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史的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8浏览:3收藏

中国武术史的目录,第1张

绪论

一、武术史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

二、学习研究武术史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章 中国武术的起源及其初始形态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与军事活动对武术原始形态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生产活动对武术原始形态的影响

二、原始社会军事活动对武术原始形态的影响

第二节 先秦时期武术的初始形态

一、夏、商、西周时期武术的萌生

二、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初始形态的形成

第二章 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角抵手搏活动

一、角抵的形式与内容

二、手搏的技术特色

第二节 汉代、三国刀剑技艺的发展

一、剑术的衍变

二、刀术的兴起

第三节 其他兵械活动

一、长兵与短兵

二、艺术化的兵械活动

第四节 武术理论的发展

一、理论的表达形式

二、习武之德的要求及武术价值体系的概括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拳技与武功

一、“相扑”一名的出现及其活动情况

二、武功活动及其种类

第二节 刀盾与剑的技艺发展

一、武技中的刀与盾

二、三种剑文化现象

第三节 长兵技艺的发展

一、稍矛技艺的兴起

二“入白刃、取大戟”的棍技

第四节 表演性武术的发展

一、拳技活动

二、器械活动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隋、唐社会的尚武之风

一、注重武备、创立武举制

二、尚武崇侠的社会风习

第二节 角抵与拳技

一、唐代的角抵拳技活动

二、唐代相扑活动的东渐

第三节 多姿的兵械活动

一、击剑与剑舞

二、枪的形制与技艺

三、唐代的刀制及其他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统治阶级的武备制度

一、武举制与武学

二、保甲法

三、宋、元军中的武技训练

第二节 宫廷及军中的表演性武术活动

一、相扑表演

二、兵械表演

第三节 民间武术活动

一、民间结社

二、相扑与套子

三、兵械活动

第四节 宋、元时期统治阶级的禁武

一、宋代统治阶级的禁武

二、元代统治阶级的禁武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军队中的武技训练与武举制的终结

一、注重“实艺”的军中武技训练

二、武举制、武学的沿承及废止

第二节 民间武术的传播及其拳种、功法

一、民间各类秘密结社及其武术活动

二、拳种门派的大量涌现

三、习武中的功法练习

第三节 民间各类兵械技艺的发展

一、刀法

二、剑法

三、枪法

四、棍法

第四节 古代武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一、武术理论与古典哲学文化的契合

二、明清时期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明清时期的主要武术论著简介

第七章 民国时期的武术

第一节 武术进入学校

一、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

二、武术师资的培养

第二节 政府要人及社会名流提倡武术

一、政府要人及社会名流的提倡

二、马良与《中华新式术》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两大武术组织系统

一、中央国术馆及地方国术馆的建立

二、精武体育会及其他民间武术团体的建立

第四节 “土洋体育之争”中的武术科学化呐喊

一、土洋体育之争

二、武术科学化的时代呐喊

第五节 近代武术竞赛活动及对外传播

一、近代武术的竞赛活动

二、近代武术的对外传播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术

第一节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武术机构的建立

一、武术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各类武术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武术的发展及竞技武术的形成

一、社会武术的蓬勃开展

二、竞技武术的发展与竞赛规则的制订

第三节 现代武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学校中的武术教学

二、当代武术的科研概况

第四节 武术的对外文化交流及经济资源的开发

一、中国武术的对外弘扬与交流

二、武术经济资源的开发

后记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序

原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侠的起源

二、侠与盗

三、武侠小说的演变

四、小说“武功”

五、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六、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七、侠士、武士、骑士文化异同及其文学比较

八、武侠小说的定名和范围

第二章 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一、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的影响

二、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

三、魏晋小说中诡奇怪诞的侠客

第三章 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二、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

三、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四、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侠小说

一、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

(一)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二)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二、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第五章 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一、《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侠盗意识

二、 《水浒传》与《史记瞄侠列传》

三、梁山上的“盗气”

四、水浒英雄的行侠特征

五、真实而传奇的武侠世界

六、侠的悲剧结局

七、《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章 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一、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总论

(一)社会环境的状况为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二)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促使武侠小说兴盛

(三)武术的空前极盛成为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

二、承《水浒传》余绪的“忠义盗侠”小说

《禅真逸史》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荡寇志》 《绿牡丹全传》

三、武侠公案小说

《施公案》 《忠烈侠义传》 《圣朝鼎盛万年清》 四、幻想剑仙小说 《济公全传》 《七剑十三侠》

五、儿女英雄小说

《侠义风月传》 《三门街》 《儿女英雄传》

六、文言短篇武侠小说和《续剑侠传》

第七章 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民国年间武侠小说总论

二、武坛两巨子“南向北赵”

《江湖奇侠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奇侠精忠传》

三、武坛三健将: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

《四海群龙记》 《荒江女侠》 《碧血丹心》三部曲

四、奇幻绝伦的“剑仙”李寿民

《蜀山剑侠传》

五、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

《鹤惊昆仑》 《宝剑金钗》 《剑气珠光》 《卧虎藏龙》 《铁骑银瓶》 《燕市侠伶》

六、“技击派”大家白羽、郑证因

《十二金钱镖》 《偷拳》 《鹰爪王》

七、采撷众长、自立门户的朱贞木

《七杀碑》 《虎啸龙吟》 《罗刹夫人》

第八章 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一、海外新派武侠小说总论

(一)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概况

(二)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兴起的原因

(三)对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总体评价

二、武林长者梁羽生

《萍踪侠影录》 《女帝奇英传》 《云海玉弓缘》

三、武林盟主金庸

(一)武功的不同凡响

(二)现实的深入思考

(三)人物的立意与创新

(四)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

(五)庄谐参伍的独特风格

四、江湖剑客:卧龙生与司马翎

《天香飙》 《剑海鹰扬》

五、武林怪杰古龙

《楚留香传奇》 《七种武器》 《多情剑客无情剑》

六、江湖闯将:温瑞安、黄易 《刀丛里的诗》 《寻秦记》

第九章 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一、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总论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一)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一阶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冯骥才:《神鞭》

冯育楠:《津门大侠霍元甲》 《总统与大侠》

残墨:《神州擂》 《追魂箫与无形剑》

(二)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二阶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萧鼎:《诛仙》 凤歌:《昆仑》

沧月:《剑歌》 步非烟:《武林客栈蛊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杨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剑》

司马嘶风:《我是刀神》

后 记

肖维佳序

自序

凡例

不虚美!不隐恶!(代前言)

第一篇 太极拳的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第一章 应该给太极拳下一个正确的科学定义

一、太极拳定义的必要性

二、太极拳是一种个人徒手技击术——普遍性

三、太极拳的特殊性

四、王宗岳《太极拳论》科学地界定了太极拳

五、太极拳的科学定义

第二章 哲学体系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从野蛮到文明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央思想的形成

三、远古对自然的认识——“一分为二”的辩证观

四、中华文化的主体观——重智轻体

五、远古两场重大战争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社会发展

一、奴隶解放是武术出现的前提

二、官民矛盾需要解决民问武艺的技术问题——武术的出现

三、游侠的出现标示武术的成熟期

四、武术的发展必须解决武术的传承问题

第四章 传统文化是太极拳源流的必由之路

一、《易经》是太极拳理论之源

二、《道德经》的影响

三、儒学的影响

四、兵家的影响——太极拳是战略拳法

五、中医的影响

六、道教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太极拳的技术发展

一、太极拳的技术准备

二、中国拳术划时代的转折——武当内家拳

第六章 太极拳的唯一原理——王宗岳《太极拳论》

一、王宗岳其入

二、质疑《阴符枪谱》合抄本

三、《阴符枪谱》是从《纪效新书》抄编的

四、《太极拳论》的作者是王宗岳吗

五、《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经典著作

六、《打手歌》的作者

第七章 各式太极拳架均源于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

一、武氏太极拳

二、杨式太极拳

三、陈氏炮捶(陈氏太极拳)

四、《陈氏太极拳图说》让太极拳分道扬镳

五、杨禄禅、武禹襄为什么不承认陈家沟陈氏在太极拳中的地位

六、今日之太极拳

第二篇 中国近代史上知识产权重大侵权事件

第一章 “陈王延创造太极拳”的说法之来龙去脉

一、始作俑者唐豪及其追随者顾留馨其人

二、陈家沟陈氏对于创造太极拳的各种说法

三、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根据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中陈家沟的历史背景

一、陈王廷是出身官宦世家的明末抗清战将吗

二、为陈王廷编织一个官宦家庭

三、近代史上陈家沟地主武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军

四、陈家沟地主武装镇压晚清农民起义军捻军、长枪会

第三章 支撑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的两个史料

一、《陈氏家谱》质疑

二、《陈氏家乘》质疑

三、《长短旬》的真正作者是谁

第四章 五幅陈王廷画像一个“蒋姓仆”

一、蒋姓仆、蒋把式、蒋发

二、陈王廷画像五易其稿

第五章 陈氏拳械源流考

一、为什么写不出一部陈家沟太极拳史

二、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传入陈家沟

三、唐豪说的太极拳实系戚继光拳经

四、近代太极拳架是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创编的

第六章 陈长兴《十大要论》与《用武要言》实为形意拳《九要论》与《交手法》

一、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与形意拳《九要论》对比

二、陈长兴《用武要言》与形意拳《九要论》之第九要及《交手法》对比

第七章 评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

一、陈鑫为什么要写《陈氏太极拳图说》

二、剖析《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理论

三、评“以易理说拳理”

四、陈鑫抄袭王宗岳《太极拳论》

第八章 太极拳的发明创造权问题

第三篇 太极拳发源地考察

第一章 陈家沟太极拳调查纪实之一——1995年英国学者丹·杜切泰考察

第二章 陈家沟太极拳调查纪实之二——ri007年考察

一、现在陈家沟的一般情况

二、陈家沟太极拳祖祠

三、杨禄禅学拳处

四、陈家沟太极拳祖林

五、重大发现——陈氏始祖陈卜墓碑保存完好

六、重大突破——发现陈王廷原墓碑

七、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前陈家沟没有太极拳一字一物之证

第四篇 张三丰——武当武术的图腾

第一章 为什么说武当山是太极拳发源地

第二章 张三丰的太极拳图腾地位

一、张三丰的知名度是哪里来的

二、张三丰的形象

三、隐居武当山

四、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引出中国拳术的内外两家,少林与武当两派

五、张三丰与太极拳

六、对张三丰的崇拜是武当派武术发展的历史需要

第三章 拳道合一

一、养生之道

二、动静之机

三、刚柔相济

四、吐纳导引

五、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达到武功之上乘

第五篇 太极圣城广府镇——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第一章 太极拳发生在广府

第二章 太极拳从广府来到北京、走向世界

第三章 太极拳传遍世界

第四章 两岸太极拳交流

一、1990年台湾高雄太极拳协会访问大陆进行民间交流

二、1997年大陆民间人士赴台交流太极拳

第五章 昔日宗师踪迹今何在杨禄禅教拳的端王府今天在哪

结论 太极拳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 太极圣地是沃土神州

中国古代技击术引入易理、吐纳之法、导引之术,是太极拳的理论先驱

少林拳“翻”之的内家拳是太极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分水岭

王宗岳最早以太极学说论拳奠定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和技击方法

参考文献

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2000 余种编写而成,共分5部240卷,其中第84~92卷载有弓、弩、剑、刀、枪、钯、牌、筅、棍、拳等武术图解,并收录有戚继光、程宗猷的部分武术著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