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2收藏

历史上的春熙院,究竟在何处?,第1张

关于春熙院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都有各自的看法,有些史学家认为春熙院再绮春园南侧的万泉河以南,也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北部地区,还有些史学家们认为春熙院在长春园东北隅墙外的二河开地区。

在史料中的记载,春熙院的前身是淑春园,这个园子是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时候建造的一座皇子园林,当时正好有七位皇子被批准可以在畅春园以北的地方修建园林,因为地方不够大,所以只有四位皇子在这个地方修建了园林,而其他的三位皇子则是在畅春园的东边修建了园林。

后来,在康熙二十八年的时候,皇帝将这座园林赐给了傅恒,而傅恒直接修改了园林的名字,等到了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便直接将淑春园改成了春熙院,等到春熙院的修建工作完成之后,乾隆皇帝还特地为春熙院题字。

春熙院在京西御园中的地位不显,因此乾隆皇帝来这个院子的次数并不多,后来,乾隆直接将淑春园的南半部赏赐给了和珅,等到和珅被抄家之后,嘉庆帝直接赏赐给了皇子和公主。然而,到了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直接租下了鸣鹤园和东段的镜春园,同时还改名为淀北园,春熙院的东段也就是后来的镜春园。

但是,根据弘历编著的《日下旧闻考》中的记载,当时是他将淑春园改建为春熙院的,如果二河闸真的修建了春熙院的话,那么这个园子的名字也会直接更改为春熙院,长春园外面的关帝庙也就不会独自存在了。

通过《日下旧闻考》中的记载,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二河闸在乾隆时期的情况,也能够让我们推测出春熙院的具体位置。虽说春熙院的具体位置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从《日下旧闻考》中可以知道,春熙院很可能就是现在北京大学北部的地区,这个可能性很大,也有所依据。

乾隆皇帝赏赐春熙院的时候,直接是将春熙院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赏赐给皇子和公主,因为春熙院的面积比较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熙院也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想要找到春熙院具体位置的话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记载来推断,史学家们也会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找到认为最有可能的位置,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主观猜测。

“圆明”出于佛典。《楞严经》卷二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六:“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圆明”指佛的智慧,意为圆满普照。佛教认为,凡夫通过修行而成佛,就能转“业识”为“智慧”,所谓“大圆镜智”。《坛经》谓“大圆镜智性清净”,即是“圆明”。

清代诸帝多好佛。如顺治喜欢同禅僧谈论禅机,甚至想到削发为僧。康熙曾“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被称为“佛心天子”。雍正更好佛,他在当皇子时自号“圆明居士”,自编《圆明居士语录》十九卷。他在自序中说:“夫本妙明心,大圆觉海……唯证乃知。”这几句话显然是在引申《楞严经》的经义。

圆明原是康熙在位时为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营造的藩邸赐园。园成,康熙手书“圆明园殿”匾额。雍正登基以后,在园内筑殿听政。雍正在《圆明园记》中说:“圆明意旨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雍正即位后,不便公开以佛教居士的面目出现,因此在“圆明”这个佛教名词上再涂上些儒家色彩。乾隆在位时,获佛藏传世,世称“龙藏”。他进一步扩大了圆明园的规模。乾隆在园中的品题极多,其《万方安和》诗序说:“每高秋月夜,沆瀣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

1、虎首铜像

虎首铜像质地为铜器,其制造年代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原属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的十二兽首铜像之一。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

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事件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五色鹦鹉》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

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该鼎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4、《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5、青铜鎏金佛塔

高约2米,与故宫内现存的佛塔基本相似。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这在乾隆年间各种佛塔中都是少见的。

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

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原属圆明园珍品,现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