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骨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八骨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八骨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八骨散 1 拼音

bā gǔ sǎn

2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21 处方

虎骨(酥炙)、牛骨(醋炙)、龙骨(碎研)、鸡骨(炙)、狗骨(炙)、兔骨(炙)、猪骨(炙)、羊骨(炙)、枫香脂(研)、自然铜(火烧醋淬27遍)等分。

22 制法

上为散。

23 功能主治

筋骨损折。

24 八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有伤折处,掺药在疮上,用黄米粥匀摊帛上,裹疮口,用帛裹软绳缚之。

古籍中的八骨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筋骨伤折疼痛

为散,每服一钱匕。麝香热酒调下,连进三服,后用八骨散裹之。治筋骨损折。八骨散方虎骨(醋炙)牛骨(醋

《普济方》:[卷三百九折伤门]接骨手法

上三味用醋拌于瓷器炒存性)续断酒调。连进三服。八骨散治筋骨损折。虎骨(醋炙)牛骨龙骨(碎研)鸡骨(

《正骨心法要旨》:[卷三胸背部]尾骨

尾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端,一名橛骨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

胂注[1]胂者,腰下两旁,髁骨上之肉也。臀注[1]臀者,胂下尻旁大肉也。尻骨注[1]尻

《洗冤集录》:[卷之三]十七·验骨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仪礼》、《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最多的是集

经部 | 十三经 | 十三经注疏 | 易经 | 经学史及小学类

周易 诗经 论语 说文解字 孟子 尚书 礼记 尔雅 春秋 左传 孝经 周礼 仪礼 大学 章句 易传春秋 公羊传 周易正义 论语集注 论语(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春秋左传正义释名孟子集注春秋谷梁传周易注大戴礼记礼记正义韩诗外传周易参同契东坡易传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庸章句尔雅注疏大学章句集注论语注疏尚书正义中庸章句集注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周礼注疏孟子注疏孟子字义疏证

史部 | 正史 | 编年 | 纪事本末 | 别史 | 史评 | 诏令奏议 | 传记 | 史钞 | 载记 | 时令 | 地理 | 职官 | 政书

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水经注旧唐书战国策后汉书汉书宋史文献通考唐会要唐律疏议大唐西域记清史稿明史史记三家注读通鉴论新唐书晋书读史方舆纪要魏书元史三朝北盟会编北史北齐书宋书续资治通鉴长编通典隋书续资治通鉴南史中华民国史事日志晏子春秋集释越绝书常用古籍版本目录唐六典周书南齐书国语梁书

子部 | 儒家 | 释家 | 道家 | 法家 | 兵家 | 农家 | 杂家 | 术数 | 医家 | 科技 | 艺术 | 谱录 | 类书 | 蒙学

三命通会道德经三字经管子幼学琼林厚黑学韩非子百家姓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千字文洗冤集录天工开物鬼谷子齐民要术伤寒论孙膑兵法二十四孝千家诗弟子规菜根谭唐诗三百首九章算术茶经朱子语类了凡四训庄子神农本草经颜氏家训本草纲目葬书备急千金要方梦溪笔谈六韬(注释本)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撼龙经墨子白话今译黄帝阴符经墨子

集部 | 总集 | 别集 | 楚辞 | 词 | 诗文评 | 曲 | 小说

全唐诗水浒传全唐文全宋词红楼梦乐府诗集三国演义西厢记楚辞文心雕龙古文观止西游记窦娥冤山海经镜花缘说唐前出师表桃花扇杨家将传孔雀东南飞中山诗话昭明文选醋葫芦隋炀帝艳史曾国藩家书王维诗集三刻拍案惊奇离骚太平广记聊斋志异漱玉词貂蝉艳史演义沧浪诗话平水韵部文忠集神魔列国志初刻拍案惊奇古诗源己亥杂诗词论

专题 | 书法 | 绘画 | 诗词 | 四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苏轼诗全集李白诗全集(唐)孟浩然诗全集(唐)杜甫诗全集(唐)欧阳修词全集(宋)王安石诗全集图画见闻志毛泽东诗词选纳兰性德词全集仓央嘉措情诗选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曹操诗全集笔阵图钱钟书全集六体书论牡丹亭(明)白居易诗全集(唐)隶书体苏曼殊全集评书药石论(含今译)杜牧诗精选鲁迅旧体诗选二字诀王维诗全集(唐)草书势秋瑾诗词选刘长卿诗全集(唐)纳兰性德词选辛弃疾词全集(宋)龚自珍诗词选法书论李叔同诗选笔髓论北碑南帖论[节录]四体书势白居易诗精选(唐)黄景仁诗词选王昌龄诗精选(唐)袁枚诗选

最新发布的古籍

书品潜夫论潘子求仁录辑要湘学略治世龟鉴河南程氏遗书汰存录纪辨汉学师承记汉学师承记正蒙正学隅见述樵语校雠通义枫山语录朱文公政训朱子读书法朱子论定程董学则朱子学的曾子晁氏客语明道编明水陈先生文集明本释日知录集释日知录之馀新语校注新语新学伪经考搔首问挺经慎言思辨录辑要心经张载集摘张子正蒙注弘道书延平答问崇正辩居业录少仪外传

备注:以上是我根据楼主要求自己百度的 借鉴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06/18/1430145_258613243shtml 共勉 建议采纳 呵呵 具体两个字的上面有 可以自己筛选

1、《百家姓》

2、《扁鹊心书》

3、《沧浪诗话》

4、《词源》

5、《大学章句集注》

6、《滴天髓阐微》

7、《东京梦华录》

8、《旧五代史》

9、《梦溪笔谈》

10、《棋经十三篇》

11、《容斋随笔》

12、《三字经》

13、《神相全编》

14、《太平广记》

15、《太平御览》

16、《武经总要》

17、《悟真篇》

18、《洗冤集录》

19、《新唐书》

20、《新五代史》

21、《渊海子平》

22、《云笈七签》

23、《资治通鉴》

目录 1 拼音 2 《魏氏家藏方》卷九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3 《洗冤集录》卷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得效》卷七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45 加减 46 制备方法 5 《普济方》卷一七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65 加减 7 《古今医鉴》卷八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三神汤 1 拼音

sān shén tāng

2 《魏氏家藏方》卷九 21 方名

三神汤

22 组成

川黄连(去须)1两,川当归(去芦,洗净)半两,杏仁(去皮尖)1分。

23 主治

肝肾俱虚,虚热上冲,眼目隐涩,或生翳膜侵睛,迎风有泪,视远无力;及眼暴赤肿,目睛疼痛,热泪如汤者。

2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3钱,以软净生绢片包,线系定,银盏盛水半盏,重汤煮令水减三分之一,候冷,时时以药包蘸药汁洗眼,入眼中,渐渐化翳膜成泪消去。每次煎可用35日,每用毕,须以净物密盖,勿使尘垢入药。

3 《洗冤集录》卷五 31 方名

三神汤

32 组成

苍术2两(米泔浸2宿,焙干),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

33 功效

辟死气。

3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入盐少许,点服。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 《得效》卷七 41 方名

三神汤

42 组成

乌梅肉1两,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却以姜汁拌炒)1两,枳实(去瓤)1两。

43 主治

消渴。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食冷物寒浆。

4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2盏,糯稻根1握,煎7分,去滓,不拘时温服;若无糯稻根,白茅根亦可;若无白茅根,禾秆绳代之亦可。

45 加减

夏,加黄连5钱。

46 制备方法

上锉散。

5 《普济方》卷一七七 51 方名

三神汤

52 组成

羚羊角(屑)、葛粉、犀角(屑)、瓜蒌根、白茯苓、白茅根各等分。

53 主治

消渴。

5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煎人参汤调下。更合八味丸、山药丸服。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61 方名

三神汤

62 组成

乌梅肉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白术1两。

63 主治

消渴。

6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2钱,用糯藁头煎。

65 加减

有热者,加黄连,去茯苓、白术。

7 《古今医鉴》卷八 71 方名

三神汤

72 组成

苍术7钱,川萆薢7钱,小茴香1两。

73 主治

遗精白浊。

7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煎,入盐1捻同服。

75 制备方法

上锉。

古籍中的三神汤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消渴

分)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治渴三神汤。上。(出郑氏家传渴浊方)乌梅肉白茯苓枳壳白术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冷热痢

验。忌生冷、粘腻。(出十便良方。)甘草汤(一名三神汤)治冷热痢。心神烦渴。腹痛。胸膈滞闷。(出十便

《古今医鉴》:[卷之八]便浊

。肾虚加山药、牛膝、杜仲;便浊加泽泻、麦门冬。三神汤(东泉叔方)〔批〕(按此方治白浊之剂)治遗精、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消瘅

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三神汤治证同前。乌梅肉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用姜汁

《洗冤集录》:[卷之五]五十一·辟秽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掌骨 1 拼音

zhǎng gǔ

2 英文参考

metacarpus

splinter bone

3 注解

掌骨 骨名。又名五指骨。解剖学同名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掌骨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古籍中的掌骨 《医旨绪余》:[下卷]五十五、《洗冤录》载沿身骨节上下联系名目

,小节之后中节,中节之后本节,本节之后肢骨之前生掌骨,掌骨上生掌肉,掌肉后可屈曲者腕,腕左起高骨者手

《洗冤集录》:[卷之三]十八·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

小节之后中节,中节之后者本节。本节之后肢骨之前生掌骨,掌骨上生掌肉,掌肉后可屈曲者腕。腕左起高骨者手

《刺灸心法要诀》:[卷二]周身名位骨度

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腕注腕者,臂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

《神灸经纶》:[卷之一]周身名位经脉骨度

辅骨在上短细偏外正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腕臂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盖骨 1 拼音

gài gǔ

2 注解

盖骨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古籍中的盖骨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治法

脑右为就骨者。枕、就之中附下,为天盖骨者一。(下为肺系之本。)盖骨之后,为天柱骨者一。(下属脊,有

《洗冤集录》:[卷之三]十八·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

的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检骨须是晴明。先以水净洗骨,用麻穿定形骸

《经穴汇解》:[卷之八奇穴部第十二]四肢第四

口吮膊上。久而满口皆血。甚良。盖是夺命穴也。顶膝盖骨尖上。灸七壮。主治。两足瘫痪。两腿无力。(医纲)

《神灸经纶》:[卷之一]周身名位经脉骨度

脉起处毛际宗筋上小腹下横骨间丛毛之际也下横骨俗名盖骨任脉由会阴上毛际冲脉起于气街即气冲阳明经穴在毛际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六]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