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推荐书籍 谢谢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可能还有很多吧 就知道这些了~~
前提都是学好古文,会翻译
脉因证治诸说 夫阴阳升降,则荣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颈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观伏梁之病,亦有侠胃脘内痈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圣济》)
诸书少论此病,惟孙真人言此(按:《千金》别无其说,盖是误忆),后学以此论乃胃热为邪治之(按:《外科集验方》作治法亦与肠痈颇同),初以疏利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热,此为良法。不识病者,误人不浅,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淤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宜参《肺痈》)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胎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臭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医通》)
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作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尤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痈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源流论》)
胃痈,胃阳遏抑病也。(原此下引《圣济》)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医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症,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书》)
胃痈亦生腹内,痛在心下脐上。其有红肿见于胸下者,此躯廓之伏梁痈,非胃痈也。肠痈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间,以此为异云云。凡内痈脓未成,皆宜从清导之。已成脓者,必溃脓。胃痈之脓,有呕退场门者,有下溃于肛者。(《医级》)
治验 江应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肿不进饮食,腹中不饥,但日饮清茶数盏,召余视之。诊得气口紧数,此胃痈也。脓已成,宜引下行。投以凉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脓血,再服射干汤一剂,即知饿索饮食,六剂全愈。(《类案》)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胎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复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医通》)
治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圣济》)(按:即五香连翘汤。)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同上)
治荣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学好中医,真的很难吗?百名中医大家的必读书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像蒲辅周、刘渡舟、岳美中先生一样优秀的中医大家?
从中医药大学权威copy过来,共81本,本本经典!读懂这81本你也是中医大师!
中医书单:入门
《问中医几度秋凉》艾宁 豆瓣评分85
《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 豆瓣评分84
《黄帝内经说什么》(以下五册)
《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徐文兵 梁冬
《黄帝内经 • 四气调神》徐文兵 梁冬
《黄帝内经 • 天年》徐文兵 梁冬
《黄帝内经 • 金匮真言》徐文兵 梁冬
《黄帝内经 • 异法方宜》徐文兵 梁冬
《求医不如求己合集》
《名老中医之路》豆瓣评分92
《中医入门到精通》石兴华
《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
《一百天学开中药方 (中医百日通丛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 豆瓣评分87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内经知要白话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套装共3册)》
中医针灸
《古典针灸入门》仁表 豆瓣评分79
《针灸师承录》
《阎润茗针灸临床60年经验精粹》
《一针疗法》周树中
《针灸学》石学敏
《常用针灸100穴》
《董氏针灸注疏》
《针灸推拿一学就会》
《中国针灸治疗学(第2版)》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合注》
《神农本草经译注·难经译注》
《本草问答》唐容川
伤寒杂病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 豆瓣评分92
《伤寒论校注》刘渡舟
《全注全译伤寒论》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 豆瓣评分90
《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黄元御读伤寒:伤寒悬解、伤寒说意》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
《伤寒贯珠集》尤在泾
《伤寒来苏集》柯韵伯
《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李阳波
《经方沙龙》黄煌
《经方使用手册》黄煌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
中医名家名著
《扶阳讲记》卢崇汉
《扶阳论坛1+2》
《金匮要略》
《景岳全书》张介宾
《临证指南医案》
《脾胃论》李东垣
《四圣心源 》黄元御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玄机原病式》
《医法圆通》郑钦安
《医理真传》郑钦安
《医林改错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张仲景50味药证》
《赵绍琴医学全集》赵绍琴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柴浩然》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陈景河》
根据《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即心相当于古代的君主,肝相当于将军,肺相当于宰相,将军或宰相出现问题,则会对君主的决策产生影响;若君主出现问题,则各职能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其他各职能器官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心产生影响。总体来讲,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气也需要借助血的运行散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相互依存、正常运行,从而维持各器官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因此,常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等说法。
若仅有血而无气推动,则血凝而不行,谓之淤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则气无所依附,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不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造成心血瘀阻;如心火过旺会灼烧肺阴,而出现心悸、心烦、咳嗽、咯血等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同时,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因此,脾气足,血有生化之源,心血充盈;脾气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心血虚。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主运化,而生血统血。思虑过多则脾运不舒。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呈现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惨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肝与肾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劳绍贤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深受中医思想的熏陶,从中医古籍中领略了不少中医养生经验,又从多年临床工作、生活之中实践了养生方法,形成了自己的养生观。
(1) 好心态,好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精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劳教授认为有“好心态”,才会有“好健康”。孔子《中庸》曰:“大德必得其寿。”有大德者,必是一个心态好的人。劳教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他的脸上永远都是开朗的笑容,将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劳教授正是因为有着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才能保持年轻和活力。
(2) 移情易性每天坚持读报看书,保持大脑的清醒灵活 。看书是一种有益身心的事情,因为看书时人的精神是集中的,这时候人的思想无忧无虑、无喜无悲,心神是“安静”的,人体内外营卫之气可以互相调和,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3) 饮食有节,固护脾胃李东垣《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劳教授本身是一位脾胃学的专家,注重饮食有节,固护脾胃功能,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不能做有损脾胃的事情。他日常十分注重合理饮食。 他早上会喝一杯绿茶,下午则喝一小杯咖啡,既能提神,绿茶还能帮助清洁肠胃,消除胀气,氧化血管。日常劳教授还喜欢用参须元肉杞子泡茶或炖汤 ,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精血渐不足,适当用一些补肝肾调气血之品,有益于延年益寿,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最佳状态。或根据四时气候,用不同药物调理脾胃功能,补养肝肾,做到食疗相补,固护脾胃功能,让五脏得以濡养。
(4) 起居有常,按穴保健《黄帝内经》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劳教授生活很有规律,按时作息。 早上起床后进行头颈部活动 ,保持头部血管的通畅运行。 手指梳头,疏通头部经络 。另外,揉搓经穴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日常有空按压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使得心、胃、肾经络舒畅,气血平衡。 他每天习惯做提肛运动,以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收缩能力,保持大便通畅。劳教授强调,锻炼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劳绍贤教授 个人简介劳绍贤,1937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劳绍贤是我国著名的脾胃消化病专家,曾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国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曾承担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在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胃癌癌前病变等重大课题方面有重要成就。
在中医学界有一种说法是:南劳北周。 南劳,是指广东的劳绍贤教授;北周,是指辽宁中医学院的周学文教授。这种说法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全国卫生部门的会议上,王永炎院士在讨论中提到,后来被医学界普遍接受了。两人都是在中医脾胃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专家,可算是当代中国中医脾胃研究顶级人物。
劳教授医德高尚,医风正派,一切从病人出发,处处为患者着想,处方用药从病情出发,定要做到“验、便、廉”。有的病人说:“我来广州找您看病,药费连同旅费一起,都比在当地看病划算,疗效又好,又花钱少。”
有一次劳教授要出差,当天的门诊只能另改时间。但是他想到有一位患者上次开的药届时刚好服完,而且为了更好的疗效,吃的某种药还不能停。他知道那位患者习惯六点钟到医院排队,于是,他在外出前特地一早赶回医院,正碰到那位患者,赶紧告诉对方,吃的药不能停,并迅速为他开出药方。面对如此宽厚慈祥的劳教授,那位患者顿感热泪盈眶!
3月4日,适逢 至诚金方 开业,劳教授将出席并参与义诊活动。
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至诚金方 (ID:zcyixun) 了解!
本文转摘自http://wwwgztcmcomcn/Defaultaspxtabid=3395&language=zh-CN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是胃痛引起的浅层肌肉痉挛出现的疼痛,不必惊慌,只要把你的胃部疾病治疗痊愈了,那里自然就好了,至于晚上易醒,是中医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中医古籍《皇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同书在《厥论篇》中载有:“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的论述。两者的道理一样,就是指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睡眠。
现代医学也证实了人在吃饭后,消化功能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相应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人就可以入睡。如过饱或过饥时,从胃肠道发出的冲动兴奋了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兴奋大脑皮层,就难以入睡。
如果吃得太饱的时候,就会睡不着。这是因为吃得太多,胃肠负担加重,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信号兴奋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思惟活跃,使人的情绪激动而难以入睡。相反,饿着肚子的时候照样也睡不着,即使勉强睡觉了,也常因饥肠辘辘而多次醒转。为什么饥饿的时候也睡不着呢?因为胃空后会形成所谓「饥饿状态」。另外,空腹时,血流中营养的含量低,也发出需要补充营养的信号。这些信号和饥饿产生的不适感觉上传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从而妨碍睡眠。如果肚子饿的话,不吃东西及时补充,会一夜难眠或时睡时醒。
本文2023-08-17 19:27: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