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介绍一下彝族的起源和历史
彝族的族称族源
(一)族称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撤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白罗罗”、“黑罗罗”等几十种。“诺苏”、“纳苏”、“聂苏”均为彝语,“诺”、“纳”、“聂”是各地方言语音差别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们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意义,“苏”是群体、人们、家族的意思,“诺苏”(或“纳苏”、“聂苏”)意为“主体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选择了鼎彝的“彝”为共同的族称,替代了旧史籍文献中的“夷”字。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问题,由于汉文史志记载甚少,故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各种说法:南来说,即古越人和马来人种说;东来说,楚人说;西来说,西藏或藏缅交界处说;云南土著说;河湟古羌人北来之说;另外还有濮人说、卢人说及云南土著说。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称“越雟羌”、“青羌”、“蛮夷”、“郡夷”、“叟”等,并不断和当地的僰(濮)人、僚、汉人等融合,成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僰的基础上,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语言方面: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彝语支的语言还有我国的哈尼语、拉祜语、僳僳语、纳西语、白语、基诺语、桑孔语、怒族怒苏语、怒族柔若语,以及泰国的阿卡语、姆比僳语、姆比语,老挝的普诺伊语、西拉语,越南的彬语等。
彝语支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韵母日趋单元音化以及紧喉音的发生。彝语是比较典型的韵母单元音化语言,大多数方言元音分松紧;声母多,韵母少;声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有的方言有鼻冠浊复辅音和清擦边音;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声调,调值平直。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名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量词丰富,部分动词的自动态和使动态用声母辅音清浊交替表示。
彝语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大小凉山一带;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部;东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方言,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中部。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上。说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话。
(二)彝文
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约有一万多字,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通行于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方言地区。发现较早的金石彝文如:贵州的《拦龙桥碑记》(1259年)、《成化钟铭文》(1485年)、云南的《镌字崖》(1533年)等,后又发现贵州的《妥阿哲纪功碑》,推测可能是蜀汉时期的作品。从字体看,那时的彝文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据清《一统志》卷四八四载:“唐,阿畸,纳垢夷之后,隐岩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号韪书,爨人至念习之,以为书法。”彝文经典《帝王世纪·人类历史》载:宓阿叠创造文字。《西南彝志》载:伊阿伍创造文字。还有阿使拉责、吉禄老人、伯博耿等人创造文字的种种传说。有人推断,《后汉书·笮都夷传》所载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写下来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认为,战国时的巴蜀铜戈文字可能与彝文有历史上的联系。也有人认为,西安半坡的刻划符号与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划符号与凉山彝族衣饰上的图案也相似。但从已发现的金石碑文和文献记载等推断,彝文产生不应晚于东汉。彝文多数是独体字,有少数合体字,没有表示义类的偏旁部首,笔划少则一笔,多则十几笔,一般三、五笔。基本笔划有竖、横、左斜、右斜、点、圆、半圆、竖折、横折等。书写行款四川彝文为横列左行,现也有横列右行的;云贵彝文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采用象形、会意、转位、增点、同音假借、借用汉字等方法。
彝族的历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历经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阶段。�
远古时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区,从陆续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遗物和遗迹看,彝族曾经历一段漫长的新石器时代。晋宁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说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末,滇池地区曾出现灿烂的青铜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将庄礄到滇池时,“旁平地,肥饶数千里”(《史记·西南夷列传》),可见古代滇池地区的生产力已有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
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游牧部落是雟、昆明;定居部落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布于今贵州安顺、云南晋宁、四川西昌一带。与此同时,彝族传说自“六祖”后十余代约当西汉中、后期,已有兹、莫、毕、革、卓五种等级的分化。其中兹、莫、毕为统治者,革、卓为被统治者。彝文著作则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农业部落的记载。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居住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王、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公元八世纪前后,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主集团,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公元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对彝族先民居住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奴隶主集团和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凉山彝区原来的部落军事首领“兹莫”,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主统治的秩序,由几十个“兹莫”统治。�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蒙古贵族为加强各地彝族兹莫即奴隶主争取工作,在彝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而建立了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续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在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撒(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如在东川、乌蒙等地,乾隆十一年(1746),已经是“汉土民夷,比屋而居……与内地气象无二”。�
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逐步侵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各个彝族地区,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广大彝区,由于居住分散,历史、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滇、黔、桂绝大部分彝区早已进入封建地主制;滇东北、黔西北部分地区尚存有领主经济的残余;川、滇大小凉山地区还长期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奴隶制度。
另外,在云南铁路沿线彝族地区,已有资本主义因素。在滇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以龙、陇、卢、禄、陆、安六大家族为主体的封建地主、官僚买办集团。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相继粉碎了封建制和奴隶制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彝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彝区社会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彝族的内部统治
1949年以前,大小凉山彝族社会的全体成员,严格地划分为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诺伙是统治等级,其余是被统治等级,程度不同地受着诺伙的剥削和奴役。但在被统治等级中,也有高等级占有低等级的现象。1949年以后这种奴隶社会的等级制被废除。
(一)诺伙 汉语称“黑彝”,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无上的特权,是凉山的统治者,诺伙都有严密的家支组织和广泛的家支联系,并利用家支进行统治,自视血统纯洁、高贵,享有世袭的贵族身份和统治特权,与被统治等级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少数诺伙虽然经济下降,但并不因此改变他们的贵族身份和等级特权。�
(二)曲诺 汉语称“白彝”或“百姓”,是被统治等级中最高的等级。这个等级也是世袭而来,少数是阿加赎身来的。他们的人身世代隶属于各自的诺伙主子,必须居于主子的管辖区内。诺伙主子有权将他们的人身转让、赠送、赔偿乃至作为赌注。不过事先一般要取得曲诺本人的同意。曲诺有自己的婚权和对子女的亲权,有独立的经济生活,但他们的财权是不完整的,要受到主子的一定限制以至侵夺,由于曲诺内部的贫富分化,少数人无地无畜,欠租举债,被迫等级下降沦入阿加和呷西的队伍;也有少数占有较多的土地和牲畜,并占有几户阿加和几个呷西。然而,曲诺永远不能上升为诺伙,也不能摆脱对诺伙的人身隶属关系。只在局部边沿地区,由于曲诺对所属的诺伙进行了反复的斗争,才使隶属关系稍有松驰,以至完全摆脱这种关系。�
(三)阿加 汉语称“安家娃子”。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曲诺更低,除少数是下降的曲诺即所谓彝根阿加外,大多是汉人呷西经主子强迫配婚后与主子分居分食,等级上升的所谓汉根阿加。由于阿加的血统不同,彝根阿加只被诺伙占有,汉根阿加既可被诺伙占有,也可被曲诺以至彝根阿加占有。任何主子都有权将汉根阿加整户拆散、变卖以至虐杀,但对有家支的彝根阿加,主子一般不能任意杀害。汉根阿加必须住在主子的宅旁,以便随时供主子驱使,毫无行动自由,而彝根阿加只需住在主子的管辖区内,阿加无婚权和子女的亲权,主子有权随意将阿加的子女抽作呷西和陪嫁丫头,阿加子女的婚配概由主子作主。少数阿加的子女经主子允许可以自婚,但女儿外嫁,聘金全归主子,儿子自婚后所生的子女,一般是第一个女儿归自己,其余全归主子,或女儿与主子对分,儿子全归主子,也有主子只抽第二个子女的。主子允许阿加持有少量私产来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但这种极为菲薄的财产与阿加人身一样也完全归主子所有和支配。少数阿加可以上升为曲诺。�
(四)呷西 彝语称“呷西呷洛”,汉语称“锅庄娃子”。他们居于等级阶梯的最底层,主要是掠来和买来的汉人,或抽来的阿加子女,少数是破产下降的曲诺。呷西一般都单身,一无所有,毫无人身自由权利。他们可被诺伙、曲诺以至阿加占有,终年住在主子家里,在主子的监视下从事家内和田间的劳役。主子为使呷西繁殖奴产子,防止他们逃走,往往强迫呷西配婚成家,允许上升为阿加。
更详细的请参考:
彝族概况 http://wwwchiyouname/page/zl/mz/yzgkhtm
彝族的计量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jl/yizuhtm
彝族的语言文字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yywz/yizuhtm
彝族的美术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ms/yizuhtm
彝族的舞蹈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wd/yizhtm
彝族的禁忌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jj/yizjjhtm
彝族的族称族源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zczy/yzzyhtm
彝族的宗教信仰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zjxy/yzxyhtm
彝族的婚恋习俗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hlxs/yizuhtm
彝族的历史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ls/yizuhtm
彝族的天文历法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twlf/yizuhtm
彝族的音乐 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yy/yizuhtm
参考资料:
☞〖彜族文字的起源〗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同时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即是人类社会文化继承、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又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我们谈到文字,往往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对其文化属性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也就难以对文字进行深入而全面、正确的认识。彝族文字,作为一种自源文字体系,千百年来一脉相承,显示出它独特而顽强的生命力。彝族文字的产生是彝族人民,也是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重要文化成果,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彝文”,彝语自称Su Na(“书眼”),即文字。明清以来的汉文史料称为“爨文”、“爨字”、“韪书”、“倮文”、“罗罗文”、“夷字”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彝文多为毕摩所掌握,故在汉文史书上也称为“毕摩文”、“西波文”等带有贬义或歧视色彩的名称。解放以后,随着民族族称的规范和我国民族平等、语言文字平等政策的贯彻落实,现已把彝族固有的文字统称为彝族文字,简称为彝文。
关于彝文产生的问题,彝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彝文起源于宗教之说;有天神传授彝文之说;有起源于大自然启示的摹仿之说;有社会需要创造彝文之说;有劳动人民创造彝文之说;有英雄创造彝文之说等等。
关于彝文产生的年代,有说彝文产生至今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有说大约与仰韶文化同期;有说产生于先秦时期;有说产生于汉代或更早一些;有说产生于唐代;有说创始于唐而集大成于明代。对于这些不同的说法,学术界大都能够接受的是,彝文产生于汉代或更早一些的观点。
(一)民众创造文字说。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讲到文字的产生,一般来说,文字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可是,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最初都只是由少数专门人员所掌握,文字能够通行于人民大众是很晚以后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的文字始终没有走入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生活。说文字是群众创造的,实际上也只创造了文字的素材(各种符号和图形),把这些符号和图形与语言结合起来,成为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那只是少数或个人的发明创造。各种符号和图形是世世代代人们逐步认识和积累起来的,当然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但符号和图形用来表音,总是先有少数人或个人的试行和提倡,总不能大家一起动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象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发明的问题。首先应用表音方法的人,也就是文字的发明者。每个有文字的民族,都有自己象“仓颉”那样的创造者。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留下真实可靠的姓名。如汉字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件。中国古代传说,“古者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把汉字的创制视为一件感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东汉学者王充也认为汉字的创制是光照日月、功盖天地的宏业:“天地为图书,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指与鬼神合。”(①王充:《论衡·感虚篇》)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认识到文字的历史文化价值了。
(二)毕摩创造文字说。
彝文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从刻木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等过程。最初把图形和符号整理为彝族文字系统,并用来书写文献的人,是彝族的毕摩阶层,因此,我们认为毕摩是彝文的创造者。各地彝族传说中创造或找到文字的人名字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毕摩。毕摩是彝文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彝文使用者和彝族文化的传播者。毕摩的职业多为家传,彝族谚语说:“毕摩经书祖传给子孙,父传给儿子;诗词由祖宗嚼进子孙的嘴里,父亲嚼进儿子的嘴里”。“工匠的儿子有学工匠的义务,毕摩的儿子有学毕摩的义务。”所以,世代相传是毕摩传承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有拜师学习毕摩的。但是,彝文和彝文经书始终是在毕摩的父子相传和师徒传授的过程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毕摩是彝文的创造者,是毕摩把最初的图形和符号整理成彝族文字系统,并用来记录或书写文献的人。
(三)彝文起源于5000年之说。
持此论者是陈英和丁椿寿二位先生。在这个方面,陈英在他的《彝族的起源和发展》(贵州日报1982年6月14日、6月28日、7月12日的《贵州民族史话》专栏中,结合彝族的起源问题对彝文
来源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四)古彝文有近9000年的历史,是西方文字的始祖之说。
这是最近几年来所提出的最新论点,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专家的极大关注。此论者为湖南省株洲工学院考古学家刘志一教授。
刘志一在他的《彝文,汉文源头,西文始祖》在(贵州民族报1991年12月16日)的文章提出:“古彝文有近9000年的历史,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的理论。这个论据是他在近几年来所出土并且已经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和古彝文字资料,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传播,还有古文字的原始使用方式和原始民族语言、原始思维特征等诸多方面的严肃考证时候所得出的结果。文章指出:“大家知道,自从西安半坡刻划符号出土并公布之后,已有部分彝族学者和汉族彝学研究专家指出,彝文与半坡刻划符号有同源关系,并将古彝文的诞生时间上推至距今68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半坡时期。但不久之后,距今7400多年前的甘肃泰安县大地湾遗址彩绘符号、距今7800年前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龟甲刻符和柄形石饰刻划符号、距今8200多年的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石饰刻划符号出土并公布。这些古文字材料都可以用古彝文释读。特别是贾湖遗址的柄形石饰上的四个刻划符号“荒野孤魂”,与云南省石林县古彝文完全相同;彭头山遗址的石饰刻符“尼”与彝族古籍所载,彝族先民“尼能氏”的活动时间基本吻合。充分说明古彝文和它们的渊源关系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把古彝文的创造时间上朔到9000年前。
另外,文章还进一步提出了古彝文是西方表音文字的始祖;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彝文与汉文的关系等问题。关于彝文的创始问题,在彝族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例如,在四川凉山的传说彝文是由呗阿苏拉吉从洛龙歌布曲乌那里学来的;云南禄劝、武定和新平的传说,认为伯博伯梗根据鸟兽足迹和事物的形象创造了彝文;禄劝、石林、弥勒等县的传说是阿山牧人为统计牛羊的数目和牧场的块数在石头上刻划了许多符号,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彝文;在贵州彝区的传说则古代有三位聪明的吉禄老人,从刻画六种家禽和六种野兽的形象开始,在树上记年,石山记月,形成十二支的符号,后来逐渐发展成彝文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彝文产生的历史年代虽然久远,但目前仍然缺乏远古、上古和中古的文字资料及足够的科学依据,不能简单地或单方面的依靠目前的研究结果断言彩陶刻符就是古彝文或者汉文,或其他民族文字。当然,在这些五彩斑斓的彩陶刻划符号中,有很多种符号确实可以用古彝文辨认、释读,这是事实。我们说它就是彝文,那至少还需要其他研究成果加于旁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说彩陶刻划符号是中国古文字的始祖,是汉古文字、古彝文或其他民族文字的原始阶段,以此推论为彝汉文是同源是说得过去的。
总之,彝文是广大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初创到完善,这样慢慢约定俗成的;是彝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彝族文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沿着他自身的发展规律,已经形成了表意文字体系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字。它的独特造字法和结构方式,不仅说明它是我国比较成熟的古老文字,而且说明在彝族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文化兴盛时期。
问题一:传说中的彝族祖先是谁? 彝族的祖先崇拜和道教文化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可能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和孤立的民族文化圈内处于静止状态。彝族的宗教,形成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信仰形式,既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又兼收并蓄了其他的宗教文化。其中,大量吸收、揉合的是中国固有的道教文化。
道教由于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特别尊崇,迅速地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加之,彝族先民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汉末唐初,道教就传入彝族先民的聚居区。紧邻云南的巴蜀 ( 今四川省 ) ,历史上是少数民族居住,秦汉以后,特别是西蜀,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在张陵入蜀创立五斗米道之前,道家和方术就很盛行,已经出现了严君平、杨春卿、董扶、张霜、李固等一批道学方士名家,为张陵上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准备了良好的条件,鹤鸣山地处西蜀 ( 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 ) ,西蜀就成了五斗米道的发祥地。张陵又在除北邙山治以外的巴蜀境内设置二十四个传道教区,称二十四治,置祭酒以领道民,四川又成了道教的基地和大本营。而鹤鸣山的地理位置当时恰好是西南各少数民族流移迁徙频繁之地,现今居于云南、广西的彝族,其先祖原分布在秦陇一带,秦汉魏晋时期,一大部分彝族先民南下四川流徙云南,这样,他们把鹤鸣山的五斗米道带到了云南,丛云南迁徙出去的彝族先民,又把五斗米道传到了外地。《新纂云南通志・释道传》又载 : “汉,孟优,蒙化人,居巍宝山,土师孟获兄也。素怀道念,常往来澜沧、沪水间,得异人长生久视方药诸书,随处济人。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军中误饮哑泉,辄手足四禁不语,或谓优有良药,使人往求之。优进仙草立验,亮惊异之,与语人:天运会深有契。后入峨眉山,不知所终。 其子孙于元时,赐姓孟。”胡蔚本《南诏野史》又载 : “细奴逻……于唐太宗己酉贞观二十三年即位,年三十二岁,建号大蒙国,称奇嘉王,据南诏。……封十二圣贤为十二山神,时澄江人波罗旁有经济才,用为文臣,郭郡矣素以勇略闻,用为武臣。又有杨波远者,相传为东汉时人,常骑三角青牛,号神明大士,能知盐泉。滇中盐泉多为波远所开创。”这两种史籍中提到的蒙化 ( 今云南省巍山彝族 自治县 ) 、巍宝山 ( 在今巍山彝族 自治县境内,唐代南诏酋长细奴逻的耕牧地 ) 、南诏 ( 今云南省巍山彝族 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 彝族自治县 ) ,均是汉代以后彝族先民的聚居地。
在今云南省巍山彝族 自治县境内耸立着一座巍宝山,在巍宝山上建有一座青霞观,观内主祀老君,又俗称老君殿。它建在巍宝山的北面山腰,依山而进,层层迭深,崇台高阶,宏伟壮观。第一院系准提殿,内奉准提道人和老君的十六弟子。第二院有大厅和南北两厢房,大厅为全观主殿,奉太上老君塑像 : 坐状,左手拿八卦图,右手拿芭蕉扇,腰系青霞玉带,膝前有青牛、白象。塑像两旁书楹联两副,其一曰 : “东渡涵关儒问礼 ; 西游印度佛皈依。”其二曰: “一清之清自然真清,清虚妙境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冠全仙。”从大厅出来,南厢房屋格下悬有大匾一块,上书“片石含青”。内立石碑,正面镌刻康熙五十八年的《巍宝山青霞观常住田碑记》,背面镌刻嘉庆十五年的《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这一青霞观的建盖,相传是为了纪念老君降化南诏酋长细奴逻。康熙《蒙化府志・蒙氏始末附》载,细奴逻“耕于巍山之麓,其妇往 ,有老人美髯,戴赤莲冠,坐于盘石。旁有二童子,左执镜,右捧杖,侧有青牛白马。向妇索食,妇敬享之,回家再炊而往,考人复索之,又享之。如是者三。奴逻怪其迟,妇告之故。因同往谒拜于盘石下,老人谓曰: ‘尔夫妇何所欲 '奴逻叩祈福佑。老人因击其耜十三,曰 >>
问题二:彝族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1楼错误・・・
按照您的思维・・・应该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使日本人的祖先了・・・・
问题三:彝族人中为什么要分黑彝和白彝 说起凉山彝族的等级社会,人们心目中最鲜明的一对角色是黑彝和白彝。在外界大多数人印象里,黑彝是奴隶主贵族,一言九鼎,豪华富有,仆妾成群;白彝是奴隶,被统治阶层,卑弱贫穷。其实并不都是那么回事。首先,白彝不算是奴隶,而是平民,或者叫自由民,他们占凉彝人口的一半。第二,白彝不一定都比黑彝穷,事实上有的白彝很富,拥有大量土地财产,甚至还有奴隶,所以也是奴隶主。第三,凉山彝族社会有五个等级,并不只有黑彝和白彝这一对欢喜冤家。注意,这些是清末、民国到解放初期民改前的情况。
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坐落在西昌城外的泸山上,遥遥面对邛海另一侧拔地而起的凉山山原。按博物馆的资料,在清末民初,凉彝五个等级的人口分布如下:兹莫占1%,黑彝(诺合)69%,白彝(曲诺)约50%,阿加33%,呷西约10%。副馆长尔布什哈说,这个橄榄形分布两头小中间大,符合大多数事情的规律。
凉彝等级社会最有意思抚一个特点,是各等级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分离。比如土司,可以傲于人前的是政治地位,面对彝人他们是朝廷的代表,面对朝廷则是彝人的代表。毕摩(祭司),说不上有啥政治地位,也说不上富裕,但他们是知识分子,担任人神鬼之媒,享有崇高社会地位,谚语说毕摩在兹莫面前不起立,要是毕摩起立了,兹莫会诚惶诚恐觉得尴尬。白彝呢,和外界的民间交往比较活跃,尤其是和汉区毗邻地带的白彝,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商贸繁荣,追求财富,有“熟彝”之称,有人说他们是 与黑彝之间的民间桥梁。那么黑彝有什么呢?黑彝被 叫做“生彝”,多数居住在高山地带,交通不便,生产低下,物质匮乏。黑彝不愿意和外族相处,倔强地保持着尚武精神,坚守纯粹血统。
布拖县 农委的阿措主任告诉我,黑彝、白彝是血统上的划分,不是经济上的,解放后划阶级成分时,有的黑彝划成了贫农,也有白彝划成地主的。我在资料上看见,解放前有的黑彝已很破落,甚至到白彝的田地里当佃农。把土地租给佃农种是封建社会农业的一个特点,在凉山边缘明清时代就开始了,在凉山腹地不多。黑彝屈尊去当佃农,无疑是奴隶社会走向崩盘的一个信号。
早年间,土司是彝区全体人民的主子。后来黑彝部落崛起,轰走了多数土司,凉山腹地几乎全都成了黑彝的天下。于是白彝就形成了两拨,一拨在土司管下,另一拨在黑彝管下。但是有人指出,有的白彝部落既不归土司也不归黑彝统领,没有主子,不交贡赋也不服劳役,是真正的自由民。这说法看来是有根据的。网上有篇小说名叫《游荡的枪》,作者是宁南县的俄狄小丰,写的是从清朝晚年到民主改革期间发生在布拖、宁南交界地区的故事,其中就写到一个自行其是的牧猎部落,作者这么写:“尼罗汉草原上,世代居住着一个肥马轻裘的即是牧民又是猎户的家族,姓氏为吉司,那时的首领叫吉司木加,是个中年汉子。吉司氏族历来宣称草原是他们祖先与生俱来的家园,谁也夺不走。多少年来,许多部落对这片水草丰美的牧场垂涎三尺,但顽强的牧民不会让别人轻易得逞。吉司氏族因此成为少有的不受贵族统治的家族,长久地自由自在。”彝族人家论坛上2003年曾经发生一场讨论,有几个人说自己父辈所在的白彝部落解放前不属于任何黑彝或者土司管辖。他们说的这些部落在甘洛或者雷波、金阳,是凉山边缘。我想,不管这些部落是因土司垮台而获自由的,还是从来都没有过主子,总之有人指出他们的存在,是对官方描绘的凉山社会等级图的一个重要补充。
问题四:彝族历史至今风云人物 曲焕章(1880―1938),字星阶,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医药学家,“云南白药”的发明人。
罗炳辉(1897―1946),云南彝良人。
小叶丹(果基约达,1894-1942)男,彝族,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 1935年与刘伯承彝海结盟。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的红军果基支队,坚持5年与 斗争。誓死捍卫红军授予他的“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
2009年授予小叶丹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问题五:彝族的历史 关于彝族 的族源,迄今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氐羌说为主。土著说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氐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此外还有“西方外来人种说”,清末西方人带着人类学的眼光来到彝族地区,调查的结果是:“从彝族在体质上表现出来的体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铜肤色等特点,认为彝族的血缘中应带有西方雅利安人或高加索人的血缘特征。尤其是当时的小凉山还处于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社会成员在等级划分上与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带入印度)有着相似性。并据此认为彝族是来源于西方或至少带有西方雅利安人的血统。 戴维斯在其1911年所著的《云南――连续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一书中提到彝族:我们越过4000英尺高的山峦抵达左曲倮倮村,村里的倮倮人可说是我在南方所见过最优良的类型,各自长得很高,鼻子笔直,面貌清秀。 “吕达真在其《倮倮人的人种学研究》《建昌倮倮》一文中提到彝族“是一个被战败的优秀人种”。 俄国人人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也提到:“他们身材高大他们肤色一点也不黑,而象黑白混血儿,呈现奶油巧克力色,他们大眼睛亮晶晶的,总是炯炯有神,他们的相貌鹰钩鼻几乎像罗马人。他们头发漆黑,稍微卷曲相当柔软“。 “现代倮罗中,黑白两个群体是有体质上的差别。黑倮罗体格高大,有人说比欧洲人还高些。他们有鹰钩鼻,隆起的鼻脊与蒙古里亚型是十分不同的。” 因此看,彝族”西方外来人种“的说法属于无风不起浪。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分布于部分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等部族。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8世纪30年代,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全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国时期大部分彝族地区仍然处于奴隶制晚期或封建领主制社会。
>>
问题六: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简介 彝族人类繁衍生息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这些传说大都与洪水泛滥有关,彝文古籍《矣逮木拉都》翻译成汉语意为《水淹到天庭》,洪水后人类的繁衍生息有《木筒传人种》、《小船传人种》、《葫芦传人种》等神话传说。 玉溪新闻网 从悠远的古代到今天,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和横眼人。在洪水泛滥前,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共三十五世,独眼人与圆眼人都只长有一只眼,独眼人长一只三角眼,圆眼人长一只椭圆形竖眼,故圆眼人亦称为竖眼人,皆长于鼻梁之上。独眼人和圆眼人处于野蛮时代,当时的人们横蛮无理,不祀天地,不敬祖先,吃肉不贡天,饮酒不敬地,偷盗拐骗,尽行不法之事。各种恶行劣迹激起天地神o的愤怒,于是天降十年大旱之灾,“鼠年不起云,牛年不生雷,虎年不下雨,兔年不涨水,蛇年水昂贵,龙年水枯绝,马年不插秧,羊年生虫害,猴年粮绝收,鸡年米昂贵,一升卖三钱,一斗银三两,儿哭没食喂”。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其情可悯,让人同情。 然而,独眼人和圆眼人并未以此为鉴,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玉溪新闻网 玉溪新闻网 雕塑“天庭三仙女 奉旨下人间” 玉溪新闻网 于是,天君策格兹召来地君黑朵范、水神龙塔叽商议,决定先派遣三仙童下到世间考察人心,然后再降洪灾惩罚世间人类。三仙童骑着飞龙马下到世间后,首先来到东方之地的一个富人家里,这一家人用金子做柱子、银子做屋瓦、绸缎做地毯,而三仙童以天君策格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人的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的血方能治好伤为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东方富人家回答:“我们喝美酒,我们吃好肉,身穿绸子衣,绿缎做地毯,金银满箱柜,不是天恩赐。别说人的肉,人屎不给你;别说人的血,人尿不给你。” 玉溪新闻网 三仙童听了这些话,思量了一番,骑着飞龙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南方之地的富人家里,这一家人银子装满罐,牲畜满厩圈。三仙童以前番借口向这富人家讨要人肉和人血。南方富人家回答:“别说人的血,人毛不给你;别说人的肉,污垢不给你。” 玉溪新闻网 天庭三仙童接着来到西方和北方两个富人家里,继续以前番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得到的都是与东方、南方两富人一样的回答。三仙童在东南西北四地四个富人家没有讨要到人血和人肉,思量着返回天庭时,在一个“崖高接天地,赤土连石崖”的偏僻地方遇到了一个正在挖地的干瘦老人,他就是阿普笃慕,阿普笃慕生于圆眼人种三十五世,因他生来有两眼而被当世之人视为世间的怪物,阿普笃慕即横眼人,今世之人类第一人。 玉溪新闻网 三仙童见到阿普笃慕,就对他说:“老人家,我们肚子实在饿极了,有没有一些冷饭让我们充充饿?” 玉溪新闻网 阿普笃慕回答:“家中虽没有冷饭,但还有几升米,回家我煮给你们吃。”于是,阿普笃慕领着三仙童回到了他家里。 玉溪新闻网 回到家里后,阿普笃慕正要生火煮饭,三仙童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我们好久没有吃过肉了,你有没有一点残存的肉给我们尝尝味呀?” 玉溪新闻网 阿普笃回答道:“我没有什么残存的肉了,但还有一只半大的小母鸡,我宰了给你们吃。”阿普笃慕就这样把家中仅有那只半大小水鸡宰了招待天庭三仙童。 玉溪新闻网 饭熟了,三仙童又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现在有肉有饭了,可我们好久没喝过酒了,有没有一点残余的酒给我们解解馋呀?” 玉溪新闻网 阿普笃慕答道:“我是穷人家,没有什么好酒,只有刚刚捂了三天的一小坛白酒,我取来给你们喝。” 玉溪新闻网 三仙童喝完酒、吃饱饭后,对阿普笃说:“我们是天上神仙,你是世间人,天君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用人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
问题七:中国彝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真是同一祖先和同一民族? 日本在和民族与中国的彝族是同根同源,是同一民族,无论语言和生活习惯及服饰完全一样。2200多年前,秦始皇寻千年灵芝草想长生不老,东夷族首领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再也没回来了。秦始皇大怒,将东夷族发配到云南不毛之地,并将东夷族,也就是夷族改为彝族,“彝”就是猪狗不如的意思,后来彝族只生活在中国的西南滇川几省,主要生活在以大凉山和小凉山一带。彝族人现在还依然认为生活在东边的日本国民是他们的同胞。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曾到云南省彝族聚居区寻根问祖,日本人与彝族一起唱歌跳舞,结果分不清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了,因为彝族发音与日语发音完全一样,就好比是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稍有区别和差异。所以日本国民已经认同了中国彝族是他们的同胞兄弟了。
问题八:彝族有几个支系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
这样可以么?
问题九:彝族人最多的是哪个省? 彝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人口800多万。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户长。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彝族群众喜爱在依水、层林环绕处居住。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居住在山区的彝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彝族少女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 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白水煮乳猪,锅巴油粉。
彝族崇拜虎,尚武,喜欢喝酒。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
云南彝族有许多古朴的习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彝族婚俗,联系感情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对歌。彝族的姑娘房,也称公房,是彝族青年的乐园,婚前,公房就是男女青年幽会和娱乐的地方。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补年节、插花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其中,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而火把节则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彝寨的边上就是滑草场,游人可尽情享受滑草带来的 、新鲜和乐趣。在南方滑草已成为时下年轻人最时尚的运动之一。
玩了新鲜 的滑草,我再带大家欣赏来动物技巧表演。游客们坐在表演场旁边高处的石阶上,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有趣的狗熊表演。这里,我们有机会看到憨厚可爱的小狗熊骑自行车、跳绳等技巧表演。
问题十:四川彝族和云南彝族有什么区别 共同的祖先,语言,服饰,文化,信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有区别,但相似共同点一样存在很多很多!
本文2023-08-18 14:24: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