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白天施( ),夜间点火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 “白天施( ),夜间点火?
古代通信简介、篝火通信、红岩传、鱼尺传、青鸟传、黄耳传、飞鸽传、风筝通信、竹筒传、灯塔介绍等。1“烽火”是中国古代在边疆地区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它已经被研究了几千年,尤其是在汉代。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个站点燃一个烽火,邻站也纷纷放火,一站一站传千里,达到报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2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像一座巨大的钟楼一样矗立着。当时,人们在灯塔里烧柴,用它的光来指引航向。3最初的风筝是为军事需要而制作的。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侦察或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唐朝以后,风筝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在民间流传。史书上有很多军用风筝的例子。楚汉之初,刘邦围攻项羽,夺了戍。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丝、竹、木做一个大风筝,上面放一个竹哨,晚上放在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音。同时,汉军在地上唱楚歌,使楚军想家,从而瓦解楚军士气,赢得战争。4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竹简、木简或刻有字母的尺子夹在两块木板中间,这两块木板雕刻成鲤鱼的形状,就成了诗中的“双鲤”。将两块鲤鱼形状的木板放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个槽里绑三次,穿过一个方孔,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黏土封死,再在黏土上盖一个印章,就成了“封泥”。这可以防止信件在投递过程中被私自打开。5鸿雁传书又称飞鸽传书,是汉语成语,拼音为hóng yàn chuán shū。红岩是一种大型候鸟,每年秋天都要迁徙到南方,经常引起游子的思乡和想家。雁传指的是交际。还有鸿雁所指的书信。参考来源:-红岩传-古代传播
“救火传军情”是中国古代在边疆地区传递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式。始于商周,延续千年,尤以汉代为盛。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组烽火点燃,下一组烽火一个接一个点燃,一个接一个传下去,一传千里,从而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军、克敌制胜的目的。二、鸿雁传书三、玉传素四、青鸟传书五、黄耳传书信鸽传书六、风筝通讯七、楼上竹筒传书说的都一样。
古代通信方式:篝火传播军事情报“篝火”是中国古代用于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从商周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几千年来一直在相互借鉴,尤其是在汉代。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个站点燃一个烽火,邻站也纷纷放火,一站一站传千里,达到报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我国历史上也有一个“好战军阀”为了讨好美女,随意点燃篝火,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周朝灭商朝后,定都濠井,史称西周。早期,周王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英雄封给各地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使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大雁传》的故事来源于《吴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报道称,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特使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后可汗扣留。他勇敢不屈,可汗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做无人区的牧羊人。十九年后,汉昭帝继位,凶汉和好,结为亲家。汉朝的使者来了,要求释放苏武,可汗拒绝了,但又说不出口,就谎称苏武死了。后来汉昭帝派使臣出使匈奴,和苏武一起被扣留的副将常惠,在狱卒的帮助下,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事告诉了汉使,并拟定了一个计划,让汉使转告:“汉昭帝在上林苑打猎时,射中一只雁,雁脚上有一封信,信上说苏武没有死。”韩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他一个人听完,很惊讶,但又不能否认,只好把苏武放了回去。关于“大雁的故事”,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时,薛平贵下西洋,他的妻子王宝钏在寒窑里呆了几十年。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大雁的叫声,这让她想起了她的丈夫。情动之下,她让鸿雁送一本书给正在远征的薛平贵,可是荒郊野外哪里能找到笔墨呢?情急之下,她扯下西冷的衣襟,咬着指尖,用血泪写了一封信,希望夫妻早日团聚,让红颜拿去。以上两个“鸿雁传书的故事”流传千年,“鸿雁传书的故事”逐渐成为邮政传播的标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鱼被视为文字的使者,文字被称为“鱼素”、“鱼书”、“鲤鱼”、“双鲤”。唐代李商隐在《给令狐书记的一句话》诗中写道:“宋蜀久背井离乡,一对鲤鱼长路漫漫。”在古代,人们用丝绸写信。到了唐代,用丝织品和丝织品织成的帛书写信更为流行。因为唐人用一尺长的帛和帛写字母,所以字母又叫“尺”(“尺”指白色的生帛)。寄信时,人们常把尺子做成双鲤的形状,于是有了李商隐的“一条双鲤,一路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不是真的两条鲤鱼,而只是一条形似双鲤的尺子。字母和“鱼”的关系其实早在唐朝之前就存在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长城洞饮马》,主要记载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兵服役,造成妻子失和,大多思念丈夫别离。其中一条用五个字写道:“远道而来的客人,留给我一对鲤鱼;叫男孩打开木盒,用尺子写了一封信。跪着看一本平平淡淡的书,却是什么样子?最后一个字是长相思,下一个字是晚餐。”这首诗中的“双鲤”其实不是指两条鲤鱼,而是用两块木板做成的木刻鲤鱼。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将带有字母的竹简、木简或尺牍元素夹在两块木板中间,将这两块木板雕刻成鲤鱼的形状,就成了诗中的“双鲤”。将两块鲤鱼形状的木板放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个槽里绑三次,穿过一个方孔,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黏土封死,再在黏土上盖一个印章,就成了“封泥”。这可以防止信件在投递过程中被私自打开。至于诗中用的“做饭”这个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做饭”,只是一个搞笑的词。据中国古籍《山海经》记载,有三种青鸟,分别叫赵兰和晏子(还有一种青鸟的名字我没查到)。他们是西王母的追随者和使者。它们可以飞越千山万水,向世界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信息和佳音。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一封信。西王母派青鸟传书,青鸟把西王母的信送到汉宫成化殿前。在后来的神话中,青鸟逐渐演变为百鸟之王——凤凰。南唐大师李靖写过一首诗“青鸟不在云外传消息,紫丁香在雨中空悲凉”。唐代李白写了一首诗“欲报三鸟相思”,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彭山无路,蓝鸟啊,且听!——把她说的话给我拿来!”,和崔写了一首诗《青鸟几时过瑶思》,都是借用了《青鸟说书》的典故。黄二川所著《鲁进书纪传》:“机器之初,有一只很帅的狗,名叫黄儿,我很爱它。当你在首都的时候,你已经无家可归很久了之后我就想当然了。”宋代尤茂《全唐诗·和尚车灵》:“青蝇为食客,黄狗寄家书。”苏轼诗《新息后以师示故乡》:“送饭方将白足,附书烦耳。”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五册第二折:“不闻黄狗,难得有红叶诗,邮差不遇梅花使”。黄二传的书在后世也多次出现。飞鸽传书飞鸽传书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现在有了信鸽协会,经常举办长途信鸽飞行比赛。鸽子教书。鸽子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是因为它的独特功能,就是可以通过感觉磁力和纬度来辨别方向。鸽子传书的确切开始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鸽子传书就很普遍。五代王人禹的《开元天宝遗》一书中有“鸽传书”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在家养鸽。每与亲友通信,只带书于鸽脚上,据教处,飞投之。九岁的孩子都是飞奴,谁都爱被打晕。”张九龄是唐代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仅用信鸽送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信鸽一直在人们的交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历史上,信鸽主要用于军事通信。比如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在曲端视察部队。当张军来到营房时,他惊讶地发现一个人也没有。他让屈段把他的部队叫到眼前。段文一听,马上把自己指挥的五军花名册递给张军,让他点哪个军。张军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见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官兵全副武装,迅速到达。张浚大惊,曰:“吾欲见汝诸军。”曲端打开笼子,放了四只鸽子。很快,其余四军赶到现场。面对整齐地聚集在面前的部队,张军喜出望外,对屈端更是赞不绝口。其实曲段放飞的5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早就和部队调整的文件绑在一起了。一旦从笼子里放出来,他们就立刻飞到给他们指路的地方,把部队调整的文件发给相应的部队。通讯风筝我们今天用来娱乐的风筝,在古代作为紧急通讯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的能工巧匠龚传攀(即鲁班)就模仿鸟的形状,“削竹木以为会飞三天”。这种用竹木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用竹条做成框架,再用纸糊起来,就成了“纸风筝”。五代人做纸鸢的时候,会在上面绑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听起来像风筝,于是有了“风筝”这个词。最初的风筝是为军事需要而制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军事侦察或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唐朝以后,风筝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在民间流传。史书上有很多军用风筝的例子。楚汉之初,刘邦围攻项羽,夺了戍。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丝、竹、木做一个大风筝,上面放一个竹哨,晚上放在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音。同时,汉军在地上唱楚歌,使楚军想家,从而瓦解楚军士气,赢得战争。我国历史上也有竹筒传书的故事。竹筒传书的故事,始于隋文帝十一年(590)。当年11月,南方各地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国家,隋文帝下诏,任命苏阳为行军总管,率军讨伐。苏率水军渡江入江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他的士气非常高昂。于是,苏阳集中兵力,带领主力追踪叛军,直到抵达海边。面对一望无际的群山和无边无际的大海,苏阳下令大部队就地驻扎,并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2000人的军队,翻山越岭向叛军后方进攻。史万岁的部队奋勇向前,转战山川,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失地。当他想向上级报告战果时,由于交通阻塞,信息不畅,无法与大军取得联系。一天,他站在山顶上看着风。他看到眼前茂密的竹林随风荡漾,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马上派人砍了一段竹子,把写好的战报放进去,封好,放到水里,让它漂下去。几天后,一个挑水的老乡看到了竹筒,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封着史万岁的报告。他根据报告上的提示把它送到了苏阳。史万岁失踪时,他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万分。突然,他看到老乡的一篇报道。他喜出望外,立即向朝廷报告史万岁军队的连连胜利。隋文帝听到这个好消息非常高兴,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将军。于是,苏阳率领大军,继续以56:00的比分追击抗隋的散兵。没过多久,叛乱就被彻底平定了。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像一座巨大的钟楼一样矗立着。当时,人们在灯塔里烧柴,用它的光来指引航向。灯塔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在国王托利梅二世菲拉德尔夫的授意下,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洛斯岛上修建了一座灯塔,高85米,昼夜燃木,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标志。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灯塔在1302年的一次地震中被毁。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的杜安礁上建了一座灯塔,至今已重建两次。现有的灯塔建于1611年。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里窝那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建于1304年,由石头建成,高50米。美国的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动灯塔,1885年首次采用沉箱法,1906年建成第一座气体闪蒸塔。1850年,世界上只有1570座灯塔,1900年,有9400座灯塔。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夏佩尔成功研制出一种实用的通信系统,以加快信息传输。该系统由几个通信塔组成,架设在巴黎和里尔之间,长达230公里。这些塔的顶部竖立着一根木杆,木杆上安装着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在绳索的作用下使木杆旋转和摆动到各种角度。水平横杆两端安装两个竖臂,竖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可以通过木杆形成192种不同的构型,附近的塔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代表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在230公里的距离内,只需2分钟就能完成信息传递。这个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自旗船使用信号旗通信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对旗通信的优点是非常简单。因此,即使在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这种简单的通信方式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短距离通信的重要方式。在标志交流中,信号标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比如挂字母A旗表示“我船下有潜水员,请慢慢远离我船”;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挂W字母旗,表示“本船需要医疗救助”等等。旗语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海军上将通过鸣枪或航行来指挥他的船只。1777年,美国驻英国舰队司令豪海军上将印制了一份信号手册,成为编写信号书的第一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帜作为速记字母,创造了一整套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尔加战役时,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是第16号波帕姆旗语:“接近敌人,近距离作战。”1817年,英国海军上校马利特编制了第一个国际公认的字母数字。海上信号旗40面,其中字母旗26面,数字旗10面,替代旗3面,1面。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修建起第一座长城以后,齐国看到了长城的好处以后,也仿照着楚国的样子,修建了齐国长城。
说起齐国长城的修建,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当时,我国的众多诸侯国,除了楚国、齐国、中山国、魏国、韩国、秦国、燕国和赵国等国之外,在齐国附近,还有晋国、鲁国、宋国、卫国等一些小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齐国和晋国的关系最差。原因是,在楚国修建长城的年代里,齐国当时正是齐桓公当君王,这位齐桓公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当齐国君王期间,他号称中原的霸主,没有一个诸侯国敢惹他。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一些内乱。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附近的晋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新的中原霸主。这样一来,齐国和晋国的关系就弄得很僵。
至齐灵公齐环时,有一次,晋国君主晋平公让附近的小诸侯国在河南济源西一带参见盟会,结果,其他小诸侯国的君王都亲自参见了这次会议,而唯独齐灵公则只派出了自己的大夫高厚赴会。
在盟会上,晋平公要自己的元帅荀偃率领各国大夫与高厚举行盟誓,而高厚却又偷偷逃回齐国。于是,荀偃与各国大夫盟誓说:“背叛盟主者,诸侯共讨之!”这里,荀偃口中的“背叛盟主者”,显然便是指的齐国。在此次盟会后的第二年,齐国又兵分两路向晋国的盟国鲁国发起了进攻。当时,由于鲁国有所防备,两路齐军皆无功而返。
公元前555年秋,齐灵公坐镇山东平阴,分兵数路再次向鲁国发起进攻,晋平公得知后,便组织其他盟国发兵讨伐齐国。
晋国三军来到济水之畔,中军主帅荀偃往济水中投放玉石,祭祀济水之神,并历数齐灵公的罪行:齐环凭借山水之险和人口众多,背弃盟主,凌虐民众。
第二年初春,晋军渡过济水,来到鲁国地盘,与鲁、宋、卫、郑、曹、莒、邾、薛、杞等国军队会合,然后就沿着济左陆桥,气势汹汹地向平阴扑来。
齐灵公见大兵压境,便紧急召回进攻鲁国的军队,回防齐国西南边陲各个重镇和战略要地。与此同时,齐灵公发动士兵紧急加固平阴邑南面的堤防,使之更宽更高更长,又在堤防外侧挖掘堑壕,西引济水和湄湖之水作为护城河。
这样,平阴城南的这道堤防便由一般的水利工程一跃变成军事防御工程的巨防夯土长城。这便是齐国最早一段长城的缘起。
正因为齐长城缘起于水利工程的堤防,所以它本来的名字就叫“巨防”,即便到了后来的战国时代,“长城”的名字叫响之后,“巨防”依然是齐长城的别称。
对于这段巨防的防御作用,当时随军的宦官夙沙卫很不以为然,他对齐灵公说:“主公,卑职以为,不能战,莫如守险。”夙沙卫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同敌军直接交锋取胜,那么就应该固守平阴以及附近的京兹、邿、卢等城邑。但是,齐灵公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依然坐镇在平阴城。之后,诸侯联军来到平阴城后,立即被眼前的这道既高又厚的巨防挡住了去路。联军们只好集中兵力,强行攻击巨防上唯一的出入口防门。但是由于齐国将士顽强抵抗,虽然也有死伤,却也使得联军不能越雷池一步。
联军见强攻防门,一时难以得手,晋国大夫范宣子就对齐军实施攻心战术和疑兵战术,最后,齐灵公果然中计,只好撤出平阴城。
不过,虽然最后齐军被晋国带领诸侯联军打败了,但可以看出,当时齐军修建的这座巨防长城在军事上是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的。
再说齐灵公修成了巨防长城以后,至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继起争霸,楚国灭掉了齐国附近的越国,更加危胁到了齐国,而冈峦起伏的泰沂山区正处于齐之南越,以山代城的传统格局已不适应骑兵战的新形势,于是,齐威王又命人在齐国边界修建了中段长城。
再后来,齐宣王上任后,又对齐国的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关于这段历史,《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历史古籍《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犹有遗址。”又据古籍《水经注》中记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
汉昭帝以后,汉宣帝继续筑城屯戍,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汉宣帝派侍郎郑吉在渠犁筑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任郑吉为都护西域骑都尉,设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桃槐、疏勒、无雷等36属国,以后西域属国发展为50个。
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保存到后来,留下了很多的长城遗址,其中,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安西境内的汉长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处。
这段长城东起甘肃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甘肃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
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在这段长城中,玉门关境内的汉代长城遗址,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这段汉代长城,全长70多千米,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千米。最高部分约有23米,最低部分则只有03米。
这座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在这段长城附近还有一处著名的敦煌汉长城遗址。这里的长城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为,在我国的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古人在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在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在这条长城沿线,每隔5千米左右还筑有烽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约为5千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内的烽燧约有80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
筑造结构主要有3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后来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举火报警,传递消息的作用。汉代烽火信号标志有5类,可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其中前3种主昼,苣火主夜,积薪昼夜兼用。
这5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例如,有敌情10人以上者,白天点一堆积薪,举两烽;夜间点一堆积薪,点亮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点两堆积薪,举3烽;夜间点两堆积薪,点3苣火。
在古代用这种方法传递军情,比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从敦煌至长安用马传递需要15天左右,用点烽燧传递只需要三天两夜就可到达,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创举。
除这两段长城,在我国的河北省承德境内、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北的乌拉特草原等地,还有几处著名的汉长城遗址。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
学术影响
四库全书
1. 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2. 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
3 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
4. 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本文2023-08-17 22:19: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