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春馔第一鲜品             至味南通饮食篇(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刀鱼—春馔第一鲜品             至味南通饮食篇(四),第1张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

                              宋·苏 轼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寒芦港》

刀鱼,南通最名贵的江鲜,又称刀鲚,毛鲚,鮆鱼。属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和鮰鱼并誉为“长江四鲜”。因其特别的鲜嫩、上市早、入市短,位列四鲜之首。 《山海经》、《尔雅翼》等古籍皆有记载:鮆鱼,长头而狭薄,其腹背如刀,故以为名。刀鱼体长约15-30厘米,宽约两指,重约3—4两,雌大雄小,生长缓慢,一年生长仅约一两。外观从头部到尾端逐渐变细,腹部圆润多脂,上颌长,鱼鳃鲜红似血,鱼眼细小如黑菜籽,头背脊浅蓝色,体侧一抹微黄,腹部灰白,侧鳍、腹鳍清黄,尾鳍边缘色黑,鳞片银白闪亮,整体狭长扁平似刀。

“春潮迷雾出刀鱼”。每年农历2-3月时,春来水暖,产卵时节,在大海漂泊以久的刀鱼,再也按耐不住基因里对家的思念,迫不及待的踏上寻乡的归途。成群的鱼队结伴逆流,沿着千年的记忆,乘风破浪,昼夜奔波。鱼队浩浩荡荡,逐戏于万里波浪中。柔和的江水慢慢涤去了游子的满身风霜,粗粝的机体逐渐变得柔嫩丰润,沉暗的鳞片重新闪烁出银色的光芒。数日之间粗硬的海刀悄悄出落得清癯修长,华丽转身为优雅的“白圭夫子’’江刀。

已见杨花扑扑飞,鮆鱼江上正鲜肥。

早知甘美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宋·梅尧臣《邵考功遗鮆鱼及鮆酱》

白鹭相送,杨柳相迎,桃花抚媚,江水温柔,回家的路是如此浪漫美好。刀鱼们怀着激昂的心情日夜兼程一路西进,仅十余天就可穿越上千公里,回到各自的家园。

然而,看似浪漫的归途却暗藏凶险。那个用尽优美词汇赞美刀鱼的人类,舌尖的乡思同样蠢蠢欲动。从南通向西直至洞庭湖的千里江水中,无数的渔网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贪婪的渔民为了利益疯狂打捞,老饕们摩拳擦掌准备抢赏这一年一度的盛宴。历经千辛洄游的刀鱼群,以他们最美的姿态,回到千万年的生育之地,却迎头遭到一次次围剿。刀鱼性刚且烈,遇网拼死挣扎,可惜体小力弱,鱼死网不破,终被作为美味和颜面端上餐桌,换来老饕们”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的满足的感叹。

刀鱼狭小娇嫩,清洗时要小心翼翼,不可损坏其白圭夫子的形象,也不可破环其鲜嫩的特色。以两支竹筷从鱼鳃处插入鱼肚,卷出内脏和鳃。鱼鳞不必去除,因其含有大量的脂肪,加工后会化为鱼油增加鲜味。

刀鱼做法有清蒸、红烧、油炸,风干腌制。清蒸最好,可以保持刀鱼原汁原味的鲜美。刀鱼洗净整齐摆盆,撒少许料酒,盐,葱姜,也可加入少量猪油,有助提香。饭店大厨更讲究,猪油涂抹鱼身,再用猪网油把鱼整个包起来,水先烧开,将备好的鱼放入,蒸5分钟出屉。清蒸出的刀鱼色泽洁白、鱼肉细腻、猪油和鱼鳞都已化开,汤汁浓郁微红,鱼香扑鼻。被美食家李渔赞为"春馔妙物",附有食评:“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清代刘庸诗云:"未熟香淳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道出了刀鱼列为“春馔第一鲜品”的绝对实力。

刀鱼刺多,可这对善于吃鱼的南通人根本不算个事。以筷夹住鱼头将鱼轻轻提起,或用筷从鱼头下顺着鱼骨轻轻一撸,鱼肉滑下,基本无刺。但也不要大意,鱼肉入口,唇舌细抿,剔出芒刺。有吃鱼高手,将鱼夹住,直接从鱼头抿至鱼尾,肉去骨留,鱼骨完整清晰如标本。行家都知道刀鱼鼻最鲜美,有小孩在桌时,大人会将鱼头夹下给小孩吮吸鱼鼻,一来味鲜,二来无刺。刀鱼极鲜美,食后唇齿留香,回味余久。据说江阴刀较南通刀更鲜,想来与洄游后体内盐分逐步降低有关,有缘也可去品尝比较一下。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

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宋·陆 游 《花下小酌》

作为南通的家乡美味,味美的刀鱼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刀鱼就含有184克蛋白质和46克脂肪,另外还含有磷、铁、钙、锌、镁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无愧于“春馔第一鲜品”的赞誉。但其价格也是“春馔第一豪”,基本在5、6千一斤的样子,一般老百姓自己都舍不得吃的。

刀鱼如此豪的身价怎么会是本地人共同的乡思呢?贵,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前刀鱼可是很常见的鱼类,文人墨客吃的是情怀,老百姓喜欢就是单纯喜欢它的美味又经济,不像现在都是吃的面子。以前每年明前,大量的鱼上市,价格也就几毛几块,老百姓随便吃,做面汤下面、包饺子、风干、腌制都行。记得20多年前,清明前去江边玩时,我还和家人、好友在马鞍山的梅林春晓吃过两次刀鱼。坐在那背山面水的亭台楼阁里,品着刚出水的江鲜,望江水滔滔,小船悠悠,感叹人生夫复何求,真是潇洒惬意,关键是还很便宜。但现在因为环境污染、产卵地被破坏以及过度捕捞,刀鱼数量急剧下降,鱼价飙升。据资料记载,长江沿岸刀鱼产量1973年3750吨,1983年370吨,2012年12吨。40年产量剧降了310倍,价格应声而飙,涨了1万倍。平常人家是真吃不起了。好在刀鱼的时令性很强,“清明前鱼骨软如棉,清明后鱼骨梗似铁。”明后的尾刀口感不好,大家都不爱吃,虽然价格较明前是天差地别,也鲜有人问津。也因此逃过一劫的刀鱼能在排卵后顺利返归大海,得以保留了物种,不至完全灭绝。而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封江10年,严禁捕捞,如此之下,定有希望恢复之前鱼类生态。

人有南北之分,鱼也有江海湖之别。江刀之外有海刀、湖刀、塘刀。其实就是刀鱼的前生今世之别。海刀是刀鱼在海里时的状态,头尾发红、背青黑、身材细长。塘刀外观与海刀相似,不过是洄游到钱塘江的刀鱼。湖刀则是洄游后进入长江支流湖泊定居的刀鱼,拥有一双黑色的“大眼睛”,鱼身单薄。此三种刀鱼周身鳞片发白,光泽度不佳,肉质粗、材。价格也与江刀有天壤之别。所以有“单刀”对“三刀”之说。单刀指江刀,常说的刀鱼也是默认为江刀。

万里长江第一刀,烟花三月弄春潮。

桃红柳绿迎归客,笋短鱼肥紫燕娇。

            江东九路 《江刀》

江刀不易,长江不易,待休生养息十年后,必将鱼肥虾美,诸君再聚南通,畅饮花露烧,品尝明前刀。

你好。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与权力挂钩的,史料显示,先秦时期的饮食礼政已经相当完备了。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等等,都对等级之别有着严格的规定。周代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鼎便是衡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豆也是如此,《礼记。礼运》载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食品的消费十有严格限制的,《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

  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种等分出自古代的记载。《尚书。洪范》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这就是说只有君主才能作威作福,吃玉食。《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直至清代,这种等级上的饮食规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皇家宴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的头等宴桌膳品减少为32品;妃嫔的二等宴桌每桌2人,三等宴桌每桌3人,每桌菜肴则递减为15品。而皇帝皇后吃不完的菜则往往赐给大臣们吃。

  礼仪虽在不断改变,但总的精神是不变的:我的官做得比你大,我的权力比你大,吃得也要比你好。

  天下最大的官是皇帝——其实官儿也不过是皇帝的奴仆而已,最大的官儿也跟皇帝有本质性的等级差别,权力最大的也是皇帝,所以,中国的食文化悠久与精美也在皇帝那张嘴巴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孙中山先生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此言极是。孙先生同时又指出,这饮食文化之成熟表明了中华文明之成熟。这就值得商榷了。其实,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达到如此高峰,正如中国的”性文化“达到的高峰一样,都是极权制度。

  何以见得?当年齐桓公吃厌了珍馐美食,就想换个口味——直接说吧,他齐桓公想吃人肉了。他手下有个臣子叫易牙,此人的厨艺非常出色,齐桓公就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对易牙说了,易牙就马上回家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做成婴儿汤给齐桓公喝了。

  中国的君王有如此权力,想吃什么就是什么,吃了山珍要吃海味,吃了“常味”要吃野味,吃了野味要吃人味,这吃美食的欲望无限放大,如此,则中国的美食想不称霸全寰也难啊!

  在饮食发展史上,帝王与权臣贵族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而最好的美食总是首先出现在帝王与贵族的豪华筵席上。

  中国的宫廷御膳,称为天厨,代表了不同时期饮食文化的高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国的饭店往往都要声称自己有宫廷秘方做的菜,即使是街头小摊也往往要把那圆溜溜的肉丸讲成是贡丸,把那黑不溜秋的黄酒说成是贡酒,以此招徕大众。而在电视里做的食品保健品广告,也每每挖空心思要和皇帝扯上关系,往往要让那假皇帝举起那大拇指,连声赞叹,以此诱导大众。

  连那武侠小说说到吃,也总以那宫廷之菜为上,如《射雕英雄传》中写那九指神丐洪七公在皇宫大梁上连蹲着三个月,吃那皇宫里的佳肴,临死前还不忘那宫菜鸳鸯五珍烩。

  自周朝起,在饮食方面皇室都是花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很是能遵从孔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教诲。

  周代宫廷中,建有庞大而完善的饮食管理与服务机制,其中包括负责食源的机构,负责屠宰及烹饪的机构等六种机构,六种机构又包括22个单位,计2307人。

  在《周礼。天官》中说,周天子进膳时,“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中国烹饪史上有“八珍”之说,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不过,那时的八珍没有后世那样的奢侈与“穷凶极恶”。(根据注疏,这八珍是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狗肝。)

  强大的汉王室在饮食方面当然比周朝更进一步了。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

  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 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梁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节的变化对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汉末人徐干说:“在炎气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贵族也感到“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然而季节对饮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后妃那里却被降至当时的最低程度。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葱,韭黄等蔬菜,而这些蔬菜是耗费大量钱财,太官“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与后妃则是“坚冰常奠,寒馔代叙。

  盛唐在美食方面亦是一大盛世,烧尾宴正是此中的代表。何谓“烧尾宴”?据《旧唐书。苏瓌传》:“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这就是说,大臣初上任时,为了感恩,向皇帝进献盛馔,叫做“烧尾”。

  烧尾宴奢侈到什么程度呢?

  《清异录》中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单。食单中共列菜点58种,糕点有20余种。菜肴有32种,从取材上看,有北方的熊、鹿、驴,南方的狸、虾、蟹、青蛙、鳖,还有鱼、鸡、鸭、鹌鹑、猪、牛、羊、兔等等。

  例如宴席上有一种看菜,即工艺菜,主要是用来装饰和观赏的,其中有一道看菜叫“素蒸音声部”,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你看,一个工艺菜,就得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如一糕点名为“金银夹花平截”,是把蟹黄,蟹肉剔出来,夹在蒸卷里面,然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段。又如其中一个叫“通花软牛肠”的菜,是用羊骨髓加上其他辅料灌入牛肠,做成香肠一类的食品。烧尾宴中的羹汤也是非常精致的,如“冷蟾儿羹”,即蛤蛎羹,但要冷却后凉食,如清凉臛碎,是用狸肉做成羹,冷却后切碎凉食,类似肉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限于篇幅,对菜肴只能稍做介绍。

  这58种菜点,还不是“烧尾宴”的全部食单,只是其中的奇异者。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简略,烧尾宴确切的整体规模和奢华程度是我们今天所无法真正确知的。

  宋代的宫廷饮食,也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如皇帝,“常膳百品”、“半夜传餐,即须千数。”至于宴会,更是奢侈到了惊人的程度。如神宗,晚年沉溺于深宫宴饮享乐,往往“一宴游之费十余万”。史载,仁宗有一次内宴,“十閤分各进馔”,仅蛤蜊一品二十八枚。当时蛤蜊一枚值一千,这样仁宗“一下箸二十八千”。

  明代的宫廷饮食也是奢靡无度的。如正月十五日宫中的元宵节,其元宵制作十分精细——将糯米磨成细面,再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作馅,然后用酒水滚成,大小如核桃般。十六日,宫中赏灯活动更盛,据《明宫史》载:“天下繁华,咸萃于此”。这一时节,宫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鸡zong(土+从),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东海的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笋、糟笋等,辽东的松子,蓟北的黄花、金针,中都的山药、土豆,南都的苔菜,武当的莺嘴笋、黄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枣、木兰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种菜蔬和干鲜果品,土特产等,应有尽有,实是难以一一例举。

  以上历朝历代的宫廷美食虽然已极其奢华,但和清朝帝宫美食相比,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几千来的美食到清朝始臻颠峰。

  清朝的御膳,积历代之经验,集全国之精华,美乎极乎。

  据记载,清宫膳食,归内府管辖,具体由总管太监三员、首领太监十名、太监一百名,“专司上用膳馐、各宫馔品、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注解18)当时,紫禁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膳房。这个伺候皇帝吃喝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人,从无准确统计,只知道“养心殿御膳房”一处就有几百人。

  “御膳房”菜点的原料,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天上地下,有渤海的对虾、黄河的鲤鱼、镇江的鲥鱼、阳澄湖的大蟹、南海的鱼翅、海南的燕窝、东北的熊掌、山东的鲍鱼……

  宫廷膳食的工序要求是特别高的,如有一道“清汤虎丹”的菜,是用小兴安岭雄虎的睾丸作成,其形状如小茶碗口大小,制作时需要微开不沸的上好鸡汤炖煮三小时,然后剥去皮膜,放在调有佐料的汁水中渍透,再用特制的钢刀银刀,平片成纸一样的薄片,在盘中摆成牡丹花形状,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

  皇帝们不仅在宫里吃得好,出去吃得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如乾隆南巡时,河北怀柔县一个姓郝的地主接待乾隆,一天的酒食费就达白银十多万两。

  慈禧,中国的事实上的最后皇帝,生活奢侈,爱搞排场,食肠发达,胃口巨大,美食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私厨“西膳房”比光绪皇帝的“御膳房”还大,这“西膳房”能制作菜肴4000余种,点心400余种。慈禧的每顿正膳,所用菜肴要摆三张拼起来的膳桌,菜点常在百种以上。她老人家虽说胃口很好,但面对百种菜肴实在也令她为难,所以大多数的菜她大多只瞟了一眼,就原封不动地从她眼前自动消失了。

  慈禧夏天还爱吃西瓜,但只吃瓢中心的一点,一天竟可用去350个。

  更值得一书的是:当年她老人家把国事弄得一塌糊涂,被八国联军赶着屁颠屁颠地往西安跑。跑到西安后,仍是不知俭约,硬从各地调集燕窝鱼翅,仍要吃那百种佳肴,日耗伙食费200两银子。逃难结束后,回京的路上,1900年10月11日到达曲沃县侯马镇(今侯马市)时,曲沃县令王廷英在高显报马两镇办好皇差,在高显设三个行宫,在侯马改驿馆为行宫,另还备有45处公馆,招待的宴席上有八珍、八八席、六六席,支银数万两。

  接上所述,清朝的帝王们平时一餐就得用去百余种菜点,当碰到节日或款待亲王大臣时,其宴席之盛况又当如何?

  这就可以重点谈谈上文提到的满汉全席了。

  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才能举办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用,菜肴达三百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北京御膳饭店曾将满汉全席分为六种: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如蒙古亲潘宴即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于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如廷臣宴则是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也皆参加。皇帝则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满汉全席聚天下之精华,用材不分东西南北,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尽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满汉全席,有所谓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驼峰、熊掌、猩唇、猴脑、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禽八珍指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指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蕈、羊肚蕈、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乾隆甲申年间(公元1746年),江苏省义征县有位叫李斗的人,著了一本《扬州画舫录》,其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

  满汉全席可谓是中国极权主义引导下的饮食文化在几千年的演练中结成的硕果,可说是达到了人类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至今仍无物能逾越。——去年1月有客商在西安一掷万金,出36 6万去吃一酒店做的满汉全席,其实那个所谓的满汉全席当然不是真正的满汉全席,因为有些东西,如熊掌,猩唇,是不大可能得到了。那么,也由此可见,真正的满汉全席该价值多少人民币了。

  当年香港金鹰皇冠酒店倾情推出法国宫廷大菜,共九道,每位客官698元。地球人都知道,法国菜是欧美国家中最食不厌精的菜系,但法国的宫廷大菜跟中国的满汉全席一比,那豪华奢靡程度是差得远了!

  从商朝的酒池肉林到清朝的满汉全席,中国人民可说是为统治者端出了一道道惊人的盛宴。

  从皇帝的御女一千二百到明清的三千后宫,中国百姓可谓是真正做到了为统治者做到了鞠躬尽瘁,连爱女也都尽献出来,奉王之*乐。

  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此言是也!只不过把阔人用统治者用皇帝用权臣套进去就更恰当了!

  我翻阅整部中国饮食史及各类有关的笔记野史,看到了不少有关权臣豪贵的暴殄珍物的记载,而却很少看到古代的富豪在饮食方面是怎样的一个奢华的场面。或者说,富豪的奢华还是远远比不上权贵的奢华。有关权贵在饮食上的奢华与暴殄珍物,以下可举几例:

  如《世说新语》上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济以人乳喂猪,所以他家的清蒸猪蹄膀味道十分鲜美,令皇帝也大感惊讶。

  如明代宰相,当时的首号权臣张居正奉旨归葬,封疆大吏“皆跪迎。”他所经之处,供奉的“牙盘上食,味逾百品,犹以为无下箸处。盖无锡人能为吴馔,居正甘之曰:”吾至此,始得一饱。‘于是吴人之能庖者,招募殆尽。可见这张先生对味觉的要求比起皇帝来也差不了多少。

  而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有一个山西一大官僚,喜吃驴肉。养了几只肥驴。他要吃炒驴肉丝的时候,要求厨师在活生生的驴身上刲取一块腴肉,刲得驴儿身上鲜血直流,然后用烧红的铁板烙之,血即止。此时,驴活崩乱跳,痛得死去活来,则不顾也。

  清薛福成《庸斋笔记》记载了道光年间南河河道总督的奢侈残暴食俗。书中道:总督家炒烧的里脊肉,比起他人家的,都要鲜美得多。但众人都不知其原因。后筵席期间有一客人为解手而走到后院时,竟看见了有数十只死猪暴露于庭院中。经询问得知,总督家的里脊肉之所以如此鲜美,是因为其制作方法与众不同。其制法如下:选中猪后,就把猪关在室内,众仆人以竹竿打猪之背部,猪奔窜不已,直至其血液聚集在背脊上,于是杀猪得其里脊,其余则不用。一顿里脊下来,要杀个几十只猪。总督厨师言:才来数月,而杀猪数千。

  又据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记载:道光年间南河河道总督为吃到所谓的鲜美绝伦之鹅掌,先把鹅关在一小铁笼里,鹅下堆炭火,旁放酱醋,鹅受热跳腾不已,自饮酱醋,至死时掌厚数寸,脂膏尽在其中。于是吃其掌。也是这个总督,另有一残忍吃驼峰法:沸水浇其背,烫死骆驼,使全身精华集中到背部。然后割下驼峰,烹制成佳肴。

  此为权贵的残忍吃法。

  为什么中国的权贵在饮食上的要求比富豪还要高,而其古怪的想法也要比富豪多呢?这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个权力社会,富豪在这样的社会岂敢嚣张至此?还因为富豪得钱不易,自然会加以珍惜。另外,我也深信,古代的当官人,诸侯、王侯与霸占一方的军阀才是真正的有钱人,没权的有钱人的财富是绝难与权势者相媲美的。

  所以说,把鲁迅说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改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其权贵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更为恰当。说到底,中国一直都是个权力社会,而非商业社会啊!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垄断了暴力手段,所谓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是也。又采取了愚民政策,所谓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是也。——这两项政策是秦始皇所开创的,但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毛氏也有诗云:百代皆行秦政治。又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业犹在。在哪里?就在这套做法上。

“餐具”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用餐时的工具,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民族习惯用手抓食,但如果没有盛装食物的各类器皿,想必也无法完成正常用餐流程。可以说餐具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区分野蛮与文明的一个关键标志。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较低,而且人类文明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原始人一直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在这种前提下用手抓食就较为普遍。在当时社会餐具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据考古研究发现,“陶器”大约出现于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洞穴内。也就是说在长达二三百万年的原始公社时期,食物一直都处于无处安放的尴尬境地。这其实也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因为原始人仅能依靠采集、狩猎、渔猎生存。

虽然他们也产生了储存食物的习惯,但基本上都是随意堆砌于山洞之中。肚子饿了的时候可以直接吃野果或生食兽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没有餐具的时代,人们的饮食方式只能是现吃现拿,并且每次用餐之时都会用手抓取。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种用餐方式特别野蛮,而且经常吃生食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但如果就事论事去分析这种现象,可以发现在生产力极为低下,以及物质资源特别匮乏的时代。能够找到可以果腹的食物,就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了。

相信大家只要沿着古代餐具发展的趋势,就会发现餐具诞生其实也符合自然规律。当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陶器之后,虽然并没有改变以手抓食的饮食现象。但是却为接下来的汤匙、筷子问世埋下了重要伏笔。

古代饮食文化载体“餐具”

笔者认为古代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其实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化历程。但却可以非常肯定的说餐具诞生,绝对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促进了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同时也让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代餐具演变历史,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不仅颠覆了以往的饮食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古代人的饮食方式,从野蛮到文明有的时候只差一个餐具。

古代餐具从问世起,就一直随着时间以及民族文化不断演变,而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单一、简陋可以盛装食物的陶土器皿,逐渐向种类多样、外观精致的品质化发展,这个过程足足走过了大约一万年的时间。

笔者认为餐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逐渐向品质化发展,其实都在证明人类社会正在向文明进发,而且也预示着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当餐具从盛装食物的工具,变成一件熠熠生辉的艺术品时,人类社会也就此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1餐具出现前后的饮食对比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并没有饮食规律,或者说只能靠天吃饭所以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饮食文化或比较正规的饮食方式。人们只是随手取来食物放入口中,这种饮食形式其实与灵长类动物并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餐具是否出现仿佛都没有任何影响,当然处于这个阶段的原始人,也并没有制造餐具的思维或行动力。笔者认为此时正是各种文化及文明的荒蛮时期,亦或是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也不能过去强求用餐文明。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饮食文化”真正的萌芽期应该是在学会使用火之时。至此人类终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由生食进入熟食阶段。在这种契机的促进之下,餐具才逐渐出现而饮食文化也开始萌芽。

从历史分期上来看,这个阶段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饮食陶器,现在社会上比较常见的杯、碗、壶都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当时被称为钵碗、觥、簋、壶等,可以说陶器出现也预示着文明降临。

2新石器时代的饮食风格

但从饮食角度来看,基本上遵循了采摘野果、蔬菜以及狩猎野兽的规律。虽然餐具在此时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并且人们也已经吃上了烤熟的食物。但因为没有任何烹饪技巧和调味品,所以在饮食方面相对而言也比较单调。

树上结的、地上长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被装入餐具。相比较于原始社会初期在食物方面,不仅变得十分丰富而且也可以吃饱肚子。只不过依然处于“食不知味”的初级阶段而已。

3餐具发展与变革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以及人类文明不断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陶器餐具的样式也逐渐丰富化,杯子方面出现了角、尊、爵、高足杯,而盛装食物的餐具则有盘、皿等。这些用陶土、泥沙制作的餐具,虽然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却可以满足,古代人对餐具的要求或需求。

比陶器更加先进的木质、骨质餐具,大约诞生于河姆渡时期。木碗、骨质餐勺、叉子开始登上人们的餐桌,并参与到古代饮食文化发展之中。但这些餐具只能供给部落酋长,从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族民,依然以陶土质地的餐具为主。

如果从饮食与烹饪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生活方式,依然以采集、渔猎、狩猎为主。所以能够获得的食物,也依然是野果、野菜、野兽肉、鱼类等。但由于可供食用的盐分已经出现,所以此时的饮食更加有滋有味。

4筷子问世于8000年前

(1)由“梜”至“箸”

筷子在古代社会被称为“箸”,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双筷子,大约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从这个角度来看筷子问世,应该比餐具至少晚了2000多年,但这完全不影响人们对饮食文化的探索。

先秦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不仅完成了礼仪制定,而且人们与都以礼待人并将其引申至,饮食文化与餐具发展之中。筷子就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种十分重要的餐具之一,可以说是筷子改变了古人饮食习惯。

虽然在战国时期餐叉也十分流行,但一种被称为“梜”的餐具,已经逐渐风靡于大街小巷。无论是上层社会中的达官贵人,还是生活于田园市井中的黎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开始用“梜”用餐,而“梜”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筷子。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一些古籍中得到证实,《礼记·曲礼上》中曾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大意为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已经开始用筷子夹菜。汉代时“梜”又被称为“箸”,《礼记》中有云:“梜,犹箸也”。

(2)春秋战国饮食文化

相比较于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不仅在生产力方面有进一步提升,而且植物种类也进一步扩大化。权贵阶层的餐桌上基本上摆满了肉食,而老百姓家的小餐桌上也不甘落后。

由于人们已经学会了饲养“六畜”,所以鸡鸭鹅够变成了家常便饭。大羹、和羹、铏羹等羹类食物,和蜃肉、豚拍、脾析等,都端上了各家各户的餐桌。

此时的餐具不仅有陶器、木器等,青铜、铁质餐具开始隆重登场,铜、玉、骨、象牙等材质的餐具,仿佛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入各家各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时期的餐具文化,或者说饮食文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阶段,而这个饮食文化高峰的基础就是“钟鸣鼎食”。

5“钟鸣鼎食”古代饮食小高峰

“钟鸣鼎食”被记录于《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郅氏鼎食”其实就是指,西周时期人们以食鼎作为餐具。当然,食鼎一般都是体量较小的鼎,大小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火锅。

《滕王阁序》中也曾有:“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这里其实是描写盛大的宴会场面。人们在面对“钟鸣鼎食”之时,觥筹交错好一派热闹景象。而“钟鸣鼎食”的实际寓意,则是指西周时期的一种饮食文化。

“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祭祀用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体型较小的鼎,逐渐变成了西周人餐桌上的餐具。人们用其调羹、煮菜亦或吃“古董锅”,不仅可以体现出西周时期的餐具发展,同时也能够彰显出当时的饮食特色。

6青铜器餐具

由于青铜器冶炼技术得到成功发展,所以在这个历史阶段青铜器餐具,不仅成为了权贵阶层的座上宾,而且也逐渐走入每一个老百姓家庭。可以说青铜器再一次证明了,古代社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负责任的说青铜冶铸技术,在商周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一时间青铜器在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贡献。青铜饮食器具与西周礼制完美融合,进而衍生出了鼎、鬲、盈、铺、盂、盆、俎、勺等餐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其实,就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砧板。

青铜酒器代替了陶器、木器甚至石器,觚、觯、壶、卣等酒器开始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在礼制方面也都具有等级性。“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指的就是礼教制度影响之下的餐具文化。

7秦汉时期的餐具

相比较于先秦时期,秦汉两朝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社会经济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从盛装食物,逐渐发展为更加精致的器皿,此时的餐具就是一件件充满,人文色彩的精致艺术品。

碗、箸、勺、盘、钟、盏;钵、盆、箪、案、壶、笥等,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箪”既不是陶器也不是青铜器,而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料制成的食器,圆的叫做箪方的叫做笥。事实上汉朝时餐具发展达到了新的高潮。

“箸”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木质、竹质、铁质筷子大量出现。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汉朝居然还有青瓷制作的碗、盘。并且在普通百姓中,逐渐取代了陶器和竹木制作的餐具。这说明生产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人们的生活也获得了更大的改变。

笔者认为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餐具发展,对古代社会中的饮食发展,都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要作用。如果从根源上去分析其本质,可以发现汉朝时期的餐具种类更加齐全,而且花色与设计方面也特别丰富。

这种餐具形制上的变化,对后世餐具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而且有一点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各种餐具还出现了比较固定专门用途。比如,碗只能盛装米饭或稀粥,而盘子则必须用来盛装菜品。同时,为了更加方便饮食需求还制造了成套餐具。

相比较于秦朝时期的餐具而言,汉代餐具更具有轻巧精致的特色。这其实与用餐份额有很大关系,而且在作用方面也更加趋于实用化。实际上汉朝时期的餐具最大特色,就是将餐具设计成了艺术品。每一款餐具上都有装饰图案,并且外观上也更加艺术化。

8汉代诱人美食

汉朝作为古代社会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卓越成绩。尤其是在饮食文化层面,更是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汉朝人的主食更加丰富多彩,粟、黍、稷、麦、水稻、大豆、雕胡,是广大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汉代是已经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饼类食物,不过当时没有发酵技术只能吃“死面”饼。肉食方面主要有猪、羊、牛、狗、鸡、鱼等;调味品除了油、盐、酱、醋之外,还出现了姜、葱、花椒、桂皮、茴香等。

饮茶、喝酒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很多汉代大儒对饮茶都特别有讲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侠更是,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而他们使用的餐具和酒器,已经变得越来越精致并极具艺术色彩。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餐具

当历史长河流淌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物质资源,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所以,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不仅可以使用到瓷器制作的餐具,而且以金、银、玻璃等材料制作的餐具,也开始沿着历史脉络粉墨登场。

当然这些材质的餐具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使用,普通老百姓只能使用普通粗瓷餐具。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证明,餐具在此时的发展已经更上一层楼。

虽然有史料可以证实,瓷器早在商代中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取代陶器的时间却是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瓷器工艺技术进步,青瓷、黑釉瓷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在瓷制餐具出现之后,其他材质的餐具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因为,瓷器的优越性已经被世人所证实。

结 语

笔者认为从中国古代社会餐具,发展、演化历史角度来分析,古代各个朝代的饮食文化变迁。不仅更有说服力和探讨性,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古代生产力的变化,以及物质材料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可以说餐具从无到有从陶器到瓷器,其实就是古代饮食文化历史的最佳鉴证。

因为生活在原始社会初期的原始人,在茹毛饮血的历史背景之下,根本没有饮食文化萌芽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力进步,以陶土、木头、青铜器、竹子,乃至金、银、玻璃、瓷器餐具出现之后,才正式宣告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成型。

为什么鬼节一定要吃鸭子呢? 传说祖宗今天回家探亲,要过奈河。没有船过不了啊,怎么办捏?于是乎我们就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了。 过听说鬼节要吃鸭子,这样子才能驱魔辟邪。 

以前,人们都是从开春时候,即三、四月份开始养鸭子,大约四至五个月后,也就是“鬼节”这段时间是鸭子长成的季节。由于古代人们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

于是一到鬼节家家户户到了“鬼节”就杀鸭子,吃鸭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后来,则被不同地方的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大体上就是驱魔辟邪之意。

中元节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一家老小团聚,点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饭桌上,一只鸭,一块肉,是必不可少的。据说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中元节一定要吃鸭子。

 迷信说法当然不可信。其实,中元节之所以要吃鸭子,是因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一些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他们通常把鸭子放到稻田里,让鸭子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种晚稻时,农民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还有一说,因为中元节正值鸭子当季,正好用来祭祀。宁明大部分是水乡,养鸭多。以前,人们都是从开春时候,即三四月份开始养鸭子,四至五个月后,也就是中元节这段时间,鸭子长大了。由于古代人们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所以,一到中元节家家户户就杀鸭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

说到爆米花,小编觉得真的是再也熟悉不过的零食,平常我们去**院必点的一个零食,可是现在的爆米花真的是毫无生机,用的是较为现今的加工工具,做出来的爆米花真的失去了原有的灵魂,这是一道美食在传承中最受忌讳的发展,而我们作为爆米花的忠实粉丝真的应该认真的学习一下爆米花的真谛,要了解爆米花,你首先要来到北方,在北方中原,曾经有着爆米花的灵魂,当然也是存在的有遗迹的。

想了解爆米花为什么要来到北方呢?“爆米花”中虽然有“米”这个字,但是爆米花的原料可不是南方的米,而是北方的玉米,众所周知北方是玉米的盛产地,这里由玉米做成的美食是各种各样,爆米花就是其中的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当地人都是靠农业为生的,当然也是以玉米粮食作物为主,有的家中有磨,有的家庭便没有,当地的劳动人民便有了对玉米的研究,在一次,一户人家用干锅炒时,发现有的玉米颗粒炸开了,品尝了一下,与其他的进行了对比一下,口感是很好的,玉米的香气完全的渗透了出来。

爆米花的发明,在那时候已经是老幼皆宜的美食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的发明了一种锅,这种锅很特别,在农村讲这那就是锅,这种锅由机头螺镟,大弯头,小弯头,机盖和摇手组成,这种叫“锅”的锅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去准备的,基本上几个生产队会有一个,如今就是很多80后儿时的回忆了。

将机盖打开,讲玉米倒入锅仓中,放入家中存放的白糖,扣上压力杆,架在火炉上,用的燃料也基本上是煤炭,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很接地气的,而摇手旁边的气压表就是指示,当达到一定的气压值,师傅就会利索地将锅取下,嫁到铁桶那里,一根铁钢接上压力杆,一只脚踩在锅皮上,一只手用力推下拉力杆,“嘭”的一生,一锅爆米花炸裂开来,热腾腾的爆米花,在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香气。

传统的爆米花,给我们的感觉不仅仅的是美味,而是现在无法挽回的童年,每至玉米晒干之后,都会有崩爆米花的师傅来到村里,这是那时候最经济的零食,当村头那三声炮响起来,村里面的人就会陆陆续续拿着玉米围到这锅炉旁,说说笑笑,听着一声声炮响,显得也是格外的喜庆,这为八零后的童年增添很多韵味。

而现在的爆米花,都是为了快捷,味道是好了很多,但是那种感觉是没有了,现在的爆米花用的玉米去掉了玉米皮,显得精致了很多,可能也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味道,那时的味道没有如今的香甜,但那时的爆米花更是充满了乐趣,一个乡村零食的历史,人与人之间拉近了感情,谁家加工了,都会毫不吝啬的拿出来分享,乡村之间的情感在每件事情上做的都像是在分享一般。

北方乡村的人们就是这样,像这时代忘不了的美食一样,虽然简单,处处存在着感情,村上人从来不和老师傅讨价还价,老师傅在村上中午还能混上一碗饭吃,讨一口水喝,老师傅来到村里,村里的孩子都有一种留下老师傅感觉,感觉留下崩爆米花的师傅,以后就不愁吃到这零食了,在北方,很多人的童年中都有那么些忘不了的景点美食

导读:时值深秋,气温骤降,秋风萧瑟。中医认为,深秋养生不仅可以防治各种疾病,还能够为寒冬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深秋吃什么最补人呢?下面就为大家来盘点一下秋天养生补品吧!

那么在秋季女人到底要如此进补养身,才能再达到效果的同时又保持好身形呢那么下面我推荐的深秋养生菜肴或许适合你——

一、墨鱼:高蛋白低脂肪滋补品

推荐理由:关于吃肉,民间一直有"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墨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秋天吃墨鱼,对女性尤其滋补。墨鱼具有益血补肾、健胃理气的功效,秋吃墨鱼能养阴生津。

最佳吃法: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但为防秋燥,墨鱼做汤是比较合适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属于养阴生津的食物,一起吃还能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

二、莲藕: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推荐理由: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莲藕,毫无疑问地成为时下的“当家菜”。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三、山药:秋季润补“神仙之食”

推荐理由:每个季节都讲补,但进补方式不一样,春天温补、夏天清补、秋天要润补。秋季最佳的进补食物是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四、黄酒:温脾润肤饮黄酒

推荐理由:"菊花开,饮黄酒"。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是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全面的饮料酒,含有18种氨基酸,这在世界营养类酒中是少见的。黄酒还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中医认为,黄酒性热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润皮肤、散溼气等治疗作用。

最佳饮用方法:黄酒温饮,暖胃驱寒。黄酒的传统饮法是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45℃为佳。在黄酒烫热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最好搭配:乌梅。秋季讲究饮食以"收"为主,搭配乌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养阴生津、润肺护肝的作用。

五、梨:深秋润燥第一果

推荐理由:梨因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就被尊为“百果之宗”。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不同种类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如我们常吃的天津鸭梨、香梨和贡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进口的啤梨,则寒性更大一些。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样。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对痛风病、风溼病及关节炎有防治功效,同时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最好搭配:蜂蜜。闻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对患肺热久咳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六、百合粥:润肺止咳百合为上品

推荐理由:秋季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们常会口鼻干燥、渴欲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肺燥咳嗽。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为秋季食用之上品。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粉、多糖、果胶以及多种生物碱,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

最佳吃法:煮粥。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当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这些都称得上是美味佳肴;也可煮粥吃,如百合与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点冰糖,不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于睡眠;还可以用百合、莲子和红枣共煮成羹,可补益安神。

最好搭配: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患者。

七、花生:营养明星“长寿果”

上榜理由:秋季果实丰收,这其中,最具明星气质的当属有“长寿果”之称的花生。花生仁中含蛋白质高达26%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脂肪达4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古籍认为,花生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最好搭配:红枣。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