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古籍历史资料有哪些无法考证
1,西施的下落
2,亚历山大灯塔的毁灭原因
3,妲己的真实身份妲己是一个妃位
6,太阳神罗德岛神像的存在
7,郑和船队是否在非洲留下后裔
8,郑和船队是否比西方国家更早到达南极
《封神榜》是一部古代魔幻幻想神话故事,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历史与神话的结合产物。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义》,历史名著,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
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馀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
扩展资料:
小说开头写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女娲怒纣无礼,遣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妖入宫惑乱君心,破坏成汤天下。
纣王索冀州侯苏护女苏妲己为妃。苏护送女至恩州驿,狐精害死妲己,借体成形,入宫得宠。纣王沈溺酒色,朝政日非,又在妲己怂恿下设炮烙酷刑,造虿盆,任意诛杀大臣,残害宫人。
皇后姜娘娘被废,惨遭剜目。太子殷郊及弟殷洪逃出朝歌;首相商容强谏死节;东伯侯、南伯侯无辜遇害。
西伯侯姬昌被囚菱里七年,其子伯邑考被妲己所害。妲己又谗害王叔亚相比干,致使其被剜心而死。
姬昌逃回西周后,于稀溪间访得奉元始天尊命下山助周灭商、隐居草野的姜子牙,拜为丞相。姬发继父立为西周之主后,又得妻妹均祓纣王害死的商武成王黄飞虎为附,其势益盛。 ’
纣王命太师闻仲伐周。闻仲先后派大将晁田、张桂芳、鲁雄、魔家四将等出征,并有截教诸门人相助,排十绝阵等,为阐教教主老子元始天尊及众门人所破。
诸将及闻仲均被杀。纣王又派邓九公、张山、洪锦等出征,皆大败。九公、土行孙、郑伦、洪锦等皆归降西周,一气仙马元、羽翼仙和背师助纣的殷洪、殷郊被杀。
武王拜子牙为师兴兵伐商。攻占金鸡岭,收降孔宣,破汜水、佳梦、青龙、界牌、穿云、潼关、临潼等关,并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万仙阵”,吕岳之‘‘瘟痘阵”等。
又战渑池,斩张奎夫妇,战盂津,杀梅山七怪。会合八百诸侯进军朝歌,纣王于摘星楼自焚,妲己等三妖被擒。武王即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封神演义
纣王七年三月十五日,正是女娲娘娘诞辰纪念日。商纣王忽然心血来潮,前往女娲行宫降香祝贺。当他来到了女娲行宫,看了女娲圣像之后,顿感女娲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不禁神魂飘荡,陡起*心。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不由得感慨不已。
感慨万千之余,商纣王命随从取来文房四宝,挥毫濡墨,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商纣王倾慕女娲美貌而意*的**诗作。虽然当时首相商容认为,天子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而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必然获罪于神圣,实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但商纣王不仅不以为然,反而对自己的诗作洋洋得意。
当女娲从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回宫之后,便看见了粉壁上诗句,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商纣王乃无道昏君,不能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渎,真实可恶之极!于是,女娲决心给他一个报应性的惩罚。
就封神演义原著来说,女娲娘娘乃是上古正神,炼石补天,功德无量,但是女娲娘娘再怎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有脾气,何况女娲娘娘和伏羲大神有兄妹夫妻的设定(不知道封神演义原著里是不是沿用)。纣王在女娲娘娘生日这天,去女娲宫进香,看到了女娲娘娘的圣像,结果提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取回长乐侍君王,严重的亵渎,连在场的所有大臣都知道这首是亵渎正神的无德*诗,所以女娲娘娘才会大怒,这就好像现代人在大街上随便对一个美女说,你这么漂亮,回去伺候我吧,估计说这话的人会被抽吧。
女娲娘娘当时就想去朝歌拍死纣王,但是被殷郊殷洪头上的红光挡住了云路,女娲娘娘就知道了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天意如此,女娲娘娘也不能违背,于是女娲娘娘回宫用招妖幡招来了轩辕坟三妖,让她们迷惑纣王,助武王伐纣成功,这样自己出了气,而且也为武王伐纣做了贡献,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九尾狐狸精姐妹自己放飞自己,害大臣什么的算是自保,情有可原,吃宫女,害百姓,甚至最后去刺杀武王和姜子牙,就是逆天行事,背叛女娲娘娘了,这样女娲娘娘还能保她们,那就真是圣母了。
妖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要写妖物志,那么苏妲己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主。她以狐媚之术魅惑纣王,使之沉迷酒色不事朝纲,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商纣灭了,她却没有得到半点儿好处,还被姜子牙抓住处以极刑。像这样损人不利己还害己的事狐狸精苏妲己却做得那么卖力,可见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有多么的扭曲。但是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怀疑,那就是再怎么坏的人都不会轻易害自己,所以苏妲己必然是受制于人才会做出这样双亏双损的事来。
故事的原委还得从纣王这儿说起,纣王一统天下,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世上最伟大的事,于是乎就有点儿飘飘然了。他前去拜女娲娘娘的时候在石壁上留下了一首诗,这可是国王的墨宝啊,在大臣们中间不知有多少人想得而得不到呢!可女娲娘娘不这么认为,她是征服自然的女神,而商纣王再怎么厉害也只不过是个下界的凡人,年年来此朝拜可以,但在圣地乱写乱画,随便留下“到此一游”的标记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就这样,大臣们眼中的墨宝成了女娲娘娘眼中的乱涂鸦。纣王的形象在她的心目中直线下滑,有心直接拿下,但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于是她招来在深山修炼的狐狸精,让她附身于苏妲己身上,趁机接近纣王,想尽一切办法让商朝快点儿灭亡,给这个没素质的纣王一点儿颜色看看。你瞧瞧,即使贵为天神的女娲也是如此小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
狐狸精果真不辱使命,说干就干,在她的蛊惑下,纣王整天浑浑噩噩,在行宫里日日欢庆夜夜笙歌,完全不理朝政。但这样做效果似乎并不怎么明显,商朝的社稷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女娲娘娘交代的事怎么可以办不好呢?办不好的话自己这只小狐狸精不仅修不成仙,更可怕的是连狐狸也做不成了。于是狐狸精开始了她陷害忠良的行动,她想把国家的中流砥柱一个个都扳倒,还怕这个商朝不灭亡吗?最终,商朝的忠良被苏妲己害死的、逼走的不计其数,商朝也随之倾覆。
狐狸精原以为自己可以回去和女娲娘娘复命了,她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经女娲娘娘提携定能成仙,也不枉自己这么多年苦苦修行。但她想错了,女娲娘娘把这件事一推六二五,说自己只是让狐狸精蛊惑纣王,并没有让她残害忠良啊!狐狸精傻眼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瞬间崩塌,这什么世道啊这么坑爹!其实狐狸精早该明白的,说到底她只不过是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临时工,把领导交给人任务办好了没你啥事,办砸了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吧。因为蛊惑纣王这件事升级到了仙界两大派的斗争,发展到现在女娲娘娘也兜不住了,只好把狐狸精推出来当替罪羊了。
苏妲己作为一个得道修炼的小狐仙,一没背景二没人脉,却想通过投机取巧博得女娲的赏识,以取得得道成仙的资本,可最终成为了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她至死也没搞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其实她错在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有些捷径不是你想走就能走得了的。所谓靠人不如靠己,想得道成仙就得自己刻苦修炼,歪门邪道帮不了你,只会害你越陷越深。(刘志军/文)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传说纣王去女娲宫进香,拜女娲塑像,见其貌美,顿起*心,吟诗一首。上大夫费仲献媚将诗题于粉壁之上,以供国人观瞻。尤浑说他可请法师使女娲真身现世,服侍纣王,纣王大喜。女娲回到宫中,看到纣王题的*诗,大怒,使出招妖幡召集九尾狐去收拾纣王。
纣王犯不犯错,女娲都会派妲己去迷惑他。
纣王七年,二月份的时候,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太师闻仲率兵平叛,朝中政务就交给了宰相商荣。
到了三月十四日这天,商荣启奏:“明天三月十五日,是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祭拜。”
纣王大大咧咧的说:“女娲谁啊?有什么功德?”
商荣忙解释:“女娲是上古女神,有补天之功。咱们去祭拜她,她必定会保佑咱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纣王也是闲着无聊,就答应了下来。
这对话看似简单,却暴露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纣王不知道女娲是谁;截教弟子闻仲掌权时也从没让纣王去祭拜过女娲;商荣在闻仲还在朝中时,也从没有提过祭拜女娲的事。这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要知道,女娲补天造人,对人族是有大恩的,纣王竟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神,这说的过去吗?闻仲是修仙中人,对仙人异常敬畏,他也从不让纣王去祭拜。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很可能,截教通天教主和女娲不和,所以闻仲从不提女娲,并销毁了皇室中所有关于女娲的典籍。
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纣王不知道女娲是谁这件事。
而商荣就很有意思了,闻仲一走,他就马上鼓动纣王去祭拜女娲,他到底安得什么心?虽然小说中一直夸商荣是忠臣,是贤能之人,但商朝的劫难,正是始于这次祭拜。所以商荣的动机就有些叫人摸不透了。
到了三月十五日,纣王去祭拜女娲。
整个过程很是无聊,纣王就倚窗看风景。突然,一阵风刮过,卷起幔帐,现出女娲神像,露出了女娲真容。
纣王一见之下,大吃一惊,世上竟然有如此漂亮的**姐?因此起了爱慕之心,就提了一首*诗:
其实这诗不算*诗,纣王只是夸赞了女娲的美丽,同时表达了爱慕之情。如果哪位**姐收到这样的的诗,估计会笑骂一声:“臭流氓。”也就算了。至于内心会不会窃喜,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女孩的心思最难猜。
但是女娲看到诗后,竟然非常气愤,觉得纣王是在羞辱自己,她就想给纣王点教训。
于是女娲就往朝歌飞,等快飞到时,被两道红光给拦住去路。这两道红光是纣王的儿子殷郊、殷洪发出来的。女娲往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她暂时动不了纣王,就不得不忍气回宫。
回宫后的女娲越想越气,于是就召唤来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吩咐它们:“成汤气数已尽,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以助武王伐纣。但是你们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尔等亦成正果。”
这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不论纣王怎么干,都将失去天下,因为气数尽了。也就是说妲己迷不迷惑纣王,都不影响未来武王伐纣的发生。女娲派三妖只是为了出气而已。
从表面看,纣王犯错就是因为提了一首表白的情诗。
但是诸位发现没有,整个过程都显得很诡异,满是阴谋的味道。
首先,纣王好歹也是一朝人王帝主,怎么可能见了一座神像就起了*心?而且还是女娲娘娘这种大神的雕像?平时闻仲应该没少对他提起仙人的厉害,纣王怎么就脑子抽筋,起了色心?而且从那以后,纣王也再没提起过这件事,就好像从没对女娲动过心一样。
还有,怎么那么凑巧就挂起了一阵风,这风竟然神奇到能吹动女娲宫中的帷幔,让女娲露出真容。最值得深思的是,小说在这里提到一句话“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可见这风来的并不简单。
最可疑一点,女娲娘娘,造人补天,何等气度,何等本事?怎么会跟一个凡人动气?连娄师德都有唾面自干的气量,女娲娘娘会没有?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因此,我怀疑有第三方在那里作祟。是他们让商荣鼓动纣王去祭拜女娲,也是他们在女娲庙中搞鬼,让女娲和纣王都失了常。
考虑到封神最大的受益者是西天佛教,这个第三方很可能就是准提和接引。他们故意搅混水,让女娲和截教对立,他们好从中谋取好处。
所以,不论纣王犯不犯错,西方圣人们都会想方设法的以纣王的名义,激怒女娲。女娲一怒也必然会派出三妖祸乱天下。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女娲和截教不和。截教一直和商朝交往过密,所以女娲娘娘才会对纣王的失礼如此大动肝火。
根据《封神演义》的说法,纣王去女娲庙祭祀的时候,看到女娲神像貌美,色心大动,于是写了一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侍君王”当然就是想纳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觉得被凡人调戏了,那还得了,于是就派狐狸精附身妲己,去引导纣王一步步走向歪路,最终自取灭亡。
当然,这只是明清小说的情节。这首七律明显不可能是商代会有的。看看《诗经》就知道,当时的诗还是四言为主。妲己在 历史 上确实有这个人,《尚书》中周武王罗列纣王的罪状就说“听信妇言”。当然,纣王和妲己的妖魔化都是后世慢慢积累起来的。在汉代《列女传》中,妲己就和纣王一起做了很多坏事。而宋元《武王伐纣平话》中,妲己就是九尾狐变的了,《封神演义》就是直接取材于《武王伐纣平话》。
关于调戏女娲的情节,大概是取材于唐人杜光庭《集仙录》。里面说的是秦始皇见到骊山老母,色心大动。被骊山老母吐了一个唾沫,脸上长了个暗疮慢慢发烂。没办法只好去认错求饶,骊山老母才弄出个温泉,秦始皇去洗洗就好了。这就是骊山温泉的由来。而骊山老母本来是秦国祖先神,算是秦始皇的老祖奶奶了,但是后来和女娲渐渐等同了,今天去骊山还有女娲娘娘庙呢。
其实纣王也就是在石像上写了首爱慕女娲的情诗而已,然后女娲就怒了。然后掐指一算,商朝气数差不多了,就派了狐狸妲己催化催化,让他亡得更快。……但是!嗯,有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女娲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封神,但有资质的后备干部们都还在人间从事着各自的角色,女娲法力再高强也不能直接把他们弄死了再封神吧,那样做其他仙班大佬不服啊。而据后面可知要想封神,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让他死”,死了后才能封。但是杨戬之类的,人家先天就是三只眼,或者长翅膀的雷震子什么,那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够凡,基本乙算半神了,日后再飞升也是实至名归。因此,引了个狐狸下去,作为导火索,开始挑拨行动,最后引发人神大混战,等两方打残了,对着一群鬼魂进行封神,基本收入天庭。然后女娲等一批旧神基本就可以退休了,新神时代才能正式开启,天庭就此实现改朝换代。
纣王那首诗前面不记得了,意思就是描述女娲娘娘的美丽的,但是最后一句就是彻底激怒女娲娘娘的,娶回长乐侍君王。先不说女娲娘娘何等身份,就这句话完全就有调戏的意思在里面,能不生气吗?第二,女娲娘娘是何等身份,那可是创造人类的大神,在人类中她是人族之母,她本身是妖,在妖族中,她是妖族第一圣人,她可是很三清和西方二圣平辈的,而且那几位大神的教都是建立在人妖两族的基础上,所以那几位圣人见到她都还要叫她一声师妹,不敢得罪她,你说纣王这样调戏她,她得多丢面子,成为圣人间的笑话,她能不没纣王吗?换谁都会灭了纣王。
女娲乃人祖,人类都是她造的,保护着,补天也是为保护天地。可女娲娘娘诞辰纪念日。商纣看了女娲圣像之后,竞起*心。写诗梦想与人祖云雨。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商纣王倾慕女娲美貌而意*的**诗作。
当女娲从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回宫之后,便看见了粉壁上诗句,不由得勃然大怒,此乃无道昏君,不能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如此好色,没有上下,尊卑,所以派九尾狐下去,意为老百姓换贤良明君。其实 历史 上真实商王,高大威猛,治国有方。周文王反商夺权最后取得天下,召告天下是因为商王无道我才反的,我是为老百姓好。其实老百姓那搞得清楚就是清楚也没法写书告诉后人,后人只能听当权者怎么说了。
真知堂说上古史:
这个问题本来不属于笔者的回答范围,讲的是《封神演义》里商纣王进香写诗调戏上古之神女娲娘娘,女娲娘娘大怒,命九尾白狐和玉石琵琶等妖精前往朝歌惑乱纣王之事。
但笔者研究夏商 历史 ,发现其实从 历史 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情节的安排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我们先来了解几个主要人物;
商纣王,即商朝末代的亡国之君帝辛。名受。据说帝辛就是因为宠信妇人,唯妲己之言是从而作为一大罪状被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的。
女娲,上古时代大神,传说中三皇之一。和太昊伏羲氏为兄妹,后来和伏羲结合繁衍人类,又传说是继伏羲之后为天下主。商纣时期的女娲,已经成了被供奉和祭祀的对象,成了神。
妲己,又名苏妲己,有有苏国国君之女,貌美。商纣伐有苏,有苏战败请降,献女妲己给帝辛。小说中妲己在古庙被九尾狐狸吞吃,九尾狐利用了妲己的肉身去迷惑帝辛。
九尾狐,即九尾白狐。古籍中的九尾狐,就是山东青丘地区的神物。一般史料上九尾白狐出现乃祥瑞之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青丘白浅就是九尾狐。
了解了这些人物之后,女娲为什么要派九尾白狐去惑乱商纣就看得比较清楚了。
《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自古以来,很多学者一直认为太昊伏羲乃东夷首领,伏羲若为东夷,则女娲也是东夷首领无疑。东夷,是商代商人对于位于山东半岛的岳石文化的部落的称呼,甲骨文有很多商王讨伐东夷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东夷被称为夷方,又称人方。因东夷人善于使用弓箭,故称弓人为夷。
而九尾白狐乃山东青丘之地。《山海经》记载:青丘国“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如此,也是东夷之国,九尾白狐听从女娲调遣自愿前去迷惑商纣也就可知了。
而帝辛商纣王,之所以亡国,甲骨文记载他把重兵都调去征伐东夷,朝歌空虚。面对周武王大军,手里没兵,只好临时把牢里的囚犯放出来武装起来。没想到前徒倒戈,这些前途反戈一击,纣王兵败自焚亡国。
帝辛前去祭拜女娲,说明从上古三皇伏羲,女娲,神农氏,到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再到夏禹,夏启的夏一直延续到商汤建国的商,自古以来一脉相传。女娲本为华夏人祖,帝辛商纣王做诗调戏女娲大神,可见他把东夷人之最伟大大神完全无视。这就激怒了传说中本为东夷之祖的女娲,面对商纣的进攻,东夷人想出用美人计,其实就和后世越国范蠡用西施间吴一样。不过,妲己最后的下场也和西施一样,作为祸国的红颜祸水被处理了。
需要更多 历史 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就应该解释为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女。“同姓”、“异姓”、“得姓”中的“姓”有古义与今义,先秦时代的“姓”从古义上讲指“族姓”,即族号、族名。笔者对“族姓”进一步解释为用来表示血缘关系的一个亲族的称号,如同姜姓、姬姓一类的“姓”字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大氏族部落内具有相同血缘的不同亲族的识别代号,“姓”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家族的族长的个人符号。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大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族号,这便是“姓”,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母姓。一个以黄帝为中心由四妻二十五子组成的黄帝大家族,亦即大部落,这个大部落分别衍生出十二个小家族或子部落,每个小家族或子部落都有自己的姓,他们聚居在一个村落或几个相邻的村落之内,亲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较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考古资料,每个小家族包括族长及其一妻或数妻、子女。“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中的“别”是“分别衍生”之意,笔者认为,四位母亲所生的25个孩子们没有都随母姓,而是分别衍生出了12个新姓。根据出土文献,“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中的“己姓”就是“纪姓”,先秦时期的“己”与“纪”通假互用,金文“己”姓就是后来的传世文献所记的“纪”姓,详解见下文。“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句中“甥”是男子专用而非女子专用的一种亲属称谓。笔者认为原文之所以这样迂回叙述,而不直接说“青阳,方雷氏之子也”,目的是强调青阳与夷鼓都是男子,不是女子,如果云“某某之子”,孩子的性别问题就可能不明了,用“甥”字更能够强调性别,同时暗示出黄帝时期社会已经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时代。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是,氏族由一个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男性子孙的后代组成,子女、儿孙皆归属父亲。世系由男性首领传递,财产也按父系继承。家族长通过选举产生,一般为年事最长的男子,系生产的组织者。若干氏族组成一个部落联盟。每个部落有一定的土地范围。整个部落有一个议事会,由各氏族的氏族长组成,由它决定氏族的内外事务和选举部落酋长或者部落集团首领。部落联盟首领原先是军事出征的指挥者,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变成了专职的军事首领。强大、善战的部落集团在能力卓越的首领指挥下,往往征服其他部落。相邻的部落由于战争的需要,也结成部落联盟,有一些部落联盟相当持久,在历史上起过重大影响。《史记·五帝本纪》云:“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这里很明显,轩辕黄帝对不顺从者,“征之”,“去之”,使“诸侯咸来宾从”,这种军事征服,使诸侯“宾从”,实际上是专职的最高的军事权力凌驾于日常事务的公权。拥有这种号令征伐的最高军权,黄帝才能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不断占有对方的资源与对方的女人,加强自己的部族国权与部族成员获得最佳配偶权,巩固自己的实力,也促使自己的后代不断优生,因为近亲婚姻使人口素质下降,导致家族衰落。《国语·晋语四》中的“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的“宗”是指宗支而言,这也就明显告诉我们那个时期黄帝二十五的孩子是一人一宗,共25宗。此处人各一宗的规矩与汉代分宗制不同,《史记·五宗世家》云:“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即汉代孝景皇帝的儿子以母亲为准分为五宗。笔者因此认为上节“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与下节“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解释“十二姓”,下节内容强调黄帝之子不分男女一人一支,人各有姓,14个儿子中除了两个人继续保持姬姓之外,又出现了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等 11 个新姓,合起来为12个姓。通过上下节文意,可知道在上节云“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的“己姓”是11 个新姓中的同姓。再说“得姓”一词。杨希枚先生认为,黄帝二十五子中十四人得十二姓,剩余十一人没有“不得姓”的意思。笔者认为事实上也如此,从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开始,任何一个人只要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地拥有该亲族的称号——姓,没有“不得姓”的姓氏制度,就《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而言,被赐姓的人也都有自己的原姓,或者原姓重新被天子即具有最高统治地位的首领宠赐。对有德有功之人来说,得到天子赐给其姓,那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而没有被赐姓的人,虽然得不到这种恩赐,但都有其自家姓,并非因其未蒙赐姓而天生“不得姓”,比如那位生于夏末而相汤建商的伊尹(一说名叫“伊”),他在被商王汤起用之前是弃婴,而后操贱业,属于社会下等人,虽然不冠姓,但只是有姓不称罢了。伊尹是有莘国人,和有莘氏出自同一血统,故姓姒,是夏朝建立者禹的后代,只因身份近同奴隶,在夏末商初的奴隶制社会就不能用有莘氏的“姒”作自己的身份标记。据《吕氏春秋·本味篇》:“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经考证,有莘又写作有侁。意思是:伊尹生于有莘国桑林之中,被有侁氏女子发现抱养,长大后德才兼备,商王汤得知消息后,想请伊尹到商国辅佐商朝建国大业,伊尹也有此心意,但遭有侁国拒绝,成汤于是用娶有侁国王女为妻的办法,使伊尹以媵臣的身份嫁到商国。伊尹虽出身卑微,但其雄才大略却为成汤所独钟,尽管他是以媵臣的身份来到商国的,却得到商汤的重用,最后辅助汤成就建立商朝的大业,是一位于商朝功不可没的开国元勋。至于“伊”之得义,缘于其生在伊水之滨。因此,在黄帝二十五个孩子中,除了黄帝的十四个儿子单独建立了十二个姓外,其余的十一个孩子,尤其是女孩都有姓,只是随从母姓罢了,因为发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从母姓”的社会习俗,直到夏、商两朝均存在这种遗风,在商、周奴隶制国家时期,虽然是“氏别贵贱”、“男子称氏”发生发展的时期,但“姓”仍然起生物性社会特征的“别婚姻”的作用,“妇人称姓”的习俗还在沿袭着,女人或以出生地冠姓,如齐姜、鲁姜,或以排行冠姓,如孟姜、伯姬等。那么早在夏商之前的黄帝时期,女“从母姓” 的社会习俗更应该盛行,至于这十一个人的母亲(亦即黄帝的四位妻子)是什么姓,我们无法得知,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母姓是沿袭上代母系流传下来的姓,也就是说,其母姓早在“十二姓”之前就已经存在很久了。黄帝的“姬”姓原先是母系血缘的标志,而到黄帝的子孙后代则因父权的确立蜕变成父系血缘的标识了,并由同一个血缘姬姓分支为十二个新姓。
结合上面的释疑与释义,我们认为《国语·晋语四》中黄帝之子得姓记载都是原文,上下节之间不是原文与释文的关系,“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故皆为姬姓”这一节也不是后人添加的一段。从语文体例上讲,重耳(后为晋文公)手下的随臣司空季子采用先分说黄帝之子中有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夷鼓、青阳(指黄帝次妃方雷氏所生的儿子)属于一个部族,同为“己”(纪)姓,接着总说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又进一步总说十四人得了十二姓,紧接着具体分说这十二个姓是什么,最后分说点明与黄帝同为姬姓的苍林、青阳(亦即黄帝的妻子西陵氏嫘祖所生的儿子玄嚣)兄弟2人。所以,《国语·晋语四》中关于黄帝之子得姓上下两节原文的关系是分——总——总——分的关系。
历代学者之所以解不开黄帝二十五子得姓的症结问题,主要是被“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一语中的“己”字困惑住了,导致历代学者辨不清同姓者的人数以及他们的身份。过去学者们认为这个“己”字应是“自己”的“己”,意指黄帝本人的姬姓,“皆为己姓”就是青阳与夷鼓“皆为姬姓”,这就和下文“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发生了自相矛盾,为此后人又有人说只有十三人得姓而已,不是十四人,即“破四为三”之说。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就进行了错误地注解,他说:“旧解破四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按《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盖《国语》文误,所以致令前儒共疑……既理在不疑,无烦破四为三。”其实不是《国语》文误,夷鼓与苍林本应是两个人。凡此种种推测结果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比如:魏、晋时期出现了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藏书家黄丕烈《校刊明道本韦解国语札记》也云:“夷鼓与苍林为一人;皇甫谧曰夷鼓一名苍林,以此。” 黄丕烈在这句中所谓“以此”者,即指皇甫谧说夷鼓与苍林为一人二名。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古今人表》明确记载:彤鱼氏生夷鼓而嫫母生苍林,我们不管苍林的母亲是嫫母还是西陵氏嫘祖,这都说明夷鼓与苍林不是一个人。我们认为班固之后的皇甫谧、黄丕烈等人的注解有误。
由于历代学者们没有推敲准原文中“皆为己姓”的“己姓”的特殊含义,而误以为《国语·晋语四》上下文矛盾以及上下文两“青阳”是同一个人。其实不然,再说《国语》的著者也不会从字面上犯这种语言重复而不相连贯的毛病。那么到底怎么解释《国语·晋语四》中的“己姓”呢?这需要借助从地下考古出土的文物来解释,否则永远无法释疑。在先秦传世文献上“己”字除用于天干的“己”和表示“自己”的“己”以外,还用于标识血缘的亲族之“己”姓(考古证明先秦时期作为姓的“己”就是后来文字记载的“纪”姓)。因此,在先秦古籍上经常存在同一句中音形相同的两个词语,有时并非同义。甚至在今日,也不乏这样的例证。例如说:“老马,你的小马儿跑到哪儿去了?”因为是说的话,没有标点符号,听者便无法决定话中两个“马”字是否为同义词,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就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意思:A老马这个人的朋友在问老马养的一匹小马儿。B老马的朋友在问老马的小孩儿。C养马的人在跟他的一匹老马说话:这匹老马生了一匹小马儿,问老马的马仔跑哪去了。显然《国语·晋语四》著者没有料到后世之人误解“皆为己姓”的“己”就是“自己”的“姬”姓。根据1983年在山东省寿光市纪侯台遗址出土的商代末期前(大约3000多年前)的一批纪国青铜器,如己侯钟、己侯簋(guǐ)等器物,再结合有关传世文献,我们揭开了这个古老“己国”在中国古代典籍书面文字中均写作“纪国”,典籍中的所记载的“纪侯”这个人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写作“己侯”。1972年12月,山东省博物馆与烟台地区的考古人员对莱阳市前河前村古墓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了9件铜器中有2件有铭文,其中一件为铜壶,上有铭文13字:“己侯作铸壶,事小臣以汲永宝用。”说明己国之君己侯铸造了这件铜壶,他将此壶赐给了自己的忠臣——墓主人。胶东半岛出土己国铜器的第三个地点在以先秦古迹众多而闻名的龙口市归城,归城东和平村出土了己侯鬲。我们通过对以上三地出土的己国铜器的考释认为: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己国”、“己姓”,在战国之后的文献典籍中多写为“纪国”、“纪姓”,只是在《国语》等个别传世文献中保留了“己姓”到如今,史书上记载的商纣王的宠妃妲己是“己”姓,而实质上就是“纪”姓。由此可证,这些商周铜器铭文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远远胜过古典籍。于是,我们对《国语·晋语四》中黄帝之子“皆为己姓”茅塞顿开了,原来先秦时期的“己姓”就是“纪姓”,而不是“自己”的姓。由于古人没有找到先秦时期的“己”姓就是“纪”姓的考古证据,所以后世之人始终无法破解黄帝之子得姓传说的谜案。
至此,我们马上明白:“己姓”(即“纪姓”)有2个同父异母兄弟——方雷氏生的青阳与彤鱼氏生的夷鼓。与黄帝同为姬姓也有2人——西陵氏嫘祖所生的青阳(即玄嚣)和嫫母所生的苍林,余下10人分别得10个姓,合计为14人得12姓,这12姓与黄帝原姓公孙后因成长于姬水之滨又得姓姬的道理一样,原来这14人都有姓,只是因其发展壮大、人丁兴旺,单独建立了12个新族姓,有了新姓,原来的旧姓就不在用了。14个人之所以有同姓和异姓之别,从人类学讲,史前人类原始姓族制度存在兄弟父子异姓的社会现象,这是原始社会司空见惯的事。黄帝二十五子中剩余的11人虽然没有立新姓,却显然各有其姓氏,而无所谓“得姓者”与“不得姓者”之分,也不需要藉助“赐姓”制度以求其它解释,事实上原文也没有一字涉及“赐姓”,黄帝时期,族大就要分支独立,族小力量弱,就要呆在原处靠着父母生活,没有实力和经济条件建立自己的地盘,没有立新姓的11人按照“从母姓”的原始社会习俗随从母姓。根据考古资料,黄帝时期的大家族不但要照顾实力小的亲族成员,还要收养非血亲的氏族成员。我们点破“己”姓就是“纪”姓的玄机,就把汉代以来困扰历代经师学者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特大悬案彻底解决了,也为《国语·晋语四》的原著者洗掉了“巫古圣而惑后儒”(语出乾隆时期著名的辨伪学者崔述)的罪名!
纣王有真龙护体……这是谁说的。我们都知道,龙在古代是作为皇权的象征,但是要看看是在哪个古代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龙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今天我们唠一下龙图腾的发展史,你再看看这个问题,你会感觉很好笑的。
在古籍记载当中,黄帝是御龙飞升的,而且还林林总总的带了几十号人一起飞升,我们可以看出来,龙在那个时候大概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吧。到了公元前1800年,也就是传说中的夏朝时期,有一个人物。叫作刘累(缧),是远古刘氏第十八世祖,很多姓刘的朋友如果有看自己宗族的堂号的话,可能有一些人会看到“御龙堂”。刘缧就是御龙堂刘氏始祖,他师从“豢龙氏董父”。
后来帮夏帝孔甲养龙,被御赐“御龙氏”。后来刘缧养死了一只龙,就将其制成肉羹献给孔甲帝,孔甲感觉很好吃,就让刘缧再做一次。刘缧害怕龙死的事情暴露了,就跑路了。在那个时代,龙也不过是圈养的生物,指不定还会被做成菜……
到了商朝时期,也就是纣王时期,龙还是没什么存在感,当时商朝信仰的图腾是玄鸟,玄鸟才是国家的象征……也就是说,漫长的岁月里,龙可能还在偶尔等当成一道菜……你指望纣王被一道菜护体,是怕妲己不够吃么……
到了周朝时期,龙的地位上升了一些,开始出现在各种礼服上,但是那个时候,老虎,鸡,猴子什么的也出现在衣服上……所以在当时,地位也还很一般吧。
到了春秋时期,龙的地位比较高了,开始出现在很多的典籍里,特别是《山海经》当中,龙是很多神灵的坐骑……是的,还是坐骑,但是好歹是神的坐骑,比如:南方祝融,兽面人身,骑两龙。应龙(应龙是长翅膀的)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等等的记载,感觉逼格比较高了,可以算得上是神兽了。
到了汉朝时期,因为汉高祖刘邦的身份比较低,于是他开始造神运动,说自己的母亲与一条龙生了他,他就是由龙转世的真命天子。这个时期到魏晋南北朝,龙开始与凤凰、龟、麒麟合称“四灵”,成为了顶级神兽了,但是那时候凤的地位应该还高于龙……龙的形象也在慢慢的变化,到了宋朝时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龙的形象了。
到了元、明时期,帝皇开始对龙的形象进行垄断,民间不允许出现龙的服装和布匹等等。大概这个时候,你才能说帝皇是有真龙护体的吧……在此之前说感觉都像在骂人……
到了清朝,龙达到了形象的巅峰,被绣上了当时的国旗,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本文2023-08-18 14:28: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