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晋记.祖逖(司马光)文言文语译白话文 10分!quick ! Thank you !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资治通鉴.晋记.祖逖(司马光)文言文语译白话文 10分!quick ! Thank you !,第1张

资治通鉴 一作者:司马光 生卒:北宋真宗天禧三年至北宋哲宗元祐元年 生平:1仁宗时中进士甲科

历仕仁、英、神三朝。 2被称生平孝友恭信

劝俭正直

学无不通

自五经至诗歌

无一不精研。 3著作:易说

大学中庸义

稽古录

老子道德经

涑水纪闻 4好史学:「生七岁

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

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 5哲宗即位

任宰相数月便去世

赠太师温国公。」 二撰作动机: 1上继春秋之意

藉写作寄寓褒贬

性喜史书

欲有所著作:「光生七岁

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

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旨。」又说:「独于前史粗尝尽心

自幼至老

嗜之不厌。」 2精简古代断代史之冗繁

欲自编简而得要之新史:「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删削冗长

举撮机要

专取关国家盛衰

系民生休戚

善可为法

恶可为戒者

为编年一书

使先后有伦

精粗不杂。」 3供皇帝阅读

使知道得失存亡之迹:「伏望陛下

以清闲之宴

时赐省览。 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足以懋稽史之盛德

跻无前之至治

俾四海群生

咸蒙其福。」 4藉撰史反对新法 a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反对

他以为「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

虽至今存可也祖宗之法

不可变也。」 b他被贬后

到洛阳著书

把维持旧法

反对新法的主张

发挥在通鉴的史评上。「曹(参)不变(萧)何之法

天下晏言;元帝改政

汉业遂衰。」 三编著经过:(历年图--通志---通鉴) 1北宋英宗治平年

写成历年图七卷

由三家分晋至五代末

历举各年大要

成为通鉴之骨干。 2又再写成「通志」11卷

述战国至秦二世的史事

列述七国兴亡事迹。 3英宗命司马光续写为正式修书之始

并名之「论次历代君臣事迹」

神宗时名 曰「资治通鉴」。 4神宗时

因反对新法

辞去枢密副使之职

自请为西京御史台闲官

遂于熙宁三年把通鉴搬到洛阳家中编著。新加助手:刘恕、范祖禹、刘羲叟。 5神宗元丰七年

通鉴完全完成

历十九年。 四材料来源: 1正史十七史 2二百二十二家杂史诸书 3宋朝宫廷藏书及神宗为颖王时期的藏书二千四百卷。 五编著方法: 1分工合作

集体创作: a司马光-其是非予夺之际

一出君实(司马光字)笔削。 b刘攽-撰战国至东汉之史

战国至秦多采司马光之通志 c刘恕-撰三国

南北朝至隋 d范祖禹-撰唐史 2由粗到精

由繁到简: a天文学家刘羲叟编定正确年历

作为全书基干

然后把正史、杂史及其他史料下的史事按帝王在位年月

一条一条的摘录下来

编在一起是为「丛目」。 b刘、范三人据通鉴释例

把丛目加以鉴别选择

考异史料

按情取舍

先成草稿

名为「长编」。 c考订长编

删繁就简

润色文字

最后的删定则由司马光本人负责

例如唐纪取范长篇六百卷

细删为八十卷。 六通鉴写作原则: 1仿春秋褒贬之意 2左丘明编年之体 3荀悦简要之文(荀悦写编年体的汉纪) 4不述功利之说

即嘉许在教化风俗有成就之人

而若失名节

即使某人行事有贡献都不记。 5材料取舍严谨

不信伪诞妖异

不书诙谐无义之节

少录缺乏戒谕之诏告。 七体例: 1属编年体:用左传的形式

按年、时、月、日的次序记事。年、月以数为先后

时分春、夏、秋、冬

日以干支;时不甚分明者

则概括地记在年终或月末。 2属通史:以年为经

月为纬

贯穿十代

合纪、传、表、志为十体

称为纪。记战国周威烈王23年(三家分晋)

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五代之末)

即公元前403至公元后959

共1362年史事。 八内容 1二百九十四卷

分为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五代纪(梁、唐、晋、汉、周)

共十六纪。其中唐纪所占篇最多

凡八十一卷。由于采取历史的正统观念

以有以下的安排: a三国时期只有魏纪

蜀、吴皆无纪; b南北朝时期只有南朝的宋纪、齐纪、梁纪、陈纪

北朝的北魏、齐、北周无纪; c五代十国时期只有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

而没有十国的纪。 2叙事外

加上「臣光曰」三字为起辞

藉以抒发其意见。此法仿自左传「君子 曰」

荀悦汉纪「悦曰」

有史评之作用。 3附录:i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等于表

其体仿年表

标明卷数

使知某事在某年

某年在某卷

以便查阅。 ii通鉴考异三十卷:辨正各种史事之不同记载

以罗列不同的材料

加以比较

辨正异同谬误

说明去取之因。 九评价(在史学上的地位): 1重振编年史体

建立编年体通史: a春秋左传和汉纪均为断代编年体 b自司马迁创纪传体后

无复有编年体通史著作 2修史系统科学化: a司马光以年系人

以帝王为中心

把历代大事都记在帝王在位的年月中

逐 年逐月的记载

较易看出兴亡过程。 b方法严密:选取史料--编丛目--写成长编--成书 c又司马光在编撰通鉴时既重正史、实录

也不忽略史小说

但由于阅史料太多

一件史事往往有不同的说法

光乃以史家严卜之治学态度加以处理

即极为视考异。其考异之原则:「先注所舍者云某书云云

今按某书证云云

或无证验

则以事理推之云

今从某书为定

若无以考其虚实是非者

则云今两从之。」 3保存有丰富的旧史资料 a取材以十七史为主

亦采杂史数百种

如晋代史迹兼采十六国史

叙南北史 兼采八朝所撰之私史

而此等书(例如孙盛的魏氏春秋、裴子野的宋略等)已亡佚。宋人高似孙估计

除正史外

其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家

近人张煦侯则考证为三百零一种。 b司马光引用的史料范围亦甚广

包括「其在正史外

唐以来稗官野史

暨百家录谱、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 4合编年史评为一体: a司马光叙事时加上「臣光曰」三宇为起辞

插在史实史籍以抒发意见

合编年史评为一体。 b通鉴本为向皇帝提供资治之史鉴

故其价值不仅在蒐集史料

更在其史论。司马光认为「玫治之道有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

故在通鉴中曾列举了大量举贤任官、信赏必罚的史实

并评曰「政之大体

在于刑赏

刑赏不名

政何以成」。书中王朝统取舍之原则

也是司马光之独特见解。近中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一书中

谓通鉴于写史、考史、评史三部分均完备。 5衍生资治通鉴注: a宋末胡三省注解通鉴达三十年之久

写成资治通鉴音注

对书中名物制度

地理以及史实异同

都据古籍给以详细注释。 b其注足以列入中国史书注解最好之一

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裴骃的史记集解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齐名。 6提醒君主治世之道: 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

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原

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

为人臣不知通鉴

则上无以事君

下无以治民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

则谋身必至辱先

作事不足以重复。」 7破除迷信:前史所讲符瑞以及神异怪诞的谬说

通鉴将之全部删去。 8具文学价值:虽三人分修

但司马光笔削成书

文字贯彻如一

醇厚茂美

如出一手

文气贯通

且采杂史入文栩栩如生

兼具史学文学价值。 9影响深远: a有续编:宋刘恕的通鉴外纪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元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

明王宗沐宋元资治通鉴

清徐干学资治通鉴后编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b注释:宋刘安世通鉴音义

胡三省通鉴音注

释文辨误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c简编:宋江贽通鉴节要

元徐淦通鉴要言 d纲目体:南宋朱熹著通鉴纲目十九卷

序例一卷

仿春秋笔法

写出史事的标题

仿左传的叙述本事

提出历史看法。 e纪事本末:改编年为纪事

如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十缺点: 1采取旧史事实

未加考虑 2承前史之误者不少 3系年方式原则不当:以后朝为定

如武德元年从正月便纪为唐高祖

不称隋义宁二年

但应由五月始才为武德元年。 4论史褒贬失当:例如唐弃维州一事

独伸牛党(主张勿罪吐蕃而不受维州之降)

又过于轻视文人

几乎只字不提屈原

杜甫

又对一切变法均加以反对

如反对商鞅

反对王安石。 << 完 >>

祖逖(266年-321年), 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北伐大将。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逖少轻财好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曾为齐王冏大司马掾,累官太子中舍人,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赴。永嘉五年(311)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徒的首领——行主。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北),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当时,河南坞主各拥部曲自重,相互攻击,依违于石勒和晋朝之间,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进克谯城(今安徽亳州)。蓬陂坞主陈川势力较大,大掠豫州诸郡,被祖逖设伏击溃,将所掠子女财物各归原主,深得民心。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数以奇兵击退进犯。石勒统治的镇戍多归附祖逖,北方晋室将领李矩、郭默、上官巳、赵固等也愿听从指挥,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历经丧乱的中原父老说:「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黄河北岸坞壁群众向祖逖密报石勒的活动,迫使不敢南犯。石勒遣书求互市,他虽不答,却任凭通商贸易,收利十倍。正当他营缮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岸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太兴四年(321),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祖逖忧虑王敦和东晋政权对立,内乱爆发,北伐难成,当年,忧愤死于雍丘。他收复的土地又被石勒攻占。

参考: yahoo knowage

(1)黄帝生活在我国的史前时代

(2)不可信。文字应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3)已知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现于商朝;地位: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

晋朝废除部曲督以下官员纳人质任子的规定(这个涉及魏晋时期的质任制度)

后来有一次吴主问张尚:“我喝酒可以和谁相比?”张尚回答说:“陛下有能饮百觚的酒量。”吴主说:“张尚明明知道孔丘没有作君主,他还要拿我和孔丘相比。”(这里有“孔子百觚”的典故)

“……假如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就必然有内部的忧患。以晋目前的情况看,放着吴作外部威胁,难道不是好的计谋吗?”

1 文言文 《资治通鉴》翻译

文言文是外语吗?。

郑文贞公魏征卧病在家,皇上派遣使者慰问,赏赐药品,往来不绝。又派了中郎将李安俨住在魏家,以便随时将病况上报。

皇上又和太子一起到他家,指名衡山公主将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征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

魏征的妻子裴氏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她婉言推托没有接受,而用布蓬车载运棺柩去埋葬。

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写了碑文,并亲笔往石碑上写。

皇上对魏征思念不止,跟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魏征去世了,我丢掉了一面镜子啦!”。

2 如何把文言文学到可以阅读古籍的地步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书,距今不很遥远,文章不很难懂学好高中文言文,就差不多能读下来向你当地刚毕业的高中生借一套高中语文课本,以及与之配套的练习题,买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认真学习其中的文言文课文记住课文下所有重要实词虚词的意思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背下来把高中必须掌握的180多个实词和15个虚词的常用义项记住勤查古汉语字典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用法,了解常见的通假字的使用,了解古汉语4大常见特殊句式(也就是古人行文的语法特点)掌握了这些,基本差不多了还要做一些必要的练习,检验学习掌握的情况其次,还要了解一下古代的文化知识,比如历法、职官、礼仪、避讳、习俗等,对于理解文章也很有用(记得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办法看似笨拙,其实很有用起码也要熟读)个人看法。

3 文言文翻译(资治通鉴二十八卷)

臣司马光认为(因为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会做一些评价让皇帝参考):诸葛丰对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先是赞誉后上书弹劾,他这种行为不是真的在为朝廷引见贤才除去奸邪,而是想结党营私求上进而已。这是郑朋、杨兴(这两人背景请查阅相关资料,是拍马屁界比较有名的人物)这一类的人,怎么能说他是刚正的人呢。一国之君,要仔细去考察人事的好坏,辨别人事的是非,有所奖赏是为了劝导人们行善,有所惩罚是为了警惕奸邪,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诸葛丰的话是确实的,那么就不应当罢黜他;如果他是诬告诋毁,那堪、猛又有什么罪啊!现在皇上对双方都加以惩治,贬弃了他们,那么所谓的是非好坏究竟在哪里呢?

=====================================

背景资料

====

诸葛丰,字少季,琅邪郡人。因通晓经书而成为郡中文学之士,凭借刚直著名。汉元帝提拔他做了司隶校尉,诸葛丰检举、揭发,无所畏避。京师的人们为了赞扬他而说:“为什么好久不见有谗言离间的小人了,这是因为朝廷上有了个诸葛丰。”汉元帝赏识他的这种节操,让他和光禄大夫享有同等官秩。当时,侍中许章因为是皇帝的外戚受到宠信而显贵,骄奢*逸,不遵守法令制度,他的宾客犯了罪,与他有牵连。诸葛丰查证了许章牵连在案的事实,正想向皇帝上奏,恰好碰到许章外出,诸葛丰停下车,举着符节对许章说:“下车。”想就此逮捕许章。许章窘迫之际,驱车逃走了,诸葛丰也驱车追赶。许章因为能够自由进入宫中,故自己到皇上那里投案自首。诸葛丰也就进宫上奏,皇帝就收缴了诸葛丰的符节。司隶校尉没有符节,是从诸葛丰开始的。诸葛丰于是上书谢罪,说:“我愚蠢、怯懦,皇上您没有考虑我的能力大小,让我做了司隶校尉,又让我和光禄大夫享有同等官秩,这官职已很高了,身在其位,责任重大,本不是我能够胜任的。我常常担心突然死去,没法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永远背上尸位素餐的名声。所以我时常盼望能有朝一日为朝廷献身,不顾一切地惩治奸邪,将他们的头颅砍下来悬挂在都市之中,再书写出他们的罪恶,使天下人都明白作恶的人应受到惩罚,这样以后我就是被诛杀,也心甘情愿。现在奸邪污浊之气惊动了上天,因此灾难、变异屡屡出现,老百姓因之而贫乏。这是臣下不能效忠朝廷的应验,我对此实在有一种无尽的羞耻感。现在皇上您的宽厚就像上天能覆盖一切,大地能够承受一切一样,没有什么不能够容纳的。您派尚书令尧给我诏书说:‘司隶校尉批评、举奏之事,褒奖善良,惩治邪恶,不能专权行事,应中庸平和,顺应经术宗旨。’皇上对我恩深德厚,我深感荣幸,叩头拜谢。但是我承受不了内心的忧闷,恳求皇上赐给一点闲暇召见我,请皇上裁决。”皇上没有答应他。此后,诸葛丰提的建议皇上更加不采纳。诸葛丰常在春、夏两季逮捕、惩治犯人,朝廷官员大都反对他这样做。于是皇上让他去做了城门校尉,诸葛丰便上书皇上告发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皇上认为他不正直,就下诏给御史说:“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和光禄勋堪、光禄大夫猛一起在朝的时候,多次称赞二人的长处。诸葛丰前段时间做司隶校尉时,不顺应时令整饬法纪,专门从事残酷的惩罚,想用这种方式获得虚假的威名,我不忍心把他交给有关衙门处置,调任他做城门校尉。但他不从内心反省自己,反而怨恨堪、猛二人,并以弹劾进行报复。他所告发的都是毫无根据的事,只不过是为了张扬他人难以验证的罪过,他任意地褒奖、诋毁他人,不顾及以前说过的话,是极不信实的行为。我可怜他年纪大了,不忍心用刑法惩治他,可罢免他为平民。”(选自《汉书·列传第七十七·诸葛丰传》)

皇上下诏给御史又说:“诸葛丰曾告发堪、猛二人贞信不立,我可怜他们而不惩治,又爱惜他们的才能没有很好发挥,可降堪做河东太守,猛做槐里令。

司马光说:诸葛丰对于堪、猛二人,先是称赞后是诋毁,他的心意并不是为了朝廷的善政而进言,也不是为了除去奸邪,只是想借此亲近皇上,求得进身之阶罢了,哪里可以算是一位刚直的人物啊!一国之君,要仔细去考察人事的好坏,辨别人事的是非,有所奖赏是为了劝导人们行善,有所惩罚是为了警惕奸邪,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诸葛丰的话是确实的,那么就不应当罢黜他;如果他是诬告诋毁,那堪、猛又有什么罪啊!现在皇上对双方都加以惩治,贬弃了他们,那么所谓的是非好坏究竟在哪里呢?

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终究丢掉了江山。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平安,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

  阅:查看。

  上:指唐太宗。

  炀帝:指隋炀帝。

  乂(yì):安定。

  诚:确实。

  卒:最终。

  阙:通“缺”,缺少

1、《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爱好历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设局续修。此后,司马光无论在政治上如何进退沉浮,书局一直随身而设。1067年神宗即位,开经筵,司马光进读《通志》,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时,司马光竭力反对,被任命为枢密事使而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专心编撰《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从治平三年开局,至此共用了19年的时间。

3、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4、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5、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