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翻译
一、 判断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故而又称作“名词谓语句”。 (一)肯定判断句古代汉语肯定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不用系词(或叫判断词)“是”。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中没有作为系词的“是”。 韩,天下咽喉也。《战国策"秦策》——韩国是天下的咽喉。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这个人是大力士。 古代汉语在典型的判断句形式,通常是在主语的后面加语气词“者”,用来表示提顿;在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用来煞句并帮助判断。 ① 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只国也。《战国策"赵策》②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③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④ 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君道》(根本)⑤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有时,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形式也可以只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或只在主语的后面加语气词“者”。① 制,巌邑也。《左传"隐公元年》② 虢,虞之表也。《左传"喜公五年》③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④ 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二) 否定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否定判断句,要在谓语的前面加一个“非”字。这个“非”字是否定副词,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可以译为“不是”。① 鬼,非人也。 《墨子"大取》②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贵公》③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④ 此庸夫之怨也,非士之怨也。《战国策"魏策》⑤ 管仲非仁者也。《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即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从它在句中所处的语法地位看,是充当状语的。 l 在古代汉语的肯定判断句中,谓语前面可以加“乃”、“即”、“则”、“亦”等副词做状语,用以加强肯定语气。其中在典型、用得最多的是“乃”。①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②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③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齐策》④ 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⑤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⑥ 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⑦ 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 l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是在语言的实践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一点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①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斤,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千斤——重币 百乘——显使)② 犨(chou)、庞、长沙,楚之粟也;竟陵泽,楚之材也。 《史记"项羽本纪》(长沙——粟 竟陵泽——材) ③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战——勇气) ④夫刑,百姓之命也。 《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刑——命) (三)“是”字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在古代汉语里,有些“是”字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系词”,实际上“是”是指示代词。这种指示代词“是”常常用来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① 是(主语)吾师(谓语)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② 是(主语)社稷之臣(谓语)也。《论语"季氏》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喜公三十年》④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史记"秦始皇本纪》⑤ 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荀子"非十二子》⑥ 是非汝所知也。《孟子"离娄下》 ⑦ 歘(xu)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范缜"神灭论》⑧ 以智说愚者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 “是”字作为判断词来用在先秦古书中是非常少见的,但不能说绝对没有:①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 风伯、雨师、雷公,是群神也。《论衡"祀义》③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④ 豫章太守顾邵是雍(顾雍)之子。《世说新语"雅量》 从汉语的发展来看,“是”作为判断词正是从由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发展而来的。用“是”作为判断词从汉以后的作品中就逐渐多起来了。 二、疑问句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一般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法。 (一)疑问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②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③ 公曰:“太师谁撞?” 《韩非子"难一》④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⑤ 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八年》⑥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三)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 ①君谁与守? 《孟子"离娄下》②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③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于王公大臣之侧哉?《墨子"尚贤中》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尔有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的:① 子张曰:“子夏云何?” 《论语"子张》 三、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也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 (一)动词前面有“不”、“未”、“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偻句不余欺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②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③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⑤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二)以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②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③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l 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不过在先秦典籍中是比较少见的) ①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②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③ 莫知我夫!《史记"孔子世家》 一、 陈述句(宾语前提加“之”、“是”复指)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它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复指。 (一)动词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1、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2、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喜公五年》3、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喜公五年》 4、 前世不同教,何之法古?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书"更法》 这种动词宾语提前加“之”和“是” 复指的句法,有时还在提前了的宾语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唯……是……”或“唯(惟)……之……”的句式。①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② 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③ 唯利是图。④ 惟命是从。 (二)介词宾语提前加“之”和“是” 复指 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在这种句式中,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其表现形式有下列两种:l 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① 与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喜公二年》②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l 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动词的宾语放到动词之前,不过,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词不多见。① 维叶莫莫,是刈是劐。《诗经"周南"葛覃》②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问是。《齐桓公伐楚》 (四) 介词“以”的宾语提前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的前面。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进无不人人惴恐。 《史记"项羽本纪》②其有不合者,仰而四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③ 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国。”《左传"桓公二年》 ④《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二、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和显得汉语的一样,研究的是主谓之间的施受关系。这里说的被动表示法是指借助一定的表示被动的字而造成的句法。 (一)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于(於)”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郤客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成公二年》②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③劳新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二)在谓语动词前面,用“见”字或“被”字表示被动。 ①人曰:“妪子何为见杀?” 《史记"高祖本纪》 ②国一日被攻,遂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一》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⑤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魏君。《史记"老子韩非列传》⑥ 万乘之国,被困于赵。《战国策"齐策》 (三)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为”字表示被动。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②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②③④⑥ 这种被动式有时在“为”字和谓语动词之间插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③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战国策"齐策》④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四)用“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①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 《战国策"秦四》②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魏公子列传》③ 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收神记》④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旧唐书"黄巢传》⑤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这种“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的句式,汉代以后的古籍中极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
所谓“茅山术”不过是对奉请三茅真君、茅山李老君为主法神明教派所行持法术的笼统称呼。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茅真君的茅山术。茅山术是一种神秘的道术,能以符纸施咒驱魔降妖,神秘莫测,高深无比,在各种小说和影视剧中均有描述。
而茅山术又以勾魂术最为玄乎。据说勾魂术能将人的魂魄从其体内勾出任人摆布,所以此术用好则好,用坏则坏。
回答中的两册关于茅山法术的古籍均出自 玄奇阁
那里有许多关于茅山术的古籍,还有其它派别的法术类古籍,
大家通常在地理上所讲的茅山为江苏句容茅山,昔汉有咸阳三茅君(茅盈、茅固、茅衷)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而茅山上的法脉,名为上清派。上清派所奉祖师即为三茅真君,魏元君,陶祖真君(陶弘景)。
茅山派其实叫上清派,他们所重视的修炼之术,是以内炼为主的一套清修之术,在符篆方面虽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十分重视这些内容。
比如他们在隋朝时期的大宗师王远知,他看出了李渊能做皇帝,还去给李渊天授符命。不过李渊想要请他当官的时候,被他拒绝了。
后来上清派还出现过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这三位大宗师,也都是在修炼方面有成就的高人。
可能就是因为这种高人比较多,民间不少术士,都自称是茅山传人,他们开心就好。
茅山术,有分上清茅山和南传茅山,上清茅山在抗日年间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损失惨重,传承丢失了不少,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大多数是南传茅山,其实和上清茅山没有半毛钱关系,南传茅山发源于江西,李老君的草法变形而来,慢慢和茆山,梅山法融合,在近代,在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刻意引导下,出现了什么茅山九龙法,茅山瑶池法等等,其实是属于法教了,在我们这里叫做坛法,只做驱邪这种法术,不做祈福超度求子文昌和合的法事,而且,这种南传茅山的法是有很大副作用,光是请阴师和扶乩就够一般人受的,运气身体都会有很大影响,而且下限低,关键是,他们的法,有一部分是害人的,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龙首,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有两角,为龙角,其角极为坚硬。为浅灰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据说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有一只角。有的说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状被描绘得略有不同。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明代沈度作《瑞应麒麟图》中的麒麟即是长颈鹿。殷康《古文部首》中解“丽”字为长颈鹿。此古形类长颈鹿。下是鹿字。上有且曲长的颈,最上面的丽字极肖一双长颈鹿角。并提供日语中对长颈鹿的称号音为麒麟(章太炎先生曾说日本东京音近唐音),而索马里亦称长颈鹿音近麒麟。 中国旧时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按麒麟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麟者”。
本文2023-08-16 22:35: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