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密三大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中国绝密三大药,第1张

说到这个中药不得不承认它就是国粹,中医能流传这么久也是有它的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争论,觉得不好可以不用,觉得好就相信,就是这么简单了。

今天呢给大家带来一个挺有意思的知识,那就是中国有绝密的三大药,那么这个中国的绝密三大药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位老医生怎么说的吧!

01

云南白药(原名“曲焕章百宝丹”)

曲焕章(1880-1938),字星阶,原名占恩。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云南江川县人。曲家原籍江宁(今南京),其祖明初襄沐黔国(即《大明英烈传》里的小矮子沐英同志)戎幕来滇,十余传至焕章。焕章生性仁慈,有活人之志。少失怙恃,全仗祖母与姐夫扶养成人。

12岁时随姐翁袁恩龄(即姐姐的老公公)学伤科,始接触加工配制伤科用药的医药学知识。凡有上门求医者,耐心医治,疗效显著。后又博采众家之长,成为当时江川一带颇有名声的伤科医生。

公元1902年焕章遍游滇南名山,学神农尝百草,不耻下问,求教于当地各族名医及草药先生,获得伤科名药知识甚多。遂苦心钻研试验,创制出伤科药物百宝丹(即云南白药)。

经十载苦心临床验证,反复改进配方,百宝丹乃告成功。

百宝丹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为最。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虽人事不省,先入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消毒散、洗创止血药敷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

凡疮、疡、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兼能治疗(以此丹为主)。妇科以干血劳药酒、保身药酒、红崩白带散为辅;儿科以洗肠散为辅,皆有明显效验。

土匪头子吴学显被枪伤胸部,伤情严重,延请焕章治愈,曲氏白药渐渐闻名遐迩,声誉大振。

民国五年,曲将白药、虎力散、撑骨散药方,呈送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发给证书,允许公开出售。

当时云南督军唐继尧,委任他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兼教导团一等军医正。民国六年焕章到通海挂牌行医,白药由纸包改为瓷瓶包装,销量聚增,销往全国。

七年,匪首吴学显受唐督军招安,委以军长之职。吴感谢焕章治伤之情,函请曲焕章赴昆明开业,在南强街开设伤科诊所。

翌年,滇军参与北伐,开赴广西,讨伐军阀,后败北回昆,吴学显右腿骨被枪打断,经当时昆明的法国医院,惠滇、陆军等医院诊治,皆认为截肢才能保命。

转请曲医治,终治好伤腿骨折,行走如故,使西医医生不得不对中医学深为佩服。一时焕章成为昆明人心目中的“妙手”、“神医”,前往求医者,门庭若市。

唐督赐给“药冠南滇”,吴赠以“效验如神”等匾额。民国十二年以后,云南政局混乱,“倒唐”及龙、胡、张、李争权等混战之际,焕章抓紧时机,苦钻药理、药化,合理配方,集中精力总结验证临床,终于使白药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成为“一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于是云南白药的声誉,由国内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达、仰光、曼谷、日本等地。

民国二十年焕章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又请人代笔编著《曲焕章草木篇》、《曲焕章求生录》二书行世。

民国二十二年焕章当选云南医师公会主席,团结全省中草药业者,积极组织医学研究,为国家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民国二十七年七·七事变后,云南60、58军北上抗日,焕章出于爱国之心,愿为抗战尽一份力量,捐献三万瓶百宝丹给两军全体官兵,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了重大贡献。

同年,中央政府派专人将焕章接往重庆,住在中华制药厂内,厂主焦易堂以抗日为借口,百般要挟曲交出白药秘方,均遭严词拒绝,因此被软禁在渝,抑郁成疾而终,终年58岁。

焕章死后,其妻缪兰瑛继续主持昆明的曲焕章大药房,继续生产曲焕章百宝丹。

云南白药的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公元1955年缪女士将曲焕章百宝丹秘方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后一直被国家卫生部视为绝密,妥善保存,从此“云南白药”之秘为国家所有。

云南白药最早研制出的剂型是散剂,是一种米**或黄白色的粉末,有特殊香味,味道微酸带苦涩,舌头有清凉麻木的感觉。保险子为红色朱砂衣的小丸,剖面浅棕色,味微苦。

云南白药为世人所知的多是止血的功效,由于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复杂,除止血之外还有多种用途,在此恕不一一列举,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找。

云南白药现由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国家唯一定点生产云南白药的厂家。

02

片仔癀

据说,明万历年间,一宫廷御医携秘方出离皇宫,辗转迁徙,到福建漳州璞山岩寺出家为僧。

后该和尚以其所携秘方及其独特工艺精制成药丸,帮助寺内僧众解除病痛疾苦。凡红、肿、热、毒、痛者,只需吞服一片,立见成效。这玩艺既可吞服亦可外用,使用方便不说,疗效还挺奇特。

时日久了,附近百姓得知信息,纷纷到寺中求医问药。

“片仔癀”原在宫廷使用的名字已不可考,但因当地人称各种炎症为“癀”(闽南话意为热毒肿痛),又因药呈片状(闽南话叫片仔)故得名“片仔癀”,当然也有一片即可去“癀”的意思。因其对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故被闽南民众奉为镇宅之宝,后随华侨迁居而名扬海外。

片仔癀秘方在璞山岩寺世代单传,到了民国初年,秘方和制作技术传至第十二代延侯和尚手中。延侯和尚从小跟第十一代法空禅师学佛入门,修普渡众生之心。

没成想这小子十年后离寺还俗,还在漳州东门外开设茶庄,业余时间也炼制片仔癀出售,挣了钱当然也顺便治病救人。

公元1956年公私合营时,该店并入漳州制药厂,即现在的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00年,是数个朝代的更替,也是一眨眼之间更迭。500年来,片仔癀却始终辉煌,始终尊贵。

它的神奇药效既不是源于其来自宫廷的显赫出身,也不是方解之中那几味稀贵药材,而是它在百姓民间的有口皆碑和声声赞颂,来自于它医治了无数疑难杂症,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疾苦。

早些年,片仔癀的年产量仅几百粒。而今,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量已超过一百万粒,但仍是供不应求。

03

六神丸(也成“雷允上六神丸”)

“南有胡庆余,北有同仁堂。誉满我神州,姑苏雷允上。”

——这是一句二十世纪初叶前后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其中所提到的“姑苏雷允上”即六神丸的知识产权人。

相传三百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间,有个叫雷大升(字允上)的人进京殿试,因病未能如愿,遂弃儒从医,专攻医学。

他在走遍全国各地、为人治病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民间秘方,著有《金匮辨证》、《要证论略》、《丹丸方论》等书。

雷大升在苏州开设的雷允上诵芬堂药铺,集医药于一身,既有坐堂门诊,又研药卖药,名噪姑苏。

一百五十年前的咸丰年间(1860),因江南爆发太平天国战乱,苏州雷允上药店毁于战火。雷氏后裔重振祖业,在上海分设雷允上诵芬堂药铺。

同治三年(1864),绮三房雷子纯根据祖传秘方、经多次试验,开发出用于外症和咽喉炎症的新品种——六神丸,取用名贵药材牛黄、雄黄、珠粉、麝香、冰片五味名贵药材研成粉末,酒化蟾酥一味为丸,最后以百草霜为衣而成。

丸剂

1筋络舒丸

2骨宝丸

3复方三七丸

4祛湿通痹丸

5强直性脊椎炎丸

6黄芪鳖甲丸

7透痹丸

片剂

1去伤片

2生骨片

3解毒祛瘀片

4生肌片

颗粒剂

1九节茶冲剂

2新伤去瘀冲剂

3黄芪防己颗粒

4加味二仙颗粒

5柔阴通痹颗粒

6行湿颗粒

7复方白茅根颗粒

8祛痰通痹颗粒

9加味补阳还五汤

10腰腿和伤颗粒

11胸伤颗粒

12解毒饮

13利腰颗粒

14活络祛风饮

15祛瘀熄风饮

16凉血逐瘀饮

合剂

1骨宝口服液

2补力全

3复方三七口服液

4痛风宁口服液 (一)散剂

1玉龙散

2渭良伤科散

3二号活血散

4金黄散

5伤柏散

6生骨散

7草骨散

8摩腰散

(二)颗粒剂

1舒筋洗药

2通络洗药

3温经冼药

(三)膏剂

1伤柏膏

2白药膏

3生骨膏

4玉红膏

5阳和膏

6拔脓膏

7伤科黄油膏

8李广海跌打祛风膏

9李广海祛风跌打膏药

10清香止痛霜

(四)搽剂

1伤科黄水

2舒痛液(抗骨增生液)

3陈渭良伤科油

(五)酒剂、酊剂

1驳骨丹酒

2李广海跌打酒

(六)其它

1驳骨纱

2伤科黄油纱

3玉红纱

散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散剂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按使用方法:口服散剂与局部用散剂。

2按药物组成数目:单散剂与复散剂。

3按剂量:分剂量散剂与不分剂量散剂。①分剂量散剂:单剂量包装,是内服散剂常用形式。②不分剂量散剂:多剂量包装,是外用散剂常用形式。

散剂属于固体制剂,因此,散剂也有固体制剂共同的特点。

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制备过程的前处理需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生产成本较低。

3药物在体内需先溶解后再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4剂量较易控制。

5贮存、运输、服用以及携带方便。

除此之外,散剂还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时其覆盖面大,且兼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特殊群体服用;

4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较方便。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不宜制成散剂,不宜制成散剂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挥发性成分多的药物。②用药剂量大的药物。③刺激性大的药物。④易吸湿或易氧化的药物。除此之外,对光、湿、热敏感的药物都不宜制成散剂。

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①原料药物应粉碎: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②多剂量散剂应附分剂量用具;

③毒性药内服散剂应用单剂量包装;

④散剂应均一、干燥:毒性药、小剂量及贵重药采用配研法混匀并过筛;

⑤散剂辅料:口服散剂加入的辅料有芳香剂、着色剂、矫味剂等;

⑥贮存:散剂应密闭贮存,易吸潮或挥发性药物应密封贮存。

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①粒度:外用散剂通过七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②水分:中药散剂中一般含水量不得过90%

③干燥失重:除中药散剂外,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

④无菌及微生物限度:用于烧伤、严重创伤或临床必需无菌的局部用散剂应符合无菌要求

⑤装量及装量差异: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符合装量及装量差异应符合药典要求

☆ ☆☆☆☆考点121:中成药的贮存和养护

 1丸剂

 (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蜜丸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霉生虫。一般应贮存于干燥处,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注意包装完好。

 (2)水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松碎等。宜置于干燥密封处。

 (3)糊丸:若吸潮变软后则易发霉、虫蛀,宜干燥密封保存。浓缩丸、微丸亦可同水丸、糊丸一样保管养护。

 2散剂:吸湿性与风化性较显著,故须充分干燥,包装防潮性能要好。

 3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结、霉变等,发现上述现象不能使用。

 4膏剂

 (1)煎膏剂(膏滋):若保管不当,可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等现象,而不宜药用。煎膏剂应密封,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膏药:若贮存日久,有效成分易散失;贮存环境过热,膏药容易渗过纸或布外;贮存环境过冷或吸湿,黏性亦降低,贴时容易脱落。故宜贮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处贮存。

 (3)软膏(油膏):受热后即易熔化,质地变稀薄,会出现外溢现象。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5合剂:成分复杂,久贮容易变质。置于阴凉处保存。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颗粒剂:极易受潮结块、发霉。颗粒剂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7胶囊剂:容易吸收水分,轻者可膨胀,胶囊表面浑浊,严重时可长霉、黏连,甚至软化、破裂。胶囊遇热易软化、黏连,故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过于干燥又易脆裂。故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8糖浆剂:其水溶液易被真菌、酵母菌等所污染,使糖浆被分解而酸败、浑浊。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为60%(g/ml),近于饱和溶液。盛装容器为棕色瓶,灌装后密封,贮于室内阴凉处。

 9注射剂(针剂):易受到光、热影响,因此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遮光,防冻结,防高热等。注射剂除应遮光贮藏外,还应按规定的条件贮藏。

 10胶剂:在温度过高或受潮时,会发软发黏,甚者会黏连成团,有时发霉变质。胶剂宜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

 11酒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12露剂:水溶液内的挥发性物质易于散发,使香味走失,降低疗效,同时也容易生霉和发生大量的絮状沉淀而变质。露剂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13栓剂:栓剂的基质是可可豆油或甘油明胶一类低熔点的物质,遇热容易软化变形。当空气中湿度过低时,它又会析出水分而干化。故在贮藏中,应以 蜡纸、锡纸包裹,放于纸盒内或装于塑料或玻璃瓶中,注意不要挤压,以免互相接触发生黏连或变形。宜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以下密闭 保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

 ☆ ☆☆考点122: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1应用安全

 (1)根据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大。

 (2)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不含毒性药物,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际公认标准。

 (3)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剂量用药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也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4)用药前后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

 (5)不易引起依赖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无潜在毒性,不易蓄积中毒。

 (6)处方中不含有大毒、麻醉、作用峻烈及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味。

 2疗效确切

 (1)处方合理,功能主治明确,使用者易根据自己症状选择。

 (2)治疗期间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不需医师辨证和检查。

 (3)经常使用不会引起疗效降低或引起耐药性。

 3质量稳定

 (1)有完善的质量标准,质量可控。

 (2)制剂稳定,在有效期限内,于一般贮藏条件下,较长时间不会出现变质或影响疗效。

 (3)包装严密,有效期限及生产批号明确。

 4使用方便

 (1)外包装明确标出贮藏条件、有效期限、生产批号和生产厂家。

 (2)包装内有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贮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

 (3)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使用者,说明每日总剂量和每次分剂量,易于掌握。并写明注意事项。

 (4)明确标示药物禁忌、饮食忌宜、妊娠禁忌等。

 ☆ ☆☆☆考点123: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分类

 1999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其中西药为165种,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划分为23类;中成药160 个品种(每个品种含有不同剂型),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划分为7科,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和皮肤 科。 2001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中确定其中西药88个,中成药106个,共194个药品为乙类非处方药。

 2002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三批、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一)。第三批目录其中化学制剂47个(甲类31个,乙类16个), 中成药361个(甲类280个,乙类81个)。第四批目录(一)其中化学制剂107个(甲类59个,乙类48个),中成药196个(甲类142个,乙类 54个)。2003年1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二),其中化学药制剂51个(甲类24个,乙类27个),中成药249个(甲类192个,乙类 57个)。

 ☆ ☆☆☆☆考点124: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感冒用药

 1荆防颗粒(冲剂)、合剂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2扑感片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疏散风寒。用于风寒型感冒、流感所引起的头痛身酸,恶寒发热,喷嚏,流涕,咳痰稀白。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者禁用。

 3伤风感冒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散风寒,发微汗。用于伤风流涕,咳嗽头痛。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4风热感冒颗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5桑菊感冒片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6柴胡口服液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7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建曲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

 9香石双解袋泡剂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解毒除湿,通腑泻热。因夏令感冒表寒里热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口干咽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胀、腹泻、恶心、腹痛,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10午时茶颗粒、袋装茶

 功能主治:解表和胃。用于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内有食积,或伴有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慎用。

 11参苏丸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冒,气短乏力,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恶心。

 12荆防败毒丸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发表解肌。用于流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

 13感冒灵颗粒(冲剂)、胶囊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4感特灵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咳嗽,流清涕,头痛目眩。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 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 等。

 15贯防感冒片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发热恶寒,鼻塞流涕。

 16维C银翘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7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 ☆☆☆☆考点125: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咳嗽类药

 1半夏止咳糖浆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高血压、心脏病严重患者慎用;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风热咳嗽胶囊

 功能主治: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鼻塞流涕,发热头昏,咽干舌燥。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应停药。

 3复方枇杷叶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咯痰不爽。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热咳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4芒果止咳片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多痰。

 注意事项: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5二母宁嗽丸、颗粒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痰涎壅盛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前应向医师咨询。

 6通宣理肺丸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养阴清肺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8百合固金丸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9苏子降气丸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用于痰多色白,咳嗽喘促,气短胸闷,动则加剧。

 注意事项:阴虚燥咳者忌服。

 10止嗽定喘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肺热,平喘咳。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注意事项:虚喘者忌用;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秋梨润肺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 ☆☆☆☆考点126: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中暑类药

 中暑临床表现为身热,头晕,大渴引饮,饮不解渴,咽痛喉燥,小便短赤;或是身热,胸闷,头晕胀,渴不多饮,恶心,吐泻等证候表现。

 症状较严重者;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慢性疾病者发生中暑;服药后无缓解: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中暑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1复方草豆蔻酊

 功能主治:驱风健胃。芳香矫味药。

 注意事项:适用于暑湿吐泻偏寒者;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2六一散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砂仁驱风油

 功能主治: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广东凉茶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孕妇慎用。

 5藿香正气水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酒精过敏者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不良反应: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

 6六合定中丸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7清凉油

 功能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

 8十滴水

 功能主治:健胃,驱风。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孕妇忌服。

 9清凉含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受暑受热,口渴恶心,烦闷头昏,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10仁丹

 功能主治: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 ☆☆☆☆考点12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伤食类药

 1保和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2复方鸡内金片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

 3山楂调中丸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和胃。用于内积食滞,不思饮食,伤食作泄。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大山楂丸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服。

 5和中理脾丸

 功能主治:理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诊断明确的萎缩性胃炎。

 6香砂枳术丸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胀。用于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大便不畅。

 7木香顺气丸、颗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8神曲茶(六曲茶)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健胃消食。用于风寒感冒,伤食腹痛。

 ☆ ☆☆☆☆考点128:常用非处方中成药-胃脘痛类药

 1宝宝乐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丹桂香颗粒

 功能主治:益气温胃,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寒凝血瘀证,症见胃脘痞满,疼痛,嗳气,腹胀。

 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忌服;妊娠和月经过多,及有自发出血倾向者,有热证或阴虚火旺证者慎用。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脘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3复方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疏气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胃脘胀痛,胸胁痛,月经痛。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脾胃阳虚;孕妇慎用。

 4胃复宁胶囊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止痛,制酸。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心脏病心慌心动过速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胃疡灵颗粒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缓急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喜温,喜按,食少,乏力;适用于慢性胃炎有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胃部灼热,口苦反酸者忌用;孕妇慎用。

 6左金胶囊

 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

 7香砂养胃丸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注意事项: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8温胃舒胶囊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注意事项:胃大出血时忌用;孕妇忌用;糖尿病患者或胃脘灼热痛证、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胃得安片、胶囊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用于胃痛,胃酸偏多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剧烈胃痛、呕吐、黑便者;孕妇慎用;急症胃痛及溃疡病活动期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0六味安消散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痛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久病体虚的胃痛患者;小儿及孕妇忌服;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胃苏颗粒

 功能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胃脘胀痛。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恼怒。

 ☆ ☆☆☆考点129: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泄泻类药

 1补脾益肠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证。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

 2固本益肠片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

 注意事项: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3葛根芩连片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注意事项: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治疗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紊乱病人疗效欠佳。

 4香连片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考点130: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便秘类药

 1便秘通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用后有口干现象。

 2龙荟丸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慎用。

 3麻仁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年老体虚者不宜久服。

 4麻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等忌用;月经期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

 5五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体弱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大便干燥如羊屎,难排出者,在医师指导下,可增加药量。

 6苁蓉通便口服液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服用本药出现大便稀溏时应立即停服。

[网络转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