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的葬处争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7浏览:1收藏

耿仲明的葬处争议,第1张

耿仲明墓在辽阳的梅家花园,这一观点的产生,是源于民国时期的两份地方史料,即《辽阳古迹遗闻》和《辽阳县志》的相关记载。 辽阳观点 1、民国十五年(1926年)编辑的《辽阳古迹遗闻》载:“耿仲明为明总兵官,子继茂袭爵,葬仲明于辽阳城东南梅家花园村南。至今碑碣无存,坟墓湮没,无迹可考矣”。

2、民国十六年(1927年)纂修的《辽阳县志》载:“子继茂袭爵,葬仲明于城东南梅家花园村南。康熙十年继茂死,子精忠袭爵,十二年应吴三桂叛,十五年复降,二十二年灭族。今碑碣无存,邱垄颓圮矣”。 盖州观点 1、《清史稿·耿昭忠耿聚忠传》的记载是:“(康熙)十七年,命昭忠以其祖、父之丧还葬盖平。”

2、清·钱仪吉辑《碑传集》收录的徐乾学撰《额驸将军勤僖耿公昭忠墓志铭》的记载是:“……方公之颂系也,以两先王兆域在闽,虑底定之日,或不能无侵越之者;疏乞垂恤旧勋,保全返葬。上怜而许之。至是,始得奉两世遗骸,归窀穸于盖平。”

3、民国九年(1920年)纂修《盖平县乡土志·古墓》的记载是:“耿仲明墓,在城东连阴峪,所谓清初耿怀王坟是也。现尚有石人、石马在焉。”

4、民国九年(1920年)纂修《盖平县乡土志·名宦录》载:“迄今邑东怀王坟前石人、石马,欹侧于荒烟蔓草间,尚有可考。”

目前没有确切的经过证实的证据能说明人类之前有过类似人类的文明;从进化的角度来说,精神文明是物质进化的附属产物,地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46亿年,生命产生于30亿年前,真核生命产生于10年前,具有出众的思考能力的高等灵长类产生于300万年左右;再早些的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只可能认为是人类的先祖,而不能算做是人类;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分支,但是后来相继灭亡了,保留下来的就是当代人。 所谓文明,至少应该有文化或者文明遗产吧。其他分支人类留下的也只是皮毛或者一点的生活的遗迹而已算不得文明;地球上产生的物种里面,除了人类,没有发现有类似文明存在。 至于有没有外星文明到达过地球,这个无法下结论。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去古镇转转。不管是本市的,还是外市的,只要是古镇就行。寻觅旧时的踪迹,感受岁月的沧桑,目睹眼下的场景,怀想未来的境况。行走古镇,远离尘嚣,安逸舒展,真有点慢生活的满足感。

直塘古镇属于未开发的地方,离著名的太仓沙溪古镇很近,一直被沙溪的光茫所掩盖,街上的老房子不算少,充满着历史韵味的街区拥有着狭窄的街面,大多都由零零碎碎的石头组成的小道,坐落在街面的两边建筑物参差不齐,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精致。

出常熟支塘向东十公里,车停普济禅寺边,拐入走进普济街,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街面保持原有狭窄的状貌,两旁保留众多的古旧建筑,高低参差不齐,多取门闼式门面,显得古朴幽静,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旧日的风景与现代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当踏着老路,越过老桥,经过老屋,遇见老人时,仿佛触摸到了缓慢流淌的时光,心底里的那份恬静与安然令我愉悦。   

《直塘里志》记载:“直塘以镇所夹七浦塘名之,塘水自镇西无复曲折故名。亦曰:直水,直溪。”直塘又称:黄叶村——清代直塘诗人崔华有诗句曰:“黄叶声多酒不辞”,传遍四方。该诗句深得吴梅村赏识,吴作诗赞曰:“吴人目为崔黄叶”。黄叶村因此得名。宋代时,直塘商业已初具规模,明代时直塘市容纵横十里,阡陌通衢,车马往来不绝,商业繁荣,时称太仓第一重镇,清代时由于倭寇及战乱诸种原因,直塘不兴反衰,但乃维持着一个镇级建制,改革开放以来, 直塘榻卧僻壤,愈显落后,也因为这个原因,古镇格局和老衔的味道也保存的好。   

直塘在唐宋元时亦有胜地如:武邱重冈、荒江古塔、广安教寺、灵真仙观等等,但因年代久远湮没无存,仅根据《直塘里志》载:明清时有十景,七浦秋涛、石桥夜月、丰庆夕照、重冈春望、双松古墓、水明楼、西园、南园、张园和梅园 。现在的西街底部现有凌家祠堂故址,普济街畔有普济寺,此为直塘古街区两大亮点。

直塘老街是活的历史街区,东西向一里长的古街与七浦塘南的南北向普济街呈丁字形,东西向的古街和南北向的普济街基本保持完好,当地人在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后这一时期的市井风情,这种生活—— 一直延续至今,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相生。在古镇、古村落日渐稀少的今天,直塘古街区得以保持基本完好,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

悠扬的笛声吸引了我,寻声而去,理发店店主霍礼明因为暂时店里没有生意,正在自娱自乐地吹奏着笛子,理发店店内除了基本的家具和理发工具外,就是电子琴、二胡、吉他等各式乐器,其中,尤为醒目的是挂满墙壁、摆满桌椅的数十 根竹笛子。这些竹笛,是78年入伍的退伍老兵、人称“直塘笛王”霍礼明亲手所制。

直塘老街东西走向一里多长,与普济南北两街组成“十字咀角” ,东街与西街之间有一个摇手弯。站在普济桥上,不禁想起《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虽风马牛不相及,但也让我无尽遐想……

水乡独不缺的是水,河流四通八达,船舟往来,遇水架桥。只是如今直塘已经没有了古桥,通行两岸的成了水泥桥,桥已经不是那座桥,但水还是那个水,流躺在直塘老镇的血液中。整个直塘如今已没有一座石拱桥或石板桥,这是非常令 人叹息的。

河北岸一排排傍河临水而建的民居老宅,小青瓦、白粉马头墙重重叠叠、古朴苍老,临水建筑水桥、水阁、河棚形成了直塘独有的枕河建筑风貌。江南的人家,民居尽枕河而眠,静静河水,零星的老屋旧居还在,破落的窗瓦,岸边的旧时 残留,空等岁月洗礼消磨。

枕河民宅颇具特色,为了通舟商贸、取水洗涤,家家建有水桥,是一座通向七浦塘的埠头。水桥颇为考究,式样有六七种之多,虽经百年水浸浪击,但石驳岸依然巍然屹立,不裂、不变、不走动。每隔不到十户,都建有公共水桥弄及公共水桥。这些临水的弄口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有多少个清晨与黄昏,这里曾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人们来此打水洗涮,并聊天或嬉戏,由此蕴藏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过普济桥,老街狭窄又长,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为镇中街,西段名安里街。东街老宅为三进、西街老宅为两进。从前家家有商店,店面一间挨着一间,采用门闼或木栅板门面,前店后作坊或前店后仓库,有的楼下为店、楼上为居室,多为两层木楼。

镇中街有一栋上下两层三开间的木质小楼,沿街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写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直塘祥丰米行旧址”的牌子。如今,民国时期祥丰米行创始人赵楠生的后辈依然居住于此。 

直塘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颇有南宋遗风,一排排二层屋檐的街楼,便是宋人从北方南迁时留下的风格。檐下斗拱、出檐挑梁,斗拱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只有这些挑梁斗拱还在诉说着当年主人的辉煌。我仔细端详,这二层 楼房的临街门面,一楼有一个屋檐,二楼上面又有一个屋檐,很古朴,而且很美观。

古街区上错落建起了一些新型建筑,使其原貌有损,但是众多完好的古旧建筑又使其不可多得。老街目前完好的保存有赵祥丰粮行、王恒昌米行、广仁堂国药号、同德信中药、杨胜利祖居、杨氏宅、凌氏祠堂等多处文物控保建筑。

现在的直塘虽然名不经传,但据《直塘里志》、《太仓历史人物辞典》所载: 直塘一地共中进士21人,举人36人。思及此时,一种对直塘的敬畏,蓦地强烈地占据了我的整个心头。我知道,在以往,通过读书考取进士,比登天之难差不了 多少,所以《儒林外史》中范进听到自已中举时会一时喜极而疯。这么多的人考取功名,可见直塘人在当时是非常注重教育的,而考得进士举人的直塘人也为家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明清,直塘却是出了不少名人,如明朝兵部尚书凌汝成便是其中之一,太仓吴梅村过直塘有诗云:“直塘虽乡村,故是尚书里”。其中“尚书”指的就是凌汝成。明末清初直塘画家凌必正祖父凌汝成,号洋山,1547年进士,授南京工部 主事,后升工部尚书,其间主持修复北京安山岭长城……后因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官二品,因累及宰相(江陵)一案,家产被抄,凌汝成抑郁成疾,故于直塘老家。万历十七年,多方核查张居正并无贪污受贿之事,冤案昭雪,凌汝成也获得平反 。一路走来,在老街所见的寻常人家,说不定很多门户都蕴藏着兴衰跌宕的故事。

在普济街、镇中街、安里街等街弄穿行,好像穿越了时光隧道,人又回到久远的从前。窄狭的街面,地下铺砌的是碎石块和青砖,历经足踏车辗,痕印斑驳。  

街上几乎没有行人,从开着的屋门朝里望去,留守在家的都是白发老人,他们静静地倚在躺椅上想着心事,有的坐在竹椅上剥着毛豆用苍老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们,有的在家里的方桌上抽着烟,面前摆着一杯黄酒,悠然地看着电视。年青 人都外出谋生,留下老弱之人厮守旧居。这好像是当今中国较普遍的事,我无法揣度老屋里的老人是如何想的,他们或许为儿女出去赚钱而高兴,他们或许为自己被儿女遗弃而悲哀,但我想,若干年后,这些白发老人一旦走完人生履程,谁再 还代替他们到直塘居住呢!

如今,老街上的不少人家也用着冰箱、电视,有条件的还装起了空调、淋浴设备。但老街上的居民们说,这里如今住的多数是老人,家中的晚辈都住到了太仓、沙溪新的公寓房里,也有不少人去了上海、苏州等大城市。老人们骄傲着子女 们的出息,却也隐隐担心着老街的未来。   

返程途中,回放仍然新鲜的记忆,直塘变了,直塘又没变,来到直塘,还可以凭着尚存的格局,依稀领略过去的风貌,感受旧日的时光,但这种状况显然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怎样把历史文化街区并传给后人,这是当今人们的责任!

1 “盖舟之为物

画舫斋记

欧阳修

古文: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①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率,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况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龟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日不宜?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选自《欧阳修集•卷三十九》)

①燕私:闲居休息

译文:

我到滑县三个月后,就在官署东边的偏室,修建了我休憩的居所,并把它命名为“画舫斋”。画舫斋的宽度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它的深度有七间屋子那么长,用门将房子连通起来,凡进入我的画舫斋,就好像到了船上。屋子深暗的地方,就在顶部凿洞开窗,使屋子明亮起来;空疏通达的地方,就在两边砌上栏杆,作为坐立的依靠。凡是在斋中休息,就像在船上休息一样。屋外山石高峻,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种植在屋檐的两边,人在斋中又像是泛舟江中,左右两边的山林交相辉映,都令人喜爱。于是就用“舟”来命名我的居室。

《周易》的卦象,涉及到经历艰难险阻的,就一定称作“涉川”。这是因为“舟”这种物件,是用来渡过难关而不是用来安居的。现在我在官署修建的居所,是用作闲居休憩的,却反而用“舟”来命名,这难道不违背常理吗 况且我又曾经因为获罪被贬谪,行走在江湖之间,从汴河渡过淮河,又沿长江漂流,到了巴峡,再辗转进入汉水和沔水,总计水路行程几万里。其间途路蹇阻多难突然遭遇大风浪恐惧的时候,常常呼唤神灵保佑以使自己脱离危险而保瞬间性命的情形,已经有很多次了。当恐惧的时候,我环顾船上的人,不是商人就是做官的,于是暗自感叹,认为如果不是贪图利益和身不由己的人,谁愿意到这里来呢 全靠老天的眷顾,我得以保全性命。现在我能够除去以往的罪责,在朝廷任职,来到这滑州,饱吃官粮,安居官署。回想起从前我辗转高山大河的经历,乘船的危险,蛟龙龟鼍的出没,波涛的汹涌,总使我在睡梦中惊醒。而我却忘记了自己遭受的艰难险阻,还用“舟”来命名我的斋室,难道我真的喜欢在船上生活吗

然而我听说古时候的人,有的逃离世俗远离江湖而逍遥(隐居),终身都不肯再返回尘世之中,他们肯定有感到快乐的地方。如果不是在危险当中求得利益,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而身不由已,而是在船上顺风而行,风平浪静,傲然倚躺,一目之内就可以走千里的路程,那么乘船而行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考虑到我确实没有空闲的时间,而“舫”是一种休憩娱乐的船,姑且用采命名我的斋室,为什么说不合适呢

我的朋友蔡君谟擅长写大字,字体甚为奇崛雄伟,我请求他在斋室的门楣上题写大字,可是怕他对我的斋室的命名有疑问,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作详细解释,并把它挂在墙上。

壬午年十二月十二日记。

2 明史章正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劝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义,贱富强。

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正宸上言:“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事因多扰,变以刻成,综核伤察,宜存浑厚。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狱拷讯,竟削籍归。

九年冬,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礼之特重。正宸出其门,与搘拄。岁旦朝会,帝隆师傅礼,进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下听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毋以宠利居成功,毋以爵禄私亲昵。”语皆风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抚江禹绪为宣大总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县史调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辅冯铨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复铨冠带,正宸争之,事遂寝。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几,会推阁臣,救李日宣,谪戍均州。

福王立,召复正宸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各结营寨,擒杀伪官,为朝廷效死力。忠义所激,四方响应。宜亟檄江北四镇,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一心齐力,互为声援。两京血脉通,而后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声灵震动,人切同仇,勇气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寸,进尺则尺,据险处要,以规中原。天下大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阮大铖,正宸并疏谏,不纳。改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以下答案供参考:

4A望轻不得与 与:给予

B。迁吏科给事中 迁:升官

C。正宸争之,事遂寝 寝:止息

D。宜亟檄江北四镇 亟:紧急 答案:A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章正宸“有学行”的一组是:

①从学同里刘宗周②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③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④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⑤召复正宸故官⑥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正宸上言阻止王应熊“入阁”,结果惹怒了皇上,被送入监狱拷打审讯。

B 周延儒再次任宰相,章正宸在周延儒门下做事,他们俩的关系不好,章正宸与周延儒意见常不合。

C 章正宸说“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这些话,是在讽刺皇上。

D 章正宸向福王上疏时,陛下应亲率六军驻扎在淮上,人人齐心同仇敌忾,勇气自然会倍增。 答案:C

3 石渠记阅读答案

求柳宗元《石渠记》译文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4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译文编辑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

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

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

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

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

5 《记九溪十八涧》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品原文记九溪十八涧(一) 过龙井山数里(2),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3),踵趾错互(4),苍碧莫辨途径(5)。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6)。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7)。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8),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9)。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10),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11)。怪石折叠(12),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3)。

即林表望之(14),滃然带云气(15)。杜鹃作花(16),点缀山路;岩日翳吐(17)。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18)。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19)、长乐高凤岐(20)、钱塘邵伯炅(21)。作品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

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

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

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

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顶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

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

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作品注释(1)九溪十八涧:在浙江省杭州市烟霞岭西南,发源处为杨梅岭,山径一道甚平坦,可自烟霞岭直达理安山。

(2)龙井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出产名茶龙井茶,其地有历史悠久的龙井寺,寺内有井,泉水出自山岩,甘洌清凉,四时不绝。(3)不峭而堑:不陡峭而多壕沟。

堑,本指壕沟,这里指山的沟壑。(4)踵趾错互:山脚互相交错。

(5)“苍碧”句:一派深绿,连路也辨认不出。(6)旋:立即,不很久。

(7)数倍于九:数字比九多一倍。(8)沮洳:湿润,泉泥相和。

(9)渟蓄:水积聚而不流。(10)春箨(tuò)始解:春天的笋壳开始脱落。

箨,包在竹笋外面的笋壳。(11)晞发:稀稀的头发。

(12)折叠:重叠。(13)若函书状:像一匣子一匣子的书的样子。

(14)林表:林外。(15)滃然:云气四起的样子。

(16)杜鹃作花:杜鹃花都开花了。(17)岩日翳吐:山岩下,太阳有时被遮蔽,有时又露出来。

(18)光绪己亥:1899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光绪,清德宗年号(1875—1908)。

(19)达县:今四川省达县。(20)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县。

高凤岐:福建长乐人,字啸桐,号媿室主人。光绪年间(1875—1908)举人,官至梧州知府。

工古文词。(21)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邵伯絅(jiǒng):事迹不详。九溪十八涧(二)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

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作品翻译 九溪在烟下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古代这还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但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6 文言文阅读 周书 柳桧传原文及翻译

《周书 柳桧传》

柳桧字季华,秘书监虬之次弟也。性刚简任气,少文,善骑射,果于断决。年十八,起家奉朝请。居父丧,毁瘠骨立。服阕,除阳城郡丞、防城都督。大统四年,从太祖战于河桥,先登有功。授都督,镇鄯州。八年,拜湟河郡守,仍典军事。寻加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吐谷浑入寇郡境,时桧兵少,人怀忧惧。桧抚而勉之,众心乃安。因率数十人先击之,溃乱,余众乘之,遂大败而走。以功封万年县子,邑三百户。时吐谷浑强盛,数侵疆埸。自桧镇鄯州,屡战必破之。数年之后,不敢为寇。十四年,迁河州别驾,转帅都督。俄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大都督。居三载,征还京师。

时桧兄虬为秘书丞,弟庆为尚书左丞。桧尝谓兄弟曰:「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群司,股肱朝廷。可谓荣宠矣。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顷之,太祖谓桧曰:「卿昔在鄯州,忠勇显著。今西境肃清,无劳经略。九曲,国之东鄙,当劳君守之。」遂令桧镇九曲。寻从大将军王雄讨上津、魏兴,平之,即除魏兴、华阳二郡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连结党与,攻围州城。乃相谓曰:「尝闻柳府君勇悍,其锋不可当。今既在外,方为吾徒腹心之疾也,不如先击之。」遂围桧郡。郡城卑下,士众寡弱,又无守御之备。连战积十余日,士卒仅有存者,于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数创,遂为贼所获。既而众宝等进围东梁州,乃缚桧置城下,欲令桧诱说城中。桧乃大呼曰:「群贼乌合,粮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众宝大怒,乃临桧以兵曰:「速更汝辞!不尔,便就戮矣。」桧守节不变。遂害之,弃尸水中。城中人皆为之流涕。众宝解围之后,桧兄子止戈方收桧尸还长安。赠东梁州刺史。

译文:

柳桧,字季华,秘书监柳虬的第二个弟弟。性格刚强直率,处事纵任意气,缺少文才,善于骑射,果敢有断决。年纪十八岁时,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奉朝请官职。为父亲守孝期间,哀伤过度,瘦瘠如骨骸支立。守丧期满除服后,任阳城郡丞、防城都督。大统四年(公元538年),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在河桥作战,因为先登上城墙而立有功劳,被授予都督官职,镇守鄯州。大统八年(公元542年),被任命为湟河郡守,仍然掌管军事。不久加授平东将军、太中大夫的官职。吐谷浑入侵湟河郡边境,这时柳桧兵少,人人心怀忧惧之情。柳桧抚慰并勉励他们,众人的心才安定下来。于是率领数十人先攻击敌军,吐谷浑军队溃败混乱,剩下的部队乘胜进攻,于是敌人大败而走。柳桧因这次功劳被封万年县子,食邑三百户。这时吐谷浑强盛,多次侵犯边境。自从柳桧镇守鄯州,每次作战必定击破入侵之敌。数年之后,吐谷浑不敢再入侵。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柳桧改任河州别驾,转任帅都督。不久被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大都督职位。过了三年,被征召返回京师。

这时柳桧的兄长柳虬做秘书丞,弟弟柳庆做尚书左丞。桧曾经对兄弟们说:“哥哥主管文书,,品评选拔人才;弟弟管理各部门,辅佐朝廷。可以说荣耀了。然而四方没有平静,国家还未统一,我柳桧唯有冒着流箭飞石,到危险的地方去(指作战),来报答国家的恩德。”不久,宇文泰对柳桧说:卿过去在鄯州时,忠诚勇敢,显扬昭著。如今西部边境安定天平,无需劳驾你经营治理。九曲,是国家东部边境,当劳驾你镇守它。”于是下令柳桧镇守九曲。不久跟随大将军王雄讨伐上津、魏兴。平定了这两个地方后,立即被任命为魏兴、华阳两个郡的太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联合党羽,攻围州城。于是这些人相互说:“曾经听说柳府君勇猛强悍,他的锋芒不可阻挡。如今既然他在外面,与其将来让他成为我们这些人的心腹之患,不如先攻击他。“于是包围了柳桧的郡。郡城城墙低矮,士兵少而弱,又没有作防御的准备。连续作战经过十多日,士卒活下来的很少了,于是力竭而城池陷落,柳桧身被十多处创伤,被盗贼抓获。不久黄众宝等人进而包围东梁州,于是绑着柳桧到城下,想让柳桧劝说城中投降。柳桧于是大声呼喊:“这群盗贼只是乌合之众,粮食已经吃光了,马上要撤退逃散了,各位要努力守城啊!”黄众宝大怒,于是来到柳桧身边用武器威胁他说:「赶快改掉你的话!不然,就杀掉你。“桧坚守节操不作改变。于是黄众宝杀害了他,把尸体抛弃在水中。城中之人都为柳桧流下眼泪。黄众宝解围之后,柳桧哥哥的儿子止戈才收了柳桧的尸体回长安。柳桧被追赠为东梁州刺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支中苏联合科考队为了揭开一块西夏玉插屏隐藏的秘密,深入西北大漠,结果科考队离奇失踪,价值连城的玉插屏也不知所踪。

大约半个世纪后,那块玉插屏惊现于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青年学者唐风和各路神秘买家,为了得到这块玉插屏展开激烈争夺,最终,玉插屏被神秘老者以天价收入囊中,拍卖师齐宁却离奇自杀。

两个月后,在拍卖会上买下玉插屏的老者,突然找到唐风,唐风这才知道老者原来是香港新生集团的创始人,著名企业家梁云杰,可就在梁云杰要对唐风说出关于玉插屏的一切时,却被神秘黑衣人刺死在雨巷中。

唐风感到自己正越来越深地陷入这场阴谋中,他企图摆脱这一切,可却被带进了一栋神秘的建筑里,在这里,他见到了“老K”的队长韩江,韩江对唐风介绍了他们所掌握的情况和梁云杰的身世,原来,从梁云杰来北京参加拍卖会开始,便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随着事态的发展,国家安全机关成立了一个由韩江等人组成的特别行动队,这个行动队里,包括了各方面的精英,有精通西夏历史和文字的罗中平教授,身手敏捷的特战队员赵永等人,他们的任务,便是制止国外某些势力得到西夏玉插屏,并揭开玉插屏的秘密和当年中苏联合科考队失踪的谜团,但令唐风感到意外的是,就连身为队长的韩江,竟然也不知道老K内部三名神秘成员的真实身份。

唐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他选择加入了“老K”,按照韩江的指示,只身前往香港,参加梁云杰的葬礼,在梁家的豪宅中,唐风见到了梁云杰的儿子,现任新生集团董事局主席梁涌泉,还有梁涌泉的女儿梁缘,梁涌泉向唐风出示了那件价值连城的玉插屏,并许诺可以将玉插屏借给唐风,只求能尽快破案,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唐风答应了梁涌泉,梁缘执意要与唐风一起返回北京,唐风和梁缘带着玉插屏刚一出发,就遭到了一场惨烈的追杀……

逃过追杀,唐风、韩江通过分析七封被克格勃列为“绝密”等级的信件,大致清楚了玉插屏的身世和中苏科考队的目的,但科考队为何离奇失踪,依旧迷雾重重。罗中平教授仔细研究了玉插屏后,确定玉插屏上神秘的符号,是失传已久的西夏文字,面对犹如“死书”的玉插屏,大家一筹莫展,学识渊博的罗教授凭着多年的学识积累,大致辨认出了玉插屏上的文字,原来,玉插屏并不止一块,而是四块玉插屏,这是一个关于西夏王朝的惊天秘密,只有当四块玉插屏合在一起,才能知道全部秘密!

为了揭开这个隐藏了千年的王朝秘密,也为了找到其它几块玉插屏,韩江和唐风按照玉插屏上提供的线索,来到了党项民族的发源地——川西北的白河流域,在飞机上,韩江和唐风,偶遇肩负秘密使命的马卡罗夫和叶莲娜,中途,飞机突遇空难,在韩江和马卡罗夫的努力下,飞机迫降在山高林密的原始森林中。其后,在空无一人的羌寨,风景优美的郎木寺,高原小城松潘,两路人马有矛盾有竞争,但是,同时面对幕后黑手的追杀,又不得不互相合作……

同时,一路上的遭遇,让马卡罗夫回忆起了半个世纪前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作为中苏科考队惟一幸存的苏方队员,马卡罗夫被迫加入了克格勃,其后,和同事布尔坚科的一次蒙古之行,让他有了新的发现。

在经历了纳摩大峡谷的惊险追杀后,唐风和韩江等人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地下溶洞,在这里,他们终于摆脱追杀,但洞中的白骨,柱厅里的西夏遗物,让他们感到了另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惧。经历各种惊险,走出地下溶洞后,他们在美丽的七色锦海边,又落入当地人手中,当地人行为怪异,将唐风他们带到了一位大喇嘛面前,这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

大喇嘛向众人讲述了玉插屏和没藏家族的历史,以及成吉思汗灭亡西夏后党项人的去向,经大喇嘛的指点,唐风和韩江在阿尼玛卿雪山,找到了史书上记载的“黑头石室”,拿到了第二块玉插屏,但对手的追杀也随之而至……

无休止的追杀,对手似乎总是走在唐风和韩江前面,这让韩江开始怀疑老K内部存在着“鼹鼠”,究竟谁是藏在内部的“鼹鼠”?韩江一个个怀疑,却又一个个否定…… 为寻找丢失的玉插屏,唐风和韩江等人来到了彼得堡,联邦安全局局长伊留金认定韩江盗走了玉插屏,下令关押韩江和徐仁宇,两人越狱出逃,躲进了彼得堡庞大而复杂的下水管道中。唐风在冬宫偶遇年轻的学者季莫申,可唐风刚离开冬宫就遭遇伊留金等人的追捕,万分紧急时,梁媛突然出现,两人东躲西藏,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深夜冬宫里的点点幽光。

韩江和徐仁宇在下水道中遭遇了恐怖的“幽灵”,两人走出下水道,找到叶莲娜和马卡罗夫,韩江向他俩叙述了自己的遭遇,马卡罗夫怀疑他们在下水道中遭遇的所谓“幽灵”和当年科考队的年轻学者米沙有关,于是,韩江和叶莲娜再入下水道寻找米沙。唐风和梁媛去找叶莲娜,却遭到伊留金等人的追捕,走投无路之时,季莫申突然出现救了他们,季莫申将他俩带进了冬宫,并对他们讲起了当年科兹诺夫盗掘西夏黑水城出土的那尊佛像。

韩江和叶莲娜在下水管道中,一无所获,韩江却时时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两人出了下水管道,叶莲娜让在联邦安全局的同事伊万诺夫去总部查找当年科考队的档案。唐风和梁媛在深夜误入冬宫,看到了那尊佛像,随后便遭遇了恐怖的“幽灵”,第二天,当唐风向季莫申讲述自己遭遇后,季莫申告诉唐风那尊佛像里面是没藏皇后的头骨,难道那“幽灵”就是没藏皇后?

叶莲娜从伊万诺夫找来的档案中判定当年的米沙并没有死,他是科考队第三个幸存者,于是众人再次进入下水道,寻找米沙!唐风和梁媛被奇怪的声响吸引,又在深夜进入了冬宫,他们再次遭遇了“幽灵”,也碰到了季莫申,季莫申露出本来面目,原来他和史蒂芬是一伙的,危急时刻,韩江和叶莲娜及时赶到,化解了危机。

玉插屏被找到,“幽灵”米沙死了,当年的尘封往事被一层层剥开,看似一切都已告一段落,可没藏皇后的头骨内惊现出米沙的笔记本,史蒂芬又一次逃遁,季莫申却在最后一刻,提到了神秘的“将军”。“将军”是谁?米沙的笔记本里又记载了什么?剩下的两块玉插屏又在何方?一个个新的谜团又等待着唐风和韩江。 西夏死书3——中蒙边界无人区

佛像中的头骨不翼而飞,叶莲娜带着一张照片来到中国,照片显示斯捷奇金已经来到贺兰山,唐风和韩江感到他们的敌人正在步步紧逼,于是,唐风和韩江一行再次上路,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贺兰山。

贺兰山在西夏时期被党项人誉为神山,元昊曾与没藏皇后在贺兰山中的黑鹫寺(戒台寺)幽会,诞下西夏第二代皇帝谅祚,根据罗教授的研究和米沙的笔记记载,唐风认为贺兰山的那块玉插屏很可能就在已经湮没无存的黑鹫寺中。

山中客栈惊现民国版神秘藏宝图,芬妮被杀死在客栈后的树林中,唐风和韩江的行动从一开始就危机四伏。在贺兰山岩羊的指引下,唐风一行翻越悬崖,来到了一处让人迷失的树林,唐风数次在林子迷失,晚上这里怪声连连,噩梦纠缠着唐风。第二天早上,唐风和韩江穿过林子,看到了一片规制宏大的建筑遗址,唐风判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黑鹫寺遗址,可是在这里却没有更多的发现。

岩壁上巨大的岩画,和佛塔遗址上怪异的雕像,显示黑鹫寺在西夏时期规模宏大,他们发现的遗址只是下寺,黑鹫寺还有一处上寺。唐风和韩江再次穿越森林,去寻找那个消失的上寺遗址,一路上,唐风和韩江时时感觉到有一个神秘人的存在,他们最终在悬崖边发现了一尊大佛,并进入了大佛体内——一座山中玄宫。

唐风,韩江和马卡罗夫再次迷失在巨大的玄宫中,一面巨大的石壁上惊现出那个可怕的图案,绝望中,马卡罗夫回忆起了他曾经见过的这个图案,还有前进基地最后的下场,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中蒙边境无人区的遭遇却让马卡罗夫依旧心有余悸……

打开石壁,三人勇闯山中玄宫,发现了黑喇嘛的宝藏和身负重伤的史蒂芬,史蒂芬家族的一段尘封往事又在唐风和韩江面前徐徐展开……

山巅上的决战,史蒂芬与斯捷奇金同归于尽,可是当两天后唐风和韩江等人来到山谷中,却遍寻不见斯捷奇金的尸体,只找到了史蒂芬的尸体和已经破碎的两块玉插屏。

回到总部,罗教授用高超的技术将破碎的玉插屏粘合在一起,通往瀚海宓城的地图惊现在玉插屏上,叶莲娜的调查也初露曙光,可就在这时,一场风暴向韩江袭来,韩江被指责为老k中的内鬼,身陷囹圄,老K被解散,四块玉插屏被封存,一切都戛然而止!唐风失魂落魄地准备返回学校,却撞见了越狱逃亡的韩江…… 西夏死书4——克格勃和中情局

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世界大格局的冷战中期,苏美两国的情报机构——克格勃和中情局暗战正酣,其中一处交锋阵地,选在了中蒙苏的边界区。

当时中国核爆成功,苏联大起戒心,在中蒙苏边界建设了大量的地下基地,这就是在克格勃高层内部大名鼎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工程”。美苏两国特工的远东暗战,就发生在位于中蒙边界地势最紧要处的“二十一号地堡”。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暗战的双方均以失败而告终,没有胜利者……

四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合而为一,唐风和韩江前往巴丹吉林沙漠寻找西夏王元昊的活人坟。在蒙古死城中,他们得到耶律楚材的卷子,依此线索找到了“二十一号地堡”,惊骇地发现,“二十一号地堡”居然就建在活人坟的边缘。

而当年苏美两国特工的暗战,都败给了西夏王元昊的活人坟!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 “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  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  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 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  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  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  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

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盛京作为清朝的肇兴之地,除了建有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之外,还有一批跟随太祖、太宗创业的开国功臣,死后也埋葬在盛京城的周围,距城五里至几十里不等。限于满族风俗和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墓葬一般规模都不大。由于实行火葬,随葬品也不多,但却普遍建有墓园,有享殿、石供桌和围墙等,并派有专门的守墓户为其看护。为旌表他们的功绩,顺治和康熙年间,曾为他们敕建了墓碑,康熙、乾隆帝东巡时,曾去祭奠,并撰有御制祭奠诗。

近年来,随着沈阳市区的扩大,这些墓葬有的被发现并经考古发掘,但多数遭到破坏,有的具体位置已难寻觅。现据考古资料以及《盛京通志》《沈阳县志》和《奉天通志》的记载,将这些墓葬的情况和大体位置简述如下:

岳托墓岳托系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子。崇德元年(1636 年) 晋封和硕成亲王,不久,因罪降为多罗贝勒。崇德三年(1638 年) 十一月,因病卒于军中。其墓在沈阳城(指清代沈阳城,下同) 南五里,南塔之西,即今沈河区文化路南沈阳药科大学附近。墓为砖石火葬墓,墓前有享殿三间及石碑。碑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敕建,龟趺座,碑首为四龙盘结,碑身周边浮雕赶珠龙纹,碑文为满汉两体文字,记述岳托生平功绩。岳托墓及墓碑均在建筑施工中毁坏,今已不存。

额亦都墓碑

额亦都墓出土青花罐

额亦都墓为福陵的配葬墓,位于福陵东北约五里的山梨村。额亦都姓钮祜禄氏,年轻时即跟随努尔哈赤起兵,南征北战,是军功卓著的开国元勋,后金“五大臣”之一。天命六年(1621年) 卒于辽阳,享年六十岁,太宗时追封为弘毅公。初葬辽阳,后金迁都沈阳后,移葬沈阳城东十五里山里红风岭之阳,陪葬福陵。墓园坐落在铺虎岭南坡,前面有一座人工挖掘的风水泡。砖砌围墙,南北长七十米,东西宽五十米。门内有一座木构牌坊,正面有五间享殿,享殿后又是一进院落,前面立有五座九眼透龙碑,后面有两个圆形大坟包,都以花墙围绕,东边埋的是弘毅公额亦都,西边埋的是他的第八子忠义公图尔格。因钮祜禄氏后改郎姓,所以,当地称其为“郎家坟”。“文革”时,墓园和墓碑均遭破坏。1981年10月,沈阳市文物普查时,在东陵区(今浑南区) 英达公社山梨村发现五块断碑,经拼对,确认是两甬墓碑,一甬是弘毅公额亦都的墓碑,另一甬为额亦都之子忠义公图尔格的墓碑,两碑立碑时间均是顺治十一年(1654 年)。当时,文物工作者还从村里征集到该墓出土的一件青花四棱开光海兽寿字纹瓷罐,这应该是当时埋葬骨灰所用的骨灰罐。

费英东墓碑

费英东墓为福陵的陪葬墓,位于沈阳城北五里,东陵区(今浑南区) 前进乡二台子东土岗上,介于福陵和昭陵之间,俗称“驸马墓”。墓园原建有围墙、牌坊、享殿、坟冢二座、石碑二甬,今均已无存。费英东姓瓜尔佳氏,其先世为苏完部长。努尔哈赤起兵后,随父率所部归附。每战必“身先士卒,战必胜,攻必克”,深受太祖钟爱。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设立八旗时,为左翼固山额真,授辅政五大臣及一等大臣。天命五年(1620年) 授为三等总兵官,不久病逝于界凡城,享年五十六岁。费英东墓初建于界凡城附近,天聪三年(1629年) 建福陵时以亲信大臣陪葬,遂将其迁至福陵近旁。太宗时追封直义公,配享太庙。顺治十六年(1659年) 及康熙九年(1670) 分别为之御制碑文。追录“开国佐命第一功臣”。

塔拜墓俗称“塔王坟”,位于东陵区(今属浑南区) 上满堂沟西山,此山名“九凤山”。墓地原有“大跨栏一所”(应系砖筑墓园)、“小跨栏一所”,大者为塔拜墓,小者为其子额克亲墓,又称“大贝勒坟”。附近还有其后人富遵、伊勒图等人的墓葬。墓地上原立有顺治十年(1653年) 立御制“九眼透龙”石碑一甬。“文革”期间,塔拜等墓被毁。塔拜为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 二月十八日生于费阿拉。其母为庶妃钮祜禄氏,天命十年(1625年) 从征东海呼尔哈部有功,授以三等甲喇章京,天聪八年(1635年) 晋一等甲喇章京,不久封三等辅国将军。崇德四年(1639年) 八月卒,年五十一岁。顺治十年(1653年) 追谥慤厚。

汤古岱墓在福陵北三里长岭子,俗称“公爷坟”,并以此为村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家村,属东陵区(今属浑南区) 英达乡。墓地“原修大跨栏一所,四周花墙百丈有余。明堂宫门三间,两旁看壁各二,内有小跨栏三所。”墓地原立有墓碑四甬。1900年,俄军侵占盛京时,墓地建筑及树林被毁。“文革”期间,墓地被平,如今,墓地仅存一巨大的龟趺座。汤古岱系太祖第四子,与塔拜同母,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 十一月初四日。天聪初年授固山额真,从二贝勒阿敏攻永平、滦州失败,被降为庶人。天聪八年(1635年) 被重新起用,授为三等梅勒章京,崇德四年(1639年) 封三等镇国将军。崇德五年九月二十九日卒,年五十七岁,追谥克洁。有子二:长曰穆尔察,封镇国将军,谥恪恭;次子聂克塞,封镇国将军。

扬古利墓在沈阳城北十一里,于洪区陵东乡上岗子村,为昭陵的左配墓,俗名“妈妈坟”。原有墓垣、享殿、坟冢、墓碑等,今已湮没无存。据《奉天通志》记载,碑一,建于崇德二年(1637年),碑题“开国辅运推诚宣力上公杨古里追封忠勇王”;碑二,立于康熙三十九年(1770年),碑题“御制开国佐运功臣武勋王杨古里碑”。二碑均为“杨古里”,而《清实录》《盛京通志》皆作“扬古利”,实因清初以汉字音译满人姓名无定字所致。扬古利为开国元勋,姓舒穆禄,隶正黄旗满洲。太祖为表彰其功绩,命位列八贝勒之后,统左翼兵,授一等总兵官。太宗时,晋超品一等公,世袭罔替。崇德元年(1636年)从征朝鲜,被鸟枪击中,伤重而逝,享年六十六岁。

图尔格墓在沈阳城东十五里东陵区(今属浑南区) 英达乡山梨村北山坡上。图尔格为额亦都第八子,与其父葬同一地。少从太祖征伐,尚和硕公主。太宗时,位列八大臣,授内大臣。

达海墓碑

达海墓达海是后金时期满族的著名学者,姓觉尔察氏,隶正蓝旗。达海通满汉语,太祖时将其召直文馆,负责文翰起草工作,参与内外机密大事。太宗时奉命对老满文进行改革,使满文臻于完善。天聪六年(1632年) 六月病逝于沈阳,年仅三十八岁。葬于沈阳城东南五里,因墓地立有三甬石碑,民间俗称这个地方叫“三筒碑”。1933年,当时的奉天省教育厅将三甬碑搬到沈阳故宫院内保存,后又迁到伪满国立博物馆(原汤玉麟公馆),解放后归辽宁省博物馆保存。辽宁省博物馆迁新馆后,经省文化厅批准,达海墓碑暂移至盘锦碑林保管。三甬碑,一为诰封达海碑,系康熙四年(1665年) 达海四子常格、孙禅布所立;二为敕建达海碑,系康熙九年(1670年) 达海孙禅布所立;三为诰封钮祜禄氏墓碑,系达海长兄为其母钮祜禄氏所立。

安费扬古墓在沈阳城西十里揽军屯(《盛京通志》作“兰家屯”)。墓地上原有石碑、坟冢等,当地人称为“大坟”。日伪时期,在墓地附近修建机场,墓碑被太清宫购去做石料。太清宫与铁刹山三清观有些经济纠葛,三清观道长卢向阳要在铁刹山下上茅庵村建造积善寺,为了取媚伪满皇帝溥仪,他计划在积善寺中立清朝功臣碑,于是作为交换条件,将安费扬古墓碑从太清宫要去,并运到铁刹山下。不久,伪满倒台,卢道长的计划没有实现,安费扬古墓碑从此在铁刹山下长卧不起。1986年,本溪县政府派人将此碑扶起立好,并妥善加以保护。墓碑为红色大理石制成,螭首龟趺,通高42 米,碑身高21米,宽11米,厚032米。碑为顺治十六年(1659年) 十二月初四日立,碑题“与五臣同固山额真邵科罗把图鲁谥敏庄安边我碑文”。安边我即安费扬古,姓觉尔察氏,隶镶蓝旗满洲,世居瑚济寨。早年追随太祖起兵创业,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太祖嘉其勇,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超众的勇士)”,任命为开国佐运五大臣之一。天命七年(1622年) 卒,年六十有四。顺治十六年(1659年) 立碑,谥敏庄。

安达里墓在沈阳城西北十里,是昭陵的右配墓。安达里姓颜扎氏,叶赫人,隶正黄旗满洲。努尔哈赤征叶赫时归附,被授为牛录章京。皇太极时晋升三等甲喇章京。安达里出身微贱,受太宗知遇之恩,太宗死后自愿为太宗殉葬,被葬于昭陵西,为昭陵的右配墓。墓地建有墓垣、坟冢,墓前有石桌、五供、享殿等,并有罗、傅两姓为其守护,村庄因此俗称罗家坟。顺治十一年(1654年) 五月,为旌表安达里身殉的忠义之举,特追赠安达里三等阿思哈哈番,并照一品品级敕建墓碑。此碑1957年于昭陵红墙外发现,为妥善保护,迁移至沈阳故宫保存,墓地遂湮没。1986年7月,沈阳市皇姑区二建工程队施工时,在北陵公园西门西三百米处发现安达里墓。墓室距地表不到一米,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南北向,平面呈凸字形,南为墓门,北为墓室。整个墓用白灰掺沙灌筑,十分坚固。墓底用两层砖铺地,中部有一腰坑。墓为火葬,出土遗物七件:骨灰罐三件、绿釉碗一件、绿釉盘一件、银铲一件、方形石墓志一件。墓志为墨地朱字,可惜出土时已漫漶不清。

安达里墓碑

超哈尔墓在沈阳城东十五里山梨村。《沈阳县志》作超合罗,额亦都第十五子。崇德二年(1627年),晋议政大臣;三年授礼部参政,五年转兵部;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殁于阵,晋二等轻车都尉世职,以其长子格赫礼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追谥果壮,以一品大臣例,立碑墓道。

车克墓在沈阳城东喇古屿。车克又作彻克,姓瓜尔佳,隶镶白旗满洲。崇德三年(1628年) 授户部副理事官,顺治五年(1648年)擢户部侍郎,八年改都察院参政,寻晋户部尚书,九年,列议政大臣,十年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十二年擢秘书院大学士,十三年复任户部尚书,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十七年迁礼部尚书。康熙十年(1671年) 卒,谥文端。

锡罕墓在沈阳城东古石沟。锡罕世居栋鄂,以地为氏。父伦布,以所部四百人来归,太祖赐名鲁充素。锡罕,其长子也。授世职为骑都尉。天聪元年(1627年) 从大贝勒阿敏征朝鲜,战殁,晋二等轻车都尉。

觉罗色勒墓在沈阳城西五里。《盛京通志》作色埒。隶镶黄旗满洲,武功郡王礼敦之孙,初任佐领,列十六大臣,不久,进列八大臣,任都统;崇德元年,攻朝鲜有功,授骑都尉;三年兼任吏部右参议。顺治元年升内大臣,四年,屡晋爵至二等子,八年晋领侍卫内大臣。十四年卒,谥勤慤。

舒赛墓在沈阳城西十五里。姓萨克达,隶镶蓝旗满洲。以功加二等轻车都尉,晋爵至三等男。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崇德六年(1641年) 病逝。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壮敏(《沈阳县志》作壮勤),立碑墓道。

西喇布墓在沈阳城小南关外。《沈阳县志》作西喇把,世居完颜部,以地为氏,隶镶红旗满洲。太祖创业之初,率部来归,管佐领事,在理事大臣之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征富勒佳齐,以身挡飞镝,重伤而殁。恩恤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十二年(1655年),追谥顺壮。

何和里墓在沈阳城南六十里。隶正红旗满洲。何和里先世为栋鄂部长,因以为氏。太祖时率部来归,尚固伦公主,授一等大臣。何和里事太祖三十余年,与费英东、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抒诚宣力,佐命之功为多,授爵三等子。顺治中,追谥温顺。

和硕图墓在沈阳城南五十里。何和里第四子,袭父爵为三等子。太祖爱其才,以贝勒代善女妻之,封和硕额驸。太宗即位,任都统。后以功晋三等公。天聪七年(1633年) 卒。顺治十二年(1655年),追谥端慤。

明安墓在沈阳城北五里老鸹堡。碑一坟四,今俱不存。明安,姓博尔济吉特。初为蒙古乌鲁特部贝勒,天命七年率部来归,授以三等子,隶满洲正黄旗,顺治初,晋爵至二等伯,十一年卒,谥忠顺。

阿兰珠墓在沈阳城南八十里光山屯。父阿格巴颜为屯长,率所部归太祖,旗制定隶镶红旗满洲。阿兰珠授牛录章京,后擢扎兰固齐。从征乌拉,殁于阵。恤赠三等甲喇章京。

伊逊墓在沈阳城北五里。伊逊为扬善三弟。早从征伐,屡有功,任为参领。太宗即位,与扬善并列理事大臣。天聪三年(1629年),从攻遵化,炮伤其臂,授世职为三等轻车都尉,寻擢兵部承政,七年兼护军统领。崇德四年(1639年) 兼副都统、工部承政。八年卒。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襄壮。

图鲁什墓在沈阳城北柳条湖侧。姓伊尔根觉罗,隶镶黄旗满洲,以世职管牛录事。天聪五年(1631年) 从攻大凌河城,俘明兵备道参政张春等,特升前锋统领,加三等男。八年略宣府、怀远,飞矢中腹,力战不休,以重创卒于军。初,图鲁什以功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至是阵亡,赠三等子世职。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忠宣。

卫齐墓在沈阳城北十里。《沈阳县志》:清三等阿达哈哈番、盛京八门总管,谥端勤。

楞鄂礼墓在沈阳城北十里瓦子窑。《沈阳县志》作冷格里。武勋王扬古利仲弟。太祖时授骑都尉,晋一等男,任副都统。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晋都统,为八大臣,天聪八年(1634年) 卒,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武襄。

纳尔察墓在沈阳城北瓦子窑。《沈阳县志》作纳尔臣,姓钮祜禄,隶镶黄旗满洲。以军功授骑都尉世职,在十六章京之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从征乌拉,以功升副都统,寻攻沙岭,战殁。

恤赠轻车都尉。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端壮。

达珠瑚墓在沈阳城北十里二台子。《沈阳县志》作达诸护,姓兆佳,隶正蓝旗满洲。太祖时来归,初以军功授佐领,从征叶赫、乌拉诸部,加三等男。天聪年间,擢列十六大臣,佐理镶黄旗事。又从征东海瓦尔喀部,大获而归,后为俘卒所害。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襄敏。

伊尔登墓在沈阳城北十里毛君屯。伊尔登,弘毅公额亦都第十子。天命初,累功晋三等男。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崇德四年(1639 年) 从攻杏山城有功,列议政大臣,兼内大臣。顺治元年(1644年),累加二等伯。康熙二年(1663年) 卒,谥忠直。

博尔晋墓在沈阳城西南十里码头。世居完颜,以地为氏。太祖时来归,任佐领,隶镶红旗满洲。从攻沈阳、辽阳,以功晋参领。天命十年擢副都统,寻与理事大臣之列。太宗即位,擢都统。累功授一等男,寻卒。康熙三年(1664年) 追谥忠宣。

雅希禅墓在沈阳城东北十里曾家屯。雅希禅,隶镶黄旗满洲。

其先世居玛佳,以地为氏。太祖取辽阳,以功晋三等男。天命八年(1623年) 卒。顺治十二年(1655年) 追谥敏果。2006年6月在大东区二台子铸玻巷发现清代残碑,存四十七字,其中有“谥曰敏果”等字,应是雅希禅墓碑。

敦达礼墓在沈阳城西北十里。姓郭尔罗斯氏,隶镶白旗满洲。孩提时便被选入太祖家,专门服侍第八子皇太极。成年后,以服侍皇子有功,被赏给十三户奴仆等财产。太宗即位后,将他赐给肃亲王豪格,并赐以牛录章京世职,掌管肃亲王府。太宗逝世后,敦达里自愿为其殉葬,葬于昭陵西侧。为表彰敦达礼的忠义,特赠以三等甲喇章京世职,世袭罔替。

芬古墓在沈阳城西十里皇姑屯。芬古,舒尔哈齐第八子,随太宗伐明、征朝鲜俱有功,晋固山贝子,崇德四年(1639年) 五月,坐收外藩蒙古银罪,削爵。八月复封辅国公。八年(1643年) 十月驻防锦州,十二月卒。

吴礼勘墓在沈河区文化路河湾村(大孤家子)。此地濒临河湾,墓碑早被泥沙掩埋。1973年当地群众发现石碑,上有“一等精奇尼哈番光禄大夫吴礼勘”等字,立碑时间为康熙元年(1662年) 九月吉日。估计吴礼勘墓应在附近。吴礼勘,《清史稿》作武理勘,有传。姓瓜尔佳氏,太祖初年来归,隶满洲正白旗,为牛录额真,后为噶布贤噶喇昂邦。天命四年(1619年),以二十余骑击退明李如柏军。不久卒,太祖叹:“武理勘从朕摧锋陷阵,几死者数矣!”碑文记吴礼勘出征朝鲜、三围锦州等,以功晋一等精奇尼哈番,可补《清史稿》之简。

吴礼勘墓碑

鄂谟克图墓在沈阳城西十五里。鄂谟克图,《清史稿》作鄂莫克图,姓纳喇氏,自叶赫部归太祖,隶满洲正蓝旗,初为摆牙喇壮达。崇德三年(1638年) 七月以功授兵部理事官,五年授噶布贤噶喇昂邦,七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