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起源
书画装裱艺术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考古资料来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其“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上述资料可以将我国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古旧字画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都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糟朽断裂等等,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会朽烂而毁之一旦;然而一般收藏家们买了古旧字画,不了解修复古旧字画的重要性;要知古旧字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如果修复的不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旧字画造成更加严重损毁;危及古字画的寿命,也削弱了古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今天在博物馆、美术馆、拍卖会及民间收藏家中能看到几十年、几百年前的古旧书画都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装裱好的杰作。可见,古旧书画的修复对于保存文物是何等的重要!修复古旧字画是一项费神的精细活,难度较高,也是一门复杂的修复技艺。
秦汉时盛行屏风,那时的屏风就是经过裱褙的,以起加固保护作用。后来,因旧屏风上拆下的书画需要保存,就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装裱,因此汉代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了。装裱书画既为了保护,又是为了美观,对帝王而言,还是为了显示其威仪。先秦时代就有“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荀子·富国》)的说法。
旧书重新加固可以去找专门翻新旧书的手艺匠人。不论新书还是旧书,放置或搬运时,很容易受到灰尘、污渍及强光照射的影响,使得图书沾染上脏东西、发黄、霉变等。重新塑封就能让图书隔绝这些伤害,同时分拣运输中还能相对防止挤压变形。
有虫可以用这种方法:旧书如果保护不周就容易生虫受损,如果书籍生了虫子,就把书用塑料袋包好,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12个小时左右,蛀虫就会被冻死。如果书籍被水浸泡,无论阴干或晒干,纸张都容易变皱变黄,这时如果把浸水的书面抚平,放入冰箱冷冻两天后,书便能恢复原样。另外,将旧书先用酒精球擦一遍,然后把书放进塑料袋里,放入冰箱冷冻两天,这样既杀死了细菌,擦净了污垢,旧书又能平整如新。酒是陈的香,好书也是如此。久盛不衰的名篇就似多年的佳酿,要您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一定回味无穷 。
这是教你怎样御防生虫和一些保护书的方法:一、 立体显微镜检测法
采用立体显微镜检视碎屑,就可知道有没有虫蛀。一经发现虫卵粘附,修复人员便立即采取救亡行动处理。
用该方法香港中央图书馆馆长助理钟达志先生曾对收到的袖珍版本的古籍书进行过多次修复。透过显微镜,可清晰看到要修复的部分,书页与修补物衔接的位置,就可精确地进行吻合修补。
二、 速冻冷藏灭虫法
将书籍用塑料袋包装,抽出大部分空气并密封后,放入冷柜中,将温度调至-30℃速冻,经冷藏10天后,用低温将书虫杀死。若要处理的书籍数量较大,可送博物馆等单位处理。那里有氮气灭虫室,把有虫的书籍放进密封的铁柜内保持柜内的氧气含低于03%,害虫和虫卵便能完全被杀死。
为什么不采取更为直截了当的化学杀虫剂,钟达志先生这样说,一般我们都不鼓励用化学试剂,因为一来会污染环境,还会引发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另外,很多化学剂也会残留在文献上,对文献造成不良影响。日后读者或研究人员翻阅时,也可能会对他们带来伤害,所以这样的做法是可免则免。
三、异物去除法
除了灭虫,古迹修复人员要应付的问题还有许多,例如:回收的书都曾用过,上面或有些不适当的修补物料,如粘有标签、透明胶纸等,时间一久,便会留下残渍,令书页变黄。还有一些书籍钉有已经氧化多时的铁钉,铁经过氧化后体积便会增大,连带钉着的书页也会被扯破。所以遇到这些情况,就要在第一时间将有害的外物移走和祛除。
四、 颜料处理法
一些民国早期的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印刷用的是水溶性颜料,里面签署用的也是水溶性颜料。通常用以修补书页的粘合剂多是采用水调制,涂上去也会有融化颜料的可能。如何掌握既可以弄湿纸张又不会令墨晕开,那就要配合工具和操作技巧来完成。利用真空吸力台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将有水性墨水的文献,以吸水纸承托,然后放置到吸力台上,再在四边封上一层塑料薄膜。因为吸力台另一端接驳了真空泵,开动后吸力便会令文献与吸水纸紧贴,促使湿气向下走,减少向四周晕开。所以很适合用来处理一些有水溶性颜料的文献。
五、 文献修补法
不同的古籍,纸张厚度各有不同,修复时应备有最常用的五、六种修补纸以作配用。一般均采用中国手工纸,如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等。遇到书籍的用纸较厚时,采取将修补纸重叠使用,调配其厚度,不然会影响外观的美观,也会因读者翻受力点不匀而令书页有再破损的可能出现。
破损图书的书边沿,可先用小刀把重叠的钎维分开以及整平,然后用毛笔沾水润湿。用以修补的纸张亦同样沾湿,然后将之撕开,纸边即会突出一丝丝纤维,用粘合剂将书边与修补纸粘在一起,修补的位置便会很吻合。假如需要修复的文献本身用纸很厚,那就要先在修补纸张底下垫一块胶版,用针打小孔,再沿界限撕开,这样修补出来的接口就能较紧合、牢实。
六、 水溶性粘合剂
修复人员采用的粘合剂主要是水溶性的,是用小麦的淀粉掺水调制而成,稠度按需粘合纸张的厚度而改变。一般不采用含有机溶剂的胶水,原因在于纸张由湿变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拉力。施与适当的压力,可以令它更平直。其它虽然使用上比较方便,但一经粘合后,还原的方法比较费事,甚至可能会影响文献的原貌,而且它亦没有那种粘合剂的特性,也无法令修补好的文献比较平直。
七、 除霉法
文献大敌中,不得不提可恶的霉菌,它也是直接威胁古籍安全的。收到发霉的书籍就要第一时间放它到干爽的地方,用吸尘器吸走发霉孢子,待情况稳定后,再用工具刮走霉菌的主要部分。而发霉的霉渍,可先用温水清洗,再用双氧水处理。此法虽简单,但并非一般人可自行完成。吸尘器安装了高效能隔尘网,较小的粒子也能隔除,假如隔尘网不够幼细,只会一边吸,一边将霉菌在空气中散发出来。另外,用双氧水清洗文献也不是直接倒入那么简单,需根据文献状况,采用不同的浓度和步骤,否则会将书页漂得过白,甚至造成破坏。
八、 干湿处理法
古籍干裂的情况处理,先给它一点雾气,让它变软,在用纤维托底,避免裂痕伸延。书籍最好存放在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空气流通,温度低于25℃、没有阳光直射的环境,以减少光线的影响。应鼓励读者和馆员定期将书籍取出翻阅,以便检查它们是否一切正常。
九、结语
书籍修复方式不断的发展进步,除了以人手修补,也有相关机器配合。由于修补物料对书籍的影响,现实环境中一般在短时间内不易被察觉,但后果可能相当严重,所以选择修复方法时尤为重要,更应小心考虑周全。
1、樟脑丸可以预防书本虫害
书本放久了会慢慢的变黄变旧,这时小虫子就过来做客了,小编的爷爷原来是一位老师,对于书籍的爱护特别的细心周到,爷爷家有一个书架,对于不常用的书籍,他会将包好樟脑丸放在书的周围角落上,樟脑丸强烈的气味可以驱散病虫,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虫蛀。
2、氮水可以擦除书籍上的霉斑
书的纸张本是娇嫩,需要呵护保养,一旦受到了水汽,纸张就会长出霉斑,气味也难闻。利用氮水可以擦除书籍上的霉斑,只要一根棉花棒蘸上些氮水,涂抹在上面轻轻擦拭就可以了。
3、面包瓤可以吸除书籍上端的灰尘
面包瓤有明显的除灰效果,先将书本上端的浮灰吹走,吹不了的就可以用面包瓤稍加水分的去擦除,用过之后书本还能恢复白净。
4、书页中夹上烟叶能防虫驱虫
夏天蚊虫特别多,这时可以将烟丝或者是烟叶夹放在书页中,能够有效的发挥驱虫的作用,这样对于书本的保护可以加强预防,并且对于家庭防蚊虫叮咬,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扩展资料:
书的保存方法:
1、温湿度控制
纸质文物的保护环境要求: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冬天室内的最佳温度为15℃,夏天为25摄氏度,一年四季的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50%~65%之间。此外,室内24小时内温度变化值不应超过5℃,湿度变化值不应超过5%。
否则,纸张纤维的抗张强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并可能滋生大量的细菌微生物。 根据这个要求,家庭能做到的就是买一个测量保存地点温湿度的仪表,根据仪表读数来判断环境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就要使用设备,比如给保存地点装空调用来调温、减湿,装空气加湿器用来加湿。
2、防霉
书最可怕的两种病害就是发霉和生虫。防霉除了温湿度控制之外,还要及时通风使霉菌难以滋生。不过我国由于空气质量问题,还要装空气清洁装置来降尘,污染严重的时段减少通风时间。
3、控制光照
强光照和紫外线会导致纸质文物脆裂泛黄,所以保存地的玻璃最好改用深色玻璃,灯泡换为低瓦数低紫外线光源,尽量减少光照时间,古书尽量放入不被日光直射的箱子或者架子中保存。
4、防虫
最有效的方式是创造低氧环境,用气密性好的箱子,并向其中充入惰性气体,不过成本和技术难度都很高。如果实现不了可以放置一些除虫器具譬如樟脑等,以及把书放入塑料袋中密封。此外做好灭鼠、灭蟑螂等工作。
5、正确的取用方式
进入保存空间后,人戴口罩,取放书籍用手套;书籍不要长时间摊开放置,线装书最好平放;箱柜离地至少25mm,避免靠墙;禁止明火,如有暖气一定做好维护不要让暖气跑水等等。
保养:
我理解的保养是在书还很完整、没有破损时进行的。要做的就是防止损伤。
收藏起来的旧书主要是要防潮,防蛀虫。
时常读的旧书——
1/有价值的旧书最好是不要留下字迹。做笔记可以另寻空白页夹入或自成一册。
2/不管新书旧书,价值如何(我想既然已经买了应该都是不错的书吧),都不要折角、打开时扣着放或卷着放。
3/读书时不吃东西。读书时不吃东西。读书时不吃东西。
修复:
先说一下专业修书必备的工具,有钳子、轧子、排刷、毛笔、碗、喷雾瓶、鬃刷、剪刀、压铁、方顶铁锤、锥子、针、丝线等。
工序有拆书、揭页、洗书、配纸、制浆糊、修补、捶平、喷潮、压平、剪边、齐下脚、齐书口、压实、上纸钉、上封面、上线等。
至于日常修复旧书,如果你的旧书不是破到一定地步的话,有剪刀,裁纸刀,镊子,毛笔足够了。鲁迅先生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和两块石头就能保护好自己上千的藏书,使其没有一丝污损。
修书像看病一样,也需要望闻问切。具体可以根据上面的工序步骤检查自己的书,看看是否需要按照步骤来做。一般如果是内页有所破损,那么需要配纸、制浆糊、修补。配纸即根据书本来的纸质来选择纸张,这样修补出来的书还原度才高,如果不那么讲究的话就用好一点的纸就好。制浆糊是为了不损伤原来的纸,专业的修书师傅可以根据纸质和破损程度制作不同浓度的浆糊。日常修补如果不方便可以用优质胶水或胶棒代替,但是不要用双面胶、透明胶。双面胶时间久了会透过纸张显现出来,粘性也会消失。透明胶不美观。修补的时候就一个词,耐心。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镊子,毛笔(蘸浆糊或胶水,尤其是边角部分更需要)。镊子在抚平边角的时候也很好用。
其他的按需求来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心耐心耐心。手工废的话还需要点一下天赋值,做多了多少能找到些门道。暂时想到这么多。
V+ 广告梗
太阳直射会很快的让书口变黄,另外应该和湿度、灰尘有关系,这种条件下利于昆虫生长繁殖,注意不要让汗渍弄到书口上。书口变黄没有有效的祛除办法,有以下两个方法可以选择:
1、最简单的就是用细砂纸打磨书口,注意要把封底、封面以及书中的铜板页(就是那种有光的、有点硬的纸,上面多数情况下是印彩图的)分开,打磨的时候根据发黄的程度决定打磨时书口的弧度(先随机打开一页书,看看发黄的地方有多宽);
2、用切纸机稍微的切一下,稍微切一下,切后的开本大小不要差 的太大,活儿好的话(还要看发黄程度)切掉半毫米左右吧(如果封面、封底有折页,切的时候在封底上垫薄、硬物,掀开封面再切,如果书内页有大幅地图,慎用此法),(如果书薄的话,那种切照片的就可以,也不贵。) 如果是封面、封底脏的话,可以垫玻璃版用漂白粉等刷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最后压报纸阴干。这种方法家里最好有胶装机。
此外潮湿对图书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纸张中非纤维素成分或残留在纸张中的酸碱、漂白粉等有害物质,在高温、高湿度影响下,会造成纸张的老化和对纸张的纤维发生腐蚀作用。另外潮湿还能造成图书的霉烂和虫蛀。所以家庭的书架、书柜等要放在干燥通风处。各种光对图书都有一定的危害,特别是日光的危害更大。因此,书架要避免日光直射。对已经受潮、着水的图书,要采取通风晾干的方法,千万不能放在日光下曝洒,以防书面发黄变脆。藏书要防虫蛀。书架、书柜中可放些用纸包好的卫生球、天然樟脑精块、樟脑粉等对人无害的防虫药物;并要经常翻倒图书,发现虫蛀、鼠啃的书刊,要及时处理,防止蔓延。图书摆放时,精装书、平装书可真放,书脊朝外,便于查找。摆放时,如一层未装满,可放一个书档,以免书松散歪斜,造成书背弯曲、书页卷曲。线装书书体较轻,不宜直放。
另外对配有函套的线装书,也是平放较好。开本大的图书(如期刊杂志),不能硬塞入低的书架格内。书架、书柜中要保持清洁。灰尘不仅污染图书,也容易引起虫蛀和霉烂。受损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尤其图书页角的皱折,要随时整平。为了记住看到图书某一页,要使用书签,不要折角。书、刊染有指痕,可用棉花浸上肥皂水擦洗一两遍,然后用吸水纸将水分吸干。若染有墨水污迹,可用吸水纸垫在染有墨迹的书页下,用浸过双氧水的棉球轻轻擦洗,尔后在上面覆上一张吸水纸,纸上压上几本较厚的书,当书页阴干后,墨迹就会消失。书刊受潮起霉迹,可用浸过明矾水的棉球擦洗,然后用吸水纸把水分吸干。
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回答——一般地说,这样的情况,应该交由有良好声誉和技术的装裱店的师傅来做。
如果想了解一下有关知识,这里摘录诸品芳先生的经验之谈,共同学习。
在中国古旧绢本书画修裱中,一般包括对画芯的清洗、揭、补、托、全色等五大工序。
1、清洗
绢本画芯如有撕破、断裂,应在画芯反面用纸与浆刷平固定,注意画意拼接正确。其画芯清洗,只能直接放在裱台上操作。清洗前,在裱台上衬垫薄皮纸或细网网绢,用水排笔衬平吸干。画轴放上慢慢打开,画面朝上,用水排笔淋能固定的画意,动作轻慢,不能过急,然后找画意其它分散的碎片。还原固定整个画芯时,应仔细观察画意,细心拼接,准确到位。然后才可用毛巾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小心慢慢吸干固定。再用稀浆水油纸刷平在画面上,并在水油纸上面刷上两层宣纸保护层,然后动作轻慢地连裱台上的衬绢一起移动到另一个裱台上翻身,把有水油纸与保护层的一面刷平在裱台上。
2、揭画芯
揭画芯是修裱古旧书画的关键性的工序。《装璜志》中强调“书画性命,全在于揭,因此,在操作时必须要认真,耐心细致,注意力高度集中。
揭画芯时注意要用手指与镊子进行操作。先小心揭除表面两层复背纸,同时注意水分是否足够完全润湿画芯并调整水分,揭时在画面的空白处或易揭的地方开口,按其规律顺着一个方向,循序渐进。揭至命纸层须小心,能揭就揭,不能揭就搓,搓时注意手指放平,来回把厚处轻轻磨擦,如有零碎纸衣用小毛笔用水逐步清洗,不能操之过急,做到揭净。如遇画芯原补丁色彩接近,绢丝经纬正确,接笔尚好,可以保留原补不动。不佳者应揭去重补。用稀绢托纸绘制的画芯,其托纸不可揭去,以免使原画芯失神。画芯逐步起空可采用滚浆法加固,即以正面施一些稀浆糊,使绢与纸粘合结实。揭去旧托纸在洞口处用浆刷刷上一些稀浆糊以防翘口,等画面完全干了之后,才能进行补洞。
3、 修补洞口
在揭完托纸后的画芯的缺损之处精心修补。破损的绢本画在揭去复背纸及托纸后补缺方法,大致有三种:贴补法、斩补法、整托法。其中贴补法最有利于绢本画芯的保护,不会损伤画芯,又省补绢,效果最好。
在补缺前,先把磨快的小刀尖刮去洞口旁多余的单丝、杂丝,补绢前洞口的油纸上用小毛笔涂上厚浆水,每个洞口的补绢根据画芯的经纬丝都要对准,不能弯曲。绢补之后,用小毛笔涂上厚浆水,再用手指轻轻摸平,待干之后将洞口周围的多余补绢用磨快的小刀放平在洞口上轻轻刮去,刮的程度,以手感摸平为限,再用小毛笔涂上补浆水,使补绢与洞口四周粘连。大小洞口补完,剩下的裂逢及小芝麻洞,都要用加染好颜色的细网网绢用小毛笔浆水条点滴都贴上,不能漏掉。
4 、托画芯
首先把补洞完好的画芯在裱台上起身,照常规把画芯裁齐,裁画芯时注意图章、款识,同时配好托纸尺寸。由于绢画撑平一段时间有较大的伸张,所以先下台使其自然收缩再润湿托心,以避免绢丝过度伸张,日后影响裱件收缩变形,或于装裱过程中走墙、崩裂。
托画芯的操作程序,先用清水把托纸用排笔匀水,折起匀纸。再把画芯有水油纸糊上的一面也同样用清水排笔刷匀。然后把调好适度的薄浆直接刷在画芯的背面。最后把托纸刷平在裱台上,把画芯刷平在托纸上,翻过身再刷平,隐上白的助条纸。这样,前面加糊的水油纸和两层加护的宣纸已经完成使命可被揭去。如碰到较破的画芯,揭水油纸时动作切要灵活小心,揭时两手放低把水油纸轻轻抖动,如发现画芯绢丝粘上水油纸时,立即停止,改变揭取的方向,有时只能把水油纸撕成小块剥离,用以保护画芯。然后用清水小笔把翘起的绢丝理平。露出正面的画芯,正面仍有糊水油纸的余浆,需待画芯半干时,轻轻地擦去,动作时掌心朝下用手指的平面平平伏伏地顺着绢丝轻轻来回揉顺,我们称之为“除浆”。这是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画面的余浆不除净,会影响洞口的全色,出现反色现象,无柔糯之感。全色前,防止绢本画芯崩裂,应托两层宣纸吸在画芯的背面贴平,然后进行接笔全色。
5 、全色接笔
全色在修裱古旧书画过程中是难度较高的技艺。全色就是根据原画意把残缺处用颜色补全。依修复原则于画面破损处以安全的颜料补全底色,使整体画面视觉协调,全色时台口必须选择光线明亮的窗旁顺方向。配调颜色时要将画芯本色与洞口的底色反复比较,要随画意的变化灵活加减颜色,全色时注意笔头干湿得当,全色不能一次求成,一般由浅人深,先把大洞旁的小洞、稀缝用小笔尖点、钩的方法把洞口环境做好,再可补缺大洞的颜色,其方法为手执斜笔从右往左笔锋轻轻提起一笔接一笔上下进全色,注意全色切莫把洞口旁环境全黑。全色要注意画意的整体成色气势,随机应变。接笔前应仔细琢磨原作意境、颜色、用笔,有把握才能下手。特别是书法,能接就接,不能随意接。必须有依有据,否则,适得其反。
希望能够帮到你。
2008年,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9 Ⅷ-136 项。
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都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糟朽断裂等等,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会朽烂而毁之一旦,然而一般收藏家们买了古旧字画,不了解修复古旧字画的重要性,要知古旧字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如果修复的不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旧字画造成更加严重损毁,危及古字画的寿命,也削弱了古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美术馆、拍卖会及民间收藏家中能看到几十年、几百年前的古旧书画都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装裱好的杰作。
古籍修复工艺亦称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它的历史与书籍发展史息息相关。修补破损古旧图书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为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本文2023-08-18 11:53: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