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看就懂的夏商西周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读《一看就懂的夏商西周史》,第1张

以前只对夏商周历史了解了一点皮毛的时候, 看到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人们越来越不守信用, 且孔圣人为代表的一群人一直呼吁倡导要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于是就以为夏商西周那个年代,人人守信, 温良恭谦让。后来发现其实是我想太多, 只要有权利就会有欲望, 就会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 人们所怀念的周礼其实只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

这三个朝代其实都是部落联盟的集体,天子只占自己的一片地,其他地区分封诸侯,诸侯只是上贡承认你领导的地位,类似附属国的关系。

本书大部分应该都是史记中的记载, 但是其中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能让人感到更加的信服。

夏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其实并不可信,增长见识即可。

夏禹

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履癸,夏朝最后一位皇帝,即夏桀,与帝辛(商纣王)一样,前期智勇双全,后期宠信美女(妺喜),杀忠臣(关龙逄),最后被英明神武的商汤所灭

契, 始祖,其母吞玄鸟卵而生(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真实写照),后世人感其功德, 按照当地的风俗都要在他的坟上添一不黄土,慢慢的竟然堆成了一座小丘,即现在的商丘。

相土,驯野马,野牛,野猪,野狗,野鸡等。

冥,善治水,死后人称玄冥,也称玄武(古音“冥”与“武”同)。

王亥,驯养更多的牲畜,过剩之后与其他部落互通有无, 从此开启了商人的时代,所以后世商人都视王亥为商人始祖

天乙成汤革夏命,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

盘庚,迁都城殷,之前商都城多次迁徙,或因贵族争斗,或因自然灾害。 迁殷之后商都城固定所以后世也称商为殷商,

武乙,射天,王权与神权的一次激烈碰撞

帝辛,商纣王, 前期英勇神武, 后期骄傲自大,酒池肉林,炮烙发明者,重新妲己,杀害比干。与履癸的罪状如此相似,简直就是一个人啊! 所以我是不信的。

引用淮南子里的一句话:

牧野之战: 商灭周兴,帝辛自裁。

总:商朝的君子名字都是以十天干命名的。很有意思。

被孔圣人称作‘郁郁乎文哉’的大周,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礼了吧,比较感兴趣的点没有很多。

姬弃: 后稷,周始祖,相传乃母亲姜嫄在郊外偶然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踩上去而孕,又一个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反应。

姬旦:即周公,姬发的弟弟, 超级贤明忠诚的一个人, 五朝元老,想了解他是因为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相传姬发时代人才较少,所以大力网罗人才,一旦有人才来投,周公即使吃饭的时候也要把嘴里的饭吐出来然后去见贤人,故称周公吐哺。

周幽王: 宠信褒姒,烽火戏诸侯,废长立幼,被羌狄灭国,西周完结。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 无需精读,翻翻即可。

文王四友的说法历来有两种,

1、《汉书·古今人物表·上中仁人》:“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颜师古注云:“大颠已下,文王之四友也”。

2、《尚书大传》(清陈寿祺辑)卷三:“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为四友”。

武王的大臣,应该是在继承了其父亲的班底情况下新涌现出来的,比如周公,召公,毕公等

记载的搜集我想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正史上,包括尚书,春秋三传,诸子文集,史记和汉书,竹书纪年,战国策等,再往后的书基本上不可信了

其次是出土文物,譬如青铜器,出土竹简等

对于史籍,除了像汉书那样直接列名的,还应该注意那些在后世有传承的家族,其祖先可能就是周初的功臣,比如周公黑肩就是周公旦在王畿一支的后人。

说实话,我觉得《明朝那些事》是可以接受的……好吧……如果你一定要专业的话,我建议去看杨宽先生的《西周史》,许倬云先生关于汉代的书,田余庆先生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吕思勉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也可以是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以及《续编》),黄永年先生写的关于唐史的书,以及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邓广铭以及邓小南关于宋史的书,韩儒林先生关于元史的书,孟森先生关于明史和清史的书。

上面都是断代史,如果是通史的话,我建议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或者吕思勉先生有一套写中国古代史的,貌似是从先秦写到隋唐。他还有一套《白话中国史》(个人认为这个不能代表吕先生的水平,但是可以作为入门读物)

那些书我无法一一详细介绍,说实话,西周史什么的我自己也没看过……但是绝对可以说,这些是权威和基础。比如吕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史实十分详细,属于理脉络的那种。而唐长孺的书则是论证十分清晰,很多时候非常有启发性。他的书是一篇篇小论文组成的,所以论述性更强一些,里面的很多观点,在今天仍然被奉为圭臬。邓广铭先生是首开宋史职官的一些系统性研究,陈寅恪先生对他的大作《宋史职官志考正》写序。而他的女儿邓小南现在也算北大宋史界(我认为是全国宋史界)执牛耳的人物。我比较喜欢她写的《祖宗之法》。陈寅恪先生的两本大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也都是就个个方面论述的为主。《略论稿》主要讲制度的渊源,上述到魏晋南北朝,开启了隋唐帝国南朝化还是北朝主流的强大争论,至今不熄。《述论稿》主要也是讲唐代的一些政治现象背后的问题,提出了诸如“关陇集团”一些很有名的概念。眼光独到,功力深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