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著作 最好能讲一下各属于哪类的!比如《孙子兵法》属于兵书类或商业类。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书:
五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经)》。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九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易》、《书》、《诗》。
史书: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比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子书:
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计有189家,除去汉代的49家外,先秦诸子还有140家之多,各家“以成其言”。清《百子全书》载:历代子书包括儒、法、道、墨、兵、术数、小说、杂家等类100种,先秦诸子类9种122家,各家皆著书立说。
流传至今的先秦诸子书主要有《管子》、《墨子》、《尸子》、《庄子》、《老子》、《杨子》、《慎子》、《荀子》、《列子》、《文子》、《商君书》、《尹文子》、《邓析子》、《韩非子》、《元仓子》、《关尹子》、《鬼谷子》、《吕氏春秋》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兵书宝剑峡,曾是三峡西陵峡中一大绝景。传说,诸葛亮西征入蜀,留下长剑一把,铁卷兵书两本,置于三峡绝壁而得名。
据了解,千年兵书实为三具千年悬棺,因其高悬绝壁发掘困难,加之能增添三峡神秘,故没有发掘。三峡库区蓄水工程展开后,一批古文物专家展开了抢救工作,随着水位的上升,将悬棺从盐壁上挖掘出来并开棺探察。悬棺的奥秘逐渐为世人所知。
绝壁上的“兵书”
千古传说:诸葛亮兵书葬悬棺
村民中流传两种说法:一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得知自己的生命已不久了,即招来他最信得过的人,将别人垂涎已久的兵书与宝剑,装在两具棺材里,藏到了香溪的这一无人可攀的悬崖上。这也是他的兵书宝剑一直未流传后世的一大原因。曾作过古籍研究70多岁的林先生说,此种流传在长江两岸甚为广泛。因之,葬悬棺的这个地方才叫兵书宝剑峡。经昨日清走的两根不知名物来看,不排除是传说中所葬之物的可能。
另一说是,一对恩爱夫妻死后,为了达到生同床死同穴的目的,要求儿女将他们先后葬在了悬崖上。其主要目的是,因为长江流域的湿气比较大,他们葬于干燥的地方便于保存尸身。在这对夫妇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珠宝金银等物。对这一说法,林先生说从情理来看虽有可能,但由于其流传范围太小,可信度也不可能很高。相信不久以后,国家有关部门会公布其真实的结果的。
就第一种说法,还有老村民讲了如下传说,民国初年,有人为了看该悬棺里是否有宝剑兵书,曾花大量时间准备了粗大的绳索,从悬崖顶上吊下了悬棺山洞。这个人因恐惧江水的汹涌,只慌张地从棺材里找到了一把宝剑。可他把宝剑刚要拿出悬崖时,宝剑却奇迹般地不见了。他以为撞上了死者的魂魄,从此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其他人也一样被吓唬住了。
今天人们从香溪顺流而下,约五、六里,便可在江北绝壁上,看到当年诸葛亮所弃的那部“兵书”和那柄“宝剑”。其实,所谓“兵书”,却是半腰岩隙中的几块匣状物体,乃是古代的岩棺葬;所谓“宝剑”却是一柱岩石,不过乍看起来,却象一柄直插在激流中的浮雕巨剑!
兵书宝剑峡又叫米仓峡。在“兵书宝剑”的斜对面,峡口悬岩下有一岩洞,乱风时尘土顺着石孔漏入岩下,好象常年堆积着的粮食。传说是诸葛亮当年屯粮的米仓。
兵书宝剑峡长约4公里,峡内有白沱和小青滩扼守于峡的南北两岸。1978年曾在小青滩挖出一尊屈原石象,系明嘉靖年间的遗物。现已移至秭归县屈原纪念馆。
从小青滩下行,江北岸岩壁上有石如人持竿垂钓,名“姜太公钓鱼”。再下行,悬崖下近水处有月亮洞。每当水涨,太阳照射到洞口时,形如圆月。过月亮洞,出兵书宝剑峡,紧接着就是著名的青滩。
延伸阅读:
导游词结构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访问:
孙子兵法-----孙武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回答者: 清都山水郎001 - 探花 十级 3-9 16:05
孙子兵法有说是孙武所著,也有说是由其后裔孙膑所整理
至于三十六计,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是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战例则有国内外各处的。另外部分计谋则来自后人对部分近代或当代战役想出来的。
所以《三十六计》的著作过程经过了许多年代和许多人的智慧结合,没有单一或固定的作者
参考资料:
回答者:Cloud龙帅 - 江湖新秀 五级 3-9 16:06
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概述
孙武原是齐国人,后来辗转到吴国。当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在被吴国聘为将军以前,曾经蛰伏20年之久。后,姬光即位,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当时,孙武就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后,吴王进攻楚国,将领就是孙武。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著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孙子兵法》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
目前认为《孙子兵法》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作者之谜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 ,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 直到1972年4 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 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版本
竹简本——1972年出土的汉初抄本,是现今为止最早的版本。
西夏文《孙子兵法》,藏于宁夏档案馆。
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
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翻译本
1782年法国耶稣会士 Jean Joseph Marie Amiot 最先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此书影响了拿破仑。《孙子兵法》现在有17种英文翻译本。
历代的孙子注释本
曹操的《孙子略解》为《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
欧阳修曰:“世所传孙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陈皞注,号三家。”
宋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十家指曹操、李荃、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
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所收的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魏武帝注孙子》。
近代中国有蒋百里,刘伯承,陶汉章,台湾的钮先钟、朔雪寒,日本的服部千春,等等均有深入钻研并有专作。
影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实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 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书中不少计名、典故,在中国也是妇孺皆知。《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该书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9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 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内容
全书共分十三篇,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另外有一些佚文如《吴王问》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生优育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所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未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戚继光兵书
戚继光,山东济宁人,他是明代的一位民族英雄,常年征战沙场的他,并不是一个粗枝大叶的武将,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活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知识,写下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兵书,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知识。
戚继光兵书图
其中,就练兵交战的兵书来说,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纪效新书》,这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时,抗击倭寇所写的,书中介绍了练兵的事情,主要陈列了练兵的一些条例,比如,练兵一则中,戚继光写了几大条,选兵,严格训练,赏罚分明,遵守军纪等等,内容简单明朗。
戚继光兵书《纪效新书》还介绍了关于武器的改革,新式兵器的记录。戚继光对于战争中武器理念很强,他认为,两军交战,器械如果不好,那么就会任人鱼肉任人宰割,因此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罗列了很多新式兵器的图样,制作方法,其详细程度,是同时期的兵书都无法比上的。
《练兵实纪》也是戚继光写的兵书,这书是在他到北方主持练兵的时候写的。书中,戚继光认为练兵的重点在于练将,选择品格兼优的将领是很重要的,将是兵的头,如果将能够做好,那么也就会带领军队做好。
戚继光兵书《练兵纪实》主要是写了对于军队训练的基础要点,例如,他认为,练兵,不止是以一个队来论,单兵的训练师基础,不同兵种,虽然着重不一样,但是基本训练是必须的。
戚继光阵法戚继光是很多人熟知的英雄人物,是华夏民族的英雄,作为一代名将,戚继光在军事方面有着很好地才华;自幼饱读兵书的戚继光在排兵布阵方面有着很多过人之处,在其组建戚家军期间,也将其的军事才华展现出来;合理的排兵布阵可以发挥出军队最大的实力,戚继光在与倭寇战斗过程中,多次通过变阵的方式迎敌,戚继光阵法独特,异族侵略者见识到我国阵法之奥秘。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阵法大多是在古人的排兵布阵中加以演变而来的,戚继光根据倭寇的武术套路、排兵布阵的方式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因素加以总结,在古书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研发出更加具有实战能力的阵法;一字长蛇阵、落雁阵多种古书记载的阵法在戚继光的改良下充分展现阵法威力,在与外敌交手过程中,戚继光让异族人见识到华夏阵法的强势之处,多次在不利的局面下,利用阵法的变化给予倭寇重创。
戚继光在与倭寇14年的战斗中,研制出很多巧妙的阵法,鸳鸯阵无疑是戚继光阵法中的精髓,该阵法简单实用,大家都知道戚继光组建的军队更多武士来自于民间,对于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而言,高深的阵法布置很难在战斗中得以实现;鸳鸯阵的设计构造巧妙,期间含杂着几十种变化,该阵法由11人组成,盾牌在前,长矛在后,除此之外,还有长枪和砍刀分列两侧,多种武器可以在不同地形中发挥优势,阵容千变万化中,主要是以“两才阵”和“三才阵”为主。
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戚继光是明代时期的有突出成绩的军事人物,其在抗击“南倭北虏”的战争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稳定了当时的明朝 ,是明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那么,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呢?
戚继光雕像
究竟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其实,要真的来评价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戚继光出生于河南地区,他的父亲是一个军事家,父亲对用兵之事很了解,也非常擅长于武艺。同时,戚继光的父亲也将自己所懂的军事知识传授给戚继光了,戚继光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打战的事情很了解了。戚继光在之后的战争中也的确表现优异,其在军事方面地不断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说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一点也不为过。
戚继光从他的性格中还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很坚持的人。戚继光和倭寇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戚继光肯定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即便是如此多的困难也没有打败戚继光,他还是将倭寇赶出了中国的领地,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坚持的人。
多年来,戚继光在和倭寇的战争中有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戚继光的努力下,倭寇之乱终于被平息了。戚继光就是带着忠君爱国之心去和倭寇进行战斗的,对整个国家都有贡献。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一个有忠君爱国之心的人。
戚继光书法戚继光不止是一个武将,他是个文武兼修的人才,撰写兵书,挥毫泼墨,骑马射箭,均有所作为。对于戚继光,大家知道戚继光书法方面究竟怎样吗?
戚继光书法作品图
戚继光小时家境可以,从小就受到了好的教育,他与文苑班头王世贞交情非同一般。戚继光虽然是武举出身,但是言谈之中也可以引经据典,闲暇时光也可以写写诗文。戚继光书法作品《送李小山归蓬莱诗》目前珍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虽然戚继光不是以书法闻名于世,但是因为其将军英雄气概,使他的书法结构开拓舒展,气势豪放,让人感受到一股发自于心的英雄豪情。
《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这幅书法作品,整幅作品,潇洒从容,线条粗犷,表达了戚继光意气风发的气概,烘托出他内心的沉静与坚毅。
戚继光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作品的书法行云流畅。通过个性突出艺术,果断潇洒,奔放,颇有一股酣畅淋漓的感觉。其书法受到了黄山谷书风的影响,棱角分明的线条勾勒的文字,挥洒自如,体现了戚继光不受拘束的英雄气概。
作为我们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戚继光书法作品流传较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一小部分的书法作品中看到戚继光将军的影子,一个伟大无私,潇洒豪迈的英雄形象。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东西,比如他的精神,他的文化,感受到了他跌宕的一生。
马上作 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将士,他擅长诗歌和书法,洞悉军事和文学。戚继光一生留有丰富的作品,比如诗歌《马上作》就是戚继光的代表诗作之一。《马上作》是戚继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反映了诗人南北征战的戎马生涯,体现了戚继光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
《马上作》戚继光
《马上作》诗歌内容为:“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全诗共有二十八个字,是戚继光守卫蒙古边境时期所写的作品。
前两句用“南北”一词写出了诗人在空间上的跨越。戚继光从东南沿海到蒙古边境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中体现了戚继光征战四方的作战历程。接着,用“报主情”三个字体现了戚继光忠义品质。对个人而言,戚继光也喜欢过安定祥和的日子,但是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安稳,戚继光宁愿奔赴在南北战场,为保家卫国作出努力。第二句中,诗人用“笑”一字,展现了戚继光豪迈乐观的精神。为了抗击侵犯明朝疆土的敌军,戚继光看过一路上的美好风光,也在深夜十分途径过悄无人迹的边境。第三句中,诗人用“三百六十日”指出自己日复一日的人生轨迹。看似平常的一年时光,对戚继光来说,每一场战争都是惊险的。最后一句,诗人用“马上行”三字点名了诗歌主题《马上行》,表现了诗人忠于国家,热爱百姓的爱国主义情操。
对戚继光的评价戚继光是明朝功不可没的将军,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提起这个英雄,对戚继光的评价首先是赞颂他的军事思想,他所建造的兵器手刃敌人绰绰有余。
戚继光雕像
但这样一个爱国将领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对戚继光的评价到底是如何来的呢?这跟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爱军事,立志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将军。成年后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开始了他腥风血雨的一生。一个人到底要有多么坚定的内心,才能将一个梦想坚持数十年。戚继光做到了,并且他的成就大大超过他的父亲。他一生为国,有胆识有才能,可以说是当时明朝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倭寇是日本的残兵败将,他们在中国境内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也正是有了戚继光才能使百姓免于倭寇的侵扰。歼灭日寇,使戚继光一夜之间成为了民族英雄,但是这样的称号他受之无愧。百姓们爱戴他,他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如果放在今天,他便是一个打鬼子的大英雄。应该被给予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当时的戚继光是非常低调的。伐寇之后他又转去修整了长城,并且亲力亲为。
这样一个统领将军跟士兵们同吃同睡,一同劳作,不分待遇。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戚继光却习以为常,他不把自己看成一个领袖人物,在他思想里他也只是一个与祖国荣辱是一体的普通人而已,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才成就了这个英雄不平凡的一生,这样的英雄我们当然要给予极高的评价。
《六韬》由于原书作者姓氏失传,对于它是不是一部先秦兵书乃至具体成书时间也就引起了后人的种种猜测。自北宋何去非首先提出对《六韬》怀疑之后,南宋叶适遂判其为伪书。此后,宋明以来的学者群起而应之,南宋的黄震,明代的宋濂、胡应麟、焦肱、张萱,清代的姚际恒、姚鼐,近代的梁启超,现代的黄云眉等均断定《六韬》为伪书。究竟伪在何时,也有不同意见:
一为周末说,“《六韬》言骑战,其书当出于周末”;
二为楚汉说,“今所传《六韬》、《三略》,乃楚汉间好事者所补”;
三为汉以后说,《六韬》为“汉以后人伪撰”;
四为魏晋说,“考《汉志》有《六搜》,初不云出太公,盖其书亡于东京之末,魏晋下谈兵之士,掇拾剩余为此,即《隋志》《六韬》也”。
70年代初分别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和河北定县汉墓南北两地出土了竹简本《六韬》和《太公》。据专家们考证,这两座汉墓的埋葬时间,前者至迟在汉文帝即位之前(前179年),亦可能在秦楚之际(前209~前203);后者断为汉宣帝王凤三年(前55)。很显然,简书书写年代应在埋葬之先,而成书年代又必定在书写年代之前;既然埋葬年代为汉初或秦汉之际,那么上述所谓秦汉以后伪撰的说法不攻自破,《六韬》为先秦兵书便确定无疑了。具体成书于先秦的哪个时期,这是汉简所没有解决的。近年发表了一些考据文章,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春秋说,认为《六韬》“著作的时代大抵在社会变革的春秋时代”;一是战国说。比较看来,战国说较合情理,其理由是:
(1)《六韬》开始杂取儒、道、法、墨等家的思想,这种各家思想开始走向融合和统一的趋势,只能发生在战国以后,不可能在春秋之前。
(2)《六韬·武韬·兵道十六》引有“黄帝曰”,黄帝的传说最早出现于《左传》、《国语》、《逸周书》,这三部古籍均为战国时作品,尽管所依据的材《六韬》书影料可能会早一点,但黄帝的传说流行却在战国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所以,引用黄帝之言的书只能在战国以后。
(3)《六韬》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骑兵部队的编制、骑士的选拔和骑战战法,其最高战术单位是二百骑,车骑比例是一比六或一比十,主要任务是邀敌、追击、奇袭和骚挠敌人等。这些情况既不是春秋时期的情况,也不可能是汉以后的情况,因为汉时骑兵已跃居于诸兵种的首位,韩信破赵时用骑兵二千名;文帝时一次出征动用骑兵十万名,车骑比例达一比一百。所以说《六韬》反映的骑战只能是战国时的情况。
(4)《六韬》中的“避正殿”、“将相分职”、“万乘之主”、“百万之众”等内容都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特点。
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原文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意思是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打仗既要讲究如何带将,还要讲究如何带兵。一员大将,有勇而无谋,必是莽夫,有谋而无勇,必是懦夫。都干不成大事情,乃是兵家之笑耳,充其量只能算做是一棋子而已。
扩展资料《英烈传》系由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至于那些英雄似的人物如常遇春、胡大海、花云、徐达、李文忠、沐英、朱文正、邓愈、汤和、郭英、朱亮祖 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今天流行的评书《明英烈传》、《朱元璋演义》等曲艺作品就是据此而加工所成。而且评书、鼓书、评话等关于明英烈的作品,已经属于“英雄传奇”特征浓厚的文艺作品了,人物和故事不局限于史籍记载,更加生动、精彩。
参考资料
——英烈传 (古典小说)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古代到底也没有禁止兵书。相信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就一本兵书嘛,干嘛那么兴师动众的去禁止呢?有必要吗?确实有必要,而且古代不止一个朝代将兵书列为被禁止之列,大家所熟知的《孙子兵法》就在被禁止的名单前列。
首先明白一点,古代禁兵书的朝代是很有特色,主要分为先秦、秦朝、汉魏时期、宋朝,这几个历史时期对兵书的封禁是很严厉的,而且这些时代的背景也是独具一格的。
首先是先秦时期,在战国之前实际上大众是不怎么学习兵书的,官方对兵书也是严格管控的,毕竟教人行兵打仗是不好的,你都学这些,社会还要不要稳定了。
但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下舆论大开,各种思想火花接连碰撞,而且在乱世纷争下各种用兵之道也是层出不穷,于是各种兵书出现了,甚至出现了兵家,位居百家之列。
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相信天下太平以后不会有战事了,一切按照制度发展就可以,于是收归天下兵器,把各种书籍也收归咸阳有国家保存,兵书作为比较敏感的读物,自然被禁了。后来张良为学兵法还得在黄石公那各种献殷勤,就看见兵法之难得。
后来曹操乃至赵宋皇帝,后有过静止兵书的举措,曹操是为了避免再度出现用兵大才继续乱世纷争,而赵宋则是为了完善重文轻武的国策,将天下兵法都给禁了免得有人学完惹事生非。
但是,这种禁止兵书的举措,也产生了不良后果。一是国家缺少了用兵大才,因为兵书一禁止人们就没啥学的了,行军布阵自然难以成气候,这就间接导致了国家人才断层。此外,各朝代或禁止兵书,或收归国有,造成民间没有了历史典籍,而都城遭遇战火时很容易造成书籍焚毁,造成了文物的遗失。
本文2023-08-18 05:04: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