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风筝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清代风筝的主要产地在哪里?,第1张

清代北京、天津和潍坊都是风筝的主要产地,这三个地方的风筝都很有名,被尊为传统的“风筝三大流派”。

清代佚名所著的《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200余种北京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这“沙燕儿”又称“扎雁儿”、“沙雁儿”等。

“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它的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它甚至比真燕子更加可爱。

清代的人们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还有按照恩爱夫妻扎成“比翼燕”等。

人们在“沙燕儿”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就这样,人们把一个原来是黑色的燕子,变成了生动活泼的燕子。

在清代北京风筝史中,“沙燕儿”就是经过了这样一个由拟形到拟神,再由拟神到拟人,又由拟人到超人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千变万化,容纳极其广阔丰富的内涵,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沙燕儿而不是别的什么。

清代北京“沙燕儿”的结构简练,它只是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在端部弯曲而形成形状特殊的“膀兜”,这能使沙燕儿在风小时也能起飞,风大时也能稳住,它的飞行性能绝对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

清代康熙年间,由北京“沙燕儿”演变成的风筝品种很多,它的变种已经遍及了全国。如山东潍坊外号叫“跑破鞋”的硬翅鱼和人物风筝;天津的硬翅蝴蝶和“轱辘锅子”;南通的“五音蝼蛄”等。

在清代时,天津风筝的种类繁多,但都是以软翅的风筝为主。清代天津人运用软翅结构,不仅可以做成飞鸟或者昆虫的翅膀,还能做成神仙人物身边飘浮的祥云,以及金鱼身边游动的鳍,甚至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

例如清代天津风筝艺人们用很多蝴蝶围绕着花丛而组成风筝,取名叫做“百花齐放”,还有用很多鸟围绕着凤凰组成“百鸟朝凤”等,都是当时的杰作。

在放飞技巧上,清代天津风筝也有很多“绝活”,如在一根主线上,由很多支线连着10多只甚至几十只小燕子,它们放起来绕着主线上下飞舞,互相嬉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被人们称为“群燕”。

同时,清代天津风筝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扣楔”、“拆折”和“盔头”。天津风筝的骨架很多地方是“楔”和“卯”结合,根本不用线绑。这种风筝的结构拆折很是精巧,一只很大的风筝都能拆开折起来,放进很小的盒子里,携带非常方便。

还有,天津人用棉纸在模子里粘成薄壳,然后做成各种风筝的头部,这样就可以不受扎架糊纸的局限。这种“风筝头”重量轻,外形又美,这便叫“盔头”。天津的鱼、虾、蟹等水族风筝和福、寿、喜等字形风筝也堪称一绝。

清代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风筝古籍中可证实天津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和蝴蝶等10种风筝。清代晚期,天津还有一个著名的风筝艺人,他叫魏元泰,他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魏元泰从事风筝制作有70多年,他先后研制了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

清代晚期以魏元泰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和弹性大的毛竹,显然用料十分考究。

清代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了,彩绘也更加精美了。将风筝放飞在晴空中令人赏心悦目,又可以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所以风筝无疑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在清代晚期,与天津风筝一起争奇斗艳的,还有山东潍坊的长串风筝。山东风筝历史也非常久远,其中以潍坊最为代表。潍坊是我国的“风筝之都”。

同时,潍坊也是我国的风筝之乡,这里制作风筝的历史悠久,属我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

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明清时期,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根据地方志《潍县志》中关于风筝的记载:

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

可见清代末期,潍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风筝花样不断翻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中以龙头蜈蚣最为突出。清代的潍坊风筝在继承传统技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最终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夏民族起源于东方说无论是从古献的的记载上还是从考古发掘上都有很可靠的依据,比河南伊洛地区说更令人信服。今年来,通过一些学者的努力探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夏人本起源并建国于今山东省之说已近成定论〔20〕〔21〕〔22〕〔23〕〔24〕。所以,加强对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东夷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是解决夏史之谜比较正确的途径。

夏人居于河南说和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都斟鄩说都缺乏可靠的文献依据,那些文献都是由于古代学者把《逸周书·度邑》中武王所说的“有夏”错误地理解成商以前的有夏后,逐步附会、演绎出来的,并非真是的古史记载;《度邑》中的“有夏”实乃周人的自称;河南伊、洛地区应是商人的活动区域,二里头应为先商时期某商王的都邑;夏都斟鄩当以山东潍坊的斟城说为是;夏人的活动区域是在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历史学上的“东夷文化”才是真正的夏文化。

〔关键词〕度邑;有夏:河南;山东

现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多把河南伊、洛地区当成夏人之居,把偃师二里头遗址当成夏都斟鄩,研究夏史者也多以此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说:“古本《竹书纪年》称‘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另据《逸周书·度邑》、《国语·周语上》和《战国策·魏策一》等文献,太康、羿、桀诸王之都斟鄩应在洛水附近。二里头遗址面积达9平方公里,发现有宫殿、大墓、铸铜作坊遗址与精美的玉器、青铜器和陶器,因此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1〕。

近年来,据一些学者研究,禹所居的阳城实际上就是春秋时还存在的阳国的故城,在今山东省青州东南,后来齐逼迁之于今沂水县西南,其地一直有阳都城,并非在河南也。〔5〕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关于“夏后启有钧台之享”的说法。

《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也。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

《水经注·颍水》:“(嵎水)东经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连山,亦曰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春秋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享’是也,杜预曰:‘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按:“……连山,亦曰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孙诒让校订为“《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见《札迻》卷三,或是也。)

首先说“夏启有钧台之享”的说法确系古传,是可信的,关键是钧台的位置,杜预、郦道元认为钧台在今河南的禹县(即古之阳翟)。可是古易书《归藏》却有不同的说法:

1、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虚,作为璿台,于水之阳。——《文选·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

2、夏后启筮享神于晋之灵台,作璿台。——《太平御览》卷一七七

3、昔者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太平御览》卷八二

这是记载了夏后启两次享神的地点,一在晋之虚,在那里作了一个璿台;一在大陵,钧台就在大陵之上。

晋之虚一般认为在今山西省翼城西,传言为尧之封国唐的故墟,故成王封弟叔虞于晋而号唐叔虞。《左传·昭公元年》:“迁实沈于大夏,主参,……故参为晋星。”杨向奎由此认为“晋地即大夏,亦即夏虚也。”〔3〕王国维、杨向奎、程德祺诸先生认为夏民族本起源于东方,所谓“东方”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区,后来河北、陕西、山西乃至甘肃、四川等地有了夏人的遗迹,那是夏朝灭亡后,一些夏朝的方国氏族迁徙过去的,是一种“后夏文化”〔6〕〔7〕〔8〕。故夏代的晋之虚不当在山西,而当在今山东省境内。

春秋之时,今山东境内的鲁国仍有地名曰鄑,《左传·庄公十一年》:“公败宋师于鄑”,杜预注:“鲁地”。《说文》:“鄑,宋鲁间地。”在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在其东约50里处的兖州地古亦称负夏,其地有大丘曰夏丘,后亦写作瑕丘。此夏丘当即最古老的夏虚,亦即夏代的晋之虚。盖夏代时的晋国曾在此附近,而夏都一度曾建于此,故此地即曰晋之虚,又称大夏或夏丘也。夏后启享神于此,做了一个璿台,于水之阳,水当即古泗水,水北为阳,夏丘正在泗水之北也。夏亡后,晋也西迁至山西,仍名曰晋,而其故地则加邑部为地名矣。

大陵当即大陆,原为夏王朝疆域西南部的一座大山,夏人西迁后,用之名泽薮,《尔雅·释地》:“晋有大陆”是也。《说文》:“陆,高平地。”《山海经·海外西经》作“大乐之野”,又作“大遗之野”,其《大荒西经》作“大(一作天)穆之野”。

《海外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启)上三嫔(宾)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此大穆之野,高二千仞,开(启)焉得始歌《九招》。”

此陵、陆、乐古音皆来母字,双声音近;遗古音为余母字,与来母为准双声,音亦相近;陆、穆音同觉部,叠韵音近。故大陵、大陆、大乐、大遗、大穆其实一也。《大荒西经》言“大穆之野高二千仞”,古以八尺为仞,二千仞约为一万六千尺,约合十里强,可见此是一座高峻而顶平的大山,故可曰陆、曰野也。此即崮类山,地理学上又称为方山,夏后启享神的钧台即筑于其上。可是在河南禹县一带,哪里有这样高大的方山?《水经注·颍水》所言的大陵只不过是一座小山丘陵而已,钧台陂之情形更是与古记不符,这明显是出于古人的附会,因为按照古人的想法,禹(夏)都阳翟,启也应都阳翟,那么启享神的大陵钧台也必然要在阳翟附近,所以才在阳翟附近找了个地名附会上去,其实夏人从未居过河南,禹也根本不曾都过阳翟,启又何曾享神于此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大穆之野在“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但是这句话明显被篡改过了,因为据《海内西经》说:“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又说:“赤水出(昆仑)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此五字乃别处文字误兑于此者,《淮南子·地形训》用此文无之,是其证),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由此可知,流沙是一条河流,先是西流,又向南流经昆仑之虚,又向西南流入海;赤水则是发源于昆仑东南隅,又向西南流的河流。由此,赤水只能是在流沙之东,二者有一段基本是平行而流,那么大穆之野在赤水之南,决不可能再到流沙之西;同理,在流沙之西也决不可能在赤水之南。因此其原文当是“赤水之西,流沙之南(或东)”。据何幼琦研究,赤水即沂水(沂河),流沙即泗水(泗河)〔9〕,在沂水之西、泗水之东的鲁西南地区以多山著称,其山中有许多是高峻的崮类山,沂蒙山区素有“七十二崮”之说,较有名者如孟良崮、五王崮、抱犊崮等等,皆山势高峻而山顶平整宽阔,如抱犊崮,原名君山,《峄县志》卷五云:“君山,……一曰抱犊崮,山顶有平田数顷,昔有隐者王老,抱犊耕种其上,后仙去,因得此名。又《齐乘》:‘高九里,周四十五里,汉曰楼山,魏曰仙台山’。”其情形与大穆之野颇似。因此,大陵(大乐之野、大穆之野)当是在今鲁西南一带的某一座崮类大山,只是目前不能确定是哪一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夏后启享神的大陵钧台不在河南禹县,那里的大陵钧台纯系后人的附会,与古记并不相合,因而不可信。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太康、羿、桀都鄩邑说,现在学界把偃师二里头遗址当成夏文化来研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二里头就是夏都斟鄩,因此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实际上,虽然自秦汉以降说夏人居于河南的不少,但在《竹书纪年》没出土之前,还没有人说夏都斟鄩实在河南巩(旧作巩)县的鄩邑的,如《说文》说鄩是“周邑”,《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郊、鄩溃”,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郊、鄩二邑皆子朝所得”,都不言是斟鄩。杜预《春秋左传注》、应劭《汉书注》等都认为夏都斟鄩就是今山东潍坊的斟城,看法很一致。但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或曰太康元年或二年,即公元280年或281年)《竹书纪年》的出土,给史学界带来了大量翔实宝贵的史料的同时,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最早把夏都斟鄩说成在河南的,是晋代的薛瓒(或以为于瓒或傅瓒,古书多称为臣瓒)的《汉书集注》。《汉书·地理志上·北海郡·平寿》下应劭注曰:“故斟鄩,禹后,今斟城是也。”其地在今潍坊市西南50里(一说在潍坊市东清池镇冶浑村,汉代于此置斟县)。可薛瓒不同意,他说:“斟鄩在河南,不在此也。《汲郡古文》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亦居之。’《尚书序》云:‘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所居为近洛也。又吴起对魏武侯曰:‘昔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河南城为值之。又《周书·度邑篇》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

薛瓒的观点很明确,《汲郡古文》(即《竹书纪年》)说斟鄩是夏王之都,而《尚书序》、吴起和《度邑》都说夏人本居于伊、洛地区,那么斟鄩自然应该是在河南。他不仅理解错了《度邑》中的“有夏”,而且相信了吴起和《书序》的话,因而他的说法表面上看根据很充分,可实际上没有一个靠得住,从根本上就错了。

郦道元在《水经注·巨洋水》中对薛瓒的说法做了辨析,他说:“余考瓒所据,今河南有寻(鄩)地,卫国有观土。《国语》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盖其名也,所处之邑其名曰观,皇甫谧曰卫地。又云:‘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即《汲冢书》云‘相居斟灌’也。既依斟寻,明斟寻非一居矣。……是盖寓其居而生其称,宅其地而表其邑,纵遗文沿褫,亭郭有传,未可以彼有观目谓专此为非,舍此寻(鄩)名而专彼为是。以土推传,应氏之据亦可按矣。”

郦道元指出薛瓒说的斟鄩可能就是指河南巩县的鄩邑,但他不同意这个说法,其理由是从地名的沿褫上来看,应劭的斟城为斟鄩说是自古就有的,推传之迹斑斑可按,而薛瓒的说法是“创新”,虽然他引了一些古材料为证,可在此之前还没有说鄩邑就是夏都斟鄩的,因而他倾向于应劭的说法。明显的证据就是他在注《洛水》的鄩中、南鄩(上鄩)和鄩水时,只引了京相璠曰:“今巩洛渡北有鄩谷水,东入洛,谓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谓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称矣。又有鄩城,盖周大夫鄩肸之旧邑。”对于夏都斟鄩的事情只字未提,可见郦道元对薛瓒的说法根本就不相信。

另外,《后汉书·郡国志一》云:“雒阳,周时号成周。……河南,周公时所城雒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巩,有寻谷水。”刘昭注:“巩伯国,《左传》曰:‘商汤有景亳之命。’”也是没提夏都斟鄩的事情,可见刘昭也不采信河南鄩邑是夏都斟鄩的说法。

不过,薛瓒在文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斟鄩就是鄩邑(鄩城),把这个说法明确下来的,是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他在《夏本纪正义》中先引用了臣瓒的那段话,然后说:“《括地志》云:‘古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他大约是看过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的辨析,而且前人也鲜有持此论者,因而说这话的时候底气不足,不敢十分肯定,故用了个“盖”字,就是盖然之辞,但后人不加考察,把这些都一一承认下来,于是河南巩县的鄩城就是桀都斟鄩的说法便这样“三人成虎”地确定下来了。后来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遗址被发掘出来,学界便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夏都斟鄩相联系,一唱百和,于是二里头为夏都的说法也被肯定了下来,可是谁也没有去仔细考察一下其文献依据的可信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凡是持河南巩县鄩邑或偃师二里头为夏都斟鄩说的,基本上都是引《度邑》、吴起说、《书序》来做最古的证据材料,然后便是薛瓒和张守节的话,其他证据便更后了,甚至还有引今本《竹书纪年》做证据的,这本书本身的问题就有很大争议,就更难以据信。穷本究源,都是因为吴起首先误解了《度邑》中的有“有夏”,把洛邑的地理位置当成了有夏之居安在了夏桀身上造成的,此后便以讹传讹,积重难返了。实际上,《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博物志》曰:“河南偃师尸乡,汤所都;河南巩,东周所都”,才是真实的历史记载。

就现在能掌握的古文献记载上看,在夏代,伊洛地区本来是商人的活动范围,所以偃师二里头应当是先商时代(时间相当于夏代)某位商王的都邑,刘绪说:

“二里头遗址从调查开始就怀疑与成汤亳都有关,尔后的多次发掘简报也总是把它同西亳联系起来。特别是60年代初一号宫殿的发现,更坚定了这种认识。在1977年第一次全国夏文化讨论会召开之前,这种认识在考古界比较一致,差不多已成定论。”〔10〕

二里头遗址是否确为汤都西亳虽不敢说得那么肯定(因为1983年在偃师市西郊又发掘出一座大型商城遗址,有学者认为这才是汤都西亳),但说它是先商时某王的都邑应该没有问题,至少比说它是夏都斟鄩更为可靠。但不知现在学界为何偏要抛开这个“差不多已成定论”的正确看法而去采信那些不可靠的材料,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错误的。若照此路走下去,夏史研究极可能走入一个矛盾百出、一片混沌的误区乃至死地。

总之,笔者认为不论是鄩邑还是二里头,都不是太康、羿、桀所都的斟鄩,夏都斟鄩仍当以杜预、应劭之说为是,在今山东省潍坊市,从地理和古记上看,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另外,还有一条资料是持“夏居河南说”者经常引用的,就是《国语·周语上》载内史过的话:“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崇山,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笔者认为这个崇山也就是《书·舜典》中“放驩兜于崇山”的崇山,虞去夏不远且相继,二者自应为一。伪《孔传》以为是“南裔”,《正义》云:“《禹贡》无崇山,不知其处,盖在衡岭之南也。”都不认为是现在的中岳嵩山,但《孔传》以为崇山是“南裔”显然有误,《书·舜典》言“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伪《孔传》云:“幽州,北裔;崇山,南裔;三危,西裔;羽山,东裔。”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认为“幽州”本应作“幽都”,是也。幽都亦是山名,见《山海经》。那么,《孔传》说得对不对呢?其实《舜典》的“四裔”之地的说法主要根据的就是《山海经》,只要查一查《山海经五藏山经》就明白了。

据《五藏山经》,幽都山在《北山经》的《北次二经》(又见《海内经》,称“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三危山在《西山经》的《西次三经》,羽山在《南山经》的《南次三经》,没有崇山。但由此可知,幽都(幽州)在北,三危山在西,羽山在南,那么崇山一定是在东而不是在南,否则“四裔”之说便无着落。《孔传》之释只说对了幽州和三危的位置,崇山、羽山的位置都说错了。

今知羽山在今山东省临沂南60里处,古今一词,当无疑义。此为“南裔”,那么崇山为东裔必定还在羽山之东,如果说是今河南省的嵩山,在地望上就不合。温玉春、张进良认为夏代的嵩山即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嵩山〔11〕,在地望上庶几近之。此山海拔758米,其地今设有嵩山乡。《舜典》言放驩兜于此,邹汉勋《读书偶记》二认为驩兜即丹朱,是也。据景以恩考察,在嵩山脚下的临朐县境内古有丹山、丹河、朱虚冢等古迹,丹河即《竹书纪年》言“后稷放帝朱于丹水”之丹水,朱虚即丹朱之虚,丹朱冢即丹朱之墓,又称朱封,今其地尚有村名曰西朱封也〔5〕。可知此地古代确有丹朱(驩兜)的传说,则“放驩兜于崇山”之说亦非无据。

由此可知,虞夏时代的崇山是在今山东省境内,实际上,临朐的崇山一带当时夏民族的初兴地,《连山易》说“鲧封于崇”,当在此;《竹书纪年》说“禹都阳城”,韦昭说“夏居阳城,崇高所近”,他认为是在今河南的嵩山附近,但是临朐的嵩山下亦有阳城,今在此山东北13里处尚有阳城村,当与此有关,很怀疑禹都的阳城本来在此,因为古人好迁徙,后迁之青州东南,新地亦常用旧地名命名,故此地亦名阳城。

因此,虞夏时代的崇山与今河南的嵩山无关,故“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这句话不能用来证明夏民族是兴起于今河南的嵩山一带(极疑心这个“融”实际上就是指丹朱,因古文“融”通“彤”,“彤”、“丹”音形并近,古文就以彤为丹。是禹和后稷联合放逐了丹朱后夺取了帝位才建立了夏政权,故曰“夏之兴也融(丹朱)降于崇山”。此当另文详之)。

通过以上辨析,则河南伊洛地区为夏人之居说和二里头为夏都斟鄩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文献上的依据,仅靠考古发掘的成果立论,那是盲人摸象,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王玉哲先生说:“田野考古的发掘我们当然应当同等尊重,但是探索夏文化,如果离开夏文化的文献记载,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12〕先秦古籍对夏史的记载虽然不如商周的丰富,可还是有不少的,对于这些材料应予以特别重视。但这些材料由于多转录自古史传说,真伪、虚实相杂,特别是汉代以降的夏史材料,更多的是对古史记载的误解、附会、演绎甚至虚造,还有的以后为先,以真为妄,把夏亡后夏人的迁居地当成了其故地,如此等等,难以胜记。因此在使用时首先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辨别其真伪,确定其可信度;二是正确诠释和理解材料的内容,否则就会犯错误,其害尤大于无。把伊洛地区当成夏人之居,把二里头当成夏都,就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古史材料而犯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对夏史研究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至今仍有许多学者在对着二里头遗址研究其“夏文化”,“成果”连篇累牍,恐怕是郢书燕说。

那么,探索夏史之谜的正确途径在哪里呢?

王国维说:“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6〕他说的“东方”、“东土”即指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杨向奎对古籍中所载的夏代地名作了详细的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13〕“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16〕程德祺更明确地指出夏就是东夷诸国组建的国家〔14〕。笔者认为夏王朝故国原本在今山东境内,夏人各部族自称为“夷”,即人,后来桀在鲁西一带为汤所败,夏朝灭亡,其部族流散于四方(主要是西北),后来的“东夷”就是夏王朝没有迁徙的遗民,东夷文化实际上就是夏文化〔15〕。

潍坊学院的历史背景

潍坊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具有56年的建校历史。

学院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潍坊市。 学院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6亿元,馆藏图书256万册。

学院建有反映潍坊悠久历史文化的潍坊文化名人馆、古籍馆。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现有23个教学院系部,48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9大学科门类。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光学)、5个省级一类教学实验室;有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和3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1个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学院现有教职工17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46人,高级职称人员448人,硕士以上人员498人,有22人被评为省学术骨干和省、市级拔尖人才,3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1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刘以训、刘振兴、肖纪美等院士及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101人任学校特聘教授或 教授。

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学生19459人,其中本科生15153人,专科生4263人,外国留学生17人。学院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在全国、省、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有7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连续多年,学生的考研率在25%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

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教学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2003-2006年,学院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计划项目125项;科研成果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391项。

学院紧紧围绕机电、化工、蔬菜、生物、旅游开发等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多次选派优秀师生出国研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接受了5个国家的留学生,并经常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当前,学院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潍坊学院上到高层领导下到讲课老师~太黑~太能受贿了~~素质低下~!

太支持了,呵呵,这样的话我也说过~~~太亲切了。

潍坊学院的经管系的老师大部分都不是好东西,我已经毕业了,深受其害。

我之前是专科,在校内专升本时,升上的大部分都是走关系的。选党员时,全是有关系的,大领导的亲戚先入,小领导的亲戚后入,没亲戚的不入。

在潍坊学院办事不贿赂肯定办不成,贿赂也不一定办成。

我同学考试作弊给辅导员送的假酒,导员马上转变态度,一切都搞定。

后来我准备出国,回学校弄成绩单盖章,在系里,院里盖章处处碰钉子~~老师态度差到爆,我本是从外地回学校,院里的老师居然说你把成绩单放下,下星期再来拿~~然后就和其他老师打情骂俏~~~后来因为不认识英语说不知道什么东西,不给我盖章,我在系里院里连跑了1星期都没办成。哎~~~气死人了~

因为他们的无知差点耽误我的前程~~

在潍坊学院,环境美,吃住都很好。只要不接触老师,怎么都很好。只要牵扯上老师,领导,全都得拿钱上~~

丹顶鹤(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目名中 鹤行目

目名拉 Gruiformes

科名中 鹤科

科名拉 Gruidae

中文名 丹顶鹤

拉丁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别名 仙鹤

中国特有 FALSE

红皮书 e

IUCN v

CITES 1

中保护名录 1

分布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河北北戴河,河南黄河故道,山东长山列岛,寿光,昌邑,潍坊青岛,平邑,汶上,费县,江苏盐城,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灌江,如东,上海,河南庞寨,山东日照,云南昭通,中甸,帕。

海拔下限 0

海拔上限 0

繁殖地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

越冬地 江苏盐城,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灌江,如东,上海,河南庞寨,山东日照,云南昭通,中甸,帕。

生境类型 芦苇沼泽地

栖息地类型 湖泊,池塘,水库

居留类型 2

估计数量

调查记录 在中国的繁殖地于1981、1984年航调发现总数约为700只(李金录等,1987),其中以三江平原和乌裕尔河流域的数量最多。在迁徙途径地北戴河秋季的观察统计自1986—1990年分别为501、320、281、630、542只,其中1986年观察206只鹤的年龄,成年158只(占767%),幼年45只(占218%);1989年观察273只鹤的年龄,成年212只(占777%),幼年61只(占223%)。在越冬地盐城保护区历年冬季丹顶鹤的数量为:1981年361只,1982年301只,1983年472只,1984年611只,1985年618只,1986年314只,1987年582只,1988年637只,1989年531只,1990年595只,1991年775只,1992年673只,1993年877只。此外,在江苏省启东县兴隆沙1990年1月见30只,在淮阴市灌南县1985年1月6日见67只,连云港市灌云县25只,在高宝湖1990年1月16日见22只,在河南庞寨1991年1月17日见13只。

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全长约140cm。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先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腿和脚灰黑色。幼鸟大致为棕**,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

生活习性 3月上中旬迁到繁殖地。4月初开始繁殖,雌雄配对后即为终生伴侣,常在四周环水的芦苇茬地上营巢,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31—33天,雏鸟3月龄会飞。在越冬地自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约4个月(在盐城越冬期为131—134天)以家族形式活动,每个家族多为2—4只,常为2成1幼,亚成体10一20只结成小群。

保护措施及建议 已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建议在繁殖地增设保护区并妥善解决农业、水利对丹顶鹤栖息环境的干扰;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进一步查清丹顶鹤在长江下游的越冬地和数量分布以及环境质量,在盐城沿海滩涂要控制开发强度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驯养繁殖 国内许多动物园都饲养展出丹顶鹤,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天津、西安、成都、开封、合肥、常州、赣州、广州动物园及扎龙保护区都能笼养繁殖,其中沈阳动物园开展人工繁殖工作并形成饲养种群,1992年有108只丹顶鹤,估计全国总数约为250—300只。

致危因素 在北方繁殖地受到的威胁主要是由于围垦湿地使沼泽面积缩小及人类干扰,如在初冬把芦苇全部割光致使早春迁来的丹顶鹤无处营巢以及过度捕捞鱼类造成食物不足等。在迁徙途径地受到农民滥洒剧毒农药的威胁,如在冀东滦河口滩涂自1995年3月8—15日,有19只丹顶鹤被毒死,农民用1605农药拌上豆粒撒在地里防止别人牲畜吃自家麦苗却被丹顶鹤误食致死。在南方越冬地如盐城保护区,虽然每年丹顶鹤的数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面临以下威胁:①盐业生产开发大片海滩,射阳河口兴建大型发电厂等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丹顶鹤栖息范围缩小,迫使鹤群向南集中;②投毒偷猎野鸭仍然十分严重,1991年11月在大丰县王港以南因投毒捕野鸭,毒死12只丹顶鹤,1990年冬至1991年春,在王港以北的海丰农场滩涂毒死4只丹顶鹤;③冬季偷挖沙蚕,破坏潮间带底栖动物和植被,在大丰县滩涂日益严重,每人每天可挖15—5kg,收购价每公斤25—4元;④1991年在王港由国家兴建的化纤厂和1994年在射阳河口建成的发电厂,都是对丹顶鹤的潜在威胁。

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发布者: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分类

[编辑本段]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鹤科 Gruidae

属: 鹤属Grus

种: 丹顶鹤 G japonensis

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分布

[编辑本段]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种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习性

[编辑本段]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期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研究历史

[编辑本段]

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1980年代后,对丹顶鹤的专项研究展开,至今已对其分布、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态和行为、迁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目前丹顶鹤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1990年代以后,根据环志研究和人造卫星跟踪技术,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已经明确。

曾用名:

Ardea(Grus) japonensis PLS Müller, 1776

Grus japponensis Gmelin, 1778

Antigone montignesia Bonaparte, 1854

Megalornis japonensis Wilder&Hubbard, 1938

文化意义

[编辑本段]

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保护状况

[编辑本段]

丹顶鹤是大型涉禽,在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的上层,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把生活在钏路湿地的丹顶鹤称为“湿地之神”。目前它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栖息地的破坏。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

偷猎: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

目前,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记载的物种是濒危物种,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

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飞过。”这是几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姑娘的故事。初听这首歌,就想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最后在媒体上看到,它发生在丹顶鹤的“故乡”——盐城。这里有四十五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有四百种左右的各种鸟类,尤其是每年有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顶鹤到这里过冬。渴望着有一天,可以“飞”到这个发生过动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丽的丹顶鹤。

寿命

[编辑本段]

丹顶鹤寿命长达50年一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丹顶鹤数量稀少,我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潍坊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51年的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以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创办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昌潍体育学校创建;

1959年,昌潍艺术学校创建、昌潍幼儿师范学校创建、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0年,昌潍艺术学校、昌潍体育学校合并组建昌潍艺体学校;

1961年,昌潍艺体学校、昌潍幼儿师范学校、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昌潍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昌潍师范学校;

1971年,昌潍师范学校升格为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潍坊职业大学创建;

1985年,潍坊财税中专创建;

1992年,潍坊财税中专并入潍坊职业大学,并更名为潍坊高等专科学校;

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昌潍行署工作站)创建;

1983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昌潍行署工作站)更名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潍坊分校),与潍坊职业大学合署办公;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潍坊分校)更名为潍坊广播电视大学;

1994年,渤海大学(进修)创建;

1998年,渤海大学(进修)更名为潍坊科技进修学院;

1999年,潍坊科技进修学院更名为山东渤海进修学院;

2007年,潍坊艺术学校并入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2000年3月,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潍坊学院;潍坊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渤海进修学院也参与合并组建潍坊学院。

  不少外国专家、学者评论说: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世界科技》一书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明确记载:“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风筝的国家。国外多以“飞唐”、“飞龙”誉之。

  风筝,是一种以线牵拉,借助风力升空的玩具,我国北方称为“纸鸢”,南方称为“鹞子”。后来不断改进,在纸鸢头上装有竹笛或琴弦,微风一吹,便发出古筝奏鸣之音,悦耳动听,由此得名为“风筝”。每到阳春三月,风筝高放,五彩缤纷,袅袅飘摇,犹如只只轻盈的蝴蝶、振翅的小鸟在空中争奇斗艳,情景十分有趣。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曾对乡村放风筝时的情景作了一番具体描写:“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都吐蕾,和孩子们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不久前,在上海中山公园举行的首届民俗风情游艺会的中央广场上空,几十只凌云高越、各带巧思的潍坊风筝,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美丽图景。的确,在气候宜人的春秋佳日,云淡风轻,人们到郊外旷野去放自己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风筝,眼看它随风扶摇,高入云霄,不仅是一种赏心乐事,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如同许多古老的文化成果一样,风筝首先出现在中国大地的天空上,且问世年代久远。那么,风筝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发明权应该归谁呢?这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问题。

  据考证,纸鸢的前身是木鸢,其实是古人所制造的早期飞行器。可惜这种技艺久巳失传,古籍上只有片断的记载。有人认为,最早发明风筝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鲁班。《墨子。鲁问》篇说:“今输子(即鲁班)削竹木以为鹊(象鹰一样的风筝)。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淮南子。齐俗》称:“鲁般(班)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再次肯定了这种说法。《鸿书》则更明确地记载道:春秋时期,鲁国欲攻打宋国,于是“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意林》卷三也说:“鲁班刻木鸢,飞三日不下”。《抱朴子。释滞》也道:“公输飞木之翩翱。”所谓“木”就是“木鸢”的同义词。可见,如果把木鸢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筝来看的话,那么,鲁班不仅是中国木工的创始人,而且还是最早制作中国风筝的先驱者。从风筝的产生过程来看,远在古代,人类就向往着飞上天空,向往着挣脱一切羁绊的自由,因而也产生了许多充满幻想的美丽的故事,木鸢的出现正是这种幻想的产儿。从鲁班当时的特殊地位看,以他的手艺是极有可能制作出木鸢这类原始的飞行器的。

  也有学者指出,“鹊”与“鸢”有别,说鲁班作“木鸢”不可信。据古文献考证,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是墨子制作的。《墨子》说:“斫本为鹞,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鹞”、“鸢”方是中国风筝之雏型。

春节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暑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革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穷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把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得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岁时之事,先要由岁首说起;而岁首之事,则先应由岁前说起。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城镇乡村,一般腊月过一半,就开始有年终的气息了,人们开始筹办“迎春”的年货。各地年前的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货店摊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有打上红戳的“年糕”,还有年画春联、烟花香烛等喜庆用品。年前的市场是一年中最为丰富齐全的,男女老少都争相购买一些称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们,每当买到鞭炮后,往往等不到过年,便开始零散着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将至的气氛。

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终的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满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来热一热。

歌词描绘了人们在年终的忙碌情形。内容与此相似的民谣,在中国各地方普遍流行。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

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

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十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会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标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扫尘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迁,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玉在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