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名头很响却已经散佚的古籍?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们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许多名头很响的古籍但是由于战乱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尤其是经过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军联军的侵华、20世纪的“古史辨”)而散佚了。
我国最古老的书籍是《三坟》(记述的是三皇事迹)、五典(记述五帝事迹),另外还有《八索》(即易经八卦的原版)、《九丘》(即当时的“国土资源白皮书”),但是这只是传说中的,只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一书中见过此词。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名著也已经散佚了。
1、《尚书》
据说原始版本共有100篇,但是我们现存的58篇中只保留了29篇,其余的全部是伪书,而最初的100篇,则无据可考。相传是在汉明今古文学派的论战后遗失的。
2、《孙膑兵法》
此部兵书直至今天仍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但是它仅仅只是一部分的残篇。
3、《东观汉记》
这是一本东汉官方记录的历史,在元朝散佚。
4、《竹书纪年》
这是一部上古史料中具有明确纪年的文献典籍,它记叙了从五帝时期直到魏国的历史。但是由于这些记载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历史观而受到排斥,遗失于宋朝。
5、《六经》
为六经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失佚。
6、《山海经》
《山海经》最早的版本已经无从考证,就连西汉末年刘秀校订的版本也已经不无看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晋代学者郭璞校订的版本。
7、《永乐大典》
这本书原本共22937卷,正本已经在明朝末年遗失,而副本也在明末战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或被烧毁,或被抢走,只遗留800卷左右,而且还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
另外,还有《皇帝内经太素》、祖冲之的《缀术》等等许多的古籍散佚了,使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失去了大批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1、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3、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
4、广州自古有“羊城”、“穗城”之别称,其得名源于从晋代开始在岭南广为流传的“五羊神话”。
5、晋代以后
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
6、西晋代魏以后,杨骏等人虽以外戚身份得以在短时期内干预西晋政局,却只不过是弘农杨氏汉代地位影响下在历史中的回光返照。
7、曹魏代汉和晋代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
8、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大为盛行。
9、晋代有一个人叫祖逖,他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10、古籍版本学;古典文献学;晋代。
11、晋代论说文文论较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
12、晋代,上海的居民创制了一种专门用于海上捕鱼的工具“沪”,渔民用竹栅插入河床,用绳子编成网路扣住竹栅,向两岸张开。
13、唐前小人传说集中出现在晋代,其作为一种先兆妖异被解释。
14、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张潮
15、自晋代以来
为了抵御倭敌入侵
也为了阻止洪水浸灌
临海人民几经修缮
渐成规模。
15、祝您造句快乐
天天进步lishixinzhi!
16、晋代的何曾穷奢极欲
一日餐费万钱
还说无下箸处。
17、据了解
手卷这种品式在晋代就有了
它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
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
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
18、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也明确认为“昔在黄帝
创制造物。
19、《潘》剧描写了晋代天下第一
名贯千古的美男子潘安
不仅美艳惊芳
且文才盖世
政绩不凡
但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
20、后魏光禄大夫
是晋代散骑常侍羊琇的第六代孙
羊琇以后
世代为卿相。
21、晋代石崇够富了吧
那个时代没有天然气燃料
他用蜡当柴烧
又作“锦步障”50里
以炫耀他的财富。
22、路的中部上方约30米处
是晋代陶侃、明朝何腾蛟两位民族精英的衣冠冢。
23、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
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
24、碧玉
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
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
25、人乳是用来喂养孩子的
而晋代贵族为做出一道别具风味的“烝豚”
竟然用之喂养小猪。
26、早在晋代
就有人赞美石榴“御机疗渴
解酲止醉”。
27、晋代学者刘伶是酒仙
欣赏道家忘世情怀
他认为“无思无虑
其乐陶陶”。
28、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
29、“莲花茶襟”所刻时间为东晋“太元丙子年”
这方石刻与“莲花茶襟”石刻相距不远
很可能是晋代僧人明惠刻上的。
30、刘建业告诉记者
书法手卷出现的年代可能比绘画要早一些
晋代已经较多见
是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的。
晋国时期的名人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5-12-25 18:32 | 提问者:牛森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1][2]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1][2][3]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4],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1][5]
本文2023-08-17 13:35: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