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文献通考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文献通考》书名,简称《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撰。348卷。因“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自序》)。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杜佑《通典》分析为详,计有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糸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四裔考等24门。

除因袭《通典》外,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论及其他文献等,资料较《通典》丰富,于宋代典章制度尤称详备。其中刑考分为刑制徒流、详谳、赎刑、赦宥等。可供研究中国法制史参考。

基本介绍 书名 :文献通考 作者 :马端临 类别 :典章制度 简称 :《通考》 写作时间 :元 卷数 :348卷 简介,评价,作者简介,贡献,内容精要,专家点评,四库提要, 简介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 文献通考 马端临,字贵与,号行州,江西乐平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宋史》和《元史》都没有给予他立传,《通考·自序》也没有叙述事迹。《南宋书》和《新元史》中虽有传,但记事十分简单。 所幸《通考》的《进书表》和《抄白》以及清初修的《乐平县志》中保存了几点有关的材料,大致可知他是南宋后期宰相马廷鸾的仲子,以荫补承事郎,曾漕试第一。廷鸾为人正直,不肯附和奸相贾似道,咸淳九年(1273年)被迫辞职,居家1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去世。 廷鸾曾任史官,家中极富藏书。马端临随其父家居,读书颇广。父亲去世后,他曾短期间内出任慈湖书院、柯山书院院长、教授及台州路学教授等学职,一生主要时间都在家乡隐居著书。县志本传称他“门弟甚众,有所论辩,吐言如泉涌,闻者必有得而返。”可知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端临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李谨思《通考序》称全书著成于丁未之岁,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马氏是年54岁。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其书被一位道士访得,次年奏之于朝。至治二年(1322年)官家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刊成。《通考》编法类《通典》。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自《经籍》至《物异》等5门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该书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可以说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此外,《通典》以《食货》为首,说明杜佑对国家经济的重视;郑樵《通志》移之于《选举》、《刑法》之后;而马端临更将之列于全书之首,且增加为8门之多,可知马氏对经济的重视更超过杜氏、郑氏。《通典》之《礼典》100卷,占去全书1/2,而《通考》之《社郊考》则3门才60卷,不及全书1/5。又《兵考》一门,详列古今兵制沿革,使《兵典》只叙用兵方法的偏差得到改正。这些都是《通考》的优点。 评价 历代学者对二书的看法是:《通典》以精密见称,《文献通考》以博通见长,各有独到之处,应互相参证而不可偏废。《四库提要》论之云:“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行的刻本为清乾隆年间在武英殿校刊的三通合刻本,附有考证,其后复刻者多以此为底本,重要者为江西崇仁谢氏及浙江书局等本。 作者简介 马端临,字贵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其卒年史志无载。一般根据《扶风马氏宗谱》所载其子马尚志的行状里“父已耄”推定其卒年为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根据余谦《文献通考序》透露的信息马端临应该在至元元年(1335年)以前已经死了。其实“耄”在古意里特指具体年龄时,可以有三解:70岁、80岁、90岁。70更合适一些,他应该卒在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享年77岁。 马端临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发展了杜佑所创立的新史书体裁,即以事类为中心叙述历史发展的典志体,又推进了郑樵所倡导的会通之义。 作者生平 在马端临77年的人生旅途中,大半生活在元代。他23岁时南宋就灭亡了,从此他以宋代遗民自居,念念不忘故国热土。 文献通考 马端临家学渊源深厚。他的父亲马廷鸾字翔仲是南宋末年的丞相。马廷鸾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刻苦攻读登进士第,咸淳五年(1269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为官正直,对于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的拉拢,他不为所动。还上书请求皇帝: “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错枉以服民。”矛头直指当时恶贯满盈的权奸贾似道。但个人力量难有作为,他感到孤掌难鸣,九次上疏辞职。咸淳九年(1273年),马端临随父亲回原籍居住。 马端临 《文献通考》与《通典》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扩大和提高;《通志》只做到旧史书的粗略总和,《文献通考》则予以重新组织,表达了若干新思想、新看法。如商鞅变法和杨炎的两税法,对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作用,马氏明确指明其重要历史意义,而不因自己对二人的否定态度而否定其经济政策。又如五代时期,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张全义,对恢复洛阳一带经济生产起过有利作用,欧阳修作《五代史记》,因他出身于“群盗”,仅略记数语。而马端临不仅详记其事,而且加按语云:“全义本出‘群盗’,乃能劝农力本,生聚教诲,使荒墟为富实。观其规划,虽五季之君号为有志于民者,所不如也。贤哉!”作了有力的颂扬。 文献通考 马氏著《文献通考》,在《自序》中反复说明,一方面为续补杜佑《通典》天宝以后之事迹,一方面要配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略如纪传体史书中的纪和志。总起来说,是使“有志于经邦稽古者,或有考焉”。这就形成了这部书的消极面,虽有同情人民之处,但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立言。又因全书规模宏大,某些部门便容易失于疏略,如《职官考》全录《通典》之文,于五代部分则叙述寥寥;又如《经籍考》内容虽丰富,而主要依据不出于晁公武、陈振孙二家,自不能完备;《舆地考》多本于欧阳忞《舆地广纪》一书,无甚订补。 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通典》的不足。他认为“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但“时有今古,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因此,他以严肃的态度另行撰写。“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如果“载之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他就“研精覃思”,“窃以己意而附其后”,这样,他就完成了一部既有翔实丰富的史料又有深思独到的观点的史学名著。 贡献 马廷鸾对马端临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廷鸾20岁时就在家乡当“童子师”,考取进士后,先后做过池州教授、史馆校勘枢密院编修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一系列文教和编史职位。辞职还乡后,过了17年隐居生活,始终勤于读书和著述。先后著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笔记》等书。这对马端临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为他展示了一条精神充实而富足的生活方式。使马端临立志做一个唾弃功名利禄,专心治学的学者。马廷鸾的座右铭是: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富以还子孙。” 马廷鸾还亲自指导马端临读书。在父亲的指导下,马端临对各种体例的史书,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广泛涉猎,以“通儒”自许。由于马廷鸾自身就非常好学,而且博学多才,所以家中藏书十分丰富,使马端临能够方便地接触到很多的书籍和资料,也为他著《文献通考》提供了有利条件。马端临在《通考·自序》里说:“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 在《文献通考》的编撰过程中,马端临也得到了马廷鸾的悉心指导。从全书的指导思想到编写体例,以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都贯穿着马廷鸾的辛勤劳动与深思熟虑。可以说《文献通考》凝结了父子两代的心血。在历史方面,马廷鸾也著有《读史旬编》,这是一本普及性历史读物,主要供给孩子教授历史用。马廷鸾的许多历史见解被马端临以“先公曰”的形式收录在《文献通考》里。 另一位对马端临著书产生影响的是他的老师曹泾。曹泾是朱熹的血脉传人,宗奉朱熹。这使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里很多见解都接近朱熹。但马端临对“心学”也有所涉及,《通考》里不少地方就夹杂着“心学”的痕迹。这正是南宋后期理学变化中朱陆门人相互出入的反映。 马端临在咸淳九年(1273年)漕试第一,但他决心不做官。随父亲归隐。在父亲死后,他做过慈湖书院、柯山书院的山长,台州路儒学教授。在《文献通考》外,马端临还有《多识录》153卷、《义根墨守》3卷、《大学集注》等,可惜都已失传。《文献通考》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内容精要 《文献通考》,共348卷。分为24门(考):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各门下再分子门,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等多种资料,扩大和补充内容。在内容上比《通典》更加广泛,在分类上比《通典》更加精密。对于《通典》的体例和内容,马端临都有深入的研究。马端临认为《通典》条目设定未为明备,史料取舍颇欠精审,留下了许多缺陷失误和遗憾。在《文献通考·自序》里他对《通典》做了详尽的分析。取其得,补其失。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体例设计首先在思路上,他就不同于《通典》,《通典》是为了对行政事务有所助益,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作为亡国遗民,马端临考虑更多的是宋朝为什么会灭亡。潜心探索历代典章制度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渴求找出规律,掌握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有些条目的设计上也显示了时代的进步。如《通典》礼部分多达100卷,占了全书的一半。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把礼进行了大规模的压缩。仅为其书的六分之一。还将“边防”改为“四裔”,从“边防”看多少带有敌意,包含战争的气氛, “四裔”表达了各民族的友好共存。其内容也比《通典》相关部分增加了36倍。 对于经济内容他也很重视。在他之前,郑樵编《通志》把“食货”部分放到了14位。马端临又把它放到了首位。在他的24门中,食货占了8门;在348卷中,也占到了27卷。在职官部分也着重记述了一大批财政官,如户部尚书、太仆卿、司农卿、将作监、度支营田使、租庸使、两税使、户口使、转运使等等,还有禄秩、职田以及兵门中的马政等。在字数上,总共470余万字,比《通典》多了283万字。总字数虽不及《通志》,但《通志》中纪传占了很大比重,《文献通考》专考制度,在这方面其成绩远远大于《通志》。 《文献通考》的具体体例是: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列。《文献通考》除了排比材料,还有叙述以及考证和论断。《通考》的每一条目,凡是顶格排行的,就是“叙事”部分,这也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文”。马端临说:“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文献通考》中凡是低一格排行的,就是“论事”的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献”。对于这一部分,马端临的设计是“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通考》中凡是低两格排行的,是马端临自己的议论,“其数之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辞而未当者,研精罩思,悠然有得,则窃着己意附其后焉”。一般认为这一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考”。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可能《通考》的“叙事”部分的史料价值最高。因为它主要根据的是现已失传的宋代国史和现已残缺的会要。 其实其“论事”部分,也很有意思,汇集百家思想,不仅收集前人议论,对当时的同辈学者也积极收集。当然作为史料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其引用的前贤议论及著作,有些现今已经不传了;即使现存的,也可作为校勘资料。但是这种就某一专门问题汇集百家看法的编撰方式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等于各门各派,穿越时间和空间,一起跑到你面前讨论争吵辩论,让你有机会兼听各门各派的各种思想各种想法。也让你有机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出自己的想法。如沙随程氏(程迥)、石林叶氏(叶梦得)、致堂胡氏(胡寅)、山斋易氏(易祓)、止斋陈氏(陈傅良)、水心叶氏(叶适)、东莱吕氏(吕祖谦)、巽岩李氏(李焘)还有马端临的“先公”马廷鸾都一起来和你讨论。他还引用了不少宋人的笔记,如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洪迈的《容斋随笔》、沈括的《梦溪笔谈》等。 最后是“考”,是马端临自己的看法。由于其综合百家,眼界开阔,往往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一部分也非常值得一读。这些见解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更显其价值。 专家点评 马端临治史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比较法等。综合分析法是综合诸家认识,层层剖析,追根溯源,既有批驳之论,又有独立的见解。他用综合分析法解决了五服之制与封禅等久悬不决的问题。比较法,是从文献典籍入手比较同一事物的不同记载,或者以历史事件为纲,比较其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征。从比较异同中,发掘历史的底蕴和脉络。在比较中他发现了“官品”与“人品”的区别,将“孝廉”产生、演变、名存实亡的过程展示了出来,别开生面。通过比较他发现唐宋十六卫虽名称有异,职责则是一致。 马端临治学不信怪力乱神,反对道听途说。因为他敢于破除迷信,包括对鬼神的迷信,包括对前辈学者的迷信,所以在纠谬正误方面能够屡建奇功。在纠谬正误过程中,他围绕主题,由点及面,对相关问题一一进行清理。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不随便下判断,而是指出可疑点,注明“当考”。 《文献通考》时间断限从远古一直写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对宋以前的历史做了全面的总结,把历史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太古时期,是指三代以前;第二个时期是夏商周三代;第三个时期是秦汉以后。他还对三个时期的特点做了总结,认为,第一、第二时期的社会“有公天下心”;第三时期“无公天下心”,所谓“秦既灭六国,举宇内而郡县之,尺土一民,皆视为己有”。虽然这种“公”、“私”分期方法不太妥当,但是这种巨观的观察分析历史的方法在当时还是显示了其进步性。 对于历史的发展, 马端临认为是受“势” 的支配, “不容不然”,“不容不如此”。而“势”又是受“利”的支配。所以他认为像井田制封建制等已经成为过去,要想返回去是很困难的,后世不能幻想靠照搬古代的某种“良法”来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和当前的社会危机。在这个认识基础上,他赞同变法。对于两税法,他认为是“乱离之后,版籍既已隳废,故不容不为权时施宜之举”。他破除了那种理财之臣都是聚敛之臣的偏见。对王安石变法,他虽有批评,但基本还是肯定的。 他极力赞赏汉文帝、隋文帝躬履俭约,轻徭薄赋。而且对隋文帝为完成统一,建新都、平陈、平叛花费大量钱财,毫不吝惜也做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认为汉文帝的黄老无为之治与隋文帝重视法律,赏信罚必,是暗合孔孟之道的。 马端临编撰《通考》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成书于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历时22年。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道官王寿衍访得此书进呈。此书得以流传。自刊刻以来一直得到好评。元人评价他:“行履端纯,词章雅丽,家传鼎鼐之谱,幼馆阁之储,知前代之典章,识当世之体要。” “凡于治道有关者,无不彪分汇列,井井有条,治国安民,特举而措之耳,此可谓济世之儒,有用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对《文献通考》颇多指责也还是肯定它:“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按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后人对马端临在南宋灭亡后独善其身的做法也有所批评。特别是他为了不触及元宋交兵,而把《文献通考》截断在嘉定五年(1212年),使宋代典章制度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文献通考》问世后,代有续作,形成了一套前后连贯自成系统的《文献通考》系列。 《续文献通考》有两种。 明代王圻所撰。比《文献通考》增加了节义、諡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等门,发展成30 门。共254卷。年代上与《文献通考》相衔接,上起南宋宁宗嘉定,下至明万历初年,辑宋末、辽、金、元、明史事议论,明代部分最为丰富。但因记载议论有关对金和后金(满洲)之事,触犯清的禁忌。《四库全书》没有收录,也不在“十通”之列。 一是清三通馆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编撰。后经纪昀等校定。体例基本与《文献通考》同,只是从郊社、宗庙两门中分出群社、群庙。合计26门。记载从宋宁宗嘉定年间至明末四百多年政治经济制度的沿革。对《文献通考》所未详的地方也有所补正。食货部分占到了33卷,比重大大超过了《文献通考》。 《清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的续编。乾隆时官修。成于乾隆五十二年。记事上起清初,下断于乾隆五十年。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分26 门,共300卷。增加了前代所无的八旗田制等。 《清续文献通考》, 《清文献通考》的续编,近人刘锦藻纂。从1894年开始编,完成于1921年,首尾28年。共400卷。体例在《清文献通考》基础上又增加了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包括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后到清末。其书还记载了很多清末新疆石油史料。 《文献通考》最初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有西湖书院刊本,现已不存。现存的有元后至元五年(1339年) 余谦补修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慎独斋刘洪刊本,嘉靖四年(1525年)冯天驭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武英殿刊“三通”合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浙江书局刊本。比较易见的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的万有文库“十通”本。其中以晚出的浙江书局本错误较少。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都有影印本出版。2011年9月,中华书局以清乾隆十二年校刊的武英殿本为底本出版点校本。 四库提要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内府藏本) 元马端临撰。端临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宋宰相廷鸾之子也。咸淳中,漕试第一。会廷鸾忤贾似道去国,端临因留侍养,不与计偕。元初起为柯山书院山长。后终于台州儒学教授。 是书凡《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二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二十一卷,《郊祀考》二十三卷,《宗庙考》十五卷,《王礼考》二十二卷,《乐考》十五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经籍考》七十六卷,《帝系考》十卷,《封建考》十八卷,《象纬考》二十七卷,《物异考》二十卷,《舆地考》九卷,《四裔考》二十五卷。 其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田赋》等十九门,皆因《通典》而离析之。 《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则广《通典》所未及也。 自序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 中如《田赋考》载唐租庸调之制,而据《唐会要》,则自开元十六年以后,其法屡改。载五代田赋之制,而据《五代会要》,尚有天成四年户部奏定三京诸府夏秋税法一事,乃一概略之。杨炎定两税法奏疏,最关沿革,亦佚不载。 《职役考》载口算之制,而《汉书》永建四年除三辅三年逋租过更口算刍稿诏书不载。 《征榷考》详载盐铁,而《五代会要》后唐长兴四年诸道盐铁转运使奏定盐铁条例不载。又《杂税》载果菜之税。而《汉书》永元六年流民贩卖勿出租税诏不载。 《国用门》载漕运兴废,而《后汉书》建武七年罢护漕都尉,建初三年罢常山诸处河漕不载。其载唐代东都及郑州诸处漕运措置,亦不及《唐会要》之详。历代赈恤,于汉既载本始四年之诏,而略三年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之诏。 《选举考》详载两汉之选举,而《汉书》元封四年诏举茂才异等,始元元年遣廷尉持节行郡国举贤良,永光元年诏举朴质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俱不载。 《学校考》辨先圣、先师之分,而《唐会要》贞观二十一年诏以孔子为先圣,颜回等为先师之制不载。 至《职官考》则全录杜佑《通典》。五代建置,尤叙述寥寥。核以王溥《五代会要》、孙逢吉《职官分纪》,仅得其十之一二。 《郊祀考》多引经典,而《尚书》之肆类于上帝不载。《逸周书》、《白虎通》、《三辅黄图》所载周明堂之制最详,亦不及征引。又载历代明堂之制,而梁武帝改作明堂,详于《隋书·礼仪志》者不载。地祇之祭只引《周官》及《礼记·郊特性》,而礼运、祭地、瘗缯,及《考工记》玉人两圭五寸祀地之文不载。汉祀后土之制,只载《汉旧仪》祭地河东,而《汉官仪》北郊坛在城西北诸制不载。又雩祭引《左传》、《周礼》注疏,而《礼记·祭法》雩宗祭水旱也,《尔雅》舞号雩也,皆不载。祭日月,只引《礼记》、《周礼》,而《大戴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及《尚书大传》古者帝王以正月朝迎日于东郊,皆不载。于汉制既载宣帝时成山祠日、莱山祠月,而建始时罢此祠,复立于长安城事,又不载。 《社稷门》引各经注疏所论社制,而《周书·作雒篇》建社之制,及蔡邕《独断》所载天子大社之制,皆不载。祀山川亦引经传,而《仪礼·觐礼》祭山丘陵升、祭川沈,《尔雅》祭山曰庪县、祭川曰浮沈,皆不载。又分代详载,而独略北齐天保元年分遣使人致祭于五岳四渎。《宗庙考》载后魏七庙之制,只引《礼志》改七庙之诏,不知兴建沿革详于《孙惠蔚本传》。又唐初建七庙,《新唐书·礼乐志》多略,而不参用《旧唐书·礼仪志》。 《王礼考》载周之朝仪,而不引《周书·王会解》。又详载历代朝仪,而不载《史记·秦本纪》始皇三十五年营作朝宫。载汉代朝仪,而不载《续汉书·礼仪志》所载常朝之制。又舆服之载于史志者,必详叙卿士大夫,如汉制二千石车朱两轓之类,所以明差等也,而一概从略。 《乐考》载五代庙乐,不如《五代会要》之详。 《兵考》载晋兵制至悼公四年而止,其后治兵邾南,甲车四千乘不载。载鲁兵制自昭公蒐红始,而成公元年作丘甲,襄公十一年作三军,昭公五年舍中军,俱不载。 《经籍考》卷帙虽繁,然但据晁、陈二家之目。参以诸家着录,遗漏宏多。 《舆地考》亦本欧阳忞《舆地广记》,罕所订补。 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 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1鲁迅辑校古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0年)  2清代珍稀藏书文献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2009年)  著作:  1《文房四谱》(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2011年7月  2《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书事新考》(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3 战争改变历史——1500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政治与历史进程(译著,60万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4 酒谱(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2010年9月  学术论文:  1 “关于《姚辑本<谢氏后汉书补遗>抄录说明—2005年版《鲁迅全集》误收文一则”,《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3期  2 “牌记考:版本学术语的共时多样性”,《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三集  3 “丁氏八千卷楼藏书转归江南图书馆始末—以《艺风老人日记》所见史料为中心》”,《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一集  4 “同光间八千卷楼丁氏访书事迹考”,《图书馆杂志》,2011年11期  5 “窦苹其人及其《酒谱》创作心境”,《名作欣赏》,2011年第10期中旬刊  6 “晚清藏书家丁丙与寿松堂孙氏交游考”,《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增刊 (1)  7 “学问吟咏之间 —〈文字同盟〉与中日学术交流(1927-1931)”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8 “八千卷楼书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5期  9 “八千卷楼丁氏与铁琴铜剑楼瞿氏皕宋楼陆氏交游考略”,《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年 第 4 期  10 静嘉堂文库藏《当归草堂书目》考(《文献》2011年1期)  11 学术本位 文化观照——评王晓平新著《日本诗经学史》(《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3期)  12 八千卷楼前期藏书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1期)  13 八千卷楼藏书零星散出之考察 (《温故知新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14 杭州八千卷楼丁刻书版考(《藏书》第5期)  15 探索古籍版本学传统研究体式的新路径——评陈先行著《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中国学研究》第10辑)  16 写本形态的八千春楼善本书目——以南京图书馆藏本为中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3期)  17 关于稿本《武林藏书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增刊)  18 从体例编排看《书林清话》(《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增刊)》。

资治通鉴(全二十册)

作者:[宋] 司马光 注疏:胡三省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56-06-01

这是目前最为权威的版本了,治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白话资治通鉴(共二十册)

主编:沈志华 张宏儒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7-09-01

这是与上面一套原文版配套的译文本可以与原文本对看的,颇为精当简要。

另有,白话版的《柏杨版资治通鉴》是台湾的柏杨先生耗时十年译成现代语文本,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颇有特色。该书还曾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现在市面上有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本子。如果只是想粗读了解一下而已,不想花太多钱的话,全本的岳麓书社版的就很好。

清朝部份

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抄本)

己卯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抄本)

庚辰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抄本)

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抄本)

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戚正本(有正书局石刊戚蓼生序本)

戚宁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王府本(清王府旧藏本,蒙古王府本,抄本)

杨藏本(杨继振旧藏本,红楼梦稿本,抄本)

舒序本(舒元炜序本,抄本)

郑藏本(郑振铎藏本,抄本)

梦觉本(梦觉主人序本,甲辰本,抄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活字本)

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萃文书屋活字本)

东观阁刊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善因楼刊本(批评新奇,绣像红楼梦,善因楼梓)

宝文堂刊本(同治壬戌重镌,宝文堂藏板)

抱青阁刊本(嘉庆己未年镌,绣像红楼梦,抱青阁梓)

本衙藏板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本衙藏板)

藤花榭刊本(嘉庆庚辰镌,绣像红楼梦,藤花榭藏板)

宝兴堂刊本(嘉庆丙寅新刻全部绣像红楼梦,宝兴堂藏板)

凝萃草堂刊本(道光辛卯孟冬,绣像红楼梦,凝萃草堂监印)

三让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三让堂藏板)

五云楼刊本(咸丰己未新镌绣像红楼梦,五云楼藏板,光华堂发兑)

耘香阁刊本(绣像红楼梦,藤花榭原板,耘香阁重梓)

聚和堂刊本(绣像红楼梦,济南聚和堂藏板)

同文堂刊本(曹雪芹原本,右文堂发兑,同文堂藏板)

纬文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纬文堂藏板)

翰选楼刊本(绣像红楼梦,翰选楼藏板)

文元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文元堂藏板)

忠信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忠信堂藏板)

经纶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纶堂藏板)

务本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务本堂藏板)

经元升记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经元升记梓)

登秀堂刊本(绣像批点红楼梦,登秀堂藏板)

连元阁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点绣像红楼梦,佛山连元阁藏板)

三元堂刊本(东观阁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

双清仙馆评本(洞庭王希廉雪香评)

妙复轩评本(张新之评)

聚珍堂评本(王希廉评)

翰苑楼评本(王希廉评)

芸居楼评本(王希廉评)

卧云山馆评本(张新之评)

同文书局评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大观琐录评本(增评绘图大观琐录,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像全图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诵芬阁评本(古越诵芬阁藏板,王希廉、姚燮评)

增评补图本(王希廉、姚燮评)

上海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绣像全图增批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桐荫轩石印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求不负斋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广百宋斋铅印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阜记书局评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

民国部份

增评加批图说本(王希廉、蝶芗仙史评)1914年上海石印本

增评加注全图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5年上海石印本

文明书局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1927年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

江东书局石印评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

铸记书局评本(王希廉、姚燮评)

万有文库评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许啸天句读本(1923年上海群学社铅印本)

汪原放句读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大达图书本(1929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本)

广益书局本(1934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新文化书社本(1929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

通俗小说库本(1937年上海中央书店铅印本)

亚东初排本(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亚东重排本(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铅印本)

中华索隐本(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

世界书局本(1934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

开明书店洁本(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铅印本)

传世一十二种脂砚斋评石头记钞本之版本概况

诗曰

自执金矛又执戈 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 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 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 情不情兮奈我何

乾隆中(一七五四年顷),有小说曰石头记者忽出于北京,历十数年而盛行,然皆写

本。时传抄面世,即为脂砚斋之评本。惜乎书犹未就,雪芹曹先生为泪尽而逝。诸本

止八十回矣。藏书家抄录传阅,纸贵京都,几三十年。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

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比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乃有程伟元、高鹗之百

二十回刊印聚珍版问世,改题红楼梦,字句亦时有不同,不明何人续撰。程本既出,

风靡天下,势力影响,莫与之京。钞本遽日渐湮埋,不为世人所晓。其后伪本垄断,

几至一百二十年,千亿坊间本俱其化身,遂成定本。一时海内哄传,士人争读,谓之

历代小说中之无上上品,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直至清季民元(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方有沪上狄平子石印戚本行显于世。脂本始

得重见天日,此举于红学界中不啻石破天惊。迨民国十年(一九二一),胡适先生为亚

东图书馆之新式英文标点排印本(世称亚东初排本即是)作序,题红楼梦考证,为新红

学滥觞,令学界震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俞平伯先生红楼梦辩改定,顾颉刚先

生序之曰,胡俞二著标识着「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建立」云云,始有新旧红学二

者之分辨。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甲戌本出,归胡适。庚辰本随之继现。新红学遂

凭借此等新材料,借助新方法,破中见立,颇有建树,成就较之旧红学不可以道里计。

红楼梦之版本研究亦由是肇始。

自此以降,七十年来,世间幸存之脂砚斋评石头记古旧钞本相继重现人间,迄今凡

一十二种,实如凤毛麟角,弥足珍贵。脂本留存未经旁人改动之曹雪芹原文面貌,可

供校雠,更兼有脂砚斋(或曰雪芹乃其亲侄)等人评批三千余条,散见诸本,间或透露

作者身世,或指示写作意图,或论及八十回后佚稿及作者修改删却的情节,其文艺批

评自身亦独具只眼,颇是精到,历来为方家所重。是为天下红迷不可不读,不可不知。

然各钞本版本不一,互有出入;历经二百余载,蠹祸难免,实无完璧。

公子闽人,性耽红楼。今受业西郊燕园,得傍规模居国内第三的北大图书馆,古籍

庋藏只让北图,与上图比肩。馆藏脂系中最为重要的庚辰本,并有名藏书家冯隅卿先

生所遗之九部古版红楼梦,内有大陆仅存的三部程甲本之一,九部程乙本之一,以及

最早的雕版刻本东观阁本一部。时值大四,公子功课骤弛,更喜都门连降大雪。夫天

下至乐,莫若雪夜拥被读红。公子心血来潮,入库翻书,搜罗脂本点滴资料,并细加

梳理,述其大要,开列于下,盖「以公同好」 耳。

注:文首之题红楼梦七律止见于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评。

目 次

脂评石头记八种:

壹 甲戌本;贰 己卯本;三 庚辰本;肆 列藏本;

伍 戚 本;陆 戚宁本;柒 蒙府本;捌 靖 本;

脂评红楼梦四种:

玖 甲辰本;拾 梦稿本;壹拾壹 己酉本;壹拾贰 郑藏本。

说 明

脂砚斋评本石头记系统的传世写本依据底本年代,所存原文与脂评情况及后人窜改

多寡,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较为正规,为最早期的脂本。多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保存着最近于曹

雪芹原文的正文文字和大量较可信的脂评。研究价值最高。如上之壹至三,可包括梦

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未改前的原文。对列藏本的版本价值有较大争议,但公认

不如前三种。

第二类:经加工过。批语全无署名。多题为石头记。出现了许多早期脂本所无的批

语,不能确认是否脂评。价值稍逊。如上之伍至捌,且此四种为同一祖本,属戚本系

统(或称立松轩本系统) 。

第三类:经增删窜改。大都以红楼梦为题。以脂本为根据,大量删改原文或删弃脂

评。如上之玖,壹拾壹,壹拾贰,以及梦稿本前八十回中的六十余回改后的面貌。

甲戌本第一

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

因第一回第八页楔子正文中 「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句上,比他本多出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

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

一、此本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理由是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

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

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一、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

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一七六七)之后。

一、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 「凡例」二字,

第三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陈毓罴认为这一段是脂批,正文当从 「列位看官」

起。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一十四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

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

始。凡例之末诗前横书「诗曰」二字,脂系钞本题诗多这种格式,下七律一首:「浮

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

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

一、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 「丰神迥异」 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 「大展幻术,将」

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四百余字。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无署名及日期。其中朱墨抄录

双行批是此本一大特色。有九回无批。此本独出的批语都在第六、第八回。

一、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一回「满

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

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一七六三)论者的首要依据。

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本不避康熙帝的 「玄」 字讳。

一、书中有刘铨福几条跋,又有其友濮文暹、濮文昶兄弟跋。胡适、俞平伯、周汝

昌在其上亦有批跋。

一、纸黄脆,已经一次装裱。第十三回首页缺去小半角,衬纸与原书接缝处,钤有

「刘铨福子重印」章。

甲戌本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内有刘铨福在同

治二年(一八六三)、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所作的跋,极有见地。另有刘铨福的友人绵州

孙桐生批语三十余条,署「左绵痴道人」。之后流传不详,一九二七年夏此本出现于

上海,为刚刚归国的胡适先生重价购得,是为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胡适根据上述第

一回中文字称此本为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楼梦各钞本之先河,并且认为甲戌

本「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所以适之先生视此本为平生秘本,向不

轻易示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胡适南下,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下(由北大

图书馆收得),只随身带走了这一十六回的甲戌本和他另藏的一部程乙本。一九六二年

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Cornell大学图书馆。

一九六一年五月,胡适始决定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央印制厂影印行世,止五

百部。为朱墨两色套版印刷,附胡适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缘起及跋。次

年六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朱墨套印出版,两种:甲。线装一函两册,保留胡适的序

和跋;乙。依原大四册,去尽胡适手迹,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后记及红楼梦年表,大陆

发行。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六二年版重印,删去后记,线装四册;一

九七五年五月出平装一册。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据台湾商务版。

己卯本第二

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 字样。

第二册总目书名下注云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第三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 「己卯

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

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一册总目缺,

第一回开始缺三页半,十回末缺一页半,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十回一册,共

四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五或三十字不等。

一、此本第三十四回末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为脂本石头记第一个出现

「红楼梦」标名的本子。如果不是后世藏书家所加,则说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过

「红楼梦」 为书名。

一、第十七、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

七回原缺,此与庚辰本同。此本中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系据另一种钞本抄配,文字与

程高本系统相同,见第六十七回末注云「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钞本武裕

庵补抄」。

一、此本无复杂的眉批侧批,面貌乾净。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七百

一十七条,除多一条单字批外,与庚辰本全同。只有十二处写在正文右侧。这些侧批

为别本所无,见于第六回和第十回。

一、此本正文始自 「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陶洙抄补了前三页半。正

文避国讳 「玄」 和「[礻真ZHEN音]」,避两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的名讳 「祥」 和

「晓」。据此判定为清代怡亲王弘晓府中的原钞本。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无批语,为白文本。

一、此本中夹有六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一回正文 「昌明隆盛之

邦」 批注「伏长安大都」 ;第二张为第四回 「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五回题诗

一首;第四张为第六回题诗一首;第五张为第二回前指示将总批低两格抄;第六张为

第十九回一条批注,连所属正文,另纸记在回前。

一、此本曾由陶洙于丁亥年(一九四七)、己丑年(一九四九)据甲戌本和庚辰本份别用

朱蓝二笔校过,有校记二则。

一、此本讹夺字很少。公认与庚辰本渊源极深,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

庚辰本确切。尤其以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为庚辰本同祖之本。

一、所用乾隆竹纸,薄而稍粗,有罗纹,土**,颜色深暗。周边褐色,多磨损。

夹条比书纸黄暗。朱笔校补文字新旧之分明显,红者时深,紫者时浅。夹条批语朱色

颇鲜。

己卯本当为清怡亲王弘晓府中原钞本。怡府是有清一代名闻海内的藏书大家,世代

相传百余年。宋元精刻,叠床盈架,且多完帙孤品。弘晓之父怡亲王胤祥为康熙第十

三子,曹家与之关系非浅,故所据底本可能就出自曹家。此本约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

代初为名藏书家董康所得,董在抗战中当了汉奸,抗战胜利后瘐死狱中。此本归其友

陶洙所有。后来陶洙将书让与北京图书馆。

已卯本残卷

一九五九年冬出现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得。现藏于此馆。

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五十五后半回、五十六回、五十七回、五十八回以及

五十九回前半回。共余五十二页,装订为一册,行款格式同己卯本,且和己卯本一样,

避「祥」字和 「晓」 字讳。据此判定此当为已卯本的失散部份。然此本一体墨色,并

无朱批。

该残卷仅有夹批三十条,与庚辰本这部份内容的批语类型和条数一致,其中十一条

小有出入。

一九八零年五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线装五册,计四十一又两个半回,

首有冯其庸序及凡例。

庚辰本第三

又称脂京本。

题石头记,见于封面。各册卷首标明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每回卷端题有 「脂

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

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 「庚辰秋月定本」 或 「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

庚辰年,是乾隆廿五年(一七六零)。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底本原缺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两回。十回一册,共八

册,每半叶十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底本年代相当早,应该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保存曹雪芹原文及

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此本。面貌最为完整,文字比较

可信。

一、此本第十七与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

六十七回原缺,此同己卯本。另,此本无第八十回回目。回目双行并列,唯此本与郑

藏本如此,诸本皆是单行直书。

一、此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 「此后破失,俟再补。」 另页写明

「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

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七十

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

芹。」 第十九回 「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 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

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一、第六十八回脱去约六百余字,估计失去一页。

一、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

两千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

批语,如第二十回朱笔眉批「茜雪至 『狱神庙』 方呈正文。袭人正文目曰:『花袭人

有始有终。』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 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

叹叹! 丁亥夏 畸笏叟」。

一、此本第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

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

一、此本抄手不止一人,水平参差不齐。最后一册质量尤差,讹文脱字,触目皆是。

在后世流传中,曾经读者旁改过,多属于臆改。后人加批的,有署鉴堂、绮园、玉蓝

坡。

一、纸色黄,周边褐色。批语朱色与燕大图书馆章色几同。已经 「金镶玉」 法精心装裱。

庚辰本原出北城旗人家中,徐星署一九三三年初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以八银币购

得,格外珍视。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经郑振铎先生介绍,燕京大学图书馆折价黄金

二两购自徐氏后人之手,与原藏之明弘治岳氏奇妙全像西厢记(此书最古刻本)及百回

钞本绿野仙踪(刻本皆八十回)并称燕大馆藏「三宝」 。一九五二年北大燕大合流之后,

始入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一九五五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朱墨两色套版影印出版,是首次影印行世的早期

脂本,所缺二回据己卯本补入。十月出精装二册,十二月出线装八册。一九七四年人

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二月,出尺寸依原大的线装本八册;十月,

出大三十二开本四册。

列藏本第四

又称脂亚本。

题石头记,见于各回回前所题,无书前题页。

因藏于原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故名列藏本。

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五、第六回。第五十回未完止于黛玉谜,缺半

页。第七十五回末至「要知端的」 下脱半页。共三十五册。每半叶八行,行十六、二

十、二十四字不等。

一、此本另有一些回(第十回的回首,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回末)则题作红楼

梦,可见当时此名既已通用。

一、第十七与十八回共用一个回目,但两回文字已经分开,中有 「再听下回分

解」一句。第二十二回缺文,止于惜春谜。第七十九回和八十回未分开,只有一个回目。

一、此本有六十四及六十七两回。其中六十四回回目之后,正文之前有一首五言题

诗,为别本所无,回末有一联对句,是早期钞本的形像;又推究题诗的内容,此回应

是曹雪芹手笔。六十七回近甲辰、戚本一系。

一、此本共计批语三百余条。有眉批一百一十一条,侧批八十三条,与其他脂本完

全不同。疑多为后人所批。在前四回集中了五分之三。另有双行夹批八十八条,几乎

全部与庚辰本相同,其中第十九回占了四十二条。

一、此本另有一种特殊批语是接着正文写的,字体也相同,在起讫处加方括号,并

于开头右侧空行小字写有「注」字。出现于第十六、六十三、七十五回。当是过录时

误将批语抄作正文,后校对时发现,加以标明。

一、为竹纸抄写,纸薄而稍粗。浅**。有包角。经后人重新修补装订,残留装订

线洞眼,且有装错顺序处,反折清高宗御制诗第四、五集作为页间衬纸。

列藏本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由随第十一届俄国传教使团来华的大学生Pavel

Kurliandtsev传入俄京,书首有其墨水签名及两个笔画拙劣的汉字 「洪」字,当是他的

中文姓氏。原存外交部图书馆,一九六二年苏联汉学家B。L。Riftin(汉名李福清)于

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收藏中重新发现此本,一九六四年撰文介绍,始为

人所知。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图书馆。

一九八六年四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会同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

格勒分所编定,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精装六册。次年一月出线装本,二函二十册。

首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序,次李福清、孟列夫二人文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

记的发现及其意义。

戚本第五

又称有正本,上石本,戚序本,脂戚本。

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见于封面。中缝则题曰 「石头记」 。

因卷首有戚蓼生所作石头记序,故世称戚本。此本为石印本,由上海有正书局印行

过三次。 「大字本」清末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石印前四十回,民国元年壬子(一九

一二)石印后四十回。民国九年(一九二零)用「大字本」 剪贴缩印了一种 「小字本」

,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小字本」又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再版。存八十回,全。

「大字本」 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缩印

「小字本」 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一、此本抄写工整,石印精美,清楚有条,是脂本系统中面貌颇为精良的流传本。

抄手虽楷书整齐,但语文水平不高,文中时时可见错讹字。

一、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十九、八十两回回目,二十二回末等缺文都已补齐,十

七、十八两回已分开。凡此种种,以下诸本大同小异。此本除第七十八回 「芙蓉诔」

后缺回末收尾一小段外,无残短。如正文文字比之程高本所改,大都同于脂本原文;

比之其他脂本,又有个别细碎异文。第十七与十八回分回之处不同于今本。

一、此本有句下夹批、回前回后批的形式。回前回后批俱已补齐。批语较多,几乎

都在前四十回。不少为独有,有一定的价值,如第四回前的「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

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一诗,但已不好判断是否脂批。

一、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 「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

贤徵求他人所加。价值不高。

一、此本底本付印前经整理,有改动失真之处,描改过个别字迹。批语有不少移位

,如将原文眉批和侧批俱改成双行夹批或回前回后批,并都删去原署的年月名号。

戚本为乾隆年间德清戚蓼生收藏并序。桐城张开模藏有过录本,光绪年间为俞明

震所得。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平子)据以摄影付诸石印。鲁迅先生一九二零年创

撰中国小说史略时第一个予以重视。在第二十四篇论述红楼梦专章清之人情小说中,

所引红楼梦原文全用戚本。这是当时他能见到的唯一的脂本。戚本是最早传印的八十

回脂本,突破了延续一百二十年的程高本垄断的局面,首次将一个真的(或接近于真的

)曹雪芹原文的红楼梦行显于世,意义非同寻常。

原本黄绫装面,存上海时报社。曾传闻已于一九二一年毁于火。一九七五年冬,上

海古籍书店整理旧库,意外发现迷失多年的底本前四十回半部。白色连史纸抄写,有

蛀蚀。版框界格系木版水印,版心书名手写。乌丝栏,版框高十八点八厘米,宽十一

点六厘米。序文和目录是浅色丝栏,微黄略带青,近于隐格。字体为乾嘉时期流行的

馆阁体,有朱色圈句,色陈暗略紫。无书名页。据鉴定,约在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抄

成。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称戚沪本。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据 「戚大字本」影印出版,线装二十册;一

九七五年六月出平装八册。一九八零年五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全五册。

戚宁本第六

又称南图本,脂宁本。

题石头记,见每页中缝。

今藏于南京图书馆,卷首有戚蓼生之石头记序,故称戚宁本。

存八十回,全。四回一册,共二十册,十回一卷,共八卷。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行款格式与戚本全同。但无格栏。

一、此本抄写字迹,有的较工整,有的很幼稚。文字几乎与戚本全同,凡有正付印

改过的地方,此本保存原貌。

一、据高一涵分析,此本约在咸同年间抄成。

一、今存书上有标签 「泽存书库藏书 子部 小说家类 平话之属 清曹雪芹撰 石头记

八十回 二十册 抄本」。

一、钞本所用毛太纸,黄软。几一色,不暗。蛀痕有无及大小不一。

戚宁本有谓在一九三零年前后曾属昆山于氏,后归伪内务部长陈群 「泽存书库」。

日本投降之后,陈群畏罪服毒自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