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石首鱼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石首鱼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性味 28 归经 29 功能主治 210 注意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首鱼 1 拼音
shí shǒu yú
2 《辞典》:石首鱼21 出处
《食性本草》
22 拼音名Shí Shǒu Yú
23 石首鱼的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24 来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25 原形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下侧金**;背鳍及尾鳍灰**,胸鳍、腹鳍及臀鳍为**。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
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背鳍边缘灰褐色。
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化学成份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O01,O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O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27 性味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28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29 功能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②《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填精。"
210 注意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211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石首鱼脑汤
1钱,荆芥5分,细辛5分,人参5分,桔梗2钱,石首鱼脑骨5钱(煅存性,为末)。主治:肺气虚寒,鼻流
聤耳散ngěrsǎn《疡科遗编》卷下:聤耳散:处方:石首鱼枕骨2两(炙),胭脂1钱(炙),冰片3钱。制法
珠珀救苦散sǎn《天花精言》卷六:方名:珠珀救苦散组成:石首鱼枕骨1钱(未经盐渍,鲜黄花鱼脑内白石2块,置水
通淋琥珀丸组成:琥珀3钱,鳖甲5钱,滑石8钱,黄连8钱,石首鱼脑骨3对(煅),牛膝8两(熬膏)。主治:砂石淋
温肺止流丹hǐliúdān处方:诃子3克甘草3克桔梗9克石首鱼脑骨15克(煅过存性,为末)荆芥15克细辛1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胃太平胶囊
次。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注:鱼鳔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石首鱼 《疡医大全》:[卷十二颧脸部]鼻渊门主论
辛各五分,诃子、甘草各一钱,桔梗三钱,水煎,调石首鱼脑骨五钱,末服,一剂即止。(此方气味温和,自能
《慈幼新书》:[卷二杂症]鼻草(各一钱)荆芥细辛人参(各五分)桔梗(二钱)石首鱼脑骨(五钱,存性)为末,将上件煎好,去渣,入末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总论毛。烧取半钱。水服。瘥。一方用尾烧灰服。又方取石首鱼脑中枕骨。烧为末。饮下。水服亦可。治小便不利。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诸淋方三十五首一两炙)贝子(五合烧)通草(二两)茅根(三斤)石首鱼头石(四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普济方》:[卷二百十五小便淋秘门]沙石淋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雁肪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雁肪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雁肪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雁肪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雁肪 1 拼音
yàn fáng
2 《辞典》:雁肪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Yàn Fánɡ
23 雁肪的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
24 来源
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
25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雁肉"条。
26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小冷。"
27 功能主治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
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②《别录》:"长毛发须眉。"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
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28 雁肪的用法用量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
29 附方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
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
210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雁肪的方剂 雁肪汤
:yànfángtāng《外台》卷三十八:方名:雁肪汤组成:雁肪1具,甘草(炙)2两,当归2两,桂心
生发膏升,松叶半升,柏叶半升,腊猪膏1升,乌鸡肪1合,雁肪1合。功效:生发。用法用量:涂头上,日2夜1。制
更多用到中药雁肪的方剂古籍中的雁肪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六禽部上品]羽虫
无毒卵生雁肪(出神农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以上朱字神农本经)长毛发须眉(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呕逆。治乳石发,结热癖,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汤方雁肪(一具先煮过)当归(切焙)大黄(锉炒)桂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禽之一]雁向时乃肥,故宜取之。又汉、唐书,并载有五色雁云。雁肪正误一名肪。弘景曰∶是野鸭,《本经》雁肪亦名
《证类本草》:[卷第十九禽上]雁肪又别有野鹅大于雁,犹似家苍鹅,谓之驾(音加)鹅。雁肪自不多食,其肉应亦好。作木音,云是野鸭,今此一名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八]石发兼虚热痰干呕方五首历史渊源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
由于中国各地方言对“茶”的发音不尽相同,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茶文化时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两种。比较早从中国传入茶的国家语言依照汉语比较普遍的发音叫“cha”,或类似的发音,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及其附近的斯拉夫各国,以及比较早和阿拉伯接触的希腊和葡萄牙。俄语和印度语更叫“茶叶”(чай、chai)。
而后来由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占据台湾,从闽南语中知道茶叫“te”,或类似的发音,所以后来了解茶的西欧国家将茶称为“te”(后演变为tea),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间完全可以用自己语言交谈没有问题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茶的名称却完全不同。
茶树起源
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叶树。
中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
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发源时间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
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发源地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考古学家认为茶的历史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江浙一带目前也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大辞典》·冬瓜瓤 21 冬瓜瓤的别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3 《辞典》·冬瓜瓤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冬瓜瓤的别名 34 来源 35 性味 36 功能主治 37 冬瓜瓤的用法用量 38 附方 39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冬瓜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冬瓜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冬瓜瓤 1 拼音
dōng guā ráng
2 《中医大辞典》·冬瓜瓤冬瓜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
21 冬瓜瓤的别名冬瓜练[1]。
22 来源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Cogn的果瓤[1]。
23 性味甘,平[1]。
24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利水,消肿[1]。
1治烦渴,水肿,淋病。煎服:30~60g;或绞汁饮。[1]
2煎水洗痈肿;捣敷火烫伤[1]。
25 化学成分本品含腺嘌呤,葫芦巴堿,组氨酸,维生素B、C及E[1]。
3 《辞典》·冬瓜瓤 31 出处《本草图经》
32 拼音名Dōnɡ Guā Ránɡ
33 冬瓜瓤的别名冬瓜练(《药性论》)
34 来源为葫芦种植物冬瓜的果觚。
35 性味《药性论》:"味甘,平。"
36 功能主治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治烦渴,水肿,淋病,痈肿。
①《药性论》:"汁:止烦躁热渴,利小肠,除消渴,差五淋。"
②崔禹锡《食经》:"补中,除肠胃中风杀三虫,止眩冒。"
③《纲目》:"洗面澡身,去酐蹭。"
④《安徽药材》:"利小便,止烦渴,消热毒痈肿。"
⑤《广西中药志》:"敷火药伤。"
37 冬瓜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绞汁。外用:煎水洗。
38 附方①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冬瓜瓤一两,曝干捣碎,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惠方》)
②治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煎汁,淡饮之。(《圣济总录》)
39 摘录本文2023-08-18 16:20: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