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收藏古钱币,必备的书籍都是什么?
我也喜欢古钱币收藏, 这些年来为了增加我的鉴定钱币的能力找了不少古钱币类的书籍看,不过有些钱币是古籍类的,很难买到实体书,所以我收集的都PDF格式的钱币电子书,反正挺高清的,
目前我收集到几百册钱币类古籍,如果你也想看这些钱币类古籍的话注意看一下图中右下角,钱币类的古籍都在那里面
钱币类的古籍目录我例举一些你可以参考一下:
《昭和泉谱-西夏金》
《昭和泉谱-辽钱泉谱》
《古朝鲜半岛钱谱》
《东洋古钱图录》
《正德通宝小集》
《汉代迭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
《洪武通宝图谱-静清古钱会》
《浅析开元版别》
《陕西金融钱币-唐代钱币》
《隆兴钱谱》
《隆武通宝泉谱》
《雍正钱谱-高史朗著》
《顺治钱谱》
《高邮出土铁钱(夏立旺)》
《齐国货币研究》
《清朝钱谱》
《清朝钱谱图说》
《清钞本-泉志》
《绍圣钱谱》
《至道元宝》
《花钱》
《万历钱考-高木繁司著》
《西洋銭谱》
《谈光绪制钱背》
《货币知识小博览》
《货泉泉谱》
《明清钱谱》
《郡国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
《金银币钞的鉴别与防伪》
《钱币学文集-罗伯昭》
《钱币珍藏-李英豪》
《昭和泉谱-南宋》
《昭和泉谱-五代钱泉谱》
《昭和泉谱-元朝-平尾聚泉》
《昭和泉谱-十国钱泉谱》
《昭和泉谱-后金》
《昭和泉谱-开元通宝》
《昭和泉谱-明朝A-平尾聚泉》
《昭和泉谱-明朝B-平尾聚泉》
《清钞本-泉志-补遗录》
《由熙宁重宝小平样私铸钱说起》
中国古代的货币形成,主要是从农业劳动和贸易开始的。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贸易方式是以物换物。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价物品的多样性,以物换物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因此逐渐形成了货币贸易。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主要为“贝币”,所以从我国的文字来看,凡是与货币、价值有关的文字都与“贝”字有关,比如财宝(宝)、赏赐、货贷、赊账,甚至贫贱都含有“贝”字。197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了近7000枚海贝。可见,商朝已经将海贝作为货币流通。那么,商朝后期的贝币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古代的黄金和白银,是否是古代的流通货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灭亡,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情况,黄金和银子是否是法定货币,古人外出吃饭住店一般使用什么货币,看完本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金元宝
第一:先秦货币,“战国七雄”各不相同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贸易的频繁,真正的贝壳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贸易需求,所以出现了铜为主的铸造货币——铜贝。我国的金属冶炼技术发达,所以铜贝成为商朝末期周朝初期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在铜贝没有出现以前,是以“朋”作为货币单位的。“朋”就是古代成串贝币的计量单位,因为最早的贝币是用绳子串起来的,一朋的数量大约10-20个。在《诗经·菁菁者莪》里面有:“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见了那君子,心情胜过赐百朋。”
1975年2月,陕西岐山出土了卫盉酒器,根据上面的铭文记载,周天子用来祭祀时的堇(瑾)章(璋)美玉价值80朋,麋鹿皮两件10朋,可见百朋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是一般家庭能拥有的。所以,在《诗经》里面用“百朋”来形容古代女子见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比赏赐了百朋贝币的心情还要激动。
古代的刀币
当铜贝代替海贝后,计量单位也由成串的“朋”变成了“寽(lǜ)”。前期贝币可以买美玉和鹿皮,到了后期铜贝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根据周孝王时期出土的《曶鼎铭文》记载:“用诞买兹五夫用百寽”,也就是说一百寽,可以买五个奴隶,可见铜币的价值非常之大。当然,这种货币,大概在贵族阶级流通,普通庶人肯定是没有那么多贝币的。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所以进入春秋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的货币也发生了变化。尤其进入战国以后,大国吞并小国,货币也趋向于统一。比如周和三晋(韩、赵、魏)使用的是布币(由农具鎛演变而来,形式像铲子又称之为“铲布”)、齐国和燕国主要使用的是刀币(由农具刀,演变而来)、秦国主要使用的是圜(huán)钱(又称之为环钱,魏惠王迁都大梁以后,开始铸造圜钱。)、楚国主要使用的是蚁鼻钱(“蚁鼻钱”由“铜贝”转化而来,又称之为“脸钱。”)。
三晋的布币、秦国的环钱、楚国的蚁鼻钱、齐国和燕国的刀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除了法定货币,其实还有黄金、白银、布帛、珍珠、玉器作为有价货币。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记载:“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即春秋时期齐国相邦管仲,管仲为齐国人,所以当时的齐国使用的是刀币。从先秦的古籍记载来看,由于珠玉和黄金台贵重,流通少,各国都是以本国的下币为主。
第二:秦汉以后,以“通宝”为法定货币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公元前210年,秦朝进行了货币改革“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秦朝将“秦半两”圜钱作为法定货币。黄金在当时为上币,用于大额支付和功臣赏赐之用。秦半两为下币,供老百姓日常买卖流通货币。在六国以前的流通货币,在秦朝一律禁止使用。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铸币制度,西汉初期采用的是“半两”。由于秦朝的“半两钱”太重,“汉半两”有所减轻。后来,由于“汉半两”的减轻,货币也开始贬值,造成通货膨胀,各地出现私自铸币的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经过多次货币改革。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正式改用“五铢钱”,直到汉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才废止,“五铢钱”一共流通了739年。
开元通宝
唐朝建立以后将五铢钱废除,改用“通宝”,并开始以年号作为钱币的标志。唐朝的“通宝”从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始铸造发行,到公元1911年清朝灭亡,一共流通了1290年之久。唐朝通宝的重量一般每枚重约4克,1000枚合唐衡制共重6斤4两。唐朝以后的铸币,都是以开元通宝的重量为标准,而“钱”成为货币重量单位也沿用至今。
除了通宝,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还铸造了“乾元重宝”。重宝比通宝的价值要贵重,当时发行了两种,一种以一当十(一枚重宝,价值10枚铜钱),还有一种是以一当五十,也就是说,一枚重宝当50枚铜钱使用。所以,唐朝时期银子,并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大额货币为“重宝”。此外,唐朝以后的朝代都有铸造,而主要货币还是以通宝为主。
第三:宋朝以后的纸币,并非主流北宋时期,经济繁荣,贸易频繁,贸易数额较大,铜钱较重,小额货币已经无法满足商人们的贸易需求,所以在四川成都出现了纸币——“交子”。这种纸币,很快代替了铜钱(铁钱),逐渐四川流通使用,并得到北宋朝廷的认可。所以,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开设了益州(成都)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次发行“官交子”126万贯。交子开始只能在四川境内使用,流通期限为三年,也就是三年必须兑换新的交子。
其实,交子是一种货币存款凭证,和现在银行的“承兑汇票”差不多。比如,某个商人要在本市买10匹马需要10贯钱。铁钱太重了,不方便携带在身上。于是就有商人开设了现金保管业务——“交子铺户”,商人只要将钱先存入“交子铺户”,对方给一张存单(交子)就可以了,需要钱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来。当然开设“交子铺户”要信誉好,不然捐款逃跑怎么办?古代也发生过这种情况,所以,政府为了取缔了地方“交子铺户”,当然为了收税,开设了官方“交子务”。
官方的“交子务”信誉更高,所以很快取缔了私人“交子铺户”。官方开设的“交子务”,开始有准备金。但是,到了后期,就没有了。没有准备金,出现交子滥发现象,最后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货币体系逐渐崩溃。交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就是银票。其实,就是交子的升级版。
古代银子50两
银票以白银作为本币,可以在全国兑换。当然,也有私人开设的连锁银票铺,一般是信誉非常高的人才可以开设。古代的银票,是有价票据,上面有数额大小,由于携带方便,可以将银票换成银子。当然也可以,直接进行交易。纸币成为官方货币在元朝,比如“中统元宝交钞”就是元朝的法定货币,此外中统钞每两贯可以兑换一两白银。除了中统钞,元朝还有一种货币为元宝(元宝分为“金元宝”和“银元宝”,重量有1、2、3、5、10、50两之分,官方的元宝,一般重量为50两)。
袁大头
在明朝初期,主要货币还是以铜钱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发行“大明宝钞”,民间禁止金银买卖,只能从官方兑换纸钞。明宣宗朱瞻基宣德(1426年—1435年)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曾停铸和禁用铜钱,民间盛行纸币、白银或实物交易。嘉靖六年(1527年)因纸币宝钞膨胀厉害,明朝又恢复了铸钱。此后,银子作为大额货币,开始在民间流通。在明朝以前,银子是不常见的货币。在清朝以铜钱为主,银子是很少见的。清朝灭亡以后,铜钱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现的银元,开始成为民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第四:银子太贵重,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其实,在古代除了铜钱,其他诸如黄金、白银、银票都不属于流通货币。尤其唐朝以前金银产量不高,并没有成为民间流通货币。当然,唐朝出现元宝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元宝是元朝才有的。宋、元、明、清,虽然有银子流通,但是使用的基本是碎银子,需要称重。好不夸张的说,古代使用银子,除了大额交易,都要兑换成铜钱才能直接使用。我们在古装电视剧当中看见侠客,吃个饭都用元宝,还不用找钱,根本不符合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明清的银子为例,官方银元宝标准为50两,清朝康熙乾隆年间1两银子=1贯=1000文铜钱(1文铜钱大约4克,一贯4公斤,50两就等于50贯,重量200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价值1000文,有8斤重。假如外出吃饭,只需要10文钱,你拿出一两银子或者50两银子你觉得合适吗?如果,在古代吃饭随时套出一锭银子,就不用找了,除非家里是开矿的。像武侠**当中的侠客,有这么多钱,估计就不用做侠客到处打打杀杀了。
1吊钱=1000个铜钱,也就是一千文。
银子和铜钱的换算随着时期的不同不一定。
以下:
唐太宗贞观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
唐玄宗开元1两银子=2065元
在宋代的时候一两银相当于1000块
明朝1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清朝1两银子=RMB155元
本文2023-08-16 21:55: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