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的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1收藏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的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呢?,第1张

在“四大发明”之前,我国古籍中已经有用磁石制作工具来判定方向的记载,这种工具名叫“司南”。专家一般认为,司南是诞生于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器,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指南针。

一、古籍中的磁山

据《古矿录》记载,这种用磁石来指示方向的用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山一带)。《鬼谷子》中又有“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的记载,鬼谷子本人、文中所说的取玉的“郑人”、以及其他古籍中记载出产磁石的磁山,恰好都位于当时的邯郸文化圈内。

也就是说,鬼谷子极有可能见闻了当时这种用磁石指示方向的技术,然后写进了自己的书里。

二、“司南”的复原

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司南形状,来自我国科技史学家王振铎考证并复原的指南工具。王先生的复原依据,则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以及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

将磁石的南极磨成勺子的柄,放在金属制成的光滑底盘上,盘上标出表示方向的纹路。这个磁勺子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子柄就会指向正南方。

三、指南车是安装了司南的车吗?

除了司南之外,指南车是另一种存在于古籍记载中、拥有指示方向功能的工具。传说黄帝和周公都曾经制造和使用指南车。

但根据后世对汉代指南车的研究,证实这种车上的人像之所以能够永远指向南方,依赖的是机械结构,而并不是磁石的物理性质。王先生同样也依据记载复原出了指南车的模型,至今仍在博物馆中展出。

到了北宋年间,水浮磁针和指南鱼已经能够较为便捷地运用在生活之中,元代更是诞生了专门搭配这两者使用的指南针瓷碗——瓷碗中烧制了类似坐标系的线条,将磁针或者指南鱼放在水面上,观察其方向,再借助瓷碗中的辅助线,即可算出当前所朝的方向。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第一个描述了磁偏角的是沈括。他在《梦溪笔谈》里描述了他对磁的探究,描述了磁偏角。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利用磁,先后制成了司南、指南鱼、指南针。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的典型是郑和下西洋。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镃基,亦作“ 鎡錤 ”。 典出《孟子·公孙丑上》。主要义项有:(1)农具名。大锄。(2)基业;家业。(3)指才略。

详细释义编辑

亦作“ 鎡錤 ”。

(1)农具名。大锄。

《孟子·公孙丑上》:“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脩耒耜” 汉 郑玄 注:“耜者耒之金也,广五寸,田器,鎡錤之属。”

清 曹寅 《贺新郎·不寐忆冶堂埭北粜麦六迭前韵》词:“且有鎡基知善稼,亿则抨弓而射,产岂在膏腴洼下。”

(2)基业;家业。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论》:“若明异重离,道非出震,虽居嫡长,宁固鎡錤。”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又如说:‘安我所以安天下,存我所以厚苍生’,都是为自张本,做杂霸鎡基。”

明 郑若庸《玉玦记·博奕》:“京华游侠儿,由来富鎡基。”[1]

(3)才略。

《北史·司马休之萧祗等传论》:“ 祗 、 退 、 泰 、 撝 、 圆肃 、 大圜 等虽羁旅异国,而终享荣名,非素有鎡基,怀文抱质,亦何能至於此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试》:“忆昔 洛阳 才空年少,未得 长门 价,千金调,秉鎡基须要乘时,终不负十年劳扰。”[1]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