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记载中的盐有怎样的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古籍记载中的盐有怎样的功效?,第1张

食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化学成份是氯化钠,属高钠低钾盐。古罗马人把盐称为“有益健康的结晶体”。

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用海水制盐,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还生产一种“水晶盐”,据说,此盐多产于山石上,无色透明,状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这种盐有“开盲明目”之功效。

关于盐的功用,我国古籍多有记载。如说盐有“引火下行,润燥祛风”之功、有“擦牙固齿、清热渗湿”之效,以及“专治脚气”等等。到了现代,盐的用途更加广泛,食品、化工、冶炼、陶瓷、玻璃、医药等工业均离不开盐。

目录 1 拼音 2 《奇正方》:赤小豆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24 各家论述 25 摘录 3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赤小豆汤 31 摘录 4 《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赤小豆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八十:赤小豆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赤小豆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名家方选》 71 组成 72 主治 7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8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9 《得效》卷十四。为《三因》卷十七“商陆赤小豆汤”之异名 10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本草图经》,名见《方剂辞典》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观聚方要补》卷二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124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赤小豆汤 1 拼音

chì xiǎo dòu tāng

2 《奇正方》:赤小豆汤

21 处方

赤小豆5钱,商陆2钱,大黄6分,麻黄8分,连翘4分,木通6分,猪苓6分,反鼻3分,鸡舌2分。

22 功能主治

诸毒内攻肿满者。

2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合,先煮赤小豆,减1合,去滓,纳诸药,煮取1合服。

24 各家论述

赤小豆、商陆、木通皆利水之药,佐之以麻黄,鸡舌、反鼻者,强通窍之力也,其以大黄者,厚通利之势也,此方之所发动运输陷结之毒以奏神效也。不知者乃曰此方且发且利且泻,一剂三得之良剂者,妄也。盖此证毒内攻而结水气,水气浸毒,毒 气,于是乎毒与水混合皆毒,岂有以此一方除之于三途之理哉。

25 摘录

《奇正方》

3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赤小豆汤

31 摘录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4 《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赤小豆汤

41 处方

赤小豆(炒)半两,当归(去芦,炒)半两,商陆半两,泽泻半两,连翘仁半两,赤芍药半两,汉防己半两,木猪苓(去皮)半两,桑白皮(炙)半两,泽漆半两。

42 制法

上(口父)咀。

43 功能主治

年少血气俱热,遂生疥疮,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

44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热甚者,加犀角2钱半。

4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

5 《圣济总录》卷八十:赤小豆汤

51 处方

赤小豆(微炒)1斤,桑白皮(炙,锉)1两,泽漆茎叶(切,炒)3分。

52 功能主治

水肿遍身,小便涩,胀满。

5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将2味绵裹,用水9升,与小豆3味煮令熟,去绵裹者药,只留小豆,饥则食小豆,渴则饮汁,以利为度。

54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6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赤小豆汤

61 处方

赤小豆半合,桑根白皮半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半两。

62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脚膝肿满气急,大便秘涩。

6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上锉3味,如麻豆大,同小豆用水5盏,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2盏半,去滓,分2次食前温服。

64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7 《名家方选》 71 组成

赤小豆1合,商陆3钱,木通7分5厘,桂枝7分5厘,茯苓1钱5分。

72 主治

毒气内攻,水肿气急。

7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合,煮取2合服。

8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9 《得效》卷十四。为《三因》卷十七“商陆赤小豆汤”之异名 10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本草图经》,名见《方剂辞典》 101 组成

赤小豆5合,大蒜1头,生姜1分,商陆根1条。

102 主治

水气脚气。

10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赤小豆、大蒜、生姜并碎破,商陆根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大蒜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111 组成

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2两,紫苏茎叶1握(锉,焙)。

112 主治

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

11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先以豆1合,用水5盏,煮熟去豆取汁2盏半,入药末4钱匕,生姜1分(拍碎),煎至1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2次。

114 制备方法

上药除小豆外为末。

12 《观聚方要补》卷二 121 组成

赤小豆1钱,商陆1钱,连翘5分,腹蛇脯5分,桂枝5分。

122 主治

生疮,用干疮药太早,致遍身肿。

123 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4 加减

便秘,加大黄。

古籍中的赤小豆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其里有热,所以方中用麻黄汤而去桂枝之辛热,更加赤小豆、姜、枣之甘辛,以祛散在表之寒湿,复加连轺、生

《伤寒论纲目》:[卷五]发黄

气血之分。小便不利而发黄者。病在气分。麻黄连翘赤小豆症也。小便自利而如狂。病在血分。抵当汤症也。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二伤寒门]伤寒发黄(附论)

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杏仁(三十枚)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切二升)上咀。以潦水一斗。先

《伤寒论辑义》:[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鉴〕伤寒身黄发热者。设有无汗之表。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汗之可也。若有成实之里。宜用茵陈蒿汤下之亦可

《医宗金鉴》:[卷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猪苓汤方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五生丸处方南星半夏川乌白附子各30克大豆(去皮称)75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痫证。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准绳·类方》卷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头半两,附子半两(各生用,去皮脐),天南星半两(生),半夏半两(生),干生姜半两。主治风痫。用法用量每服5丸,冷酒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大豆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草乌、南星、五灵脂、没药各等分(生用)。主治风毒,干湿脚气,浑身一切风痛,及服诸药不得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醋调五灵脂末作膏子,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玉机微义》卷四十一引李仲南方方名五生丸组成南星1两,半夏1两,川乌1两,白附子1两,大豆(去皮)1两。主治风痫有痰,阴脉弦细缓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不过7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普济方》卷二四一引《卫生家宝》方名五生丸组成金毛狗脊1两(去毛),川乌1两,防风1两(去芦),川萆薢1两,蓬莪术1两(日晒干)。主治脚气,及风气攻四肢。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盐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十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干姜1两(不炮),乌头1两(生,去皮脐),半夏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大豆末(生用)。主治痫疾。用法用量每服3丸,冷酒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除大豆末外,细锉,捣

详见百科词条:五生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40:27 共8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石南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局方》卷五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36 附注 4 《鸡峰》卷四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医方类聚》卷九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61 组成 62 功效 63 主治 6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石南丸 1 拼音

shí nán wán

2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石南丸

21 处方

石南叶(炙,去毛)桂(去皮)附子(炮)防风(去芦)各180克 牛膝(酒浸)白茯苓(去皮)各250克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60克 薏苡仁180克 五加皮180克

22 制法

上为细末,用木瓜1枚,去皮、子,蒸熟研成膏,和前药末为剂,如干硬,少入热蜜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温肾散寒,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弱,风湿外客,脚气筋急拘挛,腰脊疼痛,膝冷转筋,腿紧不能久立,履物隐痛。

2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木瓜酒送下30丸,一日二次。

25 摘录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3 《局方》卷五 31 组成

赤芍药2两,薏苡仁2两,赤小豆2两,当归(去芦)2两,石南叶2两,牵牛子2两,麻黄(去根节)2两,陈皮(去白)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大腹皮(连子用)2两,川芎2两,牛膝(去苗)3两,五加皮3两,萆薢4两,独活(去芦)4两,杜仲(锉,炒)4两,木瓜4两。

32 功效

常服补益元气,令人筋骨壮健,耳目聪明。

33 主治

风毒脚弱少力,脚重疼痹,脚肿生疮,脚下隐痛,不能踏地,脚膝筋挛,不能屈伸,项背腰脊拘急不快;风毒上攻,头面浮肿,或生细疮,出黄赤汁,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疮,牙龈宣烂,齿摇发落,耳中蝉声,头眩气促,心腹胀闷,小便时涩,大便或难;妇人血气。

3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15、20丸,木瓜汤送下。早起、日中、临卧各1服。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酒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36 附注

《直指》有川续断二两。

4 《鸡峰》卷四 41 组成

石南半斤,续断半斤,黄耆半斤,狗脊半斤,木瓜半斤,乌药半斤,地龙4两,乌头4两。

42 主治

风湿气,脚重少力,脚膝缓弱,或肿或不肿,痹麻胫冷,脚下隐痛,行履艰难,筋脉挛急,不得屈伸,项背腰脊肿痛;及虚风上攻,头面浮肿,生疮痒痛,脓汁浸渍,手脚少力,牙龈宣烂,齿摇发落,耳内啸鸣;脚气痛楚,不可履地。

43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木瓜汤送下。

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医方类聚》卷九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51 组成

石南藤1斤(去芦梗),乳香半两(别研),没药半两,川乌2两(炮),五灵脂(淘去沙土,澄清)4两,自然铜半两,木瓜4两。

52 功效

舒筋活血,去风益精。

53 主治

腰脚疼痛,或曾经坠堕打扑损伤,筋骨疼痛,一切虚损之证。

5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酒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61 组成

石南2两,白术2两,牛膝(3味酒同浸1宿,焙干)2两,防风(去叉)2两,天麻2两,枸杞2两,黄耆(锉)2两,桂(去粗皮)1两半,鹿茸(酥炙,去毛)1两半。

62 功效

去风湿,活血脉,益元气。

63 主治

脚膝挛痹。

64 石南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木瓜1枚(去皮瓤),炊令烂熟,捣作膏,和药末,更用面糊少许同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石南丸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二]肾脏风毒流注腰脚

,脚膝筋挛,不能屈伸,腰膝拘急,风毒流注等疾。石南丸方石南叶薏苡仁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牵牛子(炒)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脚气门]一切香港脚附论

两)木瓜虎骨(薄片姜汁浸一时焙干防有四五十丸。石南丸治香港脚痛楚。不可履地。石南叶(一两)淡木瓜(

《普济方》:[卷三百十一折伤门]伤折风肿(附论)

黑末)随病轻重打和。茴汤或姜葱酒调。常合和剂。石南丸兼服。又方(出永类钤方)草乌细辛羌活独活白芷牛

《金匮翼》:[卷六香港脚之源]香港脚痹挛

和丸,如干加酒,糊丸梧子大,盐汤酒任下三十丸。石南丸香港脚挛痹,去风湿,活血络,益元气。石南白术牛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九香港脚门]药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