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2收藏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第1张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不久,就开始向东方邻国传播。13世纪起,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经波斯、埃及向欧洲传播。近代面对西方现代印刷术的传入,雕版印刷术因手工技术繁杂、成书速度慢、成本高、色彩单一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抢救和保护这一绝技刻不容缓。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职能机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作为自筹资金的事业单位,面临转企改制的形势,市场经济正逼近传统雕版印刷工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006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连城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7月12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将采用“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上门学艺”的开放式传承方式,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2005年10月,江苏省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对外试开放。被誉为清代扬州雕版印刷极盛时期标志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回到扬州与世人见面。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京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是我国目前传统雕版技艺保存最好的3家单位。

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

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

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扩展资料:

古籍版本的历史说明: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这和史的分期有所不同)。

广义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例如旧体诗文集、对古籍所作的旧式校注之类,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

古代雕版印刷图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

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

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清末至民国期间,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够传承与延续下来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

最后是家刻,他们以家族传承或拜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清末以后,这种传承方式也走向衰败。

清代以来这一带雕版艺人众多,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 “扬帮”领头人。1958年,陈正春受聘于扬州古旧书店,并参与建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