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姓需要避讳,明朝百姓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改了一个字吗?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听过,但是它的由来其实也伴随着一个避讳的事情。
这个故事是在陆游的作品《老学庵笔记》中,写下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宋时期的常州,上任了一个名叫田登的太守。这个人可以说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他就一定是要全部的老百姓都避讳他的名字。
01古代自然也是庆祝元宵节的,这个节日的时候,每个州府都会放彩灯并且要持续三天。当然,这个活动也是要通知百姓们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告示上面。
一张简单的告示,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呢?还是因为这其中的"灯"字,这和太守田登的字犯了避讳。写稿时的官吏头疼了,左思右想也不知道用什么字来替代"灯"字。终于灵机一动的他,把告示上面的"观灯"转笔一写,就成了"观火"。
自以为聪明的他,却没想到引发了一个天大乌龙。当官府的这张告示贴出来的时候,让整个城里面的人们都惊慌失措,真的以为官府要放火。吓得不少客商逃离了这个城市,客商走了让老百姓失去了很多东西,整的城里面的人是怨声载道,留下了那句评价田登的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也许不一定是实名的,但事情的大概肯定是这样的。这就是陆游在自己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可见在古代的制度下,避讳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写文章甚至是说话时,都不听提及皇帝或者皇帝长辈的名字,同音的都必须用别的字来代替。
02避帝王、避长官、避圣贤以及避长辈,这是古时候避讳最重要的四点。我们都知道的三省六部制,是唐代建立的。早在隋朝就有五省六曹制了,其中的六部就是延续了隋朝的制度。的户部原本叫民部,这个部门的名字,可是从西汉用到了隋代。在唐朝以后,李世民登上了皇帝位,只好将这个民部更名为了户部。因为李世民的爷爷名为李虎,避讳这个"虎"字,于是将"虎牢关"更名为了"武牢关"。
皇姓的避讳是谁也不能例外的,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不可以。在赵匡胤登基以后,他弟弟赵匡义和赵匡美,被迫改名为赵光义、赵光美。南宋的皇帝赵构,这个"构"的同音字实在是太多了,但是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哪怕这样的字多达五十多个。
朱的小伙伴们,肯定都经历过被和"猪"字挂上关系的绰号。转头一想,明朝的皇帝也是姓朱的。"朱"成为了明朝的国姓,那老百姓们是不是就不能吃猪肉了?这个避讳的问题还写进了明朝的法律之中。
天天想着杀猪和吃猪肉,这让朱元璋情何以堪。当然朱元璋还是没有那么绝对的,不可能让老百姓不吃猪肉,毕竟也不能把自己和猪划等号。况且朱元璋虽然是个残暴的皇帝,但毕竟是贫苦出身,还是要体恤一些民众的疾苦的,不可能让所有的国民不吃猪肉。改变整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但避讳这件事情还是不能避免的,为了和"朱"姓避讳,朱元璋想了这个办法。
03朱元璋下令,把猪这个动物改了名,猪不能再叫猪了,成为了"彘"和"豕"。这两个名称也不是朱元璋新编的,这些是更古老的时候对猪的称呼。这下彻底解决了百姓们的吃猪问题。但是这两个字还是比较难念的,据说当时人们,更喜欢把猪叫作"肥肥",听起来是一个非常萌萌的称呼。
封建帝制的社会,皇帝的讲究是很多的,作为老百姓而言,只能是绝对的服从和听话。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在看待这些历史的时候不能用当代的眼光来审视。避皇姓这件事情,在古代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结语虽然古语有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你只要和皇姓相同了,那么可就由不得你自己了。很多人都只能把自己的姓改了,这也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个体现。当然,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再发生了。
自永乐年来避讳这事,总之已经比较宽松了。 先是下令,上奏事时误犯则扙八十,余文书误犯则苔。犯名杖一百,但声似字异或二字犯一则无罪。 到成化十三年又下令,御名庙名第二字要讳,写时减写点画;而第一字是辈份则不用讳。 到弘治年间又令,要求作文通畅,二名偏讳(这句话有两种解释。1两名皆须讳,2仅避其中之一,大概是后者吧)。
再分析帝王各自的作法吧。朱元璋曾改元宝为通宝。朱棣改无棣(沧州)为庆云,改乐安州之无棣为海丰。明神宗翊钧改钧川为禹州。朱见深在奏文里发现有见深这两字也没改。朱祁镇没把镇守太监这个职务名。朱厚熜把紫禁城的厚载门改成后宰门。总之朱姓皇帝也没禁示百姓姓朱,唯一禁止宦官姓朱。
自古以来素有“猪粮安天下”说法,即便明朝皇帝姓朱,也不能够禁止民间百姓饲养猪。杀猪行业为了规避皇家忌讳,特意将猪改成了“豕”和“彘”,用这两个字,来替代了猪。
作为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继位大统后,对官员们是一种灾难,可对民间百姓,却是非常包容。猪肉作为主要肉食,想要全面禁止不现实,就连他自己,也不能做到不吃猪肉。
明朝时候,“杀猪”这样词汇,决不能够脱口而出,否则就会因此获罪,只因为“猪”同“朱”。为了规避皇家忌讳,采用了下面这两个办法。
一、用其他称呼替代猪皇帝姓“朱”,这确实给全国百姓,出了一大难题。猪肉作为最常用食物,虽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但人人都品尝过猪肉味道。
皇家有着至高无上权力,也因此使得屠户犯难了。不能说出“杀猪”二字,日常又该如何交流呢?在这样情况下,身为皇帝的朱元璋,用其他的字,替代了“猪”,也成为了猪的特指。
这两个字分别为“豕”和“彘”,随着明朝覆灭,猪又被解禁,慢慢“杀猪”一词,又开始流传。
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上纲上线朱元璋虽然残酷,但并不昏庸,他深知众怒不可犯,也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江山,步了前元后程。
猪肉作为民间百姓,最主要肉食,朱元璋内心也明白,想要禁止也不可能,如果强行禁止,只会引得百姓反感,这对自己江山统治有害无益。
面对这样一个情形,即便老朱心里不乐意,也只能够装作没有看到。只要不是当着他的面,触怒于他,也就不会因此受罚。
古时候有着众多避讳,“猪”同“朱”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朝代都有文字狱,也因为文字狱,有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本文2023-08-18 16:19: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