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分三种,一种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健脾、肺、肾,一种有毒
有一味中药因为产地不同而分为三种,这味中药材深受李时珍的推崇,并在其著作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多次提到。值得注意的是,这味中药其中一种偏于“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偏于“健脾、养肺、温肾、安神”;一种偏于“养心、利尿”,但却有毒。这味中药就是五加皮。
五加皮作为中药使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古籍认为是五加科落叶灌木五加的植物根上的的根皮。现代发现植物五加有三种,深究之后发现《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是产地为南方地区的中药五加皮,现在也称作“南五加”。
[五加皮的作用]
中药五加皮尤其是“南五加”深受中医喜爱,其中又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医对它十分推崇,在《本草纲目》对五加皮有多处描写,其中 养生 方法有“煮根茎酿酒饮,益人”,还有后世广为流传的“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也是出自《本草纲目》。
五加皮如此深受推崇,那么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认为,五加皮的四气属温,五味属辛、苦,归肝经和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消水肿、益脏腑”的作用。
[三种五加皮的各自特点]
中药五加皮的作用是对三种五加皮的记载,大多数中医认为是南方五加皮的作用,这三种五加皮分别是:香五加皮、五加皮、刺五加。
1香五加皮。
中药香五加也是中药五加皮的一种,产自于北方,是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与南五加皮属于不同属植物,但作用相同,因为有一种奇特的香气所以称香五加。
中药香五加作用与五加皮类似,但偏于强心、利尿、消水肿,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香五加有一定的毒性,在小鼠实验中毒性明显,古今中药的应用除个别使用不当之外很少有中毒的案例,实验表明其不良反应多数是失眠、过敏、焦虑等表现。
2五加皮。
通常认为中药五加皮是南方五加科植物的根皮,也是古籍中记载的五加皮,其作用主要是“祛风湿、强筋骨、消水肿”。
3刺五加。
中药刺五加也是南方产的五加皮之一,在中药权威著作1977年版的《中华药典》中既分清了五加皮与刺五加,在2000年版的《中华药典》中把刺五加单独选出作为独立的中药。
中药刺五加相较于五加皮更偏重于补益,根据记载能健脾、养肺、温肾,还能安神促进睡眠。
目前,香五加、五加皮、刺五加三种中药都属于中医五加皮,而且叫法有时候比较混乱,其原植物也属于不同种的植物,很容易被混淆。虽然中医对其作用十分喜爱,而且李时珍对其推崇有加,但非专业是人切莫随意使用中药,如果身体不适尽早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牛黄解毒片中毒 51 不良反应表现 52 治疗 6 牛黄解毒片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61 三氧化二砷 662 其他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注意 611 贮藏 612 版本 7 牛黄解毒片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72 药品汉语拼音 73 剂型 74 性状 75 牛黄解毒片的主要成份 76 牛黄解毒片的功能主治 77 注意事项 78 牛黄解毒片的用法用量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niú huáng jiě dú piàn
2 英文参考Niuhuang Jiedu Pi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ezoar antidotal tablets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niuhuang jiedu tablet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iuhuang jiedu pi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牛黄解毒片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1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4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2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3片,一日2~3次的品规) 11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53 中成药部分 11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69 中成药部分 11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9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78 中成药部分 11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086 中成药部分 11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 中成药部分 11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5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3 中成药部分 12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4 中成药部分 12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5 中成药部分 12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17 中成药部分 12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25 中成药部分 12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 中成药部分 12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3 中成药部分 12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5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7 中成药部分 12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8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39 中成药部分 12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5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41 中成药部分 12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48 中成药部分 13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8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64 中成药部分 13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96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76 中成药部分 13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79 中成药部分 13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0片(糖衣,人工牛黄) 盒(瓶) 94 中成药部分 13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095 中成药部分 13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1 中成药部分 13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8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7 中成药部分 137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8 中成药部分 138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24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22 中成药部分 139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27 中成药部分 140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36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33 中成药部分 141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36 中成药部分 142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5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4 中成药部分 143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48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43 中成药部分 144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6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53 中成药部分 145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0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87 中成药部分 146 12 牛黄解毒片 片剂 120片(薄膜衣,人工牛黄) 盒(瓶) 104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牛黄解毒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1]。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 牛黄解毒片中毒主要成分:雄黄、牛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之功效。用于上焦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适等。[2]
51 不良反应表现[2]
1消化系统
消化道黏膜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患者出现严重腹泻,甚至肝功能损害。
2血液系统
鼻出血、口腔黏膜溃疡、舌两侧缘有血泡、皮肤见出血点,还可能出现药物溶血性贫血。
3泌尿系统
胸闷、气短、咳嗽、咳痰、面色苍白、喉头堵塞感、口唇发绀。
4过敏反应
皮疹,严重的发生过敏性休克。
5神经系统
神志失常、语无伦次、答非所问。
52 治疗牛黄解毒片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保护肝功能,抗过敏,抗休克及对症处理。
6 牛黄解毒片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牛黄解毒片
Niuhuang Jiedu Pian
62 处方人工牛黄5g、雄黄50g、石膏200g、大黄200g、黄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甘草50g
63 制法以上八味,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人工牛黄、冰片研细;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稠膏或干燥成千浸膏,加人大黄、雄黄粉末,制粒,干燥,再加人人工牛黄、冰片粉末,混匀,压制成1000片(大片)或1500片(小片),或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64 性状本品为素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素片或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
6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不规则碎块金**或橙**,有光泽(雄黄)。
(2)取本品5片,研细,加环己烷10ml,充分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ul,对照品溶液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
(3)取本品2片,研细,加三氯甲烷10ml研磨,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牛黄解毒丸[鉴别](2)项下自“另取胆酸”起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4)取本品1片,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橙**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5)取本品4片,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滤渣挥尽乙醚,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滴加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取本品20片(包衣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石油醚(30~60℃)—乙醚(3:1)的混合溶液30ml,加10%亚硫酸氢钠溶液1滴,摇匀,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弃去滤液,滤纸及滤渣置90℃水浴上挥去溶剂,加三氯甲烷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置90℃水浴上蒸至近干,放冷,残渣加三氯甲烷—甲醇(3:2)的混合溶液1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工牛黄对照药材20mg,加三氯甲烷20ml,加10%亚硫酸氢钠溶液1滴,摇匀,自“超声处理15分钟”起,同法制成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20:3: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荧光斑点;加热后,斑点变为绿色。
66 检查 661 三氧化二砷取本品适量(包衣片除去包衣),研细,精密称取152g,加稀盐酸20ml,时时搅拌1小时,滤过,残渣用稀盐酸洗涤2次,每次10ml,搅拌10分钟,洗液与滤液合并,置5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盐酸5ml与水21ml,照砷盐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F第一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662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D)。
6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包衣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06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70%乙醇3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6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小片不得少于30mg;大片不得少于45mg。
68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69 用法与用量口服。小片一次3片,大片一次2片,一日2~3次。
610 注意孕妇禁用。
611 贮藏密封。
6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牛黄解毒片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牛黄解毒片
72 药品汉语拼音Niuhuang Jiedu Pian
73 剂型素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74 性状牛黄解毒片为素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素片或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
75 牛黄解毒片的主要成份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76 牛黄解毒片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上焦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不通。
77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牛黄解毒片。
2便秘或平素胃寒者慎用。
78 牛黄解毒片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舒筋活络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舒筋活络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舒筋活络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舒筋活络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中医伤科学讲义》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5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舒筋活络丸 舒筋活络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hū jīn huó luò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Shujin HuoLuo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15489
23 处方五加皮 36g 威灵仙 24g 羌活 24g 莶草 24g 胆南星 12g 川芎 12g 独活 24g 桂枝 36g 木瓜 24g 当归 24g 牛膝 24g 地枫皮 12g
24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40~ 17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辛,微苦。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簇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叶 组织碎片中非腺毛由 3~ 5个细胞组成。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有些细胞壁一面较 薄。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0~70μm,分枝壁孔明显,细胞腔常呈黑色或** 有时成群存在。石细胞形态特异,不定形,壁极厚,层纹明显,细胞腔内常有红棕色物 质。纺锤形薄壁细胞,壁略厚,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 2丸,一日 1~ 2次,用温开水或姜汤送服。
210 规格每丸重 6g
211 贮藏密闭,防潮。
3 舒筋活络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舒筋活络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39 规格每丸重6克
310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用温开水或姜汤送服。
311 禁忌孕妇忌用。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咨询医师后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舒筋活络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中医伤科学讲义》 41 方名舒筋活络丸
42 组成沉香1两,虎骨1两,龟版1两,檀香1两,蔻仁1两,麻黄1两,黄连2两,白芷2两,当归2两,细辛2两,玄参2两,白术2两,香附2两,骨碎补2两,何首乌2两,地龙2两,干姜2两,灵仙2两,白花蛇2两,天竺黄2两,羌活2两,防风2两,藿香2两,川芎2两,赤芍2两,甘草2两,大黄2两,僵蚕2两,茯苓2两,天麻2两,乌梢蛇2两,熟地4两,肉桂5钱,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1钱,丁香2钱,麝香6分,冰片1钱,牛黄1钱,朱砂4钱。
43 功效祛风活络。
44 主治筋络伤后,风寒湿外邪侵入,拘挛作痛。
45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2丸。
4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5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51 方名舒筋活络丸
52 组成当归3两,木瓜2两,桂枝2两,川芎2两,桑寄生2两,秦艽2两,灵仙2两,地龙2两,独活2两,胆南星2两,赤芍2两,熟地黄6两,乳香(醋炙)1两5钱,川乌(制)2两,骨碎补2两,防风2两,羌活2两,天麻2两,虎骨胶2两,五加皮2两,没药(去油)1两5钱。
53 主治风寒湿三种邪气引起的痹证,筋骨疼痛,拘挛麻木,腰膝无力。
54 舒筋活络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蜡壳封固。
古籍中的舒筋活络丸 《症因脉治》:[卷三痿症论]内伤痿症刺痛,清肝顺气饮。筋膜干急,补阴丸。筋急挛蜷,舒筋活络丹。肝肾水虚火旺,家秘肝肾丸。清肝顺气饮柴胡黄
《滇南本草》:[第二卷]石筋草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麻木。此药舒筋活络,药酒方中,用之良效。──务本卷三《滇南本草》
《正骨心法要旨》:[卷二头面部]囟骨五味子(一两)没药(去油,二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早晚淡黄酒化服,童便化服亦可。《正骨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头面部]囟骨(去油) 二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早晚淡黄酒化服,童便化服亦可。注:%
《要药分剂》:[卷一宣剂上]络石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十全大补汤作蜜丸 41 十全大补丸的别名 42 组成 43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效与主治 45 十全大补丸的药理作用 5 《活人方》卷二之十全大补丸 51 组成 52 主治 53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十全大补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规格 611 贮藏 612 版本 7 十全大补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 72 拼音名 73 标准编号 74 处方 75 制法 76 性状 77 鉴别 78 检查 79 功能与主治 710 用法与用量 711 规格 712 贮藏 8 十全大补丸药品说明书 81 药品名称 82 药品汉语拼音 83 剂型 84 性状 85 十全大补丸的主要成份 86 十全大补丸的功能主治 87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 88 十全大补丸的禁忌 89 注意事项 810 十全大补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811 备注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hí quán dà bǔ wán
2 英文参考All Nourishing Bol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iquan dabu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shiquan dabu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3 概述十全大补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2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录有本方成方制剂药典标准,方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之十全大补汤近。组成为党参80g、炒白术80g、茯苓80g、炙甘草40g、当归120g、川芎40g、酒白芍80g、熟地黄120g、炙黄芪80g、肉桂20g。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亦有收录。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十全大补汤作蜜丸十全大补丸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十全大补汤作蜜丸。
41 十全大补丸的别名十全饮、十补汤[1]。
42 组成人参、肉桂(去粗皮)、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药各等分。[1]
43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为粗末,每服二大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1]
44 功效与主治十全大补丸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等症。[1]
45 药理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十全大补丸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效果,能明显促进特殊性抗体生成。又具有抗癌活性。[1]
5 《活人方》卷二之十全大补丸 51 组成人参2两,黄耆3两,白术2两,茯苓1两5钱,肉桂1两,附子5钱,沉香5钱,川芎1两,熟地2两,当归身1两5钱。
52 主治《活人方》卷二之十全大补丸主治三焦元气虚弱,内外真阳不足,外则恶风怯寒,面白神枯;内则心虚胆怯,意兴不扬,阳萎脾寒,奔豚疝气。
53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每次用白米汤吞3钱。
54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6 十全大补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十全大补丸
Shiquan Dabu Wan
62 处方党参80g、炒白术80g、茯苓80g、炙甘草40g、当归120g、川芎40g、酒白芍80g、熟地黄120g、炙黄芪80g、肉桂20g
63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2],即得。
64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2];气香,味甘而微辛。
6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酒白芍)。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直径32~88μm,壁一面菲薄(肉桂)。螺纹导管直径14~50μm,增厚壁互相连结,似网状螺纹导管(川芎)。
(2)取本品水蜜丸18g,研细;或取小蜜丸、大蜜丸18g,剪碎,[2]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醇8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40ml(剩余的滤液备用),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15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水蜜丸18g,研细;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18g[2],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醚80ml,超声处理15分钟,弃去乙醚液,残渣挥去乙醚,加甲醇8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50ml,再用水20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25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3cm),先后以水50ml和40%乙醇4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6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小蜜丸或大蜜丸[2],剪碎,混匀,取约1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0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6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酒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55mg,小蜜丸1g不得少于040mg,[2]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6mg。
68 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69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2]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610 规格(1)小蜜丸 每100粒重20g[2]
(2)大蜜丸 每丸重9g
611 贮藏密封。
6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十全大补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浓缩丸
72 拼音名Shiquan Dabu Wan
73 标准编号WS3B127493
74 处方党参 80g 白术(炒) 80g 茯苓 80g 甘草(蜜炙) 40g 当归 120g 白芍(酒炒)80g 川芎 40g 熟地黄 120g 黄芪(蜜炙) 80g 肉桂 20g
75 制法以上十味,取党参、白术、白芍、黄芪、甘草、茯苓 40g及当归 40g加 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30~13520℃) 的清膏;取熟地黄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 第三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 (20℃) 的清膏; 取肉桂及剩余茯苓、当归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清膏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76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浓缩丸;味甘而微辛。
77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 μm 。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略厚,在极微细的斜向 交错的网状纹理。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壁一面菲薄;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长 短不一。螺纹导管直径 8~23μm ,加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78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79 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 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7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8~10丸,一日 3次。
711 规格每 8丸相当于原生药 3g
712 贮藏密封。
8 十全大补丸药品说明书 81 药品名称十全大补丸
82 药品汉语拼音Shiquan Dabu Wan
83 剂型大蜜丸 每丸重9g
84 性状十全大补丸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
85 十全大补丸的主要成份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黄芪、肉桂等。
86 十全大补丸的功能主治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过多等症。
87 十全大补丸的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88 十全大补丸的禁忌孕妇忌用。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89 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外感风寒、风热,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4服十全大补丸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赤石脂或其制剂。
5十全大补丸中有肉桂,属温热药,因此有实热者忌用。
6十全大补丸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期间出现口干,便干,舌红,苔黄等症应去医院就诊。
9对十全大补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十全大补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十全大补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10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11 备注本文2023-08-18 12:08: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