宫廷

  音乐衰落,宫廷音乐家们多流落民间献艺谋生。五代时,

  南唐和后蜀的宫廷中荟集了一些乐工,宫廷音乐有所延

  续,但未能恢复唐朝的规模。宋统一后,又设立教坊,多

  沿用唐时的旧曲,宫廷内外还有时演奏大曲,但只能选

  奏其中一部分,演奏规模大为缩减,常只由1、2人表演歌

  舞,歌者舞者合而为一。后来逐渐用大曲曲调表演故事,

  如宋史浩《□峰真隐漫录》卷四十六所载的《剑舞》,

  是用《剑器》大曲表演楚、汉鸿门宴及杜甫、张旭观公

  孙大娘舞剑的故事。又如《郑生遇龙女薄媚》是用《薄

  媚》大曲来表演郑生遇龙女的故事。《哭骰子瀛洲》是

  以《瀛洲》大曲表演滑稽故事。这些表明宋代的大曲逐

  渐向歌舞剧的方向演变。大曲中的许多乐段逐渐变为曲

  牌,分散在词曲、戏曲、说唱、器乐及其他歌曲中间,

  大曲的整体逐渐消失。

  南宋以后,宫廷中虽然还设有教坊、云韶部等音乐

  机构,但人才零落,燕乐已极度衰微。此后音乐发展的

  主流已转到新兴的市民阶层艺术(戏曲、说唱、城市歌

  曲等)中去,宫廷音乐无论燕乐或雅乐,都已失去发展

  的势头。虽然经过辽、金、元、明直至清代,宫廷中均

  有燕乐或宴飨乐存在,但和隋、唐时期的燕乐已有霄壤

  之别。

  唐时燕乐曾传入日本,今日本宫内省雅乐队以及一

  些寺院还在演奏与唐大曲同名的古乐;朝鲜也保存有《春

  莺啭》(唐大曲曲名)等。不过经历了时代和生活环境的

  变迁,这些保存在异域的唐曲,已经很难看出和中国唐

  大曲还有多少相似之处。

第一,疾风甚雨不弹。

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更因为疾风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平气和,有伤于琴心的抒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琴家往往不弹琴。

第二,于尘市不弹。

这是因为尘市喧闹,噪杂不静,俗气又重,这与琴文化的情趣相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琴家往往不弹琴。

第三,对俗子不弹。

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所以琴家往往对俗子不弹琴。

第四,不坐不弹。

这是因操琴是心意的抒发,自然要求平稳,要求气定神闲,不可有浮燥之气。所以琴家往往不坐不弹琴。

第五,不衣冠不弹。

操琴是心灵艺术。既为心灵之体现,自然要郑重自然、清净洒脱。为了利于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琴家操琴时,往往要洁净身心,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用以概括汉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起源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礼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款式分类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外形结构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俞伯牙抚琴的民间故事。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兮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而《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 伯牙鼓琴图

  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方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编辑本段知音故事

  (1)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 伯牙抚琴雕塑

  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故事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字面解释 (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编辑本段典故诠释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最擅长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古时有俞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编辑本段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 和伯牙抚琴相关的艺术品

  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啊!

  编辑本段伯牙详述

  伯牙 : bó yá 伯牙姓伯,名牙,后世有人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已考证)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

  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以纪念子期。

  编辑本段钟子期墓

  钟子期墓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 钟子期墓

  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俞伯牙以为这世上真的没有了第二个知音。所谓人生的得以知己 足以足以。他便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俞伯牙痛苦万分,一辈子不再弹琴。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宋朝建立后,逐渐用大曲曲调表演故事,如《剑舞》就是用《剑器》大曲表演楚、汉鸿门宴及杜甫、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的故事。《郑生遇龙女薄媚》就是用《薄媚》大曲来表演郑生遇龙女的故事。《哭骰子瀛洲》是以《瀛洲》大曲表演滑稽故事。

这些都表明宋代的音乐,逐渐向歌舞剧的方向演变。大曲中的许多乐段逐渐变为曲牌,分散在词曲、戏曲、说唱、器乐及其他歌曲中间,大曲的整体逐渐消失。

南宋以后,宫廷中虽然还设有教坊、云韶部等音乐机构,但人才零落,燕乐已经极度衰微。此后音乐发展的主流已转到新兴的市民阶层艺术中去了,宫廷音乐无论燕乐或雅乐,都已失去发展的势头。

在宋代,宫廷中均有燕乐或宴飨乐存在,但和隋、唐时期的燕乐已有天壤之别。

宋代音乐教育与唐代音乐教育形式上大致相同,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条件及统治者对待音乐事业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唐时的教坊、大乐署、鼓吹署等音乐教育、表演机构,都被宋继承下来。

其教育目的、教学制度、教学管理及内容诸方面与唐代相比,规模差不多,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宋代宫廷因袭唐代旧制,教坊主管燕乐,规模庞大。

北宋教坊分立为4部,分别是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各部所用乐器和擅长演奏的曲目均不相同。教坊乐有3种类型,一种是旧曲改编,一种是乐工创作,一种是皇帝自己创作。

南宋时称教坊大乐为“燕乐”,以区别于号称大乐的俗乐。北宋和南宋教坊乐部所用的主要乐器有觱篥、龙笛或笛、笙、箫、琵琶、方响、指板、杖鼓、大鼓等。北宋教坊使用的埙、箎、箜篌、羯鼓等,南宋教坊则不用。

自南宋以后,民间音乐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宫廷演出越来越多地由民间艺人入宫供奉,教坊乐的规模已趋缩小。

教坊是由唐代至清代管理宫廷中演出音乐舞蹈及戏剧的组织。古代教坊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促进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艺人由于各种原因回到民间以后,又促进了民间音乐发展。因此,教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宋代教坊承袭唐代,也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宋代民间瓦肆开始兴盛,宋代教坊已经不如唐代繁盛。

北宋初年,在都城汴梁设置了教坊,分为四部,之后宋平定南方各地,又在各地招来许多新的乐工。

宋代教坊作用与唐类似,以演宴乐之用的殕乐为主。在北宋时,分成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四部,分掌不同乐种的教习。

到南宋时,更进一步按乐器及表演种类分成13部色,包括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版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各设部头或色长。

宋代音乐文学十分繁荣,其音乐文化发达与音乐制度的完备为此期音乐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宋代教坊作为一个重要宫廷音乐机构,不但全面介入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创作,并且凭借其创作与演出实践深刻影响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发展进程。

教坊是宋代宫廷中最为重要的燕乐机构,直接服务于宫廷举行的各种宴飨活动。在朝廷大力支持下,宋代教坊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使用着制作最精良的乐器,在音乐界起着领袖群伦的作用。

可以说,宋代教坊的活动是影响宋代音乐文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宋词的繁荣,还是宋杂剧的崛起,都与教坊活动关系密切。

教坊词曲创作活动对宋代音乐文学产生影响,通过音乐创作推动了当时音乐文学发展。作为朝廷音乐机构,为王朝庆典撰写歌乐词是教坊的职责之一。如《宋史》中记载:

建隆年间,教坊都知李德升作《长春乐曲》,乾德元年,又作《万岁升平乐曲》。第二年,教坊高班都知郭延美作《紫云长寿乐》鼓吹曲。

另外,其他古籍中也在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大量材料显示,为满足宫廷娱乐或各种仪式的需要,创作词、乐是教坊的重要职责之一。

由于教坊乐工创作歌曲音律优美、朗朗上口,往往在民间广泛地传播开来。

根据宋代学者郭茂倩所著的《乐府指迷》曾经说:前辈好词很多,但是协律少,所以没有拿来唱。秦楼楚馆里面的音乐,一般都是教坊乐工和市井音乐人的作品。

这说明,宋词的繁荣与它当时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人民性密切相关。而“伶工之词”正是以它动人的音乐与通俗易懂的词作推动着那个时代音乐文学发展。

由于宋词是音乐元素与文学元素集合而成的文体,所以在词作成功背后,往往存在着两个功不可没的创作主体:一个是曲作者,一个是词作者。词作者的成功往往与曲作者的成功密不可分。

据南宋学者王灼所著的《碧鸡漫志》中记载:

江南有一个人精通音律,所以经常作曲,他和当时大词人周邦彦关系很好,每次作成一个新曲,就让周邦彦填词,所以,周邦彦词里面有很多新声。

由此看来,宋代著名词人与教坊乐工交往的诸多事实,绝不仅具有人际关系往来的简单意义,实际上是音乐文学创作的一种实践方式。

还有,据北宋末年学者叶梦得所著的《避暑录话》中记载:

柳永擅长作词,所以教坊乐工们有了新的曲子,都邀请柳永填词。所以,柳永的名声很大。永初年间,他作了《上元辞》,在皇宫中很受欢迎。

另外,宋代学者王辟之所著的《渑水燕谈录》也记载了柳永填词的事,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个姓史的人,非常爱惜柳永的才能,一次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正好宋仁宗很高兴,就推荐柳永填词。柳永欣然走笔,作成《醉蓬莱慢》。

这些说明了,词作者柳永与当时国家级曲作者教坊乐工共同创作的词,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

因此可以说,宋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是由词作者与曲作者共同完成的,其曲作者身份大多是宋代教坊乐工,确为宋词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坊不仅影响了宋代音乐文学,还直接参与了宋代音乐文学词的创作。一是参与词曲创作,二是直接进行词创作,三是为没有曲的词谱曲,完成词的音乐文学形式,四是对旧有的音乐文学作品进行改变,使其焕发出新生命力。

教坊还大大丰富了宋词艺术风格。由于教坊乐工参与了宋代音乐文学创作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又因这些参与音乐文学创作的教坊乐工,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且形成了大致趋同的美学观念,因此就形成了所谓教坊风格。婉媚风流的教坊风格,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宋词艺术风格。

教坊还通过音乐水平评价、音乐政策制定影响音乐文学的发展。应该说,教坊对宋代音乐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与它在宋代燕乐系统中的崇高地位分不开的。宋代教坊是当时优秀音乐人才的聚集地,代表了当时音乐艺术发展最高水平。

据史书《宋史》记载,教坊乐人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因此,教坊聚集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成了当时音乐水平评价的权威机构。

据史书《宋史》中记载,政和年间的郎官朱维,擅长音律,尤其擅长吹笛,因得到教坊推崇,引起了徽宗注意。在教坊乐工协助下,徽宗对朱维的乐艺水平进行了一次测试,并授予他典乐的官职。这个事例足以说明教坊在当时音乐界所处的权威地位。

乐工在燕乐领域具有的权威地位,在朝廷制定燕乐政策中,教坊乐工往往起着或明或暗的作用。据后来清代晚期学者况周颐所著的《蕙风词话》中记载:

教坊大使丁仙现是当时著名音乐家。在朝廷制定律吕政策时,丁仙现这类教坊乐工往往成为咨询的对象。在新乐制成后,他们还是新乐制作成败与否的评判者。

由于教坊乐工是制曲、演奏等音乐活动的实践者,所以他们的好恶及职业操守,往往在暗中对朝廷音乐政策造成影响。

宋代朝廷音乐政策是音乐创作基础,一套新律吕制度常常能催生出诸如《黄河清》、《角招》等一大批新乐目的诞生。而教坊乐工对朝廷音乐政策的参与,无疑会对当时音乐文学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

教坊演出实践在宋词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宋代,教坊实际是宋词传播的重要中心。叶申芗《本事词》中记载了宋代词人周邦彦与宋代教坊的渊源:

周邦彦精于音律,每制新调,教坊竞相传唱。这样的还有很多。

教坊演出实践对宋词创作有重要影响。教坊的演出实际是艺术生产中一个消费过程,消费的需要必将引起生产的增长。宋代的进献词曲往往与教坊音乐实践相关的史实,正证明了这一点。

宋代进献词作与当时宫廷举行的宴飨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教坊是当时最重要的宫廷燕乐机构,有着为宫廷宴飨活动服务的职能,很多情况下这些进献的词章皆由教坊演唱;而教坊演出所产生的需求,也因此对应制词章这一艺术生产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代教坊演出实践较大程度影响了宋词的演唱技法。由于教坊的宫廷背景及其在宋代燕乐机构体系中所处核心地位,也由于教坊在艺术水平上拥有绝对优势,使教坊在演出中总结出的声乐技巧,成为了当时整个音乐界遵循的技术标准。

教坊的演出实践还塑造了曲词的流行特征。由于教坊乐人大多伎艺卓越,对于当时音乐文化流行风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坊乐人的喜好有时会对词人的创作产生一定导向作用。

另外,教坊的演出实践对宋代另一种音乐文体戏剧的形成与发展亦有较大影响。宋代是我国戏剧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据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的论断,宋代杂剧和宋代大曲是我国戏剧的两个重要源头。

杂剧是宋代教坊常见的表演项目之一,据《宋史》记载,在每年举行的春、秋、圣节三次大宴中,每逢进展到第十和第十五盏酒时,按定制都有教坊的杂剧表演,原文记载:

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只有杂剧是正色。

可见,杂剧在教坊的演出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还有,大曲也是教坊的必备演出项目,据学者陈呖所著的《乐书》记载,当时的教坊乐工必须会演奏的大曲曲目达到40首之多。

史书《宋史》中记载,宋代大曲的歌词“以词连缀”,且又有“于舞踏之中,寓以故事”的现象出现,向后世戏曲形式发展的迹象非常明显。这样,杂剧、大曲在教坊的频繁演出必然会对戏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教坊的演出实践,对宋代音乐文学整理与保存具有积极意义。自汉武帝建立乐府之后,由于演出的需要,乐府就有整理和收藏民间歌谣的传统。

作为乐府机构之一的宋代教坊,同样具有保存有关音乐类作品功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认为,《霓裳羽衣曲》在民间消失之后,而教坊尚存遗响。

修内司曾是教坊遗构教乐所的管理部门,据《梦粱录》记载,教乐所确为修内司的下属机构,教坊大使葛守诚曾撰过40大曲。而大曲又是主要由教坊来演奏的音乐艺术形式。

可见,这些由修内司刊刻的音乐作品大多应该是由教坊保存下来的。这必然会对当时音乐文学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总之,教坊是宋代最重要的音乐机构,是为了满足宋代帝王的娱乐等精神需求而设立的。围绕着满足精神需求这一主题,教坊作为连接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和消费的关键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为宋代音乐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兴起,使封建礼教观念更加森严。那时上层社会普遍接受了程朱理学,他们不再像汉唐统治者那样注重百戏杂技。虽然宋袭唐制,仍旧设置。

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人口最多时,都超过百万。

所以,许多史学家认为两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出现。市民需要娱乐,百戏音乐艺人流落到民间要养家糊口,这样市民阶层接纳了百戏音乐艺人。百戏杂技在市井演出要场地,于是瓦肆就应运而生了。

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瓦肆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规模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南宋临安也一样,据《宋史》记载:

临安有名的瓦肆应有清冷桥畔的南瓦、三元楼的中瓦、众安桥的北瓦、三桥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内有勾栏十三座。瓦肆中为了便于表演和分隔观众,常用栏杆或布幔隔挡,当时人称勾栏,并非后世专指妓院的那种勾栏。

总之,瓦肆技艺兴盛成熟于两宋。瓦肆的兴起,使本来发源于民间的音乐重新回到了民间。

古琴不可以是吹奏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古筝与古琴的不同之处?

1、起源不同

(1)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相传古筝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在秦国一带被广泛流传开来,故又名“秦筝”。

(2)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七弦琴、丝桐、文武七弦琴等等,起源说有三:

起源1:古籍中记载的关于琴的起源与上古时期传说的帝王有伏羲有关,《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以及《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起源2: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起源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于琴最早的文字记载确是在战国先秦时期的诗歌《诗经》中。

2、所属乐器分类不同

(1) 古筝属于弹拨弦鸣乐器。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

(2) 古琴造型优美,属于仲尼式、伏羲式、落霞式、蕉叶式等类别的乐器。古琴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3、基本构造不同

(1) 古筝长163米,有21根弦。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

(2)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五种社会等级(君臣民事物),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古琴由五弦琴变为七弦琴,象征君臣合恩之意。

4、音色不同

(1)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相比古筝简短的介绍,古琴就比较详细了。

(2) 中国古琴的音域分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它的三种音:散音(7个)松沉而旷远引远古之思、泛音(91个)则如天籁,有清冷入仙之感、按音(147个)细微悠长缥缈多变。古琴的声音非常独特,最大的特点便是一个“静”字,它的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更加可以状人情之思,达天地宇宙之理。

 

二、弹奏技法是否有相似之处

演奏技巧的相同之处当然是都用左右手相配合进行弹奏,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不同之处在于弹奏的指法不同:

古筝在弹奏时左右手的技巧更加分明。左手技巧:按音、吟音、滑音、颤音、煞音、扣弦、泛音7种。右手技巧:托、劈、抹、挑、勾、剔、打、摘8种。

古琴演奏时,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演奏技法也是繁多,右手指法有主要为擘、托、抹、挑、勾、踢、打、摘及其不同的组合,如:轮、锁、叠涓、撮、滚、拂、历、双弹、打圆等;左手主要分为按音与滑音两种。按音有跪、带起、罨、推出、爪起、掐起、同声等。滑音有吟、猱、撞、唤、进复、退复、分开等。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