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唐宋著名诗人简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求:唐宋著名诗人简历,第1张

在高中古诗、词、文出现过的(你列举的就不说了)

唐代——

1,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2,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3,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5,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6,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7,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温庭筠 (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宋代——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2,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3,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4,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7,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在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女作家是李清照。

她在古典文学上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女诗人,两宋词坛上颇有影响的人。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才女,但是没有能超出李清照的。她是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一女诗人,是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大词人。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的长河里,尽管作家队伍庞大,但女作家寥若晨星。宋代虽是词的全盛时代,知名的词作者有一千二百人之多,可是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女词人只不过五六十人,而且只是单词流传。今天有较多的作品流传,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只有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的才能是多方面的。

正如陆游引《才妇录》所说:“易安居士能书、能画又能词,而尤长于文藻。”她能写诗词,能作画,能考证金石,书法也很好。她的字画,据说明朝有人见过,到清朝就失传了。她最擅长写词,对奠定她在文学史上重要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她的词。

她丈夫赵明诚在莱州、淄川任太守时曾与她分居两地。时值重阳佳节,李清照饮酒赏菊,心底涌起凄凉孤独之感,当即写了一首《醉花阴》词,托人捎给赵明诚。赵明诚读后,内心里既喜又惭,也想写首和词,超过妻子。

可是,接连作了五十多首,和李清照的词混乱,请懂诗的朋友鉴赏,最后朋友说:“明诚兄此令最佳句乃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两句,正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李清照的作品,在南宋时已刊行了包括诗、文在内的《李易安集》和词集《漱玉词》,可惜这些刻本已经失传,现行的《漱玉词》是后人辑录的,存词约五十首。

陶渊明的资料……求其著作名和称号,是什么派滴……三克油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諡靖节先生(陶征士诔)。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哪些头衔?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諡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著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定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著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諡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

陶渊明有哪些称呼

我记得好像有个“五柳先生”,其它的不知道

陶渊明、李商隐,文天祥各有什么称号

陶渊明:五柳先生, 李商隐: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文天祥:民族英雄,望采纳

陶渊明的諡号“靖节先生”是什么意思,例如为什么取号

諡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諡或諡号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諡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因他临死时,给自己做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所以,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諡号曰“靖节先生”。 祝读书快乐!

古人的称号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諡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辛弃疾:中国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畅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諡文忠。

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 花姑子又是谁的称号呢???????

花姑子是《聊斋志异》中的篇目,獐子精报恩的故事。

以下称号,分别指谁?

一“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

二“香山居士”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六一居士”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四“五柳先生”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五“南丰先生”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广成先生”只知道唐代杜光庭撰有《广成先生玉函经》一书,广成先生到底只谁未知。(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

七“四明狂客”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属萧山市)人。

八“烟波钓徒”张志和 唐代诗人 (约730~约810) 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浪迹先生,玄真子。

九“梅妻鹤子”文化典故。宋代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搐材之一。不是人的别号。

文学常识

朱自清,郭沫若文学家或作家,陶渊明是诗人,这些称号是根据贡献决定的,你要注意作家和文学家的概念有差异,作家是写文章的,文学家还要研究文学,并不完全一样。

郭沫若,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

二楼的回答错误!二楼的回答得都是齐鲁大地的历史名人,不是济南的历史名人!

济南的名人有南宋的李清照(故居在今趵突泉和章丘百脉泉)和辛弃疾(故居在今大明湖公园),隋末的秦琼秦叔宝(故居在今五龙潭公园)。春秋时期的大孝子闵子骞的墓虽然在济南,但是他却是地地道道的济宁鱼台人(闵子骞墓在今百花公园西侧),济南现在仍有一条路叫作闵子骞路。同秦琼秦叔宝一个时代的混世魔王程咬金,是济南平阴县和聊城东阿县附近的斑鸠店人(确切的说,斑鸠店现在归属聊城,过去属于东昌府)。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给你回答问题的本人,也是很有名气的啊!哈哈哈~~~

崔姓的来源 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属于中原地区望族、全国大姓;望族分布于今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湖南桂东等地;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韩国为多。

崔姓的起源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崔氏姓的来源、 历史上源于姜氏,相传是炎帝的后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传至其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叔乙叔乙即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秦朝时,崔杼嫡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官迁徒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邵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仅在唐朝,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十房崔氏累计出了23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

崔姓不仅在历史上是最尊贵的姓氏之一,其姓族中也是名贤辈出。其中最知明者,有东汉政论家崔宴,文学家崔胭,书法家崔瑗,崔悦,南北朝政治家崔浩,史学家崔鸿,经学家崔灵恩,隋朝学者崔颐崔唐代诗人崔护,崔磷,名成崔义玄,崔肌宋朝画家崔白,经济学家崔子方,元朝画家崔彦辉,明代名臣崔呈秀清朝,诗人崔华等,近代经济学家崔适等!!!!!

姓氏始末崔姓 崔氏源流

一、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分接近,两族还有亲属关系。《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姜姓较主要的一支即吕氏,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通遍)掌四岳,为诸侯伯(通霸),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并告诫他说:“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记帝舜教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诗经・大雅・崧高》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

崔的来历是什么??? 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寻根溯源 1、出自姜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得姓始祖 崔季子。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号 崔姓郡望主要有三个: 1、清河郡,西汉时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 2、博陵郡,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南); 3、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 堂号: “清河”、“德星”、“噤李”、“敦叙”、“默阴”等。宗族特征 1、崔姓汉族血统单一,为炎帝姜姓后裔。 2、崔姓发源于山东,历数千年迁徙变更,仍为一北方姓氏。 3、崔姓名人多以政治、文化艺术方面的才华称著于史册,且以唐代为盛,时有二十七人官仕宰相的辉煌,有崔颢“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咏叹,有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之感慨。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画卷,无不激励后人再接再厉,奋发向上。 4、崔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读之意远。如清代崔琰修《崔氏族谱》,内有辽宁锦西崔姓一支字行为:“封文显德,克永康祥。”另有崔毓鑫参与修馔之《崔氏族谱》,内有河北庆云崔姓一支字行为:“志朝启延,中首学裕,汝泽振峰,全。” 名人精粹 崔马因: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

山东省崔姓起源 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长期是山东望族和全国著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名列第74位。 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开国君主吕尚。吕尚本性姜,因其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后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其九世孙崔杼,为齐正卿。崔杼曾立庄公、景公,任右相。其17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封东莱侯,有二子:伯基、仲牟,此后分支繁衍,人丁兴旺。自汉至宋,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或称“崔、卢、王、谢”,或称“崔、卢、李、郑”,均把崔氏列为一等大胜。宋代的《广韵》说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 此外,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崔氏对中华文化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才辈出,史不绝书。东汉有文学家崔、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均为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如北魏吏部尚书、白马公崔宏,司徒崔浩,经学家崔灵恩,史学家崔鸿,书法家崔悦。唐代有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达27人,地位显赫一时。 其后,北宋有画家崔白,擅画花竹、禽鸟,还有经学家崔子方。元朝有书画家崔彦辉,明代有名臣崔呈秀、画家崔子忠。清代有学者崔述、经学家崔纪。近代有经学家崔适。

百家姓对联:崔姓对联及崔姓来历,崔姓宗祠联 崔(Cuī)姓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得姓始祖:崔季子。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子牙,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太公之嫡孙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在大陆,崔姓是第五十八位的大姓,但是在台湾,崔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

和谐世泽博陵郡;

正笔家声噤李堂。

――全联典指包姓的郡望和堂号。“噤李”指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

画家扬北海

师表出增城。

――上联典指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少娣恭和妯娌;

夫人善事姑嫜。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笔聚诗才黄鹤楼。

――上联典指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始祖崔思义故乡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下联典指唐代大诗人崔颢,诗风浮艳、慷慨豪迈。《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附: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联为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

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

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

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

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

――以上两联为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联。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本联64字)。

百家姓,崔姓氏的由来。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得姓始祖:崔季子。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

“崔”姓的由来?出自哪个朝代?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

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少数民族崔姓

据有关资料,现在彝族、 、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时新罗国有人姓崔,今朝鲜半岛崔姓是该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丽人崔姓共分四个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清代满洲人有姓崔的,世居辽阳。清代满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后改为崔,如今满族仍有崔姓。

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著: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赏析: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食品。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以为头朝东方为幸运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头。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限,人们就开始驯化马。许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马乘马”的记载,作乘马就是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的工具。

在东北地区,有汉、满族踏马杌的婚俗,新娘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家中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古人有句俗话:书非借不能读也。春节期间我在朋友那里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好书,《半世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词传》。没有想到,这本朋友借期为三天的书籍,我竟然用两天的时间就将其阅读完毕,遮卷回想,不禁为那位生于宋代奇女子所深深震撼。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彻骨的悲凉,惹人慨叹,惹人怜憎,惹人心疼。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她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逝,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作者美芹根据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将全本共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不仅有李清照同一时间所做诗词,还有为我们描述了李清照这一期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在了解诗词,学习诗词,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加了解这位传世的女词人。词人情感转合,以及词人一生的命运是这本书中牢牢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或许也是作者的独道之处吧。

翻开书本,慢品其间,随着作者的细细详谈,一位如此鲜活,敢爱敢恨、敢饮敢醉、爱花、爱酒,心系家国与天下的女子便跃然呈现在了读者眼间。看他人的故事,品不同的人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总会在不禁意间,触碰到读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或是会心一笑,或是潸然落泪。

那一季节的午后,她降生在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的老家里。彼此,她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在襁褓之中张开的黑色眼睛,如这章丘的山,明亮坚韧;似这章丘的水,清流澈纯真。

父亲李格非因才华出众被收入苏轼门下,母亲亦饱读诗书,才性淑真。滋养于如此才学的家世,李清照自咿呀学语之时,就日日熏陶于书香之中,勤读经典,研习古时诗文。得冷益于墨香的她,只管消受诗之绚丽、词之丰饶,根本不晓得这些才气,会将自己带去哪里。

这首《如梦令》旨在忆昔。寥寥几句,随习而出,但读来竟是句句清丽,富有一种自然之美。纯真、灵动、俏皮,鲜活于人前。读罢,使人可见一个日暮时刻,一位乘兴而来的少女。

看当时的景色:暗香浮动,一位清丽的少女嬉戏水上。只见她哼着小曲,笑语盈盈地坐在小船上,追索那一路斜阳。小栥从水面划过,激荡起层层涟漪,晚衬出着最后一丝暮光,浅浅地泛起光泽,剔透晶莹。

人一生最美、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也莫过于此吧。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回忆往昔,当我们再次阅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是否会会心一笑?是否会回想起往昔那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呢?

这一日,日光丰盈,庭院开满了鲜花,暗香盈动,沁人心脾。她正坐在藤蔓上,荡着秋千,像任何一个拥抱着青春年华的小家碧玉。李清照荡在秋千上,远远地望着天上的太阳。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襟,如院落里那些散发着香气的花枝,她的身上,有女儿家的香气流动。

她下了秋千架,轻轻地擦洗自己的双手,忽闻家仆引着客人入院的声音,她连忙朝堂内躲闪而去。慌乱中却将金钗遗落在草丛中。但见来者,少年丰神,精神奕奕。她不觉频频回首,任由两朵红霞飞上脸颊。

到底是按捺不过那狂热的心跳,她还是决定冒一次险,便躲在一扇半遮的门后,那里长着一笔的梅树,刚好将她的身体掩盖,于是倚门回首,假作嗅梅。安静而认真地关注着上屋里的一举一动……春光之下,相遇之初,少女的心事如同眼前那一串青涩的梅,占尽这春日的美好。

那么,这位来者,又究竟是何许人者?

赵家少年名明诚,也就是后来与李清照一同携手,踏遍风霜,路过红尘的爱人。关于这二人的爱情,若要细细讲述,似乎能够写成一本书。

这一日,风和日丽,朗朗晴空,城中赵宅,一阵阵笑声穿彻厅堂,贴喜字的花轿到了门口,亲人们纷纷道贺。就这样她做了赵明诚的妻子,注定要是那个今后陪他走遍山水,写遍春秋的佳人。

身为女子,也许一生中最大的夙愿,就是可以寻找到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寥寥数字,就极用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否有也曾有过这样一个特殊时刻,那像梅子一样青涩的爱恋,如今是否还珍藏在你的记忆之中?当我们再次细细品味此词的境意之时,那少女的羞涩、好奇之心,是否会再次掀起你心中的波澜?

谁不想寻得一份安稳的生活,纵然身在官场,也终是希望全身而退,恬静淡然。然而“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永远是挂在墙上的美好祈愿。婚后不久,李清照的父亲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党争,这对才子佳人也只得被迫分离。行于归梦途中,她抬头仰望,以泪洗面。

据记载:重阳佳节,李清照有感思君情怀,提笔写下这篇《醉花阴》,词毕,遂邮寄远方的赵明诚,以明思念之情。

赵明诚得词,大赞李清照文采飞扬,亦能感受此种心境。反复咏诵,情到深处,竟提笔作词附和。相传,他为此闭门谢客,因于室内三天三夜,潜心酝酿,试与李清照比高低。

三日之后,五十阕词毕。赵明诚故意将《醉花阴》夹于其中,拿给好友陆德夫品评,在焦急的等待中,却不料等来的回复竟是这样:“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赵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