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家里会收藏古书,怎样防止书被虫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8收藏

有人家里会收藏古书,怎样防止书被虫蛀?,第1张

书籍放久了很容易被虫蛀或者是遇到潮湿天气发霉,这里有几个方法尽量避免这种问题。

芸香草,又名七里香。该植物具有强烈的气味,花朵和叶子气味芬芳,夹在书的两页之间,具有对抗书虫的作用。灵香草,也称为薰衣草,是广西省的特产。自古以来,“灵香草”就被作为薰衣留香、净化空气的名贵香料就一直被用作向朝廷供奉,以及为保护有价值的书籍,书法和纺织品而使用的防虫和驱蚊秘方。

樟脑。在中国,樟脑的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明朝中有一本“有关害虫防治和樟脑树的书”。现代社会使用化学方法生产的樟脑香精油是通过桉木的蒸气蒸馏获得的香精油,其为具有特殊香气的白色晶体,在室温下易挥发。樟树害虫防治方法自古以来就得到了扩展,仍然是大多数古代收藏家和个人收藏家使用的主要方法。

古籍收藏在樟树制成的书架或书架上,樟树本身的气味可有效防止书虫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驱虫作用。使用低温的方法是用低温驱蚊。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中冷冻48小时后,螨虫会冻结并死亡,即使未发育的虫子也无法幸免。在书的叶子上放些烟叶。您不仅可以防止螨虫的伪造,还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存放书的房间应经常通风,应经常进行卫生处理以降低湿度并防止有害生物繁殖。

也可以经常将书籍拿出来晾晾,通通风,晒晒太阳

“柘木”又名桑柘木,为桑科植物,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名贵木料,大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柘木一般不作为家具用材,因其名桑柘,桑与伤或丧谐音。很多地方忌讳。

按生长环境分为“山柘”“本地柘”; 山柘指山上生长的料,如山东一带的料。“本地柘”特指苏北平原地带,柘木油性大,生长较快,特别是当年的枝条,生长特别快。柘木叶在很多地方用于养幼蚕,所以称桑柘木。另具中药价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在我国多省都有分布。

扩展资料:

药用价值

药 材 名柘木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功效主治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治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本草衍义》:"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②《纲目》:"杨,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别名原植物柘树,原产河南省柘城县,又名:柘,柘桑,桑木,伤脱木,黄桑,文章树,灰桑树,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名称考证柘木 (《本草拾遗》),柘树(《救荒本草》),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湖阴县志》)

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柘木乡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乡,东濒洪湖,南靠长江,与岳阳市仅一江之隔,随岳高速公路、省道二级公路纵贯全境,是南方沿海城市到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中枢。基本农田10万亩,养殖水面2万亩,现辖46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乡政府驻柘木桥。

参考资料:

-柘木(木材)

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出现较晚,直至清代初年才见于《巨庐游录》和《物理小识》。《巨庐游录》载:“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物理小识》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后一种方法,比较原始,或许台刈就是从这种方法中脱胎产生的。台刈就是把树头全部割去,以彻底改造树冠。

根据上述记载,说明我国茶树的台刈技术,可能萌发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后期,又采用两种新的茶树修剪的方法:一是“先以腰镰刈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复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

二是“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

从文献记载来看,茶树修剪似乎是从台刈开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础上,然后才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修剪。

诗词:

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⒑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⒒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⒓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⒖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⒘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⒚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⑵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⑶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⑷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⑸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⑹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⑺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⑻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⑼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贾至: 《别裴九弟》)

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 《暮江吟》)

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 《琵琶行》)

⑿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白居易: 《春题湖上》)

⒀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刘方平: 《秋夜泛舟》)

⒁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刘方平: 《月夜》)

⒂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韩愈: 《山石》)

⒃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 《忆扬州》)

⒅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 《寓意》)

⒆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张先: 《菩萨蛮》)

⒇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 《天仙子•送春》)

成语:

风花雪月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清月朗

冰壶秋月

残冬腊月

常年累月

海底捞月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花颜月貌

谚语: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五月初五过端阳,吃完粽子忙插秧。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七月蛇拦路,八月蛇上树。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

对联:

几幅有关月的对联

(一)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二)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 溪间休寻何处来源 咏曲驻斜晖 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 亭畔莫问当年初照 举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认我不

(以下几首找不到出处)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歇后语:

正月里穿单衣——为时过早;

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三月的樱桃——一片红火;

四月的果园——有理(李)有性(杏);

五月里打摆子——忽冷忽热;

六月的斑鸠——不知春秋;

七月的荷花——一时鲜;

八月的石榴——龇牙咧嘴;

九月的柿子——软不拉耷;

十月的倭瓜——一肚子私(丝);

十一月办年事——及早准备;

腊月底看农历——没日子啦;

十二月里插秧--不是时候;

老熟人正月初二拜丈母娘——正适时;

四月的冰河 开动(冻)了;

水中月——空好看;

六月里下雪——没这回事

名言:

宋·陆游: 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欧洲: 爱情不只是月夜里并肩散步,更是风雨中的携手同行。

八月桂花香又香,大树靠的根来养。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庭院门前栽这些树旺财:栽下黄金树,迎得金蝉来:黄金树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花梓树,树形高大,树冠伞形,树高6至10米;有圆锥花序顶生,蒴果圆柱形,花期5至6月,蒴果期9至10月;其实黄金树的树形与其它乔木无异,之所以将白色梓树称为黄金树,是因为黄金树的枝叶能够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常在黄金树下生活,黄金树的芳香挥发油能使人心情愉悦,能够给人带来静养心神修身养性的好处。而且,黄金树是一种芳香型植物,除了能够起到净化空气之外,还能在它的枝叶中提取到比较优质的香精油,这些香精油是制作高档香水的原材料;另外,黄金树的材质还是制作乐器的优质材质;由此可见,房前种下一株黄金树,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生活环境,还能给人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而民间喜种香椿树的主要原因是,黄金树本身就是一种吉祥树种,单纯从树名看,就是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树种,因为这个树名能够满足老百姓喜好财富,喜好吉祥好运的心理;而且民间还有“种下黄金树,迎得金蟾来”的说法;民间观点认为,金蟾是财富旺盛的象征,寓意财势兴旺财源滚滚;金蟾是神话传说中,陪伴在嫦娥身边的三脚金蟾;它原是民间一种害兽,后来被刘海打断一条腿;为了改过在新,金蟾常常口中含着金子送到百姓家中为民造福,因此老百姓期望也乐意迎得金蟾来;而栽下黄金树,就是为了迎得金蟾降临平凡百姓家,故此门前栽下黄金树,有聚财和迎财的寓意。

2、门前栽桂花,出门遇贵人:从这句俗语中可以明确看出,庭院门前也适合种植桂花树;桂花,也叫圭花,八里香,九里香等,属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集美化,绿化,香化于一身,汇珍贵,名贵,富贵于一体;桂花清可淡雅,浓可远芳,尤以仲秋圆月团圆之时为甚,丛桂怒放,陈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民间甚是喜爱;故有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来赞誉桂花的名贵富贵;而桂与贵同音,有遇到贵人,或贵人相助的寓意;所以民间也有“桂花树门前,贵人立门内”的说法,都是预示门前栽桂,有贵人相助飞黄腾达之意。那么,作为优秀的树种为何桂花只能种在庭前,而不被种在庭院之内呢?据民间解释,桂花适宜门前栽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桂花只开花不结籽,有花无籽不宜庭内栽植;而且桂与鬼谐音,有不良寓意,故不将桂树栽植在庭院里;二是桂花属于长日照树种,庭院庇荫不利于桂花树生长,而且庭院阴郁也会增加桂花树的病虫害发生率;所以,桂花不宜种在庭院里,尤以不适在庭院庇荫处栽植;三是桂花怕烟尘,怕烟熏火燎;而庭院是生活空间,烟火气浓郁,所以桂花不能栽植在厨房灶房周围,故将桂树栽植在庭院之外。

3、出门见喜树,招得喜鹊来从俗语“出门见喜树,招得喜鹊来”给出的字面信息可知,喜树也是一种适宜庭前栽植的树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喜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如果要说出喜树的俗名很多人会立即明白,其实喜树就是我们常说的旱莲,水栗,水桐树,天梓树,千丈树或者野芭蕉,水漠子;喜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落叶乔木,树高多达20米,具有速生丰产的特点,属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植物;喜树树干挺直,生长迅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喜树就被列为优质行道树和庭阴树,被民间广泛栽植在房前屋后。仅从喜树这个名称来看,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吉祥树种;因为民间有出门见喜的说法,比如过年的时候,要在庭前贴上一张出门见喜的字符,预示一年来每次出门都能遇到喜事或喜讯;而喜树栽植在庭前,于出门见喜应时应景,更加符合老百姓出门见喜的心理;据考证,喜树也是一种爱招喜鹊的树种;如果庭前不时有喜鹊在喜树上报喜,更是老百姓祈盼和乐见的好事;故此,喜树作为庭前树种,民间几乎没有争议。

4、庭前榉树庭后朴,一举成名天下知:俗语“庭前榉树庭后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意思是,庭前栽植榉树,庭后栽植朴树,预示家中将有举人中第,一旦成名天人遍知;这句话中表明榉树适宜在庭前栽植;而朴是指朴树,一般在庭后栽植,民间有前举后朴的说法,意思是举人在前,后面有仆人跟随,所以榉树一般栽植在庭前,朴树一般栽植在院子后面;如果家中有学子,或者期望孩子科考取得好成绩,或者期望家中子女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在门前种植一棵榉树,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种心存美好心想事成的良好祝福。

5、庭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民间不仅有“庭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说法,也有“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的俗语;梧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种之一,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鸟为凤,雌鸟为凰,合称凤凰,民间也称火鸟或丹鸟;凤凰和龙一样,都是古人编撰神话中的神鸟,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凤凰和龙一样,都能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和敬仰的图腾;很多古籍都有“梧桐栖凤凰”的记载,比如《闻见录》中有“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的描述;民间也有“凤凰喜梧桐,乌鸦爱杨柳”的说法。其实民间认为梧桐能引来凤凰,主要是梧桐容易感染一种丛叶病,梧桐感染丛叶病后,会滋生出蜂窝状的疯枝条;等到冬天落叶,这些蜂窝状的疯枝就像栖息的凤凰形状;所以民间认为梧桐能引得凤凰来;民间还认为,如果房前院后栽植的梧桐树,能够引得凤凰来,这所宅院必然会得到凤凰的恩赐,宅院定属祥宅;如果家中有青年男子期许婚配,栽植梧桐树,也寓意将引得才女登门,有喜事临门的寓意。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相信你可以感觉到上一句中“意万重”极言“家书”意义重大,诗人在家书中寄以厚意。然而像我们自己写好的一封重要的信一样,总是会担心自己没有在短短的信笺中把欲说之事言明,也就是“复恐匆匆说不明”,所以才会在要寄出的时候再拆开来看看,确定一下,哪怕仅仅是给自己一颗定心丸。

“复恐”一句,朴实而传神的表达出家书中蕴藏的情谊,着神而不露形。)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我又打开信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 “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1、无头巨人刑天

蚩尤被黄帝杀死后,巨人刑天决心去找黄帝决斗。他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悄悄离开南方天庭,踏上了不归路。他明白,路途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尽头,但他义无反顾,他要用勇气和热血向天地间的一切证明,炎帝不可侮,炎帝的后裔和部属不可侮。 

巨人孤身行千里,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傲难驯,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

两个在云端里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

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叱:“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晌,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

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而为一。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刑天。

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不甘心,不服气,他还有足够的勇,足够的力,他只但是被阴谋的剑偶然砍去了头。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2、蚩尤大战天神

蚩尤是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听说,蚩尤的军队是由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一个个都铜头铁臂,十分厉害,简直就是人间中的精英。蚩尤大战天神天神明白这件事后,觉得十分不公平,万一哪一天,蚩尤他们觉得想欺负老百姓,就算老百姓要反抗,也不是蚩尤他们的对手。

天神就写了挑战书给了蚩尤,因为天神觉得他们肯定敌但是我的军队,所以在给他三天时候准备,蚩尤接到挑战书后,就召集了他的兄弟,商量对策。

三天过后,天神就带着军队来了,蚩尤也带着军队来了,天神一开始就先派了雨神,雨神下起大雨让蚩尤的军队被淋成落汤鸡,但是,蚩尤的军队却没有退缩,还是直接冲上去,使雨神大败,第二次,天神派来了雾神,天神愿以为让蚩尤的军队看不见就能够赢取胜利,但是,蚩尤却使用了指南针,让雾神也大败。

天神见此情景,大怒,自己亲自出马,蚩尤看到,就让他们放火箭,天神刚想撤退,却被蚩尤的军队所拦截,幸好天神的军队来了,天神顺利的撤退,但是,这次战争,天神损兵损将,损失很多。

天神的部下对他说:“虽然我们兵力多,又强,而且我们也有绝对的优势取胜,但是,就因为陛下太骄傲,太低估他们了所以我们才大败!”天神听完以后,虚心的理解了。天神后面再也没有跟蚩尤发起挑战了!

3、日神羲和

日神的儿子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汤谷是东洋大海中的一块水域,因太阳天天在此洗浴而滚热如沸汤,故得名。汤谷内有一株同根偶生、两干互相依倚的扶桑树。十个太阳九个泡在树下水里,一个栖于树上,轮流上岗,一个回来了,另一个才出去,所以太阳共有十个,每一天和人们会面的却只有一个。

每次出勤,都是由太阳女神羲和驾驭六条蛟龙牵引的太阳车,载着太阳儿子由东向西运行。当太阳在汤谷里洗完了澡,升上扶桑树时,叫做晨明;升至扶桑树顶,登上妈妈预备好的太阳车,将要出发时,叫做拙明;行至曲阿,叫做旦明;行至曾泉,叫做早食;以后每经过一个重要地方,都有一个代表时间的名目。

羲和一向将儿子送到悲泉,剩下的一小段路要让太阳自己行走了。但是妈妈总不放心,必须要坐在车上,看着爱儿走向虞渊,进入昧谷,等到最后几缕阳光洒上了昧谷水滨的桑树梢、榆树梢,她才驾驭空车,伴着清凉的夜风,穿过繁星和浮云,回归东方的汤谷,准备伴送第二天出勤的儿子,再开始新一天的行程。

十个太阳儿子,天天由妈妈护送,按照严格规定的路线和程序,依次上天值勤。庆都的儿子尧也长大了,他仁德似天,睿智如神,帝喾将天下的统治权传给他,让他做人类的帝王。

4、太阳鸟

当人类第一次被毁灭之后,茫茫大地上只剩下一对男女,他们生活孤苦寂寞,而且没有下半身。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超人兄弟,大的叫奥珂,小的叫奥琪。

太阳鸟奥珂明白男人有一只篮子,篮子里有一只太阳鸟,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这只神秘的篮子。奥珂说他愿意给他们两人下半身来交换这只奇妙的篮子,他们最终同意了。奥珂用泥巴给这对男女做成了腿和脚。

从此,他们就有腿和脚了。奥珂得到了装鸟的篮子。那男人对他说:“你千万不可打开篮子!否则,太阳鸟就会一去无踪,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奥珂在路上遇到了弟弟,同他一齐朝家中走去……

路上,他们看到一棵长满果实的大树,奥珂上树采果充饥。

上树前,奥珂一再叮嘱弟弟只能听声音,不能打开篮子。哥哥刚爬到树上,弟弟好奇,就把篮子打开了。就在这一刹那间,太阳鸟突然中断了悦耳的歌声,凄厉骇人地咯咯叫着朝天上飞去。转瞬之间,乌云密布,太阳也消失了,大地就像突然跌进了无边的深渊。一会儿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大地被淹没在乌黑的洪水里……

那对男女也陷落在地下,被大山吞没了。奥珂变成一只蝙蝠,去追寻他的太阳鸟去了。奥琪用石头垒起一张睡床。为了填饱肚子,他在山顶上做了许多小动物。而奥珂却没有找到失踪的太阳鸟。原先,太阳鸟从原先被拘禁的篮子里逃出来之后,再也不愿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于是它沿着固定的线路围着大地不断转圈,有时也会不留意被捉住,但很快又挣脱了。这就是太阳为什么有时会突然变黑(日食)的缘故。

5、嫦娥奔月

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明白天帝能否原谅。

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

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但是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务必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先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沈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仙也未能免俗。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必须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虾蟆。

—山海经

状元树学名叫文冠果。

在中华大地上有好多被赋予灵性的东方神树,但是只有文冠果被称为"状元树"。翻开古籍,我们知道因为宋代官员慕容彦逢的诗词,成就了文冠果千年不衰的文化。

近代的科研分析表示,文冠果中的含有各种对大脑有益的活性成分,这也是文冠果被赋予“状元树”名字的原因之一。

6500万年的历史的长河里,站立的太久,就是一道不朽的风景。早在唐代,作为唐德宗品尝过的神圣之果,被御封为“文官果”。这段历史在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

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这就是“文官果"之名的来历。后来,唐代文官的朝服制度都按照文冠果开花的次序穿袍,以此区分官阶的大小。

文冠果是活在皇帝的命名里、活在闪着光环的皇家园林里以及神圣无比的科举贡院中。尤其是贡院,那可是封建王朝培育国家栋梁的地方,也是文冠果被广泛传播出去的绝佳之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