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古诗词
1哪句古诗可以描述作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此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九句,其全诗文如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
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的、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2关于廉政建设的诗词有哪些1、《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释义意思是石灰被千锤百炼才出得深山,经历烈火焚身的痛苦也坦然自若这首诗的寓意是自己不怕磨难,志向高洁,虽经痛苦,仍不变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教训,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也叫“成由勤俭败由奢”。
3、《入京诗》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释义绢帕、麻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4、《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净化心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廉洁奉公,是我为自己确定的为官宗旨。正直能干的人,像那高大笔直的树干,终归会成为社会栋梁;好比精粹的钢材,是不会用来制作弯钩的。
那些贪官如同鼠雀,见粮仓充盈,就满心欢喜;好似狐兔,见杂草除尽,无处藏身,就愁苦不已。圣贤在古籍中留下的立身处事之教诲,我们要引以为戒,可不要招致后辈人的耻笑啊。
5、《题画竹为董文中赋》吉雅漠丁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释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
3李白诗词作风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李白诗词欣赏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盛唐大诗人。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后其一支谪居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神龙初,李白随父逃归于蜀,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
李白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兼有儒、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其避开科举,而隐逸于世,广为交游,以便名动京师,待朝请之。
其慕姜尚、范蠡、鲁仲连、张良、谢安之风,且益加之。期为帝王之师,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
其思想为盛唐之产物。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最录李白集》)然而,正当其要有所为的时候,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朝廷日趋腐化,社会酝酿着新的危机。欲望极奢,而实现的希望却极涉茫,因此他对自己遭到打击的感受也加倍地沉重。
而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爆发出强烈的愤慨,他对现存秩序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势。然而愤慨之余,又常想用隐居求仙、狂饮颓放来暂时解脱精神的痛苦,可见道家之批判现实与隐逸思想对其影响之深。
李白就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李白一生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
二十岁以后,他便漫游蜀中,登峨眉、赴青城。这些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便“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开始一新的漫游和求仕的时期。足迹所及,几半中国。
并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郯中。(二)长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岁)天宝元年,终因吴筠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贺知章见其,叹为“谪仙人”,名动朝野。然玄宗只是用他来点缀太平,故其感到政治理想破灭。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其蔑视帝王权贵的傲然作风,终为人所不容,故其再度出山。“五噫出西京”,三年翰林,使他认识到了统治访华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故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
(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岁)。“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白出京至洛,遇杜甫,至汴州,逢高适,三人同游梁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李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其生活十分窘困。
且因天宝年间政治的日益黑暗,其心情也十分悲愤:“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但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愧世上英”,所以他揭露现实的作品愈来愈多,反抗精神也愈来愈强,成为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色。(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岁至卒)。
安史乱起,隐于庐山。永王璘起兵,军过浔阳,辟他为幕府,后因璘而下狱,并被流放夜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途中,遇赦依当涂令李阳冰。
李光弼讨史朝义,其请缨杀敌。安史之乱期间,李白诗歌和杜甫一样,被看作爱国精神的体现。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但“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李阳冰《草堂集序》)。
今《李太白集》收其诗九百余首,《全唐诗》编其诗二十五卷。他的计以古体和绝句数量最多,成绩也最大。
律诗较少,七律更少。古体诗中,乐会诗就占一百四十九首。
这些乐府诗虽多仍乐府旧题,但内容却多即事兴慨,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如《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梁甫吟》等皆是。这些诗和他著名的《古风》五十九首,以及他的七言长篇歌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合在一起,构成了标志白李诗歌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有的抒写怀抱、有愤慨政治的黑暗,有的表现对动乱时局的忧虑,还有一些关心体贴妇女的作品,而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慨叹政治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泻江河,不辨涘,最能反映他的性情和风格。他还善于用绝句的形式表现含蓄深挚的感情,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尤其是七绝,显得俊逸飘洒,从容不迫,如出天然,所以和王昌龄并驾齐驱,为有唐绝唱。
另外,他的五律也显得气韵流动、古朴浑壮、不拘偶对、别具一格。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清新的语言又构成了他诗歌的独有特色,显示出他学习诗、骚及汉魏六朝诗歌的功力。
生平详见唐李阳冰《草堂集序》、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有《李太白集》,清王琦为辑注。
4大家给点体现男子汉作风的诗句十六、满江红四首
1 黄鹤楼
人海茫茫,
有谁知,
情为何物?
只有这:
扬子江水,
依旧东去。
天上天公若相问,
人间愁恨无重数。
对苍天,
我大笑声声,
振残绿。
千古恨,
到今无。
天有情,
天亦怒。
人道是:
天无绝人之路,
是非之地不留人,
天下自有留人处。
大丈夫,
可杀不可辱!
死何惧?
2 玉台咏
南望故乡,
云海中:
景色如画。
叹游子,
千里万里,
空劳牵挂。
岁月多少忧和喜?
人生几许苦与辣?
向慈母,
梦中再诉说,
我不怕。
男子汉,
大丈夫。
拿得起,
放得下。
纵无人和我,
齐驱并驾。
风里依旧敢逞雄,
雨中何妨再称霸?
古人云:
一笑乾坤大,
任叱咤。
3 关山行旅图
来去匆匆,
一路上,
山寒水碧。
放纵着:
冲天豪情,
凌云壮志。
鞠躬尽瘁轻生死,
多少年来如一日。
流言中:
虽千人万人,
吾往矣。
天下人,
天下事。
天地间,
有正气。
任热血洒遍,
神州大地。
待到春风吹来时,
高奏凯歌唱盛世。
向天上,
天公借天力,
跨世纪!
4 祭黄帝陵
长江黄河,
奔流着,
中华血脉。
五千年,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汇集成,
诗词三百首,
尽感慨。
论是非,
言成败。
通古今,
晓中外。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居东方,
引领全世界,
划时代。
十七、清平乐四首
1 瑞 鹤 图
阳春初到,
人间尽欢笑。
山上万鹤齐天叫,
山下百草丰茂。
一朝大放异彩,
迅雷不及掩耳。
且看雄风何在?
环秀、通济、潮海。
2 溪山泛舟图
强手如林,
远处歌声频。
辞乡报国为人民,
眼下正当良辰。
多年远涉重洋,
何日饮马长江?
情共长天不老,
心如日月齐光。
3 再临碣石
地转天旋,
万事开头难。
斗霜傲雪二十年,
堂堂剑气尚寒。
戎马倥偬一生,
多少失败成功?
试看大千世界,
依旧海阔天空。
4 回 乐 峰
枕戈待旦,
梦游金沙滩。
万里江山万里烟,
我自望眼欲穿。
一曲梅花三弄,
唱出情深意重。
何日收起长缨?
为我弹冠相庆。
5请教,有没有关于作风建设的名言警句或者顺口溜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工作上争先创优,永无止境;享受上不贪不占,知足常乐。
23 事有千变万化惟求无愧于心,人无十全十美但祈有口皆碑。
24 爱心不可无,贪心不可有。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失态。
25 枕边常吹廉政风,一生廉洁保太平。
26 门后拉屎天要亮,受贿贪污总要破。
27 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28 身后有余莫伸手,枷锁架身难回首。
29 酒肉朋友交不得,花钱要你办事办不得,拉不下面子的事做不得。
30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
31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32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33 穷奢极欲是通向毁灭的捷径;贪婪到头只能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34 言则必果踏实办事,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言而无信浮而不实,害人害已祸国殃民。
35 清白之心不可无,贪欲之念不可有。
36 吃喝嫖赌财,请君莫贪恋:酒是穿肠之箭,色是削骨钢刀,赌是万恶之源,财是迷魂毒药。
37 不做官时想做官,做了官后不象官;要么一生莫做官,做官要做清白官。
38 秉公办事为政以德,为官清廉不严而治。
39 好官为国为民以己任,群众利益铭记心;贪官为名为利以追求,夜郎自大傲视人。
40 营私舞弊百姓痛恨,清正廉洁大众称颂。
41 无私的人心胸坦荡,贪婪的人心惊胆虚。
42 待人接物重在真诚自然,乐善好施贵在心胸宽广。
6用一句古诗作风的诠释形容工作作风:
《警世贤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题弟侄书堂 》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诗歌统计人农调人都是奉献者 ——为建队二十年而作 农调队 艾廓 农调/建队二十年 农调/从事二十年 有苦/也有甜 农调/意味着走村入户到农村 农调/意味着要经常与农民打交道 回想/十年前/ 无车/又 无船 下乡/到田间/访老农/ /雨中/泥里 入户/摸情况/看记帐/屋前/灯下 夏季/搞测产/ 烈日/ 正炎 冬季/搞调研/ 寒风/凛冽 样本/ 实测完/ 码头/ 路边/ 等车船/ 半天/不见 么办/ 扛样本/摸黑/ 蹒跚/ 百里远/ 山高/路险 再回首/历历在目/晃如昨天 农调事——愁事/苦事/千件/万件/真的/好难 看今朝/再品味/ 多苦/ 都甜 由衷感叹: 苦是统计的躯干/贫是统计的衣衫 不怕苦/是统计人的本色 何惧难/是农调人的风范 践行“三个代表”/统计人率先 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做标杆。
8求:形容“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等意思的古文诗句《警世贤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题弟侄书堂 》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可以从里面选,大部分可以用)
9求“机关作风建设格言警句”谢谢啊```1、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促进和谐。
2、优质服务树形象,风正人和促发展。 3、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需要是第一选择, 群众利益是第一原则,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
4、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5、居安不忘危,富足不忘贫,位高不忘本,权重不忘民。
6、服务认真细致,工作精明干练,为人诚实正直,办事公道正派。 7、作决策以人为本,干工作求真务实。
8、创建促和谐,和谐促发展。 9、素质优秀,作风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
10、领导就是服务,权利就是责任。 11、生活要知足,学习要知不足,工作要不知足。
12、联系群众成朋友,本职工作创优秀。 13、用优良作风取信人,用精湛业务服务人。
14、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15、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丝不苟做事。
16、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塑造XX良好形象。 17、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推动XX又好又快发展。
《四库全书》的规模最大。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妖书案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桩疑案。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妖书第一次出现,题为《忧危竑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第二次出现,题为《续忧危竑议》。妖书案其实是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国本之争引起的党争。
这一案件虽然不了了之﹐却充分暴露出明末朝廷中党争的激烈。第二次妖书案与伪楚王案、劫杠案共称“楚宗之乱”或“楚宗之争”。
妖书案以皦生光受冤而死结案,一方面暂时结束了人人自危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也使门户之争愈演愈烈,党争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成为明代政治的一大顽疾。
扩展资料:
明代妖书案:
明神宗万历帝20岁时,妃子王氏生下了长子朱常洛。神宗24岁时,宠妃郑氏生下了朱常洵,神宗便加封郑氏为皇贵妃。当时的皇后王氏却没有生儿子。
因此满朝上下、前宫后院都在争论太子之位的归属。这场争论持续了数十年,使得神宗年间的后宫、前朝鸡犬不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这场国本之争的中心是郑贵妃和她的儿子朱常洵,而《忧危竑议》案则把争论推向顶峰。
郑氏在万历初年进入后宫的。那时的她风华绝代,神宗当即为之倾倒,并封她为贵妃。万历十四年,郑氏生了皇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国本之争便是从朱常洵出生后第二个月开始的。当时,神宗宠爱郑贵妃,而把朱常洛的母亲撇在一边。
贵妃,一谈立太子的事他就转移话题,长子已经5岁,还没有一丝册立的意思。朝臣们便难免犯嘀咕:皇上是不是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郑贵妃是不是因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就谋划着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神宗屡屡以皇长子年幼为名,一再拖延太子册立时间,国本之争也日益明显。神宗为了爱妃和爱子,竟然与满朝的文武百官对抗。而忠君爱国的百官们宁愿被贬、被削、被打,也决不能容忍皇上以私害公。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闺范图志》案使国本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吕坤是山西按察使,他编辑了一部《闺范图志》。
郑国泰看到后,觉得可以用来迎合皇上和郑贵妃。于是,郑国泰在原来基础上补上了后妃部分,汉明德皇后居第一位,最后是当今的郑贵妃。新版《闺范图志》的问世,无疑为国本之争火上浇油。
不久一部书名为《忧危竑议》的书传入后宫,将历代嫡庶废立的事都写在里面。书中引用历史故事痛斥废长立幼行为。
很显然,这本书的矛头是指向郑贵妃及其爱子的。《忧危竑议》在京师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之后,也把后宫、朝廷搅得鸡犬不宁。神宗十分恼怒,不假思索便下了圣旨:都察院右都御史徐作、礼部右侍郎刘楚先罢职;国子祭酒刘应秋降调。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京师又突然出现一本名为《续忧危竑议》的书,全书共三百余言,说的是神宗准备重立太子,动摇国本,书中怒斥郑贵妃。
一夜之间,这本书的内容贴遍了宫门、巷衢,立刻就惊动了后宫。这本书出现后,满朝震惊,神宗龙颜大怒,吩咐厂卫严加搜捕,务必查出造书主谋。这场《忧危竑议》案把众多拥立太子的朝官害得苦不堪言。
-妖书案
案牍:官府的文书、公文之类。
案:书桌,办公桌; 牍: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
书案 :
一公文案卷。
二文人用来读书写字的桌案。
案与桌的区别
在古代,案一般是用以书写绘画用,而桌多用于用餐、饮茶等,而现代生活中,大众对于这两者用途的区分并不太在意,往往会有混用的情况。
我来宫里只写过一次灵飞经。那还是他第一次踏入内藏阁的事了,记得那时他借阅了一本古籍,我正要入册,他看到书案上我信手用废纸写的灵飞经,十分惊讶的看了很久,然后又看着我,没有说话,眼中却慢慢浮起了欣赏的笑意。后来,他经常来内藏阁借阅古籍,也没再提过,两个人更没开口说过话。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直记得。于是低下头,有些羞赧的一笑:“殿下过誉了。”“你这双手还是应该多和笔墨打交道,而不是去端茶倒水……”他看着我,微笑着道:“想过再回内藏阁吗?”我心中一动,抬头看着他。而更让我吃惊的是,从第一次见到这位当朝二皇子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两年的时间,我们几乎一句话都没有说过,所有的联系,似乎只有不经意间目光淡淡的交错而已,我想不到有一天他会这样跟我说话。一种淡淡的暖意从心底升起,我鼓起勇气抬头看着他:“殿下,我――”月色下,裴元翊正慢慢的走向我们。今夜,几位皇子都穿着月白色的长衫,他也不例外,可是和太子的沉稳内敛,二皇子的纤尘不染,三皇子的华贵奢靡还有七皇子的率真莽直不同,这一袭白衫穿在他身上好像是一块千年寒冰,人才一走近,便有一股莫名的寒意袭来。我下意识的打了个寒战。“四弟。”裴元修一笑:“哦,为兄只是问她,想不想再回内藏阁。”“樊素她写得一手好字,为兄想,她在内藏阁,也算是任其所长。”“哦……臣弟身边的人,能写得一手好字,臣弟自己却不知道,真是惭愧。”裴元翊笑了,可他的笑容里,不知是不是因为天色太暗的关系,我看不到一点温度。裴元修道:“那――”“不过,”不等裴元修的话说完,裴元翊又笑道:“既然樊素写得一手好字,只留在内藏阁,不是也有些屈才吗?”
1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廋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4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 邑人 郑兰枝:
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6 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苏轼
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梅花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花(三首录一)
(宋)林逋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名空向闲时看,诗俗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似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林逋即当年隐居杭州孤山)
长至日与同舍游北山
(宋)范成大
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
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
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柳梢青
(宋)周密
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山深帏。
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边帽敧。
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点绛唇 暗香
(宋)王十朋
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
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
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
凭栏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
孤山雪梅
(明)凌去翰
冻木晨闻尾毕逋,孤山景好胜披图。
翠禽巢失应难认,皓鹤笼空不受呼。
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
快晴更待黄昏月,疏影随身不用扶。
柳梢青 别忆孤山
(清)夏基
孤屿梅花。林公旧宅,烟水横斜。
月白无云,风清不雨,香落谁家。
先生一望城涯,忆别时春吐奇葩?
夏日鱼沉,秋来雁杳,悉付征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泊船瓜州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 。忆江南)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1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1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14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15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1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2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26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7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9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3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3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2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3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3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37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本文2023-08-17 20:48: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